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汉翻译练习1
1、开幕典礼致辞 尊敬的在座的朋友们:
值此日本铃木株式会社驻上海办事处开业之际,我谨代表上海市政府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木村先生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随着中日之间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间的经济贸易交流和技术合作也与日俱增。今后,我们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共同努力,积极合作,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新的贡献。
现在,我提议,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为我们之间的技术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先生们的健康,干杯!
2、科技说明文
以水为例,大气中常常含有一些水蒸气,所以气温下降到露点时,就呈饱和状态。若温度进一步下降,一部分水蒸气便液化而成小水滴。这种水滴在上空浮游称为云,在地表面附近浮游称为雾。
3、记叙文(日记)三月十五日
早晨,比平时稍微早了些,在八点半左右离开房间。在公寓楼房的大门口,意外地遇见了诚君。我们边走边谈走向车站。他说他每天到中文学校学习,作业很多,忙得不可开交;他打算将来做新闻记者。正当客流高峰,来了一辆非常拥挤的电车。他说,他不愿意坐拥挤的电车,便等了下一辆。
4、ウールの薄いワンピースを着ていたが、一寸汗ばんでいた。暖房は、申し分のない暖かいさだ。夏服でもいられる程なのである。戸外は曇天に風が乾いて強く、早く厳冬が来ていた。師走の空が、窓から見える。今日離れる日本の空だ。地唄のような、父のような空だ。邦枝は暖かい部屋の中から、寒い空を見ている。(有吉佐和子《地歌》)
5、まだ九月のはじめだと言うのに、思い出したように三日も四日も冬の外套を着なければ、ガタガタするような天気が続いた。軟らかいカサカサした稲の茎が処々黒くなって、そこから折れた。――風が吹くと、何時でも大海原のうねりのように重くなびく稲が、ツンツンと頭を一本一本突き出して、それが乾いた、軽い音をたてた。(小林多喜二《沼尾村》)
第二篇:日汉 翻译 技巧
日汉翻译技巧之新究
摘要: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道德观念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的谚语显示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谚语翻译则是传达寓意,传播文化的桥梁。而翻译中的“注释”是译者实现其翻译目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翻译实践来看,翻译“注释”策略运用不当,难免导致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了解其文化内涵及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灵活、准确地运用“注释”翻译策略,使“注释”技巧在翻译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关键词:日汉 文化 注释 翻译日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
1.1 表现日本气象及自然环境的谚语
日本的谚语中表现气象方面及自然环境的谚语很多,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天气富于变化及日本的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有关。因此激发了日本人珍爱自然,对大自然讴歌赞美的情怀。在大量的日本谚语中反映了这种情绪。总结出大量生活观念、教训。
关于天气的有:
朝曇りは大日のもと
雨の夜あがり明日は雨
蟻が高いところに集まると雨
关于动物的有:
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
浅みに鯉
猫は長者の生まれ変わり
关于植物的有:
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
蕎麦の花も一盛り
青菜に塩
1.2 传递社会经验、发人深省的“社会谚”
除了反映天气和自然现象的谚语之外,日本的谚语中很多还传递了社会经验、耐人寻味的“社会谚”。这些谚语告诉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如何开阔眼界。从这些谚语中明显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
己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なかれ
可愛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三人よれば門殊の知恵
1.3 反映日本宗教信仰的谚语
日本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又是个信仰无常观的国度。古代的日本人受儒教及佛教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淡泊,无常的国民性格。这些性格使日本人在对待人生,处事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在日本那种独具个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为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在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中儒教给予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而神道是日本本土的教义,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儒教的仁爱,神道的调和以及佛教的行善治恶,因果报应这种思想对日本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从日语的谚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門松は冥途の旅の一里塚
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
苦しい時の神頼み
等等。此外,关于佛教的有: 煩悩あれば菩提あり
見ぬは極楽知らぬは仏
坊主憎けりゃ袈裟まで憎い等。日本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对谚语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变革,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固有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广泛的文化环境。日本人思维上的特征是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具体性。因而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同时表达的方式往往又是含蓄,暧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想支配。日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
2.1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具象性
