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两岸经济贸易
编辑:浅唱梦痕 识别码:23-1086887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1 01:55: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两岸经济贸易

“两岸经济贸易合作”讲座听后感

大学以前我们大多数只是在新闻上偶尔关注下两岸经济贸易合作,对此也只是略懂皮毛。然而这次博雅课堂的讲座,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什么是两岸经济贸易合作,它是如何开始的,在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它对两岸经济和文化带来的影响。可以说这次讲座让我们获益匪浅。

大家都知道,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1949年以后,由于国民党的影响,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变得更是严峻。两者可以说是老死不相往来,那么今天出现的两岸经济贸易合作又是如何产生的呢?1987年底,两岸长达三十多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及其他各项交流活动都随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也衍生出种种相关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其一贯遵循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自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后,于202_年1月1日起,台湾海峡两岸开始实施小型的三通模式,实现两岸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两岸终于实现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的转变。

时至今日,两岸的关系已经逐渐缓和,两岸已经在各个领域开始进行交流,尤其是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日益消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台湾经济和大陆经济都开始回升。中国大陆政府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和刺激消费与扩大投资政策,总体经济仍保持在8% 以上增长的较高的增长速度。台湾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两岸经济合作效果的逐步凸显,两岸贸易也出现较高的恢复性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也将会出现新的发展,并且在投资方式以及地区和产业布局等方面都会出现新的调整。202_年9月21日举行的“两岸经贸合作论坛”上,来自两岸的学者专家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如何能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02_年7月21日,由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海贸会)与台北世贸中心共同举办的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产业发展商机研讨会19日在台北举行。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两岸经济合作不仅在今天发展良好,在未来也必将蓬勃发展。如今,大陆和台湾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大陆方面,我国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扩大以消费需求为主的长效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城镇化等目标,将为两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重大机遇。在能源方面,大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路线,这样就会使可再生能源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明确的发展战略、政府政策支持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发展基础,都为两岸合作提供了条件。“十二五”期间大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也将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深刻变革,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高速增长的服务业和以高附加值及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因为台湾经济体量小、外向度高,内需对经济拉动力小,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外部力量,抵御世界性风险的能力偏弱。所以需要与经济体量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并且已经和台湾形成良好经济联系的大陆地区加强经济合作交流,以增强自身对经济风险的抵抗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条件。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也表示了友好的态度,一同为两岸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积极努力。

两岸共同努力,必将为双方都带来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两岸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互补性。首先双方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上差异悬殊就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大陆还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劳动力资源。相比之下台湾工业开发所必需的矿产资源极为贫乏,同时劳动力也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短缺。最后大陆资本相对不足和台湾丰裕的资本,也正好形成资本投资的互补。

总之,两岸应该抓住当前的机遇,抓住有利时机,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因为作为世界国币的美元在世界中的影响力正日渐衰弱,美国仍深陷金融危机之中。而人民币稳定升值,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况且台湾与大陆贸易金额很大,若两岸贸易能够以本币结算的话必将利于两岸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使两岸免于积累过多外汇,逐步摆脱对美国和美元的依赖。所以两岸虽然都面临着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下的不利经济条件,但是只要双方齐心协力,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必能早日走出后金融危机的阴影,化为危机,早日迎来两岸经济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两岸一家亲

两岸一家亲

在祖国的东海有一座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岛上盛产大米、水果、庶糖等,住着汉族、高山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风光秀美,四季如春。它与大陆由台湾海峡相隔,两岸同望一轮明月,两岸同胞同是炎黄子孙,同信仰马祖,是情如手足的一家人。

去年的十月底,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美丽的宝岛台湾旅游。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热闹非凡的士林夜市。妈妈告诉我,在夜市吃小吃是台北人独特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这里的卤面,跟我们的莆田卤面的味道一样,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点卤面,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只见他们先用开水把面烫了开来,又烫了一些青菜,最后再浇上汤,一碗香喷喷的卤面就做好了,我还没反应过来,这碗热气腾腾的卤面就摆在我眼前。我仔细一看,里面的配料也很丰富:香菇、虾肉、肉丝、还有绿油油的青菜。嘿,果然和我们莆田的卤面一样,我禁不住它的诱惑,抓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啊,真是太好吃了!面条柔软有劲道,更难得的是面滑而不腻,让人越吃越爱吃。我们边吃边聊,妈妈告诉我们:台湾人的饮食和文化与祖国大陆相连。桌上最常见小笼包、米饭、豆浆、豆腐等,还有吃饭时也常用筷子。台湾人也过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不论是春节舞龙舞狮,还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文化。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熟悉的汉字,听到熟悉的汉语。台湾也有孔子庙,庙里奉祀我国古代的圣贤。

