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口腔技术操作规范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22-428651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4 09:48: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口腔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科技术操作常规

一、基本要求

(一)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二)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空腔诊疗器械,包括口径、探针、牙科镊子等空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四)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五)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医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一)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是: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三)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维护和保

养,对特殊的口腔机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四)根据采用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日期。

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科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五)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对不耐湿热、能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六)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可配备官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七)口腔诊疗区域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第二篇:口腔牙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模版)

美 容 牙 科 临 床 技 术操 作 规 范

目录

三、口外检查

1.皮肤

2.颞下颌关节检查 3.咀嚼肌和表情肌检查 4.颌面区缺损检查、5.骨骼分析 6.软组织检查

四、口内检查

1.牙周筛选检查 2.口腔缺损检查 3.牙合分析 4.牙检查 5.软组织检查

五、美学评价

1.一般评价(1)年龄特征(2)性别特征(3)个性特征(4)种族特征(5)体形和体型(6)头发 2.面部评价(1)面形和面型

(2)面中线及垂直参考线(3)对称与比例(4)侧影分析

(5)前额

(6)眼瞳孔连线和口角连线(7)鼻(8)颏

3.微笑分析

微笑分析包括病人自我分析和医生分析两方面。(1)唇形、唇线、上唇曲度与鼻唇构(2)微笑线(3)牙形与牙型(4)牙排列(5)牙中线

(6)切平面、牙合平面与龈平面(7)前牙视觉对称与平衡(8)前牙转位视觉比例

(9)牙色(10)暗间隙 4.语音评价

六、资料记录

1.X线检查(1)根尖片(2)曲面断层片

(3)头影测量片:头影测量片是牙齿美容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和诊断分析。2.诊断模型

模型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进行术后效果模拟和模型外科。3.影像

(1)光学照像(2)幻灯片

(3)数码照像:分普通数码影像和口内数码影像。电脑影像系统有助于美容牙诊断、医患沟通、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方案陈述。(4)数码录像 4.图表 5.会诊资料

七、治疗目标

1.外观得到改善。

2.牙齿及周围结构的功能得到改善。3.积极的心理社会反应。

八、治疗计划

1.牙齿修复美容计划的制定 2.牙周美容计划的制定

3.牙齿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

九、患者教育和知情同意

1.患者教育(1)技术优点(2)技术缺点(3)生理的局限性

(4)影响手术的风险因素(5)术后并发症

(6)术后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要性

2.知情同意

所有不可逆美容手术均应得到患者的同意。在签署手术同意书之前,应告之患者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目标、影响已知风险和并发症的因素、多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积极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和将来需要重新替换等。

十、疗效评估准则

1.有利结果(1)外观改善

(2)面部高度得到恢复(3)积极的心理社会反应(4)患者良好的适应性

(5)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功能得到改善 2.已知风险和并发症

(1)患者有适应不良的反应(2)语音的变化(3)外观无法接受(4)患者期望值过高(5)材料的失败(6)功能受到限制

(7)颞下颌关节和(或)口面肌肉功能异常。(8)过敏反应

(9)牙疼痛及牙髓的并发症(10)正畸牙松动度异常(11)牙周并发症(12)正畸牙根吸收(13)正畸牙釉质脱矿(14)口腔黏膜溃疡或损伤(15)手术的不可知性(16)材料寿命的不可知性(17)需要定期的专业护理

(3)使用匙形器、锄形器和锉等刮除色素及牙石。(4)检查效果(5)医嘱

【优点】

1.不必磨牙。2.见效快。3.较安全。【缺点】

1.漂白剂可引起牙髓、牙龈组织、牙颈硬组织的病变。2.在选择病例中只有75%的成功率。3.需要持续治疗。

4.牙齿漂白后有在着色的想象。【适应症】

1.轻、中度四环四素牙。

2.釉质光泽好、淡黄色的轻度氟牙症。

3.增龄性牙齿变色以及烟渍、茶渍引起的牙齿变色。【禁忌症】

1.儿童牙齿和年轻恒牙。

2.中度变色或伴有釉质发育不全的变色牙。【操作要点】 1.记录色牙。2.印模。

3.制作石膏模型并进行修整。

4.在模型上美观区唇面均匀涂上一层光固化材料并关照固化。5.制作托盘。6.修整托盘。7.口内试戴托盘。8.示教放置漂白凝胶。9.医嘱。

3.光照固化复合树脂操作比较复杂。

4.可见光不能透过金属等阻光材料,使光固化技术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5.可见光光线对眼睛有刺激。6.在某些光源下呈现荧光色。【适应证】

1.牙冠唇面病变及变色牙的唇面美容性覆盖。2.牙冠外伤性牙折的对接及缺损部位的修复。3.畸形牙的改形治疗

4.牙列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中粘贴某些附件、关闭前牙间隙及个别牙错牙合正畸性治疗。

5.作为义齿的修复材料,应用于固定桥及人造冠的修复。6.再植牙的固定

7.其他。用于某些口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牙龈萎缩或缺损可用红色材料修复;用于某些修复体的修理材料,如烤瓷(桥)瓷面折裂的修理;用于瓷牙面或塑料牙面的粘结材料等。【操作要点】 1.清洁牙齿 2.牙体制备 3.选牙色 4.隔湿

5.必要时垫底 6.酸蚀

7.冲洗、吹干、评价酸蚀效果 8.涂布树脂粘结剂、固化 9.必要时涂布遮色剂 10.充填复合树脂 11.固化

12.调牙合和抛光

2.牙齿变色或被染色 3.牙釉质缺损

4.牙齿一定程度的排列不齐或畸形牙。【禁忌证】

1.夜磨牙而使牙齿磨损的患者 2.牙齿太短。3.牙釉质不足。

4.现存修复体很大或做过根管治疗而且剩余牙体组织少的患者。5.有不良口腔习惯的患者,如有咬指甲或咬铅笔等不良习惯。6.有反牙合或切牙合的患者。【操作要点】 1.唇线评价。2.选牙色。

