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1)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2)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3)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 例1: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例2: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1)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例1: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冯谖客孟尝君》 例2: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前赤壁赋》
(2)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 例1: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
《促织》 例2: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说》 例3: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4: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例1: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而死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例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祝之,为她而祈祷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例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死节,为气节而死
司马迁《报任安书》
(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原因。
例1: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便苦咳嗽,“就因为咳嗽而感到痛苦
陈寿《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
(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例1:名我固当。
名我,给我起(这个)名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例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序其诗,给自己的诗作序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
例1: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之,对着病梅而泣
龚自珍《病梅馆记》
在掌握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后辨识为动用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省略了宾语的动词为动用法不可误认为是动词的一般用法。这就要根据上下文,辨识出动词的为动用法来。例1: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该句中的“ 无死”就不可译为“不死”,因为“无死”是“无死之”的省略,这里的“死”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该句译为: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四、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1)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
表示比喻。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
例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
《鸿门宴》
②
表示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成“把……当作”。
例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鸿门宴》
③
表示处所。例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表示工具。
例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贵州。)
《黔之驴》
⑤
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结构。
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时间名词作状语
①
名词状语和中心词,常用“而”、“以”连接。
例1:长驱至齐,晨而求见。(冯谖长途不停顿地快速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② 时的用法。
1、上古,“时”译为“以时(按时)”。
例1: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又按时温习它。)
《论语》》
2、“时”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译为“那时”、“当时”。
例1:时先主屯新野。(当时先主驻扎新野)
《三国志·诸葛亮传》
(3)
“日”、“月”、“岁”的用法。
①
放在具有行动性动词前,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皇宫里嗜好都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
《促织》
②
“日”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例2:乡邻之生日蹙。(我同乡的乡邻们,生计一天比一天窘迫。)
《捕蛇者说》
③
“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当“往日”、“从前”讲。: 例3: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从前卫国不合睦,因此夺取了它的土地。)《左传·文公十年》
四、名词用作动词
(1)名+代(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例1: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例2:从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例3: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例4: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用火把照 例5:父曰:“履我”
穿上鞋 例6:买五人之,函之
用木匣装 例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例1: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 例2:许子冠乎
戴帽子 例3:使天而雨珠
下 例4:衣素衣而出
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例1: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例2: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3)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例1: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 例2: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
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 例4:秦地可尽王也
全部统治
例5:子墨子不听,遂北
就往北走了 例6: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例1: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例2:天又大风
(刮大风)
例3: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能愿动词+名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例2: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 例3: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杀相如 例4: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例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例1: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1:由山以上五六里
向上、往上
(7)
所+名
例1: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网捕来
例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住
(8)名+者
例1:赵王之子孙侯者
封侯
(9)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臣:使……臣服
都:定都 例2: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例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做官 例4: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军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五、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有的需要放前边,所以就前置了。(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1:《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例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例5: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例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例7: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1:《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例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例4: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例5: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例6: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例7: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1:《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例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例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4: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例5: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例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例7: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例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例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例3:惟命是听(成语)
例4:惟利是图(成语)
例5: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例6: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5)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二篇:同位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
同位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箭----奔:马的奔跑)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以:任用)
举类迩而见义远。(远----迩:近)
词性分析法
名词、代词常作宾语,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因此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义。
迁移法
文言实词在古文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因此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于课本内学过的同一文言文实词或者借助于成语中的 相同语素。
如: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除:授予官职。
绳之以法
绳:约束、制裁
形声字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 拜见)
组词法
古代词大多是单音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古代的单音词就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合成词。如:信:
《出师表》: “愿下亲之信之。”(信任)
《曹刿论战》: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讲信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 “忌不自信。”(相信)《史记·刺客列传》: “今行而弗信,秦未亲也。(信物)”
语境法 从文中寻找提示信息,联系上下文推敲揣摩。
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的类型:
1.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4.作状语。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条件:
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表示“发芽”
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订立盟约)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鼓——击鼓)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同上)(树木——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
(同上)(衣服——穿上)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河水——游泳)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南面——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南面——南行)
2.名词活用为使动
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疆界——使……成为疆界)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边邑——把……当作边邑)
吾从而师之。(《师说》)(老师——以……为老师)
耻学于师。(《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说》)(老师——以……为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羞耻——以……为羞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镜子——以……为镜子)
4.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面——向上)(下面——向下)
南取汉中。(《过秦论》)(南——向南)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翅膀——像翅膀一样)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船——用船)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
内立法度。(《过秦论》)(国内——在国内)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间——在夜间)
有大石侧立千尺。(《石钟山记》)(旁边——在旁边)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瓮——以瓮)(绳子——以绳子)
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日削月割。
《六国论》(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天——每天)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3.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1..动词活用为名词。
v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饰。如: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救”,表示“救兵”。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
于是从散约败
《过秦论》(动词“约”与“败”组成主谓结构,用作名词:盟约、联盟)
追亡逐北
《过秦论》
(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见
: 看见的景物)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却:使……退却;击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3.动词的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
三、形容词的活用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明白了没?
