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分桃子 》说课稿
贾 荣
《分桃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分桃子》。P54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呈现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新课标下计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计算,而且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引发思考、解决问题。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具体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在探索中提高能力、积累经验,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列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的每一步算理。
三、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做数学”,本节课教学中力求体现:
1、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2、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学会”变为“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紧密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实际,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重视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理解与发现。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基于学生有了一定的除法计算的相关基础,和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生长点,在教法上导入时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在探索时先采用直观的方法,借助实物模型来分桃子,认识算理,形成初步印象,进而在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采用引探教学法,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在学习活动的形式上,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希
望,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正是由于满足这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以及知识探索的要求,我在算法的掌握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算理认识上采用合作交流,强化理解。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老师今天就带着大家去花果山里转转吧。”多媒体出示,猴子分桃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利用这个故事创设情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同时从知识的角度讲,以知识的生长点为切入点,在激趣的同时,引出了问题,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法
“2只猴子怎么分48个桃子?”问题引出以后,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紧接着安排了借助直观的小棒探讨“48÷2”的算法。这一环节我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自主探讨、认识算理”。在这一环节的探讨中,我准备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展开。全班分为两大组,第一大组发48根零散的小棒,第二大组发4捆10根和8根零散的小棒,让两大组学
生把这48根小棒通过动手操作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看看哪组分的快。
通过竞赛,肯定第二大组的速度快,那么慢的组就有意见,他们会感到游戏不公平,接着追问大家都是48根小棒为什么游戏会不公平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突破除法的算理。为后续的算法展示奠定基础】
第二个层次“合作交流、寻求算法”。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在这一环节的探讨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并完成对笔算除法(列竖式计算)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在这一环节的安排上,从教学的意义上讲,符合课改的精神和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即面向全体学生。因为交流算法对他们来说有机会参与,也有能力参与。在认识算理时,让能力强的同学说一说十位上的商表示什么意思?个位上的商表示什么意思?这种把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来发挥他们的优势,正是考虑到个性的差异。
【设计意图:在这一大环节中我基本上是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在过程的安排上第一,操作体验、直观感知。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验分法,这样达到对“48÷2”的直观认识。第二,小组合作、探讨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并从中择优,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2只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机灵狗,机灵狗有困难,猴子们很想帮忙,可不知道该怎么帮,大家愿意帮它们吗?(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课件出示)
2、机灵狗的问题解决了,2只猴子继续往回走,又碰到了两只正在争吵的青蛙,他们无论怎样说,两只青蛙都觉得对方不对,大家能帮帮他们吗?(完成448÷4,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巩固本节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
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也想参加分桃子,聪明的同学你能帮这三只猴子来分一分这些桃子吗?你会用竖式的计算方法算一算吗?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在课下思考,下一节上课的时候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设计意图:最后开放式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团队协作精神。学生通过回顾本堂课的收获,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培养其反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的在生
活中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提高。】
六、说教学评价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即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三者有机结合。
第二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分桃子》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分桃子》,出自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4、55页内容。就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想按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与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五、说板书设计;
六、说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材首先创设了《猴子分桃》的故事情景。第一次2只猴子分48个桃子。这一内容在第一单元口算除法中学过,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意义。第二次是3只猴子分48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
学习本内容前,三年级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除法竖式的书写已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具备利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感。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类比、建立模型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本课的难点是:除数不能被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整除而出现余数的除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为唤起学生对已有除法计算知识的回忆,在教法上导入时先复习旧知,再创设情境。在探索时采用直观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认识算理,形成初步印象。在学习活动的形式上,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算法的掌握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算理认识上采用合作交流,强化理解。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与确立的学习方式,其教学程序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二)问题驱动、探索算法;
(三)情境延伸、再探算法;
(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五)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六)作业设计。下面我就各个环节的设计作具体说明: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首先出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让学生回忆起这些题目的做法,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本节课做准备。其次,创设情境:“花果山果园的桃子丰收了,可是两只猴子正在为怎么分桃子而犯愁,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好不好?”
