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市2015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会说话的人不止一种:言之有物,实为心声,一謦一欬,俱带感情,这是第一种:长江大河,源远美寻,牛溲马勃,悉成黄金,这是第二种:科学逻辑,字字推敲,▲,井井有条,这是第三种;嬉笑怒骂.▲,庄谐杂出,四座皆春,这是第四种;默然端坐,▲,片言偶发,快如霜刀,这是第五种;期期艾艾,随蕴词锋,似讷实辩,▲,这是第六种。A.无懈可击旁若无人 以逸待劳 以守为攻 B.旁若无人无懈可击 以逸待劳 以守为攻 C.旁若无人无懈可击 以守为攻 以逸待劳 D.无懈可击旁若无人 以守为攻 以逸待劳 2.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
A.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B.国际民航组织处提议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民航客机及时回避并了解在飞越交战地区时可能遇到的危险,C.在这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温馨的乡村人际关系难见踪影,传统的乡村文化几乎毁坏殆尽,令人不禁感慨系之。D.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按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3.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B.荷尽巳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4.下列理解,与漫画寓意符合的一项是(3分)
A.赞美动物惊人的智慧。B.调侃人类的自以为是。
C.启发人与动物平等相处。D.讽刺机械刻板的科学研究。5.羊年说羊,参照示例,以羊为对象,写一句生动形象的话。(4分)蝴蝶: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臣,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问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白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干:求 B.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题:书写 C.未下车,即辟荀慈明 辟:召 D.而愿委身国士
委:托付
7.在第五段的空格内填入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A.若 安 则 且 B.若 则 安 且 C.且 安 则 若 D.且 则 安 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3分)
▲
(2)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2分)
▲(3)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3分)
▲ 9. 请简要分析第四段举例的用意。(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 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3分)
▲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4分)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3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躬自悼矣。(《诗经·氓》)(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4)一肌一容,▲,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这赋》)(5)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周易·系辞上》)(8)▲,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琴声缉凶 [美]约翰·弗洛赫蒂
联邦调查局特工克里斯来到了山上的一间小屋前。他来抓捕卡尔·理查兹,一个持枪的危险杀人犯。透过一扇破烂的窗户,他看见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男子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他。克里斯深吸了一口气,抬腿迈进了小屋,亲切地打招呼:“您好!”
一个老人正站在壁炉旁,他看着克里斯,没有出声。那个留胡子的中年男子仍然靠窗站着,手里拿着一把手枪。
“你是警察,对吧?”拿枪的人问。
“是的。”克里斯带着友善的微笑答道,“您一定是帕皮·理查兹,卡尔·理查兹的父亲。” “没错,我是卡尔的爸爸。你们抓不到他的。”枪指着克里斯。“那么,您是……”克里斯看着老人问。“我和帕皮是老朋友。”老人答道。
克里斯点点头,环顾了一圈屋子。“上头安排我负责这个案子,”他说道,“但我可以看出他今天不在家。我想我还得再来一趟。”然后,他看见了挂在墙上的那把小提琴。“谁拉小提琴?”他问。
屋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那个老人答道:“帕皮。他是这一带最好的小提琴手。你应该听听他拉的《草丛中的火鸡》。”
克里斯似乎一下子来了兴趣,说道:“真的呀?我也略懂皮毛。介意我看看那把小提琴吗?”
走过去取那把小提琴时,克里斯知道枪仍然在瞄准他。他感到额头在冒汗,但他平静地从墙上取下了小提琴,似乎他是一位受到热烈欢迎的宾客。他小心地把小提琴翻转过来,取下琴弓。然后活泼的音乐声响了起来。克里斯拉的正是《草丛中的火鸡》。老人开始用一只 3 脚在积满灰尘的地板上打起了拍子。但帕皮仍然一动不动地站着,紧握着枪,冷冷地看着克里斯。
克里斯卖力地拉着小提琴,眼睛偶尔瞄上帕皮一眼。突然,音乐变了,琴弦上响起了一首古老民歌的优美旋律。小屋内弥漫着热情的气氛。克里斯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拉得这么好过。帕皮·理查兹也陶醉了,对抗的眼神变成了惊奇。枪现在已经指向地面。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帕皮已把枪丢到了角落里。
“哦,警官,”帕皮说道,“这是一流的演奏水平。也许您应该留下来吃饭,再给我们多演奏几首曲子。”
饭后,三人一起坐在屋外享受春目的阳光。他们聊起了小提琴曲,以及住在这一带的老人和帕皮认识的小提琴手。
他们聊了一个小时,没有谁提起克里斯到这里来的原因。优美的琴声再次响起,又一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提到关于卡尔·理查兹的一个字。最后,克里斯说道:“抱歉,我得回镇上去了。我现在住在司法办。”
老人看了他一会儿,说:“卡尔呢?你想逮捕他,不是吗?”声音里带着一些调侃。“哦,不是我要抓他,”克里斯笑道,“是政府要抓他。您知道政府要抓一个人时的态度是怎样的。也许花费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但他们总会抓到他。花费的时间越长,他在外面的情况就会越糟糕。”
“政府总能抓到他想抓的人吗?”老人问。
“不总是。有时候那个人会在潜逃途中死掉的。”
帕皮陷入了沉思。许久,他突然说道:“嗯,警官先生。我喜欢你说话的方式,我也喜欢你优美的琴声。我想你是一个信得过的人。”他停了下来,似乎很难再讲下去。然后,他沙哑着说:“我……好吧,我会和卡尔谈谈。我想他明天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明天中午你在司法长官办公室等着吧。”
克里斯顿时如释重负,但他还是惊讶地说道:“那么,明天中午见。”下山时,他擦去了额头上的汗。
第二天中午,当镇上教堂的钟敲响12点的时候,街上出现了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男子,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男子,一看就知道已经在山上藏了好几天。他们正朝司法长官办公室走去。
克里斯正在等候着他们。
“警官先生,”帕皮说道,“这是卡尔,我的儿子。”(庞启帆译)
12.依据小说中有关“枪”的细节,分析帕皮这一人物的心理变化。(4分)
答:
▲
13.帕皮说“我喜欢你说话的方式”,请概括克里斯说话方式的特点。(4分)
答: ▲ 14.“老人”这一形象是如河逐步推动情节发展的?(6分)
答: ▲ 15.探究小说题目“琴声缉凶”的妙处。(6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8题。
娓娓与喋喋 余光中
不知道我们这一生究竟要讲多少句话?如果有一种电脑可以统计,像日行万步的人所带 4 的计步器那样,我相信其结果必定是天文数字,其长,可以绕地球几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几场。情况当然因人而异。有人说话如参禅,能少说就少说,最好是不说,尽在不言之中。有人说话如嘶蝉,并不一定要说什么,只是无意识的口腔运动而已。至于说话而成艺术,一语而妙天下,那是可遇而不可求:要记入《世说新语》或《约翰生传》才行。哲人桑塔耶纳就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他所指的贵族不是阶级,而是趣味。
最常见的该是两个人的对话。其间的差别当然是大极了。对象若是法官、医师、警察、主考之类,对话不但紧张,有时恐怕还颇危险,乐趣当然是谈不上的。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要紧的是双方的境界能够交接,倒不一定两人都有口才,甚至也不必都能健谈:往往一个健谈,一个善听,反而是最理想的配合。可贵的在于共鸣,不,在于默契。这世界如果尽是健谈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个健谈的人都需要一个善听的朋友,没有灵耳,巧舌拿来做什么呢?
