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听西游记讲座的感悟(5篇范文)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2-958239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3 00:57: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听西游记讲座的感悟

听西游记讲座的感悟

本来开始听说这个讲座是讲西游记,顿觉无聊。因为说句实话从小到大看西游记,读西游记的次数自己都快数不过来了。但是听了第一节课后发觉这课比我想象中有趣,最后通过这个讲座对西游记有了新的感悟,新的理解。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一点感悟和收获。

首先是我自己对西游记态度的转变。我开始以为自己很了解西游记,自认为看了很多,也懂很多,但是后来我发觉我知之甚少啊!对于旧事物,我们总是习惯用旧的眼光。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也是发展的,即便是同一部小说,在不同时期读来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同时对于同一事情站在不同视角看问题,会有更多新的体会和感悟,只有认真去思考,去探索,才能不断向前,不断提升自我。

而说到这个讲座——西游记,不得不提的就是唐僧师徒。从老师的讲座中我也学会了很多人情世故。还有每个西游人物身上之前没有发觉的一些品质和闪光点。下面沿用老师讲课的顺序讲下我从老师所讲和故事人物身上得到的一点感悟和体会。

首先,讲的是唐僧。最开始对他的印象只是个严苛的佛教徒。恪守本分,但是有时候不免过于迂腐,过于固执,所以表现得是非不分。甚至有时让人厌恶。但是通过讲座后对于他,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加理解他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真是因为他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没有个人爱恨情仇。他的爱不是普通个人情爱,而是对天下苍生的爱,他的迂腐和固执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思想。我总结他: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但有时过于顽劣,不守纪律,我行我素,但皆因教义使然,无可厚非。同时我还学会用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正确的结果,不全面的看问题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出偏差的。在执着“善”的同时,可能会做出一个错的决定

然后是大师兄叫“孙悟空”,这里我和老师所讲的关于悟空的空有不同理解。空说明要通过悟“空”来对治他的傲慢和执着的习气,在最初时他的发心非常好,为花果山的同类求常生、离苦得乐而去外求法。后来才学到了无边的法力,但当他得到法力之后,心开始有了变化,即傲慢心开始升起,要做“齐天大圣”。当他大闹天宫时候,孙悟空虽有广大神通的七十二变,但仍然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此处如来佛祖的掌心则代表宇宙总规律,暗喻神通再大,也跳不出宇宙的总规律。所以,后来被压在五行山下,终究没有逃出“因果规律”。宇宙的本性是真空,因此,给他起名“悟空”,以“悟空”来对治执着神通,点化他“神通”是末而非本。《西游记》中有一集是“六耳迷猴”,在这里“六耳迷猴”暗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悟空”正是放下了对六识的执着后,才不是“迷猴”了,才正得了真正的“空性”。对于他我总结为:他是西游记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而对于猪八戒的贪图财、色、名、食、睡,要用佛家的各种“戒条”来对治,故起名“八戒”,而八戒手持的兵器“九爪钉耙”就像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喜欢用“贪婪的手”往自己这里“捞好处”。但是正如老师所讲的他的贪相对于今人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最无可厚非的,其次先抛去猪八戒的缺点不谈,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猪八戒也不例外。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常常爱出风头,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猪八戒虽然也不是对大师兄孙悟空言听计从,但也算是百依百顺,对师父是忠心耿耿。在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收服后,八戒从此才稍归正道,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可是,毕竟猪八戒拥有一颗凡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野性难改,有七情六欲,有儿女情长,因此常被眼前的美色所迷惑,是非不分,这也成为孙悟空和唐僧最头疼的问题。无计可施的时候,老猪总是心存私念,背着行李说让大家各奔东西,他回他的高老庄,然后被孙悟空揪着耳朵骂着呆子的样子真是逗人乐。尽管如此,八戒却能知错就改,听取别人的意见,做起事来也毫不含糊,什么苦活,重活都是老猪一人包揽,像去流沙河引出沙僧,去井下背出国王的尸体,去打探妖怪的出路……猪八戒即使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做了,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更重要的是猪八戒讲义气,在真假美猴王片段中,猪八戒的大气凛然无一不被体现出来,尽管他平日里被孙悟空折腾的够呛,但关键的时候,老猪的肚里能乘船,放的下平日里的恩恩怨怨,义激美猴王,才致使孙行者智降妖怪。

最后要讲的沙和尚,他很少被关注,因为它太没有个性了,一点也不抢眼,有人说它是影子。这就对了,沙和尚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一点也不希望出风头,本身做人就很低调但是这种低调,也是一种修炼,是针对他个人的业障进行的一种特殊修行

沙和尚这个人身材魁梧,但却本事不大,尤其是在孙悟空的光辉之下,他就更显得无能了,再加上他这个人的心性,就是无能的窝囊废,不大喜欢出风头冒风险,只喜欢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采蘑菇

沙和尚为人低调,明哲保身,圆滑世故,要知道,这也是一种做人的方式,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所以沙和尚在取经路上,做得也不少,查漏补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事迹,所以待遇一直很低

实际上这也是启示人类,既然你要低调,就要确保低调,做事低调,拿工资的时候也要低调,不要做点办公室事务,但却想拿总经理助理的工资,否则就会引来魔鬼!