具象思维就是具体而形象的思维。具有具象思维的日本人喜欢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用客观具体的形象或者动作来表达。他们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对抽象意义进行表达,通过直观表象去领悟象征意义。日本是一个岛国,单一的民族,长期封闭的社会形态,使日本人形成了单一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又造成了日本人在联想上的模式化。日语谚语中的比喻大都带有具象性,就像一幅田园式的静止图画。这种思维方式在日本谚语种留下了轨迹。例如:
颚で背中搔<、風に柳、狐と狸、月前の星,等。
日本人的具象思维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并一直延用至今。
2.2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整合性
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的力量,十分强调集体的整合性。他们认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只有在集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必须保持个人与集体的这种和谐。标新立异,脱离集体,以自己为中心等的行为在日本没有市场,会遭到周遭的排斥。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
出る杭(くい)は打たれる
衆力功あり
人は情け
最典型的谚语莫过于「和を以って貴しとなす」这个谚语了。它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成为日本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成为安邦治国的最高信条。
2.3 日本人行为方式的暧昧性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日本人形成了自身的行为方式,他们怕给对方造成伤害,因此不正面冲击对方,说话暧昧,遣词造句含蓄,而更多的是让对方去猜测它的内涵。日本文化也常常被称为“言わぬ”文化。在日本谚语中也有不少反映了日本人的这种暧昧语言。反映了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比如:
言わぬが花
言うた損より言わぬ損がない
言わぬは言うに勝る
除此之外,“弦外之音”、“未言之情”、也是日本语言表达的重要特征。
3“注释”翻译技巧的运用
注释是翻译者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添加到翻译文本中的、原作中没有的解释、说明或译者个人的理解。注释的内容主要是补充背景材料、介绍风土民俗、介绍人物或特定时间、介绍社会人文知识以及译者认为应当补加的说明等,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翻译实践的现状是:译者在是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至喜好来处理,没有或许也不需要有相应的规则加以限制。虽是这样,但“注释”技巧的运用应掌握如下几项标准:
①简洁明了,意思到位。过多过长的注释会干扰读者的正常阅读。
②体会原作,当注必注。要有针对性,根据译作设定的读者群决定是否加注。
③标记清楚,位置适当。根据原作的篇幅、题材决定注释的形式:句中加注、页后加注、文后加注等。
文化的差异使注释的存在有着必要性。除某些专业文章对语言本身进行注释之外,可以说注释基本上是文化的注释。在谚语及文学翻译作品中使用注释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译作的流畅,给阅读带来不便,但为了使译作能够尽可能地展示原作的文化内涵,如实传递原作中的文化信息,注释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谭载喜先生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理解如此重要,同时也正是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完全传递,构成了翻译中的难题。那么,注释的合理运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文化视角下日汉谚语“注释”翻译 “归化”与“异化”技巧
在谚语翻译中,对于原作中一些具有文化内涵而难以翻译之处,一般采取两种策略:即: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日语翻译成汉语的“归化”可以说成汉化,它采取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对中国读者来说有亲切感,其好处在于中国读者容易阅读,弊端是译文常游离于原作太远,使译作失掉了原作的文化意境和内涵,减少了读者阅读日语谚语的新鲜感。“异化”的好处在于能够使读者获得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不足之处是阅读可能不够流畅,甚至或许艰涩难懂。
比如在翻译谚语时,把“猿も木から落ちる”译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把“噂をすれば影を指す”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是典型的采用了归化法的翻译。这基本上是意译,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原来日语的韵味,用汉语的形象取代了日语原有的形象。如果把这两个谚语分别翻译成:“猿猴枝虽高,会从树上掉”和“说到此人时,此人身影现”,那么它就保留了日语原来的形象,并且很好地传达了原有的信息,比较俏皮又比较忠实原文,虽然显得比较罗嗦,但相对比较生动。
在日汉翻译中,是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异化的手法更为我国翻译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可,有的认为除了上世纪30年代异化法曾一度占主导地位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翻译者都运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法。无论是运用哪种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论是好是坏,最主要的核心是关注是否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4.1 翻译时要符合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当今的文学翻译理论中,文化的翻译占有了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读者能否正确理解译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关键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文化。有些学者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化转换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原文背后的文化背景被认为是译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谚语或者文学翻译的核心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否成功,在于读者能否在阅读中了解到原作的文化背景,能否通过阅读体验到未曾亲身体验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和文化氛围。这应该是翻译谚语或一部作品要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的首要标准。
