第一篇:计算机专业课复习经验(范文)
终于结束了这该死的考试,第一件事就是把复习的那些书籍,资料全塞进书架里。不过经验还是不断地涌现,忍不住写了出来。主要是计算机专业课的经验,供大家参考。(ps:不是我不想写四科,我另外3科分不高,不好意思写)。我计算机分数是133,对这成绩还算满意。计算机我是从10月份开始学的,大概学了3个月,利用每天下午的时间学专业课。如果不是跨专业的话我觉得3个月已经足够足够了,我过来才明白不是复习的时间越长越好的。
首先介绍下计算机初试情况,09年是计算机第一次全国统考,包括4科: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所占分数分别为45、45、35、25,总分150,有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题型组成,我认为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出现超纲的题。计算机专业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知识点比较多,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如果本科时基础好些,对复习的帮助很大,例如有些知识点或算法我需要看很长时间才能看懂,即使当时看懂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就会忘记,还需要在看。就这四科在考研中来说,我觉得除了数据结构,其他3科技巧性为0,所以只要肯下功夫,还是能考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的。下面我针对每科的特点说一下。
数据结构
从所占分数就能看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科。试卷上有两道大题,其中第二道程序设计题分值高,好像是十四分左右(我记不清楚了),这两道题相对来说比价简单,估计以后会提高难度。我觉得专门学科主要的还是能熟练的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和排序查找算法,定期就要抽时间过一遍,肯定会有忘记的,把它搞懂。这科概念性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少。
计算机组成原理
同数据结构一样重要,考试时也是两道大题,是比较难的一科,一定要弄懂重要的原理,重在理解,这样印象就会深刻,比如说考试的那道指令的大题,我完全是凭理解写的。计组的知识点比较多,光靠背到考试时可能一紧张就忘记了。在这提醒大家一点,某些书对cache组相连的定义可能不同,大家还是按照白爷爷和唐朔飞教材上写的理解,毕竟这两个比较权威。
操作系统
考试时也是两道大题,其中信号量的题是重中之重,我认为考试必考,(寝室哥们就和我打赌,结果考完试我在NC免费玩了一晚上)。知识点多,好多都是要背的。(考计算机就是辛苦,赫赫)大题都比较简单,是得分的保证。
计算机网络
考试时就一道大题,重要的大知识点比较少,除了IP地址那部分没有很麻烦的计算,路由表那部分是重点,09年就是考的相关大题。总的来说计网不难,考试要求也比较低。参考书和习题上某些知识点比较偏,我当时觉得考试考不到,看过一遍就不在看了。
其实4科之间某些部分是有联系的,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都有关于存储的章节,计组中地址的计算和计算机网络IP地址的计算用的思想是一样的,大家可以比较的学一下。如果基础比较好,会省很多时间,那些复杂的算法原理可能看一下就会回忆起来,背的时候也会相对容易些。如果
之前没学过可能会看很长时间也看不懂。我没上过辅导班,我觉得上考研班就是花钱浪费时间,真正的学习还是根自己的情况,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学习。复习是要分清重点难点,不要在不重要的知识上做过多的纠缠。从试卷上看考察的重点还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概念性的东西考的比较少。多做题练习,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求一定的数量。
教材和参考书:
首先说下教材,没有官方的规定教材,只有推荐的教材。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吴伟民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几本书都是国内比较经典的教材,本校的学生如果本科时计网和操作系统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我觉得还是换成以上两本推荐的比较好,不是说支持国货,而是我觉得国产的更接近考研。再提醒大家一下看教材的时候参照下大纲,有些知识大纲上没有,别做无用功。