吃完那碗香喷喷的卤面,我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心里还想着那浓浓的味道,这样美味的卤面,让我想到了很多,台湾与我们情同手足,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一水之隔隔不断两岸人民的联系,隔不断两岸人民的往来,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深情。2 我喜欢台湾的一位作家

台湾作家司马中原先生,他的散文优美凝练,清新自然,富有诗的神韵和风格,但我更喜欢他对祖国那份刻骨铭心的相思,那份垂垂欲老的依恋。

岁月的小河静静流淌,不知不觉的流过他五十多个春秋,一片从枝头飘坠的落叶便能击伤他的心灵,一声高空洒落的雁鸣也能勾起他的相思。我难于忘怀的是他的散文《握一把苍凉》写到:“一夜我立在露台上望月,回首数十年,春也没没春过,秋也没秋过,童稚的真纯失却了,只换得半生白白的冷。一刹那,心中浮起人生几度月当头的断句来,刻骨的相思当真催人老,中国,我爱恋过的人和物,土地和山川,我是一茎白发的芦苇,犹自劲立在夜风中守望。而这里的秋空,没见过鸿雁飞过。”是啊,光阴荏苒,流年不居,孩子无端地变成老翁,黑发也无情地变成白发,唯一不变的就是您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一首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正是这位游子的写照。我们从您的文章中读懂:“我们都不是庄周,精神化蝶是根本无须哲学的”的寓意。

您浮居岛上三十余年,您在思恋的苍凉中苦等十多年,但我们相信:天空与云朵是一家,它们难舍难分;绿叶与鲜花是一家,它们互相映衬;阳光与雨露是一家,它们优势互补;大地与江河是一家,它们相敬如宾;大陆与台湾是一家,它们相系相亲,都是炎黄子孙的后代。

第三篇:《长江两岸》文档

《采茶舞曲》教案

长葛市二中王婷

来源:人音版第14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听茶歌,读茶诗,唱茶曲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江南民歌的特点及地域性。

2、技能目标: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

3、情感目标: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教具]

1、电子琴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第一环节:听茶歌

欣赏《古丈茶歌》,感受画面中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气息。“茶山”、“采茶”、“茶歌”都离不了一个“茶”字,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切入标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外国人眼里,China与Tea(茶)是同义的。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无意品出了茶的妙趣。从此,中国人与喝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老师总结并将代表性的名茶列举,如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黄山毛尖和我省的信阳毛尖等。

第二环节--读茶诗

西江月咏茶

云雾清香柔曼,春壶馥郁幽遐。

锋苗挺秀扁针芽,雀舌怡情温雅。

妙手精工凉爽,酵红焙绿奇嘉。

健康长饮四时茶,百岁不为神话。

让同学们自述诗词的含义,老师加以补充点评

二、新课教学

方法:听唱法,教唱法,比较法

第三环节--咏茶

讲了这么多的《茶》文化,我们是不是该以“茶”思

源,感受一下采茶的乐趣呢?播放歌曲《采茶舞曲》。提

出问题:

A、从歌词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该是一幅怎么的图

景?(概况性的解说)

B、歌曲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劳作过程中为抒发情感,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

接的一种表露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相对来说体力消耗较

轻。所以歌唱起来旋律性较强,多以赞美家乡及歌颂生活

为主。而且各产茶地都会流传自己的茶歌,具有丰富的地

方特色。我们书本中《采茶舞曲》就是赞美西湖景美、人

美、茶香的一首好歌。

C、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茶歌具有地域性,这首《采茶舞

曲》是如何体现的? 是用哪一带方言演唱?与我国何种戏

曲种类唱腔相似?

D、歌词内容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这首《采茶舞曲》根据越剧现代戏《雨前曲》改编的,是用江浙一带的方言演唱,揉进了越剧唱腔,流畅而

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我们知道了方言对歌曲风格

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用河南的方言来替代它,这

首茶歌的风格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歌曲风格是否因着方

言演唱而改变呢?

