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不要让装修害了你的乔迁之喜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2-1032037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2 00:54: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不要让装修害了你的乔迁之喜

随着酷暑临近,不少计划装修或正在装修的消费者开始着急,想在“桑拿天”到来前,结束装修工作,搬进新家享受清凉。同时,又担心装修所带来的室内污染影响健康。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将这种污染降到最低限呢?

一般来讲,室内装修污染是指室内空气中混入有害人体健康的甲醛、苯、氨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的现象。但是从广义上来说,室内装修污染不仅局限于空气污染,还包括光污染、噪音污染、饮水污染、排放污染等。

避免随意

保证装修流程合理

与其装修后费力去治理污染,不如在装修之初就将污染源排除在家装之外。从设计、选材、施工等多个环节进行把握,让家人有一个健康空气的生活环境。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1、首先要建立环保家装理念,提倡健康、科学、适度的装修。避免盲目追求豪华装饰装修,忽略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2、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名目各异的装修建材,一是买建材和家具不要贪图便宜,尽量到正规的市场或超市去购买;二是请选购产品上贴有安全健康认证报告;三是让经营者在发票上写明产品名称、有害物质限量、等级等内容;四是在使用材料时尽量留一些小块样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作为证据。

3、选择好的装修公司。市场上装修公司是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应对其资源做认真考察,选择正规的装饰公司,以保证装修质量。

4、签订装饰合同时最好加上居室的空气质量条款,一旦装修后出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便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装修后不要急于入住,应该开门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快有害物质的释放,缩短释放周期。入住后也要注意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才能有效避免室内环境污染发生。

6、入住前最好请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具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资质的空气环境检测单位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只有当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室内环境标准时,才能可以放心入住。出现超标现象要及时治理。

乔迁新居

快速去除装修异味

若您已经基本完成装修,只等入住了。那么以下几招缓解空气污染的方法您不防一试。

一、通风法: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

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这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惠,永远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

二、绿植法:植物是美化家居环境的必需品,又是甲醛的天敌。植物有极强的吸收甲醛的能力,如仙人掌、吊兰、芦苇、常春藤、铁树、菊花等等效果都是奇佳。一般来说,大叶面和香草类的植物吸收甲醛的效果较好,如吊兰、虎尾兰等。

三、活性碳吸附:它能够持续不间断的吸附空气的污染物质,不需要电源。但是它存在一个饱和问题,即活性碳吸附的污染物质越多,其吸附能力越差,以致失去吸附净化能力。

四、空气净化器:种类较多,主要有活性碳吸附、臭氧分解、化学分解等,但这些都需要持续耗电,由于污染物质是不断持续释放,一旦关闭电源,污染物质浓度必然会持续升高。

五、纳米光触媒:是利用纳米光催化材料在光照射下可以持续产生大量活性极强的氧离子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分解装修产生的甲醛、苯、氨等污染物质及病菌等致病微生物。此种方法能够有效分解并降低室内装修污染物质的浓度。

第二篇:不要让未来的你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1、当你竭尽全力,上帝自会主持公道

2、其实没人能告诉你该怎么办,因为没有人是你自己,只有你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所谓的人生大赢家,并不在于你在哪里,做什么,而在于你在自己选择的路上,是否拥有强大的内心,来支持你想要的生活。

3、每一种人生的选择,都有自己的代价与收获,人生的每一条路,无非都是一场戏,不同选择经历不同的人生,看到不同风景而已。没有成败,没有对错,唯有不同,而已。

4、亲爱的,你已经走了这么远,努力了那么久,千万别缩回身,活成你曾经最看不起的样子。

5、活在当下,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不抱怨、不放弃,为自己的梦想尽每一份力。只有这样,你的未来才是可靠,有保障的。只有这样,梦想的实现才会水到渠成。

6、在哪里工作,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承担怎样的人生,都只是选择不同而已,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你有怎样的内心,去承担和迎接想要的那个自己。

7、人的第六感觉很灵的,当你觉得心里不舒服或者哪里不对的时候,那就一定是有不对的地方。

8、挺住,意味着一切,坚持,是最好的品质

9、我开始相信 高度自信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的 你必须很努力 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10、很多人愿意为爱无所顾忌,但很少为自己的梦想放手一搏。

11、人要有勇气尝试自己不擅长甚至有挫败感的事,并要不断地“打鸡血”以保持热情。或许你不会以此为生,但一辈子尝试一次,也是珍贵的体验,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这万千世界的不易与不同。有句话说得好:“越是艰难的时候,就越是自己进步最快的时候。”

12、当你告诉现在又多不好的时候,一定要给我一个你觉得好的办法。这样,你的质疑和提问才有意义,你才能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否定现有的状况。

13、当我们还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梦想买下全单时,那你可以随时为自己开出一条岔路,区分其付款。

14、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干活。

15、好的领导,就如同员工的一个领导向导;给下属一个鼓励和希望,带他走向充满爱与信心的未来,好过所有的批评与训斥。在充满惶恐与不安的成长路上,都曾有一座灯塔,以照亮我们心里的小太阳;而有一天,我们也一定会成为别人的灯塔,不一定每座灯塔都很强很亮,但每一座灯塔,都可以充满希望与爱的光芒。

16、越是在条件好、资源多的状态下,越要苛刻地对待自己,假想自己在一无所有的地方,遇到正在面临的问题,应该如何自己给自己“打鸡血”,而不是依赖他人。当我们的心情和态度慢慢发生变化时,很多负面的问题会悄然转身,向你露出温暖的微笑。

17、爱你本来的样子 不要说“我要变成这样、我要变成那样” 而是要想“我擅长什么 我将如何最大地利用自己的Shining Point 做好自己的Branding”。社会永远不会改变 需要改变的 只是我们自己。

18、生命中的很多事都要For fun For fun才会让生命有灵动的感觉 而不是一天天地挨日子。

19、灵气是什么?在我看来,灵气就是让你听见就激动的,能让全身充血的东西,灵气就是脑子里还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了什么,灵气就是发现自己还能像个孩子一样会到对世界最初始的好奇状态,灵气就是那个能让你的生活不管多了多艰难,依然保有激动和惊喜的东西。

20、灵气这种东西不在于时光,只在乎心里曾经的梦想,还有没有被现实的尘埃覆盖;一成不变的日子不在于你在哪里,而只在于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和愿意承担多大的辛劳。

21、当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的时候,各种机会就像刚睡醒了一样,排着队来找了。

22、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发展这种东西是一环扣一环的,而不是脱节的缰绳,你想晃到哪里便晃到哪里。没有任何的一夜成名是个奇迹,一夜成名是由很多个白天和黑夜换来的,我相信。

23、我们的小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真正的“不可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规矩。真正的自信和成功来自骨子里,外在的旁枝末节,无法撼动最重要的根基。其实,每个人都希望看到不同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话语。一定要勇敢地利用自己的特长去打破常规,只有把自己打造成职场中那块最独特的点心,成功的美味才会悄然绽放。

24、别害怕,别回头,别让别人的看法,挡住了你的光芒,趁你还年轻。

25、只有开始行动,梦想才不会永远挂在高空,遥不可及。

26、当我们陷入到一些自己不喜欢或心理上看不上的环境中时,总是觉得自己比周围的每个人都强。其实,每个人都在抱怨,每个人都在心里觉得自己苦。如果你想要跳出这个悲催群,唯一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无论你的环境如何,你都要行动起来!如果你的环境不动,请自己走!人生最郁闷的事,不是你落入了一个不动的环境,而是多年以后,环境都变了,你还没走!

