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复习题
班级春游踏青
活动策划书
给系领导的请示
借条(班级或个人借物或借钱)
请假条
给任课教师的邀请函
通知
春游活动策划流程
意见征集
活动方案
请示
各部门备案(保卫团委系)
联系车辆
介绍信(院办)
预算(交通、门票、餐饮等)
通知
**
一、前言(活动目的、意义或主题)
二、活动安排
参加对象
地点
往返时间
交通工具
经费预算
活动设计
所需器具
安全教育
请示
称谓(顶格):系领导
活动安排汇报(参加者、负责人、活动类型、时间、交通工具、安全教育等) 结语(空两格):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落款:班级
时间:*年*月*日
关于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的请示
XX市经贸委:
为了扩大我XX商品的知名度,向全国推广,繁荣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拟于今年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洽谈会摊位共XXX平方米,展团由我公司及生产厂家派人组成,经费自理。
妥否,请批示。
XXX公司
X年X月X日
借条
债权人债务人欠款内容归还时间签名及时间
今借到***¥**(大写)元整(小写:),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限为个月,于年月日一次性还清。
此据
借款人:(签字、手印、签章)
(身份证号码)
借款日期:年月日
**班向通信工程系文艺部借音响壹对,用于班级集体活动,于二0一一年六月十五日归还。
此据
**班
经手人:签名
年 月 日
请 假 条
抬头(顶格):准假人称谓
正文(空两格):说明请假事由、请假时间。
结语:望准假。
落款:请假人姓名
请假时间:年 月 日
邀请函
抬头(顶格):被邀请者称谓(敬语)
问候语(空两格):您好
祝谢(空两格)
邀请参加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安排等。
结语:兹诚邀阁下(贵单位)出席。
联系方式:
落款:班 级
邀请时间: 年 月 日
回执(附)
关于X X活动有关问题的复函
X X公司:
贵公司X 月X日送来的函件收到。对贵公司提出的问题,本公司有关领导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由贵公司委托本公司策划和实施的X X活动,已于日前结束。本公司认为,这一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舆论反响也是好的。至于活动中出现的个别操作失误,对整个活动并无大的影响。何况,造成这一失误的原因,与贵公司某些现场执行人员自行其事、不按实施计划执行有一定关系,似不应由本公司承担全部职责。所以,贵公司据此提出要扣除合同中议定的公关服务费用,似于理不合。敬请贵公司领导重新审议此事。本公司不希望因为这一细节问题而诉诸法律,并因此影响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专此复函,顺颂商祺!
XX公司
X年X月X日
通知(关于本周末春游出行的通知)
抬头(顶格):参加春游的各位同学
正文(空两格):出发时间、地点、需携带的器具等事项。
结语:望相互转告。
落款:班委
时间:年 月 日
通 信 工 程 系 第 二 届 辩 论 赛
活动策划方案(附赛制)
给系部领导的请示
给各班级的通知
主持词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海报宣传
辩 论 比 赛 策 划 书(方 案)
前言(目的、意义)
主题(或口号)
比赛形式
参加对象
时间
选手产生
组织形式
辩题产生
流程(附赛制)
场地
评委
奖项设置
经费来源
宣传
主办/协办/承办
请示
抬头:系领导
正文:本次比赛主要事宜介绍及需要支撑
结语(空两格):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落款:主办方
时间:*年*月*日
附方案
通知
抬头:各班级
正文:简述比赛目的意义、比赛形式、参加对象、报名方式、时间等。
具体见附件=
落款:主办部门
年月日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③。虽之夷狄④,不可弃也。”
【解译】樊迟问怎样行仁。孔子说:“在家能恭敬规矩,办事能认真谨慎,对人能忠实诚恳。虽然到了夷狄,这三种德行也是不可放弃的。”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①?”子曰:“行已有耻②,使之四方 ③,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④?”曰:“宗族称孝焉⑤,乡党称弟焉⑥。”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⑦,硁硁然小人哉⑧!抑亦 可以为次矣⑨。”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⑩,何足算也!”
