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加冕与祛魅“曼德拉逝世”媒体报道解读(五篇范例)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23-80115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8 01:03: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冕与祛魅“曼德拉逝世”媒体报道解读

加冕与祛魅“曼德拉逝世”媒体报道解读

从2013年6月曼德拉病重的消息传出,到12月曼德拉逝世,国内外,重要媒体始终对这位南非前总统保持高度关注。在对曼德拉逝世一事的报道中,中外媒体在“纪念”曼德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纪念与止于纪念”的讨论。

据中新网报道,南非总统祖马于当地时间12月5日深夜证实:南非国父、前总统、反种族隔离斗士纳尔逊?曼德拉因病逝世,享年95岁。5日后,曼德拉的追悼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索韦托体育场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等上台致辞,向曼德拉致敬。英国《卫报》称,这可能是现代历史上聚集权力人物最多的场合之一。

以BBC为代表的国外媒体对曼德拉逝世进行了大规模报道,而此番报道却招致1350份投诉信,观众抱怨BBC对曼德拉逝世过度报道。除BBC外,国外的纸媒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也可谓不遗余力。

将目光转向国内,微博网友“传媒老王”在整理了12月7日国内各地报纸头版后发现,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几乎遍布各报头版。此外,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专题也对曼德拉逝世进行了充分报道。

一时间,曼德拉逝世的报道铺天盖地。同时,关于媒体的报道是否过度、对曼德拉的功过评价是否公正,以及国内媒体的报道是否符合国家立场等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媒体对曼德拉的报道有过度之嫌。

本期热点访谈以全球媒体“曼德拉逝世”报道为例,深入讨论媒体如何把握重要人物逝世的报道方式的问题。本期的四位访谈对象是:

钟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吴非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张鸥 中央电视台欧洲中心站资深记者

常江:曼德拉去世后,国外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在英国,老牌媒体BBC却收到了1350份投诉,许多观众抱怨BBC过度报道曼德拉,打断了情景喜剧的正常播出,同时也减少了对全英恶劣天气情况报道。您认为对于曼德拉这样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的逝世,应当如何报道才算“适度”?

【背景资料】

英国许多观众抱怨BBC过度强调曼德拉之死,打断了情景喜剧《布朗夫人的儿子们》的播出,同时也减少了对全英恶劣天气情况报道。BBC则辩护称,国内外观众对曼德拉去世都很感兴趣,全世界新闻媒体都在对此大加报道。

在接到观众投诉后,BBC一名女发言人表示,他们会继续报道其他重要新闻。她说:“曼德拉是非常重要的世界领导人,在全世界都拥有巨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他的去世引发英国和全世界观众的关注。我们知道人们关注BBC的突发新闻权威报道,我们将继续报道曼德拉去世的世界反应、回顾其遗产分配以及葬礼准备等情况。当然,我们也会关注其他重要新闻。”(国际在线)BBC新闻时事总监詹姆斯?哈丁(Janles Harding)指出曼德拉是一位“非凡的重要人物”,同时又表示:“如果有观众感到我们没有全面报道天气灾害,我表示道歉。”

钟新:曼德拉在南非国内的“国父”地位及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决定了他的逝世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国际事件,而世界首脑云集南非参加追悼会本身也是重大国际事件,这决定了南非国内外媒体都会高度关注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并借此回顾曼德拉的一生、总结曼德拉时代和后曼德拉时代的南非和世界。媒体在一个时间段里大幅度报道相关新闻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必须。

“适度”问题因媒体而异。对于南非国内媒体而言,“国父”逝世是国丧,无论怎样多的报道量可能都不会过度。对于其他国家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或者希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媒体而言,曼德拉逝世这样的重大国际报道是媒体展示报道实力、发挥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因此,国际主流媒体除了充分翔实报道主要消息外,还会各显其能推出一些独家特色报道。对于其他国家无意或无力前往现场报道或购买通讯社报道的中小媒体而言,报道量可能就是几条主要转发的消息。

尽管报道量因媒体的定位、目标、实力、报道意愿等因素而异,但有两点应该是共同的考虑因素:1.同一时间其他新闻的重要程度。如果发生重大的国内或者国际天灾人祸,危及较大范围的生命、财产安全,媒体需要投入足够的报道配合防灾减灾、开展危机传播,践行社会责任,那么,即便是曼德拉这样的重要政治人物逝世的新闻也应适当让步。如果媒体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足够的信息发布平台、可以给受众提供足够多的信息选择,同时同等重视两个重大事件的报道也未尝不可:正如BBC的有关人员说,如果发生重大天气事件他们也会及时报道。如果BBC因为减少对全英恶劣天气情况的跟踪报道而导致更大的或不该发生的灾害损失、影响防灾减灾,那么,BBC应该遭受质疑。2.本媒体受众的承受力。媒体报道的重要动力在于赢得受众注意力、产生影响力,但如果受众严重抱怨媒体报道,媒体吸引注意力的努力可能会适得其反。BBC大量报道曼德拉去世即便没有影响恶劣天气情况跟踪,没有影响防灾减灾,也需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并视情况做出调整。

BBC中断情景喜剧的正常播出,可能是为了临时插播曼德拉去世的新闻,或者认为在令世界尊敬的重要人物逝世的悲伤时刻播出喜剧不太合时宜,这两种情况都是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如果BBC或者英国人觉得曼德拉逝世是个距离较远的外国新闻,不应该影响本国公众的正常生活,那么,可以在暂时中断插播重要突发新闻后继续正常播出,或者移出非重要频道、非重要时段继续播出。

吴非:曼德拉去世基本处于美国和欧盟处于经济危机的尾声阶段,这样使得曼德拉过去的事迹变成西方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解读的状态。曼德拉一生大约有三项事迹:反对宗族隔离、强化私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国有企业控管性、理性和可解决问题的政治制度。

自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和欧洲国家内部的民众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表示出相当的怀疑,因为很多的民众认为现在国家的危机是一些国家的寡头利用其政治制度的弱点,发动了金融危机,而导致国家的资产大量流失,其中的重要表现是,属于国民共同资源的银行业,为了挽救金融业的问题,而向其大量注资,这样使得尽管金融业面临巨大危机,但最近几年其企业年终奖和CEO的工资还屡创新高,美国和欧洲民众的心理是难以接受这样的状态的。

曼德拉是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政治犯,也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这对于现在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讲,当经济发展遇到问题时,需要在政治和人权问题上找到国家的核心价值和其先进性,这样对于曼德拉的报道频繁度增加是可以理解的。

在曼德拉出任总统之前,南非在世界上有两大名声:一是臭名昭著的白人种族主义统治,另一个是经济高速发展,成为整个非洲唯一发达的国家。当曼德拉释放出来后,南非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长时间停滞,此时,曼德拉到底是要企业国有化还是改变国家政治制度被摆上台面。当时曼德拉采用的是全部进行微调的政策,就是企业国有化减缓进行,但增进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把一些可能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让一些企业去做,另外,在废除宗族隔离之后,让南非黑人逐渐适应比较理性的政治制度,这样使得南非的黑人不迷信选举,让选举不成为解决一切政治问题的万灵丹。

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党(AfricanNational Congress,简称:非国大)内部对于如何引导国家前进和应对挑战看法不一。一些非国大领导人继续支持曼德拉所追求的无种族歧视的社会。曼德拉因提出这一愿景于1994年成为南非总统。还有一些非国大领导人则希望建立一个偏向那些过去为弱势群体即有色人种的社会。

南非的经济发展成绩和目前遇到的困难不是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权和宗族和解基本上是西方媒体报道的主线。

刘海龙:“适度”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谁在做判断。我认为之所以存在上述报怨,恰好说明我们仍未完全走出大众媒体的时代,大众媒体仍具有强大的渗透能力。报怨者是还接触大众媒体的人或借大众媒体说事的人。新媒体的使用者,通常更年轻或占有社会资源更多,已经能够通过管理自己的信息渠道避免与其兴趣不一致的信息。而那抱怨者要么是把大众媒体当作主要信息源的人(比如通过电视观看情境喜剧的人)或媒介素养较低者,要么就是精英所揣测的大众的反应(通常具有传播理论中所说的“第三人效应”)。而反讽的是,前一类人反而可能对这类政治新闻不感兴趣,所以才有这类抱怨。当然,也可以把上述报怨放到冷战之后“去政治化”的语境中讨论,但是对于提问中所说的具体现象,可能有些过度阐释。

张鸥:很难说,播多长,刊发多大版面才算“适度”,因为不论报纸还是电视,受众的口味也是截然相异的。

英国观众投诉对曼德拉的报道过多,一点也不奇怪,英国是著名的新闻孤岛,虽然BBC国际频道24小时滚动的都是国际新闻,但英国本土观众根本看不到这个频道,他们看到的是国内的新闻频道,这个频道总是以英国本土报道为绝对主打的。绝大多数英国本土观众更关注议会争论,胜过国外的突发新闻。

我认为去世当日前后及葬礼前后,可以做专题报道,但至少不必天天头条。

常江:除了BBC被观众投诉过度报道外,我国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也被指出存在过度报道的问题,但也有人表示,对于曼德拉这样一位重要人物来说,我国媒体投入大量时段和篇幅进行报道是应当的。总体上,您对中国媒体关于“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作何评价?