然后说下参考书: 《计算机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大概暑假的时候就出来了,很薄的一本,网上也能下到电子版的。《计算机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参考书是官方出版的,比较权威,这本书比较厚,而且字号小。这本书是我专业课复习的核心,紧扣大纲。《计算机考研复习蓝宝书》无出版社:这本书是跨考网出的书,是我第一轮复习的参考书。书上的题不多,但是每道都比较典型。有些题有一定难度,难怪封面上写着跨越135分理念(我才133,还是没达到标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的做一些题。
《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2版)》陈守孔 胡潇琨 机械工业出版社:传说中的数据结构1800题,都是历年各个高校的考研真题,题量大。真题肯定经典了,不过为了数据结构一科做这本厚书,似乎有些费时间。
《2009年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集》巩微、冯东晖主编 原子能出版社:全书十套模拟题,感觉某些选择题出的不对路子,考试时很难会出现。计网考试就一道大题,我觉得肯定是计算题,可是上面有很多纯问答题。
《200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高分突破考前冲刺400题》 吉林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并不薄,但有价值的就那400套题,前面是基础知识,后面50页是一百来所计算机高校介绍。
有人说吃了不做题的亏,考试时那个手生啊。我觉得不光是不会做题的原因,是因为平时重点难点题做的少,光看懂理解是远远不够,考试时就蒙了。
第二篇:考研专业课826复习经验
一.总体上对专业课的把握
在着手复习之前,我认为很重要的,也是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要对专业课有个总体的把握。根据我一年的复习以及和以前的学长的咨询,感觉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1.难易程度。我感觉对于北理工的专业课来说,可以用“会者不难”来形容。它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近年来难度越来越大,2012年的你们可能也有耳闻,题目变化也是很大的,有很多人都死在了那道十年没出的电路题上。但是这并不代表它真的不能拿高分,万变不离其宗,它并不是偏题,怪题,而是全部来自基础,只要你能专心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你会感觉不论出什么题,你都会有思路。
2.大致发展。分析近年来真题可以知道,2002-2008的真题类型,难易程度类似,并且不太难,但从2009年开始,开始变化(据说是换了出题老师),并且看似一年比一年难,但是分析他的本质,其实并不是真的越来越难,只不过是它的题目不再那么好把握,而是在大纲范围内的所有知识它都有可能考到,并且可能加了个小弯,所以我们复习一定要在大面上,教材上整体掌握知识,而只是针对真题复习某几块知识学习,这样想拿高分很难。举个例子,11年一道大题考了《信号与系统》的第九章的内容,并不难,但是要是你不知道基础知识,10分大题就做不出来了。还有,12年的那道电路题,也是看你基础是否扎实。
二、资料收集
1:北理工课件以及北理工指定教材课后答案的搜集,这些资料可以在一个学长他们的网站上可以下载的到,在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2:真题的搜集,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弄到完整的真题是个大工程,我当时就是在慧易升网站上下载的真题,写经验的时候听说他们有12年原版真题了,表示下佩服,因为真题从09年开始官方就不公布真题了。
3:真题答案的搜集
4: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这里给大家推荐个信号的答疑网站,慧易升考研网,不多说,大家自行百度,避免被口水。
二.复习计划
不管是哪一科,都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专业课也不例外,你自己必须有你的计划。我说一下我的给你们做一下参考。因为我的专业课基础超微好一点,所以我着手的有一点晚。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
9月—10月底:课本!笔记本!必须是北理工学校的教材,这是基础,很重要,一定要从认真,仔细的看一遍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做一下后边的课后题,据说今年的那道电路题就是课后原题,所以基础现在越来越重要。此外,要注意总结,自己总结的知识才是自己的,跟你看的绝对不一样!
