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CPS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简介 周家祥整理[5篇范文]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22-707383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1 21:49: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CPS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简介 周家祥整理

CPS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简介 周家祥整理

CPS 最早是 Osborn 和 Parnes 在1950 至60 年代率先提出,而后由 Treffinger、Isakn 等人修订,在美国水牛城持续发展至今已有50 年。它的基础是相信创造力可以由后天培养尤其是在创造性行动过程中最花时间的酝酿期(incubation),可以发展一些方法或步骤来剌激活动,以提高灵光一闪的比率,而CPS 模式是学界公认提升创造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CPS 强调分阶段解题,通常用于解决开放性问题,特征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发散性思考」(pergent thinking)及「聚敛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前者发挥 创造力,以免遗漏任何可能的解答;后者则通过理性思考评估,以从诸多解答中找出最佳者。历经多次修订,CPS 理念日臻成熟,最新的版本将CPS 界定成三个成分、六个阶段: 成分一:准备问题(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1.发现挑战(mess-finding,MF):定位并找出一个目标、任务或问题。

2.发现数据(data-finding,DF):探索问题或工作的各个面向,并决定焦点所在。

3.发现问题(problem-finding,PF):发展、精炼、厘清问题的叙述。

成分二:激发点子(generating ideas)

4.发现点子(idea-finding,IF):找出可解决问题的各种点子。

成分三:行动的计划(planning for action)

5.发现解答(solution-finding,SF):发展评价标准来评估各种点子。

6.寻求解答(acceptance finding,AF):发展特定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行。

上述六个阶段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并不是线性的,而是自然灵活交替运用,并且未必都需 要运用到每一个成分及阶段;更重要的是在每个阶段进行时都要作「任务评价(task appraisal)」,以时时评估任务及计划的可行性。

参考资源:

l 创造性的问题解决之简介

http://science.gise.ntnu.edu.tw/Seminar/SMCrt2005/科学创造力问题解决之策略.pdf l 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式的沿革与应用

http://science.gise.ntnu.edu.tw/profile/journal/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式的沿革与应用.pdf l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融入课程对国一学生生物科学习之影响

(请利用台湾师大博硕士论文系统查询

http://140.122.127.247/cgi-bin/nthufs/auth.cgi?dbid=00101&userid=reader&passwd=reader&o=log

in)

~取自北一女中高瞻电子报2006/11/28 第4 号

第二篇:CPS模式有效果吗

CPS模式有效果吗?

最近一个朋友一直在问我,CPS模式可以做吗?CPS模式有效果吗?

这个朋友也在做电子商务,采用的是平台模式,即通过招商,让商户在其网站上销售产品。网站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广告费和交易提成。

再说一下CPS模式。如果你知道Vancl凡客诚品,或许就应该知道CPS模式。CPS的英文是Cost Per Sale,就是说,按照销售来收取广告费,或者说,按照销售来收提成。据说,Vancl凡客诚品把这种模式发挥到了极点,利用这种模式节省了大量广告费。也正是应用这种模式,Vancl凡客诚品彻底摆脱了PPG / YesPPG 追随者的形象,成为名正言顺的行业领导者。接着谈我朋友的事,他是想把自己网站上的商品,也通过CPS来做,例如发布到某些CPS联盟网站上。

我只能老实告诉他,对他的网站来说,CPS模式是行不通的。

CPS模式能够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1、单笔销售提成比较高;

2、广告主的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

Vancl凡客诚品采用CPS模式,这两个条件都非常好 :服装行业的毛利比较高,即使是电子商务,Vancl凡客诚品自己的毛利也应该在50%以上,因此他能给网站主15%左右的提成。Vancl凡客诚品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品牌知名度在互联网上已经比较高,再加上陈年这张脸,在网上也还有一定号召力。因此,Vancl凡客诚品采用CPS模式获得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CPS模式为什么要有这两个前提条件呢?

对于这个模式中的网站主来说,他的网站的广告资源是有机会成本的,如何发布广告,发布什么广告,是网站主主要考虑的内容,追求广告收入最大化,是网站主的追求目标。而上述两个前提条件,正是获得最大利益的基本保证。

朋友的网站还是比较新的电子商务网站,品牌知名度根本谈不上;而朋友网站本身采用的是平台模式,也就是说,他本来就是拿交易提成的,他的利润率本身就不高,因此也不可能给网站主很高的销售提成。

实际上,ShirtOnline也曾经试图采用CPS模式,不过我们很快发现,虽然我们的毛利空间能够支持我们采用这个模式,但我们目前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虽然不是说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付出的代价也必然非常高。所以我们很快便放弃CPS模式,将精力放到成功概率更大的事情上。

或许未来条件成熟的时候,ShirtOnline还会再采用CPS模式。

转载请保留本行和链接:CPS模式有效果吗?。请尊重原创,谢谢!