最后谈下我的感悟:《西游记》四位师兄弟:悟空、八戒、悟静、唐僧对应着的“贪、嗔、痴、慢”以及“我执”的习气!(我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呀!)。而取经的过程不正是修心,改习气,去“贪、嗔、痴、慢和我执的过程吗!而给三人戴在头上的“紧箍”,实际上暗指“戒律”,使其自我约束,改正习气,才能坚持西行,取得正果。“紧箍”提示我,要以规律为戒条,时刻自觉约束自己,不可任随和放纵自身的习气。寓意修行持戒要自己主动约束自己。孙悟空的“紧箍咒”在成佛那一刻已经自己消失了,这代表他的习气已经化没了,证得了空性,真正的回归了本性后,“紧箍咒”已经完成了它的作用,所以自然消失掉了。因此,真正的修行人要自觉约束自己,等于给自己戴上一个无形的紧箍。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佛在心中;法在行中;僧在戒中”真是要时时提醒自己改习气呀!所谓的取经过程,完全是对修行人的磨性过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过一难则离西天近一步。这里的“西天”指的是真我本性,而不是某一个具体地方。(再想,“魔难中的魔”都几乎都来自佛的身边,而生活中的“每一难”不都是来帮我助缘,成就我的大菩萨吗!以前菩萨来了我都不认识,真是忏悔!);西天取经的磨性过程,也同样是“舍”得过程,磨性帮我逐渐改掉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气,使自心逐渐清静。最后在西天藏经阁中取经之时,两位佛向他们索要“小费”。有些人不明此意,心想:“佛界办事也要送礼收小费”。其实是误解其中涵义,佛是在试他们愿不愿意彻底的舍。他们随身所带唯一值钱的只有这个“紫金钵”,愿意连最后一件东西也舍掉,才能成佛。

西游记教会了我很多,讲座也教会了我很多,以上只是听完讲座后的一点点感悟,不一定对,但是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去不断发掘和探索。努力改变自我,努力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如同他们取经一样,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真经,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第二篇:听讲座感悟1

听《关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思考》讲座有感

友协一校鞠復波

今天北京教育专家刘永胜来我区讲座,当听了刘永胜校长的报告后,我才有一次地意识到: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抓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有效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课堂是谁的课堂?当然是我们教师和孩子共同的课堂,而不能做成是我们教师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感受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习的兴趣,没有探索的欲望,没有学习的热情,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呢?所以教师首先要自己喜欢自己的课堂,热爱自己所教的课程。精彩的课堂首先要先感动自己。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中激情洋溢的说话,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学习、思考、讨论交流与分享,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够得到能力的提高,学习效果才有所保证,学生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才发现对于这一点做得太不到位了,太缺失了。所以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中,应该给学生活动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感受二:简单的课堂,教师要抓住其实质,进行不简单的设计。

经常听老师说,包括自己在内,有时觉得不知道课应该怎么上了。其实一节成功的课就是一节简单的课。它不需要什么“华丽的雕刻”(不管是技术方面的,还是指导方面的)只需要扎扎实实的学习。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学习,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进行学习与思考!

感受三:有效进行课堂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习惯是静静地养成过程,这些好习惯就是在课堂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不是教师必须在特定时间中进行训练。听了刘永胜校长的报告,更加让我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两个多小时的报告结束了,但是刘永胜校长报告中传递出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随时间结束而结束!最后我以刘校长报告的话为结束语:“坚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信念”。做好自己!

第三篇:听讲座感悟

听讲座感悟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那天听了二位考上北大学子的学习经验,有了不少的感悟,下面联系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一个小结。

首先我认为老师必须进行自我成长。老师应该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者,因此自身必须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在指导学生学习中避免走弯路。在这里我想以我自己为例来说一说我的感受。放假前学校领导布置我们研究山东五年高考命题规律,当时觉得很头痛,感觉无处下手,但当一点点分析下来,虽然得出的结论不成熟,甚至可能有些错误,但我收获仍然颇多。以前是就知识而学知识,有时候自己都感觉到茫然,现在起码在学习某一块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这一块考纲是如何要求的,高考常考的题型有哪些,它们的答题思路是什么。自己感觉路子比以前清晰了不少。因此我感觉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也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其次结合听李颖瑶和张丰豪二位同学讲座感觉简单说一说下一步我们语文复习的方法。

