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9
模块9: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
第1步: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请阅读“模块9资源” →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基本作用》两篇文章。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将您的想法记录下来: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它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它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其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其次是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第三是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它的作用是能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且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帮助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诊断性评价的结果用于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学生特性分析”和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形成性评价用于每一节课后或某知识单元后的及时反馈;总结性评价用于期末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教学评价的具体运用,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教学评价的概念
所谓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总结性评价有3个基本特点:
(1)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学生提供依据;
(2)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3)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且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炸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观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额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1、观摩案例
进入“模块9资源” → “优秀案例” → “新课程改革评价案例”,请认真观摩其中《初一数学<世界新生儿图>第二课时》及《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等优秀案例中的教学评价部分。
结合观摩过程及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谈谈您自己的教学评价方案的初步设计思路: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标准设计。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设计。
传统教学评价和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比较
阅读与思考
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请认真阅读“模块9资源” → “有关教学评价的资料” → 《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在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填写下表,完成后点击“提交”。
教学评价方法 适用范围 评价的特点 实施注意事项
课堂测验 以教为主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以授课教师和学生为评价主体,提倡主题评价。公开课:评价者是教研员,其他教师,被评价者是教师和学生。不要出现上级与下级;批评与被批评;非公开课;评价主体是授课教师,被评价者是学生被动接受检查,没有发言权。处于思想深处对峙状态。
课堂作业 以学为主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注重教与学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学生学习评价;知识、技能、学习情感、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 课堂评价不能过于注重教师教;学生学习评价不能单一重视知识与技能评价
课堂调查表 以教为主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要体现课改的三维目标 教师的权威性;重视终结性评价,分数是杆秤
课堂打分表 以教学结合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多样化,多元化
1、评价目的的多元重视评价结果对被评价者的反馈
2、评价方式多元教学评价,现场评课 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一元化
评价方式浅显
作品打分表 以学为主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1、激励评价
2、学生互评
3、学生自评
4、延时评价
5、测验评价
1、过于注重选拔,淘汰,过于区分优劣高低,忽略了评价其激励作用
2、课程评价方式单一,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结果性评价忽视对学生全面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 以教为主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对存在的问题反思,分析,改进,共同寻求教师和学生发展 以甄别为目标,鉴定他们在群体中的位置
课堂观察记录 以教为主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对存在的问题反思,分析,改进,共同寻求教师和学生发展 以甄别为目标,鉴定他们在群体中的位置
档案袋评价 以教学结合的形成性教学评价
1、促进评价与教学相结合。
3、全面深入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全面发展,使之真正增值,要细化评价指标,实现多元化 分层次
模块9: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2:了解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第2步:了解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1.它与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2.信息技术在支持教学评价方面还会有哪些潜在的优势?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缺陷是信息功能弱,个别化教学能力差,这些缺陷是由传统教学的传递结构所决定的,不是改变教法所能弥补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为了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变革“生产工具”。具体地说就是变革课堂教学的传递结构,扩展信息功能,增加个别化教学的能力。而这一重任只能由计算机来承担,因为计算机就是用于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能高质量、高效率、高智能地处理声音、语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也就是说计算机已经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即计算机进入多媒体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正是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功能,使得计算机很快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将教育技术和基础教育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不断整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促进了课程改革,以至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得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2、观摩案例
进入“模块9资源” → “教学评价的案例” →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模板”进行观摩,想一想在您的教学设计中哪些模板可以作为您的教学评价工具?您打算怎样使用这些评价工具来增强您的教学效果?将您所能用到的评价模板进行改动,并保存到您的作业档案袋中的教学评价文件夹中。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2.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方法。
3.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对学习需求(包括教学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需求)的分析。4.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
5.教学设计的内涵共有5个方面: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它包括了对象、目标、策略、评价四个基本要素。
6.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
2、制作成绩分析表
请利用网络连接阅读“有关EXEL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前面所进行的试卷测试设计一个成绩分析表。将作品保存于作品档案袋中的“教学评价”文件夹中。将您制作教学评价的体会记录下来: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二、多元化
三、多样化
四、全面性
2、初步确定教学评价方案
进入作品档案袋中的教学设计文件夹,打开您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您的设计方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初步设计您准备采取的评价方法,填写下表。
2、初步确定教学评价方案
进入作品档案袋中的教学设计文件夹,打开您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您的设计方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初步设计您准备采取的评价方法,填写下表。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9
模块9: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1: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
第1步: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
请阅读“模块9资源” →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基本作用》两篇文章。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您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将您的想法记录下来:
通过几天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它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它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其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其次是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第三是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它的作用是能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且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帮助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诊断性评价的结果用于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学生特性分析”和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形成性评价用于每一节课后或某知识单元后的及时反馈;总结性评价用于期末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教学评价的具体运用,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教学评价的概念
所谓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
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
总结性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总结性评价有3个基本特点:
(1)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个重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学生提供依据;
(2)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注重测量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
(3)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且每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工炸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如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学生个人来说,主要是由于智力因素,还是学习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教学评价如同体格检查,是对教学观状进行--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额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1、观摩案例
进入“模块9资源” → “优秀案例” → “新课程改革评价案例”,请认真观摩其中《初一数学<世界新生儿图>第二课时》及《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等优秀案例中的教学评价部分。结合观摩过程及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谈谈您自己的教学评价方案的初步设计思路: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标准设计。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设计。
传统教学评价和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比较
模块9: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2:了解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第2步:了解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1.它与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2.信息技术在支持教学评价方面还会有哪些潜在的优势?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缺陷是信息功能弱,个别化教学能力差,这些缺陷是由传统教学的传递结构所决定的,不是改变教法所能弥补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为了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变革“生产工具”。具体地说就是变革课堂教学的传递结构,扩展信息功能,增加个别化教学的能力。而这一重任只能由计算机来承担,因为计算机就是用于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能高质量、高效率、高智能地处理声音、语音、图形、图像、动画、视
频,也就是说计算机已经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即计算机进入多媒体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正是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功能,使得计算机很快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将教育技术和基础教育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不断整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促进了课程改革,以至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得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2、观摩案例
进入“模块9资源” → “教学评价的案例” →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模板”进行观摩,想一想在您的教学设计中哪些模板可以作为您的教学评价工具?您打算怎样使用这些评价工具来增强您的教学效果?将您所能用到的评价模板进行改动,并保存到您的作业档案袋中的教学评价文件夹中。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
2.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方法。
3.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对学习需求(包括教学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需求)的分析。
4.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
5.教学设计的内涵共有5个方面: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它包括了对象、目标、策略、评价四个基本要素。
6.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
2、制作成绩分析表
请利用网络连接阅读“有关EXEL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前面所进行的试卷测试设计一个成绩分析表。将
作品保存于作品档案袋中的“教学评价”文件夹中。
将您制作教学评价的体会记录下来: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二、多元化
三、多样化
四、全面性
2、初步确定教学评价方案
进入作品档案袋中的教学设计文件夹,打开您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您的设计方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初步设计您准备采取的评价方法,填写下表。
第三篇: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班主任工作计划
云南建水建民中学 03班李艳
为配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全面推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工作,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的支持指导下,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根据我县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网络条件,利用合理的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开展云南省建水建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工作,特制订如下培训计划。
一、组织培训前的准备
1、学习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班主任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2、完成注册
在培训开始之前,请您首先登录培训平台,输入由县市区级主管部门分配给您的帐号,系统自动读出您所在所属组(班级)、角色等信息,点击“注册新用户”按钮进行注册。
3、熟悉组织流程,熟悉平台
注册完成后,请在首页的培训公告及培训指南中阅读实施方案、培训要求、工作指南、操作指南等相关内容,希望您能了解工作要求、培训平台的操作步骤,通过帐号和密码,进入“我的工作室”,掌握利用本平台进行班级管理与培训组织工作的方法流程,制定本班培训计划和要求。
4、学员学习帐号的生成收集本班学员的信息,确保学员身份证号无误,在平台上生成学员学习帐号,学员帐号为学员身份证号,其他信息可在集中时由学员自行注册填写。
二、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60课时。其中课程学习20课时,作业 13课时,交流研讨17课时,专家答疑10课时。
下表以在线/离线学习,在线研讨、提交作业的模式进行课程安排的设计,各州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三、负责班级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按照当地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做好培训场地、环境准备,做好调试工作,保障培训顺利进行。培训中可以发布班级公告,在班级互动中解答学员问题,在班级主页中及
时了解和掌握本班学员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进度,进行监督管理。
四、最终培训成绩考核评估与工作总结
在培训结束后,对本班培训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总结培训组织工作、学习成果、学习经验,总结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平台汇总本班学员最终培训成绩,提交工作总结上传至当地主管部门。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作业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作业
专题
一、教育技术
活动
1、举例说明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媒体来促进教学的。
活动
2、谈谈你所在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
活动
3、谈谈你所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建设情况。
活动
4、你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包含哪些步骤,次序如何,每个步骤是如何进行的?)谈谈怎样改进。
活动
5、谈谈你在教学中应用过哪些信息技术,效果如何?