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问题,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问题驱动、初探算法
“2只猴子怎么分48个桃子?”问题引出以后,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接着安排了借助直观的图片探讨“48÷2”的算法。这一环节我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自主探讨、寻求算法”;第二层次“合作交流、认识算理”。
在这一环节的探讨中,主要完成对笔算除法(列竖式计算)的基本认识与理解。首先通过交流,然后在对几种算法的比较中,突出列竖式计算的意义。
在这一环节的安排上,从教学的意义上讲,符合课改的精神和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即面向全体学生。因为交流算法对他们来说有机会参与,也有能力参与。在认识算理时,让能力强的同学说一说十位上的商表示什么意思?个位上的商表示什么意思?这种把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来发挥他们的优势,正是考虑到个性的差异。
这一环节我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因为,第一是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是学生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心理驱动。对于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在巡视中注意发现,并及时地予以指导。
(三)情境延伸、再探算法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习例2,计算“48÷3”。在环节过渡上采用情境延伸,将例1中的“2个猴子分桃”改为“3个猴子分桃”。这样既延伸了情节,又暗示了探讨方法的延续性。
在过程的安排上我又依照如下两个层次进行:第一,操作体验、直观感知。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验分法,这样达到对“48÷3”的直观认识。第二,小组合作、探讨算法。因为这是一个认识的升华,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但这里不同于上一环节中对算法的认识,要突出引导学生对十位上商1后余1的认识,即十位上余1表示1个10,再与个位上的8合起来被3除。
(四)深化知识,巩固提高
我选择安排了书中的两个习题,即教材第55页试一试的第1、2两题,但对两题的练习提出不同的要求。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估算出每题的得数,然后再让他们利用本节所掌握的算法计算各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估算是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它必须渗透在每个学段的教学中;第2题突出应用意识的训练。首先根据题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完成编题练习,然后再进行解答。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内容之一。
(五)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1.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通过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并让学生找准自己的易错点,明确努力的方向。
(六)作业设计
本着巩固本节重点,以及作业量适中的原则来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本课的特点,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设计,从直观性与条理性考虑,既突出重点,又力求简约。
五、设计理念。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力求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
1、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调,在情境的创设中激发心理需求,在问题的探索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以促进学法的掌握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3、以力求体现“数学的趣味性”作为本节课的特色。
第三篇: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说课稿及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1、教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综观全部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二位数乘法,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知识铺垫的思路孕伏,而本课教学又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基础,因而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材创设了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情境,第一次2只猴子平均分48个桃子,这题中十位上的数能被2整除,这个内容在第一单元口算除法中学习过,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第二次是3只猴了平均分48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教学时要组织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并做到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真正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算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因为这是能正确解题的关键。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又较少,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悟竖式的计算方法。
2、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激情,但他们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很难只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直接讲授来学习,他们天生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多通过直接体验、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全身心投入,他们是由兴趣而进入学习过程的。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此服务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①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②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做数学”,本节课教学中力求体现:
1、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2、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学会”变为“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紧密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实际,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重视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理解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条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谈活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等多种方法交叉进行,并灵活恰当地运用电教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多种感知觉都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是在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处适当给予点拨启发。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采用设疑问难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积极而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让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小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本环节把教材主题图编成小猴分桃的童话故事,创设这一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入,用小动物作为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境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2、自主探究、理解算法
出示课题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课题,本节课你想学到些什么?打算有怎样的收获?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确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老师硬性规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基础提出来的,自然会为达成目标而努力,从而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探究算法时,先让学生用自己想用的方法进行尝试计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把要学习的东西“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告诉学生。
刚进入这样除法竖式的学习,并且第二次分桃时,十位上的4又不能被3整除,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探索性,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时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在个别思考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并注意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交流反馈,自然体现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这里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创新,学生在交流反馈时,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学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心中唤起自豪感。实践证明,注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极具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信人格的重要途径。
交流反馈后,面对多种算法,这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用哪种算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种算法的优点,进行算法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与做法,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往往正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3、巩固提高,合理迁移
