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22-1041902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9 19:06: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

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

商业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成为我国刺激消费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街区是商业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整个商业活动,街区的品质、服务质量等对商业活动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化是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街区内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与展示,将为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我国众多街区大多商业发展已比较成熟,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对街区突破性发展意义重大,提升街区服务品质、提高街区环境品味、增加街区文化内涵等将有助于街区知名度及吸引力的提高,促进地区商业的快速发展。

本着“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公司理念,绿维创景经过多年的实战经验和相关研究总结,对街区品质提升及文化休闲名街打造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文化休闲名街发展模式的探讨中来。

街区是居住和商业的最佳结合点,是城市性格的完美诠释。开发比较成功且有特色的街区,可进行品质提升,成为城市名片。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街区已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如没去过香榭丽舍大街,就不能说到过巴黎;没去过第五大道,就不能说到过纽约;没去过王府井,就不能说到过北京,这些各具特色的街区,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精彩。文化休闲名街是街区升级发展的新方向,是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绿维创景经过研究认为:过去商业街的文化展示是被动的,是街区商业发展的附属品,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挖掘展示历史文化,提高文化在街区发展中的比重。商业是街区发展的根本,相关研究已比较深入,绿维创景独辟峭径,提出从三个角度、四个方面对街区进行文化休闲化打造,以实现街区新突破。

街区品质提升迫在眉睫

街区,具有较大的业态组合力,能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拥有完善的环境设施,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的精神家园,能最大限度的聚集人群,为商业提供充足客群。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街区数量日益增多,仅商业街就3000多条,未来两年内更有望突破5000条,如此多的街区,必然充斥着激烈的竞争,街区品质提升迫在眉睫。我国商业街数量众多,雷同现象也比较严重,如:纯粹的商业街除了条条框框的高楼大厦外就是纷繁复杂的各类商品,让游客看的眼花缭乱却不知所终,逛累了却找不到休息的场所;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的老街区,要么文化挖掘不够,要么遗迹展示欠妥,特色不突出,游客身在其中却丝毫感受不到历史的气息。开发商的目的仅仅是商业经营,忽视了环境、服务品质的改善,极大的降低了街区的吸引力,减少了游客的回游率,不利于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时下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各行业都放慢了发展步伐,尤其是第二产业更是遭受重创,如此萧条的经济态势下,寻找新的突破口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

点,于是政府将目光转向了第三产业,希望通过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复苏,作为最活跃的商业和最具有带动效应的旅游业受到高度关注。街区是商业活动的有效承载体,商业活动发展的好坏,街区吸引力、环境、服务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全球经济危机大环境下,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提升街区品质,对经济恢复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旅游是商业活动的催化剂,是街区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用景区化手段发展商业街,能丰富街区的休闲业态,提升街区的休闲氛围,为市民及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用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能提升街区的经营环境、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吸引力及满意度。因此,街区文化休闲化打造,是商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激活经济的有效途径;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将有助于街区品质的提升,为文化休闲街区的打造奠定基础。

文化化,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着力点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街区是城市的血肉,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同时具备了骨架、血肉和灵魂,才称得上完整的城市,而在这三者中,作为灵魂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只剩躯壳,则不能称之为城市。每个城市一般都有独特的大文化,一个街区也应有自己的特色小文化,文化对街区品质的提升,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文化能丰富街区业态、提升街区服务品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过去人们也都在谈文化,也都试图通过文化来改善街区环境、增加娱乐元素,但这些文化都是虚的,不能落地,对街区发展没有实质的推动作用。绿维创景认为,以文化为媒打造文化休闲名街,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是能落地运营的文化,并且能渗透到街区的机理中,可有效激活街区活力。

以旅游为附着点,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对街区进行品质提升,有利于改善街区的服务质量、提高街区的环境品味、提升街区的整体档次,最终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可在旅游中应用的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如:

文化内容: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和56个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可用于旅游开发的主要有:历史遗迹、名人文化、历史传说、民俗文化、文学作品等等。

开发类型:文化展示方式呈现多样化,如历史遗迹展示、传说演艺、情境雕塑、情趣小品、文学作品长廊等等。

绿维创新:依据现有文化展示类型,提出了故事连环画形式,如“盐业百态图”,就是将盐城的盐文化发展史用百米长卷形式加以展示;提出第五面的概念,即除了在建筑内部进行休闲化打造外,更充分利用建筑外墙、顶层和地面等,利用壁画形式展示地区特色文化等等。

景区化,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新手段

提到街区,人们一般都会有两个层面的概念:第一层面是纯粹的商业区,包括商业街、步行街、商贸大厦等,这是狭义的街区概念;第二层面则是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居住区,类似街道、胡同等的概念,这两种概念均忽视了商业与居住区的联系。绿维创景所定义的街区,不仅指商业区和居住区,更是一个泛街区的概念,既是对两个层面街区概念的整合,又是对

两个层面街区概念的延伸,包括政治、经济等专属街道。无论是广义的街区,还是狭义的街区,环境、设施、吸引力等是其必备利器,而对这些利器进行景区化提升,将成为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新手段。

对街区进行景区化提升,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旅游,而是通过提升街区的整体品质、服务质量及娱乐休闲水平,打造文化休闲名街。目前我国许多著名街区发展的着力点不在旅游上,但由于其极高的知名度,仍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为了服务并有效分流这部分游客,街区管委会开始自发的发展旅游,但这种自发行为仅限于为服务而服务,是量的变化,缺少了质的提高,不利于街区品质的提升,更不利于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对街区进行景区化提升,能使这种自发的旅游服务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即管委会乃至政府在管理发展街区时,积极主动的去为旅游者服务,在满足旅游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街区的娱乐性、体验性和服务质量等。

当然,街区景区化后,主要职能仍是商业,文化休闲名街的打造,赋予了街区更多功能:旅游项目吸引了人气,商业活动留住了人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商业街带来了财气,促进了商业街的可持续发展。

街区类型不同,景区化打造手法也各不相同:商业街更强调人气,这类商业街品质提升时可更多的注入旅游元素,在开展商业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旅游发展,增加街区的娱乐性;居住型街区则强调环境的舒适度,这类街区用旅游手段打造,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街区的环境,增加舒适度,提高居民及商户的满意度;行政区、经济区等类型的街区,服务对象不是普通大众,仅限于街区内的从业人员,因此旅游在其中所占比重更小,游乐项目的设置应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基准,依据其需求改善环境、设置游乐项目等。

休闲化,休闲名街活力激发的催化剂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化将成为人们追逐的重点,参与性、体验性越来越受青睐,对于靠环境、质量吸引顾客、住户、旅游者的街区,尤其是将人气转化为财气的商业街区,休闲化显得尤为重要。各种泛化休闲化娱乐项目的设置,将有效激发街区活力,使街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成为文化休闲名街活力激发的重要催化剂。

对商业街进行休闲化打造,主要指休闲业态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

调整商业结构:依据街区档次、服务对象需求特征等引入商品。不同类型商业街业态结构调整方式不同:综合型商业街区,可将同一类商品集中经营,打造商圈内不同类型特色街;长街型则需突出产品多样化、特色化;居住区则更多的是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服务。

