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区域发展(毛概)
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考——以国土规划为例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分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就是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行政经济区域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国土规划是实现空间均衡的必要保障和有效措施,当前我国要完善国土规划体系,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以实现区域统筹。关键词:区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国土规划;空间结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是针对我国当前 地区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差距全面拉大、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 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统筹,意指统一谋划、协调兼顾、共同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就是要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实现空间协调发展。那么,要准确把握统筹区域发展,至少还要考察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统筹什么样的区域? 二是怎样统筹?
一、统筹的区域
1、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
由于历史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仍是我国未来统筹区域发展的首要层次。需要强调的是,地区差距,不仅仅指的是GDP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差距、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的对比来看,东、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的差距,“八五”时期大约5个百分点,到“九五”时期约2个百分点,202_年缩小为0 54 个百分点,GDP增长的差距是趋于缩小的。再看《202_年:中国社会形势 分析与预测》抽样调查结果,当前我国个人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极大,发达地区的个人平均月收入是欠发达地区个人平均月收入的2.5倍。从202_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来看,东部占全国的比重为67.13%;中部占全国20.13%;西部仅占全国12.74%,西部总量和人均水平的相对地位仍在下降,202_年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表明,西部比东部和中部少6个百分点。东西差距不仅表现在个人收入、产业、投资等量方面的差距,而且表现在增长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等差距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难点不在东部而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更为不利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几年来,目前并没有出现东部向西部大规模产业转移和扩散的现象,相反,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和就业却在逐年萎缩,西部的劳动人口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从而使东部的劳动力成本始终处于最低水平,这种要素的反向聚集进一步加剧了东西地区差距。因此,加快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提升西部发展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另一个问题是中部经济的崛起。目前,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区域经济战略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经济凹地”现象已经出现,并有可能加深。如何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真正实现东西互动、促进中部, 使中部地区不至于落在后面,是统筹区域发展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统筹行政经济区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
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总体上看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为基础进行的,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骨架;二是以各省级行政区为空间单位进行的,形成了有一定特色和竞争力的省级行政经济区。两种布局的叠合交织,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的区际封闭性较强、地区发展条件差异显著的国情,客观上要求经济布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保证全国范围地域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又要使各地区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显然,上述两种布局是不可能充分实现的,而需要细化到更加具体、更加微观的空间。而且,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趋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批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正在形成;企业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扩张、中小企业通过形成产业集群等,推动着地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联合;西部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一些经济隆起带和新的增长极开始在西部形成。这些新的形势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来统筹协调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把重点开发区、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等,突破行政区界限和分割,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促进跨行政区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3、统筹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地区
在空间开发的目标和模式上,我国基本上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核心地区优先发展从而带动外围地区的模式。在这样目标和模式下,全国崛起了诸如沿海经济带、长江干流沿岸地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若干经济核心区。但同时,也出现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产业衰退区,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典型的问题区域。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如果上述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不仅制约先发核心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将拖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甚至可能造
成社会经济的大退步,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的关系,已经到了要求在全局高度上来统筹的时侯了。
因此,在区域开发的空间单位上,除了强调确定重点开发地区,更要关注特殊类型区域的开发和保护,尤其要注意二者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重点开发地区和优化整合地区等,应纳入国家统筹的范围,明确各种类型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对重点开发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对生态脆弱地区,不要盲目追求GDP增长目标,而把社会发展、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根本原则,在继续加强交通、通讯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时,把教育、卫生、文化等“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并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以脱贫致富为目标,把开发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从国土资源有效配置的全局高度,加强跨行政区经济区的空间指导,处理好重点开发区与特殊类型区域、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利益协调关系。
4、统筹城市与乡村
如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两种基本的空间类型,那么,统筹城乡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目前已有相当多的论述,本文仅就城乡统筹的实质、关键和内容作简要说明。
统筹城乡发展,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统筹城乡产业,推进农业产
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第二,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三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第三,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四是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五是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六是统筹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城乡发展政策,适当向农村倾斜。
5、统筹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所在区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了以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为特征的城市化现象,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在迈入一个崭新时代。但是,行政封锁、诸侯割据却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中一个突出障碍,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不是协调推进的。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一方面土地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但另一方面,在这些地区,国土资源浪费的现象却比较严重。土地利用的结构不合理,空间功能划分模糊,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城市建设各自为政,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特别是城市连绵区的基础设施难以实现统一规划和建设等等。城市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同时与其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各种关系,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周围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绝不应该局限在系统内部考虑。但是,单纯的城市规划只能解决系统内部的问题,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城市与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纳入更高、更宏观的视野来通盘考虑,这就需要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国外很重视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德国在城市规划中有一条专门讨论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的联系,还讨论机制上的联系,值得我们借鉴。
二、统筹的方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把以上各种层次的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生产力布局、城乡布局等手段,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优化空间结构,最终实现空间协调发展。从国外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国土规划是协调空间关系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必要保障。
1、国外国土规划的目的和做法
国土规划起源于德国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空间秩序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重建城市的需要,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国土规划在英国和德国首先兴起。日本则是在经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为应对地区差距扩大、国土利用失衡、大城市人口过密和山村地区人口过疏等问题而展开了大规模的国土规划,并成为亚洲国家学习的榜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对国土规划的制度和体系进行调整
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重视公众参与等新理念的要求。
纵观发达国家的国土规划,其目的主要为了消除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空间不平衡,减少由此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从而协调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市场失灵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和人口萧条地区,如,欧洲除金三角工业中心以外的欧洲沿海半岛以及边远山区和乡村地区,美国田纳西流域;二是受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影响,区域发展由盛而衰,出现失业严重和经济萧条的老工业地区。
各国国土规划的出发点虽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经验或做法。首先,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日本迄今为止已经制定了五个“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其次, 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 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具体的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如德国国土规划分为联邦、州、专区、市(县)四个层次,日本国土规划体系也分为四级:第一级,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第二级,三大都市圈建设规划、七大地区开发规划、特殊地区规划等,第三级,都道府县综合发展规划,第四级是市村町综合发展规划。第三,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
2、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的任务
我国正在启动新一轮国土规划,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综上, 新时期我国国土规划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西部国土规划。西部大开发不是短期的突击性任务,而是长期坚持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深化西部大开发,应制定相应的国土规划,同时,中部地区的优势再造和资源整合问题、东北产业振兴问题,也应抓紧进入新一轮国土规划的议题之中。近期,西部大开发规划主要应包括:
1、西部重点地区的国土开发规划,如西陇海—兰新产业带规划,长江上游地区规划、南贵昆经济带规划、呼包-包兰-兰青线经济带规划等;
2、西部国土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等;
3、西部特殊地区国土环境保护规划,如江河源头的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等。
二是跨行政区的大经济区域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协调区际间资源共享、利益平衡、责任共担的问题。主要包括:
1、跨行政区的重点地区规划,如成渝经济区规划;
2、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跨行政区的合作和协调问题,如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流域综合开发问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等,应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引起高度重视;
3、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规划,编制京津冀首都经济圈规划、长江三角洲规划等。新一轮国土规划,应把大都市地区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区域,打破行政区界限, 以国土高效利用为目的,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土地利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平衡。
三是特殊类型地区规划,特别是要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以及优化整合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为编制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政策提供依据。
四是以城乡为单位的空间规划。协调国土规划与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关系。
五是衔接协调各种规划,完善国土规划编制体系。衔接各类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开发保护规划、环境规划等,形成以国土规划为骨干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振光,宋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M] 国外城市规划,202_,(5)
[2]邓玲,张红伟 中国七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2_
[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中国地区经济分析系列课题组”,202_.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M]
[4]潘文灿,郝寿义等主编 新时期国土规划探索———天津、深圳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M] 中国大地出版社,202_
[5]吴传钧,侯峰 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M]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6 叶裕民 中国区域开发论[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_
第二篇:毛概中国文化发展
中国文化发展的偏误与纠补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说》,而不仅仅使《少年全球化》?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我们的古典名著中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秩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理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在儒家的外壳下,内涵不再。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道比道德来的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四书五经】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熟烂于心,几乎都是群“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绝望。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现在,舒乙在北京创办了一家现代私塾馆,专门教授四书五经。
【任侠之气】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立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月到为轻。纵死侠骨香,不产世上英。”是荆珂、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之胥的渔女。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再不见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的女子。高晓松在他《青春无悔》的文案里这样幽幽的写道,从小就被叫到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从来没有过年少轻狂,青春就不是完整的青春,读再多的金庸古龙也不管用。
【匹夫有责】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而今天,我们既没有为别人奉献的义务,也没有权利向别人索取,只能为自己负责。《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
于是,我们坚持不长大,看日本漫画,听Twins,玩PUPA或Hello Kitty,穿满身口袋的阔脚裤,口号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而年方10岁的那一拨孩子,耳濡目然的是这一代人放任自流、无限延长的青春期。他们怎么会知道责任感为何物呢?
