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天皇之位,不是想退就能退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23-64266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8 10:13: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天皇之位,不是想退就能退

明仁天皇是裕仁天皇的长子,然而明仁天皇却和父亲不同,他敢于面对历史,并没有逃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作所为。当地时间2016年8月7日,日本明仁天皇发表讲话表示,由于身体原因,很难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暗示他可能提前退位。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天皇8月8日下午3点通过视频表达了作为象征天皇关于公务的想法,显示出想要实现生前退位的强烈愿望。

天皇“表明心情”

在这个名为“表明心情的讲话”中,明仁天皇说,“走过了战后70年这个大日子,两年后即将迎来平成30年。我也年过80,体力上也越来越感到各种极限。最近几年,回首自己作为天皇的岁月,我对天皇的存在和职务都有一些想法。今天,伴随社会高龄化,在天皇也变得高龄的时候,到底怎样才算最好的应对方法呢?以天皇的立场,应避免具体触及现行的皇室制度。因此我以个人的身份,想谈谈对未来的想法。”

在10分钟的讲话里,他谈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从几年前开始,在接受了两次外科手术之后,加之随着年龄增长感觉自己体力的下降,在今后不能像从前一样完成繁重公务的情况下,我该如何自处才是对国家、对国民以及对步我后尘的皇族来说最好的选择,就一直是我所思考的。我已经年过80,所幸健康,但是考虑到身体一点点地衰弱,我很担心自己今后将很难向从前那样全身心地行使作为国家象征的责任。”

尽管明仁天皇并没有使用“退位”的提法,但他在明确表达了不赞同其他应对方式的基础上,表达了希望皇室交接稳定进行的意愿,暗示希望在生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子――皇太子德仁。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他们于1959年4月10日结婚,相伴至今已经57年。

虽然明仁天皇并没有明确使用“退位”的提法,但他表达了希望皇室交接稳定进行的意愿,暗示希望在生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子――皇太子德仁。

不过在负责皇室事务的宫内厅,对于天皇是否退位的意见不统一。在近期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宫内厅对此事件表示坚决的否认。宫内厅副总管山本一郎对记者说道,“我知道有媒体在报道这件事,但是这绝对不可能是真的。明仁天皇作为皇室宪法中的天皇,本就不可能讨论宪法内不存在的问题。”日本现行《皇室典范》沿袭《旧皇室典范》,规定“皇位继承以天皇驾崩为前提,健在时不能退位”。

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皇要在有生之年退位就要涉及修改相关法律,特别是《皇室典范》,日本接下来要着手处理此事,天皇表现出了这样的意愿,如果国会真的开会批准,大概需要两年左右时间完成修法,并实现天皇退位。

一旦他的退位成为事实,这会给日本的社会与政治带来轩然大波,日本的海外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和平时期的天皇

明仁天皇1989年继位,在位至今27年,是日本第125任天皇。他的此次打算“生前退位”在日本历史上不是常常出现的情况,上一次日本天皇提前退位,还是在1817年,距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1817年,光格天皇位给惠仁亲王,并于1840年过世。

明仁天皇的“石破天惊”可不止这一次。他是第一位迎娶平民皇后的天皇。1957年,明仁天皇通过打网球和圣心女子大学英语系学生正田美智子相识并相恋,最终排除一切干扰成婚,使日本皇室首开与平民通婚的先例。为此,明仁获得了“开明”、“亲民”的赞誉。

明仁天皇是裕仁天皇的长子,然而明仁天皇却和父亲不同,他敢于面对历史,并没有逃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作所为。1992年,明仁天皇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访华的日本天皇,他承认日本在战争期间对中国造成的极大苦难,他与美智子皇后向死难者表达了忏悔之情。他在访华致辞中说,“在两国交往的悠久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我国给中国国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战争结束后,我国国民基于不再重演这种战争的深刻反省,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

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明仁天皇对日本过去的所作所为发表了深刻的检讨,并对安倍做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回首战争,我表示发自内心深处的忏悔和自责,希望并祈祷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再重演。我和人们一起哀悼那些经受战争蹂躏逝去的同胞和人民。”

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后,明仁天皇还出现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呼吁日本民众不要放弃希望,保重身体,衷心希望所有人平安。日本天皇所发表的历史上第一次电视讲话。

日本东京上智大学的政治学家堂本光一这样评价明仁天皇,“他是战后的第一位天皇,他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他必然更希望日本与亚洲诸国的关系得到缓解,同时他也更关心因为战争所带来的人民的苦痛。明仁的言行让德仁皇太子也明确了自己将努力的方向。

东京天普大学亚洲研究主任杰夫?金士顿认为,明仁天皇过早结束公职会给日本民众的生活留下一个巨大缺口。他说,“明仁天皇在民众中的知名度非常高,他的退位将是日本民众巨大的损失。同时他是和解日本对外紧张关系的人物,他的努力,超过日本所有政界人士的努力。”

多年来,明仁天皇的身体状况一直被大众所关注。2002年,明仁天皇罹患前列腺癌,并于2003年做了切除手术治疗。2011年他因为肺炎住院,2012年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身受重病困扰的他,在去年就暗示难以继续担任“天皇”这一国家象征性职能。2015年8月15日的日本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明仁天皇弄错了默哀和发表讲话的顺序,这让他如此高龄还执行公务颇为担忧。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积极承担国家公务。在去年,他出席了270场官方会议,包括和各国海外政要会谈的相关会议。这只是天皇繁忙公务的一部分,天皇的工作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第二类是出席各类典礼仪式及庆典的“公开行为”,第三类则是具有私密性质的外出及宫中祭祀等“私人行为”。

