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马继亮2013工作总结(范文)
编辑:清幽竹影 识别码:22-816438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9 12:43: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马继亮2013工作总结(范文)

2013年述职报告

我叫马继亮,现在为我乡流动人口统计兼永丰计生专干和三姓村“双联”联络员。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现将本人近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学习思想情况

今年,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习总书记讲话、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以及计划生育方案法律法规,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增强了党性,正确树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定基础。在对政治知识学习的同时,对计划生育方面的业务知识也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学习,使自己对计生工作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二、本职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乡截止13年11月底共计流出人口2091人,流出育龄妇女647人,流入人口129人。永丰村期末人口3022人,已婚育龄妇女634人,初婚人口20对,出生30人(其中男孩17人女孩13人),出生率为千分之9.95,新增二女户3户,落实四术36人。

在工作上能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协助办公室搞好中心工作,热心于计划生育事业。计划生育工作资料多、事情琐碎、工作量大,在党委政府和计生办的领导下,在村组配合下,在广大群众、自管小组长组长支持下,本人认真负责全村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优质服务,宣传计生优惠政策,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是新形式下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保证。把育龄妇女的需求和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根据不同人群分类指导和服务。为独生子女特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上的实际困难。利用人口学校和计生协会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向育龄妇女发放宣传资料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知识。把计生优惠政策跟大家面对面宣传,提高大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知晓率,使她们改变了生育观念。每年都要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查环查孕工作,对已怀孕妇女每月上门进行随访,对应落实手术对象,我及时与她们取得联系,在期内该上环的上了环,该结扎的结了扎。计生奖励扶助、特困扶助已经全面实施并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不足

这工作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广大群众的努力配合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是自身学习还需加强,对计生业务知识的把握还不是非常透彻。

四、整改措施

在今后工作中,我要更认真的学习党在农村计生方面政策知识,增强自己在计生方面的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并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把其推向一个新台阶。

马继亮

2013年12月20日

计生办:马继亮2013年12月20日

第二篇:养牛大王薛继亮(推荐)

养牛大王薛继亮

每当你走进坐落在马尾山下,绕盈河畔的苇芦村,就会听到薛继亮这个响亮的名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这个名字上报啦。

《吉林日报》2010年7月21日第10版刊登了题为《“牛头”薛继亮》的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的名字能够等在报纸上,你知道这是为啥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薛继亮今年39岁.父亲薛殿生生前是苇芦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前就因病医治无效而离开人世。苦命的人要赡养母亲,要娶妻生子,要重建房舍,一副副重担压在一个年轻人的肩上,该是怎样一个情景是可想而知,不言而喻的。但是,困难不紧没有压倒他,反而倒使他更坚强起来。他不满足于封妻荫子,不满足于青堂瓦舍,他要在改革的大潮中大显身手,大干一场。干什么,怎么干?他几天几夜吃不下,睡不着。终于,他看清了:要致富,靠打工不行,要干就当老板;他认准了:要致富,靠在土中刨豆包不行,在当地,就得靠养牛;他想通了,要致富,靠“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不行,要养就要养出规模。他心中有底,有党的好政策,有相关部门的全力扶持,怕啥呢?他决心大干一场。

薛继亮开始筹划了。首先他详细地制订了规划,投资70万元,建一座既简易又实用的养牛场,一次可养牛200头,3个月出栏,可以获利20万元。一年可纯获利60万元。计划制定后,请养牛专家进行论证,认为可行。于是他向村党支部作了汇报。村党支部大力支持。和村民商量串用土地;请示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到信用社申请到款„„

在镇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万事俱备,东风吹来。2010年5月动工,7月末,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晶鑫养牛场建成并交付使用。晶鑫,靠日日夜夜的奋力拼搏,精心运作,换来用金子堆成的山。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呀!

牛场建成后,立即买牛饲养。年底,本利还清,净获利10万元。成功了,薛继亮的眼泪流出来了。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艰辛的回忆?可能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成功了,薛继亮的眼睛更亮了。他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是出路。于是,薛继亮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把自己的想法向村党支部作了汇报。党支部书记丁文江拍手称赞,全力支持。经协调,晶鑫种牛育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合作社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组织本组有养牛经验和积极性的村民刘国君、刘国伦、王志纯、王志金等人,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投资400万元,创建了存栏600头牛的养牛合作社,2011年获利100万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薛继亮和他带头创办的养牛合作社的带动下,在经济效益的引领下,苇芦村四组的54户村民,有30多户都养牛,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牛屯。为使苇芦村建成小康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吉林日报》报道了薛继亮养牛致富,创办养牛合作社大家致富,建成养牛屯共同致富的事迹。牛头薛继亮真的亮起来了。

第三篇:展览介绍马继忠

马继忠从艺五十年山水画展

展览介绍

马继忠,字山人,笔名鲁丘,1941年生于山东肥城。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西安文史馆馆员,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密体画工作室导师等职。