4.2 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有的译家采用了归化,翻译得很好,有的却采用了异化,效果也不差。由此可见,采用哪种方法翻译,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要来定。适合归化,就采用归化法翻译,反之就采用异化法翻译。因此在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必须兼顾归化与异化两个方面,也就是让中国读者感受到带有日语的味道,显示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语言。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掌握好了“度”,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过度归化,一定会破坏日语原有的形象和原有的文化背景;过度的强调异化,即过多地追求日语的原语形式,就有可能会过于繁琐。因此,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4.3 采用异化法时的注释
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对于注释的运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采用归化法就要摒弃注释的策略,采用异化法就必须对难以翻译、难以理解之处进行注释。
归化一般是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异化大多表现在文化传达的层面上。在日语翻译中为了让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充分欣赏到日本文化,不少人会采用异化的策略。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时候日本人的一些习俗,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不为中国人所熟悉,影响了对谚语或文学作品的理解。这样就必须加以“注释”,来更好地体会原有的文化风情和日本人原有的生活状态。谚语翻译实例分析
谚语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并经过千万人的传诵、锤炼、加工完善而流传于世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谚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谚语翻译的障碍,甚至有人认为谚语、格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根本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译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译的。在谚语及文学作品中当然也有类似的翻译难点,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长期相互影响,又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日语的一些谚语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翻译时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奇怪。
引文
1、他说“有一天志贺直哉因心里烦躁,把马路边上的地藏菩萨给踹倒了,以后就得了坐骨神经的病,孩子也夭折了‥‥”《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虫の居(い)どころが悪い”/心情不好,不高兴。
引文
2、当时忠司的继母又是去拘留所探望又是求校长高抬贵手,用尽了各种办法,但终究还是无济于事。石川达三《挫折》《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P70)。
原文作:“百方手を尽くす”/千方百计。
引文
3、我以为只要让她知道我如此生气,她就会打消念头了。《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高を括(くく)る”/小看,轻视。
引文
4、我还时常想,所谓旅行就是这样让人不知所措吗?森本哲郎《万里の旅万巻の書》《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4期(P72)。
原文作:“途方に暮れる”/不知所措。
引文
5、妻子厚子在屋里一边叠着晾洗的衣服,一边又是老调重弹。向田邦子《かわうそ》《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4期(P60)。
原文作:“はなしを蒸し返す”/老调重弹。
引文
6、虽然通向仕途的路被封堵,无法在这方面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在民间法律界仍可一展鸿图。《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P73)。
原文作:“驥足を伸ばす”/才能,奇才,发挥才能。
引文
7、太好了。果然三轮子没有察觉出来。但决不能在这儿就喜笑颜开。向田邦子《鮒》《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2期(P65)。
原文作:“相好を崩す”/笑逐颜开。
结论
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这与原作的风格、特点以及译者个人的爱好有很大关系。查阅日本谚语的翻译,可以发现日本谚语翻译究竟是归化还是异化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更多的译作在努力保留和展现原作语言特色和文化风采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做到易读、易懂,在走一条倾向于异化法的中间道路。因此“注释”始终受到大多数译者的重视。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乃至生活习俗有相近之处,在某种场合,不需要所谓的归化,但同时两国的民族又各具特色,为了凸显两国的民族文化,需要以异化法的手段显出的文化上的距离。目前翻译界对注释的形式、作用等的种种分析基本是以英文的翻译为对象的,对日本文学翻译中的注释问题涉猎很少。因而日本谚语甚至日本文学翻译的注释有它的独特性,这主要是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相互间的交流、融合较深,同时又有彼此间较强的文化上的独立性,各成统一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冯明舒,中日谚语比较初探.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增刊.[2] 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3] 中根千枝,日本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4]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5] 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悉.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03.[6]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年1月.[7] 赵冬玲,日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职业时空2008/07.[8] 张景一,浅析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从日语翻译中的文化策略谈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S1.[9] 李锋传,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02.[10]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第7页.