业态休闲化提升:打破固有的买卖模式,采用活体模特等形式;与电视台合作举办各种购物娱乐项目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如美食大赛、摄影比赛等,吸引旅游者参与,提高互动性。

休闲项目引入:休闲娱乐项目是每个景区必不可少的,好的娱乐项目,对商业街品质提升尤为重要,如对街区进行高档休闲化打造,引入旅游演艺、蹦极、高尔夫、保龄球等休闲运动

项目,增加游客参与性,提升整体吸引力。

“三招四式”,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新模式

绿维创景依据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实战经验,提出了文化休闲名街打造的“三招四式”发展模式,即从“景区化、文化化、休闲化”三个角度,“景区打造与旅游总规编制、A级景区创建、城市文化名片打造、商业业态休闲化调整”四个方面进行“文化休闲名街打造”(见“文化休闲名街打造模式”图)。任何街区都可依据自身需求特征,运用“三招四式”模式进行品质提升发展。

对商业街进行景区化打造,是在新的社会形式下的突破与升级,绝不能局限于旅游要素配置、旅游规划通则要求和A级景区标准中,而应该跳出“A级和景区化”这两个基本要求,站在更高层面进行打造;用景区化打造休闲文化名街,是用A级标准完善街区基础服务设施、用旅游六要素的概念提升街区的服务档次、用景区的管理手法提高街区的管理水平。

1.创A级景区

将商业街打造成A级景区(主要指级别较高的4A级、5A级景区,4A级、5A级景区是较高水准的景区形式,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服务质量在国内均处领先地位),从表面来看是将纯粹的商业街打造成景区,但从旅游规划角度来说,对商业街进行景区化提升,本质上是为了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因此在进行规划时不应就A级标准来谈街区打造,而应在A级标准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全新的旅游、休闲、娱乐元素,结合比较成熟的商业元素,高标准、严要求,从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依据A级标准进行自我检测,逐一找出差距,按照标准要求和差距进行完善。

2.景区化与旅游总规

(1)旅游规划

城市商业街景区化升级,必须要经过系统的规划工作,在规划依据方面,首先规划应服从城市功能分区、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在有关城市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同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的要求;其次规划应遵守或参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及国家、省有关城市规划、园林景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等技术规范。

(2)相关设计

商业街旅游吸引物及游憩方式的设计:游憩方式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商业形态的趣味化、主题化、体验性与参与性设计,商业配置的全程游憩化设计,以及商业行为的游乐化设计等方面。

景观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步行街的景观首先是商业型景观,其打造可运用情趣化、情景化商业景观等,消费型景观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可因地制宜进行打造等。

旅游功能分区和游线设计:旅游功能分区设计要与商业业态布局结合,旅游游线的设计要与商业人流的流动线结合,同时满足商业和旅游的双重要求等。

3.城市文化名片打造

城市文化是城市间进行区别的最重要因素,城市不同,历史传承、文化底蕴也不同,这也是不同商业街进行特色化发展的重要破点,在商业街打造过程中引入地方特色文化,才能增强吸引力,文化是深化休闲名街内涵的重要工具,也是城市名片打造的新抓手,主要包括情境化、游乐化、活动化等打造手法。

情境化:城市文化展示的最好舞台,也是最能潜移默化传承城市文化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打造手法有情趣雕塑、建筑风貌、壁画小镇、动感艺术、立体花坛、立体街画、故事连环画等,如我院打造的盐城“盐业百态图”。

游乐化:采用游乐化方式来展示文化,应体现艺术性。旅游景区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可依托于当地文化,引入演艺;可举办各种参与性项目,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等;各类娱乐项目的设置也可融入文化元素。

活动化:主要指举办各种论坛、节庆活动,进行文化营销。

4.业态休闲化提升

业态休闲化是文化休闲名街休闲化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业态休闲化提升时,依据商业街类型,可采用不同的项目设置手法,不同类型街区间可重复建设,而具体实施项目则应依据商业街所处位置、资源现状、发展趋势等因地制宜进行策划、设计。

长街型项目设计:以文化为魂,设计各类项目,小型广场、各种小商店、情景雕塑、服

务设施等。需要完善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一般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均放在商业街的入口处,与广场共同组成游客集散地,其外部景观应与商业街氛围融合;商业街内还应注重休闲座椅等的设置,休闲座椅可与雕塑结合,增加休闲趣味性。

商场型项目设计:休闲化氛围提升,如商业街内部装饰应突出中国红,楼层间空旷区域适当的放些装饰画、假山树、情景雕塑等;业态休闲化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商品进入门槛,以经营品牌产品为主,丰富商业业态,如餐饮店、酒吧街、KTV、电影院等等;一是在原有商业业态上的调整,丰富购物内涵,引入各类娱乐活动,如活体模特、美食大赛等;一是休闲项目的引入,如真冰溜冰场、保龄球馆等娱乐消费项目。

商业MALL项目设计:商业MALL是一种聚集似的都市休闲聚落结构,其规模、档次、吸引力等较商场型商业街大,每层都可设一个主题,项目设置应更丰富,内部项目设置在与商场型商业街相同外,可在外部设置更多的项目,如喷泉广场、攀岩广场、儿童乐园、高级会所等。

第二篇:如何打造美食街

全力打造中华名小吃城

宝鸡日报202_/8/21 16:38:48

8月 20日,我市召开石鼓文化城项目建设协调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俊昌出席会议并讲话。唐俊昌强调,石鼓文化城是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对建设茵香河都市文化旅游中心区具有“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全市各级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支持配合,全力打造中华名小吃城暨中华餐饮文化交流展示基地。

(憨大师.刀尖上的舞者.西牛记.俏妹子.万匹柴火.翻江倒海 揉之道 烹牛佬 快乐包 一贯粥御鳝传奇金鳝传奇)

石鼓文化城项目总投资 26亿元,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分天膳坊、天乐汇、天美地三个功能区,采用“古韵新风”的建筑风格,与石鼓阁、青铜器博物院交相辉映,形成拥有深厚文化内涵、较强商业价值、特色鲜明地方民居的错落有致的景观结构,彰显“山、水、塬、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展示区。该项目 202_年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封顶,完成投资 9亿元。

唐俊昌在协调会上指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弥补“三产”短板是宝鸡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石鼓文化城是我市都市文化旅游的标志性项目,对于建设茵香河都市文化旅游中心区的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强力突破。要明确定位,倾力打造中华名小吃城暨中华餐饮文化交流展示基地。要明确内涵,围绕“舌尖上的中国”做文章,既让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台湾永和豆浆等名企名吃安家落户,又注重引进一批宝鸡小吃,打造特色,做强产业,做旺人气。要明确工作目标,突出招商引资,过筛子、选优商,确保在量上入驻 100户以上商家,形成规模,满足不同人群口味,拉动消费需求;在质上抬高门槛,精心挑选市场前景好、诚信度高、影响力大的客商加盟兴业,不断吸引回头客,把石鼓文化城打造成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金字招牌。

唐俊昌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要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着力构筑绿色通道,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把这一造福宝鸡人民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要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在做好我市宣传的同时,拓宽渠道,在中省媒体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地宣传推介,不断提高石鼓文化城的知名度、美誉度。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项目功能定位,倒排工期,科学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比拼争先,确保明年 5月全面开放。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白升安主持协调会,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项目单位负责人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和困难问题。副市长王琳通报了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相关问题的意见。副市长丁琳参加会议。市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河道委、人防办、高新区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作了表态发言。