如果是几个人聚谈,又不同了。有时座中一个侃侃健谈,众人睽睽恭听,那人不是上司、前辈,便是德高望重,自然拥有发言权,其他的人就只有斟酒点烟、随声附和的份了。有时见解出众、口舌便捷的人,也能独揽话题,语惊四座。有时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与主客,一来一往,你问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谈话的大势,也能引人入胜。
最自然也是最有趣的情况,乃是滚雪球式。谈话的主题随缘而转,愈滚愈大,众人兴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轮流做庄,或旁白助阵,或争先发言,或反复辩难,或怪问乍起而举座愕然,或妙答迅速而哄堂大笑,一切都是天机巧合,甚至重加排练也不能再现原来的生趣。这种滚雪球式,人人都说得尽兴,也都听得入神,没有冷场,也没有冷落了谁,却有一个条件,就是座上尽是老友,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良宵苦短,壁钟无情,谈兴正浓而星斗已稀。日后我们怀念故人,那一景正是最难忘的高潮。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毕竟愈来愈快,无所为的闲谈、雅谈、清谈、忘机之谈几乎是不可能了。“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一切讲究效率的工业社会,这种闲逸之情简直是一大浪费。刘禹锡但求无丝竹之扰耳,其实丝竹比起现代的流行音乐来,总要清雅得多。现代人坐上计程车、火车、长途汽车,都难逃噪音之害,到朋友家去谈天吧,往往又有孩子在看电视。饭店和咖啡馆而能免于音乐的,也很少见了。现代生活的一大可恼,便是经常横被打断,要跟二三知己促膝畅谈,实在太难。
剩下的一种谈话,便是跟自己了。我不是指出声的自言自语,而是指自我的沉思默想。发现自己内心的真象,需要性格的力量。惟勇者始敢单独面对自己;惟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一般人的心灵承受不了多少静默,总需要有一点声音来解救。所以卡莱尔说:“语言属于时间,静默属于永恒。”可惜这妙念也要言诠。16.文中分析了哪几种谈话?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字)(6分)答: ▲
17.请分别解释“娓娓”与“喋喋”在文中的含义。(6分)答: ▲
18.文章结尾所引卡莱尔的话,如何理解?有何作用?(6分)答: ▲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
注意事项:
1.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共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1.韩非是战国时期 ▲ 家思想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的诞生,正如《报任安书》中所云:“韩非囚秦,▲。”(3分)
22.子产以火水为喻,告诫游吉什么道理?(3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陈宫计策后,将计就计,诈死诱吕布来攻,设伏兵于马陵山,大败吕布,双方因蝗灾而罢兵。B.《子夜》刻画了投机商赵伯韬的典型形象。他在吴荪甫办丧之际,拉拢他和杜竹斋结成公债大户,想在股票交易中牟取暴利。
C.在《老人与海》中,鲨鱼和大海都具有象征意义。鲨鱼象征了人类社会中邪恶力量,大海象征了变幻无常的人生舞台。D.《茶馆》里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秦仲义说“我年轻的时候,以天下为己任,的确那么想过!”表达出他对社会的强烈不满。E.《边城》中写了三次端午:两年前,翠翠巧遇傩送,爱情萌芽;去年,傩送下了靑滩;今年,傩送上门向翠翠表白。24.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黛玉道:“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的看看。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这一联意思却好。”其中“女儿命薄”表现在哪些地方?(6分)
▲
(2)葛朗台在太太死后,为骗取女儿的财产继承权,有哪些“精彩表演”?(4分)
▲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艺术和游戏都像斯宾塞所说的,有几分是余力的流露,是富裕生命的表现。初学一件东西都有几分困难,学习的趣味就在逐渐战胜这种困难,使本来牵强笨拙的变为自然娴熟的。小儿初学语言,到喉舌能转动自如时,就常一个人鼓舌转喉作戏。他并没有与人谈话的必要,只是自觉这种玩艺所产生的声音有趣。每种艺术都用一种媒介,都有一个规范,驾驭媒介和迁就规范在起始时都有若干困难。但是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征服这种困难之外还有余裕,还能带几分游戏态度任意纵横挥扫,使作品显得逸趣横生。这是由限制中争得的自由,由规范中溢出的生气。艺术使人留恋的也就在此。这个道理可适用于写字、画画,也可适用于唱歌、做 6 诗。诗人驾驭媒介的能力愈大,游戏的成分也就愈多。他们力有余裕,便任意挥霍,显得豪爽不羁。
从民歌看,人对文字游戏的嗜好是天然的,普遍的。凡是艺术都带有几分游戏意味,诗歌也不例外。我们现代人偏重意境和情趣,对于文字游戏不免轻视。一个诗人过分地把精力去在形式技巧上做功夫,固然容易走上轻薄纤巧的路。不过我们如果把诗中文字游戏的成分一笔勾销,也未免操之过“激”。凡是真正能引起美感经验的东西都有若干艺术的价值。巧妙的文字游戏,以及技巧的娴熟的运用,可以引起一种美感,也是不容讳言的。文字声音对于文学,犹如颜色、线形对于造形艺术,同是宝贵的媒介。图画既可用形色的错综排列产生美感,诗歌何尝不能用文字声音的错综排列产生美感呢?在许多伟大作家——如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作品中,文字游戏的成分都很重要,如果把它洗涤净尽,作品的丰富和美妙便不免大为减色了。
(选自朱光潜《诗论》,有删节)
25.第一段中“这个道理”具体指什么?(18字以内)(3分)答: ▲
26.依据第二段,说说作者不主张“把诗中文字游戏的成分一笔勾销”的理由。(6分)答: ▲
27.结合全文推断,对于诗人玩文字游戏,作者隐含哪些建议?(6分)答: ▲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A 2.D(A.成分残缺,应为“遵守交通规则”;B.语序不当,应为''了解并回避";C.语意重复,应去掉“几乎”)3.A 4.B 5.示例:这一片孤独的白云,被谁从蓝天上摘下来,绣在了草原的胸前?(4分,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2分)
二、文官文阅读(18分)6.B 7.C 8.(1)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傲视他们,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视他们。(3分。重点落实“以”“骄”“忽”)
(2)有的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为操行清白受您赏识。(2分。重点落实“或”“见”)(3)但愿您推恩于身居下位的人,多加称赏赞美,还望您考虑!(3分,重点落实“下流”“惟”“图”)
9.暗示自己也是有才之士,希望韩荆州推荐自己.(每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1)诗人骑快马着轻衫,在三百叠的群山中一闪而过,用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轻松愉悦之情。(3分)
(2)室外环境:修竹倚山,淸泉橫道;生活用品:芒鞋竹杖,蒲荐松床。(4分,每点2分)(3)以孤莹夜深自开阖,衬托山居环境的幽静;以孤萤自况,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一点2 分,两点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静言思之(2)择其善者而从之(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4)尽态极妍(5)水中藻荇文横(6)一片神鸦社鼓(7)其臭如兰(8)不要人夸顔色好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紧张戒备,敌对仇视;缓解放松;消除戒备。(4分,每点1分)13.友善:坦诚,谨慎;含蓄。(4分,每点1分)
14.在双方对峙时,老人答话,打破沉默;在克里斯演奏时,老人打拍子响应,缓和气氛;在克里斯告辞时,老人插话,促成帕皮的正确抉择。(6分,每点2分)
15.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高度概括了小说情节;赞扬了警官的机智;肯定人文执法的价值。(6分,毎点2分,答出任3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6.两人对话,聚谈杂议,自我沉思。(6分,每点2分)
