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3-98807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5 22:51: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

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

202_-11-27 10:35

--文化中心精神客厅心灵牧场

浦东时报 202_-11-15 第10版

编者按>>

11月7日至9日,202_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浦东成功召开。作为年会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11月7日开幕式上,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为题,面对三千与会嘉宾作大会学术报告。

本期“讲座”特摘编报告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人物档案

朱永新,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在国内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文章400余篇,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当代中国教育述评》、《新教育》等,著作被译成英、日、韩、阿拉伯等文字,多次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曾被评为回想中国202_年度风云人物、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在任苏州副市长期间,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并推动相关立法工作。

本版录音整理符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愿景。

十年以前,《中国教育报》就中小学图书馆问题对我做过一次专访,他问我:“你理想中的中小学图书馆是什么样的?”我当时说,第一,图书馆应该随时随地对孩子开放,没有时间的限制;第二,让爱读书懂读书的人,来管书和推荐图书;第三,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从六个方面谈谈我理想中的图书馆。

理想的图书馆——拥有一种奇妙的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的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废墟上,德国人竖过一块碑文:“没有比毁掉一个图书馆更容易摧毁一个国家的文化。”

公共图书馆在促进进步,支持地方经济,培养人才技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提高社会整体的智能水平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精神客厅,也是这个城市市民的心灵牧场。

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公共图书馆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详细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12项使命,比如说养成并强化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提供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机会,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提供接触各种表演艺术文化展示的机会。

这个《宣言》我们很熟悉,但我们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做到。的确,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图书馆保存、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为地方和社区提供快捷的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也是让图书馆成为这个城市精神客厅的一个重要来源。

所以,图书馆应该尽最大可能去搜集和保护保存这个城市的文化资料和文化信息,保存这个城市的记忆,并要通过各种措施推广和传播这个城市、这个区域的文化传统,应该让文字与文物通过传承人、推广人这样的努力,能够得到复活和再现。

对于一个城市的市民来说,图书馆应该是他们的心灵牧场,市民们可以在图书馆里与大师对话,聆听各种讲座,让心灵自由驰骋,让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联合国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公布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标准,每3万人应该拥有一座图书馆。我这里有一些五年前统计的数据,它们今天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平均图书馆的人均拥有量瑞士大约是30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挪威40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奥地利4000人拥有一座,芬兰是50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英国是1.14万人,法国是2.6万人,美国是3.1万人。

我们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平均拥有量是每46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这个数据相差太大了。人均藏书也只有0.27册。我们大城市的图书馆也并不乐观,比如说北京大概是55万人拥有一座,上海是54万人拥有一座,广州是65万人拥有一座。我们公共图书馆拥有的读者持证人数更少,大概是582万人,仅占总人口的0.47%,而这一数据,在美国是67%,英国是58%。

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公共图书馆,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那么图书馆是什么呢?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在这里不断地汲取营养,生命最后会如花朵一样怒放;这是一个隧道,在这里能够超越时空。这个肥沃的安静的神圣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它应该拥有一种奇妙的力量。

理想的图书馆——拥有最经典最美好的基本藏书

顾名思义,图书馆本身应该是一个收集存放书籍的地方。近代图书馆产生以后,官方和民间的藏书机构渐渐演变成公共的图书馆。演变成公共图书馆的过程,就是从少数人的独享变成多数人的分享,衡量一个图书馆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藏书的丰富性和经典性。

图书馆的规模和性质不同,最关键的是在于对经典图书、重要图书的收藏。我们要把一个民族培养成什么样,图书馆就要配什么样的书,图书馆配备了什么样的书,就能够决定我们这个民族基本的素质。这样一套基本配备的书籍,应该成为每个图书馆的基本藏书。

因此选什么样的书,作为图书馆的基本收藏,需要国家通过专家仔细研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这个基本藏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文化、核心价值和根本精神。