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斥资6000万元打造全国小吃城

新疆喀什的馕坑肉、西藏的吹肺吹肝、云南的丽江粑粑、甘肃的天水麻食、台湾的草仔粿汤……今后,一次尝遍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将不再遥不可及,汇集56个民族传统小吃、同时可容纳202_人就餐的万丰全国小吃城昨天在丰台区宣告落成,这也是北京第一次将全国56个民族小吃品牌进行集结。

万丰全国小吃城是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斥资6000万元建造的一座中式民族传统风格建筑。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上百种特色小吃,还能欣赏到少数民族民间文艺表演,购买到少数民族土特产及民俗工艺品。

为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餐饮商户进场,北京市商务委和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为商户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采取无进场费、无保底、无房租的“零风险”合作模式,同时,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收款的现代化经营。但是要求进驻的小吃商户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的品牌或字号,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

古韵新姿食品街 打造太原特色小吃城

曾几何时,食品街是众多老太原人舌尖上的回忆。但因未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日渐衰落。今年8月起,我市启动食品街升级改造工程,要将其打造成为与上海城隍庙、天津小吃街一样的,具有山西太原特色的小吃城。

如今,食品街的升级改造工程和招商工作均已接近尾声。新年伊始,古香古韵的食品街将以崭新的姿态重迎八方宾客。改造后的食品街会有哪些变化?今后,将如何运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再现昔日辉煌?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飞檐斗拱古色古香

12月18日,我们沿着钟楼街来到食品街。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这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各项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整条道路上不断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原来破烂不堪的路面已被光洁亮丽的大理石地面所取代。仔细一看,每隔一定距离,地面上就有一幅大型的浮雕图案,每幅图案的中心是一个古体字。552米长的路面上有五幅这样的图案,上面的古体字分别是“酸”、“甜”、“苦”、“辣”、“咸”。负责现场施工的郭工长介绍说:“这些大理石地面既耐磨又抗压,很结实。这些古体字也是提前专门刻好的,五种味道正好代表了食品街小吃城的特点。”

行至食品街中段,我们还看到两三名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手持画笔刷小心翼翼地对门廊上的飞檐斗拱彩绘上色。几米外相邻的一座仿古门楼上,几名工人正在打磨刚刚打制好的门窗。而左邻右舍中,已经将仿明清风格定制的门窗安装到位,并且涂上了一层朱红色的涂料,凸显出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食品街路面改造基本完成,地下和地上的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更新换代,作为改造工程的“重头戏”,临街的一座座仿古建筑的外部装饰工程,也即将完工。

舌尖上的美味回忆

“以天津十八街为蓝本建造的食品街,当时可火了,我们住在附近的老街坊经常去,吃一碗杨记灌肠,再去太原馄饨馆尝尝,花不了多少钱,可都是享受啊!”家住柴市巷的周大爷笑着说。如今,一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来施工现场瞧瞧,看看这里究竟会改造成啥模样。

食品街的范围是北起府东街,南至钟楼街。老太原人都知道这里原来叫“帽儿巷”,552米长,路面原本仅有5米至7米宽。1985年旧城改造时,路面拓宽至10米,道路两旁的旧房全部拆除,建成以二层楼居多的仿明清建筑。东、西、南、北口各有高大的仿古木制门牌楼一座,上书“食品街”三个大字。1986年1月,崭新的食品街开始营业。起初,整条街共有46家店铺,其中36家经营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这是继天津小吃城之后,当时全国第二家专门经营食品的街道,从而成为太原市的一处地标。

太原馄饨馆、太原烤鸭店、杨记灌肠、雪山冷饮等,说到这些,顿时勾起了许多老太原人舌尖上的回忆。周大爷说道:“当年,在食品街吃各种小吃,可是最时髦的。太原实习饭店的过油肉,肉嫩、味香、量足;太原馄饨馆的馄饨个个皮薄、馅大,汤味鲜浓;太原烤鸭店的烤鸭肉肥、味美……”

现今,几乎同时起步的天津食品街如今已经位列“津门十景”之一,成为每一个去天津的人必去之处,而太原的食品街却已逐渐被人们淡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渐扩大,亲贤北街、长风街等新型商业圈又日益繁盛,一直未跟上发展脚步的食品街则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加之道路狭窄、没有停车位、交通不便等原因,食品街上当年气势恢宏的门牌楼漆皮脱落,部分商铺残垣断壁,房顶杂草丛生。与相距不远的铜锣湾商业中心相比,这条街更像是一个姿色尽失的老人。而街巷内,一家家新店开张,又一个个倒闭,孕婴店、音像店、理发店、网吧……“食品街”,早已名不副实。

重兴历史再造辉煌

食品街,是一条特殊的街道。宋代时,这里已是太原市的商业中心。

但令人遗憾的是,业态萎缩、道路失修、游客锐减,原来的繁华去处,后来变成城市的一根鸡肋。近两年来,我市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将食品街的升级改造提上日程。采访中,有人大代表说道:“政府如果不改造,食品街的价值真会丧失殆尽,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但是改造如果仅仅是动个皮毛也没什么效果,需要政府下决心,从软硬件上下工夫,方能见效。”

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个好消息。今年8月初,迎泽区政府提出实施食品街升级改造工程。整项工程投入1.1亿元,对食品街进行全面改造。改造中,政府统一规划道路两侧的建筑,恢复仿明清建筑风格,对食品街的产业进行重新整合,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管理,引入老字号地方特色美食。8月底,食品街升级改造工程开工。迎泽区负责人多次表示,结合食品街明清古风格的建筑设计,对路面进行恢复性整治和改造,重铺地下管网和路面,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将食品街打造成为集餐饮、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步行街。

高标准配建设施

目前,食品街沿街建筑的外立面装饰工程等都已接近尾声,一条高标准配建的商业步行街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食品街道路改造项目指挥部的负责人介绍说:“此次路面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为确保安全,道路全线增加了燃气管线,今后所有入驻的餐饮企业不必再自备大型燃气罐了。供暖和污水的地下管网也全部更换为大直径管道,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电力管线全部入地敷设,安全性大幅提升。各种通信管线一应俱全,宽带通讯网络系统可以为商业街区提供电子商务等服务。”

行走在食品街上,我们还发现整个道路的改造还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不断开辟出一些小广场或是绿色景观。每家店铺的外立面装修都恢复了统一的仿明清建筑风格,外立面上的彩绘都是能工巧匠手工描绘的,而且还加装了保护色,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远远望去,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古韵十足。

食品街中心还将建成一个小广场,专门为商户举办宣传促销活动,也能供游客休息或娱乐。畅想一下,盛夏时节的黄昏,行走在这样一条舒适宜人的观光街道上,周边是绿树环绕,欣赏着古建筑的风姿,品尝着各种美味小吃,多么惬意!整条道路上,还将实行24小时监控和安保服务,保障商户和游人的安全。