【解译】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算作士人?”孔子说:“一言一行自己要有羞
耻之心,出使别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算作士了。”子 贡
又问:“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本宗族的人都称赞他孝顺,乡
亲们都称赞他敬爱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话一定算数,办事一定坚决果敢,尽管是一个浅薄固执的小人物,也可算作更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又问:“现在那些掌权的怎么样?”孔子说:“唉!鼠目寸光的人,算得了什 么!”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①,必也狂狷乎②!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③。”
【解译】孔子说:“我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与他交往,那一定要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有进取心,狷者绝不肯做坏事。”
【原文】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不
恒其德,或承之羞②。”子曰:“不占而已矣③。”
【解译】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当巫医。’这话真好啊!《易经》上也说:‘如果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免不了承受羞辱。’”孔子又说:“这是不必占卜的。”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①,小人同而不和②。”
【解译】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声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原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①,何如?”子曰:“未可也②。”“乡人皆恶之③,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解译】子贡问道:“全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全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不如全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原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①,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②;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③。”
【解译】孔子说:“给君子做事容易,却难以讨他的喜欢。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对人却能按才能的大小合理使用他。给小人做事很困难,却容易讨他的喜欢。虽然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也会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对人就求全责备了。”
【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①,小人骄而不泰。”
【解译】孔子说:“君子安详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安详。”
【原文】子曰:“刚、毅、木①、讷②近仁。”
【解译】孔子说:“刚强不屈,果敢坚毅,质朴老实,言语谨慎,具有这四种品德的人接近于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感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切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
自古至今,人与人处世交往,君子与小人之分也就如此。真正的君子,并不太在意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和是非恩怨,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而是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自己也不隐瞒不同的观点,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想法,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见风使舵。更有甚者,还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形成不同的帮派。比如在学术领域,就有这么一些人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学术之争本来是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而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进步发展,而门户之见则是无原则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将学术之争演变为利益争斗。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何来看待不同的观点。只有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才能产生出新的灵感、新的火花,使我们聪明起来,推进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断向前迈进,向前发展。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双重主题说。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我们认为“双重主题说”较为客观、中肯,符合于作品实际。此就三个方面再略作阐述或补充。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其次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化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 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第二篇: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王蒙
1、演讲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内容既要有充足的学术含量,又不能过于专业化;既要体现学术报告的严肃性,又要调动会场的气氛,在情绪互动中达成最佳的演讲效果。
2、该篇说到语言的功能、陷阱各有几个方面,具体有什么例子?
三方面的功能:一个功能是现实有用的功能,包括交流,包括表意,包括记录,包括传之久远,这是现实的和有用的功能;第二个功能是生发和促进的功能,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第三个功能是一个浪漫的功能,是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陷阱:1)语言和现实和你的思想感情脱节(包括言不尽意、言过其意、文不尽言、言过其实、甚至脱节);2)好的、成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还面临着可能异化的命运,变成了俗套:3)狗屎化效应:本来很好的一句话,太普及了,就把它降低了,过于通俗化了;4)语言文字它可以反过来主宰我们,扼杀我们的创造性,扼杀我们活泼的生机。
3、这篇演讲稿自己有什么特点?
这篇演讲稿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外松内紧”。演讲人态度轻松,仿佛随意说来,其实内在的逻辑很严谨,条理清楚,原则问题分寸感很强。第二个特点是“亦庄亦谐”,不时穿插几句调侃语,将严肃甚至沉重的话题更加机智地表达出来。第三个特点是“取譬引喻”,演讲依赖口语传播,讲道理就必须通畅晓白,此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举例子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
《一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1、该篇主旨(该篇谈了什么话题)
全篇其实一直蕴含着令人警醒的提示: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很难因此也很少特立独行如此猪者;人们于此应有省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否则岂不愧对猪乎?