第三篇:日汉翻译技巧之新究
摘要: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道德观念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的谚语显示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谚语翻译则是传达寓意,传播文化的桥梁。而翻译中的“注释”是译者实现其翻译目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翻译实践来看,翻译“注释”策略运用不当,难免导致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了解其文化内涵及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灵活、准确地运用“注释”翻译策略,使“注释”技巧在翻译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关键词:日汉
文化
注释
翻译
1日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
1.1表现日本气象及自然环境的谚语
日本的谚语中表现气象方面及自然环境的谚语很多,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天气富于变化及日本的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有关。因此激发了日本人珍爱自然,对大自然讴歌赞美的情怀。在大量的日本谚语中反映了这种情绪。总结出大量生活观念、教训。
关于天气的有:
朝曇りは大日のもと
雨の夜あがり明日は雨
蟻が高いところに集まると雨
关于动物的有:
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
浅みに鯉
猫は長者の生まれ変わり
关于植物的有:
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
蕎麦の花も一盛り
青菜に塩
除了反映天气和自然现象的谚语之外,日本的谚语中很多还传递了社会经验、耐人寻味的“社会谚”。这些谚语告诉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如何开阔眼界。从这些谚语中明显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
己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なかれ
可愛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三人よれば門殊の知恵
1.3反映日本宗教信仰的谚语
日本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又是个信仰无常观的国度。古代的日本人受儒教及佛教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淡泊,无常的国民性格。这些性格使日本人在对待人生,处事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在日本那种独具个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为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在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中儒教给予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而神道是日本本土的教义,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儒教的仁爱,神道的调和以及佛教的行善治恶,因果报应这种思想对日本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从日语的谚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門松は冥途の旅の一里塚
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
苦しい時の神頼み
等等。此外,关于佛教的有:
煩悩あれば菩提あり
見ぬは極楽知らぬは仏
坊主憎けりゃ袈裟まで憎い等。
2日本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对谚语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变革,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固有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广泛的文化环境。日本人思维上的特征是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具体性。因而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同时表达的方式往往又是含蓄,暧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想支配。日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
2.1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具象性
具象思维就是具体而形象的思维。具有具象思维的日本人喜欢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用客观具体的形象或者动作来表达。他们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对抽象意义进行表达,通过直观表象去领悟象征意义。日本是一个岛国,单一的民族,长期封闭的社会形态,使日本人形成了单一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又造成了日本人在联想上的模式化。日语谚语中的比喻大都带有具象性,就像一幅田园式的静止图画。这种思维方式在日本谚语种留下了轨迹。例如:
颚で背中搔
第四篇:日汉互译
XXXXXXX学院(论文)
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XXXX
I
2014/6/12
日期:XXXXXXX学院(论文)
摘 要
翻译要实现的目标是忠实的传达原文,实现“顺、迭、雅”。但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其原因是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障碍。文化障碍是最常见也是最忌简单处理的因素。由于自然社会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化障碍。这也对双语之间的完全转换产生了制限。日汉各有其自身文化烙印与文化色彩,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并成功地进行日汉的互译,就必须首先对日汉两种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日汉两种语言有着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同时这两种语言还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绝不可只考虑语言的转换,还应增强文化意识,要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达到准确介绍异国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日汉互译
文化差异
II
XXXXXXX学院(论文)
目录
1.引言......................................................................................................................1 2 文化差异和翻译原则...........................................................................................2 2.1 生活环境的差异..............................................................................................................2 2.2 生活方式的不同..............................................................................................................3 2.3 审美意识的差异..............................................................................................................4
3.日汉翻译中文化障碍的主要表现.....................................................................5 4.结语.....................................................................................................................7 致 谢.......................................................................................................................8 参考文献...................................................................................................................9
III
XXXXXXX学院(论文)
1.引言
中日两国文化关系密切。自汉朝起,两国便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最初日本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后来从中国引进了文字,并逐步用汉字的结构制造了日本的假名, 于是形成了既有假名又有汉字的日语。因此, 一般人都认为中日语言同宗同源, 在翻译上不会有什么障碍。但在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的文化反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之中。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两个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往往习惯于用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去理解他民族的语言现象。这就难免出现彼此不大理解甚至误解或曲解而影响或破坏交际效果。在此,我们应总结出日汉互译中出现的一些不同,以此折射出一些中日文化差异。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可以说,翻译是一门集创作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语言艺术,涉及到诸如语言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多门类学科。翻译的目的在于利用两种语言相互转换进行思想和文化交流。由于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活动不仅仅表达了行为主体的思维内容,同时还反映了主体的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等深层次的文化特征,因而,翻译便不再只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转换工作,而更是一种源语言与目的语言所生存的文化之间的传递行为了。