停车难曾经是困扰食品街发展的一大瓶颈。此次改造中,位于食品街中段东侧、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停车场成为一大亮点,这里不仅能容纳近800辆机动车的有序停放,主要入口处有交通诱导电子显示牌。这样,不仅开车的顾客可以方便快捷地就近停车,而且解决了路面无序停车所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在后期建设中,这里还将建成一个时下很流行的汽车影院,为广大有车一族提供一个更方便、舒适的娱乐场地。老字号焕发新峥嵘

如今,经过全方位改造的食品街已初露端倪,硬件设施得到了升级换代,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也在加紧筹建中。是否能够再现往日辉煌,现代化的管理、经营、运作等软件设施的建设,尤为关键。这其中,新成立的太原市迎泽食品街管理有限公司将扮演重要角色。

据介绍,今后食品街商铺的入驻、日常的运营和管理等,都将由该公司全面负责。经过多方学习和考察,他们已为食品街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

目前,食品街一期招商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引进国内外有影响、有实力的一线餐饮机构、老字号餐饮品牌、餐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特色主题小吃、山西省特产专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专营等。在现已入驻的四五十家商户中,有很多是具有山西本地特色的老字号。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山西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也丰富多彩,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条特色商业街能够承载着这些特色文化,呈现给广大的消费者。今后,食品街要走的路就是将众多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餐饮服务中。在引入过程中,不仅要引入这些老字号的食品,还要将传统的制作工艺现场展示给消费者,并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共同体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城才会有活力,也更有吸引力。

同时,食品街的消费群体也有了定位。特色文化小吃城以规模、聚集性和特色性取胜,太原市居民消费群体、旅游消费群体为主要目标。餐饮消费定位重点突出以中高档餐饮和特色小吃为主。人均消费10元至20元的,占三成;人均消费20元至50元的,占四成;人均消费50元至100元的,也占到三成左右。

为了让食品街的特色文化在市场上叫响,今后该公司将与旅游部门合作,将食品街纳入太原市城市文化旅游的范畴里,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的到来,同时,带动整个柳巷商业区的发展。

“食为天下事,街内富乾坤”。这曾是食品街上一家店铺的门联。这个舌尖上的回忆,那一缕诱人的美味,曾拨动了多少老太原人的心弦。人们期待并相信,升级改造后的食品街,会不负太原人的期望,带给我们更多舌尖上、视觉上的惊喜。

福州小吃发展遇瓶颈 将新建6家美食城打造2条美

食街

开展美食评选活动,开建美食一条街、美食城,起草编写《福州小吃》菜谱……一场由部门和行业共同推进的榕城地方特色小吃的振兴计划正在拉开。福州市商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与创建“中国温泉之都”一样,福州将以创建“中国美食之都”的目标,打造城市“舌尖”名片。

动态

8月中旬首度评选福州小吃名店名点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获悉,为了鼓励福州市地方风味小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福州风味小吃品牌体系并促进本土风味小吃的品牌化发展,将在今年8月中旬开展评定福州风味小吃名店名点。

这也是福州首次由官方组织,并面向福州市特色传统风味小吃推出的评选活动。只要开业满1年以上的小吃经营者,近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餐饮和糕点加工企业均可参与。符合条件的企业即日起可向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小吃分会报名。经过相关初审后,将于8月中旬组织专家认定。

福州市服务业局副局长陈源指出,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扩大福州市风味小吃的影响力,强化福州风味小吃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经营理念,促进整个行业品牌化发展。

陈源还透露,除了此次评选活动外,相关部门还将牵头举办福州风味小吃专业人才培训、支持老字号传承人带徒、编写《福州小吃》菜谱等活动,并分别给予上述项目适当补助经费。现状

福州本土特色小吃行业整体“小而散” 肉燕、鱼丸、鼎边糊……曾几何时,这些打上福州印记的名小吃遍布大街小巷,然而,因传统技艺缺乏传承等各种原因,不少名小吃正面临消失。

“福州的小吃高峰时期达到了数百种,不过现在普通市民能叫得上名字就区区十多样。”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福州小吃分会一位负责人称,如今,粉蒸肉、鲨鱼皮、光饼加红糟肉等老一代福州人耳熟能详的福州小吃甚至已绝迹街头。

在被誉为福州城市名片的南后街,记者注意到,除了永和鱼丸、同利肉燕、鼎边湖、木金肉丸等传统福州特色的小吃外,多数的店铺已经被星巴克、哈根达斯、麦当劳等“洋品牌”占据。

而在汇聚着老福州各类地道小吃的上下杭街区,柴火锅边、耳聋伯元宵、花生汤、依嫩猪血捞化、壹号煎包等老牌特色小吃零散分布在洋中路、高鼎路、延平路等路段,店铺规模小,一些已经因为房屋征收而搬走。

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小吃店是规模小的“夫妻店”,基本上属于“不赚利润赚工钱”的状态。

探因

草根食品难敌外来巨头传承遇瓶颈

谈起福州小吃曾经的辉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利肉燕的第四代传人陈君凡感触颇深。据他回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式福州小吃遍布福州的街头巷尾,老一代福州人在“泡完汤(温泉),再来一碗热腾腾的福州小吃,堪称是绝配。”

不过历史悠久的小吃在保护和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并遭遇发展瓶颈。一方面规模小且分散的小吃店很难与资金实力雄厚的外来小吃巨头抗衡,此外,传统的福州小吃多采用手工方式,工序复杂、定价较低,让很多从业者难以维持。

“早上两三点就要起床磨浆、压浆,耗上几个小时后并进行油炸,赶在六点之前提供给前来购买的市民。”一位曾经从事时粿制作者说,这样忙碌一天下来也就赚几十元钱。

让陈君凡更加担心的是这些传统手艺“后继无人”,已经年过花甲的他发现门下的徒弟多是四五十岁的人,近几年很少有年轻人来学他这门手艺。这些传统手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断层。“劳动强度大,收入低”传统小吃行业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福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与一些地方小吃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福州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引导,至今没有形成上规模有影响的美食一条街或风味美食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特色风味小吃的保护和传播。

此外,该负责人还指出,多数的传统小吃技艺通过靠师带徒、口口相传,尚未用文字方式整理出来,加上一些老厨师文化水平的限制,用文字和数字化保护传承地方特色小吃已经迫在眉睫。破解建美食街、美食城,补助带徒传承人

除了此次推出的小吃评选活动外,一场系统性的福州小吃振兴计划正在拉开帷幕。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副局长陈源透露,根据此前市政府通过的《福州市大众化餐饮市场建设项目整体规划方案》,年内福州五城区将负责引导扶持餐饮企业年内新建6家美食城,其中鼓楼区2家,其他各区各1家。

此外,陈源还透露,福州今明两年还将建起两条上规模的美食一条街。其中位于上下杭的三通路的美食一条街目前已经正式敲定,并将争取在202_年投入运营。

为了更大力度保护传统小吃,上下杭美食一条街运营方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避免因为竞标形式导致传统小吃店生存困难,将重点考虑以项目招商的形式运作,也就是说调研目前小吃售价和店面租金后,结合周边上木的租金来定标准。

此外,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将给一些老字号传承人带徒实施补助,例如“福州肉燕”签约名师由行业协会发给带徒经费202_元,其他品种签约名师由协会发给带徒经费1000元。为了解决传统小吃传承缺少文字整理、缺乏统一标准,《福州小吃》菜谱以及地方标准已经正在开始起草完善当中。