这270场官方会议即为“国事行为”,他的“公开行为”也非常忙碌,去年除去静养时间,明仁天皇的脚步遍及了日本的15个县29个市11个町。正是因为他的亲民与勤政,他的退位意向得到了大多数日本国民的理解。共同社和《朝日新闻》近期进行的民调中,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修改《皇室典范》,允许生前退位。

谁是下一任天皇

美国通过对日本的占领和对制定宪法的指导,对《日本国宪法》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但为了顺应日本民意,允许天皇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保留下来。美国迫使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其人间“神”的地位,承认不再具有神性,但是日本人民的心里还是认为天皇是神,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明仁提出退位,此事的关注点不可避免的转向了明仁天皇的继承人,德仁皇太子。已经56岁的皇太子德仁毕业于牛津大学,他于1991年被正式立为皇太子。1993年他迎娶了小和田雅子,然而雅子在10年前被诊断出应激相关障碍的疾病。德仁皇太子曾在2004年有绯闻传出,迫于皇宫生活的压力也是致使太子妃雅子患有疾病的原因之一。

在现有的皇室宪法中,只有男性后裔能够继承皇位,而德仁皇太子的唯一的孩子,14岁的爱子公主是不能继承皇位的。德仁皇太子的哥哥秋筱宫文仁亲王,则有一个9岁大的儿子名叫悠仁。

所以,如今立谁为下一任皇太子?这不仅是日本政府的一大难题,更是日本皇室的最大危机。这确实让明仁天皇很烦恼,自己的儿子德仁皇太子在成为天皇后,却要把皇位让给自己的侄子,这在明仁与德仁心理,是一道坎。在悠仁亲王没有出生前,日本国内一度对未来是否能有一位“女天皇”议论纷纷,日本政府甚至考虑修改《皇室典范皇室典范》,允许女性继承皇位。直到2006年,秋筱宫王妃纪子通过剖腹产生下一名男婴,“女天皇”的争议才告一段落。

虽然说想要实现“生前退位”绝非易事,但此次明仁天皇第一次明确表述退位想法,说明了他的强烈愿望与决心。在日本,这又将掀起对皇位世袭制度的讨论。

第二篇:想飞就飞起来

不要只羡慕别人飞翔的姿势多么优美;也不要只欣赏别人的舞态多么怡情;更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高飞,想飞就飞起来,用勇气谱写属于自己的乐章,伴随着春天的旋律一起舞动。

一粒种子也有参天的时候;丑陋的毛毛虫也有蜕变的一天;沙漠中也有绿洲的存在……千万不要放弃,不能放弃。心中有梦,想飞就飞起来,那初春的温暖一定会将冰雪融化。

朋友,别再怀疑自己,像雄鹰一样,勇敢去追,大胆去飞,请相信,在前面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正在等你。想飞就飞起来,请抛开世俗的束缚,摒弃凡尘的禁锢,用事实证明一切。

不要只羡慕别人飞翔的姿势多么优美;也不要只欣赏别人的舞态多么怡情;更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能高飞,想飞就飞起来,用勇气谱写属于自己的乐章,伴随着春天的旋律一起舞动。从小望见天空就想到飞翔,想飞却不敢飞,望见天空就感到悲凉;长大以后我懂得了:想飞就飞!不要顾虑不要去想!只向着你的心声去追求,只向着你的目标去飞翔。不要管别人的言语,你只需自己去努力,向着你的梦想,向着你的心灵,向着你的舞台和天空,去开创,去辉煌!

第三篇:想拍就拍

中班音乐活动:想拍就拍

教师:高一歌

活动目标:

1、在拍照的游戏情境中,能根据音乐的不同变化,大胆展示肢体动作。

2、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走台的过程,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可爱颂》歌曲选节、ppt 活动过程:

1、出场:根据老师打的节奏,请幼儿有节奏的走入场。

2、热议手机,手机可以干什么?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播放第一张幻灯片。(手机)

我相信每个人都见过手机,那你知道手机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请你不要直接说出来,做个动作让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片、玩游戏)

师:手机可以做什么?

幼儿:手机可以XXX。(有节奏地对答)先分开回答,等到说出几个答案后,再连续进行一问一问的游戏。

3、播放第二张幻灯片。

师: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自拍)

那你们有没有自拍过啊?现在请你们自己摆一个你自拍的时候的动作。

(教师没拍一次手就换一个动作,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动作进行简单的点评)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自拍的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听听看什么什么样的音乐?(播放音乐)

听完之后,你觉得个音乐有什么特点?特别之处(节奏、停顿)师:那我们可以在停顿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呢(拍照),那请你听仔细,在停顿的地方请你站起来摆一个自拍的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总结:归纳幼儿拍照的动作造型,要特别指出音乐停顿时摆出动作,如果动了照片就糊掉了,看不清楚了。(可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师:现在你们都知道拍照动作要做的大大的好看还是小心的好看啊?现在我拍到谁谁就要站起来摆一个动作哦。

(教师拍一个做一次手做一个动作)

师:刚刚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拍照的时候很开心的,会动动自己的身体,有人。。有人是。。待会啊在听连贯音乐的时候请你把自己拍照开心愉快的样子表现出来,好吗?