活动
6、浏览“配套光盘:专题一”目录中的《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等资源,摘录有关教育技术与课程实施的描述,总结教育技术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专题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与管理
活动
1、访问百度网(http://),体验其功能。
活动
2、访问Google网(http://),体验其功能。
活动
3、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一些描写长城的文章。
活动
4、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素材和课件资源。
活动
6、体验教学资源的下载
(1)、下载文本资源
登录百度网站,以“春天散文文章”为关键词,查找名为《感受春天》的文章。
(2)、下载图片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朱自清的图片并保存。
(3)、下载声音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二泉映月》声音文件。
(4)、下载课件资源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名为《春》的flash课件,并利用网际快车下载。
(5)、保存网页
查找自己喜欢的网页,并将网页内容全部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中。
(6)、收藏网址
将表2-1中所填的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
活动
7、体验教学资源的管理。
在本地机上以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建立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分别建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课件5个子文件夹。将活动6中下载的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分门别类地存储在相应的文件夹内。
活动
8、综合应用
选择自己熟悉的一节课,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的资源,并对查找到的资源进行适当的评价,挑选出有用资源,将其住处填入表2-2。
活动
1、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从中选择一幅图像,根据需要调整尺寸。活动
2、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从中选择一幅图像进行裁切。活动
3、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从中选择一幅图像进行抠取操作。活动
4、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三”,选择几幅图像进行合成。活动
5、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格式并保存图像。专题
四、数字音频编辑技术
活动
1、欣赏“配套光盘:专题四”中的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配乐诗朗诵.mp3”,体会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活动
2、利用Cool Edit Pro,录制诗歌《再别康桥》,并保存“再别康桥.mp3”。活动
3、消除“再别康桥.mp3”中的噪音,并保存为“再别康桥降噪版.mp3”。
活动
4、为“再别康桥降噪版.mp3”添加背景音乐,调整音量,并做淡入和淡出处理。活动
5、将编辑好的配乐诗朗诵混缩输出为“再别康桥配乐版.mp3”。专题
五、用Flash制作动画
活动
1、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五”观看《卡通人物急速跑步》和《花开》动画,体验逐帧动画。
活动
2、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选择合适的内容,制作逐帧动画。活动
3、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五”,观看《月缺月圆》动画,体验补间动画。活动
4、选择合适的内容,练习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活动
5、打开“配套光盘:专题五”,观看动画《匀速运动的小球》,体验运动补间动画。活动
6、选择合适的内容,练习制作运动补间动画。
活动
7、选择合适的内容,练习通过改变实例属性制作运动补间动画。活动
8、选择合适的内容,制作引导层动画。专题
六、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
活动
1、打开“配套光盘:专题六”文件夹,观看其中的《背影》《彩虹》《血液循环》和《走进三峡》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并对其进行评析。
活动
2、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节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教学内容。
活动
3、结合自己所选定的题目,确定演示文稿的内容、媒体形式,填写表6-4。
活动
4、根据自己确定的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内容和媒体形式,收集并管理所需的素材。活动
5、利用故事板的形式,规划自己的多媒体演示文稿中的每一张幻灯片。
活动
6、从自己规划的故事板中选择其中一张幻灯片,按照故事板的设计进行创建。活动
7、根据自己的故事板规划,对所创建的幻灯片进行编辑。活动
8、根据自己的故事板规划,创建并编辑全部幻灯片。活动
9、根据自己的故事板规划,编辑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活动
10、播放自己所制作的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并加以完善。活动
11、依据评价量规,对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进行评价。
专题
七、利用FrontPage创建教师个人网站 活动
1、欣赏“配套光盘:专题七”浏览“《数海泛舟》教师个人网站”。
活动
4、参照图7-2制网站的结构图。活动
5、利用表7-2规划自己网站的素材。活动
6、创建站点。
活动