第三篇:探索 ZYSP 培训模式打造班组长培训品牌

探索 ZYSP 培训模式 打造班组长培训品牌

冯 燕

摘要:班组长是企业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岗位分布广,人员数量多,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ZYSP培训模式是班组长培训项目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授课内容、培训方式的简称。ZYSP培训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做大做强;运行机制要“四位一体”;授课内容强调体验感悟;培训方式突出实战演练,使学员能力得到提升,达到培训目的。本文着力探讨ZYSP培训模式在班组长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

关键词:班组长 培训模式 情景模拟 经济效益

班组长是企业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岗位分布广,人员数量多,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班组长培训,为企业发展培养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意义重大。

一、班组长ZYSP培训模式的形成

班组长培训是基层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影响深远。据统计,油田现有基层班组长9581人,核心业务和主体专业7000多人。这些班组长尽管在业务技术上是骨干,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能力缺陷,班组长人员更新、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更新速度也比较快,因而,搞好基层班

组长培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十多年培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我们在培训项目的发展方向、生源支持、培训需求、培训方式、方法及效果的问题探索上,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提出了ZYSP培训模式。

二、ZYSP培训模式的主要内容

ZYSP培训模式是班组长培训项目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授课内容、培训方式的简称。该项目的指导思想就是做大做强;运行机制要“四位一体”;授课内容强调体验感悟;培训方式突出实战演练,使学员能力得到提升,达到培训效果。

(一)班组长培训项目的指导思想——“Z”。

指导思想的确立与班组长培训项目发展特点密切相关。班组长培训是基层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项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间长。从1999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历了16年的培训历程。二是人数多。据统计,油田现有基层班组长9581人,核心业务和主体专业7000多人。可以说是油田培训对象最多的项目之一。三是结构复杂。油田基层班组长岗位100多个,具有人多、面广、任务重、岗位工种差别大等特点。四是企业重视。企业对这个项目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培训政策、市场、经费等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五是培训规模增长快。从近五年的培训情况来看,班组长培训处于快速稳步增长阶段。近五年培训班组长近6000人,尤其是近三年培训的增长速度更快。六是要求高。即学员要求高,企业要求高,培训发展的要求高。针对以上特点,我们的指导思想

就是要把它做大做强,让班组长项目成为继续教育部培训发展的长期性项目,精品项目。

(二)班组长培训项目的运行机制——“Y”。

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机制体制的力量才能把项目做大做强。所谓“四位一体”是指,要从人力资源处、基层单位、培训中心、培训学员四个方面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使班组长项目有人力资源处的计划和目标;有基层单位的生源支持;有培训中心的教学与管理;有培训学员参与的积极性,这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同时又分工明确,责任具体。

人力资源处负责培训项目总体计划、培训经费、培训督导;基层单位负责学员选派、学员考核、需求反馈;培训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培训教学、培训效果;培训学员愿意学,安心学,有收获。这种运行机制的建立保证了项目的高效运转。

(三)班组长培训项目的授课内容——“S”。

确定好授课内容是培训的核心和关键。为此,我们一是抓好需求分析。项目组成立了需求分析小组,明确了小组成员的职责;制定了详细的调研大纲,从各个层面了解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对象实际能力与应具备能力的差距,形成个人能力评审汇总表。将能力差距“较大”和“很大”比例等级之和大于50%的能力项目作为培训重点,并根据产生差距的原因,分析能力差距对应的培训内容,最终确认需求清单。

二是搞好课程开发。对照培训需求清单,把培训课程设臵为四大模块、三大能力、五种教学方式。为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内容,项目组精心设计了培训教学大纲。从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课题知识点描述、教学建议等做了详细的说明。三是师资选聘。十三年的培训历程,为项目储备了三十多位优秀专兼职教师,本着择优聘用的原则,以中心专职教师为主、油田专家、二级单位优秀同行为辅、部分优秀学员为补充的教师队伍。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四是教材开发。根据油田生产特点,202_年项目组组织编写了长达30万字的《油田企业班组长培训教材》,通过多次修订,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班组长培训项目中配备使用。同时汇编《油田基层班组长培训案例》,作为培训教材的补充教材。

(四)班组长培训项目的培训方式——“P”。

班组长培训项目的培训方式包括培训的组织方式、教学方式和培训过程的控制方式。

1、培训的组织方式。油田统一计划组织示范班-培训设计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组织管理严密,突出示范作用;对于因受季节及生产歇工期影响工学矛盾突出的基层单位采用联合办班形式-培训设计突出办班特色;对于因外出施工无法参加集中培训的采用送教上门的巡讲形式-设计内容突出实用;参加集中培训的学员建立激励机制选派优秀学员外送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

2、培训教学方式。结合需求统计结果,培训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授、体验式培训、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培训方式保证理论讲授不高于45%的比例。

(1)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是协助理论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针对《沟通》、《创新》、《团队建设》、《班组长角色认知》等理论培训课题,以体验活动为引导,让学员从体验中感悟提升,学会沟通,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拓展学员思维,确保学员在有限的时间里,以饱满的热情学到自己最想学到的内容,做中去学,学中去悟,触动深,效果好。

(2)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结合理论课程进行实战能力训练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从202_年开发应用到现在已经有五年的实践经验。从开班前学前作业收集选案例做准备;到开班后交流研讨选案例;从课堂上教师讲案例;再到课堂下学员写案例;情景设计、组内研讨、模拟训练、情景演练、专家点评、内化提升;四个环节六个步骤,贯穿培训教学始终。集课堂讲授、交流分享、体验感悟、组织实施、实战演练为一体,有讲有练,层次清楚、逻辑性强,课堂课下紧密结合,让整个培训流程紧凑有序,使培训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此外,培训课堂还采用了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根据办班形式的不同,有重点的选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示范班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体验式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办班、巡讲办班因受时间限制主要采用案例教学、经验交流和现场

教学,充分利用采油厂、钻井公司等现场教学资源,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3、培训过程的控制。过程控制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之一。我们建立了项目经理及班主任考核量表,精细化管理,做好培训班运作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主要环节:

(1)下发开班通知。通过人力资源处网站及时下发办班通知,并和各二级单位班组长培训项目联系人建立沟通渠道,保证学员能够按要求走进课堂。

(2)收缴学前作业。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我们在下发培训通知时布臵了学员作业。其目的是了解班组长所在班组概况、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等案例、当前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课题研讨做好前期准备。

(3)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培训班班级管理规定、班委职责、请销假制度、学员守则、学员综合考核细则等。

(4)进行开班前培训。开班前半个小时接待报到学员。PPT循环播放:培训项目简介、授课内容、学员须知等,做好学员的开课准备。

(5)举行开班典礼。通过人力资源处领导及培训部门领导讲话等形式做好培训动员工作,激发培训的动力,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6)组建团队。培训班通过破冰、团队建设等形式加强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学员迅速转变角色,融入

团队奠定基础。

(7)做好跟班管理。充分发挥班委作用,通过创建学习小组,成立班委,明确职责,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与互助,进行学员自主管理。开展“以赛促学”活动,通过建立团队评比一览表进行各种学习竞赛,增强团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力争实现培训期间无一人迟到、请假、早退的目标。班主任做好引导及跟班服务,及时发现查找并处理班级管理中的疏漏,收集整理文字及影像资料,做好后勤保障等。