好,那我们还是用原汁原味的江浙一带的方言来演唱

本曲。

发声练习:

第一则:(多媒体图片)

第二则:

1=C-G4/

5 5 5 | 5 4 3 2 | 1 5 5 5 | 5 4 3 2| 1---‖帮帮帮帮帮帮帮帮 帮帮帮帮帮帮帮帮帮

注意:声音母音断开,小腹收紧,声音有弹性。

B、歌曲学习:

方法:听唱法,教唱法相结合,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先学

歌曲的感兴趣的歌曲片段,注意歌曲中跳音记号的标注和应

用。并用活泼轻快的感觉去唱。

C、用方言演唱,戏曲唱腔,音调富于浓郁江南特点。

(根据学生情况选学)

D、导出民歌的起源及茶歌的内容。

引出各地民歌所具有的地域性及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演唱兴趣,巩固前面所提知识点。

三、小结

茶是中华民族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

饮”。今天,我们通过听茶歌,读茶诗,唱茶曲这三个步

骤,不仅了解了丰富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们歌曲中所描绘的“茶香阵阵歌不停”,我们应感激茶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甜美香浓。

四、下课仪式

后记:歌曲《采茶舞曲》若单纯作为歌曲教唱,会略

单调,我因加入了茶文化知识介绍及采茶歌录像片段,并科

学进行引导,使整堂课内容变得丰满起来了,集知识性与趣

味性为一体,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改教学给学习带来乐趣。

学生从中体味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及茶歌与劳动的密切关

系。

第四篇:两岸一家亲

两岸一家亲,共铸中国梦

新华少年军校 六年级(4)班 李佳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天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拉开了今年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序幕。习近平在会中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中国梦。这是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两岸关系问题阐述较为完整和详细的重要讲话,充满新意,值得细究。尤其是习近平首度解释了“两岸一家亲”的重要理念,从亲情血脉、歷史文化、民族復兴等亲切朴实的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呼吁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充分体现了大陆领导人的诚意与善意,也充分显示了大陆对台政策的务实态度。

这次是自去年以来习近平第二次在开春之际会见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而且今年台湾访问团涵盖的界别也较去年广泛,显示大陆方面相当重视与台湾各界人士交流沟通。这也正正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在新春期间,亲朋好友互相拜年,是中国人源远流长的习俗。习近平昨天妙语连珠,以四个“马年成语”向到访的台湾同胞“拜个晚年”。

习近平在会面中的讲话诚意拳拳、真挚感人。他强调,“两岸是一家人,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歷史和文化。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2300万台湾同胞中98%是汉族,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梅县、潮州;其馀2%是高山族,他们同13亿大陆同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台湾同胞同大陆同胞无论从血缘上、文化上、社会关系上、经济来往上都密不可分。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这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习近平从血脉、歷史的角度,以平民化的语言阐述“两岸同属一中”,更容易获得台湾同胞的认同,拉近与台湾同胞的距离。

习近平强调,两岸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九二共识”是维繫两岸关系稳定的基础,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台湾同胞更明白“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就能成为社会主流意识。连战当即也认同用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并重申“九二共识”。

对于两岸各界颇为关注的政治分歧问题,习近平重申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珍贵的是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习近平昨天的讲话其实是要向台湾同胞交真心、诉衷情,进一步拉近两岸在感情上的距离和认同。“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同胞若能亲如一家,共同投身到民族復兴的进程中来,我们的中国梦定能成真

第五篇:最新两岸形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加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得到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民的欢迎和认同。两岸相继加入世贸组织,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加强与台湾人民的联系和往来。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202_年,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总的趋势仍是向前发展,基本表现为———两岸政治关系持续僵持,两岸各项交流持续扩大,祖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持续增强。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反对“台独”、要求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仍然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基础增强

年内,祖国大陆方面多次郑重指出,尽管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但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大框架改变不了,中国政府继续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的8项主张,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中国政府和人民既有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也有坚决阻止“台独”等一切分裂活动的必要准备,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即可恢复对话和商谈。针对台湾民众的疑虑,钱其琛副总理还特别宣布,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解决台湾问题可以实行比对港澳更宽的政策(即继续使用台币、保留军队、保持政府架构、人事自主等8条)。这些都体现了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对台湾方面的包容性。与此同时,祖国大陆经济继续较大幅度增长(7.3%),在普遍不景气的世界经济中突显强劲态势;“神州”2号太空船成功返回,标志太空技术迅速提高;申办奥运成功,实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主办APEC会议,以“空前成功”载入史册;加入世贸组织,更加全面走向世界。中国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强化了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