【背景资料】

对于国内媒体报道曼德拉逝世进行较早评论的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维佳,她发表了题为《曼德拉暴露中国媒体的糊涂范》的文章。文章指出,某大媒体的主播用慢速悲伤的语调宣布这一消息,原本只有几十分钟的新闻栏目,足足用了半个钟头来回顾曼德拉的一生。整个节目不断强调这位世纪老人为自由平等,特别是种族和解而做出的奋斗。随后,屏幕底端出现了令人震撼的标题:“全球公民典范!”伴着香港歌手专门献唱的《光辉岁月》,镜头中再次不断展现曼德拉一生的辉煌瞬间,尤其强调他与原白人统治者和解,以非暴力方式结束种族隔离的伟大历史功绩。

除了国内的电视节目外,报纸媒体也不甘示弱,持续对这一新闻进行发力。

全国绝大多数晚报、都市报均在封面报道曼德拉去世的消息,香港乐队BEYOND《光辉岁月》的歌词成为报道佐料,包括《重庆晚报》、《新民晚报》、《华商报》等在内的报纸将这首歌的歌词加工处理以大标题或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在报道当中。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专题也集中发力,主流门户网站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策划制作了专题报道。新华网的专题名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逝世》,专题内容由滚动播报、各方反应、分析评论、视频、图片等版块组成。网易及凤凰网的专题报道也推出了。

钟新:“适度”是个相对的概念。中国媒体报道曼德拉逝世的“适度”问题可以遵循我前一题阐述的基本原则。如果这个时间中国国内没有什么重大新闻尤其是重大的自然或者人为危机事件,各媒体更充分报道曼德拉逝世相关新闻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围绕曼德拉的报道素材很多,可以延伸的话题也很多。如果媒体的大量报道引发中国公众的普遍抱怨,那就需要调整。“公知”们以批判的精神质疑中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量,媒体也需要倾听。“倾听”各方对报道的反馈并做出必要的反应、适时的调整才能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

12月7日,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几乎遍布国内各地报纸头版。这可以理解为媒体对曼德拉逝世报道重要性的共识,也可能被解读为中国媒体跟风或者集体消费曼德拉,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媒体有足够多的素材、足够多的报道角度做专题、专版,这是“铺天盖地”报道的信息资源基础。

不过,如果各家报道都大同小异,受众可获得的信息空间全部被同样的信息占领,受众可能真的很快会感受到信息疲劳、审美疲劳,而放弃寻找和阅读相关信息,媒体吸引注意力的努力也可能事倍功半。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也是一场新闻战,媒体取胜的关键应当包含独特的报道角度、创造性的信息整合、独家的发现、有效的传播平台投放等。当前最流行的微信传播渠道非常能体现公众的自主选择与分享取向。笔者的印象是,关于曼德拉的信息在那段时间有一些,但总体感觉朋友圈、各微群相互分享的信息仍然是多样的。对很多以社交媒体平台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人来说,传统媒体平台的“铺天盖地”可能对他们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信息干扰。

笔者认为,对曼德拉的报道无疑不能是“宣传”式的,不能只讲贡献、过度渲染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更理性、全面地回顾曼德拉的传奇人生对南非和世界的影响,因此,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量不仅与其贡献有关,更与其影响有关。如果中国媒体希望参与世界媒体市场的竞争,“曼德拉对中国并不那么友好”应该不是中国主流媒体的主要考量因素。中国主流媒体应当站在全球的角度权衡曼德拉对南非、对中国、对世界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并报道之。只报道正面贡献或者以正面贡献决定是否报道,实际上还是传统的宣传思维。报道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为正面贡献而且更应体现在影响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某一天与中国较量很多年、影响两国关系起起落落很多年的重要人物离世了,中国媒体也应当报道。中国媒体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被西方媒体忽悠”是对的,但不应成为影响报道量的决定因素。

吴非:中国媒体在关于“曼德拉逝世”的报道和西方国家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中国媒体比较倾向于曼德拉早期和西方国家的斗争,在早期的民族、种族不平等的状态下,曼德拉代表着和平和不合作运动,并且他对于国家资源的开发比较倾向于国有和社会公平与正义,对于这些西方国家几乎完全不重视。

中国作为现在世界经济的第二大国家,如何和西方国家相处成为主要的问题,在曼德拉的斗争经验中可以看出,和西方国家的相处与斗争必须要长时间、和平与理性。

美国高盛集团今年11月初发布了名为《20年的自由》的南非经济调研报告,显示在消除种族隔离后的20年间(1994年至今),南非在宏观经济和财政等方面获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在1994至2007年,南非经历了一段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平均经济增速为3.6%,平均通胀率为6.3%,而1980至1994年间的通胀率达到14%,经济增速不到1.5%。南非国内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1360亿美元增至如今的4000亿美元。在1994年,南非的外汇储备只有30亿美元,到2011年时,已经超过500亿美元。

南非在转型过程中遇到非常大的问题,其中解决的办法还是曼德拉所主张的缓慢的经济和政治结构改革,而改革的方法则是注重国家机构的效率,而且注重培养下一代官僚的管理能力,对此,在2009年之前任南非财政部长长达13年、目前仍在总统祖马内阁任规划部长的曼纽尔(TrevorManuel)于2012年12月退出了非国大的决策机构,为更年轻的一代领导人让路。

刘海龙:媒体投入多少篇幅,和成本产出管理有关系。当然,这里的成本和产出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政治的。中国的国际新闻报道,一直处于弱势。要么受制于意识形态,媒体不敢擅自摆脱国家的报道口径;要么受制于能力,多数媒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驻外记者,即使有,也被各种政治纪律约束得无法形成独立报道的能力和动力,因此国际报道专业性较弱,很难独立发声。

曼德拉逝世是一个政治上相对安全(中国有民族问题却没有明确的种族问题)、资料又比较丰富的题目,再加之曼德拉的知名度又高,媒体没有理由不投入大篇幅进行报道。

然而正是由于意识形态和能力上的限制,总体上中国关于曼德拉逝世的报道是比较平面的、维度单一,内容重复。而且由于不少媒体从业人员本身在国际政治方面就缺乏深入研究,甚至一些媒体竟会将曼德拉变成励志心灵鸡汤的作料,出现“曼德拉的完美秘诀”之类的题目,借曼德拉探讨成功学。这样的报道倾向使得曼德拉变成了一个去语境化的“成功人士”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这些报道中暴露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历史教育中灌输粗鄙历史观的一个结果,传受双方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场“革命”或一个“英雄”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看不到问题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所以问题不在于报道过度,而在于报道缺乏深度。陈词滥调的简单重复当然容易让人觉得不能忍受。

张鸥:我觉得还是比较适度的,不像西方媒体,比如12月11日官方追悼会当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只在一个时段内做了连线直播,而BBC新闻频道当日完整直播了追悼会,在现场直播采访了从布莱尔到布朗到卡梅伦三任首相。完全不播出其他新闻。

常江:在报道过程中,国内主要媒体对曼德拉的评价呈现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倾向。有人因此指出这种做法遮盖了人物的本来面目,曼德拉治下的南非存在许多问题,媒体报道应为曼德拉“祛魅”。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背景资料】

新华国际在2010年曾刊发李鸿文的文章《永远的曼德拉,是世界的曼德拉》,来表达对曼德拉和自由的仰慕之情。李鸿文认为南非所拥有的是一种少有禁止的“消极自由”,也许“新南非”还有许多不足,艾滋病、犯罪率、贫富差距以及私家宅院的铁丝网,都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国度,但她的宝贵之处在于新生,在于自由――一这是一种很少有“禁止”的消极自由,你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但你必须对你的选择负责。

王维佳谈到,1961年,正是因为不同意非国大的“非暴力原则”,曼德拉与一群非国大成员自行组织了一个名为“民族之矛”的独立军事组织,并亲自担任主席。在当地共产党的配合下,“民族之矛”对约翰内斯堡等地的市政厅发动武装破坏行动。正在曼德拉准备进一步在全国开展游击战的时候,他不幸被警察抓获,由此才结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然而,在所有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几乎都很难找到这段关键的历史。曼德拉并不是因为参与“不服从运动”这样的非暴力抵抗而入狱,而是因为发动暴力袭击才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却被宣传“非暴力和解”的媒体“无意识”地掩盖。

微博网友“@坐看评论”表示,纪念曼德拉正在世界范围内演变成一场争夺道德制高点的政治秀,各方争相述说自己在文化、制度、意识形态上与曼德拉的亲缘性,拉曼德拉站队以增强自己的道德合法性。曼德拉的历史功绩就是反对种族隔离,对他的过度消费既无益于他的伟大,也无助于解决种族平权以后、民主以后该怎么办的现实挑战。