(8)做好开课与结课。培训期间每个团队或小组轮流对每个课题进行开课与结课。开课通过多种自编自演的节目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为主,结课通过团队成员学习收获及建议的内容为主。

(9)情景模拟演练。整个培训过程中,学员都在不断研讨交流中通过分享--思考--再分享--再思考--教师点评--自我感悟--内化提升--解决问题,达到能力提升的目标。

(10)结业考试。培训课程结束后,从题库中抽取试题组织考试。考试成绩和考勤、课堂纪律、研讨交流等分项考核,按《学员综合考核细则》评定总成绩。

(11)评选优秀团队、优秀学员。培训结束后根据优秀团队及优秀学员评选标准选出优秀团队及优秀学员并颁发荣誉证书。

(12)结业典礼与培训评估。学员总结交流,发放培训登记卡、培训证书、照片合影,提供电子相册及课件光盘等;提交个

人培训总结、课后感受记录或学习心得,通过结业座谈收集学员培训反馈信息,进行问卷调查等。

(13)教师管理。按照《教师管理管理规定》做好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提前交项目组审核,并认真填写教师授课日志。

(14)教学研究与督导。做好培训班教研工作、项目组成员跟班听课召开教研活动,组织有关人员听课、评课、检查教学情况,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15)资料收集。按照中心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包括五大表等;进行培训项目总结和其他相关工作。

三、ZYSP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

ZYSP模式从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授课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上实现了培训模式的全面创新。在组织形式上更符合油田生产特点,在培训方式上更具特色,在授课内容上更系统实用,它标志着班组长培训项目日趋成熟和完善,而且取得了显著培训效果。一是社会效益。首先,解决了企业基层管理中遇到的大量实际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其次,为企业培训了一大批实用人才,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企业普遍反映,培训和不培训就是不一样,他们“能干了,会干了”。有许多优秀班组长走上了基层队长,有的甚至走上了科级干部的岗位。

体现在经济效益上,直接创收培训效益113万元;培训市场

不断扩大,各二级单位要求来培训中心办班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占班组长培训数量的40%,较之前,提高了18个百分点,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培训效率得到提升。特别是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班组长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使培训效率明显提高,培训相同的内容时间缩短了4天,培训效率提高了40%,节约培训经费44万元。四是丰富了培训的理论和实践。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战训练、培训模式等理论成果大大丰富了班组长培训的实践经验。五是教研效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班组长培训中的应用》获得油田职工创新创效成果奖。

根据培训管理科培训反馈统计结果显示,教师授课平均满意率94.2%,项目经理班主任平均满意率96.4%,学员出勤率98.3%,综合评价优秀;并受到人力资源处、用人单位和广大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四、ZYSP培训模式的完善和提高

ZYSP培训模式的应用通过长期实践已日趋成熟和完善。但是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一是构建课程体系。培训是一个持续不断深化的过程。现阶段我们的培训抓住了班组长目前所需所想,能有效地解决班组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更强调全面系统的自我学习。因此,我们的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单元模块化向体系化迈进,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学习导图的开发,即从班组长岗位职责入手,细化优化培训课程体系,为

自我学习、系统学习提供有效服务。

二是加强混合式培训的开发和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培训形式。它将多种培训方式组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目前班组长培训项目主要采用的是课堂培训,在线培训做的还很欠缺。随着培训形式的的深入发展,这种单纯的课堂培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员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在线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学员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按需选择学习课程,并可多次重复学习,且培训成本较低学员受训面广等。下一步项目组将要加强在线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臵,将课堂培训与在线培训有效结合,扬长避短,实现最佳的培训效果。

三是建设心智技能训练室。目前班组长培训项目教学形式主要以理论讲授、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优秀站队现场参观等为主要形式。这已经不能适应班组长培训的现实需要,希望在中心组建拓展训练项目的同时,进行心智技能训练室的论证和建设,增强培训技能训练手段的多样性和智能性,以满足油田班组长培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李秋,程锦山,班组长培训新模式和新方法[J] 现代班组,202_(4)

双亚萍,构建企业班组长培训思考[J] 企业研究,202_(5)

李爱民,提高班组长培训效果与质量的方法[J] 中国培训,202_(6)

第四篇:如何打造文化自信的探索与研究

打造文化自信的探索与研究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请谈谈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并结合深化“弘扬**精神、重塑良好形象”活动,谈谈如何树立和打造**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坚定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刻阐述。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经济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在东西方的比较和激烈竞争中日渐式微,沦为弱势。所谓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根本的,则是精神力量和文化的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观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后,我们对**桥、**车、**港、**网印象深刻,其实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搬到大荧幕上,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文化自信,只有对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

文化自信是彰显**软实力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力强盛,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强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最终还要通过文化符号来表达,文化力量来展示。提出文化自信,实际上是**软实力的最好注释。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用流利的中文背诵《三字经》的视频在网上迅速蹿红,其实,不止在美国,如今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文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女儿、英国的乔治小王子、还有许多国家政要及其子女们都加入其中。**文化已经成为西方人接轨**梦的载体。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化正以其深沉持久的力量吸引全世界人沉浸其中。我们深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努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一个整体。曾经,**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显示出来的“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精神”等等革命文化,让世界惊叹不已;如今,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创造性地提出的**梦、五大发展理念、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令世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巨大潜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只有树大根深,才能枝繁叶茂。一个在文化上自信的民族,才有未来可言。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亦如此。一个拥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昂首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一个践行文化自信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人为何不自信了?

近年来,受到违法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安全环保事故仍未杜绝,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突出,内外部不和谐因素增多等等的影响,中**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如果这样的负面形象任其发展,就会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挫伤干部锐**和队伍士**,最终损害国家利益和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重塑良好形象、打造软实力,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树立和打造**文化自信,我们怎么办?

深化“弘扬**精神、重塑良好形象”活动,促进队伍素质、经营业绩和竞争实力的提升,为****公司稳健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增强职工对企业和身份的认同感,重新找回当年“我当个**工人多荣耀”的**文化自信。

一、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工人心向党,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信念

**精神的永恒生命力,来自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断的生产实践。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当前我们要集中精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报告精神上来,并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在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人人都要当好企业形象代言人,唱响主旋律、宣传好企业文化,有效利用“三会一课”、主题日活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让党员群众及时学习,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真正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要把传承弘扬**精神作为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用**精神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用“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的绝对忠诚,肩负起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

二、要加强党的建设筑牢政治优势,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

全面推进落实“446315”党建体系。**公司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446315”党建体系,是****党的建设成果经验的传承创新,是推进**党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有效抓手。我们认真遵循“四个功能定位”、扎实推进“三项基础工程”,重点要抓好“六点六率”思路和“四化建设目标”落实等工作,全面推进落实“446315”党建体系,不断提高公司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深化推进专业化公司建设发展。

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融入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根本,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做到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发挥就跟进到哪里。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四合格四诠释”岗位实践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彻落实《**共产党问责条例》,健全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要牢牢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严格贯彻落实“四种形态”的刚性要求,使责任意识更加牢固、责任内容更加明确、责任落实更加有效。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紧盯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段,防止违规违纪问题出现。建立党风教育常态化机制,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党纪党规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要常态化推进重塑**良好形象,锻造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

