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
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五、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易理解。(4)补叙
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六、记叙文的中心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内容。中心是全部材料所表现的主旨。中心必须借材料来体现,材料必须通过中心来组织,材料是受中心支配的,为中心服务的。而离开材料,中心是无法单独存在的;离开中心,材料仅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素材,不能算作一篇文章。中心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生活实践中,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提炼时要求中心思想积极、集中、深刻。
七、材料的选择
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时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则比较详细。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是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八、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应做到以下两点:
1、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写记叙文应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就是文章的叙述性要强,叙述能力要高,这种叙述不能是平铺直叙的,不能是干涩无味的,也不能是直白空洞的,应学会完整生动的叙述。
描写对于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说,主要指肖像要神似,动作应传神,心理需真挚,语言必个性;对于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来说,则离不开场面描写;而对于所有的记叙文体来说,细节描写用的好,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多种表达方式应综合使用
正如上文所言,运用具体、详实、生动的记叙能给人以鲜明的形象,但在记叙文中,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具体内容也显得苍白,所以揭示事物的深刻内涵就十分重要。这时议论抒情就可粉墨登场了。
七、九、记叙文的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就是记叙文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文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等连接起来,形成贯穿全文的整体。一般一篇文章一条线索,也有多条的: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等。写作记叙文,往往先确定线索。
2、记叙文安排线索的几种方法
A、事物线,以某一贯穿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倚天屠龙》、《一双绣花鞋》、《项链》、《党员登记表》。
B、事件线,以事件的发展经过为贯 穿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如《杜十娘怒沉百宝 箱》《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人物活动线,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来贯穿全文。如《雷雨》、《包身工》、《茶馆》、《荷花淀》。
D、人物感情线,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主来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藤野先生》、《琐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十、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一)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四)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五)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隐晦、严寒、寂静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六)白描。简练、质朴、轻捷、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它一般不用修辞手法。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就是白描的写法,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遭遇和个性都显示了出来,既没有夸张,也没有刻意修饰,却显得更加真实。
第二篇: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之二)
对初中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一定基础了,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二)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
有些同学不讲究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的区别,常常是看到一个题目就没头没脑地写下去,结果把一篇文章写得非牛非马,成了个“四不像”。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才是事。另外,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许多同学愿意写别人的材料,不愿写自己的材料。事实上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例如,《生活告诉我》一文,许多同学不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材料,特别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却去写别人的事迹材料,全篇罗列张海迪、女排姑娘或别的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而自己的事迹、感受一点也没涉及。另外,重点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学在写作表达上常犯的毛病。例如,《感动》一文,有些同学把部分笔墨集中于此,只习惯于在主体部分中完整记叙事件的过程,最后,在结尾处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这就是令我感动的一件事”,觉得这样就可以了,文中很难看到习作者深受感动的情景或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就是说没明确揭示“感动”的原因。
(四)写法上,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学的写作中。
(五)语文表达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1.生活单调,集体性的活动少。许多同学对单调的生活认识理解不足,写起文章生拖硬拉,没有真情实感;2.平时写文不善动脑,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脱离了作文选而独立成文,便出现文不从字不顺的现象;3.个别同学语文基础太差,语言不通的现象也存在。
二、常见问题的纠正指导
针对初中同学写作中出现的上述几方面问题,现在集中谈谈对其纠正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一)审题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选材不当、写作重点不突出、记人记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当、对标题把握不准。审题通常指的是,审体裁、审范围、审重点(题眼)、审人称等。不少同学常常忽略的其中审重点和审范围。例如,《变化在我身边》写作的重点是我身边的变化而不是我本身的变化,《一句名言鼓舞着我》重点不是一句名言的内容及由来,而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回忆的一个人》写作的重点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忆的思想和言行。
为了突出重点,表现中心,选用的材料必须典型。选用的材料可根据标题酌情安排。例如,写整体(像《温暖的班集体》)选材力求点、面结合;写个人,则或选一件典型事例,或写某人2—3 个生活片断。
(二)开头与结尾
记叙文的结构,通常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指的是文章开头应给人以美感:猪肚,指的是内容充实;豹尾指的是文章结尾要圆滑有力。这里只说说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文章开头对整篇文章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开头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自古至今,许多文学家都十分重视写好文章的开头,我们学写记叙文也必须千方百计地写好开头。无论是倒叙式还是顺叙文,都务必写得优美而有吸引力,不写那些与标题无关或距题目太远的话。