3.必要时施加麻醉。4.牙体制备。5.印模。

6.必要时制作临时修复体。7.技工室制作瓷贴面。8.试戴。

9.必要时瓷贴面染色。10.粘固。

11.修整、抛光。12.医嘱。

6、原有桩冠发生冠钉折断,断桩无法取出,或虽取出但根管壁过薄,抗力形、固力形差者。

7、深覆牙合、咬合紧,牙根长度不足,无法获得足够的固位形、抗力形者。【操作要点】

1.残冠修整与切除。2.根面预备。3.根管预备。4.制作桩冠代型。

5.根管冲洗、消毒、吹干,用暂封材料封闭。6.按常规包理、铸造桩冠代型。7.桩冠代型的试戴。8.桩冠的粘固。9.制作临时修复体。10.制作全冠。

11.全冠试戴、粘固。12.医嘱。

9. 折裂牙。

10. 大面积冲田后的牙齿 【禁忌证】 1. 松动牙。

2. 基牙根部有病理性改变。

3. 牙根或牙周有病理性改变且牙槽崤出现明显吸收者。4. 咬合关系异常,如反严重,咬合过紧。5. 牙冠更组织缺损严重达龈下者。【操作要点】 1. 术前设计

(1)固位体的设计。(2)桥体的设计。(3)连接体的设计。(4)个性设计因素。(5)年龄设计因素。(6)性别的设计因素。(7)颜色的设计。

(8)形态大小的设计与视错觉考虑。2. 材料选择。3. 牙体制备。(1)麻醉。

(2)切端与唇侧深度指导沟的制备。(3)切端与唇面的制备。(4)邻面制备。(5)舌侧制备。(6)边缘的制备。(7)排龈。

(8)细磨整个制备体,去除所有的锐角。(9)印模(10)灌模。4.制作临时冠。5.咬合记录。6.选牙色

(1)拍照记录相邻牙的颜色。(2)确定色相。(3)确定彩度。(4)确定明度。

(5)确定参色与异色。(6)填写颜色技工单。7.填写技工制作单。8.技工的设计与制作。(1)模型准备。

(2)金属支架的制作。(3)烤瓷。

(4)修形。

(5)内染色与外染色。(6)上釉。9.试戴。10.粘固。

(4)确定明度。

(5)确定参色与异色。(6)填写颜色技工单。7.填写技工制作单。8.全瓷冠的技工室制作。9.染色。10.试戴。11.粘固。

待其凝固;或置丙烯酸树脂调和物于预成冠,并使之在制备体上就位。

(5)树脂橡皮旗时取出修整,然后再放回至制备体待其凝固。(6)必要时内衬和边缘再处理。(7)凝固后按常规修整抛光。(8)必要时染色。(9)粘固。

2. 直接印模备牙法

(1)备牙前印模,储备印模。(2)牙体制备。

(3)液态石蜡或硅油保护制备体。

(4)置丙烯酸树脂调和物于印模内,并使之在制备体上就位。(5)树脂橡皮期时取出修整,然后再放回印模,待其凝固。(6)必要时内衬和边缘再处理。(7)凝固后按常规修整抛光。(8)必要时染色。(9)粘固。3. 间接法

(1)牙体制备。(2)排龈。

(3)印模和灌制石膏模型。

(4)技工在模型上制作临时修复体。(5)必要时内衬和边缘再处理。(6)抛光。

(7)必要时染色。(8)粘固。

2. 基牙呈雏形,固位形态过差,义齿不能获得足够固位力。3. 精神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易将义齿误吞。4. 口腔黏膜病经久不愈者。5. 对丙烯酸树脂过敏者。

6. 对基托的异物感无法克服者。7. 对发音要求较高的患者。8. 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术前准备】 1. 工作条件。2. 患者心理准备。3. 口腔准备。【操作要点】 1. 义齿美学设计

(1)人造牙:人造牙的选择和排列应根据患者的邻牙颜色、年龄、性别、肤色、面形、职业、气质和主观要求等诸因素来综合考虑。

(2)基托:对修复组织缺损、支持唇颊部软组织和恢复面部外形起重要作用。(3)固定体:①卡环型固定位;②套筒冠固定位;③精密附着固定体。2. 口腔预备。

3. 制取印模和灌制模型。4. 确定和转移颌位关系。5. 义齿的模型设计。6. 铸造或弯制义齿支架。7. 排牙和完成蜡型。

8. 装盒、去蜡、充填塑料、热处理。9. 开盒、打磨抛光。10.试戴、调牙合。11.必要时染色处理。【并发症】 1. 疼痛。2. 实物嵌塞。

3. 义齿损坏、折断、磨损。4. 牙齿变色、外观欠佳。5. 发音不清晰。

3. 美学因素。4. 自尊需要。5. 回归自我需要。6. 希望容貌年轻。7. 希望口面肌肉饱满。8. 旧全口义齿有美观问题。【禁忌证】

1. 对于牙槽骨严重吸收致低平,黏膜增厚,口干严重的患者应慎重对待。

2. 对于口腔解剖条件不理想,对外修复极其苛刻,求美期望过高者,应慎重对待。3. 易作呕者或唾液增加者亦应慎重对待。【操作要点】 1. 口腔检查。

2. 取印模与制作模型。3. 颌位关系的记录。4. 颌位关系的转移。

5. 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6. 全口义齿基托的形成。7. 牙合平衡调整。8. 蜡型外形的形成。9. 试戴。

10.装盒和去蜡。

11.充填塑料与热处理。12.出盒和磨光。13.义齿初戴。14.选磨。【并发症】 1. 疼痛。2. 固位不良。3. 美观效果欠佳(1)中线偏斜。

(2)对称性处理不当。(3)微笑线处理不当。(4)上前牙过突。(5)下前牙过突。

(6)上前牙对上唇的衬托不足。(7)下前牙舌向位。4. 垂直距离恢复不当。5. 发音障碍。6. 恶心。

7. 咀嚼功能不好。8. 咬唇颊、咬舌。

9. 不良的社会心理反应。10.基托折裂和折断。11.人工牙折断或脱落。

【适应证】

1. 身体健康、口腔卫生好、要求种植牙美容并能按时检查复诊者。2. 个别缺牙、部分缺牙种植床骨质及缺牙间隙正常。3. 全口牙缺失,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4. 部分或全颌缺损植骨后。【禁忌证】

1. 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代谢障碍等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拔牙等手术者。

2. 颌骨骨质疏松症或骨硬化症。3. 颌骨内有病变,有良、恶性肿瘤。4. 严重错牙合,牙重度磨耗,有不良咬合习惯者。5. 口腔卫生差,吸烟者。

6. 上中切牙间隙不宜选择种植。

7. 牙槽骨严重吸收,剩余骨不足以支持种植体者。

8. 缺牙间隙小,牙间距离短,手术易损伤邻牙及周围组织使种植失败。9. 精神紧张,不能与医师合作者。

10.心理状况不稳定,或生理及心理压力较重者。【术前准备】 1. 清洁口腔。2. 美学设计。

(1)确定种植部位。(2)种植体数目。(3)手术方式。(4)修复方式。

3. 取口腔诊断模型,在模型上预制定位、定向导板。4. 选择种植体、种植器械及种植机,消毒备用。【手术操作要点】 1. 常规消毒铺巾。

2. 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也可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

3. 切开翻瓣。种植区唇颊侧或舌腭侧黏膜切开翻瓣,暴露牙槽骨,根据引导模板,高速钻控温制备种植窝。4. 种植体植入。低速钻控温植入种植体,使其稳固就位。多枚种植体植入需互相平行,就位道一致。

5. 二期法

3. 组织穿孔。4. 牙龈炎症。

5. 进行性边缘性骨吸收。6. 种植体折断。

三、牙种植修复术

【操作要点】

1. 种植义齿修复前的检查和准备。

(1)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发生良好骨性愈合的标准如下: ① 基台与植入体不松动,叩击声清脆。

② 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完整,骨组织与植入体间无射透层。

③ 临床检查:龈缘无眼症充血,龈袋深度及龈沟液正常,种植体颈部上层组织附着牢固。种植体固位良好,任何方向均未扪及活动度。

④ 种植体在牙弓上的位置正常,不影响义齿的制作、去戴及口内无软组织损伤。(2)美学设计。2. 印模和模型 3. 正中关系记录。4. 排牙。

5. 制作义齿金属支架。6. 试支架。

7. 完成种植义齿。

8. 种植义齿的试戴与固定。

【前牙种植义齿的美容修复要点】 1. 前牙人工种植修复前的美容考虑。2. 骨缺损的处理。

3. 种植体的选择和植入。

4. 软组织的美观修复。进行种植修复美容时,尤其要考虑牙龈的美观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增加软组织来获得美观的种植义齿。增加软组织的方法有:(1)严重的牙龈缺损可采用覆盖移植法。