2、该篇在行文和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①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 是人世。以鲜活而平庸的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这也正是作者的议论深刻而不显枯燥的原因之一。②本文的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③文章的主题与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出之以幽默之语,调侃是其突出的特色。④作者的态度平实,行文却跳荡活泼,毫不枯燥。作者的批判相当犀利,当得起一针见血。但在这批判锋芒的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群的热切的关爱。
《天才梦》张爱玲
1、怎么样理解“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兰心惠质,心思细腻,她认识到生命的美丽,故把生命比作“华美的袍”,但同时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使她无法摆脱孤独,过于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她与社会、与他人难以正常相处,也使她认识到世界的丑态和生活的艰辛,而这些又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热爱生命就要正确地理解和经历那些艰辛和苦恼。
2、天才有什么痛苦,张爱玲母亲的那句话有什么含义?
“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她母亲这句判断,含蓄而尖锐地道出了一个敏感的天才所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麻烦。天才的痛苦其实并不在下文她所说生活能力的低下、待人接物的低能;而在于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以及过度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她与社会、与他人难以正常相处。这才是关键。张爱玲晚年近于自闭的生活方式,充分证明了她母亲判断的正确。
《楚辞*渔父》屈原
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文学手法? 虚拟对白。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采用虚拟对白的文学手法,借助于对话表现屈原内心的矛盾冲突。
3、文中屈原和渔父各代表了什么形象?
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屈原: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
1、具体分析司马迁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你认为荆轲的形象在今天还有价值么?
或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如秦廷行刺至于荆轲的沉毅、神勇性格之表现;或欲扬先抑,如为突显后来荆轲之勇先写他与鲁锯践争道造叱而逃;或对比映衬,如前有田光为激励荆轲而自杀,有樊於期为助荆轲刺秦而献上自己的人头,后有高渐离行刺作为余波,映照出荆轲的英雄形象,而秦舞阳之怯懦,则反照荆轲之胆识。人物不论主次,俱皆传神,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秦舞阳等人若众星捧日般烘托围绕荆轲,从而营造出慷慨悲烈的氛围。荆轲形象的价值所在:重然诺、讲义气、轻生死。
2、分析文中各人物的形象。
《礼记*大学》
1、“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试用现代文表述。
“三纲领”:
“明明德”——强调的是自我的道德完善;
“亲(新)民”——强调的是推己及人的道德感化作用; “止于至善”——则强调的是为善不已,守善不渝的道德境界。“八条目”:
1)格物——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食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为求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3)诚意——意念要诚实;
4)正心——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蒙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5)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齐家——整顿自己的家庭及其宗法、等级,进而教化人民; 7)治国——为政以德,实行德治,仁政与国中; 8)平天下——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现象七十二变》罗大佑
1、题目是什么意思? 预示时代的多变。
2、歌曲内涵是什么?
面对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歌者的怀疑、讽刺、失望和无奈。
3、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得什么感受?
表达了歌者对病态社会无情的鞭挞,现实了对虚假丑恶的反叛、嘲讽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歌手自己在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间,碰撞摸索的内在紧张与困惑。
《诗经·秦风·蒹葭》
1、《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内容:“风”、“雅”、“颂”。
艺术特点: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复沓的章法;4)四言为主的句式;5)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2、《蒹葭》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主旨:是一首怀人的诗。旧说或以为讽刺秦襄公不用周礼之作,或以为招引求贤之作,今人多主爱情之说,而又有断章取义作为一般意义的追求、向往等象征的说法。
艺术特点:1)作品用笔简炼,只是勾画出一个思念、追索者得轮廓,渲染出清冷的氛围,而没有在具体细节上落一点墨。诗中境界空旷辽远,而三节的复沓又有所变化,从而产生了迷离朦胧的审美效果。
2)诗的表现手法相对抽象一些,笔触疏落,意义并不十分确定,流出较多的空白供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3)临水怀人,水的阻隔,水的波动,水的绵绵不尽,都与怀人时的情思产生潜在的关联,情与景之间自然交融。
4)采用复沓的形式,在营造缠绵、追索的氛围时,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1、虚拟手法是怎么应用的?
人类普遍具有理想的追求,也普遍渴望有人能真正的了解自己。这首诗借助于对具体形象——一个假想的歌者与一个假想的听者的描绘,把这两种欲望表现出来。“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其中蕴含的对知音、知己的渴盼,正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基型,所以特别能打动人心。
2、该篇为五言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长恨歌》白居易
1、主旨是什么?为什么对本诗的理解众说纷纭?