【诗词曲赋】
如果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开始接触到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有点迟了?《全唐诗》有42863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6000首,这还只
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所背的还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如何让我们爱慕我们的浩瀚诗海呢?
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跨度的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涉江采芙蓉”、“袅情丝吹来闲庭院”、“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滋养着的孩子,他长大以后,心灵也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
【琴棋书画】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
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孔融让梨】
“孔融为什么让梨?”“是因为大的梨是坏的。”那个古执而陈腐的孔融如果听到现在的孩子的这样回答,肯定气得在棺材里跳起来。是的,传统的道德范式正在流失。90年代的孩子被教导: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几乎从懂事开始就置身于竞争当中,天生就是达尔文主义者。三年级的孩子每周要上40节课,每天要练3小时的琴,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做功课到深夜12点,初二的孩子还要参加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会竞选……他如何能够说:同学,第一名我不要,让给你吧?
没人会感激孔融。只是,当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同“谦虚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时候,中国古人那种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没了。
【科举】
自隋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千百年来的寒门就是通过科举跃进龙门的。从“乡试”、“会试”到“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沉蠹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
今天私塾虽然零星地作为新闻存在着,但再也无法听见稚子朗朗的背书声了。在今日的价值取向之下,不具有实用功能的东西,孩子兴味寡然。
【民风民俗】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有多少孩子还知道飘色?有多少孩子还知道台阁?
20世纪90年代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我们的文化前途,要我们自己来补救
我们的文化前途,要我们自己内部的力量来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碍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生机,不要折损了我们自己原有的活力。能这样,中国数千年文化演进的大目的,大理想,仍然可以继续求前进求实现。”
传统文化演进,在中国5000年文明中,少有停滞。从原始思维到封建制度,从文化分割到帝制统一,从桎梏到释放,从封闭到开化,一步一步,有先辈的苦思,更有流血。跨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使全民从思想到眼界得到全方位解放,从而对于各方面新兴文化的热情迅速增长。传统文化与复古风潮在此,亦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发扬。传统文化走到今天这步,究竟是个怎么样?笔者才疏学浅,仅以一些个人思维在此谈谈这个并步受太多人愿意想的问题。
【茶馆搬上荧幕,说书也是学问】
近年来,人们对文化的热爱直接反应在电视台节目的“推成出新”上。嘻嘻TV首先打造的“学者”公众讲演平台——百家讲坛一炮而红,从而使当今社会群众所熟知的“专家”、“学者”均出自于此。这当然很好,它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大众的文化教育,使人们从烦琐的书本中走出来,直接用视听接受知识,方便、快捷。一时间,只要在此讲坛亮过相的人,都会成为该方面领域的泰斗,而其说过的话,则会成为大部分人“不加思索”的真理。
学问,并不是戏剧,也不是歌曲,而对于演讲学问的人,则更不等同于演员。用看待演员的方式来看待“学者”那必定是不正确、不理智、不负责任的。学问没有唯一性,中国传统的学问,更是各说各有理,各有各家说,即使是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同样是这样。盲目听信、随意引用确实有失学问的真谛。在此,有些人会反驳我:“我们只是普通人,又不治学,了解了就对了。”是的,这话我同样给予肯定,非治学之人了解一点就对了,这无可后非,但不问虚实真假的随意了解,这又如何呢?
中国文化的传代演进,并不是某一位学者,某一位大师凭一己之力完成的,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来使文化传代演进,这是直接系身于每一位自然人,系身于社会整体的。而某位突出学者仅仅只能总结(连创造恐怕都谈不上)、发展而已。众多失传文化、思想便是个例子。由此来看,我们每个人都了解至少离实在性、真实性比较近的文化应该算是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基本责任。不否认登上荧幕讲学的“专家”、“学者”们的真才实学、学术成就、社会名望,这是每一个听众首先需要负责任做到的,听后的喝彩和敬仰同样是需要给予辛劳讲学的“老师”的,听后的反思也是我们从受教育起便需要做到的。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对于为了图一个方便快捷而直接听“专家”讲学的人,“尽信人,不如无人”。
柏拉图认为,精英作为统治者于大众之间的团体,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文化,起到的是对社会的透析和解释作用。“专家”、“学者”作为这样的精英团体,当登上荧幕后讲各家之说大释宣扬,并作出不合理的解释,这确实没有发挥到自己的作用。阎崇年先生确实在研究满清历史上对中国学术界作出了相当贡献,但在无锡被掴事件也算是其自身对自己所讲“学问”的解释不足造成(大汉族主义份子抓辫子同样也算原因之一)。将“剃发易服”解释为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这可不加反驳,这确实促进了民族融合,但单将其与民族融合放在一起,将其抬高到整体的高度,毕竟是一种不明智的解释。也同样不是一位史家、一位授学者的正确方式。扬州、嘉定、江阴,诸多满清入关后的屠杀事件多有记录在史书之中,这便是听后反思所能了解到的。
此类事件问题,如同易中天先生反对重排《三国演义》的理由一样,频频有之,多而滥。这样看来,这恐怕已经不是在讲学,而是带着“学者”自己的心态、感情讲故事,这并不是学者的正确做法,所以,很多人只能将之叫做“讲书”。
这种称发并不过分,留心的人会发现,当今荧幕讲学的“学者们”与90年来初以前茶馆中的说书人是那么出奇的相似。同样被称之为“文化”、同样受到广泛关注、说书人同样为人津津乐道、说书人同样可以带有感情色彩随意讲„„不同的是,因为少了块惊堂木,当年茶馆里的说书人讲的是真正的话本故事,而现今荧幕上的“说书人”讲的是“文化”。
【传统文化复兴,是汉服?是画皮!】
在“电视书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一群本着不深信“专家”的人存在,他们大部分人即复古风潮的积极人群。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将传统文化称做“汉文化”,这确实不得不让人细细思索一番。传统文化与“汉”的关系到底有多深?我们确实深信不疑汉民族在中国5000年文明缔造与传承中起到最重要,最深远的作用,但简单将“传统文化”与“汉”挂钩,似乎太过霸道,太过片面。对此,至少我宁愿将之称之为“华夏文化”、“诸夏文化”,或者是“中华文化”。
有一群人能身先士卒来宣扬,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件好事,值得提倡。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我们不能轻易忘却自有的文化”。全国身穿汉服满大街走的人,如雨后春笋般一涌全国各大城市,告诉大家,这是汉族的传统服装等等,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称道
但回到什么是传统文化?怎样复兴?等问题上,则是“身先士卒”的“勇士”们难于回答的问题。这样以来,汉服仅仅成了一件华丽的衣服,如精美花瓶的图案一般,包裹着空空如野的内心。什么是传统文化?怎样复兴?问我,我也给不了一个直接答案,但我清楚的认识一个问题,传统文化用在今天,并不能如实照搬。“修齐治平”的思想放,“修身”、“齐家”确实是好东西,但“治国”、“平天下”又很不适合在存在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就只能取其精华。
又回到阎崇年掌掴事件,留心关注之人恐怕早已发现,这一巴掌的授予人同样也是一位“身先士卒”的“勇士”。而再细细观察,与其同列之人虽然沒那胆,但同样有那倾向。他们作为宣扬传统文化复兴的先驱,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矛头直指满清,责备其屠杀、剃发易服、文字狱等,进而发展为反对具有自身民族尊严的少数民族,这被称我们“汉民族的民族尊严”。而当人头脑冷静下来思考,以仇视为行动基础的行为,是那样的恐怖,这就被叫做“大民族主义”。无法相信其能因袁世凯复辟穿的是汉服、孙殿英掘的是慈禧墓葬而将他们都尊呼作“民族英雄”。
这样以来,一群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只懂衣服怎么穿的人,及一群用暴力、仇恨方式宣扬传统文化复兴的人组合起来,穿上蕴含中华千年文明、承载中国文化历史的华丽汉服,来打“复兴”的旗号。这就像“聊斋”中经典的“画皮”一般,刻画了美好的外表,而内心是那么的令人胆寒。
【潮流不必流失,本我则可加强】
在各方面文化充斥的今天,传统文化仅仅只是一部分,而更多的是被人们——主要在于作为社会实用及储备力量的80后青年——所在意的潮流文化。
潮流文化作为与时俱进,跟从全球化文化发展脚步的大众文化来说,对社会,对每一个人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使人们更快更多的了解时事消息,学习进步技术,其隐含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众起到了各方面的开化,也促进了世界各国基层、民间交流。这些都是好的一面。因此很多青年会说到:“那些古板的东西对现在没用”。,但请大家注意了,潮流文化的发展固然重要,却一定不要忘却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以循序渐进、修身养性著称,这正如中医之于西医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一个人的修身养性等有着百利无害的作用。当然,这个在此可以不提,因为它确实也不“重要”。而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传统文化是一个华夏子孙所记住自己、了解自己,记住自己先辈,了解自身历史最重要的手段。忘却了它,就如我们忘却了自己叫什么名字,父母是谁一样可笑。
很多青年追赶潮流,流行时尚,喜欢日韩风,大搞美国派,却不知一点中华民族自有的任何文化。这并不能怪中国没有自己的潮流文化,因为任何人在不对着镜子时,是看不到自己的。试想,堂堂礼仪之邦的国民,为什么会被外国人称之为野蛮、流俗、不懂规矩的民
族?这都是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潮流文化,而忘却了我们自身的东西造成的。网上曾风靡一篇帖子,一所谓“名牌”大学的学生受到日本人的所谓“侮辱”,只因其回答不了异国人对我们本国人提出的本国传统文化问题,大家申讨了日本人的“恶毒”,但回过头想想自己,作为中国高等学府的学子,却回答不了简单的《庄子》《论语》,难道这不可笑吗?