7、根据网站内容与素材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子文件夹。活动
8、根据网站的需要,建立并保存相应的网页。活动
9、根据网站布局的需要,插入并设置表格。活动
10、根据网站布局的需要,设置单元格的属性。
活动
11、根据网站网页内容和风格的需要,输入或插入文字。活动
12、根据网站网页内容和风格的需要,编辑文字。
活动
13、根据网站网页布局的需要,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插入图片。活动
14、根据网站的需要,设置背景图片并将图片进行保存。活动
15、根据需要,在网站中创建链接。
活动
16、根据网站的需要,设置背景音乐并保存。专题
八、学生信息管理技术
活动
1、思考学生信息对教学的影响。
活动
2、结合自己学生的考试情况,收集并输入学生的考试成绩。活动
3、统计自己学生的总分并排序,计算单科平均分及总平均分。活动
4、制作自己学生的成绩分析图表。专题
九、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技术
活动
1、申请个人的电子邮箱,向同事的电子邮箱发一封附有个人多媒体作品(PPT)的邮件。
活动
2、访问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坛(http://sq.k12.com.cn/bbs/forum-add/),注册并登录论坛,进入与学科相关的版块,浏览感兴趣的话题并发表观点。
活动
3、启动“MSN Messenger”注册用户名后,与其他教师就本次“教育技术培训”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活动
5、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技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做一个为期一周的信息交
流计划书。
专题
十、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活动
1、请结合所教的学科,选择一节适合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中进行教学的内容,并将相关内容填入附录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表中。专题
十一、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活动
1、参观多媒体网络教室,体验多媒体网络教室功能。活动
2、结合所教的学科,填写附录三中的各表。专题
十二、创建与管理博客
活动
1、浏览下列教师博客,体验博客的功能。(1)、“小郑老师”博客http://misszheng.bokee.com/(2)、“此地无垠”博客
活动
2、访问中国教育人博客网(http://www.blog,edu.xn),注册自己的博客。活动
3、为自己的博客设置模板。
活动
4、登录自己创建的博客,进入用户管理界面。活动
5、给自己的博客添加新的日志分类。活动
6、在自己的博客中添加日志。活动
7、在自己的博客中添加友情链接。附录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表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4教学过程流程图
表1 学习任务
表3 学习活动计划
表6 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模块8
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活动1:分析教学实施案例
第1步:教学实施案例观摩
1、案例观摩
请认真阅读“模块8 资源” →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中的“《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原则》”。观摩后认真思考,用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原则:完整性、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和媒体资源的支持性四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评价。
完整性、规范性 可实施性 创新性 媒体资源的支持性
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活动3:设计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
第2步:修改、完善教学实施计划
v根据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心得修改和完善教学实施计划,并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下面的笔记本
上。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寄望以下几个问题问
(1)以教学方针为导向。教学实施应遵循教学设计过程中提出的教学方针,以实现该教学方针为实施教学策略,教学体例的指导思惟。
(2)矫捷调整教学环节。教学实施应是教学设计功效的缔造性应用,应按照教学过程中的现实情形放置,不能墨守陋习,一成不变。
(3)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深进探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进行深进探讨,敦促学生思虑的深度和广度,培育学生的立异能力。(4)关注分歧学生群体的成长。尊敬进修者的差异,为每个条理的进修者供给成长的平台。(5)缔造性地设置使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已经按照教学的需要设置了使命情境,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与学生的交流情形,缔造性地调整已构想好的使命。可以改变使命的表达体例,可以将使命细化,也可以提出难度更高的使命。
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活动5:说课活动 第1步:了解说课的含义 说课与授课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说课与授课的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2)对象不同。(3)目的不同。(4)活动形式不同。(5)基本要求不同。
模块8: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活动6:培训反思
第1步:反思我的学习
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