通过祖国大陆促进两岸关系的实际作为与台湾当局倒行逆施的对比,通过台湾与大陆发展状况此消彼长的对比,台湾各界普遍增强了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来往于海峡两岸进行各种交流,主动参与筹划两岸关系发展的具体事务,包括: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先后组团来大陆,就反对“台独”和“两国论”、坚持两会“九二共识”、促进两岸“三通”等方面与海协达成不同程度的共识;台北市副市长与上海市副市长成功进行互访;台湾“退役将领参访团”访问大陆;“台湾工商界人士访问团”、“两岸空运直航访问团”等到大陆与有关方面深入商讨两岸经贸与“三通”业务的合作问题,有的还与大陆有关方面就政党关系和两岸各项交流与合作签订相关协议。特别是,台湾各种民调显示“一国两制”在民众中的支持率不断上升(从5%左右升为30%以上,有的地方多达47%、51%),而且40岁以下支持者居多。祖国大陆启动西部开发、申办奥运成功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台湾各界普遍看好,争相“登陆”,在对大陆“投资热”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大陆研究”,又掀起“求学热”、“求职热”、“创业热”、“置产热”、“定居热”,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仅常住上海的台湾同胞就有30万~50万人)。

在海外,到202_年底,60多个国家的华侨、华人相继成立了共约100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或类似组织,并纷纷举行以反“独”促统为主题的演讲、座谈、集会、游行等活动。202_年3月、7月,全球范围大规模的华侨、华人反“独”促统大会继上年在柏林、华盛顿召开之后又先后在巴拿马、东京举行。每次大会都有数百名正式代表,都发表庄严的宣言。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声息相通,共同形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台独”分裂活动的大环境。

国际上,台湾当局图谋“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加入联合国”,先后连续第5次、第9次遭到挫败;台湾当局极力以金钱求“邦交”的算盘一再落空,力图作为“登陆”东欧的“滩头堡”马其顿也与之“断交”;台湾当局欲借上海APEC会议突破此前有关“惯例”以宣扬“台湾主权”的小动作,只留下“自找没趣”的记录。在经历中美撞机事件、美国对台军售的波折后,美国总统布什在上海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承诺把两国关系定位为“建设性合作关系”,反映了与中国改善关系并加强合作的趋势。10月,法国政府拒绝给陈水扁签证到法领取所谓“自由国际奖”;12月,日本外相还表示希望台湾问题能按香港方式处理(即实行“一国两制”)。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一个中国的国际大格局确定不移。

交流扩大

202_年,国务院正式实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细则,并为西部大开发制订了有关鼓励政策,建立新的台商子弟学校,在大陆高校扩大招收台生,批准台湾居民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经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

两岸人员往来继续扩大。据仅从香港、澳门入境的初步统计,202_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居民就超过27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2%;祖国大陆应邀赴台交流2620项、21904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近64%和75%。两岸交流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局面。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在琼台少数民族学术文化交流周上,青年学者运用DNA的现代科学方法,论证现代黎族、侗族与台湾高山族阿美、排湾、泰雅、布农等支在遗传上十分近似;秦兵马俑文物展在台北、台中展出近5个月,观众达165万人次;台湾的舞蹈团、杂技团、京剧团等受邀来参加祖国大陆的艺术节、杂技节、京剧节;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团两度赴台与台湾观众共度元宵节、中秋节,大陆制作的一批高质量电视剧在台湾播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中华情”大型演唱会在台湾由TVBS转播,都引起台岛轰动。

两岸新闻交流重要拓展。202_年,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共1200多人次。祖国大陆1994年批准9家台湾媒体轮派记者来大陆驻点采访6年后,台湾有关部门202_年11月宣布有限制地开放大陆4家媒体记者赴台驻点采访。202_年2月新华社首先派出两名记者赴台驻点采访,随后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也相继跟进,全年共计近60人次。年内,两岸分别多次派出新闻媒体团组互访。特别是先后于5月、8月举行的“台湾记者环渤海湾采访活动”,9月举行的“海峡两岸记者西北行联合采访活动”,12月在澳门举行的“第7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尤为引人注目。

两岸海、空通航民间推动。为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在两岸民众特别是工商界积极推动下,202_年两岸的海运、空运业界先后切实、认真研讨,并就直航问题相关事宜进行交流,达成诸多共识。由于台湾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强大压力,台湾“经发会”达成了“积极推动两岸通航”的共识,并在两岸“三通”一些具体事务上提出了建议。年内,福建的马尾、厦门先后与马祖、金门签订加强民间交流的协议,实现海上客、货直接往来。截至11月底,福州与马祖、厦门与金门共通航169航次,运送旅客22524人次。其中,福州、厦门承运21航次,运送旅客1412人次;马祖、金门承运148航次,运送旅客21112人次。台湾方面大多是运送金门、马祖的旅客来大陆探亲、旅游、进香和从事经贸交流等各项活动,大陆方面运送的人员是赴金门、马祖探亲、演出和举办商品展销等。