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顾及两种语言特征和两种文化差异,轻者很难再现所译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和文化内涵,重者有时甚至会产生由于翻译的失误而导致的文化冲突。本文从分析中、日文化几个方面的差异着手,探析中文和日文翻译之间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XXXXXXX学院(论文)文化差异和翻译原则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往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日本人称:「中国は日本の文化の母国である」(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至深,日本人的思想、情爱、伦理、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无不带有中国古文化的痕迹。但由于日本民族一方面善于追求新事物、新观念,喜好模仿,并能巧妙地将他种文化有机地调和吸收,变为己有、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又顽固地坚持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意识等,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排斥性地选择与本民族文化不相冲突的、并可完善自己的东西,执著地维护民族的自我意识的这样一种双重性格所致,中日文化又存在许多相异的方面。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两国间的文化差异,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鉴于中日两国历史上和地理上的文化交流特点,翻译工作也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在涉及到文化方面的翻译时不能采取入乡随俗的办法,这种翻译无助于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达不到翻译的目的,反而起到了阻碍的副作用。
2.1 生活环境的差异
中日文化上的差异,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绝不能互相替代。水稻是日本人赖以生存的作物,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对水稻及其相关的事物(如「米、飯、餅、畔、田、畑」等)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日语语言中有许多和水稻有关的表现方法。如:表现自私行为、一切为自己利益着想,称「我が田に水を引く」;形容事情棘手不好处理,称「餅を搗く」;形容各有所长,称「餅は餅屋」;形容吃不上饭、揭不开锅,称「飯の食い上げになる」;由于喜欢对方以致把任何东西都不假思索地送给对方,称「田もやろう畔もやろう」;表示殊途同归,称「田を行くも、畔も行くも」;形容有地位而无实权,称「餅の形」; 福从天降,称「開いた口へ餅」;锦上添花,称「餅に砂糖」;穷奢极侈,称「餅の皮むく」等等,都是稻米文化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因此,在汉译这些词语时,应译出这种“稻”的异味。水稻在中国尤其南方广为栽培,但中国农作物品种繁多,因此水稻并没有形成单一的文化。反之,树木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它不但为中国人提供了诸多方便,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形成了树木文化的语言特色。因此在日译时也不可不顾及中国文化的这种“树”味。如:用“樱唇、樱桃小嘴、杏眼、桃腮、柳眉、杨柳细腰”等来形容婀娜倩女。用“桑梓”或“梓里”比作故乡;以
XXXXXXX学院(论文)
“桃李”比作门生、弟子,以“枇杷门巷”暗示妓女居所⋯⋯。可以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单纯的语言翻译是无法完成传递文化信息这一任务的。雨水对于水稻栽培至关重要,但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的降水量却并不很多,因此黄河流域主要以旱作植物为主。然而,在日本,由于是岛国,充足的雨量不仅带来丰富的植被,而且使得日本人对于雨有一种特殊的敏感。降雨已非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现象,它与日本那种独特的阴湿文化不无关系。日语中有许多描述雨的词汇。如「春雨」「小雨」「大雨」「凍り雨」「氷雨」「地雨」「俄雨」「夕立」「時雨」「五月雨」「豪雨」「白雨」「麦雨」「微雨」「梅雨」「土砂降り」「朝雨」「丑雨」「気違い雨」「霧雨」「小糠雨」「桜雨」「村雨」「漫ろ雨」「袖笠雨」「照り雨」「通り雨」「長雨」「涙雨」「横雨」等等不下一二百个,不同的季节,同一季节的不同时间,一天里的不同时辰,说法各有不同。对于雨的精细描写,是日本人阴翳礼赞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翻译中很难准确完成的棘手之处。
2.2 生活方式的不同