11-12月底:真题分析!真题非常重要,至少要做三遍。第一遍,做完后针对错误的回到课本,练习一下那个知识点,把漏掉的重要知识点砸实!第二遍,分类做题,把每一套同一类型的题目拿出来,在做,找出题规律。第三遍,现场模拟考试,计算时间,做真题!在每一环节,全部要总结知识点,记录到自己的纠错本上。
1月-考试 :看自己的纠错本,总结的知识点,该背过来的要背过来。
三.试卷分析
科目代号826,考试科目:《数字信号处理》和《信号与系统》
试卷一共六大题。第一部分 简答题;第二部分 综合题 五道大题
大约分数分布信号与系统 90分数字信号处理 60分
第一部分 简答题近年来都是50分,主要考察基础知识。但是这部分绝对不能忽视,因为近两年这部分越来越活。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知识点要全面。其中信号与系统的还算简单,比较难理解就是数字信号系统DFT频谱分析,数字滤波器等问题,要特别注意。
第二部分,五道大题
三道理论上为《信号与系统》的题目,之所以说是理论上的,因为《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前三章的内容有的有点重叠,所以可能涉及一点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在最后可以联系学习,这样效果可以更好。其中最重要的知识是,傅里叶变换,拉氏变换,Z变换。其中最难得就是傅里叶变换,它考的很灵活,要看好教材,此外,还要找题目多练习。拉氏变换和Z变换的题目经常结合方框图考查或者微分方程来考察,要多加注意。常考的点有调制解调(很重要),系统判别,画系统方框图等。还有可能就是DFT 也要注意。两道(一般为最后两道)为数字信号处理的,并且出自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是FFT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两章。这两道题难度不大,可是也不是很容易那全分,近两年也是出题越来越灵活,要注意把书上的内容理解,可以的话自己动手把书上的内容证明,整理一下,毕竟两章内容就20分,分量很重的。
复试经验
1、重视笔试:笔试的科目包括数字电子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其中题型包括填空、判断和计算。总的笔试时间是120分钟,如果掌握得好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做完,题量不小,覆盖的面比较广,但题目不难。笔者有几份相当具有参考价值的模电和数电的试卷,我在考的时候就遇到了几道原题。笔试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笔试不通过,就不予录取。可以说,这是在初试之后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我在面试时就有几个考生,虽然初试成绩不是最后,但由于笔试没通过而没法录取。而有一个考生,他是北理工降线以后才能参加复试的,正好考了322分。由于他准备了复试,最终也被录取了。而那些笔试没通过的人,就被无情的刷了下来。
2、不可轻视面试:面试在复试中权重占40%,对于想争取公费的人来说,这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北
理工的面试中,只说要准备通信原理和随机信号分析。事实上面试的范围比这个要广。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原理与接口、面向对象的C++语言、数字信号处理几门课程。这几门课程,老师考得题都是概念题。只要把这些书多翻几遍,还是可以答上来的。当时,我问的题目是
1、什么是功率谱密度(随机信号的知识)
2、试列举三种信号变换方式,并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
3、RISC和CISC有什么区别。除此以外,还会问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RC低通滤波器如何画面向对象的语言有什么优点等等一些基础知识。不会的题目可以换其它的题目答。
2、听力结束即发笔试试卷(数电和模电),考到10点结束。考试题型有填空、简答、问答以及简单的计算,难倒是不难,自是覆盖面比较广(可能我准备的不好吧,当年好多体都不会做)。
复试要求:
1。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笔试科目:电子线路(含数电与模电两科内容)。面试内容:通信原理与电路、随机信号分析等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外语听说能力口试。备注:信号与信息处理、目标探测与识别共招生75人;通信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共招生66人;信息安全与对抗招生29人。