第三篇:周家学区简介

周家学区简介

周家学区共有六年制小学16所,101年教学班,在校学生2215名,现有教职工120名。

近年来,学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实施危改工程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周西小学、梁家小学、芦堡小学于2005年实施了危改项目,西庄小学于今年实施了危改项目,拆除危房,新建校舍,建成了标准化的农村小学。同时,积极落实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了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今年共免除学杂费494175元,春季发放免费教科书1400套,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6%,秋季发放免费教科书2076套,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4%,没有出现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退学的现象。“两基”水平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四率”均达到100%。

学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彻底改变了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和学校建设,加大学校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使周家乡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趋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校舍建设实现标准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第四篇: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当代著名数学家P.R.Halmos)。问题解决亦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其不同的意义。

自80年代始,问题解决已成为世界性数学教育的热点及核心问题。美国、英国、日本均已把“问题解决”看作当前数学教育的主流及中心任务。

“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新趋势,已为国内外教育同行所认同。许多数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正在对问题解决进行大量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问题解决”的含义是什么?归纳起来有五种基本看法:

(1)问题解决是心理活动。问题解决“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境、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

(2)问题解决是过程。“问题解决是把前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境中的过程”。

(3)问题解决是教学类型。“问题解决”的活动形式可以看做是教或学的类型,可以考虑将“问题解决”作为课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问题解决是目的。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

(5)问题解决是能力。把数学用于各种情况的能力,叫做问题解决。

上述各种解释,在形式上似乎并不一致,但是我们应看到它们所强调的共同的东西,即“问题解决”不应仅仅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技能,它贯穿在整个数学教育中,应该是数学教育所体现的一条主线。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

问题解决是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定向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关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各种心理学观点对其有不同的解释: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是连结的激起,而格式塔理论则认为是知觉的重组,现代认知心理学则将其看做是一个“探求的过程”,是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运动过程,这个活动包含着一系列指向目标的认知成分的操作。如吉尔福特(Guilford)的智力活动结构说,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初始信息的分类、归类信息的储存和材料的转换三个阶段。

总之,“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心理操作,其中包括两个部分:①领会与同化。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转换命题,并整体地将问题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②寻求策略与验证。思维有跃向结论的倾向,分析解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寻求策略的能力的提高,各种解题策略的比较与验证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与批判精神。

三、问题解决的模式

“问题解决”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①它是简单的,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答中包含着明显的数学概念或技巧;②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③学生能据此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④问题中包含的数据能组合、分类、制表和分析,并可以借助于模型或图像解决;⑤学生有直接的兴趣或有一个有趣的答案;⑥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

具有上述特征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长期以来,许多数学教育家、心理学家以及哲学家,通过分析问题解决这一复杂的思维过程,提出了若干模式。其中具有基本意义的解题模式是波利亚提出的“怎样解题”表,其核心思想是: 不断地变化问题,简化问题,把数学解题看成是问题化归的过程。他的“启发式”和“合情推理”,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性总结:当你解题碰到困难时,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策略。他认为数学解题应分为四个步骤:①理解问题;②拟定计划;③实行计划;④回顾解答。

四、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1.作为教学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为教师提供了一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自控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十多年来,“问题解决”成为国际上数学教育的一个热点。

许多国家已将“问题解决”的成果与模式,融会于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制定了具体的目标、课程与培养计划。

日本制定的数学教育大纲(学习指导要领),其中重要的一项“课题学习”,即是以问题解决为教学核心,以解决智力型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形式。

在美国,问题解决以实用为目的,以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中心展开,认为数学课程应该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应该发展数学解题的定义和语言,并且扩展到广泛的策略、过程以及包含全部数学应用展现的模式;数学教师应努力创造使问题解决活跃起来的学习环境;应该发展各年级教学问题解决的课程教材等等。

英国已明确提出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为此改革中的SMP有针对性地在高中阶段制定了问题解决专门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有:①如何开展数学探究;②如何组织数学问题;③数学模型化;④数学交流;⑤个案研究;⑥数学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水平测试及考试内容。