27、把小事儿做好,才叫能力。

28、你做梦的时候,总有人在努力,这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29、砸下去的钱,永远和收货成正比。想赚钱,从为自己投资开始,不要让自己陷入到人生任何一个领域的迷茫中,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学习新东西,总有一天你花的钱会被成倍地赚回来,勇气与舍得,缺一不可。

30、人生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请提升自己,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一股脑儿都逃避在旅行里。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想辞职去旅行的时候,低头看看钱包,想想回来以后的路。

31、每一条路都会通向未来,关键是看我们到底能走多远。想要光宗耀祖魅力四射,又前怕狼后怕虎,那你就只能永远是现在这个样子。

32、如果说自己的梦想不被人理解,那也许是因为自己曾夸下了很大的海口,又很多次没有做到。真正的梦想,放在心底,全力冲刺就已足够。每当暗夜里一个人为了梦想往前跑时,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你一个人在孤独地奔跑,但在灵魂深处,你应该感觉到这世上有许多牛人,在和你一起奔跑。

33、当梦想照进现实时,每一天早晨闹钟响起时,是一跃而起还是翻身再睡,这是证明自己的最好答案。

34、如果你总觉得自己不同凡响,就是一个脸朝地摔下来的天使;但你从来只抱怨不行动,或被别人的闲言碎语牵绊得心有余悸,那你其实生来就是一只燕雀,而不是鸿鹄。

35、当遇到问题能本能地迅速思考时,我便觉得做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

36、上帝是公平的,自己已经得到了很多,那么其他事亏一点也无所谓。倘若生活什么都给了你,那么也一定准备好了一个大坑,在后面等着你。别问生活给了你什么,问问自己付出过什么。上帝准备好过完一辈子才让你得到的东西,不可能在30岁以前都给你,如果真有这事,那后面一定没什么好事等着你。

37、坚决制止“伸手党”,从每一次依赖病发作开始。这世上有人帮你,是你幸运,没人帮你是正常,别觉得人人都欠你的,走得久了,都是自己欠自己的。

38、有时候你看一群人,只要观察他们的一天或一周是怎样度过的,就可以大体知道这些人未来会成为什么样。„„想要改变自身内在的品质,就需要重新撕裂已经完整的自己,重新自建。这个过程,是及其艰难且可怕的。但如果不重建,很多问题就好像轮回一样,不断出现在你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39、只要你一直都在追求,日子永远都会辛苦,只是,当你觉得自己做某件事特别辛苦的时候,说明你的收获将会非常非常大。这道理,到人生的哪一天,都不会变。

40、对于不公平,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隐忍,然后积蓄能量,当你为一件事情竭尽全力之后,才能像火山一样喷薄而出,剩下的不用你再管,上帝会替你安排好一切,他会告诉全世界,你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41、人要有勇气尝试自己不擅长甚至有挫败感的事,并要不断地“打鸡血”以保持热情。或许你不会以此为生,但一辈子尝试一次,也是珍贵的体验,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这万千世界的不易于不同。

42、未来不是用来判断的,未来只能用来打造。

43、这世上最不会贬值的投资,就是为自己努力。

44、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嫉妒别人成功?正是因为知道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又不愿意去做,然后又对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产生愤怒,便只能靠嫉妒和诋毁来平衡。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其实走不去,不一定非要走到什么地方去,而是更强调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

45、拥有梦想的人,会拥有无穷的力量。我相信,梦想是最好的信仰。拥有梦想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心中充满希望。在追逐梦想的路途中,即使汗水,也会化为甘甜。《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1、没伞的孩子,必须更努力地奔跑。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

2、唯有努力绽放,才不会辜负美好的时光

3、只有拼命——努力到无能为力——才能造就强大的自己

4、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最大的依靠,其实就是自己

5、等来的只是命运,拼出来的才是人生

6、若问我们为什么努力?答案就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

7、活得更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让身边的人更好,让周围的人更幸福,而努力则是为了让自己更像“自己”,做一个心里最完美的自己

8、人活着,就是为了折腾

9、折腾就是志存高远,历经磨砺;折腾就是打破常规,独辟蹊径;折腾就是坚持不懈,突破败局

10、脚踏实地做好自己,修炼一生一世的美丽,未来也许会更精彩

11、只要你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并珍惜它,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富人

12、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13、一个努力的,从不停止前进的,不知放弃的人,一定是一个好运的人

14、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15、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资本

16、拥有越多,顾虑更多

17、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是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18、信念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素

19、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

20、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21、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

22、与其迷茫,不如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

23、不该做的事一件都不做,该做的再困难也要做下去

24、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每天都做同一件事而不放弃

25、放弃,只是一个念头,而永不放弃,则是一种信念

26、坚持的意义在于—不但要努力,还要持续努力

27、放弃之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已竭尽全力——西点军校

28、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千与千寻

29、胆识决定成功,野心决定规模

30、行动是成功的保障

31、承受委屈是一种磨练,你承受越多,成长越快

32、做永不言败的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要辜负了自己

33、成功的秘诀在于看到需求并满足需求

34、为什么一定要赢在起点呢,赢在终点才是真的赢。终点决定成败。如果你输在了起点,一定要想办法赢在终点!

35、在人生的跑道上,只要心存梦想,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每个人都可以书写自己的故事。

36、贪图安逸是美好未来最大的敌人,没有危机就会迎来杀机。一个人要想保持斗志,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压力,让自己从安逸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37、安逸让人丧失斗志,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别在最该奋斗的日子里,选择安逸。奋斗是我们终身不止的使命。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家人,请放下安逸,为了更好的明天拼搏吧!

38、生命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竞技场。

39、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拼,毁于怠。拼很容易,但是死拼却很难。说它容易,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因为能不留后路死拼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40、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无法做好的事,关键看我们是不是敢拼,是否有死拼到底的精神与勇气。

第三篇:不要让你的能力退化

GOOD BYE ASUS:一位华硕台籍主管的临别留言

古人云:多情自古伤离别,却哪堪冷落清秋。这句诗词要是放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台湾主机板巨人华硕身上,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

先是《感慨万千:一位华硕“硕市生”朋友的个人感想》,道出华硕大陆高校预备队员们对“共好”理念的迷惘和疑惑;接着,《个人见解:一个高科技民工眼中的台湾大厂华硕》,《华硕不是我的家:为养活自己,我必须离开华硕》又向世人展示了华硕制造部门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今天,我们要和诸位分享的这封来信,出自一位即将离开华硕苏州工厂的台籍人士之手笔,在信件中,他没有过多的埋怨,反倒是将“感恩之情”娓娓道来,当然,他感谢的不是华硕公司,而是一起战斗过的同仁们。

鉴于众所周知的理由,我们编辑部在发表此信时有所删减,还望诸位读者及作者本人体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最后,我们也衷心祝愿这位射手座的业者可以早日找到自己的理想,一路走好。

一位华硕台籍主管的临别留言 作者:一个射手

My Dear Friends~~~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终于还是到了与您道别的时候了。回想一年前到苏州来工作至今,心里真的有很多的感受。抛开工作不谈,这边像极了一个大家庭,除了上班外,大家一起吃饭、一起打球、一起逛街,当然对于一些殊的人还有一起开战的乐趣。这真的是在台湾工作所不可能有的情形,就连家人也没有如此之多的相处时间,彼此间的感情可说不同一般想想,这得有多大的缘份才有机会如此啊。