17.“娓娓”代指趣味高尚的清谈;“喋喋”代指不顾听众的健谈。(6分,每点3分)
18.卡莱尔的话意谓:与出声的谈话相比,同自己的静默交流更具价值,引用这句名言意在强调沉思默想的重要性。(6分,前一问4分,后一问2分)
七、作文(70分)19.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4分)21.法 《说难》《孤愤》(3分)
22.要法律严明,不能一味宽仁,以致百姓轻易触法.(3分)23.D E 24.(1)十岁被卖入贾府;因抄检大观园被逐出贾府;年纪轻轻,抱屈而亡。(6分,每点2分)(2)先是吞吞吐吐,连哄带骗;接着故作苦相,博得同情;然后惶恐紧张,许愿哄骗;最后唯恐反悔,强调“一言为定”。(4分,每点1分)25.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力有余裕的游戏。(3分)
26.诗歌天然带有几分游戏意味;巧妙的文字游戏,可以引起美感;许多伟大作家的作品中,文字游戏的成分都很重要。(6分,每点2分)
27.要增强驾驭媒介,即文字声音的能力;不要过分注重在形式技巧上做工夫。(6分,每点3分)
第二篇:2014年南京市秦淮区二模语文试卷
2013/2014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7分)
1.(10分)(1)背灼炎天光(2)折戟沉沙铁未销(3)立根原在破岩中(4)山河破碎风飘絮(5)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6)无可奈何花落去(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8)伤心秦汉经行处(9)贤者能勿丧耳(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每小句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小句不得分)
2.(2分)C
3.(2分)B
4.(2分)A
5.(4分)(1)(2分)行楷端庄与流畅(符合特点即可)
(2)(2分)略(用楷书正确书写1分,美观1分)
6.(3分)D
7.(4分)(1)(2分)B
(2)(2分)示例一:唱响青奥演出季;示例二:讲好南京小(新、老)故事;示例三:推出系
列重磅戏(内容准确1分,搭配合理1分)
二(43分)
(一)(16分)
8.(4分)(1)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1分),表达了诗人不分早晚,不管忧乐,每时每刻都与书相伴的喜爱之情。(意近即可)(2分)(2)反衬(1分)
9.(4分)(1)爱好(2)错过(3)这样(4)交换(每空1分)
10.(2分)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每处1分)11.(4分)(1)(2分)(我)对书的爱好与其它爱好相比没什么区别„„
(2)(2分)我小时候就喜欢书,(可惜那时)苦于无法得到。
12.(2分)读书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读书没有止境(穷尽)。(一点1分)
(二)(12分)
13.(3分)【材料一】漫画阅读的危害大【材料二】漫画的文字难度不容忽视 【材料四】漫画阅读提升
阅读能力(每空1分,意思正确即可)
14.(2分)不能。“几乎”表示非常接近,差不多,但不是全部,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解释1分,特点1分)
15.(3分)B
16.(4分)表一:因为漫画语言介于口语会话与专业写作的精练抽象文字之间,但是较接近口语会话。所
以读漫画书提升阅读高难度语句的水平。
表二:图书馆的学生数与图书借阅量随着放置漫画书都有快速增长。证明了看漫画激发阅读兴趣。(每表2分,表格内容1分,学者观点1分)
(三)(15分)
17.(2分)张向与老板合谋(1分),骗取了藏友的一幅真画(1分)。
18.(3分)开门见山,点题“品画”;交代两位主人公身份,一位是画廊的顾客,一位是画廊的老板;引
起下文,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每点1分)
19.(4分)(1)运用排比的修辞或描写大师一连串的动作和神态,刻画了大师品鉴藏画“格外专注认真”的情态。(2)神态描写,用“红”“青”“白”等表示色彩的词,生动写出了在品鉴藏画过程中,藏友由紧张到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手法1分,具体内容1分)
20.(3分)“竟”,竟然,出乎意料。讽刺了画廊老板巧妙骗取藏画后获得的“巨大成功”。(词语解释1分,效果1分,内容1分,意近即可)
21.(3分)张向:虚伪;贪婪;狡猾奸诈;小心谨慎。(性格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举例1分)三(50分)
22.(50分)参照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略)
第三篇: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鼓楼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4.5.(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2)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3),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5),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7),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9)花甲老人将骑行千里,独自穿越西藏。当记者问他为何敢于接受如此挑战,老人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自勉道:“。” 2.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模(mú)样 铿(kēn)锵 脍(huì)炙人口
B.月晕(yùn)鸟瞰(kàn)提纲挈(qiè)领 C.木讷(nè)狡黠(xié)苦心孤诣(zhǐ)D.绰(chuò)号 混淆(xiǎo)相形见绌(chù)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萤火虫——莹光棒 鞭长莫及——迫不急待 B.梗概——气慨 语无伦次——美仑美奂
C.博览——磅礴 披星戴月——拖泥带水 D.取缔——真谛 因地制宜——不容质疑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世上的事情总是这样”,罗切斯特马上又继续说:“你刚安顿下来,一个声音便会叫你起来往 前赶路。”
B.看见祥子进来,虎妞把筷子放下了:“祥子!你是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 C.出城六十多里水路,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D.鲁提辖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5.下列书法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A.张旭 —— 《古诗四帖》 —— 草书 B.颜真卿—— 《祭侄文稿》 —— 楷书 C.王羲之—— 《兰亭集序》 —— 行书 D.孙过庭—— 《书谱》 —— 草书
6.下面是小欣同学的一篇博客,请你根据相应的材料,补全所缺的内容。(8分)【小欣的博客】
今天是小涵的生日,她请我去时代广场看电影。小涵特别喜欢看电影,反映人与自然主题的温情片是她的最爱。我准备了一张电影原声碟送给她。第一次去时代广场,妈妈叮嘱我 1
在环城东路站坐17路车。到了环城东路站,一位外地的叔叔正想要坐车去市民公园,他问我17路车可以到吗,我说不行,因为(1),我又跟叔叔说:,叔叔表示非常感谢。这时正好来了一辆31路车,叔叔上车走了。这次指路我特别得意,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坐17路车哦!到了时代广场影剧院,排片表上的《深蓝》与《超验骇客》两部影片都很吸引人,我们看了微博网友的评论,最后选择看小涵喜欢的(2),影片真的很精彩!电影结束已经20:50了,小涵还想跟我逛会儿街,可是(3),所以只好和她道别了!临走时,我把礼物送给了她。那张原声碟的封底上写着:悠悠的音乐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4),里有我轻轻的祝福:生日快乐!
【材料二】微博网友影评 ID:陶淘
天才科学家总是看上去傻傻的,可是他们不是创造奇迹,就是制造疯狂!科学家如果变成迷失自我的“骇客”,那将会是人类的灾难。ID:猎户星座
《深蓝》就是一部圆梦的电影,她向人类讲述了:海底有更好的世界,洁白的海豚会为你歌唱。我感受到了来自大海深处的忧伤和寂寞,还有那曾经向往过的美丽和自由。ID:会飞的青蛙
“女孩,回家去,回到你的世界去,而我,要游到海底,走向生命里最闪耀的蔚蓝。”杰克潜进深海,像海豚一样陪伴大海一生,我觉得那是他最想要的结局。ID:哥白尼
《超验骇客》的想象力太强大,虚拟机器人自我复制膨胀的那一段,画面真的很炫。人脑竟然跟电脑联网,太不可思议!