近年来,我走访了很多学校,看了很多图书馆,发现图书馆的藏书问题非常严重,现在已经从过去因为没有钱,经济的制约导致无书可读,沦为在经济利益的怪圈里有书无法读的悲哀。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优秀图书,在中小学图书馆里根本找不到踪影。

今年5月,我在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看到这些一些书:《怎样做生意会赚钱》、《赢在营销》、《开公司必读》、《如何练就赚钱的本事》、《蒙牛管理模式》,这样的书,在中小学图书馆里绝对不是个案。

我还注意到,一个省的教育厅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里面,有一些这样的书:《最新医院工作全书》、《老年科内科系统疾病》、《医学细胞学和医学遗传学》、《新编怀孕》等,还有两性情感话题丛书。

其他公共图书馆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购书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图书馆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由于缺少经费,图书更新慢,读者大量流失。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某地级市的图书馆曾经办得不错,按照规定每年应该采购5000多种图书,但是它的购书经费从202_年25万元降到202_年的5万元,所以根本没法买书,图书馆的读者从最多时的上千人减少到十几个人,没有办法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

一方面是没有钱买书,一方面是有钱乱买书。随着大家对文化的重视,投资多了,买什么书,缺乏科学的书目指导采购与收藏。

读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美国人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文化素养——美国人必须知道的知识》,美国人就把一些经典的图书推介给国民,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图书馆没有好书,意味着我们每天在吃垃圾食品。究竟什么样的书是最经典最美好最适合我们国家的图书呢?最近几年我在北京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为孩子们研制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和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目前我们也在研究高中生阅读书目等,每个书目一般都由几十人研讨,都是从几十万本图书里面最后筛选出100本左右的图书,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推荐出中国人基本书目。明年,我们想启动中国中小学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这个藏书目录也可以成为公共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的参考。

理想的图书馆——拥有一批用心推荐好书的专业馆员

公共图书馆的另外一个职能就是推荐图书。帮助读者找出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这就是图书馆的使命之一。

图书馆建好以后,如果你不推荐书,让读者自发地去找书读,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图书馆不能称之为图书馆,只能称之为图书仓库。

现在报纸上刊登一些公共图书馆借阅排名榜。就拿今年10月份某一个省的图书馆公布的最近三个月热门排行榜为例,《刑警江湖》、《非木天下》、《青梅竹马》、《博弈高手》等,在文学类的排行榜上没有一本是经典的名著。

这些被借阅的图书都是读者自发的口味。如果完全顺从人的兴趣口味,让读者自发去阅读是不够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有导向的作用,应该把最好的书通过活动和读者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书籍是精神的食粮,这个精神食粮的口味需要得到营养学家的指导,并学习大厨的烹饪。在当下这个时代,在阅读中很多好书藏在深闺人未识。出版方对作者的推荐或者是排行榜会被利益驱动,很难有公正客观的立场,所以好书被收藏以后,应该开展各种活动主动作推介。

好书推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好书的分享。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阅读的活动越精彩,就会有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活动是组织生命的载体,好的图书馆,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活动,尤其是各种专题活动。

图书馆的藏书比较多,容易以专题组织来展开活动,比如说中秋节,我们可以把关于月亮为主题的图书推荐出来。无论以任何方式推荐好书,需要的是有好的眼光,需要的是懂得图书、有专业背景、有理想情怀的人,归根到底就是要有爱书人和懂书人,所以图书馆的馆长和图书馆的馆员应该是热爱书的专业人士。

在国外,大学图书馆的馆长都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公共图书馆的馆长也是由社会贤达人士负责管理。我们现在经常把图书馆的馆长作为官,有各种各样的行政级别,反而让图书馆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著名的作家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就应该有图书馆的模样。”我呼吁,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社会的贤达人士来担任我们公共图书馆的馆长。

理想的图书馆——面向未来培养读者

一个图书馆的书再多,没有人读它就是废纸。书的生命是由阅读来激活的,它就像一个“睡美人”一样,是通过我们阅读把书“吻”醒的,只有被阅读的书才是真正的书籍。

图书馆的生命是由读者来赋予的,藏书再丰富,如果没有人阅读,图书馆就是一堆废纸的仓库,就是一座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图书在被时光沉淀的同时,读者也随时光更换,所以除了用心推荐现有的读者以外,应该面向未来培养年幼的读者,这是我们公共图书馆的职责。