钟新:同意也不同意。同意的是,对于重要人物只有“一边倒”的赞美倾向可能再次陷入传统的宣传思维,只有赞美难以做出理性、多视角的分析,这是对整体报道而言。不同意的是,就具体单篇报道而言,只有赞美对于纪念一位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并不过分。民族冲突与和解是世界难题,也是广受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曼德拉经过多年努力以非暴力手段化解了南非的种族积怨,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种族冲突与和解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这是他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值得赞扬。无论多么伟大的一个人物都不可能解决一个国家存在的所有问题,“曼德拉治下的南非存在许多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但不能一概归于曼德拉。如果是因为曼德拉的错误决策或者不作为导致的问题,可以视为曼德拉的“过”,其他长期积累的、一时难以解决、经过曼德拉努力还存在、需要世代继续努力的问题只能归为后代需要继承的曼德拉的事业。

赞扬曼德拉不等于要神化曼德拉。对于曼德拉的历史地位评价,既可以包含基本地位评价即有相当国际共识的评价,又可以有每个国家、每个国家首脑、每个专家、每家媒体、每个人自己的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表达个性化认知,不必追求一律,但基于曼德拉实际作为的国际基本共识需要媒体深入研究、把握基调,这也是媒体专业性的体现。笔者相信,高度严谨的《人民日报》在《“太阳永远不会停止照耀”――南非人民深切悼念前总统曼德拉》的文章中,将曼德拉誉为“南非著名反种族主义斗士,和平、民主新南非的缔造者”是经过严格考证的。

笔者同意媒体当更全面客观地回顾曼德拉的一生,尤其是重要的历史阶段和转折点。中国媒体没有回顾年轻时代曼德拉的这段历史,可能有几个原因:媒体记者编辑对曼德拉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发现这段历史;或者,知道有这段历史但故意隐去了,想呈现一个完美无瑕的曼德拉。其实,如果将这段历史解读为年轻曼德拉的求索是完全可以作为真实曼德拉的一部分的。媒体如果能发现这段历史及其真实的形成原因,例如曼德拉自己的解释说明,就更好了。

吴非:曼德拉是一个经济实用主义者,因此他拒绝了非国大的国有化政策。正因为此,南非的投资评级从BB升至BBB等级,成为投资等级国家。

南非经济近年来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离不开曼德拉的历史功绩。在曼德拉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的近二十年来,南非已成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并于2010年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南非实际人均GDP从1995年的4300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近6000美元,增幅为40%。开普敦大学穆雷?雷布瑞特的一项数据显示,南非白人的平均收入在1993至2008年间增长63%,而南非黑人的收入增长了93%。

刘海龙:从应然的角度,媒体应该批判性地对待自己的报道对象,尽可能反映其各个侧面。对曼德拉的报道当然应该全面总结他的功过是非。

对于有勇气展现曼德拉“另一面”的媒体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掌声。但是从实然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媒体在这个时候可能没有动力和能力去这么做。同时这里还存在情与理的冲突。“为死者讳”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党报宣传中典型人物报道的惯性,中国的媒体并不习惯于在盖棺论定的时候过分追究逝者的缺陷。

新闻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人物报道的角度和细节的选择肯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所以无论是主张“神化”还是“祛魅”,背后都有价值底牌。讨论是否应该为曼德拉“祛魅”,最终讨论的是媒体的价值诉求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新闻业务层面的问题。在中国的知识界,价值观上的分歧十分巨大。在整个社会缺乏价值共识的情况下,对媒体要求过高,超出了现实条件,有些强人所难。可以提出批评争鸣,引起思考,但不必强求。我对媒体的要求比较消极,只要能做到不说谎、不迎合权力就已经不错了,因为留给他们选择的空间实在有限。

张鸥:国内报道我读的不多,但看了一些媒介评论,感觉略有这方面的问题,把他过于神化了,本人也被派遣前往南非,在实地接触了解了当地现状后,做了记者观察,题目就是《种族隔离不再社会鸿沟犹存》。

常江:有学者指出国内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报道缺乏中国的国家立场,一味赞颂曼德拉为“自由”、“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其实是不自觉地参与了欧美主导的全球政治宣传。对此您如何看?

【背景资料】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病逝成为世界范围内部分报纸和杂志的“头条新闻人物”。通过不同的语言和形式,国外媒体对曼德拉逝世表现出高度关注并对曼德拉本人进行了解读。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头版风格代表了绝大多数国外平面媒体的报道风格,其头版为黑白色的曼德拉老年时期的照片。《纽约客》杂志的头版刊登了一张曼德拉高举右手的黑白照片,所展现的是青壮年时期的曼德拉形象。比利时《标准报》封面所呈现的是曼德拉用拳头抵住额头、双眼望向上方的形象。爱尔兰《独立报》选择了曼德拉老年时期的照片,封面标题为逝去的偶像(Deathof an icon)。而南非本地报纸《索韦托人报》的封面选取了曼德拉向人群挥手致意的照片,标题为“GOODBYE TATA"。

在众多外媒的封面报道中,《自由荷兰报》的封面处理颇有意味。该报采取了抽象化处理,封面图片可以有两种解读方式,从整体来看,是半张曼德拉苍老的脸,说苍老是因为图片中的曼德拉眼角下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下掉的眼角其实是一只衔着树枝的小鸟,而树枝又恰巧构成了曼德拉鼻子的轮廓,其寓意不言自明。

国外媒体对曼德拉逝世的高度关注被部分学者解读为一场全球范围的政治传播。“新闻界对一个政治人物去世的报道,从不会是简单地臧否个人,更是在传达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媒体立场”,王维佳在撰文中指出,即使我们真的将“和解政治”当作一场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曾经的国际支援行动也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而在中国很多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完全看不到这个起码的“国家立场”。

钟新:曼德拉是位世界级的政治人物,对他盖棺定论的回顾总结性报道肯定离不开政治议题。各国首脑等政治人物借悼念之机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无疑是明智的时宜之举。各国媒体报道各方反应、主动设置相关议题讨论也是顺理成章。中国政治领袖、专家学者、媒体、公众也可借助全球大讨论的时机参与相关议题讨论,主动设置中国议题,一方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在政治领域的价值观,一方面培育国民的政治参与能力,逐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在今天仍然“西强我弱”的媒体环境和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媒体的信息获取能力、报道深度广度在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媒体借鉴,而世界主流媒体往往也是中国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中国媒体不能简单做西方媒体的传声筒,而应在提供事实报道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议题框架、传播中国各方面的声音,这就需要中国的相关方面、相关人物有接受媒体采访、向世界表达中国观点、中国立场、讲述中国故事的意愿和能力。传播中国声音、表达国家立场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行动。

曼德拉逝世引发种族冲突与和解议题。媒体不仅可以报道曼德拉是促进种族和解的英雄,也可以借此讨论种族和解的途径与条件,其中可能就包括国际援助,而中国通过实施国际援助参与种族和解的努力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而不会出现王维佳批评的中国媒体缺乏体现中国国际支援行动对和解政治的贡献的“起码的国家立场”。需要提醒的是,国家立场不是简单的国家宣传,而可以是以追求国家自我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的国家观点。

吴非:中国在国际报道中有两个趋势,一个就是非常强调中国国家立场,另外就是完全没有国家立场。国际新闻报道首先是要强调新闻的国际性,对于很多的具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媒体都应该有相应的人来长期进行跟踪报道,而中国的媒体基本上只跟踪和中国政治有关系的新闻,对于其他的直接、间接有影响力的人物、事件长期关心不足。

中国媒体采用欧美的全球政治宣传有很大的好处,除去中国不太喜欢的部分,中国读者可以直接体会来自欧美媒体的专业精神,尽管欧美正在经历新媒体的挑战,但传统媒体依然肩负主流新闻价值观,尽管这次新闻报道量比较大,并且受到部分谴责,但主流媒体的职业精神还依然得到肯定。

刘海龙:这个问题可能对批评者提出的观点有所误读,批评者提出的与其说是“国家立场”,不如说是“独立立场”或“批判立场”。“国家立场”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它究竟是指党和政府的立场,还是指一个类似卢梭“公意”概念的全体人民立场,还是指特定群体的立场,不得而知。况且在很多时候,中国的外交政策本身就比较模糊和暧昧,这也是导致中国媒体国际报道缺乏明确价值诉求的原因之一。

这里还要区别两个不同的“宣传”概念。一个是“一元化的”或“总体的”宣传概念,一个是“科学的”宣传概念。前者是通过国家权力,控制全部信息环境,必要时通过强制力量保障实施;后者是在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前提下靠精心的受众研究和信息设计而达到征服心与脑的目的。对这两种宣传观念的具体论述见我写的《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一书。这里所说的“欧美全球政治宣传”指的是第二种宣传概念。

对于中国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他们最容易察觉的是第一种宣传。就在曼德拉逝世的报道中,也不乏这种宣传所设置的报道禁区。于是一些新闻工作者用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对媒体报道中的价值诉求,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抱以同情的理解。

提醒注意第二种宣传,有助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反思意识,本身具有其价值。但它的行动指向比较暧昧,为曼德拉“祛魅”后又能怎样?毕竟国际力量对普通公民的影响小于国家的影响,媒体也是一样。鉴于“国家立场”的模糊性和现实限制的紧迫性,我倒是认为目前的主战场在第一种宣传而不在第二种宣传里。

张鸥:非常有理,比如有些媒体一直跟着奥巴马的最新讲话的节奏,甚至颇为美国人的“普世价值观”所动容,殊不知,直到2008年5月,曼德拉一直是美国中情局恐怖主义黑名单上的人物,曼德拉当年也正是在美国中情局的协助下被投入监狱的。曼德拉,某种意义上,只是西方政客塑造的一个符号。曼德拉被释放也不只是白人政府的妥协的结果,而是全球舆论的批评以及多个国家参与对前南非政府经济制裁之下的结果。而这些,都不是西方媒体愿意提及的事情。

常江:曼德拉逝世后,国内外媒体均反应迅速,相关报道在极短时间内纷纷与受众见面,背后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媒体“未雨绸缪”。您如何看待媒体对于重要人物逝世报道的“有备而来”?这样的操作会产生什么问题吗?