回答者: chenyusi27 | 二级 | 202_-6-25 10:09
呵呵
翻译嘛,就是变成能说的话。这是最重要的,要忠实原文的情景境,还要符合说过话表达的习惯。像你说的这句话,把它说成当还是当了都无不可,可是当还是比较口语化的,你翻译成做就更好一点了。为
乃
则
还是判断句的标志,你还可以翻译成是。
别晕,要符合表达需要,这个最重要。
回答者: bienanweiwole | 六级 | 202_-6-25 11:07
同位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箭----奔:马的奔跑)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以:任用)举类迩而见义远。(远----迩:近)
词性分析法
名词、代词常作宾语,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因此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义。
迁移法
文言实词在古文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因此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于课本内学过的同一文言文实词或者借助于成语中的 相同语素。
如: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除:授予官职。
绳之以法
绳:约束、制裁
形声字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 拜见)
组词法
古代词大多是单音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古代的单音词就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合成词。如:信:
《出师表》: “愿下亲之信之。”(信任)
《曹刿论战》: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讲信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 “忌不自信。”(相信)
《史记·刺客列传》: “今行而弗信,秦未亲也。(信物)”
语境法 从文中寻找提示信息,联系上下文推敲揣摩。
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的类型:
1.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4.作状语。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条件:
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表示“发芽”
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盟约——订立盟约)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鼓——击鼓)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同上)(树木——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
(同上)(衣服——穿上)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河水——游泳)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南面——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南面——南行)
2.名词活用为使动
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疆界——使……成为疆界)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边邑——把……当作边邑)
吾从而师之。(《师说》)(老师——以……为老师)
耻学于师。(《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说》)(老师——以……为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羞耻——以……为羞耻)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镜子——以……为镜子)
4.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面——向上)(下面——向下)
南取汉中。(《过秦论》)(南——向南)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翅膀——像翅膀一样)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船——用船)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
内立法度。(《过秦论》)(国内——在国内)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间——在夜间)
有大石侧立千尺。(《石钟山记》)(旁边——在旁边)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瓮——以瓮)(绳子——以绳子)
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日削月割。
《六国论》(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天——每天)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3.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1..动词活用为名词。
v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饰。如: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救”,表示“救兵”。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
于是从散约败
《过秦论》(动词“约”与“败”组成主谓结构,用作名词:盟约、联盟)
追亡逐北
《过秦论》
(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见
: 看见的景物)
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却:使……退却;击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3.动词的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
三、形容词的活用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明白了没? 回答者: chenyusi27 | 二级 | 202_-6-25 10:09
呵呵
翻译嘛,就是变成能说的话。这是最重要的,要忠实原文的情景境,还要符合说过话表达的习惯。像你说的这句话,把它说成当还是当了都无不可,可是当还是比较口语化的,你翻译成做就更好一点了。为
乃
则
还是判断句的标志,你还可以翻译成是。别晕,要符合表达需要,这个最重要。
第三篇:初中所学文言文中的五类常见词类活用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五种类型:名词用作动词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用作状语
(一)名词用如动词
古代汉语名词可以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如: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马童面值,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分为两类:前八个例子是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后两个例子是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是由上下文决定的。我们鉴别某一个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须要从整个意思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跟他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一般情况有如下四种:
①代词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②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
③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
④句中所确定的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定义: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这不是说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庄公使姜氏吃惊。
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带有宾语时,则一定作为使动用法在使用。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
晋人归楚公子榖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左传成公三年).