文章结尾是给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它对决定文章的圆满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俗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也务必用功写好文章的结尾。文章结尾要做到紧扣标题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题。力求使结尾写得自然、简炼、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三)表达与语言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必须紧紧围绕并突出本文的中心。写一件事则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写几个生活片断则要求详略安排得当,避免平均用力;具体表达中要注意写到细处去,通过人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语言方面,力求生动、形象、灵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四)借鉴与改造
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坚决杜绝照搬抄作文选的做法。初学者可以仿写,但必须弄明白作文选中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诸方面的优点,逐渐独立成文。还可以参考优秀作文的选材、结构安排和表达技巧,但必须经过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我们坚决反对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搬用精彩选段或整篇文章的行为,因为标题变了,写作重点必然变,相应的表达方式方法也得变。
三、示例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值得回忆的同桌——李华》一文的开头、结尾,处理得较好。
(开头)时间的齿轮转得可真快呀!时间老人不管我们的态度如何,毫
不留情地把我们带到了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同桌,似乐非乐的我又想起了我的老同桌——李华。
(结尾)啊,李华,原谅我的鲁莽吧。我愿收回那天恶毒的话,用我今天真诚的道歉来弥补我的过失。让我们重新张开那友谊的风帆吧!你是永远值得我回忆的。
另一篇是《我真想哭》。的宿舍,感受着这陌生的黑暗与寂静。我真想哭啊!
(结尾)器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它却是人的一种本能,当一个人在悲痛、烦闷、愁肠百结时,他就需要哭,需要发泄。现在我终于懂得了,我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下面是某同学写《感动》一文中的一个片断,写得具体、细致、感人。
那是深秋一天的下午,天气骤变,你(王老师)的胃病又犯了。当时,您正在讲课,只见您的脸色有些发黄,样子挺可怕的,你还是硬撑着讲下去。同学们被您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许多同学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前排一位女同学忍不住站起来对您说:“老师,您快去医院看看吧!”大家也纷纷应和着:“老师,您去休息吧,我们这节上自习。”只见您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摇了摇头,挥手示意刚才站起来的那位同学坐下。说:“我不要紧,咱们继续上课。”
还有《值得回忆的同学》和《值得回忆的老师》中的几个片断,写得生动、精彩。
A“唉——”随着我的一口粗气喘出,李华朝我这边瞧了瞧,似乎明白了,便凑近我的耳边嘀咕了几句。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手中的笔也像得到了命令似地“唰、唰、唰”,很快便攻克了这道难关。我朝她微微一笑,表示感激,我们便结识了。
B 我曾羡慕过他的那双眼睛。
要知道,这两扇窗户显示了映射的是一个多么美妙而莫测的世界呀!那里面有数学的计算,又有哲学的思考;有历史的阐释,又有未来的预测;有微观的分析,又有宏观的综合。灵感之光,智慧之火,才智之泉,一起在这里汹涌、闪烁、激荡、升华!
我也曾幻想有他那一张嘴。
好像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泉眼,循循诱导的话语从那里淙淙流出。这泉水滋润着我们心灵上的土地,冲刷掉了那里的浊水污泥。
他是那样的平凡,可平凡中蕴藏着伟大;他也是那样的普通,但普通中却显示出神圣。
分享: 17 喜欢 0 赠金笔
第三篇: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
一、要做到: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第四,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二、常见的问题:
1.故事老套陈旧;
2.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3.写作技巧有待提高。(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三、提高记叙文写作的步骤: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1.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写人通常都是为了表现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更深入,可能是为了赞颂或者批判这个人,表达对这个人的怀念;又或许,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来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背景,比如说《孔乙己》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确立这样几个中心:
1、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通过对某个特定人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
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个人、写两个人和写群体的。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但不主张大家写群体。其余的几种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点。
(1)一事一人
这样的记叙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或者这个人的多个特征在这个事件中慢慢呈现出来。就好像,我们摄影的时候,镜头慢慢推进,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丰满起来。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
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笔的时候有备无患。
第四步:审题
正确的审题应该做到三点:
1、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第五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
第六步:选材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写生活的小细节。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
妈的爱在里头了。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第七步:结构
怎样给一篇文章搭上一个好的框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怎样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在开头、主体和结尾分别应该写什么。写人记叙文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四、人物描写
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人物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进行外貌描写有几大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肖像描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鲁迅说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性格服务的。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 “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说:《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
第二、通过人的语言来写人。
1.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的,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
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
一、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记得《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
二、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
很多典型的世纪新人,新新人类,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鲁迅在写《祝福》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我们讲述了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能够善用我们的这几种描写方法,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定可以从干瘪逐渐丰富,跃然纸上的。