北大校长许智宏曾问到:“大学教育,反思还是糜烂?”由此看来,由广大所谓“大学生活”看来,这是糜烂。但我们并不能将责任推卸到大学教育身上,毕竟,高等教育还是中国一部分人所受的,而受大学教育的动机也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知识,不过想顺利有份好工作罢了。一位老道长曾对我说:“口传是一句话,万卷书作无用功。”这话一眨眼看并沒什么,但将其上升到全民高度,仅仅作为了解自身历史,懂得自有传统的传统文化并不需要什么书本的教育,而是“口传”。
相比其他任何文化而言,多元而广泛的潮流文化也并非尽为书传,大家都习惯如听“百家讲坛”一样道听途说。对于潮流文化,听到了,思考了,再用自己的方式传达出去,形成了如“非主流”等受年轻人热爱的文化。
传统文化也能这样,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对我以上所谈到的问题给予自我反驳,反而,是在递进。百家讲坛的“专家”们,将他们当作我们身边给我们传达潮流信息的人,我们听见后,吸收加以自身理解的烙印再释放出去,这就是“口传”。
请在学习西餐礼仪时,记得我们更加久远,更加有序的传统中餐礼仪。
【文化前途补救,是大众性活】
很多人会将烦琐的传统文化交予学者,或者民间艺人,学者往往了解更深,知道更远,他们需要掌握中国最最根本的学问,他们的传代,是隐秘的,是固定的,而学者仅仅是社会人群中的一小部分;民间艺人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一方面技艺,在今天成为某种表演方式,且多有流传危险。
他们并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唯一的子孙,也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社会公众的“后仓库”,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发扬,直到复兴,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能够完成的,这明明就是一个大众性活动。
第三篇:发展才是硬道理(毛概)
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国际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发展是我们党生命之所在,发展是我们国家民富国强之根本。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关键字:发展历史进步
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十年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一 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至今仍为各国史学家所称道。但是从18世纪末期开始,由于封建统治者不顾时势,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非常迟缓。而当清朝统治者沾沾自喜于“康乾盛世”的余辉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乘着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发展起来,中国被甩在了后面。于是,这个衰落了的封建帝国,沦为侵略的对象。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大举进攻面前,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使一个拥有数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长期陷于灾难的深渊。历史就这样无情地上演了一曲被马克思称为“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回忆和沉痛教训!
在血的教训面前,无数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有发展才能救亡图存。他们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探索,虽历尽艰辛但始终无法使旧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才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仅仅经过短短的五六年,新中国就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初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但后来,由于一度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心,使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与发达国家本已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脑这些20多年前许多人闻所未闻的电器产品,现在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较宽敞的住房,个人拥有汽车等昂贵商品已经屡见不鲜。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和优势,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二 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发展的问题
展望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起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但不论解决什么问题,最终都是要靠发展。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根本。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从国际看,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战胜种种风险和考验,最终要靠发展。目前,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遏制和“西化”、“分化”图谋,也不会改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从国内看,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战胜各种困难,最终也要靠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不发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已经接近13亿,社会就业和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发展了,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才会游刃有余;“蛋糕”做大了,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总而言之,复杂的形势、艰巨的任务,赋予发展特殊重要的意义。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人民群众才能从内心里更加拥护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
2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历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邓小平指出:“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江泽民同志也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联系世界政治格局和当前国际形势,要充分看到我国已经奠定的发展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善抓机遇,抢抓机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我们讲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发展。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之所以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始终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第二,这是科学总结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为深刻的教训,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关系到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迫切;
第四,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实际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非常迅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唯一正确决策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总之,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能不能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
第四篇: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本站推荐)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
第一增长极:珠三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
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
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则是主动出击,是一种提升战略。这一极也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模式的复制,其目标是通过构建北部增长极,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第三增长极已初具规模,域内经济活跃,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对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仍然是“小马拉大车”,力所不逮。总体而言,东部三极对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中西部地区难以共享东部繁荣。要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亟需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年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基于这个考虑。
第四增长极:东北黑吉辽三省。提出第四增长极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西部地区先天不足,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国家庞大的投资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西部地区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暂时还难以成为带动经济起飞的一个独立增长极。企图通过东西联动,带动中部发展的战略预期难以实现。其次是对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的反思。另外为东北地区严峻的形势所迫。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问题比较多,矛盾非常尖锐,解决东北问题刻不容缓。基于上述考虑,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目前这一极正在酝酿和推动过程中。
四大经济增长极都处在中国的最东部,通过四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的态势已初露倪。但是东部增长轴心对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极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还在大量地向东部地区转移。指望东部地区累积因果过程自然结束后,以扩散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是远水难解近渴,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问题和矛盾将会激化,最终将影响东部的稳定持续增长,甚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矛盾要解决主要矛盾,随着东部“四极”的进一步发展,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的矛盾将会成为主要矛盾,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地区发展水平,遏制极化过程,烫平回波效应,必须在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构建新的增长极--第五增长极。
二、第五增长极的战略定位
所谓第五增长极,泛指人口高
态基础,第五极增长极应该是一个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并存的“共生极”。
增长的作用不同。东部“四极”的增长对于缓解、释放中国发展压力功不可没,但是东部“四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点轴线极化效应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了东、中、西部增长的“马太效应”。东部“四极”高速增长的同时,埋下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本身就能够带来社会政治的稳定。农民占总人口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民又占全国农民总数的,“两个”就是全国总人口的。中国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能否稳定“两个”的农民。第五增长极的起飞能够惠及全国的农民。从这个角度看,第五增长极是一个“稳定极”、“基础极”,是东部“四极”乃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增长的前提不同。自古以来,第五增长区域就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中部地区作为中国能源重化工业的主要基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铸就了几代人的辉煌。既使在改革开放以前,中部地区与东部“四极”相比都毫不逊色。事易时移,中部地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边缘化了,在市场化和改革开放过程中衰落了。中部地区地衰落、边缘化与国家推行非均衡增长战略息息相关,其衰落和边缘化有其内在逻辑性,在所难免。可见助跑第五增长极不是开发,而是文明和经济的复兴,是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从某种程度上,第五增长极是一个“复兴极”。
(三)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第五极增长动力及与东部“四极”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它是以均衡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全面的、动态的、均衡的永续增长范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全面增长。它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更不是的简单增加,而是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共存条件下的全面增长,它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环境的提升,它追求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五增长极的起始速度可能不会太快,暂时也难以见大成效,但是“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第五增长极的后续增长效应不可估量。
全新增长。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动力,不仅仅是有形产业和物质投入,它主要依靠产业与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力量,资源的整合力量,人文环境的促进力量,生态环保的支撑力量,制度变迁的矫治力量。在经典增长范式中,这些因素都是既定的、不变的、外生的,没有被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它们在第五增长极的增长范式中是内生的,是增长的重要源泉。
动态均衡增长。传统的均衡增长理论是哈德罗建立的一个增长范式,指通过投资拉动需求增长。第五增长极所追求的动态均衡增长,不同于哈德罗的需求增长,也不同于区域经济学均衡增长理论所要求的平均增长、平衡增长,它是与非均衡增长理论相对应的增长,是指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具有良性循环机理的协调增长,各产业之间、各区域之间增长率可能有高有低,但是它们的增长是协调的、和谐的、相互促进的。
可持续增长。第五增长极与东部“四极”的主要增长动力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衰竭性,使之不尽,用之不竭。与经典增长范式相比(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除外),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因素都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不存在资源的约束问题和增长极限问题,也不存在增长收敛或者趋同问题,如果整合得当、保护得当,完全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
三、第五增长极的战略作用
第五增长区域历来是中国富庶繁华之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俗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谚语。建国以来,以中部为主体的第五增长区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是新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如果将东部“四极”视为龙头,西部地区视为龙尾,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则是龙身、龙体。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意义非同凡响。