马继忠先生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三山会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画展。多幅作品为国内外政府,艺术院校机构收藏。其中的代表作有与刘文西、亢龙先生合作的《幸福渠》,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刊物发表。七十年代作品《太白春暖》对开印刷,并由新华书店全国发行10万份。《秋恋》入选了中国首届山水画展并被国务院收藏;《秦岭苍翠》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出版有传记《魂系太白》及《名家精品-马继忠》、《马继忠白描山水》、《马继忠山水画选》、《马继忠•白云生处有人家卷》、《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马继忠》“大红袍”专辑等多部画集,并被文化部人才中心评为中国山水画十大名家。

马继忠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之后便一头扎进秦岭太白山十三载,与山民一起摸爬滚打,铸就了山民一样的淳朴情怀。爬高山,走激流,熟谙大自然之生机;师造化,读典籍,深悟中国文化之精髓。上下求索数十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开创了中国当代密体山水画格。如今,这一密体画格影响了一批年轻画家,接踵前行,并活跃在当代画坛。

密体山水画的风格特色是用笔繁复,结体严谨,构图宏阔幽深,赋色清新典雅。在用笔上尤其讲究,不但要做到笔笔松灵剔透,疏落有致,而且要能够将千笔万笔组织成有机的艺术整体,收到笔笔入纸,笔笔出纸,以笔塑形,拢形成象,势发象内而意寄象外的艺术效果。作品完成后,能给人以细笔贯壮气,密体结清象,雕琢而后朴,绚丽而后雅,并能掩匠心于无迹,出意境于天成的审美感受。

马继忠是自元代王蒙,近代黄秋园之后承继这一画绪的又一传薪者。与长安画派一脉相承又揭新帜,使长久以来日渐消颓的北派山水画重新焕发了时代风采。

马继忠先生此次展览比较集中的反映了作者早期深入秦岭十三年,与山民同患难、共呼吸的真切情感,也反映了作者新世纪在北京平谷雕窝村体察生活近三年,三上太行的感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作者从艺五十年对中国画精髓元素的独特视角。

此次展览开幕之时将同时举办《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马继忠》“大红袍”专辑首发式。在美术界,所谓“大红袍”系列画集,即画册外壳使用全红的硬套装帧,画家的烫金字封名跃然红套之上,这是美术界给画家最高级别的礼遇。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大红袍系列画集素以选题严格著称,入选者均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该系列画集因其学术性和权威性,长期以来受到美术界和艺术爱好者的推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也是从《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马继忠》“大红袍”专辑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作,主要是近年来的精品力作,其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在形式上可分为硬笔速写、水墨小品、焦墨山水、线描长卷、冬雪系列、彩墨巨制。

此次展出的硬笔速写可以看到作者在描写大自然时组织线条的娴熟技法和再创作能力。反映出作者扎实的造型基础以及高度概括能力。其小品中动物、人物、花鸟、山水均有涉猎,画面用笔老辣却又生动活泼,体现了作者经营位置上的开合能力以及深厚的绘画功底。焦墨山水——《天荒地老时》更是体现出了作者在笔墨上的驾驭能力,苍中显润、拙中见巧、辣中有秀、枯而不涩,为中国焦墨山水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面貌。其长卷——《白云生处有人家》长8米多,高70公分,内容丰富,景致繁多,每一局部皆可独立成幅,但合而为一又能一气贯之,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入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笔墨技巧和思想内蕴。在冬雪系列——《太白飞雪》、《太白暮冬》、《冬寒飞雪塑银山》之中,可看到作者完全摒弃白粉、胶水、盐粒等工艺制作方法,完全发挥了中国传统笔墨的书写特质,千笔万笔形成的刚柔相济、虚虚实实的线条如网织就,衬托出没有落墨处的大大小小的空白充盈于画面之中,描绘出一派雪花飘舞的山林景致。概括其手法为空白法、留白法、飞白法,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实带虚、以虚写实的技法,与清代邓石如所说的“计白当黑”这一理论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方法,增添了新的语汇形式。彩墨山水——《洪荒系列之天地开元》、《满庭诗境飘红叶》、《柴门秋岁》等作品更是彰显了马继忠先生笔墨的精粹纯熟,并同时吸收运用了西画中色彩的表现手法,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中国山水画在中西结合这一学术课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次展览在内容上又可分为“人文系列”和“洪荒系列”。“人文系列”主要描绘了山里人的恬静欢快的生活景象,体现了马继忠先生对时代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把握与讴歌,从而使马继忠的创作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感。而充溢于“洪荒系列”作品中的全是大自然的郁勃生机与活力,反映了马继忠先生呼吁人类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心声,更深一步反映出马继忠先生对当下的提出的“和谐社会”以及老庄的“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

马继忠先生热爱国家,关注平民,从未将艺术偏离主旋律宗旨。并始终将这一美学思想贯穿在其五十年的艺术实践之中。

当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画家感到迷茫困惑,更有少数人被某些“热浪”所吞噬,泯灭了艺术良知,使创作出现了大滑坡。倒是像马继忠这样的画家,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基层,饱受生活的磨难,但始终不改初衷,将自己的艺术根柢深深地植于生活的厚土之中,不急不躁,一寸寸生长,终于蔚然成观,卓有建树,这样的艺术之树,我们相信将会是常青的;而我们美术事业的希望,或许正寄托在像马继忠先生这样的画家身上。