(2)中度垂直缺损或水平缺损可应用软组织移植技术。

(3)如仅为水平缺损,则通过自体表皮下通道进行结缔组织移植。

(4)对轻中度的软组织缺损,可在种植二期手术时,采用斜向的腭侧水平切口获得皮下组织蒂。

(5)义齿的美观修复。【主要并发症】

1. 材料因素造成的失败。2. 发音受损。3. 欠美观。

4. 不良的社会心理反应。5. 现有义齿的作用降低。

6. 患者无法适应种植体支持的义齿。

3. 可缓冲缺牙区的咀嚼压力,并有生理性的按摩作用。4. 利于保护基牙、牙龈和保洁。【适应证】

1. 个别前牙缺失,临床牙冠长,基牙倒凹大者。2. 多个牙间隙缺失,并有共同就位道者。3. 牙列缺失,而牙槽嵴条件较好者。

4. 可用于制作义龈、实物防塞器、牙周夹板、牙合 垫和矫正保持器等。【禁忌证】

基本上同常规可摘义齿的情况。【操作要点】

1. 隐形义齿的组件设计(1)卡环。(2)基托。(3)支托。(4)人造牙。2. 隐形义齿的制作(1)工作模制备。(2)制作蜡型。(3)装下层型盒。(4)安装注道。(5)装上层型盒。(6)去蜡。(7)灌注树脂。(8)打磨抛光。(9)试戴调改。【并发症】

1. 戴牙后疼痛。2. 义齿固位不良。3. 义齿咀嚼功能差。4. 摘戴困难。5. 实物嵌塞。6. 发音不清。7. 咬颊或咬舌。8. 恶心和唾液增多。

9. 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10.戴义齿后患者美观不满意。11.人工牙脱落或折断。

【优缺点】 1. 优点

(1)固位力可调节。(2)固位力能够保持。

(3)可保护基牙牙体组织健康。(4)能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5)有利于牙槽骨的健康。(6)可恢复咬合关系,改善牙合 关系(7)有牙周夹板的作用。

(8)异物感、味觉障碍、发音障碍减少。(9)可满足患者的审美心理。(10)义齿制作和修理较方便。2. 缺点

(1)牙体预备量大

(2)内冠颈缘处如不注意清洁,容易引起牙周病。(3)义齿取下后,内冠金属暴露,影响审美。(4)义齿取下后,明显影响咬合、咀嚼、发音。

(5)前牙区固位体唇颊面颈缘处有一条金属边缘线暴露。【适应证】

1. 多数牙缺失,少数牙余留的牙列缺损。2. 牙合 重建修复。

3. 牙周病及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4. 先天性牙列缺损修复。

5. 颌骨部分切除伴牙列缺损修复。【禁忌证】

1. 牙周病未治疗者。

2. 伸长、倾斜的有活力牙,不宜做该修复的基牙。3. 年轻的恒牙。

4. 义齿承托区及其周围组织有黏膜疾患或其他疾病,不利于义齿戴入者。5. 龋患未经治疗者。【操作要点】

1. 修复前检查、诊断(1)余留牙情况。(2)基牙的牙周情况。(3)基牙牙体组织。

(4)缺牙区牙槽骨被覆盖的软组织。

(5)缺牙区牙槽骨的骨质密度,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和有否足够的高度,以及牙槽骨的形态。

(6)咬合情况。2. 修复前准备

(1)口腔内准备。

(2)诊断模型和临时义齿准备。3. 基牙预备。4. 临时义齿修复

5. 制作工作模型。6. 内冠制作。7. 内冠的粘固。8. 临时义齿修整。9. 修复体制作(1)模型准备。

(2)外冠基底层和支架蜡型制作。(3)金属外冠基底层和支架制作。

(4)外冠唇颊面塑性、人工排列、基托蜡型。(5)圆锥形套管冠义齿完成 10.戴入口内,检查义齿。11.完成修复。【并发症】 1. 牙面折裂。2. 义齿折断。3. 基牙病变。(1)基牙疼痛。(2)牙周组织炎症。(3)牙髓炎症。(4)龋病。

3. 牙槽骨的形态异常,须作骨手术者。【操作要点】

1. 消毒、麻醉同牙龈切除术。

2. 测量牙龈厚度。用牙周刻度探针刺入牙龈,直达骨面,以确定软组织厚度。

3. 修整牙龈。根据牙龈厚度,取30°角或更小的角度,做外斜切口,使龈缘形成斜向外的短斜面,再将龈乳头修整成稍凹状,符合生理外形。

4. 清创和止血。仔细检查每个牙面有无牙石,残留病变组织,进一步修整及刮治后,冲洗,压迫止血。5. 牙周塞治。【术后注意事项】 同牙龈切除术。

2. 骨边缘线突出而且形成笔架状。3. 颊舌骨形成岩石状的骨隆突。【手术方法】

本术须与龈翻瓣术联合进行。1.常规消毒,麻醉。

2.翻瓣,暴露骨形态,然后去除畸形骨隆突及骨边缘。3.磨骨质时,应以冷的生理盐水不断冲洗以免产热。

4.按规定手术步骤清创,平整根面,酸处理,缝合,盐水贴敷片刻,牙周塞治。

二、骨切除术

骨切除术是审慎地牺牲一些骨质以降低牙槽骨的高度,使牙槽骨形成接近正常的解剖形态,从而有利于龈瓣的贴附及组织再生。

【适应证】

1.浅的一壁骨袋。

2.浅的二壁骨袋,即凹坑袋,邻面有颊舌侧2个骨壁剩留,这种骨袋再生的可能性较小,通常可切除小的1个骨壁甚至2个前骨壁,形成骨斜坡以利洁净。【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麻醉。

2.做内斜切口,翻起龈瓣暴露骨毁坏区。必要时添加纵行切口。3.刮除骨袋内的肉芽组织,暴露出骨袋形态。

4.用砂石或圆钻快速地磨去有碍而无用的浅一壁骨袋。浅二壁凹坑袋可去除二壁,也可去除小的一壁。

5.磨骨时用冷的生理盐水冲洗,骨切除完成后,再冲洗以去除碎屑。

三、骨移植术

利用骨组织或骨组织替代材料植入牙槽骨缺损区,以修复牙槽骨缺损。【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两壁及三壁骨袋。【移植方法】 1. 器械准备。2. 材料准备。(1)冻干骨。(2)自体骨。3.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麻醉。(2)受骨区的切口设计。

(3)翻瓣暴露骨袋,刮净骨袋内的病理性组织及结合上皮,除净龈下牙石,平整根面,明确袋的形态及骨壁数目,根面酸处理,然后将术野冲洗干净。

(4)准备受骨区。

(5)将准备好的移植材料送入受骨区的骨袋。

(6)亦可用自体骨移植,一般选用上颌结节或缺牙区的牙槽嵴或利用两壁骨袋旁的缺牙区域。

(7)检查龈瓣,缝合。

(8)无出血的情况下进行牙周塞治。

4.术后护理 术后5-7d拆线,更换塞治剂至痊愈。

【术后处理】

术后5-7d复诊,拆线,更换塞治剂至痊愈。

切断骨膜,使黏骨膜能很好地冠向复位覆盖屏障膜。为了较好地关闭创口,建议在缺损区近远中邻面做垂直褥式缝合。

5.上塞治剂保护创口。术后给予0.2%氯已定漱口4-6周,口服抗生素1周。术后1周复诊可酌情敷塞治剂1次,拆线可在术后2周进行。术后4周内不要用探针探查牙周袋。

【影响GTR效果的因素】 1.病人因素。2.缺损区的结构。3.技术因素。

1. 取口内研究模型,制备术后固定护板和夹板。2. 准备自体骨火人工骨植入材料,并相应塑形。【操作要点】

1.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2.常规消毒铺巾。

3.切口。按材料类型大小,可采用前庭沟切口或牙槽嵴隧道切口,骨膜下分离牙槽嵴顶,形成相应腔穴。

4.植入相应植骨材料,确认无误后,缝合入路切口。5.放置树脂护板和夹板。【术后处理】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消毒含漱剂漱口。2.全身应用抗生素。3.术后6-8d拆线。