第五增长极是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引擎。东部“四极”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边陲,是一种边疆发展战略。这种边疆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总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距离极点和极轴越远,扩散效应越小,拉动作用越弱,这些增长极无法承担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重任。第五增长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既承东又启西,既照南又顾北,能够“一肩挑两头”、“一脚踏南北”。第五增长极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同时惠及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第五增长极每一个发展步伐的收益都会落在国境内,真可谓是“一波才动万波随”。不象东部“四极”和西部开发,只有部分收益惠及国内。助跑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最大,同一单位的投资,第五增长极对全国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要大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如果将解决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文问题所带来的效应考虑进来,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要高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能够带动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第五增长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四两拔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助跑中国第五增长极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全
面激活中国经济。构建第五增长极就是在中国中部腹地安装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保障。国民经济就象一台复杂的机器,所有的部件都必须良好且配套协调,否则就难以持续增长。第五增长区域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一是第五增长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廉价的劳动力功不可没。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劳动力最丰富的地区,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东部“四极”、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正如刘易斯所说“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都要依靠第五增长区域的廉价劳动力来启动。二是第五增长极是国民经济的产业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既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又为工业提供市场。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供给区,为全国提供以上的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战略重点以外,第五增长区域目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农民增收难,结构调整难,基层政府运转难,农业的发展难,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威胁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第五增长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食为政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年出现的粮食价格异常上涨,就源于第五增长区域连续五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如果第五增长区域不能尽快复兴,失望失落失魄的农民还会继续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试想,如果第五增长极不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充分挖掘廉价劳动力的潜力,又如何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国以来,每一次经济增长的大滑坡都是产业基础和粮食安全出了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小平同志也曾经精辟指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性作用、安全保障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能忽视的。要想将中国持续了年的增长神话延续下去,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第五增长区域,助跑第五增长极是一项统揽全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改革改革以来,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面临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夹击”,已经深深塌陷下去了,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抑制了全国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协作,障碍了资源在各个地区的顺畅流动和合理配置。第五增长区域的塌陷已经拖累了全国经济增长,影响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如果只有东部“四极”的快速发展,中西部长期停滞不前,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不过是海市唇楼,南柯一梦。相反,第五增长极的崛起能够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五大增长极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五大增长极连成一体,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新世纪持续增长。所以,助跑第五增长极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清除发展障碍,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第五增长极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足寒伤身,民寒伤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可以动摇国家根基的大问题。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就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林毅夫教授认为,在未来至年,中部和传统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格局。他主张,中国经济发展要以中部地区为突破口。还有专家也曾经说过,解决了中部的农业问题,中国的农业问题就解决了。因为东部地区有四大增长极,经济也比较发达,“三农”问题不成为问题,而且有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假以时日,必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尚不突出的“三农”问题。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和农民在全国占的比例较小,“三农”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该区域的农民占全国农民总数的,提供全国的农产品,第五增长区域是“三农”的主体部分,也是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地区。只有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三农”问题解决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十六大党和政府提出了要在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又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破解了中部的“三农”问题,促进各个地区齐头并进的发展,才有可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可见,复兴中部,构建中国第五增长极不仅是破解“三农”的关键,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第五增长极是拓宽战略腹地的重要途径。新世纪我国面临着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重大任务。虽然我国本着共同协商、和平解决的统一原则,但是不能排除武力统一的可能,特别是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提出制宪时间表和独立时间表,加快了分裂祖国的步伐,我国面临着更加现实的战争危机。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美国、日本对我国的遏制政策。战争危机要求我国必须有广阔的经济纵深和战略腹地,但是我国所有的经济增长极都在东部地区,战略经济异常脆弱,一旦发生战争,经济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是脆弱的经济将会束缚决策,使我国在使用武力统一祖国,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在中国的腹地,不管是从东部往中西部走,还是从西部向中东部走,都有层层保护屏障,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能够避免和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冲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在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中,赢得主动,就必须象六十年代西线开发一样,未雨绸缪,重视第五增长极的发展,拓宽中国经济的战略腹地,增强我国承受战争的能力。
第五增长极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地”。“中原定,天下安”,逐鹿中原从来就是中国政治家、军事
家关注的重点。只要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能够稳定,全国就有稳定的基础。而今时过境迁,现在我们的“圣地”面临着严峻的稳定问题。第五增长区域长期为国家非均衡战略边缘化,许多问题和矛盾积重难返,农民负担问题集中在中部,贫困人口集中在中部,涉农案件集中在中部,乡镇政权危机也表现在中部,连老百姓最痛恨的官员腐败问题、侵害群众权益问题,中部在全国都占很高的比例。从地理位置上看,第五增长区域是稳定的基础,从不稳定的诱因看,第五增长区域现在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复兴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时不待我,必须尽快提上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助跑第五增长极,能够促进中部的复兴,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部的复兴能够消除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构建第五增长极实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富国安邦的根本。
四、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的可行性
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大家也许会问,是否具有可能性呢?我们认为,构建第五增长极,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从南到北,先后培育了四大增长极,发展的框架基本完成,发展基础基本夯实。西部经过几年的大开发,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久的将来也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在只有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一块国家战略尚未重点眷顾的“处女地”。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梯度推移理论,东部极点和轴线的形成,就应该着手培育中部极点和中部发展轴线,但是我们放弃了梯度开发理论,实施“跳跃式发展战略”,从东部发展极直接跳跃到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使中部地区失去了宝贵的起飞时机。现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无论是按照从东向西的梯度,还是按照从西向东的梯度,还是从北向南的梯度,都该重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了。特别是东北增长极形成后,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便成了矛盾和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中部的矛盾,特别是“三农”问题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按照解决矛盾的优先序,也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退一步讲,既使不按照梯度发展理论,而是按照“排排坐,吃果果”的分配顺序,现在也轮到发展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时候了。同时对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极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是东部增长极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一种自然延伸,是东部“四极”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二)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为助跑第五增长极创造了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奉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不管是过去的西线开发战略,以农补工战略,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东部“四极”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为代价的非帕累托发展战略。第五增长区域是历次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受害者、奉献者和旁观者。××年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统筹经济社会、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城乡、东中西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自然、重视区域协调就意味着放弃非均衡增长战略,意味着要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求中部崛起,它表明国家地区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强调统筹和协调。这一战略将使第五增长区域首次获得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为中部起飞和复兴创造了宏观条件。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降低了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成本
第五增长极位于中国的地理核心,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经济沟通、辐射、互动能力强,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第五增长极处于沿海高经济梯度向西部低经济梯度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位置,在利用西部资源,进入西部市场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第五增长极得“中”独厚,具有对东对西的双低成本优势和条件(资源成本低、采购销售成本低),在市场竞争和资源的吸纳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东部和西部对中部地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所依赖,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东部地区向内陆扩张的支撑基地,是西部地区走向全球市场的必经之地。第五增长极将以独特的区位条件,从东西交流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中部地区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低成本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起飞的成本,加快第五增长极的成长速度。
(四)良好的发展条件是第五增长极起飞的物质基础