3、说明:面试的通信原理与电路包括《通信原理》和《通信电子线路(即高频部分)》;随机信号分析可能大家都没学过,可以仔细看《通信原理》上第三章相关内容。最好能找本随机信号分析的书来看。
4、专业面试考的主要是通信原理的东西 还有随机 随机看懂樊昌信的第二章就可以了 还有信道的那一章有的学校不学 但是考到哪个C信道容量的概念 这是热点。
5、模电数电去年的题形是第一次考 就是有点偏 不难 没有大型题 可是大家几乎没有及格的 通信原理的樊唱信或者曹志刚都可以,樊唱信的1 2 3 3 4 5 6 8 11其中5 6 8 4 2 7 3 1 11的顺序来重要吧,例如码间干扰 nyquist C都很重要最好最好买北里的教材,笔试基本上电子线路线性部分为主,数字电路卡诺图,化简式子各种方法都要会 后面不会让你去设计,但是要总结出些结论得东西,总之笔试就当期末考试来看了面试比如描述天线设备,瑞利分布,锁相环(这是问我的),总之面试比较凭运气英语口试基本上就是个过场。。。随便被几个话题,在一发挥就行了,但是每年通信和信号换着考比如通信靠专业英语,信号就会考日常英语
6、发专业课试卷,开始专业课考试,时间为一个小时,题不难,但考得比较细,题量也比较大。我准备的时候以为复试不会考那么难的,就了解了一下大概,没详细看,吃亏了,好多题拿不准。专业课笔试包括模电和数电两部分,各占20分。到10:10笔试结束。
7、五分钟很快过去,接着就是15分钟专业课面试了。桌上有三堆纸条,老师让每堆里抽一道题共3道,然后按顺序回答。我抽到的分别是:1.什么是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它们有什么区别,用PAM信号举例说明。2.简述各态历经。3.(模电里面的,记不太清了)关于阻抗匹配的,用哪种放大电路,有四个选项,A.共射 B.共基 C.共集 D.共集-共射串连电路。这几个问题我感觉太细了,我复习的时候也是茏葱的看,没仔细看。第一第二个问题回答得一点都不好,第一个问题我说了一下什么叫相干与非相干,相干用与载波信号相同频率的本振和接收到信号相乘,即可得到原信号,增益为2,在小信噪比的环境下也可以工作;非相干一般用包络检波,增益最大为2/3,小心噪比恢复不出原信号。PAM为脉冲幅度调制,例子我没有举出,确实不会。第二个问题我就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各态历经,沈庭芝接着问个态历经有哪几种?我一下子就懵了,说不知道,另一个老师提醒我就像平稳有宽平稳和严平稳之分,各态历经呢?我确实不知道,也忘了让沈老师给我讲讲了。接着回答第三个问题,我说为了使阻抗相匹配,用D.共集-共射串连电路。老师又问共集共基各有什么特点,我也记不清了,学的时候也没学太明白。随便说了共集输入电阻较大,放大倍数约为1,共基放大
倍数较大,为了带较大的负载。具体我也说不出为什么。面试的我不太懂,心里很紧张,到我看最后老师都有点不耐烦了,我感觉不妙,万一面试不过关被刷岂不是太惨了?一年白忙活了。我问老师可不可以做一下自我介绍,因为我在大学自学了不少东西,做过网站,做过网络考试系统,想把自己的优势展示一下,希望老师给点感情分啊。一个老师问还有时间吗?另一个说还有五分钟,万幸。老师问通信原理这些专业课都学过吗?我说学过,打三大四时学的。大一大二时学的物理比较多,做过不少物理实验。老师说看来你对物理比较了解,我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220V的交流电如何变成5V的直流电,把电路图画出来。幸亏这个简单,先用变压器将220V交流变成5V的交流,再用四个二极管变直流,老师问我四个二极管俗名叫什么?我又想不起来了,说不就是交流变直流吗?后来才想起来叫整流器。郁闷。很快时间到,老师说结束。唉,临走我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老师根本就不理我,可能面试的人太多,又是大中午的,比较累吧。
8、我于2007年亲自参加了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考试。可谓道路艰辛,历经磨难。但最终还是如愿以偿。我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作为一个外校考生,考北理工本身就没有优势。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也是痛下决心,埋头苦干。终于苍天不负苦心人,我考上了北理工信息安全与对抗专业。在这次考试中,我专业课考了128分,多亏专业课的成绩高才让我如愿以偿。现把我的复习经验和复试经验奉献给大家,以助大家一臂之力
第三篇:吉林大学专业课考研复习经验
2013年考研专业课整体复习指导的经验谈