在工作上,我属于比较死脑筋的人,一些不合理及让人不爽的制度及事情我总是不讳言的“凸”了出来,或许曾让许多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心里面很“看”归很“看”,说到要离开的时候,真的是很不舍得。因为我想不到再有什么机会能和这一群好友一起工作、一起打球、一起开战、一起出游。

感伤归感伤,终究我还是得走自己的路在这一年多来,我想我是无法适应工厂的模式吧。因想追求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更重要的未来的另一半所以我选择了离开这个大家庭,离开这群我最亲爱的朋友。

当然,这也是有好处的,我不用再闻到六号厂地下室的异味,不会突然被扣钱,不用再为了加班而加班,可以离开这退伍后的第二个军旅生活,我可以在我想要的舞台上发挥我的专才,就如同前阵子一位台北厂优秀的主管在他的离开感言中所提及的那样:

“在华硕工厂的管理系统中,有一项是我这种总是天马行空的人很难长时间欺骗自己勉强接受的,那就是行为的“约制”,工厂的管理中为了维持纪律,总是必须要求员工遵守许多的约制性条款,这些约制的活动,总让我在这工作舞台中,长时间的想突破但却无能为力,又更让我在工作中倍感压力,约制自己、约制同仁、约制思想...也许,双鱼座本质的我还是适合做个自由创作者吧!” 想想,射手座的我何尝又不是有这种想法呢? 总觉得,“当员工能在工作领域上玩得愈开心、愈起劲,定能有愈好的performance”,而我工作上真谈不上开心两个字,唯一能让我觉得开心的是在抛开工作之后。

在这里,亲爱的朋友们是你们给我力量,在这里一起打拼那么久的,记得刚到FS来的时候,曾为了作个实验,而需要跑这个跑那个流程,浪费了我不少时间,至今这仍是从习惯了RD模式的我所无法完全认同及习惯的一件事,毕竟我们是要消除浪费,才能节省成本吧。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在大架构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干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而在小细节上,往往是大家所乎略的,而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下面,我分两点谈谈我的感受。要员工卖命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办法:

一、很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受重视的感觉;

二、很不错的薪资。在三餐上是最基本的,当部份员工中餐宁愿饿肚子或是吃泡面,而不愿尝试公司所为他们准备的餐点时,这应该不是员工本身的问题了,因不会有人会喜欢饿肚子或是吃泡面的,这可是最基本的福利啊,连当地干部都会有这种情况又何况是台湾来的干部呢? 这可是公司对员工福利上的一个小细节,但是却让人感受不到“关怀员工”这四个大字。

公司一直想极力localize,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无法留住当地人才的原因,但却会以主管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由来迷惑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吗? 眼看自己所培养的人才将流失,主管心里的滋味一定很不好受吧。到最后,也只有一句话啰...“船到桥头自然直”,若是直不了怎么办,只有硬干了。心里面真的有很多话想说,但还是留给各位长官亲自细细的体会吧。FS team里,有着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才能在几无RD Support的过往坚持到现在,且有着如此令人赞叹的成果。然而,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本,对于台籍干部来说,怎样留住人才就只有看各位长官所创造的工作环境是否让他们有家的感觉了,而不光是只有硬件设施罢了,毕竟那冷冰冰的东西得要有人的热情才会活絡的啊。

非常感谢各位长官以往对小弟的爱护及支持,也让ME在有着各部门support下打了场胜仗,在此艰困时期离开了FS这个大家庭,还希望各位长官给我们家的俊铭一样的支持,再次打赢今年这场仗。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且对于我来说,工作是排在家庭、健康及朋友之后。所以,嘿嘿嘿,还望各位亲爱的朋友们,让小弟有幸也能成为您永远的朋友,保持联系吧,留下小弟的msn........有空多问候,也希望您工作顺心 Best Regards!!感慨万千:一位华硕“硕市生”朋友的个人感想

发表日期:202_-07-27 作者:DISCLOSER编辑部 收藏此页o 华硕在大陆建立的高校学生组织“硕市生”是其人力后备建设的一大特色,而“共好”精神更是其精神文明的支柱。不过,也许是因为害怕对手模仿和抄袭,因此华硕官方对“硕市生”一直刻意保持低调,这让它显得颇为神秘。

今天,一位某区域的“硕市生”来信向我们披露了他所体验的“硕市生”生活,也许,这些还算客观的文字可以一解业界同行对“硕市生”的好奇之心。

我们在这里除了想对这位曾经的“硕市生”表示感谢之外,还想对他说一句:您有着超出一般高校学生的睿智和成熟,好好把握,一定是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们只是华硕的召唤单位》 作者:ROCKMAN 太多的硕市生,特别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市生想加入华硕,这个是人之常情,“狡猾”的华硕就利用了这点。

华硕目前只在各大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招募硕市生,华硕老总亲口说过只在100所重点院校招募硕市生,硕市生的进入也是有门槛的,淘汰率很高的,可以说硕市生的素质绝对不差的。

但是,好多同仁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干什么,误认为自己是华硕的预备队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知道不知道什么是召唤单位,游戏里面的一种有时间限制的为自己作战的单位,时间到了就死掉了,硕市生的角色其实就是这个了。我在硕市生的内部专用论坛看到太多的同学迷失了,我很想提醒一下他们,但是肯定会遭到他们的反驳。

通过华捷的面试之后,我也有一段时间很兴奋,但是我依然热爱自己本专业,并不想进入华硕,不想以后毕业做IT,只是把这个当成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罢了,或者是一个优秀的校园社团。通过很多事情,我渐渐察觉到了华硕并不像它宣传的那样,很多事情并不是很多同学所想象的那样,可能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清醒得更早一点。

我们只是替华硕搜集市场情报,华硕再以非常低的价格买走罢了,第一手的市场情报和首推这个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其他什么美好的许诺和安慰只是为了支付低工资的借口罢了。

华硕是一家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就算是台湾的员工不能给华硕创造价值,一样开掉。你只是做了会儿兼职,又何苦烦恼呢? 其实你通过做硕市生,除了一些报酬,你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是不是?

起码这是一个很优秀的校园社团,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华捷的人也非常的不错,那些工作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是不是?

另外,有朋友说到50%是靠着硕市生的宣传在校园里面走量的,而真正的自己的量不多,这个绝对错误。硕市生制度厉害的地方不是靠校园推广,而是市调,学生的能量还是有限的。

我想,华硕有今天的成绩,也有我们硕市生也是有功劳的!另外,硕市生不是后备储备干部,我们只是打工仔罢了。

华硕老总说过,华硕里面最忠诚的就是硕市生了。我看很多人只是愚忠,我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忠君是没有好下场的,不知道用在这里对不对。

我感到学生真的是很好利用,知道为什么每次革命开始都是学生闹事了。说对华硕一点感情没有是不现实的,毕竟为之工作过。说死忠,是不可能的,我自己买的就是微星的主板和先锋的DVD刻录机,哈哈。相信部分硕市生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甚至有些硕市生开始仇视华硕,前段时间你们DISCLOSER不是了爆我们的调查准则吗?