第一,对于语文第一模块的知识(前五个选择)要多做题,这一模块的主要考点顺序为:字音、字形、标点、词语辨析(这二者是轮换考查)、病句。因为第一模块的全是最基础的知识,并且知识多而碎考查范围是3500个常用汉字,并且基本不会有重复考查的现象,像字音、字形、成语、词语辨析这样的你复习到了就会,复习不到可能就不会,而这些绝非单看课本所能解决的,必须多做题,多积累,对于易错的字音字形要做好整理,并不间断的复习,尽量做到凡是考到的都是我们复习到的,凡是复习过的都必须拿得准、做得对。而这一效果不做大量题是绝对不会得到的。因此不管是课本复习还是专题复习,前五个选择绝对不可放松,最好天天练。

第二,对于古诗文和默写,首先老师必须分析山东高考常考的题型和名家名篇,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名句默写每年必考论语和李白杜甫的诗,那背诵的时候就要有所侧重,并且适当补充相关的名句,关键还是要重视字的正确度,要做到凡是背过的必须正确书写;比如文言文常考的虚词有哪些,掌握了规律让学生在复习课本的时候多重视这些虚词的复习.其次必须让学生重视课本的复习,因为这些是唯一的课本知识直接体现考题,易得分也易丢分,所以复习时通过做相关高考题让学生明白扎实复习课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摒弃高考不考课本的错误观点.第三,阅读题和诗词鉴赏.这些题的考查大多数有规律可寻,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都是关键的问题,老师首先必须弄清考纲,明白考查的重点是什么题型,考查的形式是什么,应该给学生补充哪些方面的知识或术语.对于许多题的答题思路一定让学生记清记准,比如赏析诗句中的修辞,它的步骤是第一准确指出用的是哪一种修辞,第二步,结合诗句解释怎么用的这种修辞,突出什么特征,第三步是说一说它的表达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就像李颖瑶同学说的那样,明白了答题思路你才不会遗漏要点,并且按公式写,阅卷老师也能轻松找出你的要点。基于此,我们要分类分层进行答题训练,在制作目标流程的时候方法在先,练习在后,必要时加上例题。

第四,关于作文。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的评分标准,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其次要进行有序训练,比如议论文,可以分审题立意、论证结构、论证方法、深刻透彻等多个训练点进行训练。第三,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强化学生素材、思维训练和能力分析训练,让学生作文在有文采,有新意,深刻性上再有所突破.最后再训练学生的作文程序和行文速度。

第五,狠抓书写和学生的答题规范,方法技巧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规范的书写和规范的答题习惯,一切也将是枉然。这一点对语文的作文和阅读题至关重要。我们的学生现在答题时仍存在以词代句,不按分答题的习惯,因此在高三一年必须对此彻底纠正。

最后,我想说要帮助学生找出弱点,给予方法指导,强化练习,努力让学生语文成绩上一个层级,比如一班的王小莫同学,她的阅读题和语言表达题几乎不扣分,因为她头脑灵活,思维缜密.但对于语文试题的第一模块,有比较大的漏洞,前段时间思想上对这一块没引起重视,对此闫主任也特意多次与她沟通,辅导班这段时间,明显有了好转.我感觉只要保持这种状态,一年的时间完全可以超过现在班内语文成绩最高的125分是没有问题的.同样,每位同学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迅速地帮她们分析出薄弱环节,通过各种方式补出这些知识的漏洞。

高三对于学生、对于我们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年,但我们做好了准备,我们将以十倍的勇气、百倍的努力、千倍的拼搏走出无悔的一年。

第四篇:听魏书生讲座感悟

听魏书生讲座感悟

十一黄金周,我有幸回到母校东风中学聆听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讲座。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有机会这位被外界传得像神一样的教育大家。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听了之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一天的报告听下来,我被魏老师那风趣幽默的语言、淡泊平和的心态、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渊博深厚的知识、看似简单而又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风格所吸引、所震撼,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心灵洗礼,感触颇深。

一、“认清现实,服务当下,辛勤工作,做好榜样” 魏老师说,一个人所生活的大环境是难以改变的,也不是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比如,生活的年代、时空,出生的家庭背景等等,这是与生俱来、不可变更的。同时社会是复杂的,很多的事情可能是不公平的,但以个人的力量也是难以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奢望社会或生活环境的改变来适应个人,而必须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人们常说:教师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对这句话的理解要辩证地看待。首先它是一句骗人的鬼话: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要是教师,那么其他行业、单位的人们该放在什么位置呢。从古到今,教师也从来没有“最光辉”过,以后也不会“最光辉”。一个人如果把这些虚假的东西及早看透了,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人也就快乐了,心情舒畅了。但是,如果从个人工作的角度来说,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平凡。做平平凡凡的事,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内心深