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决策程序和机制,严格落实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制度。坚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严格落实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树立正确选人用人“风向标”,注重在一线偏远岗位中发现和使用干部。

大力弘扬**精神。把大力弘扬**精神作为一项长期重大任务抓紧抓实,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力量。不断深化**精神和**优良传统再学习再教育,充分发挥责任文化和文艺作品作用。深化企业文化内涵,持续加强HSE、廉洁等专项文化建设。丰富完善典型选树宣传工作机制,宣传推广先进团队、劳动模范、责任员工和先进个人等事迹,在员工队伍中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要坚持“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务实作风,努力开创稳健发展新局面

努力提增经营管理质效。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稳、严、细、实”,优化成本配置结构,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强化项目过程管控,搞好节能挖潜创效,推进资产轻量化,切实维护**整体利益。

着力推进法治企业阳光企业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流程,逐渐建成制度完善、程序科学、运转有序、执行到位的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合规管理监察,强化对经营行为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把控好招投标管理、市场准入管理、价格管理、审核审批管理等关键环节廉洁风险,对违规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纠正。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管理培训的必备内容。分层面分岗位深入开展全员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行为规范大学习。

第五篇:创新文化空前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名镇

创新文化空前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名镇

鲁承新

秭归县屈原镇委、政府早在十一五提出了“特色农业立镇,民营经济富镇,旅游经济兴镇,库区经济强镇”的“四镇”战略,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镇域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当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大部署,各级分别确立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旅游强县的战略目标。屈原镇作为秭归的一个移民新镇,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的思想理念。日下当时正处于十二五初期非常时期,镇村两级换届选举后,新任政府领导班子集体,起步关键之年,屈原镇明确地提出了“特色农业立镇,优势工业富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文明兴镇”的四镇发展之方略。在此,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助强劲之力深挖屈乡文化资源,创新文化空前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名镇”,并形成共识用文化大理念、大发展、大繁荣,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绘制可操作、可持续、可发展、可名镇、可致富的宏伟蓝图,全面提升屈原文化发展软实力,加快建设与屈原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旅游名镇”步伐,切实做到“国际知名,国内闻名”的文化旅游走廊进行初略研探,仅供领导参考:

一、发挥区域优势、凸显文化品牌,高举文化大旗

秭归县屈原镇位于长江南北两岸,地处大巴山荆山余脉,山峦叠嶂,四面环山,长江横贯全镇中心,沿长江向两岸绵延升高,最低海拔175米为西陵峡等5个自然村江岸,最高海拔为九岭头村颠峰202_米。为高山、半高山、低山侵蚀型山区地貌。地跨东径110°46′~110°52′,北纬30°54′~31°02′。东接夷陵区,南与九畹溪镇、郭家坝镇相连,西同归州镇接壤,北与兴山县毗邻。政府驻地属三峡工程新建后迁新址,由长江北岸长江村东迁北岸龙马溪村左岸前山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6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5.68千米,总面积21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07.06平方千米,占95.41%,拥有耕地面积1164公顷。水域9.94平方千米,占4.58 %。全镇12个行政村和新滩1个居委会,共65个村民小组,7902户,总人口1960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06.6人。境内共有公路32条,通车里程176.12公里。其中省级道路11公里,县道45公里,镇级道路43.07公里,村级道路77.05公里。12个村通水泥路,通车里程57公里。距秭归县城46公里。

屈原镇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地,是全国知明产品桃叶橙的盛产地,是峡江过端午赛龙舟的发祥地,是市级授予体育明星乡镇的乡镇,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屈原文化历史悠久,在这片217平方公里神奇的故土上有屈原的骸骨,在这里可以把握屈原祖先的脉搏,在这里可以与我们的祖先对话。

二、立足思维创新、文化战略引领,强化文化大理念

屈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屈原人民的精神家园。青滩千年古镇,蝶变移民新镇,屈原镇要紧扣时代脉搏,立足以文化为根本,以文化促发展的新招式,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把文化建设放在“文化旅游名镇,富民强镇”的战略高度,树立大文化理念,筑牢屈原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转型之魂。否则,政府提出“四镇”的方略,确变为“困难中”的策略,口号月月呼,年年叫,日月如梭,一届五年一晃而过,把超常规大发展的大好时机,成为政府年终工作总结中的文字游戏,成为领导届期目标未能实现或空前大发展机遇失落的客观原因。

(一)让文化精神引领屈原文化转型。文化淬炼时代精神。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发展、引领屈原文化转型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战略取向,要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实现新赶超”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诗意乡村乐平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培花思廉”等活动载体,有机结合“农民骚坛诗社、干部理论学习、党员培训、电子政务、村电教室”等宣教平台,广泛开展“屈原文化登讲台、屈原文化进校园、屈原文化进社区、屈原文化进企业”等系列活动,把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引向深入。传承屈原文化,提升文化品位,培育“爱国”精神,注重提升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接受屈原文化熏陶,着重增强镇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文化意识,努力形成政府号召、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新氛围,全面凝聚屈原文化转型发展跨越的精气神。彻底扭转解决问题靠上访,文化活动靠打牌、改善生活靠婚庆等不良的社会之邪风,让文化精神领引屈原文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真正转型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之上风。

(二)让文化精品丰富屈原文化内涵。没有优秀文化产品作支撑,谈不上文化的繁荣发展。屈原文化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北起屈原村人物景观文化遗址有照面井、读书洞„„等八景。其它遗址有望凉亭、雷劈石„„等十多个等地名文化传说。有七龙霸天下、勒马回头望„„等人物传说;峡江文化遗址江岸,南北江岸早有归乡寺、屈原祠„„等十多个庙宇文化遗址固然已淹没江底,但文化遗风尚存;江南有总理基金治过的链子岩瓦缸寨和链子崖地质公园,左邻西陵峡村新石器时代,有石斧及大溪文化夹砂红衣盆壁等,面积约300平方米;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绝壁之谜遗址尚存;江北长江村有近代举世闻名的新滩大滑坡遗址,镇中龙马溪村(新石器时代.商周)面积8000平方米的石斧和陶片均属大溪文化泥质红陶釜、盘、支座及商周泥质灰陶绳纹罐等文化遗址;同时并存着农民开创的长江河流,疏通川江航道的历史先河,从而创作的《船工号子》、《背夫号子》等盘滩文化、背夫文化等;新镇东侧博蓝田君纪念碑遗址就是最历史的见证,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峡江儿女的成长;道教文化独树一帜,北起25公里北峰村的五指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早在南北朝年间,明成祖派人对五指山的三元宫进行兴修打造道教古建筑群,相继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扩建明月宫等文化遗址残存,天然形成五指山的一峰、一岭、一寨、一线天,二宫、二观、二桥、大观音洞、小观音洞、妖洞、方子洞、无名神洞、犀牛望月、肚脐子包、西洋房、玉皇垭和九狮拜金顶等30多个道教名胜景观与大老岭生态文化旅游区连为一体独特区域优势;红色革命遗址尚存,东起5公里铺坪村霖泉寺首次成立屈原镇第一个党支部,曾留下中共地下共产党员王首先、石光灿、向曦等同志在此宣传抗日救国方略,涌现出杜东曾等革命先烈,孕育了铁道部长杜政远、革命前辈杜作祥等历史名人;孕育了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杜东曾、李发盔等革命先烈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李青春、杜远富、熊辉照、杜森祥、刘千祥、刘明强等先进人物自强不息的精神。综上所述,充分展现屈原文化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影响,彰显时代精神风貌,塑造不同时期屈原精神和文化形象,来支撑“文化旅游名镇”经济新高地建设。