(再次听音乐进行自拍游戏)

4、师:刚刚我们都是坐在位子上拍照,现在我们要出去走走了,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啊?(播放幻灯片:卡通节、苏州的小巧流水人家、油菜花田)教师示范拍照,也可请个别幼儿来示范。

师:好,我们现在要出发了哦,连贯音乐的时候我们就走哦(播放音乐)

好,我走到天平山的卡通节了、小桥、油菜花田

现在我们不一样了哦,当我举起一个手指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拍照,那我举起两个手指呢?(两个人)三个手指呢?你们要做好准备哦,我要准备出发了哦。

5、师:刚刚我们都是身体都动起来的大动作,现在我们来看看有有什么小动作可以来做一做的。(石头、剪刀、布)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个动作来摆造型。在连续拍一组照片要每次都不一样的。

(播放音乐)这次的音乐还是连贯的还是有停顿的啊?

5、师:现在我们摆了大大的动作,又摆了小小动作,现在老师把他连在了一起我们去拍照好不好?出发。连贯的音乐的时候就是石头剪刀布

6、播放幻灯片

师:看看现在我们来到了哪里?你们会走时装步吗?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走走看。你们想一起来走一下T台吗?但是老师有个个要求,请你们自己商量好,你们要一个人走还是两个人人,给你们2分钟试了商量一下。

播放音乐

活动反思:

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选择了孩子熟悉的“手机”做导入,让幼儿体验倾听、辨识、表现音乐的兴趣。我希望音乐能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为此,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系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环节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幼儿容易接受。在表达方面也跟音乐结合的很好,充分反映了音乐的表现,更吸引幼儿,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个性。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大胆去思考讨论尝试,在分析音乐上让幼儿去说,去做,不一定一直是教师带着幼儿说,同时,也看到了随机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导幼儿学习、随机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

第四篇:三九之位成语

【成语】:三九之位

【拼音】:sān jiǔ zhī wèi

【简拼】:sjzw

【解释】:三:三公;九:九卿。指官位很高的人。

【出处】:《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践祚以来,勤心众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

【示例】:彧出自谿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犬马犹能识养,将何以报厚施乎。《三国志?吴志·王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三九之位 成语接龙

【顺接】:位不期骄 位卑人微 位卑言高 位尊势重 位尊禄厚 位尊贱隔 位居极品 位望通显

【顺接】:不安于位 不次之位 持禄保位 高爵显位 各就各位 加官进位 九五之位 三九之位

【逆接】:不壹而三 倒四颠三 鼎足而三 隔二偏三 观隅反三 接二连三 径一周三 举一反三

【逆接】:三三两两 三三五五 三三四四 三上五落 三下两下 三不主义 三不拗六 三不足畏

第五篇:退思园之思文档

莫在群众面前“抖派”(人民论坛)

邓佑标《人民日报》(2015年01月07日04 版)春秋时期,鲁国上卿大夫季文子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却“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仲孙它提醒他,这样有损国家气派,吝啬而不体面。季文子回答,国家形象的维系要靠高尚品德,而非美妾良马,“若独贪于奢侈,好于文章,是不德也。”

在仲孙它看来,为官当有“派头”,而季文子没有;这种派头,就是美妾良马、家财万贯、锦衣玉食、前呼后拥。派头是权力的象征,权有多大,派头就有多大,这种在封建社会大行其道的官本位思想,如今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好装饰、铺排场,讲面子、耍威风,被群众称之为“抖派”。

抖派的表象各种各样,抽天价烟、戴名表、坐豪车,走官步、打官腔、耍官威,让人开车门、倒茶水、打雨伞,更有荒诞不经者甚至为庆贺自己荣升,耗巨资搞所谓“大阅兵”。他们时时追求鹤立鸡群,讲究与别人“不一样”;处处不忘彰显身份,提醒别人“我是谁”;浑身透着炫耀权力的神气,傲慢轻侮溢于言表。在群众面前显摆人民赋予的权力,其行径丑陋、状若偶人,令人生厌。

领导干部抖派,危害甚大。一方面,在自己与群众之间砌墙设障,割裂了血肉联系,产生了情感鸿沟。不愿亲近群众,何谈服务群众?群众看着生厌,哪还有威信?另一方面,抖派离不开物质,随着炫耀攀比心理的升级,私欲膨胀、欲壑难填,权力寻租、公权私用等不正之风就会滋长,最终沉迷甚至身陷“四风”不可自拔。

一把“象牙筷”,往往就是抖派的开始。商纣王继位不久,命人帮他琢一把象牙筷。贤臣萁子认为不可,劝谏他:象牙筷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碗,白玉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萁子的良言相劝并未起效果,商纣王抖派越来越狠,君臣离心,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象牙筷规律”启示我们,抖派树立不了权威,只会丧失威信;凝聚不了民心,只会离心离德;得不到群众敬仰,只会沦为孤家寡人。

和群众“一个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进京的前夜,毛泽东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就是要告诫全党,不能天下太平就脱离群众、坐了江山就高高在上、有了权力就腐化堕落。“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苏共在取得政权后,建立了包括发放“钱袋”、享受“特供”等的一整套特权制度,一门心思抖派,为他们丢掉政权埋下了深重思想病根。