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 有时候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是使动用法。例如《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个“来”字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朝秦楚”,不食齐宣王朝见秦 楚之君,相反的,是齐宣王是秦楚之君朝见自己。
下面各句中的及物动词是使动用法: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
《左传·宣公二年》 .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 .
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 这些动词由于后代把他们读成另一个音,与纯粹的及物动词区别开来,就变成了另一个词了。
但是后代并没有改变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与使动用法的动词,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根据古书注解里的读音来判断一个及物动词在具体的句子里是纯粹的及物动词或是使动用法。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或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我们以“朝”字为例:《孟子·公孙丑上》“武丁朝诸侯”和《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将朝王”,结构相同,前一个“朝”是使动用法,后一个“朝”字是纯粹的及物动词。又如《汉书·李广苏建传》“欲因此时降武”,《史记·项羽本纪》“涉间不降楚”,前一个“降”字是使动用法,后一个“降”字是纯粹的及物动词。我们在这些地方一定要辨认清楚,以免发生误解。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我们试把兼语前面的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去掉,并把兼语后面的动词一道兼语前面去,这样就成了使动。试比较——
使姜氏惊。
惊姜氏。...晋侯使赵盾饮酒。
晋侯饮赵盾酒。...显而易见,使动用法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我们这样分析,只是为了便于了解使动用法,不是说使动用法就是由兼语式改造而来的,相反地,在上古汉语里,这种兼语式反而是罕见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使动用法这种语法造成一种特殊现象。举例说,“胜之”和“败之”意义相同,就因为“胜”被用为一般的及物动词,而“败”字是使动用法,“战胜了他”和“打败了他”(使他打了败仗),意义就是一样了。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被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如《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正”字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其衣冠正。下面各句中的形容词是使动用法: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赵策四》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论语·子路》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礼记·礼运》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抑王与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后快於心与?
《孟子·梁惠王上》 .什一,去闹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
《孟子·滕文公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公孙丑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告子下》 .....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前面我们已经叙述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情况。在古代汉语里,名词也偶然用如使动。例如: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史记·晋世家》 .第一例“生死”与“骨肉”为对。“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同样,“肉骨”也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肉”字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白骨生肉。正因为“生死”“肉骨”是两个动宾结构,所以中间能用“而”连接。第二例“国”字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国。
古代汉语里名词用如用如动词的情况非常罕见,这里也就不赘叙了。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定义: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例如《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不是说孔子使鲁国和天下变小了,而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小了(以鲁为小),天下小了(以天下为小)。又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
以贤知勇。
《礼记·礼运》
甘其食,每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十八章》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书》
形容词用如意动,他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从意思上看,“甘其食”就是以其食为甘,“美其服”就是以其服为美。这也是非常精炼的句法。形容詞的使動和意動有兩件事情應該注意:
第一、我們衡量形容詞用如動詞(使動、意動)和衡量名詞用如動詞,其標準大致相似。就一般情況說,代詞前面的形容詞一定用如使動或意動(“富之”“輕之”“苦其心志”是使動,“賤之”“甘其食”是意動),因為代詞照例是不被形容詞所修飾的,代詞前面的形容詞只能用如動詞。此外,肯定了賓語之後,就會知道賓語前面的形容詞用如動詞(“危士臣”是使動,“賢勇知”是意動),等等。
第二、同一個形容詞在句中是使動用法還是意動用法,常常是靠上下文來分辨。例如“左右以君賤之也”,“賤”字用如意動,因為他不是使之賤的意思;但是《孟子·告子上》“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賤”子則用如使動,因為他是是之賤的意思。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定义: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僖公八年》 .... 不如无闻而药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 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 ..
(四)名词作状语。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用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普通名词用作状语:a、有的表示比喻;b、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c、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第一,表示比喻。这是拿用作状语的拿个名次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立而啼”,意思是说像人似的站着苦。其余由此类推。这种用法,修辞的一位非常浓厚。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做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例如: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君,鲁缪公;伋,孔伋)..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虏使其民”,意思是把秦国的人民当做俘虏(奴隶)来使用。其余由此类推。第三,表示出所或工具。例如: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
童子隅坐而执烛。(礼记·檀弓上)
夫以亲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徇,示众)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上面所举的五个例子,前三个是表示处所的,后两个时表示工具的。这类用作状语的名词,有的虽然前面可以加上适当的介词去理解,但是不宜认为是省略了介词。试以“童子隅坐而执烛”为例,如果说成“童子于隅坐而执烛”,倒反不大合乎古代的语言习惯了。同样的,“车裂商君”也不宜认为是“以车裂商君”的省略。
以上我们讨论了普通名词作状语。我们怎能知道某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呢?用作状语的名词和用作主语的名词一样,其位置都在动词(谓语动词)的前面,因此,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使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根据同样的道理,有些名词性词组,他们在句中的作用,实际上和用作状语的单个名词大略相同。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左传·隐公元年)..