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体现,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各自的文化上均会得到充分的显现。中日文化的差异最明显的还是体现在饮食文化之中,这是不同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不同的民族意识,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意象。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封建主义起着主导作用,封建士大夫阶级有权有势,在生活上为所欲为,穷奢极侈,变换着吃法,随之也就产生了众多吃的学问。平民百姓生活艰辛,鱼肉荤腥是很难享用的了,不过在士大夫阶级吃的学问的影响下,一旦弄到点儿鱼肉什么的,也不甘粗制滥造,总是想方设法精心烹饪一番,当一饱口福之后,在精神上也能获取某种安慰。反观日本,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史,其封建阶级的势力,远不及中国的雄厚,且日本地域狭窄、物产不丰、尤其是明治维新以来,接受欧美文化较快,统治者的目光重点放在对外扩张、经济发展上,因此也就很少顾及吃的了。在日语语言当中,有关烹饪手段的词汇,寥寥无几,只不过是「煮る」(熬、煮、烹、炖)、「焼く」(烧、烤、焙)、「炒める」(炒、煎)「茹でる」(煮、熬)、「煎る」(煎)、「揚げる」(炸)等有限的几个。而中国的烹饪手段,可以说是丰之又丰、繁之又繁。仅从一个字的动词来数就有“炸、爆、溜、馏、扒、烧、焙、炒、炖、烹、熬、煮、焖、烩、烙、蒸、烤、炝、熏”等不下几十种。日译这些专业术语时,很难找到恰当的词语与之对应,作到等值翻译,也只能是作些相应的解释。如:焖/ふたをしっかりしてとろ火で煮る;炖/食品をとろ火でゆっくり煮る;炸/油で揚げる;炒/油でいためる;烹/油でいためてから液体の調味料をかける;馏/暖めなおす;溜/油で揚げ上にあんをかける⋯⋯。有些菜肴名称日
XXXXXXX学院(论文)
译时还简单,如:“烤鸭”可以译作「アヒルの丸焼き」或干脆直译为「コーヤーズ」。然而,有些菜肴的名称翻译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如:“熬白菜”译作「白菜を汁をたっぷりにして煮る」;“溜肉片”译作「肉の揚げたものをあんかけした料理」。有些菜肴名称译来更为繁杂。如,“烙饼”译作「麦粉を水にといて鉄鍋やほうろくに油を引いて焼いた粉食品」;“爆肚儿”译作「羊の胃をごく短時間熱湯に入れて弾力性を有する程度に軟らかにした料理」⋯ ⋯。这种情况反观日本亦然。例如,中文的“卡拉O K ”一词源于日本,它的原身是「空オケ」或写作「カラオケ」,其“空”表示“没有、无人”等意思,“オケ”是__外来语“オーケストラ”的简略说法,意为“管弦乐团”,也就是“没有人的伴奏乐队”。后来这种自娱自乐的唱歌形式风靡世界,中文勉为其难地翻译成“ 卡拉O K ”,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如,「スナック」、「パチンコ」等等。
2.3 审美意识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民族文化中最深层、最核心的部分,它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一点一点积淀而成。中日两国由于各自的发展历程、地理环境等的不同,两国的审美意识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和“凤”,这尽管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但在中国人的心中,“龙凤呈祥”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皇宫,碑坊梁柱多饰以“龙、凤”以求祥瑞、颐和,欢乐庆典,男婚女嫁也多以“龙、凤”谕示吉祥、和睦。至于语言中的“龙、凤”更是比比皆是。如:“龙飞凤舞、龙肝风髓、龙眉凤目、龙意凤姿、龙跃凤鸣、龙幡凤色、丹凤朝阳、有凤来仪、龙马精神、龙蛇飞动、龙腾虎跃、龙骧虎步”等均系褒义词。还有形容地势之险峻、精神之壮烈,诸如:“龙盘虎踞、龙潭虎穴、龙战虎争、龙争虎斗”等说法也屡见不鲜。由于崇尚“龙、凤”,中国人的姓名中不乏“ 龙、凤” 二字。尽管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尤深,但这种传统的“龙、凤”观念,日本人所知甚少,更谈不上崇尚“龙、凤”的文化意识了。反之,日本人对“狗(犬)、猪、龟”等中国人颇为贬斥的动物却抱有好感,以“犬、猪、龟”作为姓氏的也大有人在。如「犬川、犬丸、犬上、犬井、犬石、犬江、犬島、犬宮⋯」「猪川、猪山、猪口、猪井、猪内、猪本、猪坂」
XXXXXXX学院(论文)
3.日汉翻译中文化障碍的主要表现
由于历史、社会、地域、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中国人和日本人往往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都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就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文化障碍。而这些文化障碍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信息符号里,文化信息符号是一个庞大的象征系统。这些符号被称作“非规约性符号”,因为它的内涵随文化形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可以说文化障碍是由“象征”的“非规约性”造成的。
1.1语言中的民族意识化符号障碍语言中的民族意识化符号指反映该民族一切观念形态的语言信息符号。它间接地反映该文化的观念形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和“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凤呈祥”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尽管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很深,但这种“龙、风”的传统观念,日本人所知甚少,跟谈不L崇尚“龙、风”的文化意识了。相反,日本人对中国人大加贬斥的动物,如“狗、猪、龟”等却抱有好感。日本人认为“狗”忠诚,“猪”健壮,“龟”长寿。中国人则认为“狗”下贱、讨厌,“猪”污秽、懒惰,“龟”鄙俗、欠雅。
1.2语言中的民族声像化符号障碍 语言音位系统和文字系统属于民族声像化符号,包括比喻词、以听觉、视觉为感应媒介的声、像、色描写性词语、成语、谚语、俗语等。例如:汉语中有“绿帽子”之说,不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日本人很难理解它的深层含义,往往会把它当作一种时尚装束,不点明“夫 妻老寝E岛扎为”则无从知晓。此外,汉语中的“红运”、“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响叮当”.IFt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都是具有很强象征性的民族声像化符号。