(1)根据【材料一】中的路线图,补全原文(1)处的内容。(2分)
我说不行,因为,我又跟叔叔说:
(2)根据【材料二】中网友的评论,结合博客的相关内容,判断小涵喜欢看的影片是。(2分)
(3)为什么我没有答应陪小涵去逛街呢?根据【材料一】内容回答。(2分)
(4)请根据句式特点,运用叠词,帮助小欣完成祝福语。(2分)悠悠的音乐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里有我轻轻的祝福:生日快乐!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①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7.结合全诗内容推断,诗歌描绘的是春雨(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而后两句中的一个“ ”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2分)8.诗人对春雨的情感与下列诗句最为接近的是()(2分)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请将此诗的一、二句抄写在下面的方格中。要求:用正楷字,工整,美观。(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文侯①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③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乃往。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后知文侯之意,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④,克之,以封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⑥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1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1)文侯应之亦然()(2)皆朝于魏()
(3)克之,以封其子击()(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1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2分)韩 借 师 于 魏 以 伐 赵 1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
13.文章叙述了关于文侯的哪三件事?请概括回答。(3分)
(三)阅读四则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汉语遇上外来词
【百科辞典】
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汉语外来词通常指源自外语的音译词,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音译的,如咖啡(coffee);一种是音译与意译结合的,如啤酒(beer)。直接从日语借用书写形式的日借词通常也被视为汉语外来词,如写真、物语。改革开放以来,又产生了大量借形兼借音的外来词,如WTO(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外来字母词已经成为汉语外来词的新成员,并且发展迅猛。【网络热评】
参考消息网2014年5月1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4年4月29日报道称,尽管吸收外来词往往被视为一个社会见多识广的积极标志,但是中国的反应绝不是积极的,至少从国家媒体上看是这样。
《人民日报》此前发表评论,抨击外来词大量涌入,指责它们“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外来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报道称,尽管《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没有呼吁彻底消灭外来词,但要注意谨慎运用,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和尽可能使用其中文译名的必要性。14.《人民日报》对于吸收外来词有哪些意见?请概括回答。(2分)
【别样诗歌】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注: “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15.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诗句的妙处。(2分)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名家视点】
也谈新名词和外来语
夏衍
近年来,由于对外开放,知识更新,文学作品和评论中骤然出现了大量陌生的外来语、新名词。这些新词汇用得多了,用得滥了,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名词大换班”或者“名词大轰炸”。我很同意王蒙同志的意见 “有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4
就会有新名词”,这是古已有之,不足为怪的。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我不知道从甲骨、金文到秦始皇时代的小篆一共有多少字,但是由于象形和形声,画起来与刻下来都不容易,所以字数不多是可以肯定的。生于公元前的扬雄作《训纂篇》,记下来的只有2040字,这之后一百多年,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字数就增加到9353个;再看看现在通用的字典,那就不知增加了多少倍了。世事日繁,人文发达,字和词就会增加,这是一种不可抵御的趋势。
一方面由于新事物、新语汇的进入现代汉语是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又是宽宏大量、聪明智慧的,既乐于接纳,又善于消化和融合,所以许多外来语到了中国不久就会安家落户,或者经过中国化而约定俗成,这样的例子也是多不胜举的。德律风变成了电话,巴士变成了公共汽车,维他命变成了维生素。当然有的是能改的,例如现在的水泥,新来的时候广东叫士敏土,上海叫水门汀,后来又改名洋灰,最后才统一口径而成为水泥,其间经过了几十年。当然,也有些外来语是很难改的,例如沙发,这玩意儿一样是供人坐的家具,但它有弹性,既不像太师椅,又不像木板凳,无法可想,只能让它沙发下去了。
讲了这些,我并没有提倡或鼓励“新名词大轰炸”“大换班”的意思。我认为对于外来语和新名词,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心态等),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和适应。
(有删节)16.作者对于外来语和新名词持怎样的观点?(3分)
17.第二段中的事例能否换成下面的事例?为什么?(2分)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词汇更是显出异乎寻常的大变动。当今人们的开放心态、改革精神和现代化意识使语言的运用更富有追求新色彩、寻觅新格调、敢于新创造的热情和能力,出现了诸如健美、代沟、热点、信用卡、公共关系、跳蚤市场、迷你裙、T恤衫、耐克鞋、霹雳舞等大量新词汇。
18.解释第三段中加点词“安家落户”的语境义。(2分)
19.对以上四则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介绍了汉语外来词的几种形式:纯音译、音译加意译、借用日语书写形式和借形兼借音。
B.材料二中的电头表明了新闻及时性的特点,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4年4月29日报道的事,参考消息网2014年4月30日就对其进行了报道和评论。C.材料三的作者使用“沙扬娜拉”这个外来词而不用“再见”,一是因为作者写给日本女郎,二是因为“沙扬娜拉”四字发声舒缓,正好和全诗温柔、缠绵的情味相契合,而“再见”没有这样的效果。
D.材料四作者的观点与材料二中“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的观点相矛盾。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富裕的心
我永远不会忘记1946年的复活节。那时,父亲已去世5年,只有16岁的达莲娜,14岁的我和12岁的欧茜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妈妈要供养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极简朴,但我们的小屋里每天都有歌声和笑声。
复活节的前一个月,教堂里的神父号召所有的教友都攒一点钱,好在复活节时捐给穷人。一回到家,我们就热烈地讨论详细的攒钱计划。妈妈建议接下来的这个月,我们应该去买50磅土豆作为一个月的口粮,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省下20美元。不过,她保证每天都为 5
我们做出不同口味的土豆。我们又想方设法节省其他开支,后来我们甚至做起小买卖。我们的生活在那个月变得忙忙碌碌。然而,每当大家围在一起,一分一厘数着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时,所有的疲乏与奔波之苦就被巨大的成就感扫荡得一干二净。在寂静的夜里,坐在黑暗中,我们凝视天空中的星星,想象那是一张张舒心的笑脸,想象穷人接到捐款后的喜悦。
眼看复活节一天天近了。我们开始兴奋得睡不着觉。我们已攒下70美元,这是多么大的一笔数目啊!这个复活节,我们没有新衣服穿,可这又有什么呢?我们一心想着捐款的神圣时刻。
复活节那天早上,天主似乎有意考验我们,一场倾盆大雨企图将我们堵在室内。我们没有伞,但还是冲进大雨中奔跑了足有一公里赶到教堂。我们身上的衣服淋得透湿..,但我们用塑料袋包起来的70美元却干干爽爽!
教堂里的孩子们开始小声议论,有的还拿手指着我们的旧衣服,吃吃地笑。这时妈妈走向我们并用她那温暖柔软的手牵住我和欧茜,望着她挺直的腰板和从容的微笑,我握紧了手里的70美元。那一时刻我感到自己真是无比富有!