4.术后2-3个月做义齿修复。【并发症】 1.伤口裂开。2.伤口感染。3.牙槽嵴吸收。

1.设计。选择功能性矫治器类型,决定咬合重建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估。2.取精确印模,灌注记存模型及工作模型。3.咬合重建(1)矢状方向 ① Ⅱ类错牙合 :下颌前移量以磨牙达中性关系为准,一般为3-5mm。必要时分次前移。② Ⅲ类错牙合 :下颌尽量后移至上下前牙对刃。③ Ⅰ类错牙合 :下颌少量前移2mm左右。(2)垂直方向 ① Ⅱ类错牙合 :下颌垂直打开应超过息止颌间隙。与前移量之和为8-10mm。② Ⅲ类错牙合 :垂直打开以解除前牙反牙合 为准。③ Ⅰ类错牙合 :下颌垂直打开应超过息止颌间隙(3)水平方向:牙合 干扰和不良习惯等功能因素所致下颌偏斜者,应使上下中线保持一致。

4.技工室制作。模型修整、上牙合 架、铺缓冲蜡、弯制钢丝、铺自凝塑胶、打磨、抛光、矫治器评价。5.临床治疗

(1)初戴。检查矫治器质量、医嘱。

(2)试戴期。从每日2h逐日增加戴用时间,1-2周复诊,做局部修改调整。(3)矫治期。全天或夜间戴用,至少每日12h。(4)每月复诊,检查戴用情况及牙合 的改变,调整弓丝及选磨基托牙面。(5)保持器。一般不需要保持。颌骨关系严重不调者,可保持3-6个月。

6.后期治疗。治疗完成后常常使用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完成精细的咬合调整。【常用的功能矫治器】 1.肌激动器适应证(1)Ⅱ类1分类错牙合(2)Ⅱ类2分类错牙合(3)Ⅲ类错牙合 非骨性或轻度骨性下颌前突,但下颌能后退者。2.生物调节器适应证

(1)标准型:用于Ⅱ类1分类错牙合,矫正舌后位;用于Ⅰ类错牙合,扩大牙弓宽度。(2)Ⅲ类型:用于前牙开牙合 及舌前位。(3)开牙合 型:用于前牙开牙合 或后牙开牙合,也可用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3.双颌垫矫治器适应证

(1)替牙期和恒牙早期Ⅱ类错牙合。(2)部分Ⅲ类错牙合。4.功能调节器(FR)适应证(1)FR2:Ⅱ类及Ⅰ类错牙合。

(2)FR3:Ⅲ类以上颌骨及牙弓发育不足为特征者。

地控制牙齿移动方向等特点。

【适应证】

1.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完成后的后期治疗。2.恒牙早起各类错牙合 畸形的综合性矫治。3.成人各类错牙合 畸形的综合性矫治 4.正颌外科病例术前术后正畸。【操作要点】

1.分牙。常用铜丝、分牙簧、弹性塑圈,一般3-7d。

2.选择并粘着带环。常用磷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着。

3.粘着托槽。清洁牙冠表面,酸蚀局部牙面15-20s,冲洗吹干,用釉质粘结剂按各技术要求正确粘着。

4.选择、弯制及结扎弓丝。常用不锈钢结扎丝或弹力结扎圈结扎。5.必要时使用横腭杆或Nance弓。

6.必要时与口外力如口外唇弓、头帽颏兜、前方牵引矫治器联用。7.必要时铺以活动矫治器,如平面导板、牙合 垫式矫治器。

8.复诊。4-6周复诊1次,了解遵医嘱情况、口腔卫生状况;检查矫治进展;按各阶段治疗目标进行调整。

9.取印模,做保持器。常用Hawley保持器、前牙舌侧固定保持器、牙齿正位器。10.去除全部托槽带环,抛光牙面,戴保持器。【常用固定矫治技术】 1.方丝弓矫治技术特点

(1)使用方型槽沟与方丝有效控制牙齿三维方向的移动。(2)弓丝有3个常规序列弯曲。

(3)常以弓丝上弯制的各种弹簧曲做加力单位。(4)按3个阶段进行调整。① 排齐牙齿与牙弓平整。

② 关闭拔牙间隙与调整磨牙关系。③ 精细调整。

2.直丝弓矫治技术特点

(1)强调托槽粘着位置的精确,以临床冠中心确定托槽位置。(2)常将

支抗。

(3)广泛使用圆形奥丝。(4)一般按3期进行调整:

(4)大多使用圆丝,不使用弹簧曲。(5)不使用腭杆舌弓,少用外弓。8.舌侧矫治器技术特点(1)相对适应证: ① 中切牙有间隙者。

② Ⅰ类错颌,前牙深覆颌,散在间隙或轻度拥挤者。③ Ⅱ类1分类错颌,下颌后缩,不拔牙者。

④ Ⅱ类错颌,上颌拔除

第三篇: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试题实习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0题)

三、填空题(10题)

四、判断题(10题)

五、简答题(4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灭菌

(C)

A 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 环氧乙烷

C 压力蒸汽灭菌

D 等离子体灭菌

2、医务人员在每次牙科治疗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多长时间减少回吸

污染(A)

A 30秒

B 60秒

C 10秒

D 5秒

3、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多长时间监测有效浓度(B)

A 每周B 每天

C 每8小时

D每4小时

4、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口腔科器械,应当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清洗(D)

A 酶洗

B 流水手洗

C 浸泡后毛刷刷洗

D 超声清洗加酶洗

5、采用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

打开不得超过多长时间(D)

A 24小时

B 2小时

C 8小时

D 4小时

6、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应多长时间进行清洁、消毒一次。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D)

A 4小时

B 每周 C 2小时

D 每日

7、口腔诊疗环境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B)

A 4小时

B 每周 C 每月

D 每日

8、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多长时间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

消毒(D)

A 每周B 4小时

C 每月

D 每日

9、选择压力蒸汽灭菌牙科手机时,应严格控制灭菌器的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温度达到多少以上会损坏手机内的密封胶圈和轴承(C)

A >121°

B >130°

C >135°

D >125°

10.口腔科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规使用时,多长时间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根据消

毒供应中心三个规范的新规定的要求)(A)

A 每周B 每天 C 每月 D 每季度

二、多项选择(10题)

1、从事口腔诊疗医务人员应掌握以下哪几方面知识和技能(ABCDE)

A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

B 个人防护

C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D 标准预防的原则

E 本科室的部门规章

2、以下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ABCD)

A 根管治疗器械

B 车针

C 拔牙钳

D 牙周治疗器械

E 口镜

3、无全自动手机清洗机的采用手工清洗方法是(ABCD)

A 流动水冲洗

B 酶洗或超声清洗机加酶洗

C 漂洗

D 终末漂洗(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E 以上均不是

4、清洗后的手机有哪种方法干燥(ABCD)

A 注射器吹干

B 高压气枪

C 外表可注入75%乙醇

D 擦干或机械设备烘干

E 以上都不对

5、口腔科的器械消毒包括那些工作程序(ABCD)

A 清洗

B 器械维护与保养

C 消毒或灭菌

D 贮存

E以上均不是

6、牙科手机和拔牙钳可以选择下列哪几种的方法进行灭菌(ACD)

A 压力蒸汽灭菌

B 75%乙醇擦拭

C 环氧乙烷

D 等离子体

E 以上都不对

7、口腔诊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工艺监测包括哪些(ABCD)

A 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

B 灭菌物品放置灭菌器的方法合格

C 灭菌器的仪表运行正常

D 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

E 以上都不对

8、在设备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ABC)

A 灭菌操作程序

B 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

C 灭菌物品包装形式

D 一件灭菌物品潮湿

E 以上都不是

9、工作人员应该在下列哪些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ABCD)

A 拍牙片操作

B 医生诊疗时

C 诊疗器械清洗时

D 诊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时

E 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哪些口腔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ACDE)