练习既是信息反馈的手段,又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措施。为此本环节安排了练习教材中的两道习题,第一题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合理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第二题更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安排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符合课标对练习的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与生活应当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发现今天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用处,把数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并启发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他们生活的世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反思总结,适时升华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学生自我反思的一种极好的机会,这里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并通过反思悟出新的数学问题,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另外本节课还注意到板书内容的条理性、概括性、整体性、直观性等。整节课贯彻愉快教育精神,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产生了积极的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师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的内容是《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第一小节《分桃子》(教材第54~56页)。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方法,并为计算多位数除法打基础。教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分桃子”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根据实际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在操作中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原理,并逐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中“先估计、再计算”的提示表明,教材有意为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创造空间。
预设与生成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点,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结合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我不仅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分桃子”的生动情境,还设计了“果园”“小动物们聚会”等情境,旨在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交流对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数学教学与现实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习本课内容之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除法竖式的书写及算法已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具备利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且乐于合作,并懂得通过“自主合作”来获取新知。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较完整地口述把48个桃子平均分的过程,但不一定能完整地叙述出它的笔算过程,这缘于学生不能很好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中,计算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能正好整除时),可能出现余下的数不和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并起来再计算的问题,这是因为刚刚进入到三年级的学生,在逻辑思维的缜密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在教学时,将通过呈现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认知需求,训练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思考过程,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并且,我还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桃子,把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操作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从而提高逻辑思维的缜密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富有成效。
三、学习目标
1. 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分桃子》说课稿
桑营镇淝南小学
许
翔
《分桃子》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分桃子》。
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材首先创设了《猴子分桃》的故事情景。第一次2只猴子分48个桃子。这一内容在第一单元口算除法中学过,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意义。第二次是3只猴子分48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此服务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所
1
以我将它确立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这一内容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学过,同学们接受时有困难,掌握的不太理想,所以对这一计算方法的理解将是我这节课教学的难点。
三、设计理念。
为了体现新的课改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学会”变为“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力求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调,在情境的创设中激发心理需求,在问题的探索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以力求数学体现“数学味”作为本节课的特色。
四、根据我的设计理念,下面我说一下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基于学生有了一定的除法计算的相关基础,和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在教法上导入时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在探索时先采用直观的方法,借助实物模型来分桃子,认识算理,形成初步印象,进而在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采用引探教学法,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在学习活动的形式上,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学法。我在算法的掌握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算理认识上采用合作交流,强化理解。
五、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与确立的学习方式,其教学程序我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2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接着我给他们讲《猴子分桃的故事》。利用这个故事创设情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同时从知识的角度讲,以知识的生长点为切入点,在激趣的同时,引出了问题,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这一环节准备用时5分钟。
(二)问题驱动、初探算法
“2只猴子怎么分48个桃子?”问题引出以后,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接着安排了借助直观的图片探讨“48÷2”的算法。这一环节我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自主探讨、寻求算法”;第二层次“合作交流、认识算理”。
在这一环节的探讨中,主要完成对笔算除法(也就是列竖式计算)的基本认识与理解。首先通过交流,然后在对几种算法的比较中,突出列竖式计算的意义。
这一环节我基本上是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其次是学生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心理驱动。对于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在巡视中注意发现,并及时地予以指导。对于这一环节,我准备用时10分钟。
(三)情境延伸、再探算法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习例2,计算“48÷3”。在环节过渡上采用情境延伸,将例1中的“2个猴子分桃”改为“3个猴子分桃”。这样既延伸了情境,又暗示了探讨方法的延续性。
3
对这一小环节的教学我又依照如下两个层次进行:第一,操作体验、直观感知。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验分法,这样达到对“48÷3”的直观认识。第二,小组合作、探讨算法。因为这是一个认识的升华,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但这里不同于上一环节中对算法的认识,要突出引导学生对十位上商1后余1的认识,即十位上余1表示1个10,再与个位上的8合起来被3除。这一环节准备用时15分钟。
(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首先我选择安排书中的两个习题,第1题先要求学生估算出每题的得数,然后再让他们利用本节所掌握的算法计算各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估算是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它必须渗透在每个学段的教学中;第2题突出应用意识的训练。首先根据题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完成编题练习,然后再进行解答。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练习的安排准备用时8分钟。
(五)回顾过程、自我评价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表现满意吗?”“请把你在这节课中的最大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这一环节我安排大约2分钟的时间。第一完成自我评价,第二让学生自己强调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六)作业设计
本着巩固本节重点,以及作业量适中的原则来设计。
六、板书设计。
4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设计,从直观性与条理性考虑,既突出重点,又力求简约。
各位评委,以上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真正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它是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灵性发挥而随机生成的。说课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导,谢谢各位评委!