募捐开始了,妈妈分给我们三个孩子每人一张20美元的钞票,然后自己拿着一张10美元的纸钞率先投入募捐盒。接着达莲娜、我和欧茜都郑重地投入了自己的一份。
回家的路上,我们高声唱着歌曲,雨后的天空天高云阔。我们的喜悦在午餐时达到了高峰。妈妈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复活节午餐——炸土豆和复活节煮鸡蛋。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们,妈妈走过去开门,原来是神父。神父为我们送来了给穷人捐的78美元。原来,在很多人的眼里,我们一直就是穷人!我们心里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羞辱感,想起今天在教堂里那么多人对我们指指点点,我决定再也不去教堂了,还有学校!虽然在九年级100多名学生中,我的成绩数一数二。
周日我们不愿去教堂了,但妈妈坚持要去。我们故意在教堂后面一个角落坐下,所有的程序此时都显得漫长而难捱。最后,牧师讲话,他提到在非洲有一些贫困却虔诚的教友顶着烈日盖教堂,却因资金短缺,教堂的顶部迟迟不能完工。他说,只要100美元,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盖一个漂亮的教堂顶了。
突然,一只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看见达莲娜冲我微笑着,递给我那个装着78美元的信封,妈妈也在一旁鼓励地看着我。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接过信封,牵起欧茜一起走向圣坛。欧茜将信封投进了募捐盒。
募捐结束后,牧师清理了所有的募捐,最后他兴奋地宣布,捐款超过了100美元。他说没有料到在我们这个小教堂能一下子筹到这么一大笔捐款,他肯定在座的人中一定有富人。
我们就是牧师所说的“富人”了?我们就是 “富人”了!那一瞬我的心快跳出了嗓子眼。从那天开始,我知道我们都有一颗富裕的心。20.请概括回答,文中叙述了哪几次捐款?(3分)
21.从情节的角度看,第八段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22.回答下面问题。(5分)
(1)请你说说文中为什么要连续两次环境描写。(2分)
① 一场倾盆大雨企图将我们堵在室内 ② 雨后的天空天高云阔
(2)品析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我们身上的衣服淋得透湿..,但我们用塑料袋包起来的70美元却干干爽爽!
23.文章结尾两个“富人”各有怎样的含义?(3分)
三、作文(50分)
请以“越回味越有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鼓楼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26分)1.(10分)(1)温故而知新(2)悠然见南山(3)江春入旧年(4)铜雀春深锁二乔(5)不识庐山真面目(6)似曾相识燕归来(7)会挽雕弓如满月(8)醉翁之意不在酒(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2分)B 3.(2分)C 4.(2分)D 5.(2分)B 6.(8分)
(1)17路车市民公园是单向停靠,车往南濠桥方向行驶时不停靠。/ 您可以改乘31路车,31路车可以到市民公园。(2)《深蓝》(3)17路的末班车是21:00,再迟就没有车了。
(4)例:绵绵的喜悦(或甜甜的回忆)按照句式的特点,前后两句形成顶针,故两条横线上所填内容应该相同。
二、(44分)
(一)(6分)7.(2分)C 漫 8.(2分)A 9.(2分)略
(二)(12分)10.(4分)(1)这样(2)拜见、朝拜。(3)战胜、攻破(4)通“返”,返回 11.(2分)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12.(3分)我事先与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然快乐,但怎能失约呢? 13.(3分)(1)魏文侯守信赴约(2)魏文侯和解韩赵矛盾(3)魏文侯迎任座为上宾 译文:
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三)(13分)
14.(2分)①《人民日报》指责外来词“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②《人民日报》提醒大家注意谨慎运用,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
15.(2分)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本女郎低头的姿态比作凉风中的水莲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本女郎柔美的样子、娇羞的神态、温柔的性格以及淡淡的惆怅。16.(3分)对于外来语和新术语,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和适应。
17.(2分)不能,因为原来的事例能突出论证第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有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就会有新名词”古已有之。改后的事例就不能突出古已有之这一层意思。18.(2分)外来词到了中国融入了汉语词汇中,被中国人广泛使用了。(关键词是融合与消化)19.(2分)D
(四)(13分)
20.(3分)我们一家人攒钱捐给穷人,神父把捐给穷人的钱送到了我们家,我们又把神父给的捐款捐了出 去。
21.(2分)为下文写我们一家人周日再次捐款的情节作铺垫,使小说情节波澜起伏。22.(5分)(1)(2分)①句衬托了我们一家人去捐款时的急切和执著的心情,②句衬托了我们一家人捐款后的喜悦心情。(1分)两处环境描写表现了我们一家人以帮助穷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同时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呼应。(1分)(2)(3分)“透湿”和“干干爽爽”形成对比(1分),“透湿”写出了雨之大,衬托出我们一家人捐款的执著、认真;“干干爽爽”写出了我们一家人对捐款的珍惜,更突出了我们捐款的热情(2分)。
23.(3分)第一个“富人”是说,我们一家人捐款的数量确实很大,显得我们很富裕。(1分)第二个“富人”是说,(1)我们一家人对穷人富有爱心;(2)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精神上是很富有的。(2分)
第四篇:2015西城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试卷
语 文 2015.6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__①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 ”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__②__。
1.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 ”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髓(sǔi)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B.髓(suǐ)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C.髓(suǐ)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D.髓(sǔi)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3.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A.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3分)
7.默写(共5分)
(1),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8.名著阅读(4分)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 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 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 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 ④(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①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②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素居家 素:_________(2)楚虽三户 虽: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翻译:____________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答: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白老师说:“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 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白老师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白老师问什么条件,牛大夯说:“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看热闹的人都鼓起掌来。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白老师说:“大夯,你是男子汉,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有一回,他问白老师:“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白老师笑着对他说:“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牛大夯还知道班上32个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白老师送的“进口香皂”。连牛大夯自己都感到奇怪,自从有了白老师,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听得特别用心,那些以前让他头疼的公式定理现在学起来一点也不难,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⑩一年后,牛大夯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三好学生的牛大夯不免有些得意和骄傲,听课没有以前专心了,和同学相处也傲气起来。
○11有一天,白老师说要带同学们去看大海,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关于大海的课文他们学了
好几篇,可山里的孩子谁也没有见过大海。迎着朝霞,白老师带着她的32个学生出发了。翻过了一座大山,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绿水翻着阵阵波澜,白鸥在宽阔的水面上展翅飞翔。孩子们激动得张开双臂喊了起来:“我爱你,大海!”