该篇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原因在于本诗题材的双重属性:所写涉及历史事实,而人们对唐玄宗、杨贵妃的历史评价颇不一致;李杨的爱情故事已经成为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超出了历史的真实。
2、该篇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1)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史实的一点影子,根据传说,演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他的兴奋点不在于历史评判,而在于对情感的刻画和对爱情的颂扬。诗把爱情,特别是悲剧的爱情,写得美丽凄艳,从而在历代读者的心中引起反响与共鸣。
2)《长恨歌》更加辞采华美、音调洪亮,语言凝练,描写传神,当之无愧地成为叙事诗第一名篇。
3)从叙述手法看,本诗是完全地按照时间顺序线性叙事。这种叙事方式虽然简单,但穿插于其中的场面、情感、人物描写,却非常生动。
3、该篇应用典故的诗句有哪些?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
1、李商隐的无题诗总体有什么特征? 意旨含蓄朦胧。
2、这首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首有作者自己出场的爱情诗,抒写对昨夜一暗通款曲,而今旋成间隔 5 的意中人深切的怀想。
首两句写昨夜楼下相望的情景,一句中两用“昨夜”,表现出诗人对“昨夜”刻骨铭心的珍重之情。何以如此珍惜呢?下面便以彩凤、灵犀作比,既表明相望之苦,又写出心心相印的愉悦。接下来是对楼上欢会的想象。最后结合身世之感进一步渲染有情人难以亲近的无奈与遗憾。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1、结合苏轼的思想和生平分析这首充满理趣而又放纵不羁的词?
这首《临江仙》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诗人夜饮大醉,回到长江边上的住所临皋亭,倚仗门外,静听那不息的滔滔江流声,于夜阑风静中,超然物外的逸想联翩而至。
这首妙词充满理趣而又放纵不羁。这种理趣,不在于理的高深,而在于趣的点化。所谓“趣”,就是以超然而幽默的眼光观照人生,观照自我。词中正面说理的句子只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但此前此后的描写都是围绕着这一题旨展开,并赋予其活泼的趣味。特别是“小舟从此逝”两句,以想象中的行为的放纵旷达,表达心灵的自由解放,诗人面对苦难的那一份洒脱和幽默跃然笔端。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辛弃疾
1、辛弃疾的诗歌的内容和特点(稼轩体的内容和特点)
本词记一次英雄相会,这次相聚历时十天,史称辛、陈“鹅湖之晤”,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陈亮的思念之情。词中描绘了二人兄弟般真挚的友谊,和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怀念,也抒发了抗击金兵,光复失地的共同理想。
词中多用比拟、隐喻。如“剩水残山无态度”等句,以比兴见意,语语双关,寓情于景,感慨万端,流露了对国事的忧愤。隐喻之旨趣都在若有若无之间,而意味也由此而生。
本篇情感充沛,一气贯注,如飘风骤雨,如“铸就而今相思错”句,虽是用典,但起伏跌宕的语势,把诗人心绪的哀切和相思的绵长,表现得回肠荡气,很有感染性。
第三篇: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集美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王蒙
1、演讲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内容既要有充足的学术含量,又不能过于专业化;既要体现学术报告的严肃性,又要调动会场的气氛,在情绪互动中达成最佳的演讲效果。
2、该篇说到语言的功能、陷阱各有几个方面,具体有什么例子?
三方面的功能:一个功能是现实有用的功能,包括交流,包括表意,包括记录,包括传之久远,这是现实的和有用的功能;第二个功能是生发和促进的功能,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第三个功能是一个浪漫的功能,是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陷阱:1)语言和现实和你的思想感情脱节(包括言不尽意、言过其意、文不尽言、言过其实、甚至脱节);2)好的、成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还面临着可能异化的命运,变成了俗套:3)狗屎化效应:本来很好的一句话,太普及了,就把它降低了,过于通俗化了;4)语言文字它可以反过来主宰我们,扼杀我们的创造性,扼杀我们活泼的生机。
3、这篇演讲稿自己有什么特点?