世界各个国家的图书馆都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这是为未来去培养读者。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年为0到12岁的儿童策划很多活动,讲故事、乐器、戏剧的表演、作家和画家的访谈,87个分馆每年都要为孩子们举行1万场以上的活动,“故事时间”、木偶表演,还专门建立了面向儿童的阅读网站。

英国的公共图书馆,20位馆长联合向儿童推荐30本儿童必读书,参与“阅读起跑线计划”。英国的公共图书馆,特别为0到4岁的儿童,举行很多亲子共读活动,为父母和孩子提供如何通过讲故事、唱歌谣等方式分享阅读的乐趣。加拿大的公共图书馆,建立了针对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读书会,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一起读书。这些做法在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都非常普遍。

从我们国家来看,公共图书馆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根据调查,我国3.67亿儿童人均拥有图书只有1.3册,未成年人拥有读物在全球排名58位。不仅如此,在儿童喜欢看的图书里面,有很多是不健康的口袋书、儿童卡通书、无厘头的搞笑故事等。

我国少儿图书馆的建设也非常落后,很多城市是没有少儿图书馆的。很多图书馆没有少儿阅读的场所,202_年,有一个经济特区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大门口写着一句话——“谢绝14岁以下的儿童入内”。这是很荒唐的事,儿童就是未来,童年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伟大的儿童图书的共同特点是非常之纯、充满着真善美的价值。所以,一个好的图书馆,它应该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儿童时期的阅读,是奠定一个人一生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理想的图书馆——快捷方便没有门槛

本着“对社会普遍开放,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理想的图书馆应该尽可能的便捷,尽可能取消不必要的门槛。

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而不受人民、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限制,对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比如说少数民族用户、医院病人、监狱囚犯等应该提供特殊的服务。

在国际上很多图书馆还书已不需要任何手续,你只要把书放在图书馆门口的大箱子里就行了。当然,这样的方式建立在社会诚信的基础上。总体上来说,它体现出一种便捷的服务精神,如果借书、还书手续非常繁杂,人们当然不会愿意到图书馆来。

图书馆的服务精神,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事实上,借书还书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读者在高峰期的等待时间节省了80%。在地点分布上,像苏州,当时我在苏州分管图书馆工作,我们就创立了图书馆和社区合作的模式,由社区来买图书,社区图书馆和市图书馆联网,在社区就可以借阅图书馆的书。

事实上,所有的门槛都是面向双方的,图书馆的门槛增高,不仅拦住了更多的读者,也使得图书馆失去了读者,丧失了活力。

理想的图书馆——成为阅读推广的工业枢纽

随着时代发展,影视、网络等休闲方式,对阅读造成了致命的影响,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阅读推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推广阅读的行动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推广成为很多公益组织自发的行动。

前不久美国因为国家经费的原因,有些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曾经关闭,所以公共图书馆不可能无限制聘用很多专职人员,所以理想的图书馆,应该积极主动利用全世界的阅读推广资源和各种阅读推广团队并肩工作。

比如说新教育研究院下面有一个新父母研究中心,就做亲子共读的推广活动,已经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工作站,像郑州、成都的分站跟当地的图书馆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开展公益阅读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几十场的活动。

可想而知,一旦在阅读的每个层面都有这样的社会资源加入,图书馆的影响力也就会借助这些团队而深入到民间,图书馆本身也因此而成为阅读推广的公益枢纽。阅读推广的民间机构非常多,在北京就有很多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机构经常会面临很多困难,这个时候图书馆应该主动地伸出手来,成为所有阅读推广者的公益枢纽。

公共图书馆不仅在传播文化,同时也在创造文化,有这样的枢纽而创造传播的正能量,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第二篇:“我心目中的图书馆”