○12白老师问:“同学们,说说你们看了大海之后的感想。”有的说,大海很辽阔;有的说,大海很壮观。白老师笑了:“同学们,请原谅老师骗了你们。其实你们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你们之所以把湖当做大海,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这不怪你们。”忽然,牛大夯红着脸对白老师说:“老师,我懂了。骄傲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大海,其实只是湖。”
○13白老师一把将牛大夯揽在怀里说:“你能这么理解,我真的很高兴。”白老师向她的学生们承诺,等到中考结束,一定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大海。
○14然而,中考前夕,一场车祸夺去了白老师的生命。那个星期天,白老师从县城回学校的途中,乘坐的中巴车翻下了悬崖,孩子们心中那个可亲的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的学生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这么走了,32个学生号啕大哭。
○15那年中考,3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大家本来相约要一起去看大海,牛大夯说:“再等十年吧,十年之后等我们都成材了,一起去看大海,这样才能告慰白老师的在天之灵。”(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13.白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充满智慧。例如:通过巧掰腕子的方式将牛大夯带回课堂,解决了学生的辍学问题。请概述文中另两个反映白老师这一特点的情节。(4分)答:
14.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中 “大海”一词的理解。(4分)答:
15.感受文中白老师和她学生相处的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分)答:
16.结合第⑤段或第○12段,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白老师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感人的?(5分)答:
(二)阅读《清明时节话秋千》,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清明时节话秋千 ①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先是流行于皇宫内院,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大为盛行。“秋千”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中原女子学得这一游戏后,采用树立特制木架、悬挂彩绳的方式,身着绚丽的服装,或坐或立,“揪”绳推引“迁”移,故名“秋千”;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出现
在唐人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里,其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②南北朝时,戏秋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此后,戏秋千的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后来又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以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见,晋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百姓们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唐宋时期两节相加最长有7天的假期。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参与使得这两节期间有了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民俗活动,如扫墓、禁烟、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国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赏花、咏诗等,戏秋千也是其中之一。
③戏秋千的时间在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依据,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其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诗句,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戏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万里秋千习俗同”一句,我们同样也可读出清明节期间戏秋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④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⑤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⑥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联结着【甲】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出【乙】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了解秋千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既可以帮我们增加古代寒食、清明节的民俗知识,又有助于我们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7期,有删改)
17.文章①~⑤段从
、、秋千作为诗词的意象带给人的感受三个方面对秋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3分)
18.联系第⑤段,具体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4分)答:
19.下面这首诗印证了第④段中有关秋千的说明,请引用相关诗句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答:
(三)阅读《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完成第20~22题。(共10分)
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的反转,舆论的演进,让我们看到讨论社会文明建设 “更进一步”的必要性。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③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而从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到故宫的大水缸,“到此一游”的方块字确实是文明的污点。有了这样的共识、守住这样的底线,文明才算是迈出了小小的第一步。④不过,现实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文明判断题。暴打司机的视频足以激发很多人的义愤,但看了双方此前你争我抢的斗气,不少人也转变看法表示“无法同情女司机”;骂人的导游确实让人全无好感,但“一元团”的背景,也让人感叹游客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刻字激发“文明耻感”,但人肉搜索、电话骚扰却也走到了另一个不文明的极端。新闻本身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是看到结尾就匆忙下结论、做断语,难免会失之偏颇,进而产生道德迷失。讨论社会文明“更进一步”的意义正在于此。
⑤
⑥寻求社会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的是更多些“省视的目光”。如果不幸成为当事人,我们先要反躬自省,掐断不断恶化的因果链条。比如“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如果双方都能冷
静下来,换位思考,或许就能打破“坏情绪传导”的恶性循环,让事情向着不同方向演变。
⑦而对于更多围观议论的人,或许也可以多看一面、看深一点。不管你是开车还是走路,是游客还是导游,不用急着站队,更不用忙着挥舞“道德棒”、当起“键盘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文化中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也正是从自我审视开始的。有了“同理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他人的处境、分析事件的背景、思考道德的要求,也才能在现实语境中理解一种生活化的德行、一种可感可触的文明。
⑧“惟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才让人越深思而越敬畏。”这是康德被广为引用的名言,其中所谓“深思”,绝不仅仅是重视。惟有如此,才能让社会文明“更进一步”,才能让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真正走向和谐。
(选自2015年5月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0.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写一个过渡句,填入文中第⑤段横线处。(4分)答:
21.依照文意,在第⑧段横线处填入一个语句,应填入。(2分,只填序号)【甲】而是一种深刻的省视 【乙】而更是一种深刻的敬畏 【丙】而更是一种深刻的省视
22.结合对选文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要使文明更进一步,我们应该怎样做。(4分)答: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一文,展开想象,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续写一个片段。十年后,白老师的32个学生相聚在大海边„„
题目二:你的同学小张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为了分,既没用,也无趣。作为他的好朋友,请结合你学习语文的经历或感受,说一段话,帮助他转变认识。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得体。(2)字数在150~200之间。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记号”一词的解释是“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成的标记”,请以“ 的记号”为题,补全标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阅读,常常也是“悦读”。读书,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这些都可以是一种愉悦的经历,让我们获得某种美好的感受。请以“悦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选择题目一,将标题补全后抄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目二,直接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6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共10分)
(二)填空(共12分)
6.触景生情 情投意合 不谋而合