领导干部有没有抖派,群众心里如明镜,嘴上有杆秤。焦裕禄不允许儿子“看白戏”,称双目失明的老人为“娘”,这样的干部人们怎能不爱戴?相反,那些抖动肩膀就有人接着大衣的领导、那些下基层只有半边屁股坐在板凳上的干部,既难以做好工作,更会让群众反感。

《荀子〃劝学》里有一句话,“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同样,如果领导干部将形象系于炫耀权力的抖派上,其结果必然是“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只有系于为民、务实、清廉的好作风上,才能光辉闪耀,为人称道。

退思园之思

陈歆耕《人民日报》(2015年01月07日24 版)到同里,退思园是必看的。

对于江南的私家园林,我们几乎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描述它们的共性,如:它们是江南景观的微缩雕刻,在方寸之间可尽赏江南美景;江南园林是凝固的昆曲,而昆曲是流动的江南园林……同样,如果粗略地看过去,你会发现,周庄、同里、乌镇这些江南古镇,似乎大同小异,看过一处,也就可以把所有古镇“代表”了。

而品赏退思园,只有进入园主的内心世界,了解园主的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体味园内一花一草,一石一木,所承载的情感意味和人生哲思。

在梳理所搜集到的各种关于退思园主任兰生的素材时,便发现多种自相矛盾而缺乏实证的说法。比如说,任兰生入仕是通过科举考试,还是清代另一种入仕的途径——捐纳?任兰生被人弹劾削职还乡,是因为镇压捻军不力,还是因为贪腐?园主后又重新出山担任官职,是因为左宗棠的保举,还是另有原由?园子的构思布局又体现了园主怎样的一番思量?

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和走访相关当事人得知,任兰生是通过“捐纳”而进入官场的。采用“捐纳”方式担任官职,在清代是一项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很多人都是通过此种途径入仕的。

任兰生是因何种原因被弹劾削职的?这跟他退职后修“退思园”直接相关。对此,新修镇志《任兰生年表》中,也有明确说法,此“说法”来源自民国十年编修的《同里乡土志》。光绪十年(1884年),任兰生四十七岁时,任安徽按察使(正三品),实际岗位仍是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在此任上,内阁学士周德润上诉状《安徽厘税积弊》,“参劾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己,此案涉大小官吏五十余人。”在第二年正月,任兰生被解职候处。朝廷派钦差大臣户部尚书崇绮、内阁学士廖寿恒前往核查。结论为,“所参劾条款皆不属实”。但这个结论后又拖了一条让人不明就里的小尾巴,“光绪七年留用革职书办屠幼亭之事为知情者徇隐,建议诏交部议革职。”从这里可以肯定地说,任兰生被革职,既与镇压捻军无关,也与“营私肥己”无关。但朝廷还是找了一个小小的理由,把他的顶戴花翎给摘了。从《任兰生年表》看,任氏在官位上尽职为民,有良好的政声。在他被革职后光绪十三年(1887年),山东巡抚上书奏任兰生在山东等省份遭遇灾害时,倡捐救灾,“叩请圣上恩施给兰生开复原职”,以及同年安徽士绅筹银八千两,代其遵照先例捐复官职,也是非常有力的佐证材料。

于此,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任兰生确实是蒙受了不白之冤而被削职回归故里。因此,回到同里后,他开始筹建“退思园”,其含义为“进而尽忠,退而思过。”造这园子,他不是用来颐养天年、享受快乐的,而是为了静心反省在供职期间的过错。

这个退思园的构造,无处不体现了园主复杂的心态。首先,看园子的占地面积。虽然,园内具备了江南私家园林构造的所有的元素,但整个占地面积并不大,只有九亩八分地。任家祖上传下来的地有数千亩,而任氏只用很小的面积来造园,原因何在?一句话,戴罪革职之人岂可大肆铺张?其次,从园子的门脸看,白墙黑瓦中镶嵌着两扇普通木门,仅从外表看,一点也不像大户人家的宅子。这又为何?收敛低调啊,不想张扬啊!难道要让老佛爷看出,他确实家有万贯,给人留下曾“营私肥己”的把柄吗?园子依池塘向东扩展,我的看法是,主人看中的是一方天然池水,依水而筑,正体现了中国道家思想中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同时,是否还有园主企图背水而生,不想给自己留退路的心态呢?走进园子看看,从南向北只有三进,门厅、茶厅、正厅,如果仅仅到此,这样的宅子,在江南只能算非常普通的殷实人家的住宅而已。但这园子,独特在由西向东扩展,渐渐开阔,而至气象万千,让人不断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亭台楼阁、廊舫桥榭、水石花树,次第呈现。而那些对各类景致的命名,也非常令人寻味:“闹红一舸”,寓春;“菰雨生凉”,夏至;“红枫金桂”,秋色;“岁寒三友”,冬也。从春到冬,步移景换,繁华落尽,人生终究渐渐悲凉寒风入骨,有谁能逃脱这人生的宿命?