(三)用文化精英服务旅游发展。文化旅游名镇,人才是最核心的要素。大力张扬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传、帮、带的社会效应,着力提高区域内资深文史工作者的政治地位,搭建“用武”平台,充分发挥服务旅游发展重大作用,牢固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理念,在解放思想中把握文化人才发展规律,建立屈原文化人才信息库,加强对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恢复政府文史办赏常设机构,重新组建文化精品创作小组,办公经费、创作出版纳入年初财政预算,着力造就一支文化创作家、企业家精英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扎根基层的文化骨干队伍。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优化文化人才配置,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拓宽人才选用渠道,实施基层文化工作者“固本工程”、文化艺术人才“提升工程”、促进文化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确保尽快地创作、结集、出版一批承载文化精神、激励教育后人、影响广泛深远的精品力作。建立完善文化精品传播、激励机制,打造屈原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平台,特别是要重点推出《峡江遗风屈原魂》、以《屈原文化》为主体的深入挖掘《赈灾文化》、《庙宇文化》、《习俗文化》、《语言文化》、《食品文化》、《民间艺术》等丛书,服务旅游发展,引领全镇人民齐心聚力,加快建设与屈原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旅游名镇”的文化精英服务旅游发展。

三、树立以人为本、推进成果共享,实现文化大发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屈原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要立足本镇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

(一)着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镇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以项目为抓手,以资本为纽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吸纳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投向文化基础设施,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高规格建成文体活动中心、完善文化服务中心、镇、村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填补集镇影视剧院空白等,促进屈原镇“文化旅游名镇”的文化基础设施水平大提升。

(二)全面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镇村文化一体化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必经之路。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强化政府“政策引导、部门负责、中心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的新模式,依托“双迎双促”、“文明创建”、“六大走廊”和 “和谐屈原”创建等活动,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助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诗意乡村乐平里”文化品位的提档升级,拓宽文化服务领域、提升文化服务品质,推动公共文化资源走向农村、走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向农村和社区延伸,实现城乡文化统筹协调发展。在文化权利上的平等、在文化发展上的互动,构建公共文化资源真正覆盖到村、社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活跃、更加丰富。

(三)强力推进文化供给系统建设。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就是文化工作的方向。借助“武陵山区”、“整村推进”强劲之力,大力实施“科技扶贫”、“艺术扶贫”、“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科技、医疗、文化三下乡”、“四进社区”、“屈原文化”下基层、“屈原文化”进校园、“传承文化”进农家和“高雅民间文化艺术”进广场,优秀文化进企业等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端午文化节和重要节假日文化巡演、农民骚坛诗会、屈原故事会、书法书画摄影展、民间传承作品展和“屈原文化”宣讲团等活动,激发全民读书、全民宣讲、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等公共文化事业,鼓励文化中心常年开展“结对共建”、“文化家园”、“城镇文化进社区”、“本土文化进集镇”,大力发展社区、村镇、校园、企业、机关文化,让文化真正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实现城乡全覆盖,逐步构建完善的文化供给系统,实现文化资源人民共享。

四、坚持纵横捭阖,联动创新突破,实现文化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方式,以大视野、大境界和大力度,增加文化的含金量、文化的含金品位和经济价值,以文化大繁荣促进屈原镇大转型实现新跨越。

(一)、古今联动创造文化振兴新载体。传承千年屈原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有机结合镇文化中心、村级文艺宣传队扩编转型,发展壮大龙舟协会,激活以“青滩琵琶丝弦”、“三闾花鼓舞”为代表的民间戏曲皮影戏等,丰富传承民间舞蹈、蚌壳、彩莲船、舞狮等具有独特的曲牌和曲艺风格,张扬民间挑花、刺绣等艺术,提升五句子山歌、小调、儿歌、哭嫁歌、薅草锣鼓歌、转丧鼓歌、三闾跳丧歌等文化含金品位,确保农民骚坛诗会、划龙船、吃棕子、挂艾蒿等文化底蕴。挖掘杂技世家、音乐世家、书法名家、文化传人等民间文化艺人,挖掘、盘活、提升“诗意乡村乐平里”新载体,共同撑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体育明星乡镇”的旗帜,做到古今文化联动,成就文化大发展。

(二)文旅联姻塑造屈原文化大品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以“链子崖旅游景点的提档升级”为导向,政府急于着手乐平里、五指山的建设和开发,政府要建立常设机构,专人专办,聘请高层次的专业机构,联合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科学详规,积极争取“武陵山区”与屈原故里国际旅游综合开发区统筹规划。规划到位,逐年分步实施。深入挖掘屈原“古”(遗址、传说等)文化、“峡江赈灾”文化,道教文化、大溪文化等文化资源,具有一支强大的实施文化与旅游联姻专业队伍,整体提升“文化旅游名镇”亮点纷呈,名镇天下响。大力实施新镇古筑、景区民宅改造、道路基础设施硬性建设,大胆设想策划龟包休闲旅游、龙马溪水域内湖水上休闲、水上上善、江滩浴场、青滩滑坡生态农业等项目规划,塑造“屈原福地、道教圣地、赈灾奇地、上善休闲”名人文化、峡江文化、道教文化、饮食文化和休闲文化品牌齐头并进,联合开发。

(三)多点联合开创文化产业新局面。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瞄准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地优惠、税收减免、投融资、市场准入等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态势。创新市场模式,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和扶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充分调动各方的优势资源,全面激发民间团体活力,吸引各类社会参与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大学生返乡、劳务工返乡、移民反哺创新创意产业园。以334省道,长江水道径跨西陵峡村、链子岩村区域优势,创新文化发展投融资模式,提升链子崖景区文化品位和开发规模,加快建设西陵峡村“宜居村庄”建设和长江村沿江生态旅游经济带。以前山坡中心集镇向西北方向延伸发展,形成四坪(铺坪、漆树坪、仙女坪、落脚坪)、一山(五指山)、一场(九岭头林场)“山、水、景、文、商”的人文旅游和商贸协调发展的格局。尽快地进入“武陵山区”第一方阵。在规划和开发时,一定要做到科学规划,初建开发立足于地形不改变、景点不破坏、开发不随意、环境不污染的现行开发原则。着眼于长远打造“屈原文化”品牌。着力引进具有强劲实力的开发商、港外华侨等集团、商人联盟开发文化产业,谁人能引进,谁就是能人,出台优惠的奖励政策,要奖得大家看了脸发红,全身发紫。力争十二五期间初具规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实现农业向工业调头,旅游产业支撑全镇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国际知名,国内闻名的“文化旅游名镇”。努力实现202_年,屈原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835元,年均增长150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2_万元,年均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0万元,年均增长20%的奋斗目标。

(秭归县屈原镇人民政府)

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