那馆、那人、那书香

图书馆,一所大学积淀的标志与象征;学生,一所大学的主体与希望;连接两者的,是幽幽的、浓浓的书香。

两年前,带着满心的期许又夹杂着些许的无奈,我来到了石河子大学—这所美丽的学府。对于一向爱读书的我来说,一开始就被逸夫图书馆深深的吸引住了,她的庞大和现代体现出来的神圣感让一向大胆的我第一次感到敬畏,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爱上了这所大学,爱上了这个地方。

自古以来,书便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图书馆,作为书本的聚集地,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走进图书馆,置身于这充满墨香的书海里,一种庄严、高雅且神圣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这里是读者的天堂,学者的金矿,智者的最爱,睿者的乐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曾经听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书是不会嫌弃你的,关键在于爱不爱书的你是否能与书结下深厚的良缘。”不知道爱读书的你怎么样,反正这缘我是结下了。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这万卷书的聚集地—图书馆,为我们每个人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窗口,引导我们寻求知识,拓宽视野,成就事业,更为我们造就了放飞梦想的翅膀,让我们的精神有了自由翱翔的地方。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这么一首美丽的童谣,希望在纷乱扰攘,嘈杂不安的闹市中依然保有一份淡雅宁静;或许,我们的灵魂世界都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家园,希望在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依然存留着一个纯真的梦想;或许,我们的思想内部都有这么一颗智慧的种子,希望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宇宙里依然固守一块精神的土嚷„„而图书馆,恰恰给我了我们营造这种氛围的可能。可能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习惯了那种淳朴的自然恬淡的生活吧,突然换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总感觉不适应。图书馆,给了我焦虑不安的心一个安静的归处。走进图书馆,我的灵魂才有一个自由徜徉的园地,一个存在于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走进图书馆,我的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雨露阳光一样,无法割舍,无法抛弃。

依然清楚地记得,当第一次踏进图书馆时,心中的那份喜悦与兴奋之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库这么多的书,有自己钟情的名著,也有自己不擅长的计算机,当然也有自己本专业的书。从拿到图书证的那天起,似乎我的证就一直处在“饱和”的工作状态,好像一次不把八本书借满总有点浪费的感觉。大一空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渡过的,看着自己喜欢的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舒适与安逸。大二了,慢慢地已经开始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也明确的知道了自己专业方面的要求,不再像一开始,只要是书,就会爱不释手了,知道了取舍,知道了多读对自己专业有帮助的书,读书的重心也开始转向和专业知识相关的书籍。这样的选择与充实,让我对自己的前途更加充满希望和激情。还有那些以图书馆为家的师哥师姐们,每次去都会看到他们努力学习的身影,无论酷暑或是寒冬。这样努力的精神,构成了图书馆最美丽的风景。

在这里,我饱览着人类的文化经典,感受着历史的悠久曲折。在厚厚的史书里寻找民族兴衰成败的规律,汲取当代的科技精华,丰富着各项社会技能,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我变得睿智而谦逊、广博而丰厚,真正明白了品质生活的真谛—恬淡、充实且乐观。淡淡的,就会很美。作为一个年轻人,理因喜欢热闹与疯狂,但热闹只不过是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泛起的一圈涟漪,是优美的乐曲中跳动的一个音符,只当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充满着智慧,智慧最根本的来源便是书本。用书本来充实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受益终身的投资。如果一个人物质生活丰裕而精神世界却一片空虚,那就如同一个空壳人一样。最终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现在的我,早已不在彷徨,真的很庆幸自己已经找到了为之努力的方向,这样恬淡的心境与生活源于书本,源于图书馆的广博。