第五增长区域市场观念较为深入人心,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然条件比较好,经济发展基础也相当不错,具有起飞要求的条件,一是资源组合状况和空间匹配条件较好。第五增长区域属于资源较丰富的综合经济体,既有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异常丰富,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生产要素。二是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且有一部分比较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有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也有轻纺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比较好。三是具有良好生态条件。虽然最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条件急剧恶化,但是从总体上看,第五增长区域仍然是全国生态基础最好的地区。四是教育比较发达。虽然第五增长区域经济较落后,但是比较重视教育,科技势力雄厚,仅中部五省就集中全国%的科技人员和%的高等院校,还有一大批科研机构。五是人力资源丰富。第五增长区域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全国剩余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该区域,能够为中部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六是市场潜力大。第五增长区域人口众多,自身市场容量大,经济自我消化和循环能力强,又靠近东部和西部两个市场,市场优势比较明显。七是交通便利。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铁路有京广线、京九线、洛湛线、湘黔线等;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上瑞高速、汉宜高速,等等;还有密集的航空网络、方便快捷的长江、黄河航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五增长区域具备经济起飞的一切条件,缺少的是政策和整合意识、整合手段。只要顺势而为,适当引导,就能促进中部地区复兴,构建中国经济的第五增长极。
五、构建第五增长极的战略思路
第五增长极必须以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注重人文特色,注重统筹协调,注重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注重解决基础性问题。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增长战略,不能盲目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长范式,不能照抄照搬东部“四极”开放带动模型,也不能沿袭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增长模型。
(一)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五增长极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追求物质增长,不是追求的增长,而是以人为本。发展手段要考虑人的需要,发展目的是为了人,即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全过程必须贯穿这一原则。
统筹协调的原则。中部复兴,构建第五增长极,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均衡发展理论,再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统筹”要求。统筹原则要成为构建第五增长极的首要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不仅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还要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统筹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帕累托改进原则。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发展战略一脉相存,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牺牲农民利益的为代价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它是一种非帕累托改进的增长原则,是一种非“双赢”战略。构建第五增长极,不能再沿袭这种“零和”、甚至“负和”战略,要遵循帕托改进原则,在不损害其他地区、其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稳定增长。
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五增长区域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特点,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较好,农业比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等。助跑第五增极不能完全移植东部增长模型,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立足于已有优势和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寻求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路径和发展模型。
(二)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基本思路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泉。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不能矫枉过正,指望国家给资金、给项目,也不能指望中央政府安排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要通过调整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立足于盘活区域内部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内生增长和良性循环。
调整发展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条件。首先要调整非均衡发展战略,矫治因非均衡发展战略而强加给第五增长区域的歧视性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为第五增长极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调整发展战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矫治强加给第五增长极不合理的制度和不利于中部复兴的政策;二是中央政府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特别是要承担起第五增长区域内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三是按照帕累托改进原则,对于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四是公平的分配国家资源,按照均衡、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国家重点建设投资。
整合资产资源,推进经济结构革命。第五增长区域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结构问题。如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资源结构、生态要求脱节;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工业结构与农产品供给结构不一致;社会分工不明确,产品结构与东部地区趋同;组织结构偏小、技术结构偏低。在这种结构状态下,资源资产所提供的增长潜力,市场所提供的潜在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助跑第五增长极必须大力整合资产资源,挖掘结构优化的潜力,推进结构革命。一是收缩国有战线,将国有资源集中投向公共产品和基础性产业;二是根据资源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如垄断性的特色农业、技术型农业、劳动密集型农业;三是根据生态资源和生态要求发展生态产业、旅游产业、观光休闲产业;四是根据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
加强域内分工协作,提高区域竞争能力。长期以来,第五增长区域的政府各自为政,分头突围,如湖南省、江西省向珠三角靠拢,安徽省向长三角靠拢,河南省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靠拢,湖北省力求自保,可以说第五增长区域的力量、资源从来没有整合和协调,从来没有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和安排与东部、西部地区的分工。分头突围,挂靠东部增长极,使第五增长区域失去区域特色,无法形成区域合力,无法建立次级增长中心和增长极。区域内部缺乏分工,反而加剧了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抵销
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乡村社区兴办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压力,也就减少了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
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我国现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一种间接支持制度。这种间接支持难以真正惠及农民,也不符合精神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首先必须按照《农业法》的规定,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到位。同时,要趁此机会建立规范的、农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符合贸易协定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土地休耕、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储备、农作物保险、贫民救济、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种苗工程等方面的直接补贴制度,让农民直接增收。特别是粮食这一具有安全性的战略商品,要将普惠式的支持改为区域性支持,而且要将补贴金直接交给农民,提高支持保护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如果不能建立起对所有农民的直接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先从第五增长区域的粮食生产者开始,然后逐步推向所有的农民。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这个决策是英明的。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回避的重要制度。首先建立起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特困群体的生存问题。其次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制度,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问题。最后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钱从哪里来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想办法:一是从土地流转和非农使用中筹集资金。城镇职工能够从国有产权置换中解决部分社会保障经费,农民同样有理由从国有的土地上筹集部分资金。二是可以从国有资产的减持中提取部分资金。因为现在的国有资产也有农民兄弟的一份子。三是农民自己要承担一部分。可以考虑将减免的农业税或者特产税的作为社保税来交纳。
第五篇: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
第一增长极:珠三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
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
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则是主动出击,是一种提升战略。这一极也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模式的复制,其目标是通过构建北部增长极,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第三增长极已初具规模,域内经济活跃,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对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仍然是“小马拉大车”,力所不逮。总体而言,东部三极对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中西部地区难以共享东部繁荣。要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亟需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年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基于这个考虑。
第四增长极:东北黑吉辽三省。提出第四增长极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西部地区先天不足,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国家庞大的投资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西部地区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暂时还难以成为带动经济起飞的一个独立增长极。企图通过东西联动,带动中部发展的战略预期难以实现。其次是对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的反思。另外为东北地区严峻的形势所迫。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问题比较多,矛盾非常尖锐,解决东北问题刻不容缓。基于上述考虑,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目前这一极正在酝酿和推动过程中。
四大经济增长极都处在中国的最东部,通过四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的态势已初露倪。但是东部增长轴心对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极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还在大量地向东部地区转移。指望东部地区累积因果过程自然结束后,以扩散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是远水难解近渴,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问题和矛盾将会激化,最终将影响东部的稳定持续增长,甚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
。“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矛盾要解决主要矛盾,随着东部“四极”的进一步发展,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的矛盾将会成为主要矛盾,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地区发展水平,遏制极化过程,烫平回波效应,必须在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构建新的增长极--第五增长极。
二、第五增长极的战略定位
所谓第五增长极,泛指人口高度密集、耕地资源稀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挖掘新的动力、构建新的增长模型,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改善、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地区主要包括中部腹地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也包括东北三省的农业地区,西部的川西平原、渝东山地、陕南地区,甚至包括东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地区。第五增长极(第五增长极所辐射带动的地区简称第五增长区域,下同)既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它是一个地理、人文与产业融合的社会概念。第五增长极既与东部增长极有交集,也与西部大开发地区有交集。
(一)第五增长极的增长动力
东部“四极”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先入为主的时序优势、制度安排的特许权、优惠的产业政策、庞大的国家投资、廉价的土地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已经成熟的竞争优势。这些增长因素,第五增长极望尘莫及,不敢奢求。第五增长区域要崛起,不能模仿东部“四极”的增长模式,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增长理论,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构建新的增长理论和新的发展模式。
直从亚当斯密以分工增长论研究国家财富的增长以后,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也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的劳动增长论,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论,熊彼德的创新增长论,哈德罗--多马的资本积累增长论,索洛的技术增长论,罗默、卢卡斯以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主的内生性增长论,科斯、诺斯的制度增长论,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研究范式,对于我们寻找、挖掘第五极的增长动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走出经典增长范式的樊篱,另辟蹊径,根据第五增长极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的发展模式。
“为有源头活水来”。探寻和挖掘第五极的增长动力,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范式为我们提供的增长动力,更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过去被经典增长范式所抛弃、忽视的因素,辩证地看待过去被视为包袱的资源和不利的条件,如比较优势低的精耕细作农业,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庞大的消费人口,中部、中南部的水情条件,中北部的干旱条件,“不东不西”的区位条件,良好且未被利用的生态环境,勤劳善良诚实的人民,等等,要通过构建新的增长理论和新的发展模式将这些消极因素转换成新的增长动力。