我只是一个消费者,不希望看到华硕做得太大了,把一些牌子给逼死了,市场需要竞争。

但是只要我还在做硕市生,我还是会做好上面交代的工作的。个人见解:一个高科技民工眼中的台湾大厂华硕

发表日期:202_-07-22 作者:DISCLOSER编辑部 收藏此页o 相信很少有人会把高科技和民工联系在一起,但是,今天这位来信的读者却自称“高科技民工”,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不过,相信诸位在仔细阅读完以下来信之后,多半会被其有情有理有义的内容所动,至少我们就联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联想到了 自己的成长历程。

也许,每个高科技大厂在其威严神圣的背后都有些不可告人的故事,而背面往往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看到,所以,失望和沮丧在所难免。试问每一个在高科技大厂就职的员工们,哪一个不是多多少少有些抱怨?

因此,我们希望诸位不妨以平和的心态阅读此信,我们还希望作者“高科技民工”在以后的生命里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所在的企业和主管,毕竟,一封再NB的信也改变不了什么。正如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只有改变我们自己一样!我眼中所看的大厂华硕 作者:高科技民工

当我们听说华硕的时候,是一种震撼,因为其技术的优势,市场的占有率,我们不得不承认华硕能走到今天是成功的,是神奇的,但是仅仅是对于公司,而不是对于个人的。

对于个人,如果幻象在华硕可以创造奇迹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果用概率论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机率恐怕是0.01%,因为华硕够大,够稳定,华硕不会允许你来有出格的作为,对于一个世界上少数的几个超级制造工厂之一来说,他所需要的就是一种秩序。

这种秩序就是工厂精神的核心内容,或许在台北总部,华硕的企业文化不是这样,但是到了大陆,到了今天,华硕不需要你来甚幺奇思异想,他所需要的就是维持这个庞大生产基地的运作,而维持一个庞大车间的运作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只有有了强有力的执行力,多达40000的工人才能上行下效迅速的行动起来,才能为华硕创造效益,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所以,在这个时候一种规范,一种秩序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而在华硕我们所接受到的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标准化,秩序化,任何事物都需要量化,这就是华硕今天一直在努力达到的目标,也是华硕企业文化的精髓。

另外一方面,华硕需要施行一种军事化的管理来维持这种秩序,因为人是有惰性的,需要规范来约束,所以管理的核心就是军事化管理,用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起到最低廉的成本,最简短的时间,最明显的效果,但是这种管理是最不人性化的,与华硕所标榜的以人为本是背道而驰。之所以施行军事化的管理是因为军事化管理涉及到公司根本利益,如果没有军事化管理,没有执行力,没有良好的秩序,那幺生产线不可能正常运作,流水线上缺少一个人都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所以公司拼命强调的这些都是与他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在这个时候,大家就应该想道你们的定位在哪里了,在制造工厂没有什幺窍门,没有甚幺专业,没有所谓的技术,有的就是重复动作去维持一种机制的运行,所以不要幻象在制造工厂能有多少技术,多少专业,每天的生活是三点一线的,除了上班就是睡觉,睡觉了又要上班,作为一个社会人,你已经和社会脱节,没有社交,也没有机会能获得多少有用的经验,在这里不需要你专业有多强,也不需要你英文有多好,只需要你能加班就可以了,在制造工厂能加班就是最好的员工。而且,这里的主管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如果有一天你没有加班,一定会有人问你,会觉得奇怪,似乎加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里你会看到真正的教育浪费,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培养的本科生却在工厂做着琐碎重复的事情,想想你们的专业在哪里,真的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了吗?

例如,国家急需的软件人才却在做MIS,MIS真的需要一个软件工程师吗? 不需要,MIS实际上是一个行业流程的电子化,也就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的语言应用,根本没有必要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只需要一个对行业运作比较了解并且稍加编程培训就可以了,真正的软件工程师应该是在研究一种算法,一种应用软件的开发。

另外,大家可以看到紧缺的电子人才却在做着PE。

所谓的技术部门,只是导导新产品,做做简单的测试,再做做所谓的流程需要一个读了4年大学的EE吗,真正的EE应该去做电子,做电路,做通讯,做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充分应用到的工作,如果一年以后你从工厂出来,你觉得你还能看的懂差动电路,画的出各种MOS管的电性曲线吗? 你还能做DFT的运算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结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这里的工作都太简单,你已经退化了,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其它方面,在这里工作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加班多就是好员工,因而就会有不加班还认为不正常的怪现象。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在这里加班已经是被认为正常的事情,试想想你所有的私人时间都没有了,你还能做什幺,你不觉得人生是悲哀的吗,没有时间充电,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时间来享受爱情,你有的只是在无聊的工厂耗费着自己的青春与多年来投入的教育成本。

也有人在想,难道就不可以在华硕做到主管吗? 不是打击你,只要你看看住都住不下的台湾人就知道了,在大陆建厂的同时就会在台湾关闭工厂,而那些工人怎幺办,全部由公司养着吗? 资本主义好象还没有这幺好。人力太多就要转移,转移到什幺地方,哪儿有工厂就转移到哪里,所以大家看到研发中心住满了,6号楼也改装了,你能做主管吗?看看你前面不断调过来的台湾人,不断增大的台干队伍,你觉得你能够熬到他们退休的哪一天吗,或许你可以熬到建新厂。

听说最近在上海南汇区要建一个超级大的工厂,堪称是电子类最大的制造工厂,据说足足可以容纳10万人啊。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上海厂建成的时候,在世界其它地方的厂又会关闭,哪些人怎幺办,到哪里去,失业吗? 不会,他们会到新厂来,所以你就不用想了,至少你的条件就没有别人优越,因为你不是台湾人。在台资工厂,台湾人的地位就好象解放前在中国的英国人一样,他们有着各种特权,各种方便,在大陆升职你是肯定要排在台湾人之后的。或许你会说,在华硕不是也有大陆人做课长的吗?但是你数数,几个,曲指可数啊!不是我们大陆人不优秀,也不是我们大陆人不认真,那幺多优秀的人才每年就这样走掉了,是我们的错吗?还是公司管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不想评论,大家看看在大陆办的比较好的几家台资就知道原因了,像鸿海,明碁,在大陆也是办的很不错的阿,尤其是鸿海,人家的思想就是本地化,所以别人会换位思考,会从大陆的角度来想问题,所以鸿海能在大陆很好的运作。大家应该想想,为甚幺在鸿海,明基,会有这幺多的大陆主管。一个公司最终是否能够在其它地方成功,关键是看这家公司是否融入了本地文化,是否获取了本地人的心。除非这家公司考虑的仅仅是眼前利益。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因为这里仅仅只是制造基地,如果在世界其它地方,只要人家政府的价格开的比我们可爱的苏州政府更低,我相信很快这里的工厂就会关闭,不用想其它的,人家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土地廉价,资源丰富,尤其是低廉的人力资源,人家过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

所以,不要以为公司是慈善基金会。我们可以想到,如果有一天,苏州的土地贵了,消费高了,世界上在其它地方有更优厚的资源,你觉得华硕会继续留在这里吗? 产出了多少就是主管们的最高利益,其它的都是空谈。从上到下都是这样的思想,你觉得在这种氛围下能有多少珍惜关怀员工,如果是真的珍惜关怀员工,就不会有员工突然死亡,或者无家可归,冻毙街头,就不会有网络串联大罢工了。如果大家去我们公司某个生产朔胶产品的部门去看看就知道了,那里的员工是在怎幺样的环境下工作,是在什幺样的防护环境下进行有毒作业。