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成语1分,三个成语顺序可颠倒,书写有误或有涂改,扣书写分1分。7.答案:(1)黄发垂髫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鬓微霜 又何妨 评分标准:共5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8.答案:①伊人 ②舍生而取义(舍生取义)③左传④邹忌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9.答案:C(2分)
10.答案:(1)素来,向来。(2)即使。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11.答案:项羽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评分标准:共4分,每句1分,整体语言通顺1分。12.示例一:
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应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如项羽少年时就要学“万人敌”,这种远大的志向,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示例二:
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就要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如项羽少年时得到叔父的悉心教导,这种教育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评分标准:共4分,得到的启示2分,结合文意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共15分)
13.示例:(1)送学生“进口”香皂,亲手制作英文包装纸,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2)带学生去看“大海”并承诺将来去看真正的大海,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14.答案要点:
①指白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艺术(带学生看的湖)②指白老师的教育态度或胸怀(给学生的深厚的爱)③指白老师的教育影响(希望学生像大海一样)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5.略
评分标准:共2分。问题针对师生关系,给2分,只针对老师或学生一方,给1分。16.示例一:第⑤段通过“对比”(或“特写镜头”等),将白老师虽然柔弱瘦小,但柔能克刚的形象写得生动传神。比如写“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特别描写两只手,对照鲜明,白老师的柔弱跃然纸上,而她的胜利则更显智慧,这使她的形象更生动可感。示例二:第○12段通过“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突显出白老师教学有方。如正面写白老师笑着说“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写出她的循循善诱;侧面写学生红着脸说“老师,我懂了”,表现白老师的教学效果,白老师的形象由此生动地展现出来。评分标准:共5分。结合原文分析写法2分,塑造出的白老师形象2分,语言1分。
(二)(共11分)
17.答案要点:秋千的起源及得名 戏秋千的时间 评分标准:本题3分,第一空2分,第二空1分。18.答案示例:
【甲】照应第⑤段“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乙】照应第⑤段“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甲】【乙】两句的顺序与第⑤段的说明顺序一致,因此不能调换。
评分标准:本题4分,结合具体原文2分,说明理由2分。19.答案示例:
白居易《和春深》中“春深寒食家”和 “秋千细腰女”两句,可以印证第④段中所说的秋千是关涉寒食节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
评分标准:本题4分,引诗句2分,印证原文2分。
(三)(共10分)
20.答案示例:
既然让社会文明“更进一步”如此必要,那我们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评分标准:共4分,承上总结为什么提出这一论点2分,引出下文怎样做的内容2分。21.答案:丙
评分标准:本题2分,选丙给2分,选甲给1分,选乙不给分 22.答案示例:
选文启示我们,要使文明更进一步,应该要学会“省视”。在校园中有时会看到同学乱丢垃圾、吵架打架,我们总是急于指责,却很少去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也很少想过自己是否也曾这样做。同学们要多做“省视”,才能使我们的校园文明更进一步。
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自己体验2分,谈对文明“更进一步”的看法1分,语言1分。
四、作文(共50分)
(一)(10分)
23.评分标准:10分。内容7分(符合题意2分,中心明确2分,条理清晰2分,结构完整1分),语言3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二)(40分
第五篇:2018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三模试卷
2018届南京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2018.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小说写一个 ▲ 的小角色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戏班台柱子的故事,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反思 ▲ 国内最高级别大奖。作者多年创作,成果丰硕,影响广泛,获此殊荣,可谓 ▲。
A.跑江湖
问鼎
名副其实 B.跑龙套
染指
名副其实 C.跑江湖
染指
实至名归 D.跑龙套
问鼎
实至名归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我是职场新人,很多规矩都不懂,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B.年前回乡,给您捎带了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笑纳。C.此行承蒙雅爱,全程叨陪,设宴款待,盛情厚意,不胜感激。D.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停止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
▲。▲,▲,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① 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 ② 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③ 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 ④ 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 ⑤ 远山凹处,红日正沉,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 A.①④②⑤③
B.①⑤②③④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④⑤
4.下列句子没有比喻修辞的一句是(3分)..A.做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
B.屋顶花园有孩子们溜冰,咕滋咕滋锉过来又锉过去,听得我们一粒粒牙齿在牙龈里发酸,仿佛剔一剔便会掉下来。
C.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满天清明,飞舞的蚊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D.我知道父亲要等到天黑才回来,等田野消停下来,细细密密的虫声水一样从地里渗出来,越漫越厚,越漫越深。
5.下列对南京书展徽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
A. 标志左上方图形由“南”字拼音首字母化入,似打开的城门,展现南京书展欢迎包容的姿态。B. 标志右上方文字是繁体字“書”字的艺术变体,说明此次展览主体是书籍,同时表示书籍繁多。
C.标志下方有“南京书展”四个汉字,下面又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表明此次书展中外书籍齐全。
D.该标志图文结合,疏密有致,寓意丰富,在和谐统一中传达出南京的历史特色和文化气息。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 冕 传 [清]朱彝尊
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学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
高邮申屠駉任绍兴理官,过钱塘,问交于王艮。艮曰:“里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合于俗,君欲与语,非就见不可。” 駉至,即遣吏自通。冕曰:“吾不识申屠君。”谢不见。駉乃造其庐,执礼甚恭。冕始见之。
东游吴,北至燕。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翰林学士危素,冕不识也,居钟楼街,冕知之。一日,素骑过冕,冕揖之坐,不问.名姓,忽曰:“公非住钟楼街者耶?”曰:“然。”冕更不与语。素出,或问客为谁,笑曰:“此必危太朴也,吾尝诵其文,有诡气,今睹其人举止,亦然。”
冕善诗,通篆籀,始用花乳石刻私印,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语含讽刺,人欲执之。冕觉,乃亟归。谓友曰:“黄河北流,天下且大乱矣。”携妻孥隐会稽之九里山,号煮石山农。
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延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死矣。
[注]朱彝尊曰: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传》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节选自《朱彝尊选集》)
[注]宋文宪,即明朝宋濂,著有《王冕传》。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阳韩性异而致之 致:招引 .B.冕被古冠服随车后 被:穿戴 .C.素骑过冕 过:经过 .D.当元之季多逸民 季:末世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举”,指进士科考试,文中泛指科举考试。进士科原为考试科目之一,明清以来的科举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B.“拜其母”,是古人的一种结交礼,表示结成通家之好。王艮把王冕带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表明他对王冕的赏识与器重。
C.“篆籀”,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书体。具体而言,“籀”指大篆,“篆”一般指小篆,从大篆简化而来。
D.“太祖”本是对先祖的称谓,后多用作开国帝王的庙号。从王冕的生活时代推断,文中的“太祖”当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2)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9.请依据文章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2题。
伤春五首(其二)