统筹协调力。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德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引进“新组合”,实现创新,而所谓的经济发展,就是不断实现“新组合”的过程,“新组合”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实质上,“新组合”就是统筹协调。不过他的“新组合”增长理论主要指微观层面的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我们可以将结构优化增长范式进一步提升到宏观层面,即宏观层次的统筹和协调同样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宏观层面的统筹和协调不仅包括经济、产业的统筹,还包括社会统筹,经济与社会、环境的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等等。按照经济系统理论,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对关系之间有一个最合理的组合,处于最合理组合点上的经济增长率就是最佳的经济增长率,也称之为潜在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往往低于最佳增长率,但是通过政府或者其他行为主体的统筹和协调,实际增长率能够不断提高,无限接近最佳增长率。这一过程就是经济增长,其动力来源于政府或者行为主体的统筹协调力量。对于第五增长区域来说,目前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因素,使得该区域的实际增长率远远小于最佳增长率,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不协调是经济增长的绊脚石,但是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些不协调表明,该区域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可以挖掘,挖掘这些潜力就有赖于统筹协调的力量。
资源整合力。如果说统筹协调力是宏观层面的增长动力,资源整合则是微观层面的增长源泉(资源整合的外延大于熊彼德的企业家的“新组合”)。资源整合也有二个层次,一是横向整合,即各类资源的横向配置。横向整合主要是将资源配置给最会经营的主体和最应该得到的主体,让资源发挥更大的生产作用,或者通过整合形成规模经营,包括个体规模经营和整体规模经营(即许多个体通过生产相同的产品形成整体上规模生产),实现规模效应。资源的整合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不容置疑,整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二是纵向整合,即将资源整合为资产,将资产整合为资本。资源变成资产是将没有创造财富的要素,变成创造财富的手段或者实现财富的途径,将资源变成生产要素,扩大了生产规模,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资产变资本是将只能作为生产手段或者生产对象的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变成能够获取“价值的价值”,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就是“资产资本化”,资产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可见整合也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五增长区域内有丰富的资源,土地、湖泊、河流、森林、丘岗山地,等等,但是大多“养在深闺人不知”,没有被整合利用。以农民的房产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形成了数以万亿元的财产,但是由于房产无法资本化,农民不能通过抵押融资,筹措生产经营资金,房产潜在的生产效应无法通过资本途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如果通过横向整合,房产就能释放出巨大的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政策矫治力。长期以来,第五增长区域受到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歧视,不仅无法与其他增长极公平、公正的竞争,而且还被迫为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无偿奉献。这无异于抽肥补瘦、抑弱扶强。这种歧视性的政策破坏了第五增长区域内部经济自我循环能力,抑制了域内经济增长。诺斯教授认为,制度变迁是西方大国兴起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五增长区域也要充分利用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第五增长区域的制度变迁其实是一种政策矫治力,即调整强加给第五增长区域不公平的政策和制度,使第五增长区域能够与其他增长极平等竞争。从这个意义来看,调整不公平的政策和制度也是经济增长动力,这种力量比诺斯教授的制度变迁动力更加直接,更加富有成效,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由于长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还有许多政策和制度亟待调整和矫治,第五增长区域通过政策矫治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很大的潜力。
生态支撑力。经济学一直假定生态条件是既定的,没有将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实际上,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举足轻重。对于生态灾害比较多的国家尤其如此。我国每年仅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的至。气象灾害主要源于自然条件的破坏,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环境自我调节机制失灵。第五增长区域是主要的灾害损失区,也是维护全国生态平衡的关键区域。研究第五极的增长动力,必须将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纳入分析框架。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生态条件能减少生态损失。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改善生态条件,能够提高经济的边际增长率,生态条件恶化,能够降低经济的边际增长率,灾害损失每降低或者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就能增长或者降低一个百分点。二是生态损失、灾害补偿和治理费用的机会成本。全国每年的生态灾害损失与抗灾补损的支出,按最低数字估计,大约是亿元,如果再考虑生态治理费用,生态损失和治理的机会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年的机会成本比年以来累计发行国债还要多。我国大部分的生态损失或者灾害补偿、生态治理发生在第五增长区域。如果将灾害损失、抗灾补损费和生态治理费用来发展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不可估量。三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生态支撑力还表现在生态环保本身就是一个新型产业,将废旧资源、残余物质变废为宝,能够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以农村沼气为例,如果每个农户安装一个沼气池,将会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社会总的福利。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除了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外,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实现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态支撑力所产生的社会福利的增长,虽然不能量化为,但是它是我们所倡导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核算所漏掉的财富。
人文保障力。罗伯特巴罗在《民主与增长》中指出,民主、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发展经济学家在解释世纪年代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差异时,认为政治社会稳定的中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些研究对于将政治社会稳定因素纳入增长的分析框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认为,政治社会稳定因素可以拓宽内涵,细化分解,比较全面的解释是良好的人为环境是增长的重要保障,部分人文指标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因素。第五增长区域最丰富的资源就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它是该区域起飞的重要动力。第五增长区域的人们受商业文化的影响并不深,相反传统的儒家文明主导着他们的价值观,该区域民风淳朴,人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尊师重教、奉公守法,拥护政府。这些人文指标对经济增长都有正向作用,吃苦耐劳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本身就是一笔无形资产,适当挖掘就能够变成生产力;尊师重教能够积累人力资本,培育经济增长的潜力;奉公守法,拥护政府则是罗伯特巴罗所推崇的增长保障。所以第五增长区域淳朴的民风、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不是发展的障碍,反而是增长的源泉,发展的保障。
(二)第五增长极与前四个增长极的区别
增长的目的不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区是改革型、外向型、突破型、示范型的增长极,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解决中国在世界上地位问题。第四个增长极是解决工业问题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我们认为,第五增长极的任务是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和解决地区协调发展的问题。前三个增长极是解决“有没有”发展的问题,后二个增长极是解决发展“好不好”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第五增长极是一个“协调极”。
增长的质量不同。东部地区四大增长极,偏好的增长,倚重工业动力,追求的是突破效应,扩大了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耗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东部“四极”只能称之为增长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非稳定极,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破坏极。我们提出的第五增长极不是盲目照搬东部“四极”的增长模式,将突出均衡协调发展、突出人文指标的提升、突出生态条件的改善。东部“四极”是名符其实的增长极,第五极则是“发展极”。
增长的内容不同。东部“四极”都是以工业为主导、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个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增长极。西部地区工业和农业比较弱,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如果今后西部成为一个独立的增长极,应该是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增长极。第五增长极与东、西部地区都不同,所覆盖的地区,既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也有发达的农耕文明,而且山川秀美,生态环境比较好,根据第五增长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生态基础,第五极增长极应该是一个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并存的“共生极”。
增长的作用不同。东部“四极”的增长对于缓解、释放中国发展压力功不可没,但是东部“四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点轴线极化效应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了东、中、西部增长的“马太效应”。东部“四极”高速增长的同时,埋下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本身就能够带来社会政治的稳定。农民占总人口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民又占全国农民总数的,“两个”就是全国总人口的。中国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能否稳定“两个”的农民。第五增长极的起飞能够惠及全国的农民。从这个角度看,第五增长极是一个“稳定极”、“基础极”,是东部“四极”乃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增长的前提不同。自古以来,第五增长区域就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中部地区作为中国能源重化工业的主要基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铸就了几代人的辉煌。既使在改革开放以前,中部地区与东部“四极”相比都毫不逊色。事易时移,中部地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边缘化了,在市场化和改革开放过程中衰落了。中部地区地衰落、边缘化与国家推行非均衡增长战略息息相关,其衰落和边缘化有其内在逻辑性,在所难免。可见助跑第五增长极不是开发,而是文明和经济的复兴,是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从某种程度上,第五增长极是一个“复兴极”。
(三)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第五极增长动力及与东部“四极”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它是以均衡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全面的、动态的、均衡的永续增长范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全面增长。它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更不是的简单增加,而是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共存条件下的全面增长,它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环境的提升,它追求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五增长极的起始速度可能不会太快,暂时也难以见大成效,但是“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第五增长极的后续增长效应不可估量。
全新增长。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动力,不仅仅是有形产业和物质投入,它主要依靠产业与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力量,资源的整合力量,人文环境的促进力量,生态环保的支撑力量,制度变迁的矫治力量。在经典增长范式中,这些因素都是既定的、不变的、外生的,没有被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它们在第五增长极的增长范式中是内生的,是增长的重要源泉。
动态均衡增长。传统的均衡增长理论是哈德罗建立的一个增长范式,指通过投资拉动需求增长。第五增长极所追求的动态均衡增长,不同于哈德罗的需求增长,也不同于区域经济学均衡增长理论所要求的平均增长、平衡增长,它是与非均衡增长理论相对应的增长,是指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具有良性循环机理的协调增长,各产业之间、各区域之间增长率可能有高有低,但是它们的增长是协调的、和谐的、相互促进的。
可持续增长。第五增长极与东部“四极”的主要增长动力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衰竭性,使之不尽,用之不竭。与经典增长范式相比(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除外),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因素都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不存在资源的约束问题和增长极限问题,也不存在增长收敛或者趋同问题,如果整合得当、保护得当,完全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
三、第五增长极的战略作用
第五增长区域历来是中国富庶繁华之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俗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谚语。建国以来,以中部为主体的第五增长区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是新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如果将东部“四极”视为龙头,西部地区视为龙尾,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则是龙身、龙体。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意义非同凡响。