不会,因为核心部门都在台北,这边没有甚幺值得他在意的,他唯一在意的就是在这边能赚多少钱。所以,不用有太多的奢望,即使现在公司一直在号称要本地化,要将核心机构都调过来,也不过是在说说而已,你觉得真的会搬过来吗,你觉得他在大陆所谓的研发真的可以运作吗,至少我所负责的这幺多机种都是直接和台北在连络,从phase in到phase out,我都没有和大陆所谓的研发有过任何合作。

大陆的研发到底在做什幺,其实也仅仅是一个打杂的,只是相对于工厂来说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打杂的罢了。或许你们会有其它的想法,会觉得我说的有点偏激。但是我所看到的就是这样子的,至少从表象来看是这样。所以,公司所标榜的本地化仅仅只是口号,所标榜的关怀,珍惜员工更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呼声,真的做到吗?? NO,他真正做到的只有cost down,因为工厂的核心内容就是cost down,因为在这里没有智力上的投入,只有被当作机器的人,和被机器一样的人操作着的机器,所以工厂的目标就变成是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高的产能,所以cost down 就成了每一个主管最重要的考核内容,你花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

你们去SMT车间去看看,那种噪音,那种粉尘就像是毒药一样在慢慢侵蚀着柔弱年轻的生命。可是,我们号称珍惜关怀员工的伟大的公司却取消了SMT员工特殊环境工作的补贴,公司宁愿去花百万办一次运动会,也不想在员工身上浪费一点点资源,因为办运动会相当于做一次广告,可是人却有的是,今天你不做,明天依然是门庭若市,多的是人来,何必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如果公司是从长远利益来考虑,就不应该有这种思想,应该考虑到人心向背才是关键。今天从华硕出去的那幺多人,都是未来华硕的潜在消费者,有些甚至是华硕未来的客户,从他们眼中看到的华硕是什幺样子,从他们口中说出去的华硕又是什幺样子,难道明天的华硕是希望人家这幺来说的吗? 我们的主管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考虑到未来华硕的路还很长,并不是今天这点蝇头小利,而是未来整个大陆的市场。

我们的老总不是一直在说要施行巨狮计划,也就是说公司要求大,求广啊,要进行产业多元化,可以理解这种思想是大势所趋,现在的电子产业已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极化,饱和化的趋势,在这种大气候下,唯有大树不易倒塌,因为只有产业多元化,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失一隅而不倒。

但是,我们想想,对于工厂能有什幺多元化,sales,RD,PM等核心部门才会感受到这种多元化,做甚幺东西对于工厂来说都是一样,我们只有follow up的权利,甚幺东西都是台北在做,我们根本不能感受到多元化,我们都是在按照别人定好的,设计好的在做,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都需要经过台北确认,有很多很多所谓的流程,所谓的权限在限制着我们。从一开始进来我们就被告知不要出格,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而且公司一直就没有过要交给大陆人做的计划,或许他们也有想过,但是仅仅只是想法,有的甚至是连想都没有想过。我们的谢副总不是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不会刻意去向着本地化的方向发展,等到某个时机成熟了,再交给大陆人做,看看他说的,连谎话都懒得来说,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会刻意去向本地化发展。他所说的时机到底在哪里?

是等到大陆人都走完了吗?他们的骨子里根本就没有过要本地化的思想,有的就只是money,他们的思想就是一种资本家的思想,用马克思的说法就是,资本对于剩余价值是狂热的,是奋不顾身的,资本的最高利益就是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这就是所谓的本地化的核心内容,他们所谓的本地化应该只是厂房的本地化,作业员的本地化,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资源,大陆的人力多丰富啊,电力供应多充足啊,在台湾养一个人我可以在大陆养一条线啊。你以为大本,大专招进来真的可以做甚幺吗,真的可以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吗,真的可以释放出自己的能量吗,真的可以体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吗??? 错了,你错了,人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刻意嘛,你就先打打杂吧,等到时机成熟了。这个时机是什幺时候,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时机你是等不到的。为甚幺我要说你等不到那个时机呢? 我们先看另一个问题,你算算你进来了这幺久你受到多少教育训练,你再想想公司所标榜的教育训练真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吗,真的可以吗,我只问一个简单的问题,问所有的PE,你接受了多少理论方面的培训,在台北,工程课的工程师每个礼拜都会有RD提供的专门讲师来上课啊,而我们呢,我们做了什幺呢? 我们接受了甚幺培训呢?接受的少的可怜的一点点培训也根本就没有涉及到多少技术,再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可以搞清楚high speed PCB的布线和工作原理,有没有人可以很清楚的说出为甚幺pcb要把电源布在专门一层,很大一块,用来进行逐级虑波的电容怎幺来实现更大的带宽,怎幺来计算布线时电容之间的电感达到最好的虑波效果? 这些我们都没有接受过培训,这些都是我自己找资料看的,我们的培训一点也没有涉及到,实际上我们根本就没有理论方面的培训,所以我们呆的再久也还是比不过人家,我们进来的时候可能是比较强,在学校成绩都较好,可是在这里打一年杂以后我们还能怎幺样,如果每天不看书,估计我们已经连学校的那点专业知识都忘记了,等到我们想回头来做技术的时候,突然发现,电路看不懂,协议忘记了,英语也退化了,你觉得还要等到甚幺时候啊,这个时候又会有人说大陆人不能接手等等之类,又会对你说你先打打杂,我们从台北调人过来,时机不到啊,看看最后我们得出的结果是时机不到,呵呵,等等吧。他所谓的时机是不是遥不可及的啊!为甚幺我们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为什幺公司不会给我们培训,因为核心机构在台北,因为公司不去刻意本地化,因为RD在台北,根本就没有本地的研发部门来真正的support你,你想你可以经常做飞机去台北培训吗,好象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了。

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也就没有成长的机会,也就不能留住人才,IBM的员工每年都会有很多时间留在课堂里的,你有听说过IBM有多少人离职吗,很少很少,只有他解雇人家,没有多少人主动离职的,而在华硕,你可以看到计划经济时期百人排队的场景,可是那不是商场打折,那是华硕在办离职啊,多幺触目惊心啊,人才的流失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品质的问题,一个刚进来的操作工和一个工作两年的熟练操作工差距有多大啊,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很多的制程不良,直至报废,还有更可怕的是一方面人力紧缺,而另一方面却在不断离职。

我相信很多人每天都是加班到10点,12点,甚至是凌晨两点,因为华硕的用人策略以及价值取向的问题,一般都是招应届生,而到了每年的7、8月,老员工都走了好多,可是新人都还没有补充,没有训练,这个时候就会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情,累,是华硕人的共享词,加班是华硕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可恨的是华硕尤其喜欢雇用实习生,因为他们的价码只能招来应届生,他们的说辞只能应付涉世未深的应届生,没有几个有工作经验的会来华硕,会来华硕浪费时间,而且这样还可以節约很多开支,对于公司来说又是cost down的一项新发现。每次涉及到cost down都会让我们的主管们异常兴奋,更可怕的是恶性循环已经形成了,离职,招人,离职,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一边是越来越稚嫩的面孔踏入,一边却是一张张沮丧的面孔离开,一旦名声在外,就很难在进行改变。现在在武汉等地方的很多高校都已经知道了华硕的状况,从离职人口中说出去的华硕已经广为流传,华硕在大陆的第一步已经注定是失败的了,已经开始面临招人难的问题了,已经开始为人力的匮乏而头痛了。而且越是不想去改善到后来就越来越难得改善,越是不愿意刻意去改善,就越不能去改善,员工不信任公司,公司也对员工一再的cost down,一再的高压管理,这样两方面的矛盾甚幺时候可以得到改善。等到他所谓的时机成熟恐怕是痴人说梦。