第四篇: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二)记人和记事的记叙文不分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才是事。另外,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命题越来越倾向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于运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认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难完成写作任务的。
(四)写法上,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在这里强调一定的细节描写
(五)语文表达差
1.对生活认识理解不足,写起文章生拖硬拉,没有真情实感;2.平时写文不善动脑,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脱离了作文选而独立成文,便出现文不从字不顺的现象;3.语文基础差,语言不通的现象也存在。
二、常见问题的纠正指导
(一)审题与选材
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选材不当、写作重点不突出、记人记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当、对标题把握不准。例如,《变化在我身边》写作的重点是我身边的变化而不是我本身的变化,《一句名言鼓舞着我》重点不是一句名言的内容及由来,而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回忆的一个人》写作的重点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忆的思想和言行。为了突出重点,表现中心,选用的材料必须典型。选用的材料可根据标题酌情安排。例如,写整体(像《温暖的班集体》)选材力求点、面结合;写个人,则或选一件典型事例,或写某人2—3 个生活片断。
(二)开头与结尾
记叙文的结构,通常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指的是文章开头应给人以美感:猪肚,指的是内容充实;豹尾指的是文章结尾要圆滑有力。这里只说说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学写记叙文必须写好开头。无论是倒叙式还是顺叙文,都务必写得优美而有吸引力,不写那些与标题无关或距题目太远的话。文章结尾是给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它对决定文章的圆满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俗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也务必用功写好文章的结尾。文章结尾要做到紧扣标题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题。力求使结尾写得自然、简炼、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三)表达与语言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必须紧紧围绕并突出本文的中心。写一件事则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写几个生活片断则要求详略安排得当,避免平均用力;具体表达中要注意写到细处去,通过人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语言方面,力求生动、形象、灵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四)借鉴与改造
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要坚决杜绝照搬抄作文选的做法。初学者可以仿写,但必须弄明白作文选中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诸方面的优点,逐渐独立成文。还可以参考优秀作文的选材、结构安排和表达技巧,但必须经过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我们坚决反对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搬用精彩选段或整篇文章的行为,因为标题变了,写作重点必然变,相应的表达方式方法也得变。
注:
一、对人物描写观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例如“他的 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郭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郭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郭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 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最好让你所写的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例如《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张校长,“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 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 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三、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 其中的一两个。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一字之争》,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贺知章的诗《 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衰”字读成“cuī”了。罗飞雪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 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他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 有查到。罗飞雪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 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 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高兴地叫起来,说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 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 爸爸。”
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四、片断写作训练
怎样写好片断呢?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例如《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今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 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 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 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 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
第五篇: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经典版)
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就好像拉琴之前的定音,音定准了,拉出的曲子就会动听。开头要新颖漂亮,引人入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了一半。几
种常见的开头:(1)开门见山。如:《妈妈的留言条》
我觉得,在我们同学中我收到的留言条最多。(2)开头概括全文。如:《春节晚会观后》:
春节晚会是一道丰盛的晚宴。献给全国人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观众,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和道德水准。突出的特点是全、奇、新、高。(3)介绍写作动机、缘由。如:《明月赋》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月亮。不论是在庭院里,还是在田野上,只要皓月当空,我总是深情地仰望着它。我曾多次地想,有一天,我要亲自写一首诗,一篇文章,来描绘它,赞美它。
(4)开头先写外貌。如:《幽默而深沉的笑星》 一只硕大的鼻子,一对狡黠的小眼睛,一个寸草不生聪明绝顶的脑袋——历年的春节晚会假若没有他出场,观众便觉得没有着落,像是少了点什么。
这就是陈佩斯和他的‚明星效应‛。(5)倒叙开头。如:《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往往由清晰变得模糊,由模糊而渐渐忘却了。但是,我小学时上的一堂常识课,却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6)用名人名言开头。如:《话时间,抓今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我常常记起富兰克林的这段话,也常常寻找着时间的真正价值。
(7)用故事开头。
如:《“小马过河”的启示》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寓言:
小马要过河,先遇着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不浅,刚好过膝盖。
读罢这则寓言,我禁不住为小马妈妈的教子有方而赞叹!