第五增长极是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引擎。东部“四极”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边陲,是一种边疆发展战略。这种边疆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总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距离极点和极轴越远,扩散效应越小,拉动作用越弱,这些增长极无法承担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重任。第五增长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既承东又启西,既照南又顾北,能够“一肩挑两头”、“一脚踏南北”。第五增长极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同时惠及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第五增长极每一个发展步伐的收益都会落在国境内,真可谓是“一波才动万波随”。不象东部“四极”和西部开发,只有部分收益惠及国内。助跑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最大,同一单位的投资,第五增长极对全国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要大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如果将解决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文问题所带来的效应考虑进来,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要高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能够带动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第五增长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四两拔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助跑中国第五增长极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全面激活中国经济。构建第五增长极就是在中国中部腹地安装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保障。国民经济就象一台复杂的机器,所有的部件都必须良好且配套协调,否则就难以持续增长。第五增长区域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一是第五增长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廉价的劳动力功不可没。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劳动力最丰富的地区,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东部“四极”、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正如刘易斯所说“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都要依靠第五增长区域的廉价劳动力来启动。二是第五增长极是国民经济的产业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既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又为工业提供市场。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供给区,为全国提供以上的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战略重点以外,第五增长区域目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农民增收难,结构调整难,基层政府运转难,农业的发展难,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威胁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第五增长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食为政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年出现的粮食价格异常上涨,就源于第五增长区域连续五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如果第五增长区域不能尽快复兴,失望失落失魄的农民还会继续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试想,如果第五增长极不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充分挖掘廉价劳动力的潜力,又如何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国以来,每一次经济增长的大滑坡都是产业基础和粮食安全出了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小平同志也曾经精辟指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性作用、安全保障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能忽视的。要想将中国持续了年的增长神话延续下去,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第五增长区域,助跑第五增长极是一项统揽全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改革改革以来,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面临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夹击”,已经深深塌陷下去了,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抑制了全国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协作,障碍了资源在各个地区的顺畅流动和合理配置。第五增长区域的塌陷已经拖累了全国经济增长,影响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如果只有东部“四极”的快速发展,中西部长期停滞不前,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不过是海市唇楼,南柯一梦。相反,第五增长极的崛起能够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五大增长极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五大增长极连成一体,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新世纪持续增长。所以,助跑第五增长极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清除发展障碍,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第五增长极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足寒伤身,民寒伤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可以动摇国家根基的大问题。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就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林毅夫教授认为,在未来至年,中部和传统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格局。他主张,中国经济发展要以中部地区为突破口。还有专家也曾经说过,解决了中部的农业问题,中国的农业问题就解决了。因为东部地区有四大增长极,经济也比较发达,“三农”问题不成为问题,而且有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假以时日,必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尚不突出的“三农”问题。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和农民在全国占的比例较小,“三农”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该区域的农民占全国农民总数的,提供全国的农产品,第五增长区域是“三农”的主体部分,也是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地区。只有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三农”问题解决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十六大党和政府提出了要在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又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破解了中部的“三农”问题,促进各个地区齐头并进的发展,才有可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可见,复兴中部,构建中国第五增长极不仅是破解“三农”的关键,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第五增长极是拓宽战略腹地的重要途径。新世纪我国面临着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重大任务。虽然我国本着共同协商、和平解决的统一原则,但是不能排除武力统一的可能,特别是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提出制宪时间表和独立时间表,加快了分裂祖国的步伐,我国面临着更加现实的战争危机。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美国、日本对我国的遏制政策。战争危机要求我国必须有广阔的经济纵深和战略腹地,但是我国所有的经济增长极都在东部地区,战略经济异常脆弱,一旦发生战争,经济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是脆弱的经济将会束缚决策,使我国在使用武力统一祖国,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在中国的腹地,不管是从东部往中西部走,还是从西部向中东部走,都有层层保护屏障,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能够避免和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冲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在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中,赢得主动,就必须象六十年代西线开发一样,未雨绸缪,重视第五增长极的发展,拓宽中国经济的战略腹地,增强我国承受战争的能力。
第五增长极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地”。“中原定,天下安”,逐鹿中原从来就是中国政治家、军事家关注的重点。只要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能够稳定,全国就有稳定的基础。而今时过境迁,现在我们的“圣地”面临着严峻的稳定问题。第五增长区域长期为国家非均衡战略边缘化,许多问题和矛盾积重难返,农民负担问题集中在中部,贫困人口集中在中部,涉农案件集中在中部,乡镇政权危机也表现在中部,连老百姓最痛恨的官员腐败问题、侵害群众权益问题,中部在全国都占很高的比例。从地理位置上看,第五增长区域是稳定的基础,从不稳定的诱因看,第五增长区域现在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复兴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时不待我,必须尽快提上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助跑第五增长极,能够促进中部的复兴,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部的复兴能够消除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构建第五增长极实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富国安邦的根本。
四、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的可行性
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大家也许会问,是否具有可能性呢?我们认为,构建第五增长极,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从南到北,先后培育了四大增长极,发展的框架基本完成,发展基础基本夯实。西部经过几年的大开发,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久的将来也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在只有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一块国家战略尚未重点眷顾的“处女地”。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梯度推移理论,东部极点和轴线的形成,就应该着手培育中部极点和中部发展轴线,但是我们放弃了梯度开发理论,实施“跳跃式发展战略”,从东部发展极直接跳跃到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使中部地区失去了宝贵的起飞时机。现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无论是按照从东向西的梯度,还是按照从西向东的梯度,还是从北向南的梯度,都该重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了。特别是东北增长极形成后,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便成了矛盾和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中部的矛盾,特别是“三农”问题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按照解决矛盾的优先序,也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退一步讲,既使不按照梯度发展理论,而是按照“排排坐,吃果果”的分配顺序,现在也轮到发展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时候了。同时对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极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是东部增长极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一种自然延伸,是东部“四极”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二)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为助跑第五增长极创造了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奉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不管是过去的西线开发战略,以农补工战略,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东部“四极”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为代价的非帕累托发展战略。第五增长区域是历次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受害者、奉献者和旁观者。××年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统筹经济社会、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城乡、东中西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自然、重视区域协调就意味着放弃非均衡增长战略,意味着要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求中部崛起,它表明国家地区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强调统筹和协调。这一战略将使第五增长区域首次获得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为中部起飞和复兴创造了宏观条件。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降低了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成本
第五增长极位于中国的地理核心,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经济沟通、辐射、互动能力强,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第五增长极处于沿海高经济梯度向西部低经济梯度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位置,在利用西部资源,进入西部市场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第五增长极得“中”独厚,具有对东对西的双低成本优势和条件(资源成本低、采购销售成本低),在市场竞争和资源的吸纳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东部和西部对中部地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所依赖,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东部地区向内陆扩张的支撑基地,是西部地区走向全球市场的必经之地。第五增长极将以独特的区位条件,从东西交流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中部地区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低成本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起飞的成本,加快第五增长极的成长速度。
(四)良好的发展条件是第五增长极起飞的物质基础
第五增长区域市场观念较为深入人心,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然条件比较好,经济发展基础也相当不错,具有起飞要求的条件,一是资源组合状况和空间匹配条件较好。第五增长区域属于资源较丰富的综合经济体,既有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异常丰富,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生产要素。二是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且有一部分比较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有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也有轻纺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比较好。三是具有良好生态条件。虽然最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条件急剧恶化,但是从总体上看,第五增长区域仍然是全国生态基础最好的地区。四是教育比较发达。虽然第五增长区域经济较落后,但是比较重视教育,科技势力雄厚,仅中部五省就集中全国%的科技人员和%的高等院校,还有一大批科研机构。五是人力资源丰富。第五增长区域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全国剩余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该区域,能够为中部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六是市场潜力大。第五增长区域人口众多,自身市场容量大,经济自我消化和循环能力强,又靠近东部和西部两个市场,市场优势比较明显。七是交通便利。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铁路有京广线、京九线、洛湛线、湘黔线等;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上瑞高速、汉宜高速,等等;还有密集的航空网络、方便快捷的长江、黄河航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五增长区域具备经济起飞的一切条件,缺少的是政策和整合意识、整合手段。只要顺势而为,适当引导,就能促进中部地区复兴,构建中国经济的第五增长极。