这园子的一石一瓦,各种精心构思布局,处处都是主人心情、心绪、哲思的具象化。任兰生的官职政绩,在历史上谈不上有特别称道之处,与他类似的官员,各朝各代可谓多如牛毛。在正史野史中,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这也许并非他特别看重的一座“退思园”,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精妙一笔。得意时,他被弹劾;失意时,他筑造出堪称艺术精品的江南园林。人生之得失,大概戏中之人自己也难以看清。

“走出去”与“沉下来”(世说心语)

薛保勤《人民日报》(2015年01月07日24 版)10月下旬,陕北,从吴堡县城出发,车沿着大山的夹缝蜿蜒行驶两个小时,我们来到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这里是著名作家柳青当年生活的地方,是曾被外国人称之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陕北高原最为贫瘠的一隅。

站在柳青故居的窑洞前,脚下是乱石密布。极目远望,目之所及皆为皱纹密布的山。当年,少年柳青,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出大山的。

我的视线被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所牵引。我看到他怀揣着追求知识、追求文明、追求真理的梦想,从这里走进县城,走到榆林、走到西安、走到延安、走到东北、走到北京;我看到他苦心研读、投入**、编辑杂志、参与土改、忘我工作、笔耕不辍;我看到他从一个陕北娃娃最终成长为有着坚定信仰和文化担当的作家。最初,是理想引领他走出大山,投身革命,投身文学,支撑着他从中国最落后的乡村走向最发达的城市,他却没有就此打住。理想,又引领他毅然走出京城,回到陕西,落脚农村,一待就是14年。这14年,他像老农民一样活着,汲取大地的营养,提炼生活的精髓,把握时代的脉搏。他与乡亲们水乳交融,他说:“我就是农民。”后来,这个“老农民”写出了具有史诗品质的《创业史》。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火热的生活就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他用自己以人民为本的文学追求,丰满着自己的人生。

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句朴素的名言至今仍在广为流传。在柳青的人生道路上,他的“走出去”与“沉下来”,告诉了我们“紧要处”的内涵。

1952年,执着于从生活和大地汲取养分的柳青从北京来到陕西长安皇甫村落户,扎根农村,扎根人民,开始了他的劳动写作生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从北京的洋楼小院到皇甫村的旧庙一座、孤灯一盏,从舒适优越的生活到一身黄土两腿泥的农村磨练,从声名鹊起到毅然请辞,繁华落尽、铅华尽洗。在这块土地上,他体察着农民的疾苦,倾听着农民的心声,丈量着黄土的厚度,感受着生活的脉动,想乡亲所想,念乡亲所念,欢乐着农民的欢乐,忧患着农民的忧患,共同投入并见证了中国农村所发生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在皇甫村人眼中,柳青早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脚上穿着烂皮鞋,裤腿上满是泥点子,手里拿着哮喘喷雾器,没日没夜在村里和田里转”。柳青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书写者和记载者。他面向时代、面向人民、面向生活,用笔作犁铧,以纸为沃土,倾尽毕生的精力,书写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火热历程,肯定了一切劳动者和创造者应该享有的人格尊严和追求幸福、获取幸福的权利。他真正地沉了下来,融了进去,惟其如此,梁生宝、梁

三、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等人物形象才会如此鲜活灵动、栩栩如生;惟其如此,他才打磨出了堪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面镜子”的史诗性巨著《创业史》。他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创业史》增删数次,第二部下卷更是其在病榻上口述修改的。1961年困难时期,他又毅然将《创业史》所得的16065元稿费捐给公社,而自己和家人则节衣缩食,吃糠咽菜。柳青说:“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秉承并实践着自己的创作观,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苦心经营着“愚人的事业”。

当下,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常浮躁的时代,“价值”“意义”时常被搁臵,“理想”“崇高”不时被边缘。今天,我们重讲柳青,就是呼唤那种对文学的虔诚,呼唤对人民、对土地的深情。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我们应该向柳青学习什么?如何用文学滋润自己的灵魂?如何用文学引领自己的人生?如何用文学反映生活、服务人民?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走出去”是紧要处,“沉下来”亦是紧要处。

梦昆仑(中国故事)

吴连增《人民日报》(2015年01月07日24 版)一

小杨坤得知爸爸将去南疆,到昆仑山上搞地质勘测,他一直处在兴奋之中。

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在小杨坤的心目中,是一个崇高而神秘的形象,在爸爸即将登临它的时候,更让他产生了种种好奇和联想,还有几分莫名的担忧。

爸爸告诉他,为了让南疆各族农牧民摆脱贫困,尽快过上好日子,国家决定开发叶尔羌河流域,要在那里建10个梯级电站。爸爸杨松青所在的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接受了这些工程的地质勘测任务后,抽调十几名专家组成了水电综合踏勘队。爸爸是总地质师,人称杨工,是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问爸爸去多久,爸爸说,要看工作顺不顺利。那里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候多变,会给地质勘测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过,爸爸是个“老地质”,对这次昆仑之行充满信心。大学毕业二十多年来,他几乎跑遍了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伊犁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开都河、额尔齐斯河,都留下了他斑斑驳驳的足迹,只有同昆仑山、叶尔羌河还是头一回打交道。

杨松青一直是儿子崇拜的偶像。拥有一个走南闯北的爸爸,小杨坤感到很荣耀,但每次和爸爸分手,却又平添几多牵挂。他总想和爸爸多亲热几天,可爸爸总是那么忙,眼看要出发了,他还把单位没做完的活拿到家里来做,每天都加班到很晚。爸爸曾答应去昆仑山之前给他下载一个好玩的游戏,还要陪他看一场电影、吃一次汉堡包。可一忙起来,他全忘在脑后了。