(8)诗歌开头。
‚兰陵美景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读着这首诗,忽然,想起两则故事。
(9)景物描写开头。
如:《搬家》
春风吹拂着道边的杨柳,温暖的阳光照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一辆载着家具的大卡车,和着它装载家具的轻微碰撞声向新居驶去。
(10)议论开头。
如:《种子赞》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堪称伟大的东西,实在很多。可我想到,其中一个是不可忘却的,那就是种子。
(11)造成悬念,引人入胜的开头。
如:《“傻气”和“实在”》
爸爸说姐姐‚傻气‛,妈妈说姐姐‚实在‛。因为‚傻气‛,爸爸不大喜欢姐姐;因为‚实在‛,妈妈又特别喜欢她。过年时,因为一张年画,这一‚傻‛一‚实‛的评论,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爸爸和妈妈几乎争吵起来。
(12)对话开头。
如:《盼菊》
‚爷爷,李叔叔怎么还不送菊花来?‛ ‚甭慌,玲玲。还早呢!‛
‚早?爷爷。不!花圃里的菊花已经全开了,而且还喷放出清新的香味,惹得蜜蜂整天都打转转哩!‛
‚爷爷,你快来看,你的老部下,我的李叔,手里托着两盆菊花来了!‛ 总之,开头没有固定的格式,究竟用哪种方法,要看需要,根据内容和体裁而定,不说与题目无关的话。
结尾例说
人们常说,写文章要“凤头豹尾”。也就是说开头要新颖漂亮,结尾要刚劲有力。精彩的结尾对文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为文章锦上添花。
最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性结尾 如《我爱班集体》这件事不仅使同学们深深地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也使我更加热爱我们的集体了。
又如《我的同桌》
从此,我和刘佳不但在课堂上是同桌,下了课也是最亲密的朋友了。
事情写完了,文章也自然结尾了,好事有好的结果,坏事有坏的结果,用事实的结果做结尾,有利于表达中心思想。
二、总结性结尾。如《我爱班集体》
由此,我更加体会到:一个人只有热爱集体,为集体献上一份光和热,才能感到无比的欢乐和幸福。
又如:《父亲的臂膀》 合上日记本,我感觉到我有多么幸福。他的爱一直都平实而真切的支撑着我,再看那些点滴小事,透过岁月的洪流闪着温暖的慈爱的光芒。那是一占都不得不逊色于母爱的宽厚深沉的情感,是爸爸对我的保护。
三、启发性结尾 如《我克服了困难》 的确,‚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朋友们,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吗? 再如《“傻气”和“实在”》
同学们,请你们帮忙评评理:姐姐究竟是‚傻气‛呢,还是‚实在?在年画问题上,姐姐的做法应该‚肯定‛呢,还是应该‚否定‛?妈妈说得对呢,还是爸爸讲得有道理?
启发性的结尾能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引导读者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抒情性结尾 如〈〈青春红似火〉〉
一颗红松洒落无数松果。你看,那些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已经破土发芽,它们必将长成松林。它们身上也将刻着时代的年轮,英姿挺秀,万年长青。
作者以红松作比,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之情。又如〈〈我爱班集体〉〉 闪光的红叶啊!你饱含着多少深情厚谊。这温暖如家的集体怎么不让我热爱呢?