处,把它看作是自己最光辉的职业。一句话,不能企望别人认为咱们最光辉,但自己可以把这份工作看作是最光辉的。

二、“松、静、匀、乐”给启示。

放松的松,宁静的静;均匀的匀,快乐的乐。“松匀”调整我们的身体,“静乐”净化我们的心灵。身体好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心情好又是身体好的前提。因此,无论我们做人还是做事,首先有一个好心情,那么好心情从何而来?靠别人给予吗?这是靠不住的。好心情必须自己去创造,好心情是自己给的。永远不要和别人过不去,永远不要和客观世界过不去,不然苦恼的是自己。

身为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背景下长大的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困惑。我们要运用好魏先生的“松静匀乐”,放松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要均匀地呼吸,无论在清闲时还是在忙时,无论在高兴时还是在生气时,都要学会均匀地呼吸,遇到非常气愤的事,要先深呼吸5次,等心平气和后再处理。守住心灵的宁静,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更为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教师的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无权无势,耐得住寂寞,时刻守住心灵的宁静。要做到情绪乐,首先要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要有奉献精神,乐观向上。

三、“民主和科学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是做好工作的法宝”。

自己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好工作的关键是做到民主与科学。魏老师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了怎样教书;我不会管理班级,是学生教会了我管理班级。”这句话听起

来很谦虚,事实上道出了真谛。工作中充分利用民主,遇事多和大家商量,做个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总是很容易解决。

“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对民主的科学解释,教学上、班级管理上的工作都是他和学生集体商量的结果。“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科学的安排与调度、科学规范的制度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人的潜能,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四、“三个守住”“不折腾”

新世纪以来,中国教育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从出不穷。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改得大部分教师晕头转向,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这实际上大可不比。“守住新中国的发展成果,守住自己坚持的正确的东西,守住心灵的宁静”,“认准目标,不断前行”、“把工作向深里做,向细里做”,“不折腾”。“只要上路,就有庆典”,“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认准正确的目标,不断前行,就会取得成功。

魏老师的管理系统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他相信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

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

一天的时间太短,而要学的东西太多,然而他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儒家的礼让、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以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快乐生活、工作、学习着。

这次报告让我感受较深的一点就是魏书生老师的那颗平常心。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我要感谢平凡的生活和魏书生老师为我带来了最为朴素和纯真的信念,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自强的力量。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工作还要前行,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健康的体魄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去迎接社会的挑战,我愿为教育事业付出我的所有,并将继续学习,继续研究,和大家一起领略这世界的美丽。

七年组吴昊 202_年10月12日

第五篇:听魏书生讲座报告心得感悟

202_年7月16日,在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我有幸来到xx职业教育学院近距离的聆听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11位专家的讲座,感慨不已!

听着报告,首先让我感觉到的是魏教授知足和感恩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他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他所希望实现的人生价值。魏老师的境界深深打动了我。的确,不管做任何平凡的工作,只要钻进去就会享受其中,快乐忘我;只要钻进去才能静下心来,达到“松、静、匀、乐”的境界。世俗之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欲望,心态也就很难平和,心情也就会受到影响。而魏老师却能平和而感恩地活着,就像他说的,只是想当一个老师而已。而当他把老师这个事情做好的时候,其它的所谓名与利的到来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魏老师成了一个名家,一个理所当然的名家。

听着报告,让我感受到的是魏老师的一种坚持。讲座中,魏老师始终强调一个观点:“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什么叫“不动摇”?就是“守住一个观念,守住一个职业,守住一个阵地”不动摇。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很难。就像魏老师说的:“我没什么新观点,也没什么新方法。我所说的和做的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几千年的东西。只不过,我天天坚持着在做,始终如一地在做。”魏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名人?一个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好:一个把大家都认为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去做好……这——就是名人!魏老师的成名之法竟是如此简单。

听着报告,最让我感动的是魏老师对教育,对学生的疯狂热爱。在教育中,他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他特别重视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他认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他总把学生看做一个宏大的世界,看作他的朋友,他能够记住每个学生所需要做的任何一点点小的任务。从魏老师的言谈中,我可以听出他对学生的感情是如何的深。我们都会说:“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这八个字。是呀,这八个字说出来很简单,但要始终如一地做到却很不容易。而我们的魏老师做到了,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而是始终如一地做到了。所以,他成了一个名家,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家。

听完魏老师的报告后,我心情很激动。这次讲座,让我体验到了一代名家的精神境界,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懂得了真正的好老师是怎样一种心态。从魏老师的讲座中,我学到了很多当老师当班主任所应有的思想与方法,也同样是做人的思想与方法。以后,我也会象魏老师那样持之以恒地用一颗平平常常的的心,快快乐乐地,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

我很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去提升自己,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去感受,去进步。

听西游记讲座的感悟(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