【背景资料】

曼德拉逝世的新闻报道可以说席卷全球,“@传媒老王”对国内各大报纸的头版梳理也让人感受到了我国新闻媒体对重要人物逝世报道的浩大声势。除了声势浩大的报道规模外,媒体的反应速度也是惊人。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对于这一看似突发的新闻事件,大多数媒体其实早已胸有成竹,许多媒体在得知曼德拉身体病危之后便已着手筹备专题报道。

面对这样的报道规模和速度,王维佳既感到赞叹又觉得乏味,她在文章中提到,短短几个小时内,新闻编导能够制作出这么政治定位鲜明、情感充沛饱满、内容资料丰富的电视片,实在让人赞叹。随后整整一天中国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更是体现了快速而强悍的国际新闻反应和展示能力。当然,由于解读角度和煽情方式都基本一致,也不免让我这个从早到晚的实时关注者感到一丝乏味。

除了为在报道竞争中获得优势外,有的媒体进行提前准备甚至提前演练是因为曾经的报道出现过失误,提前做出预案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

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人员曾于2011年演练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的报道。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旦女王逝世,BBC将在第一时间宣布此消息,随后播放英国国歌,背景屏幕展示英国王室图片。如此演练的前车之鉴是在2002年,当时BBC资深新闻节目主持人彼得?西松斯在宣布女王母亲去世的消息时打着绛红色领带,被观众批评为对老人的去世“不近人情”。此后,BBC对播音员着装要求作了相应改变。播报此类消息,主播必须身穿深色套装,男主播穿白色衬衫系黑色领带。BBC称:“我们必须做出新闻预案,以便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

钟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1998年在纽约访问《纽约时报》时一个至今印象深刻的情景:一位编辑拉开一个个抽屉,给我等参访者展示他们准备好或准备中的世界重要人物的盖棺定论式的报道,说这样的准备对于年龄大、身体不好的重要人物的报道是必须的环节,而且他们经常要根据变化对报道内容进行调整,这样的准备有时候提前很长时间甚至几年。重要人物离世日期无法预测,但每个人早晚都会离世,这样的准备不会浪费。有的媒体有专门的讣闻(obituary)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曼德拉逝世的消息刚发布,媒体很快就推出了信息丰富的报道。相信中国媒体也不是几个小时里准备的全部信息,而是早有准备。

可能引发的主要是伦理层面的问题。提前准备讣闻相关报道是否让人尤其是当事人及其家属感觉这样的准备或许有预言甚或诅咒的意味,心理上会难以接受。所以,这样的准备最好是秘密进行,不可对外宣称。南非卫星电视在环球频道曾播出题为《缅怀国父(1918-2013)》的讣告,这个大乌龙显然是因对准备材料管理失误导致的。

吴非:曼德拉长期卧病在床,媒体对此早有准备是自然的事情。但由于长期和曼德拉没有建立更多的私人感情,使得准备工作显得非常苍白,如果有更多深入其身边的记者,拿到更多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亲身感受,那么,我们可以更加直接感受到曼德拉所带领的南非发展中,更多地难得经验。

未来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如何与强大中国相匹配的强大媒体,现今新媒体的崛起主要依靠中国还没有建立文章的版权和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

新媒体大量复制来自传统媒体的文章,并且几乎完全不付版权费,并且把大量的新闻专注在花边新闻上,尽管这样会赢得大量的受众阅读,但对于中国这样成为负责任的大国没有半点好处。

中国未来如果国际新闻报道中能够有更多地贴近性的报道,这将会对于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具有正面性的帮助。

曼德拉的报道反映出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媒体国际报道任重道远。

刘海龙: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媒体在报道名人逝世时“有备而来”似乎对生者不敬,但对于新闻策划来说则十分必要。讣闻报道是一个常规报道领域,况且曼德拉年事已高,为了增加报道时效性,提前策划和准备是必要的。国外许多媒体已经对讣闻报道形成了一套操作的惯例。在我看到的材料里,像《纽约时报》、CBS、CNN都建有名人档案库和视频库,定期更新,以保证能在第一时间能对突发新闻做出反应。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无可厚非,毕竟它并没有对任何人构成法律侵权或引发伦理问题。

张鸥:没有任何问题,国外媒体都有对重大新闻报道的预案,诸多重要人物都提前制作“生平背景”,这样没有任何道义的问题,只要新闻本身没有事实出入。所以当CNN在南非宣布曼德拉去世后,第一时间播出了5分多钟的背景片,如果没有准备,这5分钟使用了大量历史影像的大片是无法在短短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内制作并呈现的。

第二篇:保险业“祛魅”,重塑价值创造

保险业“祛魅”,重塑价值创造

朱俊生一个公司乃至一个行业存在的目的是价值创造,保险公司与保险业也是如此。然而近两年来,保险市场长期累积的诸多问题集中爆发,暴露了追求规模而非追求价值创造的根本问题。比如,大量中短期存续业务弱化了寿险的保障功能,且高负债成本使部分公司面临利差损和费差损的压力,并倒逼和诱发资产端的激进投资行为。由于监管政策导向的变化,一些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凸显。财险业则唯大独尊,公司经营高度同质化,商业模式水平复制,“规模至上”成为市场主体普遍的发展手段,造成市场竞争异化,大多数市场主体经营持续亏损。在市场秩序方面,寿险存在较严重的销售误导,财险尤其是农险和車险领域违规现象严重,消费者利益保护不力。业界普遍认为,上述问题的形成与监管定位存在偏差、监管政策缺乏差异化、股东“贪大求快”以及经营层沿袭既有经验与惯性等皆有关。从根本上说,保险业热衷规模、漠视价值创造的问题,源于不当的产权结构、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不力以及对企业家精神的抑制。国有产权造成了“保费偏好”,政府权力压制了市场分工,法治不健全与产权保护不力则抑制了企业家精神。为了重塑保险业价值创造的制度基础,产权制度改革应适时回归民营化的正道;通过消解与限制政府的权力,促进“专业化经营”涌现;加强法治和产权保护、完善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以及秉持“竞争中立”的监管政策,以彰显企业家精神。