两岸间接贸易小额增长。据海关统计,202_年1~10月,两岸间接贸易总额2 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40.58亿美元,同比减少2.6%,台湾对大陆出口220.87亿美元,同比增长6.1%。

台商投资大陆大幅上升。据外经贸部统计,202_年1~10月,新批台资项目3 312项、合同台资金额53.22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23.9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97%、71.43%、37.3%。202_年台商投资大陆增长幅度成为1995年以来最大的一年,其中实际利用台资数扭转了1997年后连续出现负增长的态势。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新一波热潮在202_年已经启动的基础上,202_年正式掀起。台商投资项目日趋大型化,投资领域渐向金融、保险、医疗、电讯、航空等领域扩展。台资企业结构渐以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为龙头和主体。台湾上市、上柜公司40%多到大陆投资。

年内,中国和中国台北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又为台商扩大对大陆的贸易与投资、为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螳臂当车

年内,与两岸民间各方面交流持续扩大强烈反差的是,两岸政治上的关系持续僵持。台湾当局和“台独”等分裂势力互为呼应,持续破坏两岸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拙劣表演。

陈水扁顽固拒绝一个中国原则。面对上台以来各方要求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压力,陈水扁根据不同气候和场合,或玩弄文字,或坦露心迹,图谋分裂的本质始终如一。元旦讲话提出所谓“统合论”,表面文字有“统”有“合”,实际在未“统”、未“合”之前已暗将台湾自我定位为“不失主权”的“国家”;5月提出以所谓“民主、对等、和平”作为处理两岸关系的3原则,刻意强调“对等”,更公开声称台湾就是“主权独立国家”;5月21日在出访南美洲时提出“不对大陆挑衅”等所谓“新五不”,继“5·20”讲话的“旧五不”之后故伎重演,“坚决”不正面谈对一中原则“要作什么”;6月20日提出在“中华民国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已是“势在必行”,为台“外交部”对此事的“研议”定了基调;8月曾对美国人称要依“中华民国宪法”的思维解决两岸问题,但随后又由“总统府”解释这并不表示要接受“宪法一中”,对“一中”两字可谓噤若寒蝉;11月3日发表新书《世纪首航》称“一中目前无解”,“两岸统合”是建立在“两国论”已经确立台湾主体性的基础上,道出了其拒绝一中原则与李登辉前后传承;11月为民进党助选站台,直接叫喊接受“九二共识”就是接受“一国两制”、就是“卖台”,公然为了选举以攻击“一国两制”妖言惑众;11月25日提出筹组所谓“国安联盟”4项共同意见,特别申明“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反对“一国两制”;一年中对与一中原则相关的“九二共识”始终不认;年末干脆称“找不到任何当年有关共识的材料”,进一步从“不认”走向“否认”;年底选举前后提出“三多三少”、“三不改变”,“陆委会”解释为仍从“元旦讲话”中的“统合论”开始,全年对一中原则的拒绝可谓首尾呼应。

李登辉等人大肆进行分裂活动。将陈水扁视为政治传人的李登辉年内甚为忙碌。一是出访:4月、6月先后以“治病之旅”、“探亲之旅”访日、访美,到国际上公开传播“台独心声”。二是出书:5月、6月先后主持发行《执政告白》、《虎口下的总统》,系统宣扬“台独”理念,介绍如何建立“实质台独”的体制和法律过程。三是鼓励和建立分裂组织:6月、8月先后出席以“台独”分子为主体的“北社”和自己一手操盘的台湾团结联盟成立大会,叫嚷提倡台湾本土化“有助于国家认同的强化”;11月成立“李登辉之友会”,妄称“台湾人应勇敢站出来”并“找回台湾的主流声音”;12月成立“群策会”,妄称要“建构坚强的台湾主体意识”以“化解中共吞并台湾的野心”。四是制造分裂舆论:10月为台湾团结联盟助选,鼓吹“外来政权不消灭,台湾人不会幸福”;11月为“两国论”扬幡,称“入世”后两岸将是“国家对国家的关系”;12月为推动以“台湾为国家主体”的立法运动,鼓吹“制定台湾基本法”。