现在大多数学生把复习的重点都放到英语和政治之类的公共课上了,很少有人重视专业课,尤其对于考本校的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好像专业课的分就是白给一样,不用怎么复习,靠点内部资料就可以蒙混过关。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2012年吉大经济学院就是最好的例子,老师可没有因为是本校的学生就有很多的照顾,所以外校的学生可以大胆放心的考,在此提醒大家不应该把考研看的如此功利,专业课才是根本。专业课150分或者300分基数大,如果想要政治英语高出竞争对手20分基本很难,但是专业课高出10-20分是很实际的。专业课是你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大家一定要重视,否则即使大家考研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出现各种困难。那么专业课到底该怎么复习呢,下面简单介绍下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首轮复习,先整体浏览一遍内容。这轮复习以指定参考书为主,不必看其他书籍。看书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将不懂的知识点做上记号,在下阶段复习过程中一一解决。第二轮复习,将专业课知识过第二遍。仍然要看指定参考书,但着重更深入地理解以及解决第一遍留下的疑问。另外,这一时期还应该把历年专业课试题找来,仔细 分析,以把握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最后,由于专业课往往需要形成个人的见解,故可以适当地作一些笔记,或者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比较简洁的提纲,以便于下一轮的复习。这个阶段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老师是很重要的,一些专业术语很难理解,最好报一个一对一的辅导,长青藤的辅导是16小时1800元,老师带着你有计划的复习,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难理解的词汇帮你理解。
第三轮复习,将专业课知识过第三遍。这一轮要注意结合笔记和提纲有重点地、系统地理解和记忆,理科生则要适当地做一些题目。另外,由于专业课大题一般要求更深入、广泛一些,故大家可以找一些专业相关的期刊来看一下,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扩大自己的专业了解范畴。这个阶段长青藤的强化班开始开课,学费750元,一般家庭可以承受,老师会把知识点系统的归纳整理。
第四轮复习,这一轮要将参考书快速的翻阅几遍,以便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且要将这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牢记在心中。查缺补漏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将之前没有弄懂的知识点或者自己并不是深入理解的难点知识点一一搬上桌面来,寻找确切的理解和答案。弄清楚之后,牢记于心,这样在考试中若真遇到类似的问题则便可迎刃而解了。这个阶段长青藤的冲刺班已经开课,冲刺班550元,一般会大家分析出题规律,讲解答题套路,还有押题这个班非常重要。如果你是按照长青藤老师要求复习下来,你的专业课分数可以达到120分以上。
第四篇:2018厦门大学设计学专业课复习经验分享
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
以下内容仅供借鉴,完全照做也不一定成功,在复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比较重要。
这个专业的参考资料真的少得可怜=-=,而且最近考题难度增加,复习的难度也加大了。
我大概是16年4月份开始复习的,到7、8月节奏加快,9月份正式进入考研复习状态。
大家需要准备的参考书的资料,if你不缺钱,而且目的明确,可以直接买思睿厦大考研网上的专业课复习资料,听别人说还蛮不错的,然后抱着它们狂背,613史论120+不成问题。然而我没有买,所以只能走弯路,所谓弯,就是自己摸索得身心俱疲。买材料的好处是,之后不用浪费时间整理,直接抓起来背就可以了。
王受之的必备啦,然后梁梅的,还有张夫也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全看,总之如果你有空,在7、8月之前可以把所有设计学(其他学校的参考书)相关的都找来看一看。
重点只有两本:《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彭吉象那本,可看可不看。反正我没背它=-= 7、8月开始,请你买到真题。