一、建立分立的产权制度,是破解“唯增长”导向的良方很长时间以来,保险业一直存在着“唯增长”的导向与“保费冲动”的强烈偏好。将不具有绝对价值的保费增长变成具有绝对价值且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中心,保费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保险行业崇拜的偶像。如果细析成因,基层公司的“保费冲动”主要源于公司总部的考核导向,而保险公司的“保费冲动”则源于有关政府部门对保险公司的业绩考核和管理评价: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决定了相关部门对其业绩评价、职位升迁甚至重要的会议排名和座次。多年来,“统一思想、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做大做强” 等体现行业增长导向的话语,成为保险监管部门提出的重要关键词。从深层次来看,“保费偏好”有其产权基础。几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国有保险公司中,除了财政部、汇金、社保基金等国有股东处于控股地位(实际控制人),一些国企、央企和地方政府也控股了一些保险公司。在国有资本主导的产权结构下,行政任免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职业经理人的自主市场抉择。一些国企的负责人更像是政府官员,更重视其仕途的升迁,而不是作为企业经营者,致力于企业长期发展。这使得他们在有限的任期内,更可能追求以保费增长所体现出来的短期利益,来作为升迁的政治资本,而没有长期发展企业的动力。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其背后有一整套维护个体正当权益的制度和规则,发展市场经济是维护这套制度和规则,保障无数的市场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保险业发展最重要的制度基础是分立的产权制度。只有具备分立产权的制度基础,险企才能够学会“长大、变强”,而不是“做大做强”。目前市场充斥的一些所谓“做大做强”的逻辑,而不是尊重企业生长规律的“长大变强”的逻辑,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制度。需要指出的是,保险市场的产权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改革的进程基本一致。正如北大张维迎教授所言,近年来市场化改革似乎失去了原来的势头,出现了停滞、甚至局部倒退的迹象。比如,国企很大程度上从此前的后退发展到近年来的扩张;国企与民企之间的竞争环境仍然不公平;一些公司在市场份额以及利润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市场竞争力,而是由于法律与政策赋予的排他性地位;私有产权仍未受到真正保护,民营资本在一些舆论中被妖魔化。企业家才能与企业家精神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推动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样是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但企业家才能的发挥与企业家精神的彰显却需要一定前提条件,即法治和产权保护。法治不健全,产权保护不力常导致企业家精神受到抑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险市场的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产权改革,回到被中断的民营化的正道。只有建立分立的产权制度,保险市场才真正具备市场化的制度基础,“规模至上”追求短期收益等机会主义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二、消解与限制政府的权力,是专业化经营实现的制度基础保险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商业模式水平复制,竞争手段高度同质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不够,对消费者提供的保障和风险管理的质量低下。透过这些现象,需要追问的是,制约市场主体深化分工、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的因素是什么?财经作家苏小和在《百年经济史笔记》中指出,自晚清以来,中国企业家具有多元化的经营传统。从中长期来看,当一个市场已发育得足够成熟,如果还没有企业家愿意沿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那么这意味着市场受到了政府权力的压制,政府挤占了大部分市场资源,导致企业家阶层随着权力的意志逐利,而不是随着市场的交换去竞争。这在保险市场同样表现明显: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负担沉重,挤压了私营养老金的发展空间,且由于税收优惠政策长期缺失,造成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由于政府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不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之医疗服务领域的行政垄断,造成作为“第三领域”的商业健康保险难以发展起来;由于法治的不健全和信用环境的恶化,责任保险与信用保证保险发展受到诸多约束;由于政府主导的救灾体制的约束,商业性的巨灾保险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等等。可见,多元化经营传统的重要原因在于,政府还没有真正放权,公权力仍然阻扰着市场主体的形成,符合市场逻辑的分工局面还没有发生和发展,真正具有大气象、能够影响一个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大企业和大企业家,还难以诞生。韦森教授在《大转型》中提出,市场经济运作中的“最大问题”在于,政府在放开和引入市场的同时,不但没有依照市场的要求退出,而是更加强势地参与其中,成为最强大、最主要、无处不在的市场主体。政府指挥市场、驾驭市场、调控市场,甚至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和运作。显然,这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是混杂了计划经济残留物的怪异体制。政府愈加膨胀的权力源于其对财富的不断汲取。政府控制资源越多,对经济社会的控制能力越强悍,从而造成强势政府主导一切、统御一切,并使得改革的步伐被反改革的心态和政策所阻碍。正如《百年经济史笔记》所揭示的,100多年来中国商业发展的潜在主题是,在大政府与官僚利益集团面前,所有的商业力量都是弱小的。官员对管制经济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在政府资源的巨大诱惑下,企业家往往对与官僚阶层勾结有很强的渴望,因此常常出现官商联手赚取短期利益。因此,需要通过法治打破中国企业家百年来的“宿命”。扩大市场的范围,消解与限制政府的权力,才能形成符合市场逻辑的分工,为各种形式的专业化经营的涌现奠定基础。制约企业家精神成长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不当管制造成自由的丧失,使得企业家在其所面对的环境中不能进行自由选择,不能根据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和价值偏好,追求企业发展的目标。二是权力不受约束造成法治缺失,依靠权威和暴力进行压制的人治取代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治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精神将被彻底窒息,经济体系锁定在低水平的陷阱中。因此,释放企业家的创新活力,要健全法治,保护产权。为了充分彰显企业家精神,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控制和干预,实现法治。唯有如此,以彰显企业家精神为基本取向的市场化改革,才能成为最大制度红利。让市场充满活力、公平竞争,监管部门要实行竞争中立的政策。所谓竞争中立,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保险交易的当事人不因监管而享有竞争优势,不同的保险服务提供者不因监管而享有竞争优势。也就说,竞争中立要求保险监管者要致力于构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公平竞技场,避免在大、中、小保险公司之间出现制度性的竞争扭曲,更避免寻租与腐败,出现各种形式与权力结盟的所谓“特殊公司”。保险监管竞争中立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保险市场竞争的秩序和效率。竞争非中立会损害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市场经济是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础的竞争经济。张扬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主导理念。如果监管部门对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厚此薄彼、亲疏分明,结果只能施惠于受保护的公司,而令其他公司无法与受保护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必然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损害众多投资者的基本权利。这种带有明显歧视的差异性政策,既造成巨大的不公平竞争,也将削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竞争中立的市场中,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不能依靠监管部门的权力而获取额外的利益,也不能因监管部门权力的干预而承担额外的费用和损失。这样,在市场竞争与演化中,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就能相对比较均衡发展。可见,竞争中立的监管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率的市场格局至关重要。只有监管部门秉持“抽象的、一般正当行为规则”,才能实现竞争中立,从而有效减少强加给一些市场主体的制度性成本,消除“制度性羞辱”及其在经营活动中感受到的“日常性羞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是事关整个保险市场体系的带有全局性影响的根本问題。监管部门的行为应该充分体现对市场规则的尊重,秉持竞争中立的原则,着力于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并且是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这才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而不是对哪个保险公司或哪类保险公司提供额外的恩赐。

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是市场充满活力的源泉在实践中,政府的管制往往抑制企业家精神。管制意味着政府拥有大量的权力,干预或垄断重要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往往不得不进行权力寻租,甚至为此走上歧途。企业家固然应该自律,但权力寻租的主要责任其实在于政府的过度管制。另外还有一种权力管制来自市场准入限制,由于准入限制,企业家不被允许进入被限制的领域,无法进行平等竞争。自由的保险市场的重要条件是能够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经营绩效低下的公司是否退出以及以何种方式退出,关系到市场主体发展模式的转型与保险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退出机制,才能赋予公司以硬性的市场约束。统计显示,经济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破产率非常高,比如,1969年至2008年,美国非寿险市场共破产了1028家保险公司,破产率为0.17%-1.77%,40年来的平均破产率为0.8%。研究显示,破产率与承保绩效高度相关,定价不充分与准备金不足以及快速增长,成为公司破产的最重要原因。可见,在美国这样的高度市场化国家,破产与退出机制成为公司提高经营绩效与规范经营行为的主要市场约束。同时,公司的破产和退出关系到经济系统多样性的产生。阻止破产和市场退出,就会禁止多样性生产机制。因此,必须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允许公司破产,让这样的组织实验发展出公司发展的多种形式,这才是市场充满活力的源泉。反观中国保险市场,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退出机制。近年来,市场准入的管制不断放松,保险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但市场退出的通道始终未有效打开,“只许生,不许死”“进易退难”,这必然不利于维护保险市场生态的平衡,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缺乏硬性的市场退出约束,片面追求规模的公司不可能真正意义上转型,只能走继续扩张的不归路。因此,对于经营不善的公司,是容忍和提供救助,还是坚持市场退出,关系到如何检讨其规模偏好的发展模式与经营导向。一旦容忍和提供救助,则将向市场主体传递“好孩子得不到鼓励,坏孩子继续受到溺爱”的信息,从而为公司滋生道德风险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容忍和救助只能暂时缓解公司的财务困境,只要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没有改变,“扩张—亏损—再扩张—更大的亏损”的死循环局面将难以彻底扭转。此外,目前保险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风险防范,但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由于没有市场退出机制,监管部门对那些风险严重的公司难以真正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结果造成了风险监管执行不力,执行标准不一,削弱了风险监管的权威性,使得一些高风险的公司仍然在继续玩着扩张的游戏。因此,必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退出机制,以硬性的市场约束促使保险公司要摆脱“规模偏好”与“保费冲动”的梦魇,将重点放在提高保险资源的配置效率上面来,即发展的重点是核心价值定位的回归、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提升。(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编辑:俞燕)

第三篇: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关键在于特权“祛魅”

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关键在于特权“祛魅”近日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主任马小丽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已提上日程,将探索公务员工资增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工资改革令人期待,但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据报道由于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方案有可能在近期公布,一些事业单位出现了人员扎堆退休的情况,原因是担心并轨后其薪酬和养老金可能会降低。事业单位与职工的养老金并轨现在看来已成定局,但并轨后待遇会不会变化,如何变化,至今仍无定论。虽然7月1日公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但很快人社部就“辟谣”说,这只是原则性规定,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改革还将另行确定。其实,目前事业单位中员工身份人员已在缴纳养老保险,只是差额由国家财政补足,干部身份人员则继续由财政负担。

公众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迟缓不免有所抱怨,但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达3000多万人,这项改革是一场涉及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和普通公众的利益博弈,应让改革成本得到公平承担。事业单位职工,如教师、医务人员等,很多都是不享受任何“特权”的劳动者,他们固然不应抱持传统“铁饭碗”心理顽固拒变,但制度变革带来的冲击也不能让他们独力承担,保持改革的公平,维护事业单位员工队伍稳定,都至关重要。为此事业单位改革应审慎推进,应和公务员社保改革做好协调,还需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资改革等配套。

