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街道[五篇]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22-1041919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9 19:14: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街道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街道

本报讯(高文昊 李伟)社会管理好了,服务就好了;社会管理好了,矛盾就少了;社会管理好了,党群关系就密切了。为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贯彻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渤海路街道在动态协调、治安防控、基层基础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尝试,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被县委确定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街道。

以畅通“诉求渠道”为重点,健全预警机制。建立了“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格局,在街道驻地设立了“群众诉求中心”,各社区(村)相应设立了“群众诉求站”,每天安排一名中层干部值班,每月5号、15号、25号安排一名班子成员接待诉求群众,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疏通群众情绪,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化解“矛盾积案”为重点,做好信访维稳。该街道对群众关心和反应强烈的矛盾因素进行认真梳理,对于部分信访积案,实行定领导、定案件、定期限的“三包”管理,一包到底,跟踪问效。1-8月份,共受理信访问题21件,其中交办2件,转办19件,已全部妥善处理。

以推进“网络建设“为重点,全力保障安全。在辖区所有重要路段和重要路口都实现“天网”工程无缝覆盖的基础之上,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的联防、巡逻队伍建设,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每个社区组建起自己的巡逻队。由综治办、派出所牵头,加大巡逻的力度和密度,强化社会面巡防管控,实现动态环境下对社会治安的有效控制。以组建“两新组织”为重点,夯实基层基础。该街道全面推进“建组织、扩覆盖”行动,专门成立街道非公企业党建指导站,在辖区80家非公企业组建了36个企业党支部,并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档案,出台了指导员联系企业长效机制,街道党委同企业广大党员、职工形成了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此外,该街道还积极参与新社会组织创建工作,成立了10人组成的灌溉用水协会,促进农村的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

第二篇:浅议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模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人社部门创新社会管理,要做好“四新”工作。

一、转思想,树立社会管理的新理念 社会管理怎么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创新社会管理,关键点是,政府部门要由过去的“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作为政府工作部门之一——人社部门,应牢固树立三种服务理念:一是“服务就业”的理念。就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因此要把解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服务保障”的理念。耒阳市从20xx年开始新农保试点,20xx年又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从运行情况看,初始阶段尽管困难多,但随着政策的深入落实,老百姓反响越来越好,由此可见,服务保障的理念应进一步强化。三是“服务人才”的理念。通过完善公平、公正的考试、选拔、招聘机制,扎实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同时,要为人才做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变方式,搭建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工作的本质也就是群众工作。正如省委常委、原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所讲:“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核心、社会管理的良方、社会管理的根本、社会管理的基础。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人社部门作为服务保障部门,说到底就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目前,人社部门要为群众服好务,第一,要搭建硬平台。去年在各乡镇办事处、各社区,设立了36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34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今年又一次性投入XXX余万元完善各项硬件设施。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投入,把硬平台建好。同时完善经办窗口的便民设施,免费提供便民服务。第二,要优化软平台。去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XX名全额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全部充实到各乡镇办事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中心)。对这部分人要抓紧进行思想教育,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要规范窗口服务,创建“微笑窗口”、群众满意窗口。要继续做好“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会活动,为群众构筑就业服务的便捷平台。要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下沉服务职能,把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三、求和谐,寻求化解矛盾的新办法 “新的历史时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人社部门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矛盾也同样不可避免。从当前的信访问题看,以涉军类、涉企类、涉法类和涉建类居多,据衡阳市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因下岗再就业困难和劳动社保等待遇问题的信访问题几乎占了总量的12%。无论是妥善化解这些现有的矛盾,还是有效避免引发新的矛盾,都必须寻求新的办法。一方面,要正视现有的矛盾,进行科学梳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于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限期解决,实现“逐一击破、逐一化解”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落实和兑现有关社会保障待遇,从源头上减少引发矛盾的不稳定因素。此外,要高度重视群众的日常来信来访工作,并按照“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四、惠百姓,落实改善民生的新举措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每一名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广辟渠道,多方筹资,在改善民生上加大了投入,人社部门要在保障和落实各项社保待遇上有创举。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落实扶持就业的各项补贴;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的创建,简化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手续,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落实特困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已进行身份置换人员等困难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做好城镇新增人员就业工作,做好零就业家庭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实现充分就业。二要想方设法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大向上争资力度,20xx年人社局向上争资XX亿元,今年要突破XX亿。力争国家发改委立项“耒阳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配套资金XXX万元。加大职业病防治基金的筹集力度,力争每年筹集基金XXX万元。加大社保基金征缴稽核力度,对全市参保单位进行全面稽核,力争应征尽征。三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之后,养老保险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全覆盖,但实际覆盖率并不高。今年社会保险参保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XX万人次,达到XXX万人次。重点抓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第三篇:和谐共享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和谐共享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思考题