问题解决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过去一个定理、一个公式地学习现成数学真理的静态过程不同,它要求学生创造“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和困难作斗争中探究数学真理,因而是动态的。21世纪的劳动力将是善于汲取新思想,能适应各种变化,会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一代人。他们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需要巧干的,能适应复杂情境的公民。因此,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将是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都需要的。

2.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提出问题及背景。明确要求教师向学生出示教学问题后,应重点讲解教学问题提出的理论或实际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教学问题的学习意义,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进入学习状态。

(2)出示问题系列,展开认识活动教师向学生出示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所设计的问题系列,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和问题解决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借助教材,通过观察、联想、发现、解决这个学习过程,逐个解决问题系列中的问题。

(3)总结解决过程,系统强化认识过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系列解决的情况,总结问题系列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理顺问题解决思维通道,并要求学生作出教学问题的学习总结。通过总结,系统强化认识过程,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3.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解题策略准备

授予学生各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通过不断地应用加以强化,注重其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加强数学解题思维策略的训练,考虑基本的解题策略,选择典型的可以被学生接受的例题,进行相应的解题策略的训练。

(2)情境准备

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生动活泼的环境;精心选择“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结论的迫切追求的愿望,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参与的位置。许多国家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注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数学中的有关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银行事务、利率、投资、税务等都写进了课本。国外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3)注重教学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运用直觉去寻求解题策略,以及广泛地应用分析、综合、一般化、特殊化、演绎、归纳、类比、联想等各种思维方法,与学生共同讨论各种成功的解法。如果可能的话,和以前的问题联系起来,对问题进行推广,概括出一般原理。必要时可给一些提示,并适当延长时间。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解题教学中,通过不断揭示数学的简单性、对称性和统一性等美的特征,提高学生对数学解题的兴趣,注重对注意力、意志力、灵活性、动机、态度等心理品质的培养。

4.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

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其基本价值是: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体现在问题系列的设计和用问题系列引导学生学习上;学生的主体,体现在观察、联想、发现、解决等思维活动中,以及作出学习总结上。②“问题解决教学”体现于学生在数学活动,特别是数学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方面。③“问题解决教学”使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充分认识数学的意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诱思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程序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构建了“诱思探究”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提出问题,指导学习→合作探究,讨论解疑→训练巩固,总结反思。

1、各环节简要说明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具体要求,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对各知识点应掌握的程度,教师要做到心知肚明,并向学生作一简要说明,出示目标要求。这是一节课的引入点。

(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依据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知识形成的过程、难点产生的原因,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课型和学科的特点,浓缩2-3个关键性的问题,板书到黑板或多媒体打到屏幕上,或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出现。创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情景,学生自学。对重、难点知识,教师可适当点拨,但应做到“引而不发,恰到好处”,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分析等活动后,能够自行得到解决。这是一节课的关键点。

(3)合作探究,讨论解疑:针对提出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交流、探究、体验,教师循循诱导。重点是探究,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同伴合作学习。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释疑,主要讲那些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形成知识的网络与框架。这是一节课的着力点。

(4)训练巩固,总结反思:把知识点编成题目,并按不同学生层次进行分层训练。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情况和质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归纳、点拨,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的目的。这是一节课的落脚点。

2、教学设计应注意的七个问题

(1)要深刻理解课标,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保证设置目标、问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目的性。

(2)要结合学科的内容及课型特点灵活运用,不可机械套用,关键要体现的是一种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形成良好的品质,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要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始终围绕学生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经历、体验、探究和感悟,本着“能飞则飞,能跑则跑,能走则走,不能走的拉一把”原则,体现“因材施教”要求,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4)要努力追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5)要明确新课程要求理想课堂的标准。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表演的场所。我们要努力使课堂成为真正的“生成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发展的课堂”。

(6)要适应新课程教师观的角色转换。课堂教学逐渐将知识的生成、能力的形成、态度的养成三大目标加以整合,让学生感到课堂氛围的愉悦、师生关系的和谐,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7)要树立“重导轻讲、重质轻量”的教学观。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源”的作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在教师的诱导下,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方法、策略,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品质。

第五篇:第8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考查内容:

(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1.传统智力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 3.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1.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传统的智力理论的是()A.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B.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C.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D.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2.用”l”代表语文,当完成语文推理时,用G+S1来表示这个过程的智力使用状况,所属的智力理论观点的是()A.群因素论 B.流体、晶体智力理论 C.智力三维结构模式 D.二因素论