遵循总体上的精兵简政与放权思路,目前庞大的事业单位体系需瘦身,需加快分类改革。在各种事业单位中,承担行政职能的应向行政性机构方向转化,从事生产经营的变为企业,只有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持在事业单位序列之内。遵循这样的路径,实现事业单位的精简与结构优化之后,不仅可以减低财政压力,而且将大大降低其工资改革难度,并让养老金改革顺利地推进。

改革不能单纯以牺牲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为代价,但构建健康的工资增长模式,前提是让事业单位的工资更加体现工作绩效而不是身份。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实行以职位、级别为标准的身份工资制度,对工作表现与绩效重视不够,导致工资失去激励性。改革方向应是建立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机制,合理拉开一定差距,同时注重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会组织建设,保障其集体议价权,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只有改变事业单位职工待遇的“大锅饭”,才能调动积极性,培养起责任与竞争意识,一方面让职工更能接受养老金等方面改革,另一方面让事业单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待遇改革要深入进行,最关键的就是进一步剥离这一群体所带有的“特权”,剥除“官位”、“身份”所随附的不正当待遇差异,同时端正社会风气,改变陈腐的“官本位”思维,对公共部门职位“祛魅”,使其在公众的观念里,变得与企业职位一般无异,成为一种正常化的职业。在那之后,不管是养老金并轨还是工资增长机制的确定,都可望通过理性讨论而争取到全社会的共识,并转化为各个群体对改革的支持。

第四篇:奥巴马悼念曼德拉逝世中英文演讲稿

奥巴马悼念曼德拉逝世中英文演讲稿:

At his trial in 1964, Nelson Mandela closed his statement from the dock saying, “I have fought against white domination, and I have fought against black domination.I have cherished the ideal of a democratic and free society in which all persons live together in harmony and with equal opportunities.It is an ideal which I hope to live for and to achieve.But if needs be, it is an ideal for which I am prepared to die.”

纳尔逊·曼德拉在1964年接受审判时在被告席上结束他的陈述时说:“我曾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曾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一直珍藏着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理想,让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和谐共处、机会均等的社会中。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并将其付诸实现。但是,如果需要,我也愿为这样一个理想献出生命。”

And Nelson Mandela lived for that ideal, and he made it real.He achieved more than could be expected of any man.Today, he has gone home.And we have lost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urageous, and profoundly good human beings that any of us will share time with on this Earth.He no longer belongs to us--he belongs to the ages.纳尔逊·曼德拉为这个理想而生,并将其变成现实。他的成就超出了我们能够寄望于任何一个人去取得的。今天,他安息了。而我们失去了一位我们任何一个人能在这个地球上与之共渡时光的人中,最有影响力、最有勇气、最无比善良的一位。他不再属于我们——他属于一个时代。

Through his fierce dignity and unbending will to sacrifice his own freedom for the freedom of others, Madiba transformed South Africa--and moved all of us.His journey from a prisoner to a President embodied the promise that human beings--and countries--can change for the better.His commitment to transfer power and reconcile with those who jailed him set an example that all humanity should aspire to, whether in the lives of nations or our own personal lives.And the fact that he did it all with grace and good humor, and an ability to acknowledge his own imperfections, only makes the man that much more remarkable.As he once said, “I am not a saint, unless you think of a saint as a sinner who keeps on trying.”

曼德拉以其强烈的尊严和为了他人的自由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的不折的意志,改变了南非的面貌,并感动了我们所有人。他从一名囚徒变成一位总统的历程体现了全人类——以及各个国家——都能变得更美好的希望。他移交权力并同那些关押他的人和解的承诺,树立了一个全人类都应当追求的典范,不论是在国家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而他在做到这一切时还能保持风度和幽默,以及承认自己的不足的能力,这使他更加卓尔不群。他曾说过:“我不是一个圣人,除非你们认为圣人是一个不断努力的罪人。”

I am one of the countless millions who drew inspiration from Nelson Mandela's life.My very first political action, the first thing I ever did that involved an issue or a policy or politics, was a protest against apartheid.I studied his words and his writings.The day that he was released from prison gave me a sense of what human beings can do when they’re guided by their hopes and not by their fears.And like so many around the globe, I cannot fully imagine my own life without the example that Nelson Mandela set, and so long as I live I will do what I can to learn from him.在被纳尔逊·曼德拉的经历所激励的亿万人中,我是其中一员。我的第一次政治行动——我所做的与一项议题或政策或政治有关的第一件事——就是抗议种族歧视。我认真研读了他的话和他的著作。他走出监狱的那一天,我认识到人类能够在自己的希望——而不是恐惧——引领下所能成就的事业。正如全球各地许许多多的人一 样,我无法充分想象没有纳尔逊·曼德拉的榜样我的生活会是怎样。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将尽最大努力向他学习。

To Graça Machel and his family, Michelle and I extend our deepest sympathy and gratitude for sharing this extraordinary man with us.His life’s work meant long days away from those who loved him the most.And I only hope that the time spent with him these last few weeks brought peace and comfort to his family.米歇尔和我谨向格拉萨·马歇尔和曼德拉的家人致以最深沉的慰唁,并感谢他们与我们分享这位不平凡的人。他的毕生努力意味着长年累月远离最爱他的人们。我真切地希望与他共同度过的最后这几个星期为他的家人带来了平静与安慰。

To the people of South Africa, we draw strength from the example of renewal, andreconciliation, and resilience that you made real.A free South Africa at peace with itself--that’s an example to the world, and that’s Madiba’s legacy to the nation he loved.对南非人民,我们要说,你们通过重生、和解与坚毅树立的榜样给了我们力量。一个自由、和平的南非——这是世界的榜样,这是“马迪巴”(曼德拉的家族名)为他所热爱的国家留下的遗产。

We will not likely see the likes of Nelson Mandela again.So it falls to us as best we can to forward the example that he set: to make decisions guided not by hate, but by love;to never discount the difference that one person can make;to strive for a future that is worthy of his sacrifice.我们可能难以再见到像纳尔逊·曼德拉这样的伟人。因此,我们的责任是尽我们所能把他树立的榜样传承下去:基于爱——而不是恨——来作决定;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所能带来的变化;努力建设一个无愧于他的牺牲的未来。

For now, let us pause and give thanks for the fact that Nelson Mandela lived--a man who took history in his hands, and bent the arc of the moral universe toward justice.May God Bless his memory and keep him in peace.现在,让我们停下来,为纳尔逊·曼德拉曾经活着而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他用双手握住历史,把道德宇宙的长虹折向正义。愿上帝保佑他的记忆,使他安息。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at Memorial Service for Former South African President Nelson Mandela

奥巴马总统在悼念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仪式上的讲话

First National Bank Stadium,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第一国家银行体育场,南非,约翰内斯堡

December 10, 2013

2013年12月10日

Thank you.(Applause.)Thank you so much.Thank you.To Graça Machel and the Mandela family;to President Zuma and members of the government;to heads of states and government, past and present;distinguished guests--it is a singular honor to be with you today, to celebrate a life like no other.To the people of South Africa--(applause)--people of every race and walk of life--the world thanks you for sharing Nelson Mandela with us.His struggle was your struggle.His triumph was your triumph.Your dignity and your hope found expression in his life.And your freedom, your democracy is his cherished legacy.谢谢诸位。(掌声)多谢诸位。谢谢你们。格拉萨·马谢尔及曼德拉的家人;祖马(Zuma)总统和政府成员;各国历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尊敬的来宾们—今天与你们在一起,赞颂这独异于人的一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南非人民——(掌声)——各族裔和各行各业的人民——全世界感谢你们与我们共同受惠于纳尔逊∙曼德拉。他进行的斗争就是你们的斗争。他的胜利就是你们的胜利。你们的尊严和你们的希望在他的一生中得到体现。你们的自由、你们的民主,是他宝贵的遗产。

It is hard to eulogize any man--to capture in words not just the facts and the dates that make a life, but the essential truth of a person--their private joys and sorrows;the quiet moments and unique qualities that illuminate someone’s soul.How much harder to do so for a giant of history, who moved a nation toward justice, and in the process moved billions around the world.概括任何人的生死荣辱都很难做到言至意达,——借助于言词,不仅罗列一生的事实和日期,而且需要揭示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他们个人的欢乐和悲伤;静默的时刻和照亮某些人灵魂的独特品质。对于名垂史册的一位伟人,曾率领一个国家追求正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动了全世界亿万民众,历数这一生的尊荣尤为不易。