1.3语言中的民族社会化符号障碍 民族社会化符号包括反映民族习俗风情以及人际关系的社会阶级及群落的惯用称呼、服饰、体语、行为特征、活动形式的词语。如中国人在饭桌上请客人吃饭时通常说:“请吃吧!”“请吃饭!”“请吃菜!”。这几种说法之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管客人的身份多么高贵或多么低微,与主人的地位悬殊差别如何明显,主人一般都这么说。偶尔还会说:“伸筷子!”,多用于关系亲密者之间,且比较随便的场合。但是把汉语的这类客套话译成日语,就有几种区别比较明显的说法。日本人请客人吃饭时根据客人身份=地位及场合的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如:“ j 扫上 < 墨0、”、“ j召L上。C < 墨、”、“ j 食 < 芒 ”、“ j 括箸老伸c L4 < 墨L ”等。
1.4语言中的民族地域化符号障碍 反映某一民族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与特征、山川I、市镇称号等文化内涵的词语都属于该语言中的民族地域化符号。例如由
XXXXXXX学院(论文)
于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的不同甲、亀次、亀沢、亀谷⋯」,据日本全国姓氏网统计,带“犬”字的姓氏有7 4 个,带“龟”“猪”的姓氏各有1 0 0 之多,可见日本人对它们的喜好。究其原因,除了日本民族对动物怀有一种亲切感之外,主要还是长期形成的文化习俗所造成的文化现象。日本人认为“ 狗” 忠诚,“ 猪” 健壮,“龟”长寿⋯⋯。对于人生,这些正是梦寐以求的品质。中国人则一般认为“狗”下贱、讨厌,“猪”污秽、懒惰,“龟”鄙俗、欠雅⋯⋯。尽管“狗、猪、龟”对人类贡献很大,但人们仍然对它们不怀好感。这也是中国的文化现象。由于中国人对它们的偏见,因此产生了许多的贬义词。仅以“狗”为了例,就有诸如“狗急跳墙、狗盗鸡鸣、狗盗鼠窃、狗颠屁股、狗肺狼心、狗苟蝇营、狗尾续貂、狗彘不若、狗马声色”以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说法。可以说每一个词都有深层的文化意义,翻译它们时,要在日语中寻求等值词汇谈何容易。在翻译成日语时不应该把“龙”的地方都改成日本人颇感愉悦的形象,以求得等值的功效。同样,在翻译成中文时也没有必要把出现“狗”的地方都转换成中国人听起来产生好感的别种动物。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存异”的原则,对他种文化所获得的理解,应是更加真实、更加深刻的理解,因而也更加自觉。
XXXXXXX学院(论文)
4.结语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相同相异,相互融合在一起,中日文化不是等效的。正因为如此,把一种异质文化通过翻译进入到另一种文化领域,这中间不可能没有差距。在文化翻译中,“求同”不易,“存异”也难,往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时还要在两者之间作出某种合理的“折中”。译事之难,莫过如此。
日汉各有其自身文化烙印与文化色彩,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日汉语言并成功地进行日汉语言的互译,就必须首先对日汉两种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语言翻译特别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信息的日汉互译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到底该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绝不可只考虑语言的转换,还应增强文化意识,要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达到准确介绍异国文化的目的。
XXXXXXX学院(论文)
致 谢
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XXXXXXX学院(论文)
参考文献
1.高烈夫.日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商务印书馆,1993 2.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刘宗和等编著.日语与日本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4.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中根千枝.日本社会[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学林出版社,1987.7.熊礼伟,《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8.白政文,《日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赤峰学院学报,第26卷第6期 9.时田昌瑞,《岩波谚语辞典》,岩波书店,2001年.
10.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11.徐一平,《日语语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五篇:翻译练习
翻译练习(2014.04.21)
一个最近的在线调查发现,中国55%的青年人缺乏生活热情,71%的青年人认为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当今中国青年人身上普遍存着焦虑现象。名牌轿车、豪宅以及享受特权生活是人们奋发努力的目标。然而,相比于高房价,高教育费用和医疗支出,他们的收入太低,收入增幅缓慢并且他们看不到摆脱困境的希望,因而产生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