遥不可及。我个人以为他所谓的时机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大陆政治稳定,治安良好,可为天时,而苏州内有运河,外有上海机场,海港,可谓地利,但是人和呢,人和在哪里,人和在人们心里,如果人心没有了,还有人和吗?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公司应该觉醒了,当人心不在的时候,你觉得还能有甚幺?有的只是流水一样的员工,和每况愈下的品质,和越来越恶性的循环,大家想想,这样的状况在未来华硕真的可以做到他所说的品质吗? 他的宏图伟业靠什幺来支撑?他的巨狮计划靠甚幺来完成? 个人见解,不攻击任何个人和组织,纯粹是就事论事。华硕不是我的家:为养活自己,我必须离开华硕

发表日期:202_-07-19 作者:DISCLOSER编辑部 上下游撮合 分销价社区 内幕参考

家,对于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生活的压力让我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将汗水洒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每个工作岗位上,寻找家的那种亲切感和归属感。但是,生活往往向我们展示出并不美好的一面,《联想不是我的家》、《宏基不是我的家》,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字让我们意识到现实的残酷。

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华硕不是我的家》。根据作者的描述,他选择离开的理由仅仅只是他需要自己养活自己,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当年为了生存而闯关东的汉子们,对于这封来信的作者来说,他的心情,也应该有着些许这样的沧桑吧!我们衷心希望《华硕不是我的家》的作者不要离开这个圈子,也许你还有更多的苦楚,就让大家一起来做虔诚的听者吧!也许,我们还能够尽些绵薄之力,您说呢?

联想不是我的家、宏基不是我的家,华硕也不是我的家,那么,试问天下哪位资本家开设的企业又是员工的家呢?答案是根本没有?还是有待寻找?我们,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华硕不是我的家》 作者:我来到华硕快两年 我从ASROCK线走到INTEL线,我每一条线的SFIS,治具,设备,流水线都是那么的熟悉。

“生技!~~机器坏了~”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会把它当使命去执行,我会把机器调试好然后告诉OP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他们从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不过每当我走过他们生产线的时候他们都会叫住我——“喂~~生技!~~机器坏了~”我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修好它。“好了,可以用了”我总会自豪的说。

我走到HP4线的压散热片治具旁边,我轻轻摸着它的手柄,给它加润滑油,拿出内六角松动螺丝,带好手环后开始调试。15分钟后开始试压一片——不成想一边的PIN角偏了,我开始重调。这时小妹妹(作业员)翘起小嘴说:“你会不会修啊?!~不会把你师傅喊来!”

我看了她一眼—— 一个新人。不过她这句话让我回想起2年前我和20几个人从学校被招到这做设备助理工程师,我第一次上线修的也是这种治具,那一次我失败了,签了45MIN的异常!

记得那个OP也是跟我这么说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失手过一次,我想我虽然没有善始也该有善终。

“马上就好!”我很自信。“你来多久了?”她问我。“一个星期吧”我不想和她闲聊。“我KAO,一个星期你就上线了,我看你工号,CMXXX''?”她拿我识别卡。“好了,用吧,散热膏不要太多了~~”我取回识别卡,走了。

真是很不幸,就因为我第一次上线签异常我被上了黑名单——不适用之人员,被发配到六厂。我刚到六厂的时候车间里只有INTEL1、2线,我们办公室只有一张白板。老人们都在看线,新人就搬东西,从一厂往六厂搬。

架线的东西,备品,流水线都是我一个人搬的,因为就我一个新人!10几平方的备品室都是我一个一个栈板从一厂用油压车拉到六厂北码头,再从北码头拉到3楼,其中最多的也就是显示器,一条线就有13,14个,大概20条线的量吧。所以现在我看见显示器就象老爸看见儿子一样亲切!备品室的老大见人就说:“如果没有老员工(我外号)备品室就不存在!”

其实最让我自豪的不是显示器而是真空泵。1吨一个的真空泵一共4个用油压车先要拉过一段泥土路,然后再过北码头的一段斜坡,我每次在坡上拉到一半又滑回去,反正那4个泵最后终于到了3楼。现在我看见真空泵我都会感慨:我原来这么NB啊!!

架线很辛苦,经常到11点。不过那段日子是我最值得怀恋的,最充实的。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一定要做好(应届生找工作很难的),哪怕是以后我被先后大过一次、小过两次我都没有退缩过。我深深的爱着这份工作,因为我靠它养活着!

那天,我到RD2线借东西,其中一个新来的分组长说押我的识别证,另一个说你拿去用吧,我说你不怕我不还吗?!然后她说了一句让我感动一悲子的话:“我借给你是因为你比较勤快!我每次叫你修东西你都来了,叫别人却总是推三阻四的。” 两年前课长问我SMT锡膏中锡铅比例多少?我说不知道。

两年后课长还是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与第一次一样。不同的是,现在流行无铅焊锡了。

我在华硕做了快2年了,说出来你都不信:一次工资都没加,4月份我被评为“课优秀员工”应该有嘉奖一次,别人都有没有我,我不在意,上次满一年的加工资新人都有,我没有,我不在意。这次普调上次没加的人都加了,还是没有我。我带的3个新人都比我拿的多,我说不在意其实是在骗你们,也在骗我自己。我这个月拿了1420块,搬家的时候我请那些师傅帮我把2个大床扛到楼上去,他们说可以,10块钱一张,我说行给了他们20。后来我后悔死了,我居然把我两年来ASUS给我加的唯一的20块给了别人,我想起那4个真空泵,那无数个日日夜夜,想起这两年来我被记的大过小过,想起那天晚上在2号门被人打的头上缝了3针!我再也不能控制我自己,我泪如泉涌!如果线上的主板都有感情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会为我流下伤心的眼泪!明天就是我离职的日子,我太害怕这一天的到来,这里是我奋斗2年的地方。这里有我太多的留恋与遗憾。不是我要离华硕而去,而是它遗弃了我!

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认为华硕是我最想工作的地方,不过前提是我能养的活我自己!

我想买一片华硕的板子留作记念,苏州这边哪里有卖的,谢谢!