A 牙科手机

B 口镜

C 拔牙钳

D 手术用持针器

E 牙周治疗器械

三、填空题(10题)

1、口腔诊疗器械,必须达到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 的要求。

2、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预计到病人血液、体液喷

溅时,应戴护目镜。

3、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严格洗手 或者手消毒。

4、为了减少手机回吸污染,有条件医院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 或使用 防回吸

牙科手机。

5、为了减少手机回吸污染,当条件不具备购买防回吸设备时应采用每次治疗前、后 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

6、牙科手机、车针、拔牙钳、牙周洁治器、手术器械必须达到灭菌的要求。

7、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检查器械必须达到 消毒。

8、口腔的修复、正畸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达到 消毒。

9、对不耐湿热选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灭菌时,在器械使用前应用无菌水 将

消毒液冲洗干净。

10、口腔科的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分开,布局合理,够能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四、判断题(10题)

1、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

2、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

3、手机内部保养可采用石蜡油润滑保养。(×)

4、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使用前,应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

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口腔手术器械不能集中到CSSD统一清洗灭菌时,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规使

用时,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6、牙科综合治疗椅,将控制开关、灯柄、治疗台拉手、三用枪手柄等医生手触

摸的地方覆盖一次性的护套或薄膜,一人一用一更换,有条件的医院宜采用

四手操作。(∨)

7、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裸露器械,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一

经打开使用,有效期是24小时。(×)

8、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采用手工刷洗

或清洗机清洗的方式。(∨)

9、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每日定时通风或进行空气净化。(∨)

10、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

毒日期、有效期、物品名称、包装者姓名。(∨)

五、简答题(4题)

1、口腔科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多长时间进行浓度监测和微生物监测?

答:(1)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是: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有效浓度;

2%戊二醛应每日监测有效浓度。

(2)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微生物监测是:

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2、简述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操作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医务人员在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

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

手或者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时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并洗手或手消毒。

3、有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答: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口腔诊疗器械

有: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牙周治疗

器械、敷料等。

4、有哪些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答:(1)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

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

盘、漱口杯等。

(2)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

须消毒。

第四篇: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范

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安全技术规定

1、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凉鞋、高根鞋或光脚进行作业。

3、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基坑、井坑、沟坑及安全边坡、固壁支架、脚手架、安全网、防护板等是否能保证安全施工,如存有塌方和其他隐患,应排除后,方能施工。

4、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措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能擅自拆除,需要拆动的,要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

5、在物料排放口附近作业时,应排放到距作业点2米以外,或停止排放作业。

6、在脚手架上砌砖、打砖时不得面向外打,不许戴手套或向脚手架下扔砖块,在高处作业要设安全网。

7、砌墙高度达1米以上时,须站在脚手板上进行,不准在墙上行走,禁止堆砖块或用其他物垫脚。

8、必须搭设质量合格的脚手架。脚手架须能攀登作业,否则不能使用。临时搭设的脚手架,须经班组长和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9、在化工界区内进行维修作业时,应注意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环境对施工影响,采取相应的各种有效的措施以防中毒及事故发生。

10、高处作业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砌筑

1、工作前认真检查基坑、井坑、沟坑及安全边坡、固壁支架、脚手架、安全网、防护板等是否能保证安全施工,如存有塌方和其他隐患,应排除后,方可工作。

2、砖、砂浆等物料要堆放整齐,保持通道畅通,沟、坑边缘禁放堆料。

3、不得随意抽出脚手板和松动脚手架。屋面或脚手架上堆放砖、瓦等材料时应堆放平稳。

4、砌墙时,必须站在脚手板上进行,禁止堆放砖或其他物垫脚。

5、砌筑二楼以上间壁时,必须在铺筑楼板后才能进行操作。

6、砂浆吊斗应用铁制成的叠边吊斗,吊斗应挂安全钩,所用绳索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7、砌筑门窗上部贴墙时,应将托板顶支牢固后,方可施工。砌墙时,应及时架设檀条或支撑。增强抗风能力。

8、挂线时,必须用钉子插在墙上,禁止绑在砖上放在墙角上,以防碰撞砸人。

9、禁止将工具放在架子上,任何人不许在架子下边休息或工作,以免落物伤人。

10、砂浆搅拌机应有安全防护罩,转动时,严禁将手、脚和铁锨伸入搅拌筒内,开砂浆机必须由专人负责。

11、厂房、宿舍的大维修或拆除工程,必须经过技术人员的鉴定,提出切合实际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通畅,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可施工。

2、砌筑使用的脚手架,未经交接验收不得使用。验收使用后不准随便拆改或移动。

3、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现象。堆放砖石材料应离开基坑1m以上。当深基坑搭设挡板支撑时,操作人员应设梯子上下,不得攀跳。运料不得碰撞支撑,也不得踩踏砌体和支撑上下。

4、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

5、在深度超过1.5m砌基础时,应检查槽帮有无裂缝、水浸或坍塌的危险隐患。送料、砂浆要设有溜槽,严禁向下猛倒和抛掷物料工具等。

6、距槽帮上口1m以内,严禁堆积堆积土方和材料。砌筑2m以上深基坑时,应设有楼梯或坡道,不得攀跳槽、沟、坑上下,不得站在墙上操作。

7、砌筑使用的脚手架,未经交接验收不得使用。验收使用后不准随便拆改或移动。

8、在架子上使用刨锛斩砖,操作人员必须面向里面,把砖头斩在架子上。挂线用的坠物必须绑扎牢固。作业环境中的碎料、落地灰、杂物、工具集中下运,做到日产日清、自产自清、活完料净场地清。

9、脚手架上堆放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均布荷载不得超过3KN/M,集中荷载不超过

1.5KN/M)。

10、采用里脚手架砌墙时,不准站在墙上清扫墙面和检查大角垂直等作业,不准在刚砌好的墙上行走。

11、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离层。

12、用起重机吊运砖时,采用砖笼往楼板上放砖时,要均匀分布,并必须预先在楼板底下加设支柱及横木承载。砖笼严禁直接吊放在脚手架上。

13、在地坑、地沟砌砖时,严防塌方并注意地下管线、电缆等。在屋面坡度大小25时,挂瓦必须使用移动板梯,板梯必须有牢固挂钩。檐口应搭设防护栏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

14、屋面上瓦应两坡同时进行,保持屋面受力均衡,瓦要放稳。屋面无望板时,应铺设通道,不准在珩条、瓦条上行走。

15、在石棉瓦等不能承重的轻型屋面上作业时,必须搭设临时走道板,并应在屋架下弦搭设水平安全网,严禁在石棉瓦上作业和行走。

16、冬季施工有霜、雪时,必须将脚手架等作业环境的霜、雪清除后方可

第五篇: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

平衡针灸学的简介

平衡针灸学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成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术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9年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表现,因为人体的体表与体内、脏与腑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根据体表的各种变化,从中探索和掌握体内的病理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平衡治疗。平衡针灸学就是将病理过程的形成和消失归结为把平衡失调达到重新恢复平衡的功能动态变化。

2、神经交叉学说

神经系统包括了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是调节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最高组织结构,在功能和形态上是完全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整体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两者在机能上互相协调,相互依赖共同完成人体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冲动和管理对侧肢体的运动。平衡针灸学主要取决于神经交叉支配原理和神经反馈信息原理,达到机体的自身调整、完善、修复、自我治愈疾病的目的。

3、生物全息学说

生物全息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1980年创立的一个生物学新学科。它的贡献揭示了一个与经络对等的一种穴位分布的普遍规律:即穴位分布的全息律,因为“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身体任何部分都是整体的全息单位,部分等于整体,在人体分布的全息律与经络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交错着支配穴位的分布,在结构上互相联系,功能上互相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效应。这就是作者运用全息针刺疗法达到整体平衡消除疾病的方法之一。