1、怎样正确看待当前社会问题?

2、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当前要重点抓好哪几项工作?

3、谈谈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

怎样正确看待当前社会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问题,正确面对当前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反映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社会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当前的突出任务之

一。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问题呢?

我国当前的社会问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必将在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当然,解决任何问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当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既不能动摇信心、看不到希望,也不能盲目乐观、不下大力气解决。对于当前的社会问题,既要正确认识即弄清“怎么看”,更要有效解决即明确“怎么办”。弄清“怎么看”,最终是为了明确“怎么办”;明确了“怎么办”,又有利于进一步弄清“怎么看”。面对社会问题“怎么办”?总的来说要靠发展、靠统筹、靠实干、靠群众。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树立人人有责、人人有权、人人共享的观念,积极建言献策,自觉履行义务,协力推动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共同谱写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第四篇: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历次会议都将其列为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

创新社会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要和紧迫,其主要原因于,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巨大变革,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模式仍然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已经引入了社区等现代管理模式,但随着人民群众从被动接受管理,接受单一式服务转向就业、就学、就医等全方位的需求,旧有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小康生活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因应时势,切合民意,推陈出新,创新管理模式,势必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轻则引起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重则引发社会动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我们应当从服务好,维护好,管理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提升基层服务意识。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和社会各层次的关系,调动各层次结构中各要素的积极能动作用,而其中党员干部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台戏”,我们应当着力于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着力于维护好,服务好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民情联络优势,切实做好就业、医疗、就学等民生服务工作,打好服务人民这场长期的攻坚战。

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于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政府机构、社区到社会团体,普通民众,都应该融入到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机制中,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社区要发扬纽带联系,建立起涉及民生保障,社会调解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例如完善大调解机制,实行社警民联防机制,既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又能更好的切合民意需求,化解基层矛盾,防控结合,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创新社会管理,根本在于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居民个人、各企事业单位有序参与管理。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一些土办法、土点子,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应当大胆采用;对于民众的正当要求,要认真加以对待,并经过民主程序分析研判,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牢牢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平安建设、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就业就学等领域加强协作,夯实管理基础。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应当积极参与并切实行动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助力。

第五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和谐中卫建设(3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和谐富裕新中卫建设

中共中卫市委组织部

区党建研究会调研组:

按照调研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下面我就市委组织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作一简单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形式、完善机制,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着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创新组织设置,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群众的需求,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促进社会管理服务与党建工作的优化配置。结合全市设施蔬菜、硒砂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建立了养鸡协会、硒砂瓜协会、蔬菜协会等产业型党支部。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和实际,积极设置“驻外辐射型”党组织,先后在内蒙、新疆等流动党员人员较多、流动党员相对稳定的务工基地成立了19个临时党支部和流动党小组,并成立了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加强了对流动党员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同时,在农

业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协会、非公有制企业设立了124个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功能型党小组,为种养户提供产、供、销等方面的服务。依托城镇街道社区,根据城市居民的地域分布和兴趣爱好等实际,以退休人员为主体,组建了功能型、服务型、娱乐型党小组。在党员较少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采取与村、社区党组织挂靠建、联合建及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办法,积极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按照“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党群同步建”的党群共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行“五个同步”工作法(同步建立组织、同步建设队伍、同步开展活动、同步宣传发动、同步安排部署),有力地推动了群团组织建设,为加强社会管理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用心谋事、真心干事、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勤于为民造福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全市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共整顿班子不健全、合力不强、不作为的村党组织班子77个,调整班子成员230余名。采取“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方式,圆满完成了24个社区、434个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使那些善于同群众打交道、工作业绩突出的基层干部当选为群众的“当家人”,为做好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工作