第四篇:不要让经验限制你的发展

不要让经验限制你的发展

薛竞成翻开报纸上的招聘员工广告,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广告都包含两大内容。一是宣传公司的势力和优越性。这当然是为了吸引人才加入公司。另一是为了招到人才而列出的一些具体经历与工作经验要求。

在一些供应厂商的广告上,我们也常可以看到提及本身从业经验的宣传。在我从事的行业中更是如此。我的记忆中,在所有介绍服务的交谈过程时,从未遇到过不问及我的经验的。

经验,是每个人用来预测办事效果的资料凭据。似乎每个人都知道经验对办事的能力的重要性。但却很少会注意到经验对办事的限制和坏影响。本期我们就来谈谈人们的经验在提升SMT应用素质上带来的问题。为什么经验对我们很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办事时所选择的做法、方向和决策、几乎全都经验来指引。人类的行为自小就是如此。婴孩没见过火时总会以手去抓它。一旦被烧痛了,过后便对它有戒备,甚至害怕起来。这种使用经验的本能直到我们长大了还是如此。我们日常对事物的决策,都是无意识和很直接的从我们记忆中的经验里得到指引。和小时候不同的,在知识和经验逐渐增广的情况下,我们能下意识对的事物给予怀疑,并设法在决策前吸收知识骏。这种怀疑的行为并不是一种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小孩很缺乏这种能力,而成人之间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很多时候人们的问题是没有去下意识怀疑本身经验,而即使有时在下了意识后还是存在问题,这又是因为有很多时候人们被狭窄经验影响不自觉地终止了怀疑的行为。也就是说狭窄的经验使本身相信怀疑是不必要的。

以下让我举出不久前和一位用户交谈时遇到的一件事来进一步解释。当时我和这句用户在讨论他厂内回流焊温度设臵的问题。他用的是一般传统的方法,在产品的基板上取了两 点做温度测试点来设臵回流焊炉的温度曲线。其中的一点是选择一步片状矩形电容的一端,另一点是在QFP的一个角上。我问他为何选择这两点。他答道小元件较热,而大的QFP是较冷的一点。为了指引他发现这估

计方法是不科学的,我接着问他是否知道电容的两端的能有相当的差距,以及QFP四边的脚之间的有相当的差距。他回答说对他选购的那台回流焊炉子来说,这是不重要的。因为他的供应商曾经试过给他看,在接脚之间的温差很小。在这情况之下,他认为不必接受我找寻真正最高和最低温点的建议(其实当时我还没向他解释科学的做法,而后来因他认为不必也没有谈下去)。

这里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以上的情况。那位朋友亲自见过QFP的接脚间温差不大,这是他的‘经验’。这狭窄和主观的经验使他认为在其现有的设备下选择测温点不必考虑太细(我想当时供应商测试无意问是害了他),这家工厂做的产品,是技术较简单的单层双面板,元件种类难度和排板密度都不高。加上他选用的回流炉是性能相当好的品牌型号,以及可能在设计上没犯什么错误,致使在此组合条件下测试的结果显示QFP各接脚的温度不大。然而,使用这种‘一竹’似的经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在任何其中因素(决定因素)起变化时,生产质量和效率都可能发生问题。我视查了这用户的工艺管制程度,在其没有对使用的炉子作出性能鉴定,并执行日常功能监视或变化预测,以及没有对产品设计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这做法有相当高的失控机会。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强调过,进行科技活动应尽力减少感性猜测的成份。这例子中的用户以本身见过的一组因素组合条件下的经验,来应用在其他的因素组合条件下,所具有的猜测成份很高,也因此出错的机会也相应的提高,许多人也许还未曾见过,在工艺和设计照顾良的情况下,一个如0805矩形元件的两端,温差可以高至摄氏9度以上,而一个QFP所有接脚 间的最大温差,甚至可达17度以上。而在一个较复杂的电路板上,回流焊时的温差可达20几度以上。这还是在性能较佳的炉子中测得的结果。在这些条件下,要确保板上各焊点的长期可靠情性(即使用寿命)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如果以上述用户的做法,很可能会在工艺调误认为正确,而实际板上已出现某些焊点内部结构不良的情况。在一条生产线上,产品的变化经常是个相当大的变数,而且也是常会出现变化的(您不可能永远生产同一类板子)以上用户在没有学习正确的工艺调制和监控方法下,质量失控的问题是应该担心的。

以上情况,用户看似应用经验,其实是为经验所害,而阻碍了进步。读者不妨看看自己厂内的情况。是否有些生产问题,以往用某一处理方法获得解决,而有时用同一做法却完全无效呢?可曾坐下

来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SMT应用上,经验的应用是应该特别小心的。原因是SMT这门技术的牵涉面广、综合性强。许多问题的成因都是多方面的组合。片状矩形元件的立碑现象最少有 8个成因,回流焊后的焊球问题最少也有7个以上的成因……等等。如果不是经过有系统和完整的技术培训,单靠自身摸索得来经验很容易趋于片面和肤浅。相信读者很容易想像到在没人指导下观察和了解到7、8个以上的因素和问题之间因果关系的难度。而在功底不深、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往往使用者并不会发现自己的经验有限,也很自然地会受到狭窄的经验而左右。我们在许多交流会上常可见到,许多被提出的问题常有人很简单直接的给出一个答案,因为只有在了解了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后,才有可能作出意义和有效益的回答。而从以上有关SMT牵涉面大的观点中,我们不难发现要了解那全盘的因素条件,一般不是瞬时间马上可得到的。人们常给予直接和片面的答案,是因为没意识到经验的局验(我想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经验不足的)。约在3个月前我出席了一个有关CSP

(ChipScalePackaging)的研讨会,其中在谈论到回流焊接时元件的自对准效应(Self-alignment)时,有人问 及可允许的偏移(Offset)程度,回答是凸点的50%。这也是个本能地采用狭窄经验的例子。50%这数据是取决于某些特定条件下,包括芯片大小(重量)、凸点(Bump)种类、凸点数目、焊盘设计、基板设计和采用组装工艺等等不下7、8个因素。在没有清楚了解其间关系时就给予定论是不太恰当的。况且自对准效应是种自然物理现象,而到目前为止非生产工艺上的可控因素,使用50%的偏移容许这一观念,在工艺管制的概念上是说不过去的(我觉得回答者有职责解释这一观点)。

没有意识到经验的限制的另一个常见害处是增加了被蒙骗误导的危险。我有好几次和供应商合作共同拜访用户,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供应商的代表常会出现有意隐藏回避或牵强做答的情况。过后谈起时常会了解到有些原因是供应商不想在用户目前显示出经验的不足。因为一旦客户觉得他们经验不足时,以后的说服工作就很难进行了。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这么做。这现象很多时候可能是一种双方都失利的做法。我以前就很难进行了。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这么做。这现象很多

时候可能是一咱双方都失利的做法。我以前的文章中曾解释为什么现时的供应商代表一般缺乏完整的经验,也提到了用户在许多情况下有可能对供应商某些方面了不够完全。我们应该接受这些事实。如果用户很清楚的了解到经验的局限性,接受供应商并非完美的,不加以排斥而更具建设性的进一步讨论,要求供应商去寻找所需资料,甚至验证,给供应商一个开放和要求实质(而非要求完美)的讯息。我想这样会减少被误导的机会。我们必须面对的是,除非对他们不利,否则‘良好’的推销人员是不会指出您 的经验不足而招惹感性上的排斥。所以在介绍的过程中常会‘顺水推舟’地加强您的经验限制。只有在对SMT知识有了相当的认识之后,一个人才会较能够避免受到经验的限制,才能够有发展到高应用水平和境界的先决条件。在我的协助厂家提升SMT技术应用和管理的服务中,知识培训战友了很大的成人。当我和用户谈及我编课程时,常遇到许多用户向我要课程的内容,并认为只有在看了内容后自己才能决定是否需要和文盲。我认为这是个不太正确的做法,从我的观察中也的确如此。读者如果有参加讲座或培训班的经验,一般在参加之前也都可得到内容资料。不妨想想看,有多少时候您 在事前所得知的内容中能很好的预测到讲座或培训中所能得到知识的质和量?在看内容时,我们常常很自然的用我们的经验来‘猜测’其内容的质量,也因此常常受到经验的限制。