幸福的有书看的日子似乎太短了,大学生活刚过了一年,逸夫图书馆因为要重新整修而闭馆了。没有书的日子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与煎熬之后,在春天悄悄来临之时,逸夫图书馆终于开馆了,新的图书馆更大更漂亮了。常常会一有空就去泡图书馆,带一瓶白开水,捧着自己喜欢的书,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明净而安静的图书馆,可以随心所欲的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没有外界的纷扰,享受着书带给我的内心的静谧与美好。偶尔会抬头看看窗外,飘扬的垂柳、暖暖的春风,满视野的新绿,伴着偶尔经过图书馆的同学们,感到生活是如此的惬意,如此的充满希望、活力与生机。花开正好,微风不燥,世界是如此的美妙。这样的心境,或许只有在图书馆才可以感受的到。

不仅仅是我,因为图书馆而成长,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先哲都是利用图书馆来博览群书,成为知识渊博的杰出人物。众所周知,因为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留下的永恒的脚印,才会有名著《资本论》的诞生;毛泽东的满腹才华,与他青年时代在长沙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博览群书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乃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喜欢在图书馆阅读的人,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滋养,熏陶和启迪,是书籍造就了他们,更是图书馆成全了他们。

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能在这里学习,能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书,真是一种荣耀和幸福。

那馆、那人、那书香,是这些年,努力上大学的梦想; 这馆、这人、这书香,是这五年,实实在在的自己喜欢的生活。

第三篇: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

图书馆,心目里的一缕阳光

莎士比亚曾写道:“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此言得之,如果书籍是人心目中的一缕阳光,那么我对图书馆的爱就如那万丈光芒,长照人生路。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博大精深的。在纷纷杂杂熙熙攘攘的都市背后,是图书馆带我回归了深爱而充满思考的知识殿堂,赋闲午后,呷一口香茗,看诗性的东方从日有阴晴圆缺中观盈虚者如彼,在俯仰之间,察品类之盛。在图书馆,我可以感受古人以自然之眼观天地之物,以自然之舌言天地之情;在图书馆,我可以吹起首首超然唐诗,吐纳段段婉转宋词;在图书馆,于一砖一瓦中我感悟中华文明的浩瀚与博大精深。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温文尔雅的。在一座用历史的沉淀构建的华丽迷宫中,是图书馆为我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舒爽清晨,品一口清茶,感受历史的纵横阡陌,阅读洒满泪水和欢笑的人生。闲时独坐图书馆一隅,我看见了秦淮河畔精致的画舫,抬头望“秦淮水榭花开早”,回头瞧“红杏褪尽,绿水人家绕”。图书馆里有“六朝旧事如流水”,有“夜船吹笛雨潇潇”。图书馆,你让我细细地聆听了千年文化所发出的低沉的声音,从此,我在这座迷宫中,醉了。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催人奋进的。

天地万物,众生百态。当今社会,为力足生存,或苦于生计,劳累奔波;或追名逐利,热衷于礼送往来、觥筹交错的喧哗;或流连于闲言醉语,飞短流长的传播里。心灵的空间被挤得窄窄仄仄的,而你,图书馆,给予我心灵的洗礼,给予我奋斗的动力。曾经读过一位女子,她在无声无光的孤独岁月里度过了八十个春秋,却以惊人的毅力接受生命的挑战,带着满心的明媚四处奔波,只为一篇《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震撼了我的心灵。图书馆,你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在人生的生命旅程里,无需太多华丽的言语,复杂的色调,只需一颗简单的心和一股奋进的勇气。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就像是一首玲珑的五言诗,于平平仄仄之中给我以浩瀚的知识;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又像是一副山水画,于点染勾勒中给我以历史的厚重;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更像是一缕阳光,在我心灵深处,注入鼓鼓光芒,由此,给我以感悟,给我以前进。