五、篇末点题。先叙事实,最后揭示写作目的,点明题意。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又如〈〈我受教育最深的一件事〉〉 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太深了。放学的路上,我反复思索着:我为什么没有想出好办法呢?主要原因是我并不甘心情愿地要那本皱了皮的书啊!我叮嘱自己:今后,一定要像张洋那样,做一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
再如〈〈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
如果说,过去读书,只是为了看热闹的话,那么现在,我却要怀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感而读书。此时的我,深感读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
总之,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要加强文章的表现力,能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体。
“擦亮”作文的“眼睛”
——浅谈作文拟题技巧
“人美在眼睛,文美在题目。”亮丽的题目,准确、简明、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并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亮丽的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与这样一双眼睛对视,一瞥之间,顿生好感。在考场作文中,若能从“人人心中有”的意识中,挖掘出“人人笔下无”的标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一、拟题的方式 记叙文拟题
1、要素式: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拟题或综合拟题。
2、顺序式:以时间的推移式空间的转换拟题。
3、线索式:以全文的线索作为文章的标题。
4、点题式:文章的标题直接点明或暗示文章主题。
二、拟题的原则
1、追求简明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简明就是用语少而精,也就是我们说的“言简意赅”。简明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简和明。简即简要、简洁,这是量的要求:明是明白、清晰,这是效果的要求。
2、追求醒目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勾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只有摄人魂魄让人过目不忘的题目,才能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
3、追求新颖
人们常把写成的文章比做婴儿,我们给婴儿起名时讲究叫起来与众不同、新颖、响亮、有意义,作文这个婴儿也是如此。新颖的题目,富有情趣,能先声夺人,像磁石一样吸引读者,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影响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结构。
三、拟题的方法
1、引用诗文名句、歌词广告。
直接引用古诗文做标题,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如记某人坎坷成功经历可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突出人物先进事迹,可用“一枝红杏出墙来”。劝人向善的,可用“勿发善小而不为”。引用歌词、广告,可以使文章富有时代感,表情达意生动传神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常回家看看”、“说句心里话”、“一切尽在不言中”、“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等。
2、化用诗句警句、歌词广告。
现成的名言警句,如原封不动拿来做标题,可能与中心有出入,可巧加改造,增删或变换个别词语,翻出新意,以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如以“诚实”为话题,化用裴多菲的名句“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拟题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化用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拟题为“生活不相信眼泪”;还有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畏天下父母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风一夜花千树”。化用歌词拟题,也能光彩夺目,如写学生对分数的反感和苦恼——“都是分数惹的祸”;写父母的爱——“背起爱的行囊”。
3、违反常理,造成悬念。
这种拟题目方法指跳出常规的定向思维模式,反向思维,得出相反的命题,吸引读者。如“感谢你的敌人”,敌人本来令人憎恨,怎么还要感谢?原来,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真正促使你成功的往往是你的敌人。再如“胖的感觉真好”,“往事并不如烟”,“我看宋江非好汉”、“真想做差生”,“名师未必出高徒”、“为‘攘鸡者’喝彩”等等。
4、巧用数字、公式和标点。
数字、公式、标点这些原素出现在标题中,一改文题的古板单调,使之变化多样,精彩纷呈,魅力无穷。如论述成功是由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三者堆起来的坚强堡垒,标题是“W=X+Y+Z”别具一格。还有一篇介绍学习方法与体育锻炼关系的文章标题是“7+1>8”,还有“我的2008”、“?和0”、“选A?选B?”、“现在?现在!”等等。
5、巧用修辞。
修辞的巧妙使用能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使用修辞拟题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比喻
有的用明喻,如“爸爸的爱像白开水”、“火枪手——献给老师”;有的用暗喻,如“有一匹靠自己的黑马”;有的用借喻,如“糖醋排骨有点酸”、“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2)拟人
如“我叫‘把握’”、“地球就诊记”、“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
(3)拟物
如“写满爱的社会”、“即使碎了,我片片都是真诚”、“成长的路上沾满启迪”。
(4)设问
如“生活的真谛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5)反问
如“这不也是一道考题吗?”、“成才全靠父母吗?”。
(6)双关
如“苦咖啡”,“苦”既指咖啡,又指生活,叙述对咖啡的苦与甜的味觉感受,正是为了表现辨证的苦乐观。又如“选A?选B?”,既指让人苦恼的选择题,又指生活中难以抉择的难题,标题言浅意深,令人回味。
6、以一组新颖独特的小标题取胜。
片断组合作文很受学生的青睐,它的特点是眉目清晰,一目了然。内容具体,利于集中笔墨,多侧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主题。糨是文章特殊的凝练概括形式,在拟题目时必须提纲挈领,抓住内容要素,还要争取醒目、新颖。如〈〈我在初三〉〉为展现竞争、好胜、欢乐的“我”,运用了一组小标题“明争”、“暗斗”、“同乐”。又如〈〈我深深感受到了环境的呼唤〉〉,描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个片断,分别写了“还老树一片美丽的葱绿”、“还小河一片澄清”、“还老马一片乐土”,这些醒目的小标题洋溢着对自然的呼唤,对绿的神往,传达出对环保的呼唤这一深远的主题。
还有一些极具个性的题目,如“狂生日记”、“我是差生我怕谁”、“那角落,那学生”、“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这只狗,我喜欢”等,或幽默或冷峻,或朴实或艳丽的标题,都具有针对性强、个性鲜明的特点,这样的标题同样能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吸引读者的视线。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愿你的作文拥有一双千娇百媚,顾盼生辉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