这篇演讲稿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外松内紧”。演讲人态度轻松,仿佛随意说来,其实内在的逻辑很严谨,条理清楚,原则问题分寸感很强。第二个特点是“亦庄亦谐”,不时穿插几句调侃语,将严肃甚至沉重的话题更加机智地表达出来。第三个特点是“取譬引喻”,演讲依赖口语传播,讲道理就必须通畅晓白,此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举例子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
《一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1、该篇主旨(该篇谈了什么话题)
全篇其实一直蕴含着令人警醒的提示: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很难因此也很少特立独行如此猪者;人们于此应有省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否则岂不愧对猪乎?
2、该篇在行文和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①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 是人世。以鲜活而平庸的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这也正是作者的议论深刻而不显枯燥的原因之一。②本文的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③文章的主题与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出之以幽默之语,调侃是其突出的特色。④作者的态度平实,行文却跳荡活泼,毫不枯燥。作者的批判相当犀利,当得起一针见血。但在这批判锋芒的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群的热切的关爱。
《天才梦》张爱玲
1、怎么样理解“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兰心惠质,心思细腻,她认识到生命的美丽,故把生命比作“华美的袍”,但同时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使她无法摆脱孤独,过于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她与社会、与他人难以正常相处,也使她认识到世界的丑态和生活的艰辛,而这些又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热爱生命就要正确地理解和经历那些艰辛和苦恼。
2、天才有什么痛苦,张爱玲母亲的那句话有什么含义?
第 1 页1 共 4 页
集美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她母亲这句判断,含蓄而尖锐地道出了一个敏感的天才所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麻烦。天才的痛苦其实并不在下文她所说生活能力的低下、待人接物的低能;而在于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以及过度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她与社会、与他人难以正常相处。这才是关键。张爱玲晚年近于自闭的生活方式,充分证明了她母亲判断的正确。
《楚辞*渔父》屈原
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文学手法? 虚拟对白。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采用虚拟对白的文学手法,借助于对话表现屈原内心的矛盾冲突。
3、文中屈原和渔父各代表了什么形象?
渔父:洒落超脱,全身远害;屈原: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
1、具体分析司马迁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你认为荆轲的形象在今天还有价值么?
或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如秦廷行刺至于荆轲的沉毅、神勇性格之表现;或欲扬先抑,如为突显后来荆轲之勇先写他与鲁锯践争道造叱而逃;或对比映衬,如前有田光为激励荆轲而自杀,有樊於期为助荆轲刺秦而献上自己的人头,后有高渐离行刺作为余波,映照出荆轲的英雄形象,而秦舞阳之怯懦,则反照荆轲之胆识。人物不论主次,俱皆传神,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秦舞阳等人若众星捧日般烘托围绕荆轲,从而营造出慷慨悲烈的氛围。荆轲形象的价值所在:重然诺、讲义气、轻生死。
2、分析文中各人物的形象。
《礼记*大学》
1、“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试用现代文表述。
“三纲领”:
“明明德”——强调的是自我的道德完善;
“亲(新)民”——强调的是推己及人的道德感化作用;
“止于至善”——则强调的是为善不已,守善不渝的道德境界。“八条目”:
1)格物——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食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为求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3)诚意——意念要诚实;
4)正心——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蒙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5)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齐家——整顿自己的家庭及其宗法、等级,进而教化人民; 7)治国——为政以德,实行德治,仁政与国中; 8)平天下——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现象七十二变》罗大佑
1、题目是什么意思?
第 2 页2 共 4 页
集美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预示时代的多变。
2、歌曲内涵是什么?
面对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歌者的怀疑、讽刺、失望和无奈。
3、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得什么感受?