开始根据之前自己看书的,写题。开卷也无所谓。
然后整理笔记。(看完前面的所有书,是可以按照时间线或者人物专题整理出很多笔记的。)
画思维导图。世界现代设计史就按照时间轴来画,然后设计学概论按照目录来画,这两本书请至少看三遍。每次都把自己认为重点句子用不同的笔画下来,比如第一遍用铅笔,第二次换蓝色,最后一次换红色。
9月开始背书。设计现代设计史背自己弄的笔记,设计学直接拿书抱着背。不用太精确,背个两遍就ok。没空一遍也可以。
10月开始背真题。
按照题目背,每天自己安排量,背完立刻默写。买个本子专门默写,字写好看一点,到最后只要拿自己默写的来看就可以。
11月,写套卷,自己模拟个两次。继续背题。默写!默写非常非常重要。
只有把基础中的基础都背扎实了,上了考场才多少有话说。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思睿厦大考研网 http://
要提分就需要另外多看书,范围可以扩展到其他学校的参考书加所有和设计相关的书。
平时有空多看看前沿资讯,每天看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学硕的考题还是很死板的)
设计基础买到参考书后,每天挑书上的一副图来练习,就可以,保持画的感觉很重要。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思睿厦大考研网
第五篇:专业课经验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0325 于 2013-4-28 16:40 编辑
各位阅读的同学大家好,之前得到了很多论坛上学长的帮助。所以想把自己的想把自己的整个历程经验整理一下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学弟学妹,让各位学弟学妹借鉴,尽量少走弯路,最终自信,坚持的走完这段路,达到满意的结果。
首先先介绍下北外这个专业。我之前就工作在北京,所以打听的会比较详细,资料收集的也比较全。北外这个专业大约每年收50个左右,差不多有三四百人报名。但是我觉得不要看多少人报,热度怎样。这些与自己考试没有太大关系,别因为这个把自己吓住。重要就是看下近两年的真题,然后总结下是不是合自己的拍,是否适应内容。
北外这所学校,虽然小,但是非常精致,经常在这里,你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是用心在做。很多老师都是大师,学术很优秀,但是待人非常谦逊和和蔼。我很喜欢这种氛围。老师很nice而且录取流程非常公平。尽管每年都出分比较晚,结果出得比较慢。为这我还向本校学生打听过,其实这对北外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结果需要上报审核所以就比较慢。所以大家就不要责难了,既然选择了就塌下心来准备和等待。北外这个专业也非常好,每年都有不同跨专业的考生,但学校录取都是一视同仁。北外的优势在于,她的孔子学院数量是全国第一,所以对于出国实习学生的选择范围会大,而且很多去发达国家的机会比较难得。
其次介绍下我自己情况,以供求学弟学妹了解和借鉴。我是英语专业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专业。只是有几个朋友是北外这个专业,大体了解了下考试范围,难度和供求比。考试内容除了引论那本书中的语言学流派和理论略知一二之外,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几乎为零。补充一下,如果对于英语专业跨考的同学,除了英语会是优势,另一个就是对于现汉这门课不是完全陌生,因为很多现汉内容和英语的语法是相同的,但是要注意不同点,不能完全按照英语的来。自己多总结,多比较。初期要有些探索的精神,尤其是五月到九月的时间,没有必要看书很功利,只为应试。看书要弄明白,多思考,多总结,多比较,有些你会发现真的很有意思,尤其看到自己以前模棱两可或者有误解的地方会感慨一句:欧,原来是这样!另外认真准备过这个专业的考生,即使没有考上,也没有白准备。因为你发现通过准备的过程,自己成了位杂家,懂些中国文化,外国文化,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语言知识。很奇妙而且很值得。
下面我讲述下每一科我的时间分配和备考心得,以供学弟学妹参考。但是仅供参考,因为大家的优劣势不同,不能全都照搬。
三月到七月:我是三四月份开始收集这个专业的信息的,先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论坛。上面有很多学校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北外这个专业以前的学长总结的经验,非常有益。我是八月份正式辞职备考的。这几个月我的任务就是定校,定专业,从考研网上搜集学长的经验,自己找资料。另外我找了几个已经考上的学长,因为他们的资料没有