杜 甫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牢落官军远,萧条万事危。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自注]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10.前四句写景角度多样,请加以概括。(3分)11.诗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4分)
12.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独学而无友,▲。(《礼记·学记》)(2)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3)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4)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5)观古今于须臾,▲。(陆机《文赋》)(6)▲,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7)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惜笛人语
钟晓阳
教我笛子的老师姓叶,男的,碰见他真是我的运气。
第一次上课,叶老师进来,拿什么敲我肩头一记,示意我跟他去。那一敲,定下了师生名分。那次我在笛子的尾端吊了一只玉佛,叶老师说:“很多人以为这两个穿绳孔是用来穿系饰物的,其实它们也有实际的用途。”虽然他没有说明系饰物是错的,我觉得极不好意思,第二次去就把小玉佛解下来了。
坐在对面,听他讲笛子的种种,觉得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出他为人的恬淡祥和。有魄力有冲劲的年轻人是待开的朝花,时辰到了不是开的,是爆的,一蓬蓬色彩浓浓的要染没周遭,急迫地要拥抱一切。像叶老师,是让岁月冲淡了的,根柢深厚,完全禁得起平淡的日子,不与众物争持。
我不是学笛子的天才。初学阶段,用气不得其法,胀得脸红脖子粗的,画成漫画是七窍喷烟。过了这一关,学吹高音。风门不得掌握,两唇磨擦,“噗兹”一声,擦出口水花。那一刻我难堪到极点,叶老师只是轻蹙眉尖,对着你不甚可救的样子笑一笑。不过,无论如何那小小隔音室里的笛声到底日益清顺了。反过来吹从前的曲谱,居然得心应手,也有余裕多用点感情,真是万分高兴。
又一次,上完了课,两人出来站在街上讲话。离了那隔音室,我竟觉生疏。几回早到了,在室外稍候,上一个学生出来,和他道声再会,他也应了。我这才发觉我从来没跟他说再见,他也就不讲。
在室内吹笛子,使人有英才错用之感。笛音撞墙碰壁,摔摔跌跌。如果它们是活的,一定都变得焦头烂额。阳台上就不同,放生一般把笛音放出去,开朗广阔尽显出来了。晚间对面是熠熠灯火,市声沉淀而笛韵嘹亮,仿佛天籁,凡心一动落在红尘,从此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有风更好,笛声自身是风,飘到很远的地方,让人听了梦魂一惊,忽起辽远之思。日间也有日间的情调,望出去尽是密密匝匝的公寓洋房。马路上轿车一辆接一辆,遮阳伞像鲜艳夺目的花蘑菇,上坡的上坡,下坡的下坡。卖豆腐花的戴顶草帽腆着胖肚子一路吆喝上来。这时吹吹笛子,有一种人生在世的踏实感。不过,笛子最好还是要在山头或草原上吹,最能领略它的春光明媚,春意剔透。
一曲“牧童短篇”,我最喜欢。叶老师以二胡替我伴奏。想想还是该由牧童来吹,牛背上一挫一荡,那样的悠闲。日出而出,日入而入,鸡鸣桑树颠,落霞赶炊烟。好像岁月也在那儿踱来踱去,老也不走。我是城市人,城市的悠闲是偶尔跳出来的休止符。总设法要把它消磨得值得回味,于是连那消磨的心情也是焦急的。我在这里吹,老师在一旁拉,光阴就匆匆地去了。
叶老师会演奏的管弦乐器至少有四种:笛子、扬琴、古筝、二胡。
箫笛比其它乐器与演奏者有更切身的关系,因为用的是气。声由气出,音由声出;不止精神,连整个身体都要投入。笛子音色清亮圆润,悠扬处绝伦无匹。凄伤之曲落到笛管中也带几分高扬,公然说与天下人知晓。箫则是万般情绪诉与自己听,一扇户牖,几家民房,都可以是箫声徘徊地。箫身长而孔疏,男子吹比较好,但必须有个深沉壮阔的背景。
扬琴也是男子的。每逢叶老师替我用扬琴伴奏,琤琤琮琮,纷纷繁繁,铿锵中轻盈可喜。许多东西要交代,但交代得有条不紊。古筝是女子的,人要素静,且要低眉垂睫,一派清简。一种凄婉处,万物皆沉静下来。二胡无论如何是男子的。箫笛是情绪多于故事,二胡则是说不尽的故事,拉来拉去拉不完。想象中拉二胡的该是个长方形脸,瘦,穷──至少不能太富裕,穿一袭浅灰夹袍,在露冷的小天井里、老榕树下,满地青白的月光像碾碎的玉。夜阑人静了,想起往事,真是唉唉唉三声唏嘘。
百般乐器,无论吹弹敲拨,皆不可有表演之心。此心一生,魔障即生,就算多精通也是不成大器的。惜笛人说惜笛话,有此两句:“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
(有删改)
14.简要概括文中叶老师的形象特点。(4分)15.赏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6.倒数第二段关于扬琴等乐器的叙写有何作用?(4分)
17.结合全文,探究文末“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0题。
医学的“混账” 王一方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有些词语是需要进行一番甄别的。譬如“混账”,本来意义是商务交往中的“账目混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混账”变调了,逐渐演化成一个道德感、情绪感都很强的训斥语。其实,这世界是复杂的,许多事、许多学问都遵循“混沌”的原则与规律行事,不会全是“小葱拌豆腐”,需要“王顾左右而言他”。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以会计或审计的头脑处事,把“混账”的眼光与多元的思维统统打倒。
无疑,人类认识自身的医学是复杂的,它的身份就有些“混沌”。医学是什么?一直是一个问题,是科学?是人学?在国人这里,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罗大众,都坚信医学是科学,只有“一小撮”人文学者认为医学也是人学,但在西方,“医学不是科学”的认知却是十分普遍的。或者可以折中一下,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基础医学是科学,临床医学更多的是技术与艺术,因此,诺贝尔奖的医科分项叫“生理学及医学奖”。
如果遵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传统与立场,医疗活动中的许多程序与内容是必须入“另册”的。譬如“病因”,科学的病因学必须是客观的,因果链条的演进关系是循证的、确凿的。统计数学的导入提升了医学群体研究以及疾病规律认知的水平,但是无法突破“个体”医学研究的复杂性“高墙”,抵达“个体”人类的多样性、复杂性包裹的“真理内核”,因此,许多情况下,尤其是个体疾病的因果分析都是推测性的、或然的、片面的。现实的研究瓶颈是“脑科学”的精微奥秘至今迷雾重重,人类的生物学属性与灵魂性,即心理、社会、人文属性无法在这里融会“并账”,只能简单“混账”。
病因学的“混账”必然波及到治疗学,科学的治疗应该是针对真实病因的“靶心”处置,但无奈我们很多情况下,无法寻找到真实的、彻底的、完整的“靶心”,也就无法给出病因学治疗,而只能做发病学、症状学处理,甚至只能做泛化的准心理学治疗。心术不纯者更是为了提取药品奖励,把有用的,没用的,甚至有害的药品统统堆上去,开的不仅仅是学理上,更是良知上“混账”的处方。
回顾一下近代医学的历史,检点一下自己的医疗行为:医学都干了些什么?都能干些什么?美国有一个不知名的撒拉钠克湖,湖畔有一座医生的墓庐,墓碑上这样写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个墓志铭真实地表达了近二百年来人类医学与医疗的心态与姿态。
也许,仅仅从理论医学与伦理的层面来讨论有些“干涩”,我们可以回到鲜活的医疗生
活中来“拉家常”。一个医师与病人共同的日常经验就是——疼痛。在临床上,疼痛是最普遍的主诉,最直接的求医动因,是底座最庞大的“冰山之尖”。因此疼痛治疗遭受的社会批评也最多,如“治标不治本”的症状学处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其实,根子都在疼痛形成、表现的多元性、多样性、复杂性上。每一次疼痛的发生与演进都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故事,都是一个心理、社会事件,甚至是一个精神事件,仅仅从生物学向度去解读是分内的,省事的,但也是苍白的,片面的。许多临床大夫不愿意接受“混账”的多元探究思维,而惯性地循着生物学还原论的思路继续“分账”下去,一时恐怕也难以指责他们。不过,一旦脑科学的秘密被破译,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的交换密码与机制被找到,局面就会发生巨变,到那时,人类不仅可以轻松地疗治疼痛,还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认识生命、疾病、死亡,驾驭自身的命运。
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着眼于未来医学的远景,着眼于医学的“必然王国”境界,当下还应该有那么一些对“混账”的宽容。
(选自《读书》2006年第2期,有删改)
18.请概括全文的论述思路。(6分)
19.结合语境,分别解释两处画线短语的含义。(6分)20.文章第五段引述医生的墓志铭,有何作用?(6分)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少不了游戏。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处事方式,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游戏,有的需要积极投入,有的则要保持距离。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D2.C3.B
4.B5.C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C 7.B 8.(1)你真是个愚蠢的人啊!不出十年,这里就要一片荒芜了,为什么还要去当官呢!(4分,判断句1分,“狐兔游”1分,“何以……为”1分,语句通顺1分)
(2)(我)于是另外写了这篇传记,把它呈给史馆,希望编纂史书的人有所选择。(4分,“别”1分,“上”1分,“冀”1分,语句通顺1分)
9.淡泊功名,崇尚古风,狷狂不羁,安贫乐道。(4分,每点1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视听结合,俯仰结合,动静结合。(3分,每点1分)
11.淹留巴蜀,国事艰危,年华老去,兄弟离散。(4分,每点1分)
12.上句照应开篇景色描写,同时以宁静春色反衬诗人内心的焦虑不宁;下句刻画了诗人翘首北望的形象,暗示诗人心系朝廷、忧怀未已。(4分,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1)则孤陋而寡闻(2)善假于物也(3)来吾道夫先路(4)以咨诹善道(5)抚四海于一瞬(6)此情可待成追忆(7)惊涛拍岸(8)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4.注重启发;恬淡祥和;宽容耐心;才艺丰富。(4分,每点1分)
15.通过想象的画面,传达出“牧童短篇”一曲的音乐特点;化用诗文,文字典雅,营造意境美;运用拟人修辞,形象地表现出时光的盘桓与绵长;句式整散结合,富有节奏感。(6分,每点2分,答出任3点即可)
16.内容上,表达作者对不同乐器的独到理解,体现叶老师的音乐素养及对“我”的影响;结构上,为后文表达对艺术和人生的领悟张本。(4分)
17.笛声清亮,让人霎时获得心灵的感动;音乐丰盈,启悟人生,使人心中雪亮;叶老师言传身教,使我对艺术和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奏百般乐器,须屏除表演之心;处喧嚣俗世,须保持冷静淡泊。(6分,每点2分,答出任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8.首先,由“混账”的本义引出观点,即我们不能把“混账”的眼光一概否定;然后,具体分析医学上存在的种种“混账”;最后,呼吁对医学上的一些“混账”应持宽容态度。(6分,每点2分)
19.病因学的“混账”指:对于个体疾病的因果分析都是推测性的、或然的、片面的。良知上“混账”指:医生为追求个人利益违背良知滥开药品。(6分,每点3分)20.墓志铭表达了人类医学的真实处境,含蓄回答了前文问题,从而启发读者思考人类医学的局限性。(6分)
七、作文(70分)
21.参照高考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