“爸爸,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呵,为什么老出差呀?”这样的话题,儿子不知说过多少遍了,爸爸只能以歉意的微笑回答儿子,“谁让你爸爸是个地质师呢。”

吃过晚饭,小杨坤一直凝视着爸爸用过的那顶红色遮阳帽和爬山用的手杖。他把遮阳帽戴上,把玩着手杖,爱不释手。爸爸说:你要是喜欢,这些东西都归你了,算是爸爸给你的临别礼物,以后想爸爸了就拿出来看看。

听说爸爸明天就要离开乌鲁木齐,小杨坤脉脉含情地挤在爸爸和奶奶中间,尽情享受着爱的甜蜜。奶奶深情地看着孙子,对儿子说:“你平时没有时间和孩子亲热,今天就多陪陪他吧。”小杨坤顺势搂住爸爸的脖子,悄悄地说,他要和爸爸在一个床上睡一宿呢。

妈妈知道孩子在撒娇,便和丈夫相视一笑。杨松青长期从事野外工作,他们的婚期曾一拖再拖,结了婚,蜜月还没过完,他就返回工地了。孩子小时候见他总是躲躲闪闪地喊他“叔叔”,不肯叫“爸爸”。孩子稍大一些,父子在一起的时间也很有限。所以每当临别之际,父子俩都要睡在一张床上亲热一番。这已成为惯例。可第二天早晨,当孩子醒来,哭着闹着要找爸爸时,那才是让人更加心酸的一幕。

小杨坤毕竟已经是个六年级的学生了,当他睁开惺忪的睡眼,发现爸爸不在时,并没有哭,只是若有所失地朝昆仑山方向凝望了一会儿,就上学去了。

源于莽莽昆仑之巅的叶尔羌河,沿着层层叠叠的山谷,一路蜿蜒而下。两岸道路崎岖,尽是悬崖峭壁,越往前走,路况越差。踏勘队驱车行至昆仑山脚下就搁浅了。先遣人员虽从当地牧民手里租赁了几峰骆驼,也只能用于驮运勘测仪器和生活物资,他们自己必须像全副武装的登山队员一样,沿着曲曲弯弯的牧道,一步一滑地往上攀登。

夕阳西下时分,杨松青突然想起,还没给儿子打电话。他和儿子是有约定的,只要能通话的地方,每天都要通一次话,哪怕只是在电话里互相听听声音。

杨松青拨通了儿子的手机。他不想给孩子渲染踏勘队一路跋涉有多么艰辛。走这样的路,对地质队员来说是家常便饭。他要告诉儿子的是,昆仑山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可怕。尽管到处都是起伏的山峦、奇形怪状的沟壑,有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但在他的眼里仍然是个让人百看不厌的宝山。她实在太美了,尤其是早晨,当层层山峦被薄雾笼罩时,整个山谷就像仙境一般。人在山上走,像腾云驾雾似的,飘飘然,好不潇洒!

儿子听了大笑,说爸爸还会作诗呢。爸爸又说,想不到昆仑山上还有一条叫杏子沟的山谷,杏树还没完全长出叶子来,杏花倒先开了,漫山遍野,一片灿烂,爸爸真的想写一首诗呢。

杨松青一面爬山一面兴高采烈地向儿子述说观感,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儿子问他,是累的还是哪儿不舒服吗,你怎么喘得这样厉害?话没说完,电话断了。

这是杨松青进山以来头一次跟儿子通话,也是最后一次。踏勘队到这儿,已经走出了电信服务区,传输信号越来越微弱了。并非是“报喜不报忧”,免得让家人牵挂,他真的是对昆仑山一见钟情。这是他的职业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荒凉和朴素中看出辉煌和诗意来。他常说,地质队员走的是别人没走过的路。别人到不了的地方,他们却能捷足先登、一睹为快。他一直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越过大坂、奋力向高峰攀爬的途中,杨松青突然出现了感冒症状。起初只是低烧,头有点晕,和多数人出现的“高山反应”差不多,他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多年来,为了适应野外作业的恶劣环境,他一直都在坚持冷水浴,身体一直挺棒的,自信不会在这样的时刻突然感冒。但两个领队从他爬山有点气喘吁吁的样子,已经感到状态不大好,便找了个避风之处,劝他先歇息一下。可他一步都不肯停,还打起精神唱起了信天游《黄土高坡》,并不时和大家开个玩笑。

为了不影响团队的情绪,他总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要让大家相信什么事都没有,有一点高山反应是很正常的,“咬咬牙,就闯过去了”!——这是长期野外生活磨炼出来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逆境,只要能忍耐,就绝不会后退半步。

但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懂得,在高原患感冒,是很危险的,一旦控制不住,将很快发展为肺水肿,直至心力衰竭。副领队赵晶是踏勘队里唯一的女性,是主动请缨来昆仑山的。她的丈夫是个医务工作者,因此她对杨松青的身体状况格外关注。

当晚,踏勘队在一个叫明斯坤的地方宿营时,杨松青的病情明显加重,夜里还不停地咳喘。赵晶给他吃了感冒药,精神才有些好转。

直到这时,杨松青还惦记着明斯坤三级电站选址的事,他一直担心这个电站的坝址是否存在断裂问题。断裂是个很复杂的地质现象,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给工程留下可怕的隐患。

早晨起来,他非要和大家一起到现场去看看。他笑着说,你们不知道踏勘的“踏”是一个“足”字边吗?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迈开双脚走到现场,进行脚踏实地的考察,不到现场算什么踏勘队员?