保存,我只是从他们那里求得了备考的经验。后来我分别从一个刚考上的学姐那里,买了一套资料和一位已经保送北外研究生的学姐那里弄了些她们上课的课件和期末考试题。
我可能会是个计划性比较强的人,我一般不会反复问学长这个那个的问题,我喜欢自己先搜集,因为学长他们也都比较忙。然后自己了解了大概之后有疑问的再去询问,这样问题会有些建设性,所以他们也很乐意回答。(PS,千万不要问学长政治怎么准备?北外要看哪些书?类似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些问题论坛上铺天盖地的,都能找到,就不要问了。呵呵)最后会问他们当时有什么比较后悔的地方和需要提醒我的。然后综合了三四个人的经验后,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从三月到七月,因为工作也比较忙,我大概做的就是把书跟看画书一样,溜了一遍。其实真正没记住什么,一是求个心理安慰,另一个是大体就是知道下每科讲得什么。我个人觉得这段时间没有必要逼自己很紧,就是贵在理解,抱着一种求知的心态在看。后来你会发现,这段闲暇的时间反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大家都知道重要,一旦出个超纲的,或者大家不太注意的角落的东西。反而会增加点分。
另一个就是关于真题的使用。我觉得真题尤其是最近几年的(一般都是回忆版),好好看看,自己写个简短总结,易考知识点,分数安排之类的,做到心中有数吧。然后隔一段时间看一次,就会发现每段时间对真题都有新的体会,不断帮助矫正自己的复习。另一个是有些人会建议详细研究北外真题,不用看其他学校专硕的题。我自己不太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知识是不变的,通过看别的学校的题,你也会弥补下北外学校真题有限的缺点,另一个一般好学校的题都是老师精心出的,水平都比较高。可以拿来练一下手。我在备考的过程中,有幸认识了一个考北语本专业的学生,他收集了很多材料,包括汉教专业比较好的学校的真题电子版,我过一段时间,就会做一下。然后我俩换着对下答案。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真的提高很快。另外我还到北外中文学院买了所有专业对外汉语的真题,学说专硕的都有。都做了一遍,你会发现很多是自己看书忽略的知识点,真的受益匪浅。
八月二十日左右我回到家,开始专业准备考研。下面我准备分科来讲述下。
现汉:八月到九月底,我开始看书,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大字小字都看)一定要理解,这个时候不一定要记住,结合了北外本科学生上课的课件和学姐的笔记,自己整理了一套笔记。我觉得整理笔记虽然比较费时间,但是过程中自己可以理清脉络,写下心得。也是一个整理自己知识理解和思绪的过程。我一般拿一上午来看现汉,今天看过的,然后第二天再看一遍,巩固一下,不要着急。然后弄完一章或者三四节之后,我做了现代汉语的题库,什么千解题。虽然题不是特别好,但是比较基础,会帮助自己理解看过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另外就是教给大家一个窍门,看现汉还有引论,教育心理学的时候,看到一些讲知识点的判断句,我会把句子画下来打个对勾。作者提醒这个地方注意或者例外情况的时候,我会打个岔。这样提醒自己这是个知识点,或者以防判断。还有就是非常麻烦的记忆,我会自己在笔记上编顺口溜以帮助记忆。现汉一章看完以后,我做了北外老师出的期末题。那个题就出得很有水平,问答题和知识点都比较有借鉴的地方。还有就是在看现汉书的时候,一定要完全理解书中的例子,比较典型的最好记下来。综合来看,北外很喜欢出课本上的例子,包括回答问答题也要举例说明。一方面自己通过例子可以加深理解,另一个回答问题的时候需要。现汉到了十月份到十一月中旬,我参考了学姐的一个笔记,那个笔记非常好,是按照每个知识点做的,每个知识点都标记了哪年考过,占多少分。一章下来,你会发现脉络特别清楚,非常言简意赅而且每章总结下来就几十个知识点,提升了自信。后来到了十一月中旬,书就开始看得比较快了,后来书越看越快。结合着书和笔记,每天都背一些。后来你就会发现越来越有谱了,可能从11月中旬以后现汉我看了五六遍。每个知识点包括例子,概念,分析题都比较熟练了。语音,词汇,文字那部分有理解也有记忆的,但是语法那部分真的需要好好理解,多琢磨,跟研友多探讨。任何知识点都不能放过。