与陈水扁搭档的吕秀莲自比“深宫怨妇”而不甘寂寞,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屡打出手:推动召开“世界台湾人大会”并到会致贺,盗用孙中山遗嘱鼓动“台独”分子“仍需努力”;筹组“世界和平、台湾发声”活动,鼓吹“台湾应只属于岛上居民”;叫嚷如台湾接受一中原则或“九二共识”,就是“落入北京的陷阱”;就“9·11”事件借题发挥,煽动台湾民众针对大陆“加强敌我意识”。此外,李登辉“两国论”的主要炮制者蔡英文以陈水扁当局“陆委会主委”身份,宣称“两国论是两岸关系互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入世”后两岸关系“面临本质变化”。人称“台独之母”的金美龄作为陈水扁当局的“国策顾问”,妄称“台湾有两国人”,“台湾人与中国人是对立的”。

台湾当局多方面采取分裂措施。政治上,先后放话要进行“核四公投”、“国会改造公投”甚至“修宪”,几次行文要求军队营区拆除室内外所有有关“国家统一”的标语,公开庇护宣扬“台独”的《台湾论》作者及大放厥词的许文龙、金美龄等人,邀请**访台进行“两独合谋”,藉“新闻局”新换局徽废弃原徽中的中国版图图案,等等。军事上,提出“决战境外”和“瘫痪战”代替以往的“滩岸对决”和“消耗战”,向美国定购价值40多亿美元的进攻性先进武器(已到手武器超过10亿美元),以所谓“跨越台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假想敌”举行规模空前的三军作战演习,组成全球第一支“幻影”战机联队,在台开创“爱国者”导弹在美国境外试射的先例。文化上,借推行所谓“乡土教育”策划以闽南语为台湾“国语”,在高校设立台湾文学系并将中国文学系归为外国文学系,将台湾故宫博物馆馆藏的“国家文物”改称“中国文物”,在新出英文版《中华民国年鉴》中进行隐含“台独”之意的修改,出版《从“戒严”到“解严”》一书谋将民进党的历史定位为台湾历史。经济上,在不得不对“戒急用忍”松绑的同时,又设置“总量管控”机制,在开放“小三通”后又反对“立法院”将“小三通向大三通扩展”的方案,台湾“入世”后竟扬言等于拿到了“重返联合国”的“入场券”。对外关系上,耗费巨资大搞所谓“全民外交”、“元首外交”、“夫人外交”,变更人事推动“外交民进党化”、“外交台独化”,游说美、日在过境问题上寻求突破,鼓吹与美、日建立军事同盟,筹划将所谓“中华民国”护照英译“国名”加注“台湾”字样、将台驻外机构的冠名由“台北”改为“台湾”、将台“中国国际法学会”的英文年报名称由Chinese改为Chinese(Taiwan)。两岸交流方面,虽被迫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但仍在申请的资格和手续、采访的范围和内容等方面层层设障,虽被迫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又层层分类、层层设卡。两岸商谈方面,三番五次标榜希望恢复对话,对作为对话基础的“九二共识”却矢口否认,“汪辜会谈”8周年时还特意强调用所谓“九二精神”处理“一中”问题,两岸“入世”后又宣称要在“WTO架构”这一国际场合协商两岸“三通”等事宜。

主流民意

台湾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反对“台独”、要求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

针对陈水扁和台湾当局的种种分裂行径,台湾各界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多次数万人规模的集会游行等进行谴责。许多有识之士和民众纷纷指出:拒认一中原则、拒认“九二共识”、甚至拒认自己是中国人,实为倒行逆施、“数典忘祖”;提出“统合论”是为暗行“两国论”;强推“本土教育”是为暗行“文化台独”;向美大量军购即谋“以武拒统”;“出国”大拼“外交”,即谋“挟洋自重”;以“总量管控”取代“戒急用忍”,可谓“换汤不换药”;以“小三通”搪塞“大三通”,“大路不走走小路”乃“别有所图”;以“分类、设卡”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实际“开而不放、松而再绑”,可谓“杯弓蛇影”、“开倒车”,等等。

与此同时,台湾各界通过撰文、演讲、开会、上万言书等,明确要求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重开两岸商谈,实现全面“三通”,完全废除“戒急用忍”,真正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等等。经过年底选举后,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反对“台独”、要求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仍然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这种主流民意无可置疑地会制约台湾当局的分裂行径,推动两岸交流不断深化。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可动摇,两岸关系的发展不可逆转,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两岸经济贸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