话音刚落,还没站稳,他突感一阵晕眩,差点跌倒。几个人连忙把他扶住。

赵晶发现他又开始发低烧,已经体力不支。和王治建领队商量后,决定用租赁的骆驼尽快把杨松青往山下送,并通过卫星电话立即向院领导报告,请求上级速派直升飞机紧急救援。

不巧的是,杨松青被扶上驼背,翻越一座大坂时,沙尘暴突然席卷而来,豆大的石砾漫天飞舞。塔吉克族驼工奇拉克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他还是坐不稳,身子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直到黄昏时分,踏勘队在牧民废弃的一间石板屋前停下来时,沙尘暴还在继续肆虐着。

据当地牧民讲,这样的沙尘暴一日不停必刮三日,三日不停必刮七日。

由于恶劣气候的影响,待命的直升机一直不能起飞,最佳的抢救时机已经错过,他们只得一面等待地面救援,一面尽最大努力实施自救。

“……爸爸,你没事儿吧?累了就坐下休息一会儿。”小杨坤一直为电话里听到爸爸的喘息声而忧虑重重,夜里做梦,还不停地给爸爸提醒。他的梦有时很荒诞、很恐怖,不是梦见踏勘队被洪水围困,就是遭遇暴风雪,爸爸始终处在危险之中。有时他被梦惊醒,却不愿向妈妈说出梦境,只是暗自为爸爸祈祷。可妈妈一眼就猜出儿子的心事,“你是不是又想爸爸了?”

儿子点点头,“爸爸啥时候才能回来呀,我还等他下载游戏呐。” 四

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杨松青从驼背上搀扶下来,抬进石板屋,给他测体温、量血压,喂药、输氧……

晕眩中的杨松青不停地说着一些关于网络、计算机新概念的呓语。过了一会儿,他又奇迹般地十分清醒,和大家谈工作,忆往事,滔滔不绝。说到几年前在帕米尔高原的康西瓦他是如何顶着感冒完成勘测任务时,还显出很轻松的样子,笑眯眯地宽慰大家:“你们不要紧张,我在高原不是头一回感冒,我不会倒下的!”

看到杨松青有说有笑的样子,大家如释重负,纷纷向奇拉克提出能否就近找个乡村医生。奇拉克很愿意帮忙,很快找了一匹马就朝温泉沟牧区出发了。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请来的库木力医生给杨松青检查完身体,向大家报告了一个非常震惊的消息:杨松青的病已发展为肺水肿,生命垂危。

大家一下子惊呆了。杨松青才42岁呀,正是奋发有为的年纪,难道真的没救了吗? 片刻,杨松青已陷入昏迷,再也没有睁开眼睛。五

那天,小杨坤放学回来,一进屋,就发现妈妈和奶奶正在窃窃私语。不知怎么回事,见他进来反而什么话都不说了。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也常以异样的目光对他察言观色。

自从和爸爸的手机失去联系之后,有关爸爸的所有信息,小杨坤一无所知。而在这之前,妈妈和奶奶已经接到杨松青病危的通知,她们生怕他承受不住这残酷无情的打击,便一直瞒着他。

小杨坤从种种异常中已经觉察到家里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儿,但他又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他担心奶奶能不能经得起这样的打击。记得奶奶几年前就说过,爷爷也是搞水电工作的,在额尔齐斯河畔干了一辈子,后来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以身殉职。奶奶把痛苦一直埋在心底,若是自己的儿子再有个三长两短……他不敢往下想,也不愿相信自己的那些梦是真的。

然而,就在这天夜里,小杨坤又做了一个更神奇的梦,梦见自己和爸爸身上都长了翅膀,爸爸在昆仑山上翱翔,他在后面紧紧地追赶。飞呀飞呀,爸爸突然变成了一只矫健的雄鹰,飞向了慕士塔格峰,再也没有回头。

小杨坤被梦惊醒,伤心地哭了。他把这个梦说给妈妈,说给奶奶。他发现,她们在安慰他时,还是躲躲闪闪地,像是藏着什么秘密似的。直到设计院为爸爸举行葬礼,一切才真相大白。

看着一个个花圈、一副副挽联在眼前飘动,他确认爸爸真的一去不复返了,他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拥着奶奶,向着爸爸的遗体缓缓地走了过去。就在他瞻仰爸爸的遗容时,他猛然发现,梦境中翱翔在昆仑山上的那只鹰,好像又出现在眼前。他在心里喊了声“爸爸”,眼泪便夺眶而出。

奶奶把他搂在怀里,不停地为他擦眼泪。老人好像有许多话要说,却一句也没说出来。其实,更需要安慰的是奶奶,她中年送走爷爷,晚年又失去爱子,人生的两大不幸她都遭遇了。但老人异常坚强,她不仅为这个地质之家的两代人的默默奉献感到骄傲,也为孙子的那个梦感到异常欣慰。