浮泛在宏伟与爱与梦的图书馆上,我侧耳倾听,棒书而阅,徜徉在图书馆的海洋中,驶向成功彼岸。

第四篇: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懵懂的岁月已悄然逝去。青春如霓虹灯般绚烂,却逃不过那繁华背后的落寞。从懂得什么是微笑背后的忧伤那一刻起,我便踏上那条名叫“青春”的未知路。站在时光的河岸,细数着成长的感伤,那一片碧草茵茵的田园,有多少梦在露水中绽放!令我忍不住拿起笔来描绘出青春里那些色彩斑斓的心情:成长带来的感悟,年少的青涩感情,青春最初的萌动,色彩缤纷的青春梦想...在度过了魔鬼般的高中生活后,我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川北医学院,一时间,激动、迷茫、好奇等各种感觉迎面扑来。进入川北医之前,一帆风顺的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有很多盲目的雄心壮志,继续做着白日梦;踏入大学校门后,在高手云集的环境中屡遭挫折,被频繁的打击拽回了现实,自信心失去了支撑的我开始反思,开始静下心来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开始重新给自己定位,开始寻找一种观念或者理论来解救和安慰自己,使自己摆脱“一无所长”的自卑困惑,开始了在别人看来很潇洒惬意的生活。现在,我踏着成熟和追求走进属于我的神圣的医学殿堂。我知道,我将在这里绘出那最迷人的人生愿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我知道,我要在这里奏出那最灵动的青春交响——嘉陵滔滔,西山秀丽,春风化雨李桃开;慈怀柔肠,奉献爱心,妙手回春欢颜在;我知道,我会从这里张起那最厚重的船帆,追寻李白的雄心壮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川北医,是我青春永远的典藏,就像炉中煤一样,给我无穷的力量。是她,赐予我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飞越那束缚个性的高墙,在那青春的天际自由翱翔,放声歌唱。大学,是一个奔跑的岁月。它不再像高中那样三点一线了,课余时间要比上课的时间多,为了赶走无聊,我就不得不到处奔跑,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一份力量。奔跑中我们会接触更多的人、原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还可以接触社会。因此在这个奔跑的岁月里我也在不断的成长,不断丰富自我!大学,青涩忙碌的单纯生活!

其实,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更需要的是和谐温馨的气氛。早晨,伴着鸟语花香,伸个懒腰,迎接又一个全新的太阳,没有世俗,没有虚伪,有的是真诚相待,孩童般积极向上的心。中午,伴着辘辘饥肠,抢着跑着,奔向香气四溢的始发点,带着几乎最狂热的渴望,听从着内心强大的呼唤。傍晚,伴着星辰隐约,伴着三五好友,闲庭信步于校园内外,口无遮拦。即使下雨,也有别样情趣,躲在室内,看窗外雨丝缠绵,听雨声淅淅沥沥,在读上几篇小说。生活岂一个“妙”字了得啊!晚上,在喧嚣中告别一整天的课程,在静谧中享受夜赐予的安详和宁静。然后,相继地,进入甜甜的,甜甜的,甜甜的梦乡……初来川北医,我十分迷茫,因为自己还没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感觉医用高等数学太难,老师上课速度太快。不过,我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大学生活。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大学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更要培养自己与人交流、为人处世的能力。川北医学院虽小,但她精致。她有高大靓丽的图书馆,有美丽的宿舍区、、、青春的心情故事有过浪漫、唯美、时尚、细腻的绘本甚至涂鸦都是最美好的。我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我渴望做自己想要做的一切,我希望我的思绪能无边无际的“闯荡”,我期待我的身体能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的翱翔, 然而在这大学里,我就可以实现我青春的梦想!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青春,我感受!在青春中舞动的大学就应该我自己做主,热爱自己的热爱,快乐自己的快乐,听从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让人嫉妒又羡慕的青春里,没有期待中的那份惊喜,没有那可以接受无数鲜花与掌声的舞台。我们平凡如旧,我们有的,只是那颗火焰般热情洋溢的心。不是不想活得潇洒自在,不是不想叛逆、放任,不是不想不顾一切疯狂地追寻,只是在梦想与现实交锋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它们的差距,我明白了我还没有取得那通向自由的通行证,于是,我选择了现实,选择在这个大学里面绽放自己,毕竟我更趋向于现实的温暖。而那绚烂的梦想也会永不凋谢,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回忆里,那是一个属于洒脱青春的梦。