第四篇:发声亮剑稿-(马新民)

团结起来,共建美好家园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5年级2班的马新民,今天,我发声亮剑的题目是《团结起来,共建美好家园》。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老师和我们大家一直以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感受到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景象。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能够座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中华文化知识,是党的好政策惠及到千家万户,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感党恩,跟党走,励志教育我做一个对党有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近些年来,有那么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三股势力”,它们勾结外国敌对势力,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给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充分暴露其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丑恶嘴脸和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凶残本性,给我们各民族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此我发出倡议:

1、我们各族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素质,为实现民族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精神。

3、自觉防范和抵制宗教极端化思想,不参加、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

4、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勇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行为作斗争。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宗教极端化,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共同承担振兴中华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六年级2班

马新民

第五篇:亮马河畔杂文随笔

与其说很久不来,不如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因为无数个记忆混杂在这里,模糊一体,久而久之我便忘了时间,一切的一切好似在我的记忆中做圆周运动,如今又回到了原点:不是重逢,而是初始。

刚刚被中关村的人流激起的浪花推下地铁,睁眼的时发现世界重归寂静。从地铁站出来的那一刻,我就确定自己喜欢上了这里。我到达的时刻是周日的傍晚,街道有些寂寞。淅淅沥沥的车流,还多为公交:421路拉着乘客从大北窑跑到东湖,追着十四号线的脚步在空旷的街道上哼起了小曲;677路则从来广营开到焦化厂,从北小河散步到亮马河再到坝河,一路上记载着这座城市的东部发展的历史。我则选择用脚亲自丈量这片土地,看手机地图上自己的坐标缓慢的挪动,移动的路径形成奇怪的曲线:也许是河湖们在捣乱,路不再板板正正,少了拘束,变的自由;可正是有水的地方,才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它是灰与绿交织的城,偶尔间带了份白。隐在绿荫里的建筑,有欧式的别墅,也有中式的住宅;有旧时的矮房,也有现代的高楼。这里像是文化与时间的交汇点,不同文化与不同的时间点在此相遇,又完美的得以共存。路旁有着不知名的黄色的小花,头偷偷地探出篱墙,窥看着墙外的世界,期待着过往的行人与车辆注意到它。篱笆上围着的蔷薇是最具别致的,和那些娇艳的月季相比,更加娇小与低调,将香气藏匿在摇摇晃晃的风中,送给大地。看到这花,便有着无理由地高兴,无目的地期待,有一种欢喜在心房游荡。

路旁的建筑大抵都是些住宅区,路上却很少见到人,偶尔碰上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多数在沉思;再或者见到一两位彳亍于街道的旅人,同样是不语,眸子仿佛望向远方,偶尔停下来掏出手机照相,以为这里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城市,于是他们选择在路中穿梭流浪。

夜色初临的时刻,昏黄的路灯在钴蓝色的天空中亮起,懒散的洒在街道上,穿梭在绿荫中闻到股烤肉的香味,却寻不到这气味来自何方。绿荫停止的地方是一条美食街,路旁的小店渐渐开张,没有店员的叫卖,甚至闻不到食物的香味,就静静的:你来,我用我的全部迎你;你不来,我也不强求,并祝你一切顺利。几家料理店挂起了红灯笼,幽幽的飘在透着紫的蓝色的幕布中,随风摇荡,好看至极。

但这座城也需要热闹,于是这里有了蓝色港湾。可是热闹与寂静的界限分的太模糊:这繁华的商业区更像是美好的小镇,一样有着鲜花,还有喷泉与小火车,像是在一座城的中间又构建出了一个理想国。不过通过人群是能够辨别出“热闹”与寂静的:人多的地方叫“热闹”,人少的是寂静。人多与人少形成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用眼即可辨别。于是我选择隐在绿荫中,沿河行,倒是有到江南水乡的错觉。

它又是与南方不同的。这儿没有俊猛奔腾的水流,河水是清澈的、悄悄到这座城拜访的。静的像幅油画,又像面镜子。河对人来说,是晚餐前的那碗汤。虽说不是吃饭的必要,但总觉得少了这可有可无的汤,晚饭就失去了该有的鲜香。城市中少了条河,生活好像也就少了点什么情趣。听说,古时候的商人用这条河的河水给心爱的马匹洗刷身子,洗完的马匹就在河岸上晾干身体,故名“晾马河”,现在叫做“亮马河”。这块区域也是借这座河命名,亮马河,亮马桥。我漫步在亮马河畔,在鸟鸣声中听风撩起涟漪的声音,秒针逛的很慢,世界似乎还未苏醒。

我想,亮马河畔有鲜花的芬芳与空气的潮湿加上这些各式各样的建筑便足以,人与阳光的点缀都是多余。或许它不属于如今这个年代,它大抵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起始,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了一份宁静和一份谦逊:不急不躁,不争不抢,用那一如既往的温柔的姿态,静候君至。

走着走着,我有点想吟诗了,但我觉得在这样美好的地方,诗歌反而没有必要。

马继亮2013工作总结(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