小杨坤搀扶着奶奶回到家里,躺下后久久不能入睡。他随手拿出爸爸送给他的遮阳帽、登山手杖,放在身边反复端详着,摆弄着。

这时,昆仑山在他的眼里,不仅是一个崇高的形象,更是一座令他无限遐想的圣地。那只背负青天、鹏程万里的雄鹰,是他永远不会遗忘的梦。

假如“忠诚”不“绝对”

——观看《绝对忠诚》的遐想 作者:朱有志 《光明日报》(2015年01月07日 13版)湖南卫视连播“三季”《绝对忠诚》,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唯其反响广泛才促其思索深入。

在广泛的反响中,人们对标题本身的议论尤其具有代表性。细检起来,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为何倡导忠诚?二是忠诚何以要绝对?对这两点的合乎逻辑的回答,首先必须对“忠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笔者以为,忠诚就是指对一个人、一种理想、一种事业、自己的组织和国家等的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毫无二心的忠实状态。正因为“忠诚”的这一特质和要求,我们说,忠诚之于立身,是一种为人的品格;忠诚之于工作,是一种为事的品格;忠诚之于政治,是一种为政的品格。

正因为为人、为事、为政均需有“忠诚”的品格,故人们还说,非忠诚无以可立;非忠诚无以可交;非忠诚无以可信;非忠诚无以可用;非忠诚无以可成。也正因为如此,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同志的讲话中特别引出下面一句话来——“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由之不难看出:忠诚之于人,既是一种必要的品格,也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因其是一种高尚的必需,故而又是一种难得的品格。唯其难得才显可贵。唯其可贵,我们才说——

时代呼唤忠诚;国家需要忠诚;人们赞颂忠诚;历史记载忠诚。由于忠诚的特质和要求,我们不难判定,对人、对事、对组织、对国家等的忠诚是:在关系之间显出,在原则问题见出,在细微之处做出,在关键时刻看出!在这里,需要的是心与力,因此要尽而不缺;需要的是真与诚,因此要一而不二;需要的是奉与献,因此要公而不私!

一言以蔽之,需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因为如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齐俊桐说:“忠诚就是在你的理想、你的梦想的路上,不受沿途的诱惑所干扰、所打断而能够一直走下去。”陈立云教授才能为培育两系杂交水稻30个春节离别家人在海南独自度过。用他的话说,绝对忠诚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受得起清贫”。担任“导弹考官”的李鸿,为了“捍卫国家的和平崛起,筑牢铁壁铜墙”,而在一般男子不能忍受的工作境遇下做出胜于一般男人的业绩。80岁的丁金星为了帮助武器定位的“神器”——激光陀螺而与退休前的时间安排并无两样,“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出门上班”。狼心山下航天人杨红兵在西北大漠呆了26年,去年一企业高薪聘请,他断然拒绝……

这,就是对事业的绝对忠诚;对国家的绝对忠诚;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绝对忠诚!历史不会忘记——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千千万万的抗战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对民族、对祖国忠诚的英雄赞歌!

在我们党领导人民争取解放的伟大革命战争中,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用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严刑拷打、不惜流血牺牲,谱写了对理想的无限忠诚、对信仰的无限忠诚、对同志的无限忠诚、对党的无限忠诚的不朽篇章!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一大批进行“两弹一星”攻关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尚在摇篮中的时期,在科技和经济并不发达的时候,在工资还只有几十元一月的时段,他们在生活的低待遇中进行着与“封卡”者争气、与敌对者争雄的高科技创新,在封闭的小天地里奋斗着为祖国添彩、为人民争光的大事业。这,源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忠”,根于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诚”!

在不少人因政治上的近视眼看不出境外势力用攻击我们党的领袖来否定党的执政合理性的时候,在不少人用个人的感情来替代神圣的政治理性而恶意攻击毛主席、彻底否定毛主席的时刻,当年受过“整”挨过“批”的黄克诚正气凛然、义正词严地说:“我们都是毛主席的学生!”这是源于对伟大事业的无限忠诚而对伟大领袖的绝对忠诚!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他们由衷地敬重!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他们无限地敬爱!还正因为如此,历史对他们永远地敬仰!

细细想来,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忠诚”呢?说到底,这是因为我们是“人”!马克思说过“人”是“类”的“存在物”。这是因为“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的存在物”。这就是说区别于动物的有意识的人这种“类”,不但以与动物相区别的“类”而存在,而且也以自身相分的“类”而存在。而在不同层面的“类”中又相互依存、相互共享,因而以“忠诚”作为联系的纽带和行为的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之所以时代呼唤忠诚、国家需要忠诚、人们赞颂忠诚、历史记载忠诚的现实依据和深层缘由。

然而,无须讳言:在利益魔鬼的驱使下,在修炼欠佳的境界里,在导向不明的氛围中,不忠诚的人和事已经危害很深而令人心忧。叛党卖国者有之,唯利是图者有之,敷衍塞责者有之,心猿意马者有之……显然,这些都是“忠诚”的反动。更有甚者,有人不但自己不忠诚,居然还对“绝对忠诚”的要求提出质疑,说什么“忠诚还要绝对,那不是太绝对了么?”

试问:不“绝对”难道还要“相对”不成?!众所周知:相对的就是有条件的、可变的、暂时的。据此可见:“有条件的、可变的、暂时的”忠诚那还叫“忠诚”么?!

因此,假如“忠诚”不绝对,那就是绝对的不忠诚!(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天皇之位,不是想退就能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