4、经络学说

经络是内连五脏六腑,外连肢节百骸,贯穿上下左右,沟通表里内外,将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机体保持着协调统一,同时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传递信息的功能。通过人体的经络系统即为现代医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学的信息系统,达到阴阳动态平衡,取穴原则多为交叉取穴、远道取穴、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此源于《内经》的巨刺针法,远道刺法与缪刺法。

平衡针的靶点靶位学说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部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通过针灸来调整、完善、修复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突出人体信息系统平衡

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

突出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

突出快速针刺

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慢性疾病、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给予留针。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突出即时效应

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

突出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

突出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要求的是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突出穴名通俗化

穴位名称通俗易懂。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

突出安全无副作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 a、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不易晕针。

b、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不会刺伤脏器。突出临床实用性

平衡针灸来源于临床,先有临床实践,后有科学理论,再根据平衡针灸疗法的调控理论指导运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已有4000多家医院、万余名平衡针灸医务人员采用平衡针灸疗法医治患者,是深受病人欢迎的简单、方便的实用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疗法。

颈肩腰腿痛的取穴原则

(一)特异性取穴原则——腰痛穴

(二)区域性取穴原则——颈痛穴

(三)交叉性取穴原则——肩痛穴,肘痛穴,膝痛穴,踝痛穴,腕痛穴 持针方法

(一)采用3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二)用酒精棉球固定在针尖5~10毫米即可平衡针灸治疗进针手法

(一)提插手法

(二)一步到位针刺法——肩痛穴

(三)两步到位针刺法——膝痛穴

(四)三步到位针刺法——腰痛穴,臀痛穴,肘痛穴,颈痛穴,踝痛穴,腕痛穴

(五)强化性针刺手法平衡针灸治疗针刺针感

(一)触电式远距离针感——肩痛穴

(二)放射性针感——膝痛穴

(三)混合性针感——腰痛穴,颈痛穴、平衡针灸穴位

1、升提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痪,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2、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活血化瘀,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还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4周。待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床疗效。

歌诀:腰痛穴位额正中,针刺滑车上神经,定位取穴三方向,主治各种腰痛症,椎间盘出腰扭伤,腰肌劳损用之灵。(3寸毫针双侧腰痛/中腰痛向下平刺l~2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向左平刺,腰上部向上平刺1~2寸)

3、急救穴

定位:此穴位于鼻唇沟与鼻中隔联线的中点。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局解:不有口轮匝肌和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的针感为宜。功能: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调节神经,消炎止痛。主治:休克,昏迷,晕厥,晕车,晕船,晕机,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中暑,小儿急,惊风,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急性腰扭伤,痔疮,低血压,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按语:急救穴是用于病人急救的首选穴位之一,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选用该穴具有取穴方便,针感强疗效突出。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急症,重症及昏迷的病人为主。手法反复提插捻转,加大刺激量。为迅速强化针刺效果,可同时配合相关急救穴如降压穴,胸痛穴,腰痛穴,咽痛穴等,必要时还必须积极配合中西医综合急救措施,此外还是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之一。

歌诀:急救穴居鼻中隔,针刺眶下面神经,唇沟中隔斜上刺,休克昏迷与中风。(l寸毫针向上斜刺0.3~0.5寸,45度角)

4、胃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厘米(1.5寸)。局解;在口轮匝肌和肌之间,布有三叉神经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健胃消食,促进溃疡愈合。

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痉挛,膈肌痉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晕车,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糖尿病,还可作为保健穴。

按语:具有选穴少,针刺面积大,见效快,操作简便,易于普及等特点。临床不但用于治疗上腹部病变,还可作为慢性疾病的辅助穴位,可代替痛经穴,治疗妇科痛经。

歌诀:胃痛穴位下颌旁,男左女右取之良,消炎止痛三叉经,胃炎痉挛与溃疡,晕车晕船与痛经,消化不良服为尚。(45度角进针,向对侧胃痛穴平刺1~2寸)。

5、偏瘫穴

定位:耳尖上3厘米。

局解:布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额支,耳颞神经分支,枕大神经吻合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针刺耳颞神经分支或枕大神经吻合支。手法:滞针或到位针刺手法。

(1)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捻转退回针体,此种针感一般30分钟左右自行解除。

(2)到位针刺手法:对惧针,不愿留针的病人采用的针刺手法。针感:以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益气壮骨,化痰却风,醒脑开窍,调节内脏,调节神经,调节平衡,扩张血管,解除痉挛,消炎止痛,降压降脂。

主治: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风昏迷,中风后遗症——偏瘫、偏头痛、面神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按语: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特定穴位之一,临床也采用偏三针,(偏瘫穴,肩痛穴,膝痛穴),重病人可采用“偏五针”,在偏五针的基础上加臀痛穴,踝痛穴。原则上不留针,但对个别病人要求留针时,首先在病人不惧针,不晕针的前提下。一般可以留针4~8小时,最长可留12小时,针体一般自行可退出体外,但对后遗症恢复期机体出现肌肉萎缩,偏瘫性粘连的病人可以配合患侧肩痛穴,膝痛穴,然后再针刺健侧相应穴位来收针。

歌诀:偏瘫耳尖上一寸,交叉取穴透太阳,耳颞神经枕吻支。

6、鼻炎穴

定位: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

局解:在颧骨下缘的中点,布有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颌面神经颧支,下颌下神经耳颞神经支,深层为下颌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颧支或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无痛快速进针手法。待针体达到要求深度时,不提插不捻转自行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退热、止痛、消炎、调节神经、抗过敏。

主治:鼻炎、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下领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

按语:此穴是用于治疗鼻炎的有效穴位之一,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鼻部及面部病变为主,对过敏性鼻炎还必须配合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相关穴位,调整病人的过敏体质,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病人的疾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病。否则只是暂时的临床症状缓解,以后还会发作。对进针方向,深度,针感是针刺效应的关键。临床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副鼻窦炎应配合头痛穴,痤疮穴,痔疮穴进行全身调节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歌诀:鼻炎穴位颧下缘,交叉下颌面神经,进针方向透鼻翼,三叉鼻炎与面瘫,面肌痉挛后遗症,感冒过敏下颌炎。(3寸毫针向鼻翼方向平刺1~2寸,交叉取穴)

7、牙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耳垂前正中处(耳前下颌骨外缘凹陷处)。

局解:在咬肌中,布有面神经下颌支,颧支,上前方有腮腺管,深部有咬肌动静脉分支。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下颌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待针体刺入后,病人疼痛没有缓解,可上下提插3次。

针感:同上。

功能:通牙关,开窍却风,止痛,抑菌消炎。

主治:由龋齿,牙外伤,牙齿过敏,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等引起各种牙痛。还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中风性失语流诞。

按语:此穴临床用于治疗牙痛的特效均可。取穴方法是以门牙为界分为左右两侧。对过敏性牙病,在治疗该病的同时还必须配合针刺增强肌体免疫力的相关穴位,从全身进行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此穴临床还成为失语穴,用于中枢性失语。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歌诀:牙痛穴位耳垂前,下颌颧支正中点,各种牙痛面瘫痪,下颌关节腮腺炎。(垂直进针0.5~l寸)

8、明目穴

定位:此穴位于耳垂后耳根部,左下颌角与乳突中间之凹陷处。局解:皮下有腮腺,颞下窝翼静脉丛。耳后有动静脉及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有面神经干于颅骨穿出。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耳大神经或面神经干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采用一步到位针刺手法。

针感:通窍开目,消炎止痛,调节视神经。

主治:近视,白内障,青光眼,花眼,沙眼,电光性眼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鸣,耳聋。