表达了歌者对病态社会无情的鞭挞,现实了对虚假丑恶的反叛、嘲讽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歌手自己在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间,碰撞摸索的内在紧张与困惑。
《诗经·秦风·蒹葭》
1、《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内容:“风”、“雅”、“颂”。
艺术特点: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复沓的章法;4)四言为主的句式;5)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2、《蒹葭》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主旨:是一首怀人的诗。旧说或以为讽刺秦襄公不用周礼之作,或以为招引求贤之作,今人多主爱情之说,而又有断章取义作为一般意义的追求、向往等象征的说法。
艺术特点:1)作品用笔简炼,只是勾画出一个思念、追索者得轮廓,渲染出清冷的氛围,而没有在具体细节上落一点墨。诗中境界空旷辽远,而三节的复沓又有所变化,从而产生了迷离朦胧的审美效果。
2)诗的表现手法相对抽象一些,笔触疏落,意义并不十分确定,流出较多的空白供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3)临水怀人,水的阻隔,水的波动,水的绵绵不尽,都与怀人时的情思产生潜在的关联,情与景之间自然交融。
4)采用复沓的形式,在营造缠绵、追索的氛围时,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1、虚拟手法是怎么应用的?
人类普遍具有理想的追求,也普遍渴望有人能真正的了解自己。这首诗借助于对具体形象——一个假想的歌者与一个假想的听者的描绘,把这两种欲望表现出来。“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其中蕴含的对知音、知己的渴盼,正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基型,所以特别能打动人心。
2、该篇为五言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长恨歌》白居易
1、主旨是什么?为什么对本诗的理解众说纷纭?
该篇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原因在于本诗题材的双重属性:所写涉及历史事实,而人们对唐玄宗、杨贵妃的历史评价颇不一致;李杨的爱情故事已经成为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超出了历史的真实。
2、该篇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1)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史实的一点影子,根据传说,演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他的兴奋点不在于历史评判,而在于对情感的刻画和对爱情的颂扬。诗把爱情,特别是悲剧的爱情,写得美丽凄艳,从而在历代读者的心中引起反响与共鸣。
第 3 页3 共 4 页
集美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2)《长恨歌》更加辞采华美、音调洪亮,语言凝练,描写传神,当之无愧地成为叙事诗第一名篇。3)从叙述手法看,本诗是完全地按照时间顺序线性叙事。这种叙事方式虽然简单,但穿插于其中的场面、情感、人物描写,却非常生动。
3、该篇应用典故的诗句有哪些?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
1、李商隐的无题诗总体有什么特征? 意旨含蓄朦胧。
2、这首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首有作者自己出场的爱情诗,抒写对昨夜一暗通款曲,而今旋成间隔的意中人深切的怀想。
首两句写昨夜楼下相望的情景,一句中两用“昨夜”,表现出诗人对“昨夜”刻骨铭心的珍重之情。何以如此珍惜呢?下面便以彩凤、灵犀作比,既表明相望之苦,又写出心心相印的愉悦。接下来是对楼上欢会的想象。最后结合身世之感进一步渲染有情人难以亲近的无奈与遗憾。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1、结合苏轼的思想和生平分析这首充满理趣而又放纵不羁的词?