引论:引论和现汉是考试的重头戏。这本书起初也是非常纠结,看了一遍不知道是什么,再看还是记不住什么。我的经验就是八月九月,看过一遍,然后试图去理解其中的理论,和每个理论的核心。然后有一本笔记非常好,是学姐当时给我的,上面已经非常全了,学姐还把她自己觉得重要,笔记上没有的,也都补充到笔记上。所以从十一假期过后,我就开始把课本放起来,背笔记,一共十章,从第五章开始非常重要。可以看自己的限度,安排背诵。我基本是用了大约四五十天来背完一遍的,然后对于各种教学法那章,比较碎,我的原则是记住每个教学法的流派(经验派,认知派等),然后记住是什么思想,比如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这就是经验派的,然后重点记忆几个重要的: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等。然后再回过头来拿这个笔记再背两遍,我11月又开始翻了一遍书,把觉得重要的补充上,充实自己对于笔记的理解。这时候看书就没有之前那么纠结了。后来还是一直背笔记。考试的时候发现,基本考得笔记上还是都包括了的。
文化:我之前就翻了一遍,发现这个并不枯燥。挺有意思的,从八月份开始,根据学姐给的一个笔记,然后结合着书,自己整理知识点。大约整理了四五十天吧,其实整理的过程你就会记住很多。我其实觉得文化得需要记忆外,还一个是广度。就是搜集的越多,可能你的机会越大。我后来把文化要略那本书整理的笔记背了几遍后,又自己搜了些百科知识。整理了出来,包括现在有些考翻译硕士的有些百科知识。我们也可以拿来记一下。像前年考得的北宋四大类书,很多人就不知道,知道的就得分了。另外一个就是外国文化的问题,对于这个我开始也很纠结,因为占分不多,还不一定考。看完外国文化那么大厚本书,太费时间。后来和我一起备考的同学,他本科就是对外汉语专业,他们老师是自己出了一本大约只有200来页跟跨文化交际一般厚的书。我如获至宝,就翻了翻那个,把一些重要的记到笔记上了,像是前年的哥特式建筑里面都有。有人给我推荐了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1个文化常识,这本书也不错。课本最主要,但是整理完课本后,可以翻一翻这个,不是所有的都看,就什么最大的是什么?最古老的是什么?等等吧。11月中下旬我包括中国外国文化整理了个四十来页的笔记吧,后期一直背那个。
教育心理学:这个可能对每个考北外的同学来说,比较头痛,书厚还不好理解。其实考试还真心不多,而且都很基本。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着急,每章尽量理解了。然后看看大标题和小标题,看看核心思想,理解了,再背下概念,名词解释,整理成笔记,梳理好脉络吧。指定的那本书比较厚,可以整理好之后,然后拿本教师资格证的书,大体翻一下,那上面比较简单,帮助理解,另一个帮助知道哪些是知识点。后来我整理好笔记后,就是每天背,背完再背。我觉得11月之前就是整理理解的过程,11月以后再记绝对来得及,因为这个记住了很容易忘。不如后期再记,短期速成。
跨文化交际学,虽然不是指定书,但是一般都看了。这个可以帮助写案例分析,而且书非常薄。所以会比较轻松。案例分析,整理好思路。学姐给了我几个范文,然后我自己找了些中外文化比较的理论。这个是思路一定要清晰,但是答题内容其实比较灵活,可以参考引论中文化那章的思想,自己搜集的还有教育心理学某些老师该具备的素质和范文等吧。
最后有关复试:其实这个内容有些不定性的,最后我总结了一下基本各组的老师问题都不一样,喜好点也不一样。但是我认为还是做万全的准备,然后到时候看随机应变的能力。我那时除了看现汉,引论的书之外,参考学长给的经验。做了如下准备:
1.把一整套新实用汉语课本,看了一遍。这时候你就不是从备考者的角度来看,而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看下外国学生哪些对他们来说是知识点,他们的难点在哪里。以防老师问你把字句怎么教啊。把前面编者出这本教材的思路看一下,你会受益很大。
2.看对外汉语教学201例好好看看,这本书,其实今年很多复试老师的问题都来自这本书,什么有点儿,一点儿的区别,看了和没看的可能就会是个分水岭。
3.英语,我本科英语专业,老师其实问的就不多。但是我之前也是好好准备了,我从知道初试分之后就基本每天在写话题,练话题。首先大家先准备自我介绍,然后根据自我介绍再去扩展,比如:我来自北京,(想好怎么介绍),我的学校(想好老师问起怎么介绍),我爱好烹饪(你会做什么,对比中外餐饮习俗等等吧)思路是这样的。尽力做好万全的准备。
4.教师的潜质,这个我认为非常重要,而且是老师评价的一个重要点吧。不用紧张,把老师当成和自己同龄人,然后自信,微笑。这方面我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准备复试的时候可以走上讲台,去当个代课老师。上过讲台的和没上过得气场真的不一样。宗旨就是大方自然。
从昨天熬夜到今早,我写了大约5000字了。呵呵,希望学弟学妹能得到一些经验,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大家就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吧,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做好计划,相信自己,我能行。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