Born during World War I, far from the corridors of power, a boy raised herding cattle and tutored by the elders of his Thembu tribe, Madiba would emerge as the last great liberator of the 20th century.Like Gandhi, he would lead a resistance movement--a movement that at its start had little prospect for success.Like Dr.King, he would give potent voice to the claims of the oppressed and the moral necessity of racial justice.He would endure a brutal imprisonment that began in the time of Kennedy and Khrushchev, and reached the final days of the Cold War.Emerging from prison, without the force of arms, he would--like Abraham Lincoln--hold his country together when it threatened to break apart.And like America’s Founding Fathers, he would erect a constitutional order to preserve freedom for future generations--a commitment to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ratified not only by his election, but by his willingness to step down from power after only one term.“马迪巴”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远离权豪势要,儿时靠放牛维生,接受腾布部落长者的教诲,日后成为20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解放者。他与甘地一样,后来成为抵抗运动的领导人—最初很少有成功希望的一场运动。他与金博士一样,使被压迫者的诉求得到强有力的声张,为种族正义的道义使命发出了强大的声音。他经历了残酷的监禁,在肯尼迪和赫鲁晓夫时期开始身陷囹圄,直到冷战结束之时。出狱后,他在没有军队的情况下——与亚伯拉罕•林肯一样,在国家即将分裂之际维护了国家的完整。他与美国的开国元勋一样,为了保持今后世世代代的自由建立了宪法秩序——坚持民主和法治,不仅因为他的当选,而且也因为他愿意在完成一个任期后放弃权力。

Given the sweep of his life, the scope of his accomplishments, the adoration that he so rightly earned, it’s tempting I think to remember Nelson Mandela as an icon, smiling and serene, detached from the tawdry affairs of lesser men.But Madiba himself strongly resisted such a lifeless portrait.(Applause.)Instead, Madiba insisted on sharing with us his doubts and his fears;his miscalculations along with his victories.“I am not a saint,” he said, “unless you think of a saint as a sinner who keeps on trying.”

纵观他的一生,回顾他取得的一切成就、他当之无愧获得的敬仰,我认为可以说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彪炳青史的人物,人们应该缅怀千载。他笑容可掬,面目安详,具有常人不具备的超尘拔俗的气质。然而,“马迪巴”本人强烈抵制这种刻板的形象。(掌声)相反,“马迪巴”坚持要我们知道他的疑惑和恐惧,了解他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上做出了哪些错误的估计。“我不是圣人,”他如是说,“除非你们认为圣人也会犯错,也需要不断尝试。”

It was precisely because he could admit to imperfection--because he could be so full of good humor, even mischief, despite the heavy burdens he carried--that we loved him so.He was not a bust made of marble;he was a man of flesh and blood--a son and a husband, a father and a friend.And that’s why we learned so much from him, and that’s why we can learn from him still.For nothing he achieved was inevitable.In the arc of his life, we see a man who earned his place in history through struggle and shrewdness, and persistence and faith.He tells us what is possible not just in the pages of history books, but in our own lives as well.正是因为他承认不完美——因为他为人如此和蔼可亲,甚至还有些诙谐,尽管他经历了诸多的重负--我们才如此喜欢他。他不是大理石制作的雕像;他是有血有肉的人——儿子和丈夫,父亲和朋友。正因为如此,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因为如此,我们始终可以向他学习。他取得的成就没有一样是必然的结果。我们从他的一生中看到,他奋勇斗争,殚智竭虑,坚韧不拔,坚持信念,在历史上赢得了自己的地位。他告诫我们什么是可能做到的,不仅可以载入史册,而且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得到体现。

Mandela showed us the power of action;of taking risks on behalf of our ideals.Perhaps Madiba was right that he inherited, “a proud rebelliousness, a stubborn sense of fairness” from his father.And we know he shared with millions of black and colored South Africans the anger born of, “a thousand slights, a thousand indignities, a thousand unremembered moments„a desire to fight the system that imprisoned my people,” he said.曼德拉向我们展示了行动的力量;为了我们的理想甘冒风险的力量。“马迪巴”也许是对的,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种骄傲不羁的叛逆精神,一种顽强执着的公平信念”。我们还知道,他同千百万南非黑人和有色人种共同怀有一种愤怒,他曾说,这种愤怒产生于“一千次轻蔑、一千次屈辱、一千个已被遗忘的时刻„„一种与禁锢我的人民的制度抗争的渴望”。

But like other early giants of the ANC--the Sisulus and Tambos--Madiba disciplined his anger and channeled his desire to fight into organization, and platforms, and strategies for action, so men and women could stand up for their God-given dignity.Moreover, he accepted the consequences of his actions, knowing that standing up to powerful interests and injustice carries a price.“I have fought against white domination and I have fought against black domination.I’ve cherished the ideal of a democratic and free society in which all persons live together in harmony and [with] equal opportunities.It is an ideal which I hope to live for and to achieve.But if needs be, it is an ideal for which I am prepared to die.”(Applause.)同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其他早期伟人一样——如希苏拉斯和塔姆伯斯——“马迪巴”以自律来约束自己的愤怒,将自己的渴望融入为采取行动而确立组织、平台和战略的斗争中,以使男女民众能够奋起捍卫他们的天赐尊严。此外,他还接受了他所采取的行动带来的后果,知道与权势和不公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曾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曾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一直珍藏着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的理想,让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和谐共处、机会均等的社会中。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并将其付诸实现。但是,如果需要,我也愿为这样一个理想献出生命。”(掌声)

Mandela taught us the power of action, but he also taught us the power of ideas;the importance of reason and arguments;the need to study not only those who you agree with, but also those who you don’t agree with.He understood that ideas cannot be contained by prison walls, or extinguished by a sniper’s bullet.He turned his trial into an indictment of apartheid because of his eloquence and his passion, but also because of his training as an advocate.He used decades in prison to sharpen his arguments, but also to spread his thirst for knowledge to others in the movement.And he learned the language and the customs of his oppressor so that one day he might better convey to them how their own freedom depend upon his.(Applause.)曼德拉让我们懂得了行动的力量;他也让我们懂得了理念的力量,理性和辩论的重要性,以及不仅应当研究你所赞同的、也应当研究你并不赞同的。他深知,理念不会被监狱的高墙阻挡,也不会被冷枪手的子弹扼杀。由于他滔滔雄辩、激情澎湃,也由于他身为一名倡导者的经验丰富,他将对他的审判变成了对种族隔离的控诉。他利用几十年的狱中时光来使自己的论点更加尖锐,但也用自己对知识的渴求来感染这场运动中的其他人士。他还学会了压迫他的那些人的语言和习俗,以便有一天能更好地向他们说明他们自身的自由如何取决于他的自由。(掌声)

Mandela demonstrated that action and ideas are not enough.No matter how right, they must be chiseled into law and institutions.He was practical, testing his beliefs against the hard surface of circumstance and history.On core principles he was unyielding, which is why he could rebuff offers of unconditional release, reminding the Apartheid regime that “prisoners cannot enter into contracts.曼德拉表明了只有行动和理念还不够。它们不论多么正确,都必须被铭刻在法律和机制之中。他是务实的,让自己的信念接受现实和历史的严峻考验。他在核心原则上坚定不移,正是因为这样,他能够断然拒绝无条件释放的伎俩,提醒种族隔离政权别忘了“囚犯无权签署合同”。

But as he showed in painstaking negotiations to transfer power and draft new laws, he was not afraid to compromise for the sake of a larger goal.And because he was not only a leader of a movement but a skillful politician, the Constitution that emerged was worthy of this multiracial democracy, true to his vision of laws that protect minority as well as majority rights, and the precious freedoms of every South African.然而,正如他在殚精竭虑地进行谈判以移交权力并起草新法律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为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他不惧怕妥协。由于他不仅是一场运动的领导人,而且是一位娴熟的政治家,最终产生的宪法无愧于这个多种族的民主制度,忠实于他对既保护少数人权利也保护多数人权利的法律的构想以及每个南非人的宝贵自由。

And finally, Mandela understood the ties that bind the human spirit.There is a word in South Africa--Ubuntu--(applause)--a word that captures Mandela’s greatest gift: his recognition that we are all bound together in ways that are invisible to the eye;that there is a oneness to humanity;that we achieve ourselves by sharing ourselves with others, and caring for those around us.最后,曼德拉理解聚合人类精神的纽带。南非有一个词——乌班图(Ubuntu)——(掌声)——这个词抓住了曼德拉最了不起的才能:他认识到我们所有人都以肉眼看不到的方式息息相连,人类有一种同一性,我们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及关爱我们身边的人来成就自己。

We can never know how much of this sense was innate in him, or how much was shaped in a dark and solitary cell.But we remember the gestures, large and small--introducing his jailers as honored guests at his inauguration;taking a pitch in a Springbok uniform;turning his family’s heartbreak into a call to confront HIV/AIDS--that revealed the depth of his empathy and his understanding.He not only embodied Ubuntu, he taught millions to find that truth within themselves.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他的这种认知有多少是与生俱来的,有多少是在一间黑暗的单人牢房中形成的。但我们记得大大小小的种种表现——他在就职典礼上将他的看守尊为贵宾;他穿上斯普林博克队的球衣投球;他将痛失亲人的悲伤化作防治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呼吁——这显示了他深切的同情心以及他深刻的认知。他不仅体现了“乌班图”,而且教导千百万人寻求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真理。