五、构建第五增长极的战略思路
第五增长极必须以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注重人文特色,注重统筹协调,注重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注重解决基础性问题。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增长战略,不能盲目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长范式,不能照抄照搬东部“四极”开放带动模型,也不能沿袭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增长模型。
(一)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五增长极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追求物质增长,不是追求的增长,而是以人为本。发展手段要考虑人的需要,发展目的是为了人,即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全过程必须贯穿这一原则。
统筹协调的原则。中部复兴,构建第五增长极,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均衡发展理论,再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统筹”要求。统筹原则要成为构建第五增长极的首要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不仅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还要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统筹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帕累托改进原则。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发展战略一脉相存,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牺牲农民利益的为代价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它是一种非帕累托改进的增长原则,是一种非“双赢”战略。构建第五增长极,不能再沿袭这种“零和”、甚至“负和”战略,要遵循帕托改进原则,在不损害其他地区、其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稳定增长。
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五增长区域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特点,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较好,农业比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等。助跑第五增极不能完全移植东部增长模型,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立足于已有优势和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寻求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路径和发展模型。
(二)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基本思路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泉。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不能矫枉过正,指望国家给资金、给项目,也不能指望中央政府安排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要通过调整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立足于盘活区域内部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内生增长和良性循环。
调整发展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条件。首先要调整非均衡发展战略,矫治因非均衡发展战略而强加给第五增长区域的歧视性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为第五增长极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调整发展战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矫治强加给第五增长极不合理的制度和不利于中部复兴的政策;二是中央政府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特别是要承担起第五增长区域内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三是按照帕累托改进原则,对于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四是公平的分配国家资源,按照均衡、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国家重点建设投资。
整合资产资源,推进经济结构革命。第五增长区域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结构问题。如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资源结构、生态要求脱节;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工业结构与农产品供给结构不一致;社会分工不明确,产品结构与东部地区趋同;组织结构偏小、技术结构偏低。在这种结构状态下,资源资产所提供的增长潜力,市场所提供的潜在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助跑第五增长极必须大力整合资产资源,挖掘结构优化的潜力,推进结构革命。一是收缩国有战线,将国有资源集中投向公共产品和基础性产业;二是根据资源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如垄断性的特色农业、技术型农业、劳动密集型农业;三是根据生态资源和生态要求发展生态产业、旅游产业、观光休闲产业;四是根据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
加强域内分工协作,提高区域竞争能力。长期以来,第五增长区域的政府各自为政,分头突围,如湖南省、江西省向珠三角靠拢,安徽省向长三角靠拢,河南省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靠拢,湖北省力求自保,可以说第五增长区域的力量、资源从来没有整合和协调,从来没有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和安排与东部、西部地区的分工。分头突围,挂靠东部增长极,使第五增长区域失去区域特色,无法形成区域合力,无法建立次级增长中心和增长极。区域内部缺乏分工,反而加剧了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抵销各自的努力程度。要构建第五增长极,使之成为中国的次级增长中心,必须强化第五增长区域力量的整合,各个地区既需要相互竞争,也需要强化合作,既需要区域内各地创造发展条件,也需要区域内省与省、地区与地区之间协作与联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和放大国民经济的整体功能,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赢得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实现第五增长区域的整体起飞。
优化经济环境,增强资源吸纳力。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降低发展成本,吸引较多的投资者。第五增长区域经济落后,与较差的发展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助跑第五增长极,要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第五增长区域有效集聚。一是完善区域内部的市场建设。为了促进第五增长极的快速成长,可以考虑将武汉市确定为第五增长极的资本交易中心、金融证券处理中心。各地区要降低物流经营的门槛,引进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公司,加速第五增长极市场体系的建设,促使物尽其流。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要清除积弊,按照的要求,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行政管理制度。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设施有所改进,但是与东部相比、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信息收集处理运转平台。
推进新乡村运动,建设新农村。新农村运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韩国为解决当时城乡差距、工农发展脱节、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的一种发展战略。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新乡村运动的经验,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发动一场新乡村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乡村运动应主要解决农村最难的问题和最突出的矛盾为目标。一是村庄建设运动。要利用现在普通工业产品过剩的机会,采取国家资助建材,农民出工出力的原则,或者国家资助启动资金,或者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大力兴建农村道路、能源、饮水设施。同时实施村庄整治,迁村移民工程,促进农民集中,降低村庄建设成本。农民都进城,在我国是不现实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村庄整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降低乡村建设成本。乡村建设能够让不能进城的农民安心舒适的生活在农村。这也是稳定农民,提高农民社会福利的重要途径。二是人文环境建设运动。乡村的人文环境建设,改革前是依靠意识形态宣传,改革后是听之任之,导致了不少农民价值观的扭曲,诚信失落、道德沦丧,封建迷信、家族活动、黑恶势力又沉渣泛起,人文环境恶化。我们在湖北洪湖地区领办的老人协会,维护老人的权利,帮助老人们安度晚年,成效相当不错。人文环境建设就是要通过组建老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协会、销售协会等经济组织这些载体,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政策建议
构建第五增长极的目标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助跑第五增长极与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解决了“三农”问题,中部就起飞了,中部起飞了,第五增长极就形成了。中部复兴,构建第五增长极要从调整农业制度安排着手。
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本着“还帐”的原则,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适当优先安排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允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场方式融资,加速第五增长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第五增长极起飞提供更好的硬环境。一是大力建设第五增长极的交通干线,打通第五增长区域内部交通瓶颈,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的交通线路。二是大力建设能源项目。要利用中部地区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提高水利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三是要更多的安排大江、大河、大河的治理项目。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要与流域的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支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耕还草;搞好河道的疏浚,扩大行洪量;完善流域的绿化体系,建设绿色屏障;要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搞好小流域治理,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第五增长区域的生态环境。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免征农业税。我国农民是世界上收入最低的纳税人,是税费负担最重的群体。几十年来,农民特别是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民已经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于情于理都应让其休养生息了。我们认为,休养生息首先要减征农业税和免征农业特产税。××年农业各税只有亿元,只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中央政府完全有承受能力。另外,中央政府要加大对第五增长极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协助第五增长极化解乡村财政危机和债务危机。
改革农村教育筹集制度,义务教育由中央政府承担成本。基础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承担。可以考虑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由地市级以上政府为主负担(因为中西部大部分的县都是农业财政,县级政府承担也是农民承担)。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二年制农民义务职业教育,如果不读高中,可以免费接受二年的职业教育,未读完高中的,可以免费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
农村公共品供给由县级以上政府负责供给。考虑到第五增长极的产业基础作用和粮食安全作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以县级以上财政为主来承担。全国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国家要全额投资;区域的基础工程可以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区域性的小型水利设施,地方政府、乡村社区和农民共同负担。同时应积极引进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乡村社区兴办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压力,也就减少了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
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我国现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一种间接支持制度。这种间接支持难以真正惠及农民,也不符合精神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首先必须按照《农业法》的规定,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到位。同时,要趁此机会建立规范的、农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符合贸易协定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土地休耕、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储备、农作物保险、贫民救济、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种苗工程等方面的直接补贴制度,让农民直接增收。特别是粮食这一具有安全性的战略商品,要将普惠式的支持改为区域性支持,而且要将补贴金直接交给农民,提高支持保护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如果不能建立起对所有农民的直接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先从第五增长区域的粮食生产者开始,然后逐步推向所有的农民。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这个决策是英明的。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回避的重要制度。首先建立起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特困群体的生存问题。其次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制度,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问题。最后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钱从哪里来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想办法:一是从土地流转和非农使用中筹集资金。城镇职工能够从国有产权置换中解决部分社会保障经费,农民同样有理由从国有的土地上筹集部分资金。二是可以从国有资产的减持中提取部分资金。因为现在的国有资产也有农民兄弟的一份子。三是农民自己要承担一部分。可以考虑将减免的农业税或者特产税的作为社保税来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