如我以前文章中提到的经验,绝大多数已采有SMT的用户在看到标题为‘SMT应用基础’的课程后,都在心中把它的内容定为简单得在本身现有的程度之下。‘基础’两 个字完全没有科学含义,它并不能表示内容的范围和程度。只不过大多数人在感性上把它定位为处于自己知识程度这下罢 了。即使是更进一步的看内容标题,大多数人还是以本身经验来自下定义。比如当看到标题为‘回流焊工艺’时,会自然地把其内容和本身现有的知识挂钩,并常因本身厂内已用了回流焊工艺而觉得没什么需要学习的。在我亲身体验的几个实例中便是如此。但当我把他们的做法提出技术对比后,加上举出内容中一些例子,如一般没被提及的焊后冷却效应、炉子抽风系统对质量的影响、在组装板进入炉子前对炉子前段设计的考虑等详细知识后,许多人才意识到本身并未了解到课程内容的实质。这些情况之下,如果当时缺乏此机会让我给他们详细解释,他们必将为自己经验所限。而断了学习提升的机会。

意识到经验不良的一面后,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降低这方面不良影响的问题。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中,可以了解到问题的起因在于我们常常没下意识地使用自己的经验,并很少有下意识的去怀疑经验的不足。使用经验似乎是难以避免的自然行为,所以要避免受到狭窄经验的限制,首先应该具有怀疑本身经验的能力。由于使用经验的行为是非下意识的,而怀疑本身的经验则需下意识地去做,这给我们造成一定的难度。必须把怀疑经验、挑战经验养成为一个习惯。也就是说,使得怀疑经验的行为也成了不需下意识的一种自然反应。

要养成怀疑经验的习惯,我想最好是通过对SMT技术知识的深入认识。理由是,当你对这门科技有了较深的认识。工作上的急促繁忙、市场优良课程的缺乏、工厂内交流和研究氛围的缺乏、管理层对知识开发的不支持或不懂到懂的过程,而这过程正提供了无数次我们可能因稀罕经验而停顿的机会。所以在我们尚 未达到一定水平,尚 未能较自然的运用怀疑功能时,我们必须常常下意识的对自己说:怀疑!怀疑!

我本身较为幸运,我对经验的怀疑,并非在学习了许多知识后才开始的。而是由于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到科技并不是我们一般想象中那么单纯而开始的。当时我刚进入工业界工作不是很久。在航空技术的工作环境中首先使我学习了对事物的处理必须致细和小心。也因这态度,有一回我在换一颗保险丝时,见到了上面标的220V标记。当时问我同事为何保险丝除了电流值外还需要标明电压值。同事也来。我于是到大学的工程图书馆去找资料了解。当我在寻找有关保险丝的书本时,竟然见到了一本比辞海字典还大还厚的保险丝专题书,确实有点吃惊。一向认为没什么技术深度的保险丝竟然需要一本这么大的书来加以说明。自那时候起,在我心中就一直认为科技范围之广不可及。也因此对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否足够常带怀疑的心。其实学习来达到怀疑的境界。再不然就只好比他人多付出一些失败的经历了。

SMT除了范围广之外,发展也很快。您以往在常用SMT技术上得来的经验,已有可能在BGA、FC和CSP技术时已不够用了。以往的设备或生产线配臵方法,也许在贴片机速度的不断提升下已经有所改变。您要在技术上领先,享受‘先进’的名誉,更应该不断更新自己和厂内的知识与经验。我们不能改变以经验办事的基本行为,但是绝对可以排除或降低经验对我们的限制。这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不断改进’、‘训练一再训练’和‘比较标定’等管理观念,其出发点也正是针对经验的限制。不管是什么管理观念名称,其灵魂都是:怀疑-测量-改进-再怀疑-再测量-再改进……。

第五篇:不要让他人的消极情绪影响你

不要让他人的消极情绪影响你

我毕业后来到北京某房地产公司营销策划部工作。第一份工作,让我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了很美好的憧憬,想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拳脚

进单位后,同一科室的吴姐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照顾有加,我也觉得她很会关心人。然而,时间久了,我却发现吴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优秀。每次工作累了,吴姐都会“体贴”地劝慰我,“这个单位就这样,没必要如此卖命”、“小陈,其实咱们这工作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最后结果都一样”等等。

一天,吴姐不知何故,上班迟到了。这是她当月第四次迟到,根据单位规定,财务扣了她100元工资。这个月发工资后,吴姐无比郁闷:“单位也真是的,我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偶尔出点小错,居然如此计较,竟这样对待员工,真不像话。”当我劝慰她想开点,以后好好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时,吴姐叹了口气,说道:“唉,一天到晚写方案、改方案,真没意思。透支生命,浪费青春。”

上个星期,我熬了几个通宵写出的营销策划方案又一次被否决了。正当我准备重新动笔时,吴姐凑过来,不失时机的劝慰道:“像咱们这样没有背景的,你做的再好都是白搭。混口饭吃,没必要较真,有合适的机会就跳槽吧!”前几天,上班时,因为手头工作已经做完了,我忍不住点开开心网玩起了偷菜游戏。恰在这时,老板进来了,他看着我没来得及关掉的网页,严肃的说:“上班时间怎么能玩游戏呢?这种态度怎么能把工作做好呢?”说着,就安排上司准备对我进行处罚。下班后,目睹了全过程的吴姐拉着我说:“看到

了吧,老板就这样,对谁都不会客气的,为他卖命,还不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我忍不住嘀咕道:“对啊,不就是玩了一会游戏嘛,至于这样对我吗?”

谁知,我们的这番对话不知被谁听到了,告到了老板那里。第二天,我又被老板“教育”了一顿。

回来后,吴姐似乎早有预料似的:“看到了吧?这就是咱们公司,不管大小事情,总有人及时向老板汇报的。咱不就是说了几句不太中听的话吗?真是的。”想到老板教训我的场景,我内心愤怒不已,和吴姐说道:“这回我算是见识了,这单位真像你说的,没意思。呆在这里也没啥奔头了。”

此后,我对单位越来越失望,当初的雄心不再,每天都消极应对。看到我的情况,老板找我谈了几次,每次我都决心要好好工作。但回来后,一想到吴姐的话,想到自己的遭遇,我又动摇了。终于,在一次人员调整中,我和吴姐都接到了单位的辞退通知书。离开时,我心里还愤愤不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一次聚会,原公司一位同事不无惋惜地对我说:“其实,当初老板很看重你,本准备好好培养你的。可你后来的表现越来越令他失望,他才不得已作出了除名决定。”我还从他那了解到,当初和我一同进去的同事现在有的加薪了,有的升迁了。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当初自己年少,独立意识不强,容易受人影响。以致在遇到小小的挫折后,不主动检讨自己,反而抱怨客观因素。尤其在吴姐的“煽风点火”后,对单位失去信心,以致丢了工作。这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大教训。

身在职场,我们总免不了碰到一些消极的同事。当自己身边有人在不断抱

怨时,我们总容易在无意间被这种消极情绪感染,尤其是在工作中遇挫时,他就经常将自己的问题怪罪到单位的规章制度上,认为单位对自己不公平,从而对工作变得消极起来。

身在职场,我们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当遇到心理阴暗、有消极情绪的同事时,要及时避开,不要被其影响。否则,失去的将是自己的美好前程。要相信,上司不会喜欢一个长期处于不满和抱怨状态中的下属。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需要学会预防他人的消极情绪对你所造成的心理干扰。

不要让装修害了你的乔迁之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