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西部大开发规划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22-1007911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4 18:39: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部大开发规划

李总参加市、区全委会议心得

李少平

前不久,应邀参加市、区全委会议,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了西安市关于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感受颇多,受益非浅,愿与大家分享。

西部大开发。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会议上强调,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在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特指陕西、内蒙古、重庆等12个省、区和直辖市。实施西部大开发,就是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带面,逐步形成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贵,成昆等跨行政区域经济带,带动其它地区发展,有重点地推动西部大开发。

202_年7月5日—6日,中央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会议。胡总书记指出,今后10年西部开发的目标是:西部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上大台阶。温总理指出:到202_年,经济总量翻一番,西部地区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根本改变落后面貌,显著缩小地区差距。把西部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山川秀美,各民族人民生活安定富裕的美好家园。

西部大开发10年,陕西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生产总值从1592亿增加到8187亿元,翻2番,年均增长12.9%,财政收入从172亿增长到1391亿,增长7倍,人均产值达318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654元增加到14129元,年增长11.7%。贫困人口减少60%。西安的十年也是如此。西安市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77亿增长到202_年的2724亿,年均增长14%。居民收入从6000元增长到18967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发展形成新格局。

10年大开发的重要经验是:一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坚持科学发展。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五是必须弘扬延安精神。

关—天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务院把关中—天水,成渝,广西北部湾区域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这些区域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西安作为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担负着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规划在阐述该经济区“空间战略”时提出,要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一核”就是西安(咸阳)大都市。要加快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2_年,都市区域人口发展到1000万以上,主城区面积在800平方公里以内。把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基地。

西安市的实施意见是:202_年形成建设关—天经济区的工作方案。到202_年实施规划要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大力推动西—咸一体化,沣渭新区初具规模,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_年发展目标全面实现。西安经济总量占经济区的比重超过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形成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渭水为水脉,秦岭和渭北为生态屏障,北跨,西接,东拓,南融,卫星城和城市组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

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方面。制定市区规划,分阶段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全面开展产灞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商品期货,利率期货,产权交易,资源及能源交易,黄金交易等现代化金融工具和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

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方面。加强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华山—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太白山自然生态旅游走廊,西安—延安—榆林红色旅游走廊,西安大慈恩寺—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宗教旅游走廊,周秦汉唐文化旅游精品走廊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方面,重点打造“八大产业基地”,即汽车制造,电力电子,兵器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食品饮料产业,新材料产业,软件服务外包和生产性服务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和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建设西安—成都,西安—合肥,西安—安康快速铁路。扩建西咸机场地铁。

国际化大都市。从目前看到的国家级权威性文件中,明确定位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全国只要3个,北京、上海和西安。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主要着眼国家发展战略。西北需要有国际化都市。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发展空间,影响力,基础条件等综合考虑,西安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国际化都市是指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优越地理位置,良好服务功能,一定跨国公司和金融总部,并对世界、地区经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国际化都市分为综合性和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都市两类。判断国际化都市标准。第一类是经济指标。一是经济发展指标,人均生产总值在10000-12000美元以上。二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70%以上。三是外贸依存度,30%。四是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以上。五是人口,800万以上。第二类是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指标。一是人文指标,长寿,教育,生活标准。二是人均住房面积,25平米以上。三是受高等教育不低于50%。四是航空吞吐量在4500万。五是轨道交通客运比例50%。六是信息化指使。七是空气污染指数。第三类是反映国际开放性指标。一是跨国公司入住数量。世界500强有50%设立分支机构。二是外国金融机构数量。100家。三是入境旅游人数。600万以上。四是国际会议。每年举办150次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五是外籍人口比例。常住5—20%。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定位是:把西安建设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发展,共享繁荣。世纪蓝图,催人奋进。结合实际,任重道远。

第二篇:思想汇报-十二五规划-西部大开发

思想汇报

202_年2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一五”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规划》出台后,我在第一时间关注了相关新闻并进行了学习。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的五年,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五年。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突出体现科学发展,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一是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新道路。二是要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为全国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三是要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四是要更加注重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开发方针。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一手抓好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壮大;一手抓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五是要更加注重凝聚各方力量。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中央支持与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共同发展相结合,形成共同参与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局面。