It took a man like Madiba to free not just the prisoner, but the jailer as well--(applause)--to show that you must trust others so that they may trust you;to teach that reconciliation is not a matter of ignoring a cruel past, but a means of confronting it with inclusion and generosity and truth.He changed laws, but he also changed hearts.只有像“马迪巴”这样的伟人才能让囚犯和看守同获自由——(掌声)——显示出必须信任别人,别人才可能信任你;教导人们和解并不是无视一段残酷的历史,而是一种以包容各方、慷慨大度和恪守真理来面对这段历史的方式。他不仅改变了法律,而且感化了人心。

For the people of South Africa, for those he inspired around the globe, Madiba’s passing is rightly a time of mourning, and a time to celebrate a heroic life.But I believe it should also prompt in each of us a time for self-reflection.With honesty, regardless of our station or our circumstance, we must ask: How well have I applied his lessons in my own life? It’s a question I ask myself, as a man and as a President.对于南非人民,对于他所激励的全球各地的人们,“马迪巴”的辞世的确是一个悼念的时刻,也是一个颂扬他的英雄生平的时刻。而我相信,它还应当是一个促使我们每个人自省的时刻。不论我们的地位或处境如何,我们都必须扪心自问: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如何践行他的教诲的?这正是我身为一个普通人和一位总统,向自己提出的问题。

We know that, like South Africa, the United States had to overcome centuries of racial subjugation.As was true here, it took sacrifice--the sacrifice of countless people, known and unknown, to see the dawn of a new day.Michelle and I are beneficiaries of that struggle.(Applause.)But in America, and in South Africa, and in countries all around the globe, we cannot allow our progress to cloud the fact that our work is not yet done.我们知道,正如南非一样,美国也是经过数百年才消除了种族压迫。也正如这里一样,它是以牺牲为代价——在新的一天曙光来临之前,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人做出了牺牲。米歇尔和我是这场斗争的受益者。(掌声)但是在美国、在南非、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我们都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进步而无视我们的事业尚未完成这一事实。

The struggles that follow the victory of formal equality or universal franchise may not be as filled with drama and moral clarity as those that came before, but they are no less important.For around the world today, we still see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hunger and disease.We still see run-down schools.We still see young people without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Around the world today, men and women are still imprisoned for their political beliefs, and are still persecuted for what they look like, and how they worship, and who they love.That is happening today.(Applause.)在追求正式平等或普选权利方面取得胜利之后,这场斗争可能不像过去那样惊心动魄,其道义也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但其重要性并没有丝毫减弱。因为,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看到孩子们遭受饥饿和病痛,我们仍然看到破旧的学校,我们仍然看到年轻人没有光明的未来。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人们仍然由于其政治信念而被投入监狱,仍然由于他们的外貌、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他们的性爱选择而受到迫害。这种情况在今天仍然继续发生。(掌声)

And so we, too, must act on behalf of justice.We, too, must act on behalf of peace.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who happily embrace Madiba’s legacy of racial reconciliation, but passionately resist even modest reforms that would challenge chronic poverty and growing inequality.There are too many leaders who claim solidarity with Madiba’s struggle for freedom, but do not tolerate dissent from their own people.(Applause.)And there are too many of us on the sidelines, comfortable in complacency or cynicism when our voices must be heard.因此,我们也必须秉持正义。我们也必须维护和平。有太多的人欣然接受“马迪巴”的种族和解遗产,却热衷于抵制最温和的旨在减少长期贫困和日益增大的贫富差距的改革措施。有太多的领导人声称支持“马迪巴”争取自由的斗争,却容不得本国人民有不同意见。(掌声)当我们必须发出声音的时候,我们中间有太多人袖手旁观、自满自得或无动于衷。

The questions we face today--how to promote equality and justice;how to uphold freedom and human rights;how to end conflict and sectarian war--these things do not have easy answers.But there were no easy answers in front of that child born in World War I.Nelson Mandela reminds us that it always seems impossible until it is done.South Africa shows that is true.South Africa shows we can change, that we can choose a world defined not by our differences, but by our common hopes.We can choose a world defined not by conflict, but by peace and justice and opportunity.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如何促进平等和正义、如何支持自由和人权、如何制止冲突和派系战争——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是,对于那个出生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孩子而言也没有简单的答案。纳尔逊·曼德拉提醒我们,一项事业在成功之前往往看起来希望渺茫。南非证实了这一点。南非表明,我们能够推动变革,我们能够选择一个由我们的共同希望而不是相互差异所主导的世界。我们能够选择一个由和平、正义和机会而不是冲突所主导的世界。

We will never see the likes of Nelson Mandela again.But let me say to the young people of Africa and the you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you, too, can make his life’s work your own.Over 30 years ago, while still a student, I learned of Nelson Mandela and the struggles taking place in this beautiful land, and it stirred something in me.It woke me up to my responsibilities to others and to myself, and it set me on an improbable journey that finds me here today.And while I will always fall short of Madiba’s example, he makes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Applause.)He speaks to what’s best inside us.我们不会再看到纳尔逊·曼德拉这样的伟人。但是,我要对非洲的年轻人和全世界的年轻人说:你们也能够把他毕生的事业化作自己的事业。三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我了解到纳尔逊·曼德拉以及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正在进行的斗争,它深深地触动了我。它唤醒了我对他人和自己的责任感,它使我踏上了一个看似毫无希望的旅程,而这个旅程在今天把我带到这里。虽然我永远不可能与“马迪巴”比肩,但他激励着我不断自新。(掌声)他唤醒了我们内心最美好的愿望。

After this great liberator is laid to rest, and when we have returned to our cities and villages and rejoined our daily routines, let us search for his strength.Let us search for his largeness of spirit somewhere inside of ourselves.And when the night grows dark, when injustice weighs heavy on our hearts, when our best-laid plans seem beyond our reach, let us think of Madiba and the words that brought him comfort within the four walls of his cell: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在这位伟大的解放者进入长眠之后,当我们返回各自的城市与村庄和我们的日常工作之时,让我们去发现他的力量,让我们从自己内心深处去发现他博大宽厚的精神。当夜幕降临,当非正义沉重地压在我们的心头,当我们精心制定的计划似乎永不可能实现,让我们想起“马迪巴”以及身陷囹圄时给他带来安慰的诗句:“尽管大门又紧又窄,尽管难逃重重磨难,我主宰着自己的命运:我是自己灵魂的船长。”

What a magnificent soul it was.We will miss him deeply.May God bless the memory of Nelson Mandela.May God bless the people of South Africa.(Applause.)这是多么伟大的灵魂。我们将深深地怀念他。愿上帝保佑纳尔逊•曼德拉的记忆。愿上帝保佑南非人民。(掌声)

第五篇:奥巴马悼念曼德拉逝世中英文演讲稿

At his trial in 1964, Nelson Mandela closed his statement from the dock saying, “I have fought against white domination, and I have fought against black domination.I have cherished the ideal of a democratic and free society in which all persons live together in harmony and with equal opportunities.It is an ideal which I hope to live for and to achieve.But if needs be, it is an ideal for which I am prepared to die.”

And Nelson Mandela lived for that ideal, and he made it real.He achieved more than could be expected of any man.Today, he has gone home.And we have lost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urageous, and profoundly good human beings that any of us will share time with on this Earth.He no longer belongs to us--he belongs to the ages.Through his fierce dignity and unbending will to sacrifice his own freedom for the freedom of others, Madiba transformed South Africa--and moved all of us.His journey from a prisoner to a president embodied the promise that human beings--and countries--can change for the better.His commitment to transfer power and reconcile with those who jailed him set an example that all humanity should aspire to, whether in the lives of nations or our own personal lives.And the fact that he did it all with grace and good humor, and an ability to acknowledge his own imperfections, only makes the man that much more remarkable.As he once said, “I am not a saint, unless you think of a saint as a sinner who keeps on trying.”

I am one of the countless millions who drew inspiration from Nelson Mandela's life.My very first political action, the first thing I ever did that involved an issue or a policy or politics, was a protest against apartheid.I studied his words and his writings.The day that he was released from prison gave me a sense of what human beings can do when they’re guided by their hopes and not by their fears.And like so many around the globe, I cannot fully imagine my own life without the example that Nelson Mandela set, and so long as I live I will do what I can to learn from him.To Graça Machel and his family, Michelle and I extend our deepest sympathy and gratitude for sharing this extraordinary man with us.His life’s work meant long days away from those who loved him the most.And I only hope that the time spent with him these last few weeks brought peace and comfort to his family.To the people of South Africa, we draw strength from the example of renewal, andreconciliation, and resilience that you made real.A free South Africa at peace with itself--that’s an example to the world, and that’s Madiba’s legacy to the nation he loved.We will not likely see the likes of Nelson Mandela again.So it falls to us as best we can to forward the example that he set: to make decisions guided not by hate, but by love;to never discount the difference that one person can make;to strive for a future that is worthy of his sacrifice.For now, let us pause and give thanks for the fact that Nelson Mandela lived--a man who took history in his hands, and bent the arc of the moral universe toward justice.May God Bless his memory and keep him in peace.

加冕与祛魅“曼德拉逝世”媒体报道解读(五篇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