3.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做()A.类比模拟法 8.设问探究法 C.移植法 D.列举法 4.属于晶体智力的是()A.记性超强 B.反应敏捷 C.博学多才 D.思维敏锐

5.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趋势的表述,正确的是()A.随着年龄增长,流体智力越来越高 B.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智力越来越高

C.年纪越轻,流体智力越低 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都与年龄无必然关系 6.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7.IQ智力测验是()影响的结果

A.多元智力理论 B.成功智力理论 C.传统智力理论 D.三元智力理论 8.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特伯格 B.加涅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9.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A.语言 B.匹配 C.人际关系 D.音乐

10.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伯格 B.斯滕伯格 C.加德纳 D.麦克利兰 11.属于“问题解决”的选项是()A.记起童年的故事 B.跑步锻炼身体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12.如果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固定的程序,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属于()A.爬山法 B.类比法 C.启发式 D.算法式

13.常常用纸拿来写字,却没想过用它当扇子扇,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15.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 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也越好 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 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 16.从雄鹰的展翅高飞到飞机的发明,这是()A.原型启发 B.酝酿效应 C.近因效应 D.宽大效应 17.属于酝酿效应的例子的是()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

B.想了好久的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过一会儿突然有了解答 C.努力寻找丢失的记忆 D.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18.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A.《共产党宣言》 B.《四书集注》 C.《哈里波特》中文译文 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 19.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20.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法”,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抢答 D.“胡说八道” 21.提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瑟斯顿 8.吉尔福特 C.加德纳 D.卡特尔

22.不属于创造性人才特征的是()A.无偏见性 B.不能容忍模糊不明的事物 C.独立性 D.容忍错误

23.问题解决的诸过程中,()阶段是其中最困难和最有挑战性的 A.表征问题 B.选择策略 C.执行策略 D.识别问题 24.常用的启发式方法不包括()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反推法 C.爬山法 D.对比思维 25.不属于问题解决特点的是()A.问题解决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B.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

C.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

D.问题解决是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郝分,所以问题解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 26.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有关的知识经验 B.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C.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D.问题难易

27.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不包括()A.实践性智能 8.创造性智能 C.分析性智能 D.运动性智能

28.充分表明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影响的是()A.陆钦斯的“量杯实验” B.邓克尔的“蜡烛问题”实验

C.桑代克的“猫逃出迷笼”实验 D.科勒的“大猩猩获取栅栏外食物”的实验

29.英国心理学家()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

A.瑟斯顿 B.斯皮尔曼 C.吉尔福特 D.卡特尔 30.“老谋深算”指的是()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普遍智力 D.特殊智力 31.卡特尔的智力理论是()A.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B.多元智力理论 C.三元智力理论 D.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32.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新奇的观念和联想能顺利出现,并作出快速的取舍,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畅性 B.灵活性 C.新颖性 D.独创性

33.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A.流体、晶体、固体 B.操作、内容、产物 C.普遍、一般、特殊 D.记忆、思维、评价

34.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这是()A.原型启发 B.酝酿效应 C.经验积累 D.顿悟

35.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A.智力、脑的活动方式、信息存贮量、动机、个性、环境及个体的学习方式等 B.智力、遗传素质、信息存贮量、动机、个性、环境及个体的学习方式等

C.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信息存贮量、动机、个性、环境及个体的学习方式等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36.影响解决问题的问题因素有()A.问题的特点、个体知识、反应定势和酝酿效应 B.问题的特点、认知特点、动机强度和酝酿效应。C.问题的刺激特点、功能固着、反应定势和酝酿效应 D.问题的特点、功能固着、反应定势和酝酿效应 37.试误说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是()A.通过一次一次的反复,逐渐淘汰盲目的错误尝试 ‘

B.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问题从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C.从整体把握全部问题情境和认知结构的豁然改组 D.建立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正确联结

38.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不包括()A.操作 B.内容 C.产物 D.结果

39.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属于()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言语智力 D.操作智力

40.关于加德纳智力理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 B.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

C.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 D.它对我们认识智力结构的复杂性,把握各智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对智力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都具有积极意义

41.让学生写一篇20页的论文是很头疼的事,但如果先让他们进行选题,然后查资料、开题,再完成论文,则会变得比较容易接受,这采用了()A.爬山法 B.类比思维

C.逆向反推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42.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A.给学生以心理上的自由 B.提供榜样 C.思维训练 D.人格培养