5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
设计意图:
《分桃子》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范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生已经经历了口算过程,本节课教材直接出现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熟悉的情境,探索、研究竖式的规范书写及算理,通过操作活动,真正理解竖式每步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教材又给出了需要用48÷3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研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上不能整除的除法。最后在闯关游戏中,让学生尝试解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使学生能体会到: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并通过比对,使学生学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法竖式正确、规范的书写。
2、除数不能被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整除而出现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3分)
1、我们来做口算练习: 8÷2
18÷3
40÷2
44÷4
120÷6
630÷9
2、谁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48÷2的算法及算理(5、8分)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数学王国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齐读课题:分桃子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一读自学提示,齐读一遍。有信心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吗?开始吧!
(1)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口算、摆小棒、竖式)(三个学生汇报)(3)谁能再来说一说竖式的计算过程。(2—3人)
(4)请大家观察这个竖式,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预设:2为什么写在4的上面?4为什么写在8的上面?4.和8是怎么来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可以借助摆小棒的过程来想一想,和学习伙伴交流一下)(2、4分)
4、再和你的学习伙伴互相检查一下竖式的计算过程。
同学们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好不好?看情境图,谁来读一读自学提示。准备好了吗?开始吧。(5、8分)5.学生汇报算式 48÷3=16(个)问题是----生2:说摆小棒的方法 生3:说竖式 6你能再来说一说竖式的计算方法吗?(2—3)
7结合摆小棒的过程想一想:竖式中的1表示多少根小棒?(10)10与个位的8组成18继续往下除。(3分)
8,比较一下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之处?(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不同之处(十位出现余数,出现余数应该怎么办?与个位上的数组成新的数字接着往下除)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你学会了吗
我们来进行闯关游戏
1请看第一关(用竖式计算)指4题:被除数是几位数?三位 这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闯关成功的请举手(3分)2第二关(3分)3第三关(4分)
五、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老师想知道这节课同学们学的怎么样,所以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测验。小组长把纸发下去。
《分桃子》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除法竖式一直被我们当作一种程序性的知识,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写的步骤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去接受、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竖式练习让学生得以巩固。而新课程改革下,这种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算,怎么列,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创造和感悟的机会。因而在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我感觉怎样来列除法算式不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算理才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上不应当简单的采用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机械的记忆竖式的写法。因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体会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算理。也许,这种做法延长了竖式展现的过程,但让学生充分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清晰的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这样对学生真正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很有帮助。
本节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情境延伸,自主探索;情境再现,巩固强化等几个环节,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味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本节课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引导者,教师遵循“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代替”的思想,本节课还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法上要做到扬弃,凡是该学生发现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但对于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探究的问题,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要看准时机,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该给学生讲清楚的要讲清楚,真正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通过本节课:
1.我创设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趣的“小侯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中展开教学,最后又续编故事延伸到课外学习中,变无趣为有趣,体现了愉快教学的思想。
2.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扶放结合。恰当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难点处理得科学到位,既考虑学生的现实能力基础,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深化。
4.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利用教师评、学生评等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