按语:是治疗眼疾的特效穴位之一。本文中介绍的近视主要是指青少年的假性近视。且恢复或好转后还需3个月的平衡巩固期。白内障是指早期浑浊型白内障,坚持治疗可稳定或延迟晶体进一步浑浊,提高患者视力。对晚期白内障患者,针刺效果差,对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还必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穴位,效果更为理想。

歌诀:明目穴位耳后坑,交叉取穴面神经,对侧眼角刺一寸,一切眼疾用之灵。(2寸毫针向对侧内眼角方向刺0.5~1寸)

9、醒脑穴

定位: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项后枕骨后两侧,传统腧穴翼风与风府之间l/2处。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局解: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处,布有枕动静脉分支,深层为椎动脉,环枕后膜,蛛网膜下腔,脊髓上端和延髓下端,以及枕小神经分之,内侧为枕大神经。

取穴原则:双侧同时取穴,左右交替取穴。

特点:运用手指作用于枕大神经或枕小神经后弓}起的指感为宜。指针方法:采用拇指指腹与食指指腹作用于患者相应的穴位上利用瞬间点压,点压力度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决定。

手法: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手法以局部微痛为主,中度手法以局部能忍受为主,重度手法以局部瞬间钝痛为主。

指感:局部酸胀痛为主。重力点压即可出现瞬间的晕厥。

功能:调节心理、调节神经、调节内脏、醒脑明目、镇静安神、抗衰老、保健。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引起的脏腑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旅游综合征、颈肩综合征、高血压症、低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白血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

按语:醒脑穴为强身保健的首选穴位,此穴位于人的生命中枢部位。临床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指针疗法。在指压力度上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种。主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来决定,但以安全放在首位。

歌诀:醒脑保健于风池,指针瞬间枕神经,调节内脏与安神,解除疲劳体轻松。

10、臀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处。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

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三寸毫针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45度角斜刺4~5cm。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若针感达不到要求可采用滞针手法。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对侧颈肩综合征,偏瘫。

按语:臀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臀部软组织损伤,臀部病变为主。此穴还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穴位。临床还需配合膝痛穴,踝痛穴效果更佳。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

歌诀:臀痛穴位桡神经,坐骨神经交叉灵,梨肌损伤网球肘,臀肌损伤综合征。

11、肺病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碗关节至肘关节上1/3处,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

局解:布有指浅屈肌深部有指伸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及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双侧同时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为宜。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功能:理气润肺、止咳、退热、消炎、止血、抗过敏。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咳血、鼻纽、痔疮便血、还可用于末梢神经炎、指痉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按语:此穴是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为主住,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经大量的临床验证,对出血症状较轻的病人临床有一定效果,故止血穴。对大量咳血,吐血纽血病人还须积极采取现代医学急救措施。

歌诀:肺病穴称止血穴,正中神经取之妥,气管感染过敏喘,纽血,吐血痔便血。

12、痔疮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臂伸侧面,尺桡骨之间,前臂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

局解:在指掌侧和拇长伸肌起端之间,布有前臂间背侧动静脉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左右交叉。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骨间背侧皮神经或前臂背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待出现相应针感为宜。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解毒泻火、退热通便、消炎止痛。

主治:内痔、外痔、肛裂、便秘。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思睡、中风失语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胸部软组织损伤、爆震性耳聋。

按语:痔疮穴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特定学位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消炎止痛等功能,对于病情严重,时间较长的病人亦可左右交替取穴。对老年人的惯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穴临床还移为通便穴,泻火穴。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歌诀:痔疮穴位前臂上,肛裂便秘与痔疮,前臂背侧皮神经,肋间神经腰扭伤。(对肛瘘效果不理想)

13、胸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臂背侧,尺挠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局解:桡侧为指伸肌,尺侧为小指肌,深层布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静脉,及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骨后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或骨间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对重病人可滞针。

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消炎止痛,调节神经,调节内脏,调节心神、血糖、血脂、血压,调节内分泌。

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组织炎、胸膜炎、心绞痛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率不齐。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肾病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带状疱疹、急性胃炎、急性疱疹后遗症(即疱疹性神经痛)、慢性胃炎、隔肌痉挛。

按语:胸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胸部疾患为主,特别于胸部急症,痛证,效果更佳。也可作为临床急救穴之一。

歌诀:胸痛穴位前臂下,骨间神经需交叉,心率不齐心绞痛,带状疱疹肋间拿。

14、降糖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

局解:指浅屈肌,深层有指深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取穴原则:左右交替。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对于久病体虚重症病可采滞针。

功能:益气提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降压、降酶、消炎、镇痛、镇静。扩张冠状动脉、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醋、高血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骨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痛、胃癌、胃溃疡、月尾肌痉挛、神经衰弱、低血压、失眠等。

按语:从中医心理学观点认为糖尿病属于心理性疾病范畴。从大量的病因学调查90%以上的病人却有一定的环境诱发因素。此穴从中医角度讲具有理气、益气、活血、祛癖之功效。临床多以平衡针灸为主配合平衡火罐、平衡推拿、综合治疗糖尿病。要求合理调节饮食,减少病人并发症发生。此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康复治疗。对糖尿病合并的脑血管病、冠心病、白内障、颈肩腰腿通、痛风、还必须配合相应穴位综合治疗。

歌诀:降糖穴位前臂下,正中神经必须扎,配穴胃痛腹痛穴,降脂降糖与降压。(3寸毫针针尖向上成45度角斜刺2寸左右)

15、踝痛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即挠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布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双重分布,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干。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失眠男左女右,顽固性失眠左右交替取穴或双侧同时取穴。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产生的针感为宜。手法:上下提插。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针感出现的中指或食指麻木感为主。功能:镇静安神、消炎止痛、调节内脏,调节心律。

主治: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骨刺、足跟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心率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顽固性失眠、治疗腕管综合征。

按语:主要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踝关节病变,具有取穴少、方法简便、疗效迅速。也称失眠穴、心率不齐穴。(1寸毫针、0.3~0.5寸直刺)

16、咽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巩固期、治疗后,必须配合食疗禁用辛酸、烟酒等刺激物。对由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还必须结合治疗消化道疾病相关穴位进行治疗。

歌诀:咽痛穴位透掌中,交叉取穴桡正中。咽炎喉炎扁桃体,三叉甲腺难产灵。(三寸毫针向掌心方向直刺二寸)

17、颈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18、指麻穴

定位:位于手部,半握拳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向右各提插一次,即可出。针可采用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强化性正安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功能:退热、消炎、抑菌、抗过敏、解热散寒、清咽止痛。

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按语: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主要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对病人可采用左右交替取穴,对过敏性鼻炎和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经常感冒,还必须以结合治疗原发病综合为主,其针刺深度,针感是疗效的关键,一般要求进针四厘米左右,早期病人可一次治愈。

歌诀:感冒穴指三四间,尺挠神经手背选。男左女右来取穴,鼻炎感冒和上感。(刺法同颈痛穴)

20、痛经穴

定位:在胸骨柄正中线,1/2处,相当于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按语:痛经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学位。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病。特别对经前期综合,原发性痛经疗效更理想,但在临床终中此穴应用较少。主要取穴不方便,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局解:分布于有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方法:点刺放血疗法。局部常规消毒,采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3至5滴血后消毒棉球压迫即可。

手法:

1、中心点刺法,即在相对的中心点进行快速针刺或用拇指食指将部肌肉捏起,再点刺放血。

2、一线三点点刺法,即在中心点两侧1厘米处各点刺一针。针感:局部针感

功能:调和阴阳、解毒消热、消炎抑菌、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机体代谢机能。

主治:座疮、脂溢性皮炎、面部疥肿、面部色素沉着、毛囊炎、湿疹、寻麻疹、急性结膜炎、口腔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上呼吸道感染。