43.()实际上是产生了顿悟,使人们打破了原来不恰当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酝酿效应 D.思维启发

44.关于“头脑体操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

B.以多人集体讨论或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进行 C.问题解决者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D.即当问题出来,马上凭直觉去想到一个正确答案

二、辨析题

1.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2.创造性思维是与生俱来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关系。3.简述成功智力理论。

四、分析论述题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该如何培养创造性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 传统智力理论,以心理测量学为基础,认为智力由因素构成,通过因素分析可以探索这些因素,进而认识智力的内核。许多颇有影响力的智力理论,比如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吉尔福特三维结构的多因素理论、卡特尔的三层智力理论等,都从属于这一理论阵营。

2.D 【解析】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又称G因素,是在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的智力活动中所必备的因素。二者相互联系,完成任何作业都需要G因素和S因素的结合。例如,完成一个算术推理测验需要G+S1;完成一个语言推理测验需要G+S2;完成第三种测验则需要G+S3。3.C 【解析】 识记性知识。

4.C 【解析】 晶体智力是指后天习得的,与文化、经验积累有关的。

5.B 【解析】 从时间上看,流体智力在人的成年期达到高峰后,就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衰退,而晶体智力自成年后不但不减退,反而会上升。

6.B 【解析】 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7.C 【解析】 识记性知识。8.D 【解析】 识记性知识。

9.B 【解析】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的、逻辑—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10.B 【解析】识记性知识。11.C 【解析】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A不是心理运算只是简单的回忆,8是无目的的,D是外显的技能,所以选C。12.D 【解析】 一个算法式就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步的程序。

13.C 【解析】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14.A 【解析】 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选A。15.C 【解析】 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

16.A 【解析】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

17.B 【解析】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18.D 【解析】 创造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说《金刚经》是创造性作品,照着原文抄一遍的版本不算创造,只是一种复制。符合题意的是D。

19.D 【解析】 识记性知识。

20.C 【解析】 抢答属于一种头脑体操法,凭直觉思维。

21.D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22.B 【解析】 不能容忍模糊不明的事物显然不是创造性人才的特征。23.D 【解析】 识记性知识。

24.D 【解析】 常用的启发式方法有:手段目的分析法、类比思维、爬山法、逆向反推法。25.D 【解析】 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包含四个要点:问题解决是以目标定向的;是在头脑内或认知系统内进行的;包括一系列心理运算;是个人化的。

26.D 【解析】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包括:有关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27.D 【解析】 识记性知识。

28.A 【解析】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充分表明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29.B 【解析】 识记性知识。

30.A 【解析】 同第5题,属于晶体智力。

31.A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32.B 【解析】 B项符合题意。

33.B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34.A 【解析】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35.C 【解析】 识记性知识。36.D 【解析】 识记性知识。

37.A 【解析】 试误说通过一次一次的反复,逐渐淘汰盲目的错误尝试。38.D 【解析】 记忆性知识。

39.B 【解析】 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

40.D 【解析】 D项是对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的评价。41.D 【解析】 理解性知识。

42.A 【解析】 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要有自由的氛围,能自主发挥。43.C 【解析】 理解性知识。

44.B 【解析】 B项是头脑风暴法的内容。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1)这个观点是正确的。(2)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

①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的体系。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有效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尽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知识传授中,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告诉学生“是什么”的同时,关键要教会学生“为什么”和“怎样做”,使他们获得大量牢固的“如果一那么”的产生式系统。

②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

③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使他们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深刻地识别问题的目的。通过这种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得以发挥。

④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经常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简化计划法等等。

⑤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习惯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等。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2.【答案要点】(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创造性思维和人本身的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较有代表性的训练方法有:

①头脑风暴法又叫智力激励法,由奥斯本于1945年提出,它往往是以多人集体讨论或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②直觉思维训练与头脑体操法。直觉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不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能得出结论。“头脑体操”是一种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头脑体操,即当问题出来,马上凭直觉去想到一个正确答案。此时,问题解决者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的、逻辑—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加德纳强调,这九种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同一种智力的不同成分,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个能力的模块,这也是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

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方法学上的不同。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影响,依靠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白痴学者等的研究,采用他所谓的“主观因素分析’’的方法,列举了确定上述九种智力模块的八条标准。