现在,西部大开发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大家不仅关注这一战略的一步步实行,更有许多有志之士参与到这一场别具意义的战斗中去,为实现西部的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辛勤耕耘。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是祖国建设急需补充的生力军,所以更应认识到这一伟大战斗的意义,并踏踏实实的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的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谋更多利益的岗位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也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抱有那种自私的,为个人利益而学习的狭隘思想,而是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融入整个社会的建设热潮中,历练自己、锻造自己,最终成为一块不仅结实而且好用的钢。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开发西部的号召向那些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建设西部的人们学习,学习他们识大体、懂大局,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有知识、肯实践,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谦虚精神,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三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一五”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紧紧抓住

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

《规划》突出体现科学发展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规划》按照中央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到202_年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的总体要求,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改革开放等7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

率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5%等等。

《规划》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区域开发指导方针,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空间开发格局进行了统筹规划。一是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11个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二是支持河套灌区等8个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发展。三是支持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等5个重点区可持续发展。四是支持攀西—六盘水等8个资源富集区集约发展。五是支持沿边开放区加快发展。六是支

持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发展。

《规划》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一是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构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强环境保护,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三是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加大农业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五是加强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六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开发机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七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八是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新突破,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九是加强指导协调,凝聚社会合力,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中央的特殊支持政策

第四篇: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函〔202_〕8号 【发布日期】202_-02-13 【生效日期】202_-02-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

国函〔202_〕8号

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修改稿)的请示》(发改西部〔202_〕189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要坚持统筹兼顾,真正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切实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明确主体功能区,对重点经济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区、资源富集区、沿边开放区和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分类指导。

(二)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突出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三)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五)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六)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七)优先发展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区域。

(八)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西部地区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认真分解落实各项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东中部地区要积极支持配合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提升对口支援、对口帮扶的深度和水平,积极支持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发展,进一步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重点,在有关专项规划编制、政策措施实施、重点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切实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为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五、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综合协调与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工作。要重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各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国务院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

胶州四中 张作伟

(一)要点内容:

1、总体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阐明了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是: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2、成果扫描:

“十五”计划确定的四大工程即“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全部开工。

(1)202_年6月29日,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开工;202_年7月,“西电东送”工程开工,目前,南、中、北三大输电通道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2)202_年7月4日,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它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目前,工程进展基本正常;

(3)202_年7月12日,西部大开发的又一实质性成果“内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起四川内江,南到云南昆明,是沟通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的又一条主要干线,成为西南地区南下的出海的便捷通道;

(4)202_年11月,三峡导流明渠截流和三峡库区清库工作全面展开,标志着三峡截流和库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202_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3、重要意义:

(1)经济意义: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它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政治意义:对于保持西部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全国发展的大局。

(3)社会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对整个国家的长久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加快西部大开发,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4、要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二)与基础知识的结合:

1、经济常识角度:

(1)社会主义本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掌握政策界限,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加大投资等体现了国家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东部地区的优势(技术、资金、人才、经验)和西部地区的优势(主要是资源、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4)国家财政的作用。我国出台的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如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大金融信贷、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必将促进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促使资源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加快西部大开发,能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使潜在的消费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需求。

(6)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部地区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市场状况,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使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资源。

2、政治常识角度:

(1)国家的职能。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2)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3)党的领导和党的性质、宗旨。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西部大开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最实际体现。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地区,又地处边疆,实施这一战略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3、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党中央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要从本地区的条件出发,加快发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西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普遍联系的观点。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同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援、国家政策的扶持分不开的。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这是西部大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一个全局性的发

2展战略。另外,进行地区结构调整,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等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4)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西部大开发建设重点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对社会稳定等问题也不能忽视。

(5)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取决于西部地区能否自力更生、努力奋斗,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其次还需国家的各项政策和财政支持,需要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援。

(6)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西部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

(7)发展的观点。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相关热点:

“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标志性工程”、地区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产业化经营、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族团结、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西部大开发规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