乐岁终身饱。
(左传·僖公三十年)..
纵江东父兄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在讨论古代汉语名词用作状语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时间名词的用法。古代汉语的时间名词,和现代汉语的时间名词一样,它们在句中作为状语以表示时间修饰,可以说是这一类词的经常性的职务之一。例如: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
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四).这一点,无需多家讨论。需要讨论的是古代汉语中“岁”“月”“日”等字的用法。这些字,按照古代的语言习惯常常被用作状语,但是,它们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他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日)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率或经常。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滕文公下).第二、“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例如: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事日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孔雀东南飞》).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例如: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周田。(左传·昭公七年).
(“君”,指晋平公。“州”,地名。)
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左转·昭公十六年).
(“起”,韩起自称。“弗敢复”,不敢复求环。)
这些用法都不是现代汉语单个时间名词“年”“月”“日”所能有的。
(五)动词作状语。
动词用作状语的情况颇为罕见。用作状语的动词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例如:
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争割地而贿秦。(贾谊《过秦论》)
但是动词用作状语之后,用“而”字(或“以”字)和动词谓语连接,这种情况就比较多了。例如:
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咏而归。(论语·先进)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仰而视之。(庄子·秋水)
箕踞以骂。(战国策·燕策三)
(“箕踞”,像簸箕似地蹲坐在地上,这是一种傲慢的姿态。)
至于用动宾词组作状语,那就更多了。它们多数是表示行为的方式的,有一些是表示时间的。有时加“而”字(或“以”字),有时不加。例如:
触槐而死。(左传·宣公二年)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四)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挟太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方式)
故先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十而既。(杨恽:报孙会宗书)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诸葛亮·出师表)
动词(活动宾词组)用作状语,在词序上和连动式一样,在意思上和连动式不同。连动式一般表示一先一后的行为,不分主次,例如“公入而腻”(左传隐公元年),“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赵策四),“右援枹而鼓”(左传成公二年)。动词(或动宾词组)用作状语,是修饰动词谓语,有主有次,我们必须细玩文意,加以区别。
第四篇: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范文)
一、“之”的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二、“而”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过去教材上有)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⑤溪深而鱼肥。(唐·欧阳修《醉翁亭记》)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临溪而渔。(《醉翁亭记》)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唐 韩愈《马说》)
4.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唐 韩愈《马说》)②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③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④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三、“以”字含义和用法: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十、连词,译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十一、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 4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文言文“焉”的用法 ①<代>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②<代>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③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④<副>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论语>十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⑤<助>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可不译。《毛遂自荐》:“此百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⑥<助>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⑦<助>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
⑧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黄生借书说》:“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如何辨别句尾的“焉”字是兼词还是语气助词呢?
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例如: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苏轼《石钟山记》)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即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
②、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吕氏春秋•奇鬼》)
“有奇鬼焉”即有个奇鬼。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助词。例如:
①、此之谓三有礼焉。(《孟子•离娄下》)
此句中的“此”代方面,指称前面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
②、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主传》)
此句中的“彼”代处所,指称孙吴政权所管辖的地区。
3、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原因、方式的词语或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例如: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心”即为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
②、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此句中的状语“一篇之中”就是表示范围的偏正短语。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就是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
④、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
此句中的“何”即为表原因的状语。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此句中的“以荆卿为计” 即为表行为方式的状语。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和意义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听从他(指给我出点子的那个部下)的建议,大王您也赦免了我。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秦王害怕他将壁弄坏。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译: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译:(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译:有一个姓蒋的家庭,连着三代人享受这样的待遇。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译: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译:我想用五百里的地来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还是不识好马呀!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译::(如果)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译:人生道路还很长远,我将会不断去探索和领悟人生的真谛。【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译: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么衰败差劲啊!