虽然强调每一种智力都有它的生物学来源,但加德纳并未否认文化历史的作用。他认为智力的前提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有用和重要的,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代重视不同的智力类型,因此他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他抨击了现代教育,他认为由于IQ测验仅仅测量语言和数学这两类智力,以这种狭隘的标准对儿童分类,严重地伤害了许多在其他方面智力优秀的孩子,使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当的教育。他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尽早对儿童进行多元智力评估,以便发现儿童的各种智力潜能并进行教育开发。

总之,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2.【答案要点】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的知识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①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也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②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的性质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它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就越大。就动机的强度来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①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②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

(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①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②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①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由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②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创造性活动应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因为二者都是个体首次遇到的且无法凭原有经验的回忆直接解决的问题的情境。个体必须整合早先获得的各部分知识和技能才能得以解决,也就是说,二者都依赖于先前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但是,二者又不可能完全等同,因创造性设计的概括远远超过通常问题情境中的那种概括,而且创造性不仅需要某一领域内的知识,而且更需要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的知识和观念。3.【答案要点】 成功智力理论是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985年由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适应、选择和塑造环境背景所需的心理能力。该理论由三个子理论:背景子理论、经验子理论、成分子理论构成。斯腾伯格认为正是个体在这三个成分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信息加工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个体间智力的差异。

然而,斯腾伯格认为三元智力仍不足以解释现实社会中的人类智力,因此,1996年,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又称成功智力的三元理论),强调智力不应仅仅涉及学业,更应指向真实世界的成功。

他认为成功智力有四个关键元素:

(1)应在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内,按照个人的标准,根据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定义智力。

(2)个体取得成功的能力依赖于利用自己的力量改正或弥补自己的不足。

(3)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其中分析性智力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或比较和对照的能力,也是传统智力测验测量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任务、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把经验应用于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4)智力平衡是为了实现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传统智力所强调的对环境的适应。斯腾伯格还强调,成功智力的基础是跨越文化普遍存在的智力加工过程。

四、分析论述题

【答案要点】(1)创造性的基本概念。创造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这两种理解的共同之处是把创造性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同之处是前者视创造性为一种思维过程,后者则视之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心理学上对创造性的研究也分成了各有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创造性思维,旨在了解创造是个怎样的过程;一是侧重研究创造力,旨在了解创造究竟包含哪些能力。(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及其培养措施。根据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方法。

①创造意识及其培养措施。简单地说,创造意识就是指一个人想不想创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动机的强弱,而且会影响到他的创造能力的发挥。一般来说,没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创造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培养创造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创造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创造性教育来进行。开展创造性教育,即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性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特别是要竭力营造出创造型的学校心理气氛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竞争。②创造人格的培养。创造人格,是个体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创造人格的训练,即在于培养让个体形成有利于创造的各种人格品质,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创造性的人。

学生创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奋斗的目标;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创造动机的产生;三是要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使之成为创造动机产生的动力;四是通过鼓励学生将创造需要转化为创造动机;五是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诱发创造动机的产生;六是经常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切磋讨论、激烈辩论,以激发创造动机的产生等。

学生创造兴趣的培养,包括培养对生活、对创造充满激情,保持愉快的情绪;培养对创造美的真心感受,让情感在创造中升华;培养对创造的自信心和幽默感,不轻易放弃创造,不轻易对创造失望等。

学生创造意志的培养,包括要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培养知难而进的胆略;培养在创造中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③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较有代表性的训练方法有:

头脑风暴法又叫智力激励法。由奥斯本于l945年提出,它往往是以多人集体讨论或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直觉思维训练与头脑体操法。直觉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不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能得出结论。“头脑体操’’是一种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头脑体操,即当问题出来,马上凭直觉去想到一个正确答案。此时,问题解决者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④创造方法的培养。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

类比模拟法。类比模拟法是用发明创造的客体与某一事物进行类比对照,从而获得有益的启发,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聚焦发明法的训练。聚焦发明法,就是以某一事物或问题为焦点,然后分析这一事物或问题的周围环境,由此得到启发,进行强制联想——尽可能将周围的事物与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创造出新事物。

设问探究法。设问探究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创造火花,捕捉到良好的设想的一种方法。它对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列举法。列举法是将研究对象的特点、缺点、希望点罗列出来,发现规律,提出改进措施,形成有一定独创性的方法。

移植法。移植法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和领域,以期取得新的发明和创造的方法。

逆向求索法。逆向求索法是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它是从已有的事物、现象的相反功能、状态、位置、方向、方式、顺序等方面进行反习惯性思路的反向思考和创新的一种方法。

CPS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简介 周家祥整理[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