奠定了干部基础。制定出台了《中卫市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文件,从选拔任用、工资待遇、管理考核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解决了村(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调动了他们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了《中卫市202_年—202_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实施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等六大培训工程,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00多期,累计培训党员、干部1万余人次。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在市党校开设了村干部学历教育大专班,先后有323名村(社区)干部参加了学历教育,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依法办事、为民谋利、发展经济的能力。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开展“创新经济发展环境”、“五个干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到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学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增强了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完善工作机制,优化社会管理环境

立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进行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在各乡(镇)设置了民生服务中心、文化体育与信息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部分乡(镇)增设了社区管理办公室和特色产业服务中心等机构;在市、县、乡(镇)分别设立了政务服务大厅和民生服务中心,将公安、农牧、建设、社保等职能部门和涉及民生的服务项目纳入服务范围,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服务网络,逐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连接、便民惠民的民生服务体系。在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中分别开展了“红星家园”、“红星驿站”、“红星港湾”创建活动,整合党员服务站(点)、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发挥综合服务效能。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市委、政府在重要问题、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坚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开通了市长热线、设立了市长信箱,3年来解决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6574件;建立了信访接待日等制度,为群众反映诉求、参与决策监督提供了快捷的信息平台。深入开展了“三服务一推进”和以“争创文明和谐机关、争做优秀机关干部”为主题的岗位练兵等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为民服务本领。认真总结建市7年来的经验和成就,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改善民生、干部作风”四项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建设和谐富裕新中卫大讨论”活动,全市共有245家单位、1539个党组织、36000余名党员参与了学习讨论;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共选派14个工作组1202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求民智,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查找存在问题,转变工作作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了和谐富裕新中卫建设进程。

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社会管理合力 按照城乡对接、优势互补、共建共育的原则,深入开展城乡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每年安排300多个机关党支部和农村党支部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轮流到结对村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进农村、进农户、进田头,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缺乏致富经验、技术和资金的党员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2_年,全市348个机关党支部分别与农村党支部结成了帮扶对子,8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群众结成“手拉手”对子,共落实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000多件,有力地增强了农村党员的自我发展能力。按照“互利互惠、共享共建,以城带乡、同步提高”的原则,选择确定了13个城镇社区与13个农村社区试点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采取社区组织工作联促、社区志愿服务联搞、社区文化活动联谊、社区特色品牌联创的“四联”措施,实现城乡社区建设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组织社区党组织与机关、辖区单位党组织联合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比服务、作表率”活动,通过组织生活同过、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党员服务社区的热情。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机关单位6700多名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公开承诺服务事项18000余条,与社区居民结成帮扶对子6500多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00多人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5000余件。

五、切实保障民生,增强社会管理实效

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以民生的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加大村(社区)活动阵地建设,202_年以来,共筹措配套资金6000多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6个,全市32个社区活动阵地全部达到了面积适用、标识统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建设标准。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交通等社会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黄河湿地恢复与治理项目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加强全民就业创业工作,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积极落实农村低保、医疗保险、退耕还林、家电下乡等各项惠民政策,注重对困难人群的救助,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注重民族团结,抓好基层矛盾化解工作,尽可能地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调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信访“五联动”制度(受理联动、处理联动、督办联动、考核联动、维序联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全面推行领导接访制度,妥善

化解社会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封堵了所有违法违规矿井及采矿点。在全区率先建立食品药品随机抽检制度,确保了食品药品安全。突出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严格落实新闻宣传纪律,加强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交通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明曲直、辨是非的良好氛围。

虽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部门(单位)对为民办实事工作缺少全局性的谋划和布局,“就事论事”的多、谋划长远的少;二是创新能力不够强、党务、政务工作公开度不够高,削弱了党政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公信力;三是党员干部下基层帮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影响了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创新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推进中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街道[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