按语:是以局部功能命名的特定穴位。治疗面部疾病为主。除点刺放血疗法外,亦可采用针罐结合治疗,留罐3至5分钟,以拔出数滴血为宜,亦可作为实证热证的辅助中医治疗。

歌诀:座疮七八椎体间,定位面疗效为先。面部疥肿色沉着,五官炎症脂皮炎。

24、疲劳穴

定位:位于肩膀正中,相当于大椎至肩峰连线的中点。

局解:布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和锁骨上神经,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及颈横动静脉分支。

治疗原则:双侧同时取穴。

特点:指针疗法,以指腹按压局部分布的锁骨上神经、副神经、肩脚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指针方法:用拇指指腹根据不同病情、年龄、性别、体质而选择轻重中手法。

指感:局部酸胀沉。

功能:调节神经、调节内脏、旅游综合征、老年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症、腰背部综合征、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慢性疾病。

按语:保健穴之一,与醒脑穴,神衰穴并用,取穴亦可用右手放在左肩上,平排三指,取中指下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臀下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麻胀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带出现相应的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主治:颈肩综合征、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精神分裂症、癫痈、疮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排肠肌痉挛。

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

歌诀: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颈肩筋膜综合征,偏瘫癫痫癔症分。

27、耳聋穴

定位:位于股外侧,髋关节与膝关节连线的中点。

局解: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和骨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l、一线三点针刺法,即中间一针达到针刺要求一定深度,将针尖退到进针部位,在向上下的顺序提插三次。

2、对外耳道的化脓性炎症可配合滞针疗法。功能:调节内耳平衡、聪耳开窍、强腰膝、理气血。

主治:神经性耳聋、暴震性耳聋、美尼尔综合症、神经性耳鸣、骨外侧皮肌炎、急性荨麻疹、丹毒。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按语:歌诀:耳聋穴位股正中,交叉直刺皮神经。暴震神经聋耳鸣,单独荨麻骨神灵。(3寸毫针向下或称45度角斜刺,针尖要触到骨膜)

28、肩痛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

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手法:(滞针)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椎病、颈间肌筋膜炎、落枕、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痫、精神分裂症。

按语: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变为主。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症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开始研究的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阳陵泉处)。

局解:在腓骨长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和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病变定位时采用交叉取穴。病变非定位时,采取男左女右取穴。病情危重时,采取双侧同时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总神经或腓深神经的针感为宜。手法:上下提插可捻转滞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内脏、增加胃肠蠕动、消炎利胆、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健脾和胃、扶正培元、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理气降逆、通经活络。

主治: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痉挛、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症、过敏性哮喘、急性尊麻疹、前列腺炎以及健康人保健。

按语:腹痛穴是以穴位功能定名的一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腹症,但对胃穿孔、坏死性肠梗阻、胰腺炎等重症急腹症病人应在明确诊断,缓解症状的情况下,积极实施其他救助措施。可作中老年人保健穴,还可作慢性病的康复穴。

歌诀:腹痛穴位腓头下,胃炎肠炎阑尾炎。腓总神经取两侧,降糖降脂与降压。

30、过敏穴

定位:位于屈膝位的骸骨上角上2寸处,股四头肌内侧隆起处。解剖:布有股内侧肌,股动静脉肌支,股前皮神经与股神经肌支。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取穴原则:交替取穴。针感:局部针感。

手法:上下提插。对体虚病人可配合捻针滞针。功能:定喘、止痛、止麻、抗过敏、增加机体抵抗力。

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尊麻疹、风疹、湿疹、皮肤疹痒、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泌尿系感染、慢性肾炎。

按语:主治过敏性疾病以及痛经等妇科病。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还需结合调理脾胃,调节心理配合相关穴位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歌诀:过敏穴为血海选,瘙痒湿疹牛皮癣。痛经闭经妇科病,股部外侧皮神经。

31、肘痛穴

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的凹陷中。

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股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局部针感。

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不提插,待针体进人到一定要求深度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痛经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脑骨外上裸炎、肱骨内上髁炎、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偏瘫、尊麻疹、踝关节扭伤。

按语:在取穴原则上,内上踝炎取外侧肘痛穴,外上踝炎取内侧肘痛穴。此外,上肢臀痛穴亦可治疗肘关节病变,临床疗效相同。故临床用之很少。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歌诀:肘痛穴为膝双眼,肘部损伤病变选,交叉取穴股前支,膝部病变对应点。

32、癫痫穴

定位:位于胫骨与腓骨之间,及髌骨下沿至踝关节连线的中点。解剖:在胫骨前肌中,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

取穴原则:交替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深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局部针感或放射性针感为宜。手法:上下提插

功能:醒脑开窍、调节神经与精神系统、舒筋活血、理气和中。主治:癫痫、癔症性昏厥、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急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痛经、肩周炎、晕车晕船晕机。

按语:主治癫痫病,为巩固疗效,还需配合胸痛穴,醒脑穴。对于年龄小发病时间短的病人效果较为理想。

歌诀:癫痫下肢中央取,左右交替腓神处。精裂癔症与昏迷,快速直刺四厘许。

33、精裂穴

定位:位于委中穴与足跟连线的中点,腓肠肌腹下正中之凹陷的顶端。局解: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及肌与腱的连接处,布有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和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取穴原则:交替或同时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胫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向踝关节传导。手法:上下提插,可滞针。

功能:醒脑开窍、调节神经、止痛消炎、抗休克、降血压、舒筋活络、活血化淤、清热解毒。

主治:精神分裂症、癔症、癫痫、休克、昏迷、中暑、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腓肠肌痉挛、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痔疮、偏瘫。

按语:此穴临床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穴位之一。对狂躁型精神分裂症还需配合急救穴、胸痛穴。强刺激疗法,每日一次,必要时可配合中药治。此外此穴对临床急症有较好疗效。

歌诀:精裂穴为腓中点,左右交替胫深先。开窍醒脑腰扭伤,癔症精裂与癫痫。

34、肾病穴

定位:位于外踝高点之上8厘米,腓骨内侧前缘,即腓骨小头至外踝连线的下1/3处。

局解:在趾长伸肌和颈骨短肌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及腓总神经。取穴原则:交替取穴。

特点:以针刺腓总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在足背部。

功能:镇静安神,调节神经、内脏、内分泌,消炎退热、补肾壮阳、益气健脾。

主治: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阳痿、早泄、遗尿、疝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荨麻疹、顽固性失眠。

按语:肾病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肾病疾病

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为主。特别对肾实质损伤性疾病,还常配合其它穴位和方法,时间宜长,一般一个疗程3个月。

歌诀:肾病穴于踝4寸,左右交替取腓神。泌尿系统常见病,顽固失眠糖尿系。

35、腕痛穴

定位:位于足背踝关节的横纹的中央,旁开1寸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腿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手法:滞针手法。

功能: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神经、疏通经络、清肝明目、滋肾壮阳。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临床还用于治疗近视、花眼、砂眼、白内障、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眼睑下垂、眼肌瘫痪、眼肌痉挛。

按语:又称光明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病变和眼科疾病为主。对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用于早期混合性白内障。近视主要指青少年假性近视。

歌诀:腕痛穴位踝外部,交叉取穴能退热,腕部病变与近视,眼部疾病用指妥。

36、头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足背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局解:在拇长伸肌腱外缘,平衡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功能:调节神经、降低血压、兴奋镇静。

主治:高血压,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休克、昏迷、高热、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瘫痪、神经性头痛、瘫。

38、膝痛穴

定位:相当于曲池穴外1寸处。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麻胀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后即可出针。功能:祛风湿、疏通经络、消炎止痛、调节神经。主治:膝关节疼痛。

口腔技术操作规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