这首《临江仙》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诗人夜饮大醉,回到长江边上的住所临皋亭,倚仗门外,静听那不息的滔滔江流声,于夜阑风静中,超然物外的逸想联翩而至。
这首妙词充满理趣而又放纵不羁。这种理趣,不在于理的高深,而在于趣的点化。所谓“趣”,就是以超然而幽默的眼光观照人生,观照自我。词中正面说理的句子只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但此前此后的描写都是围绕着这一题旨展开,并赋予其活泼的趣味。特别是“小舟从此逝”两句,以想象中的行为的放纵旷达,表达心灵的自由解放,诗人面对苦难的那一份洒脱和幽默跃然笔端。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辛弃疾
1、辛弃疾的诗歌的内容和特点(稼轩体的内容和特点)
本词记一次英雄相会,这次相聚历时十天,史称辛、陈“鹅湖之晤”,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陈亮的思念之情。词中描绘了二人兄弟般真挚的友谊,和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怀念,也抒发了抗击金兵,光复失地的共同理想。
词中多用比拟、隐喻。如“剩水残山无态度”等句,以比兴见意,语语双关,寓情于景,感慨万端,流露了对国事的忧愤。隐喻之旨趣都在若有若无之间,而意味也由此而生。
本篇情感充沛,一气贯注,如飘风骤雨,如“铸就而今相思错”句,虽是用典,但起伏跌宕的语势,把诗人心绪的哀切和相思的绵长,表现得回肠荡气,很有感染性。
第 4 页4 共 4 页
第四篇: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庄子秋水兰亭集序狱中上母书聊斋志异王六郎考翻译
诗经江城子橘颂 兰亭集序 礼记大学的第一句话背诵
西西弗的神话作者
茶馆 灯下漫笔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我爱这土地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把课文熟读考简答题 问这段话出自哪本书
主要考上面这几篇课文有翻译 填空简答作文不会很难把作者记下来
就这些啦
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第五篇: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看法: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2.怎么看待当今社会背景下儒家的修己养身学说: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这种伦理思想上升到中华民族精神意志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掌握及创造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功。科学社会主义伦理观是儒家思想精髓的发展是适合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意识。它是东西方人类最进步思想意识的结晶。它的诞生和实践应用不仅仅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健康快速发展保证,也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上的革命,更是全世界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引。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性---社会意识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上的成功应用。
3.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解
翻译: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
理解:此间的的劳心与劳力,均为手段,而治人才是目的。讲得更深入一些的话,治人亦为手段,获得实际利益才是目的。
4.“锋芒毕露”:锋芒毕露的辩论风格使得我们在论辩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立场、观点鲜明,而且感情色彩强烈。往往能针对对方的言论,不急不迫、一步紧似一步地论说开来,最后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谬误,确有说理痛切、发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柔中寓刚”:的善端,减少论辩的对抗,宣传、实现自己的主张。让自己的语言是论理式逻辑语言,又是形象化的文学语言。这既有利于加强论辩的说服力,又有利于增强论辩的感染力
5.《谏逐客书》翻译:
第二段: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第四段: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7.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的意义: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一种由知到智的过程
一种改善思维素质的捷径
一种提高思维水平的系统方法
8.陶渊明
中国文人浩如烟海,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陶渊明即是其中一位,他朴素自然,真实平淡,意境高远的田园诗,不仅打破了当时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的统治,更成为中国诗坛上一朵朴素悠香的诗苑奇葩。他创造1000年来中国文人心中的一方圣土 “桃花源”,让后世文人永远惦念于心。如果说1000年来中国文人心中有一个名字代表着人格的完美与高洁,那这个人肯定是陶渊明,陶渊明的伟大体现在其人格既平淡深厚,又充满光辉,一方面具有儒家大济苍生、坦诚直率的理想和品质;另一方面具有道家平和冲远、旷达任放的个性。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深受其人格影响,多写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使人感觉是从“胸中自然流出”,其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白描手法、平淡自然,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的人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羡慕。他的诗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焕发,而他的人格,则又是一首蕴含深刻的感人的诗。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云:“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宋人黄彻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鲁迅先生言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
他伟大。”陈寅恪先生指出:“渊明之为人实外儒内道。”无论是“真”与“拙”的分离,还是儒与道的并立,还是并非“浑身是静穆”的复杂,都道出了陶渊明人格的复杂性。陶渊明的人格既有现实人生质朴的一面,又有不染纤尘孤高峻洁的一面。在忧道的人生理想与忧贫的现实困境中,诗人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保持个人在现实的冲击中的完整的生命存在价值。从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碰撞、交织到两种人格的对立统一,陶渊明采取了政治性的退避,寻找内在的人格和不“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不委曲以累己”(《感士不遇赋并序》)的生活道路,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爱恋中找到精神的依托,找寻到一个安贫乐道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从而使人格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实现了诗意境界的人生理想。无论是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对立统一,还是理想人格对现实人格的超越,都经历了一个思考选择修正的艰难过程。
10.长恨歌的主题
主题是“长恨”。
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 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六军不发无奈何” 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 “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临邛道士鸿都客” 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 “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
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11.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问题丹: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
兴趣散: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
信心汤:要培养信心,勇敢的面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