其实,大学就是一首歌,青春则是一部曲,跌宕起伏,或伤感,或欢喜,朦朦胧胧,却回味无穷。我们每个人都在很用心地诠释这首歌,谱写属于自己完美的那部曲。在这青春的旋律中,我们就是主角,曾经的叛逆与疯狂,曾经的辛酸与眼泪,曾经的感动与梦想,都已随风而逝,留下的是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好在我已经把它走完,现在回想起来,有艰涩、有伤痛、有希望。而我,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走好,走好生命的每一步!我们都是梦想的创造者,我们抱着梦想踏入大学,带着感动度过大学,带着希望迈出大学、走向未来。人生就是一张白纸,未来就靠我们的双手去绘画出来。因此我们就应该用五彩缤纷的画笔,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一段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

现在作为一名大一医学生,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将给自己创造一个完美的大学生活。志存高远,开拓创新,探索医学新境界,任重道远,敬业求是。实现自己“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人生理想!

第五篇:我心目中理想的车班

我心目中理想的班组

一、我理想中的班组及理想中的班组要做到哪些:

车班班组是工厂的细胞,工厂各项生产的运输工作最终都要通过车班去落实,车班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样,工厂只有让每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展翅腾飞,迅速发展。

当前公司班组建设和管理的发展不是很平衡,有的工作中心班组建设抓得很到位,有的工作中心班组长甚至对员工都形成不了约束力,这也直接反映了我们公司员工素质的参差不齐。我觉得我们公司班组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执行力不够,由于大部分的一线员工都是计件工资,这样他们往往都忽视了生产以外的问题,对班组良好作风与精神面貌的建设和现场6S的改善等都置若罔闻,导致许多事情无人处理,整个现场凌乱不堪,整个班组死气沉沉。另外,各班组之间的联系的不够,生产协调起来比较困难,经常出现“等生产”的现象。

一、我心目中的班组建设

搞好班组建设,首先要提高对加强班组生产现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生产现场永远都是衡量企业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标准,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中,通过导入“6S”管理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形成以班组管理为活动平台,以人的素养为核心因素,以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为环境因素,以安全、环保为目标因素的生产现场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再次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班组建设奠定基础。良好的工作氛围包括整洁的作业现场、安全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氛围,团队的合作精神。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保证员工的思想稳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加有利于班组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

二、我心目中理想的班组

班组成员学习成长到一定程度,将无需他人管理,而是自动自发地工作,也就是自主管理,这可能也是班组人才建设的最高境界吧。我心目中的自主管理型的班组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认识团队只有将团队凝聚力打造起来,将团队的精神进行塑造,将团队的内在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班组长的职责并不是一个人冲锋陷阵,而是充分调动所有班组成员的积极性,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班组建设中去,班组中每一个成员的精彩点、闪光点以及思维的火花加以累积,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2.全员参与班组成员亲身参与和体悟班组建设活动,通过人人参与并最终确定班组共同理念和精神的建设,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都管理、人人都发言,这样才能使最终确立的理念和精神成为班组的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

3.良性竞争班组成员在技能上要有一个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修炼自己,而不是只看到工资利益的竞争。

4.将制度管理变为公约管理公司的各项制度都是为了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形象,员工只有将制度变成一

种习惯,而不是为了遵守制度强制性的去要求,企业的素质才会得到一个提升。

5.善于总结在班组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每天都要有总结环节。,没有总结,班组成员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逻辑、事物的本质就无法梳理,就找不到成功因素、找不到差异、找不到自己,也找不到存在的具体样子,在总结中进步。

班组的建设肯定离不开管理层,我心目中理想的管理者应该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去教育、激励、鼓舞、塑造员工。关心职工,领导和职工之间应融洽相处,关心职工生活和工作,为职工办实事,改善职工生活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民主管理,生产期间,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全班职工都要积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三一是个大家庭,班组是这个大家庭的基矗,总起来看,加强和搞好班组建设,向企业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正确的价值导向、良好生产环境,对三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工装工作中心

彭晓敏(23202511)

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