第五篇:传记文言文中常见词语举例
202_届高三(9)班迎高考文言复习资料整理人:杨乐勤202_年5月
传记类文言文中常见词语举例(很重要)
1、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摄: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年)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2_年)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勃:人名。)
2、常见词语
数奇(shùjī)(命运坎坷曲折),驵侩(zăng kuài)(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后泛指经纪人),县官(指朝廷),坟策(又称坟籍、坟典,泛指古书典籍),自居(自以为有某种身份),非礼(不合礼节),卑鄙(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秩满(指官员任期期满),服阕(为父母服丧三年期满),委输(输送积聚的货物;转运),委吏(管理粮食的小官吏),自许(期望自己干什么),自非(假如不是)黔首(指百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泛指老年人),按部(指在自己的辖区内巡视),藉田(古时帝王在春耕前亲自耕作农田以鼓励百姓的活动),下车(指官员上任),视事(官员在任内处理政事),望门投止(投靠有名望的家族),畋(tián)渔(打猎捕鱼),墨者(有贪赃行为的人),属辞(撰写文辞),累官(屡次升迁),左迁(贬
官),女弟(妹妹),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往来),具体(形体具备),三尺(指剑;法律条文),烈士(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舅姑(公公与婆婆),无赖(无所依靠;无聊),身体(亲自实行),结束(整装,装束),闾左(平民),豪右(权贵),苍头(奴仆),致仕(辞官),起复(重新起用),中使(宦官),中人(宦官;宫女;有权势的近臣;居间介绍或做见证的人),中贵人(有权势的宦官),掾吏(亦称掾属,一般官员),学官(又称学馆、学宫,学校、校舍),构会(结合串通;设计陷害),帑藏(tăngzàng国库),都试(即大试,汉代各郡中每年举行一次的军事演习),诸生(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丁忧(又称丁艰,遭遇父母丧亡),居忧(又称居哀、居丧,守孝的意思),辟易(惊退),车驾(帝王外出时所乘,因而用作帝王的代称),戎狄(指少数民族),寿考(高寿),显戮(当众处决),乞骸骨(辞官告老还乡),块然(孤独地;亦作安适地),翕然(一致、安定的样子),报怨(报仇),不殊(没死。“殊”为断其身首以死),婚姻(结为亲家),文采(有才华),东宫(太子居住的东方,借指太子),两造(原告、被告双方),考竟(拷打死于狱中),阿纵(曲法纵容),兼道(以双倍的速度赶路),故事(旧例,以前的做法),妻子(妻子和儿女),不肖(没有才能)等等。
3、其它重要单词
寝(搁置),报(答复、回复),敕(一般指帝王的命令),贷(宽恕),典(主持),务(致力于),坐(常见意:犯……罪;因为),属(zhǔ,常见意:接连;连缀,缀辑;劝酒),逋(拖欠赋税;拖延),疏(臣子向帝王言事的奏章;上疏),课(督促),颐(面颊),诣(拜访;前往),就(靠近),因(趁着;通过;沿袭,继承),微(没有),辄(总是;就),特(只,不过),比(等到…时候;最近,近来;并列,紧靠),幸(宠幸;帝王驾临某地),夺(改变),诚(果真,如果;确实,的确),乘(登上),色(脸色),尔(你;这样),浸(渐渐),渐(jiān沾湿,浸渍;流入),令(美好),少(稍微),北(败退),朔(农历每月初一;北方),被(覆盖;同“披”),垂(将近),次(驻扎;依次排列),首(出面告发,如“自首”),狱(案件;牢狱),系(拘捕),济(成功;渡过),恨(遗憾),谢(谢罪,致歉),条(列举),旋(不久),器(才能),虽(即使;虽然),私(偏爱),爽(差错),劝(劝勉,勉励),用(因为),多(赞美),羡(剩余),年(收成。亦作“岁”),事(侍奉),款(缓慢;敲,叩),伐(讨伐;夸耀),要(yāo,邀请;约定),竟(尽,完;最终),志(记住;记述,记录),致(情趣;招引,招致;尽,极),趋(小步快走),奇(jī命运不好,与“偶”相对;余数),虞(意料,预料;担心,担忧;欺骗),徇(示众;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