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浅谈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编辑:枫叶飘零 识别码:23-41704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8 08:57: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浅谈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摘 要】丧葬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特点,蕴含了丰富的古代社会信息量。因此,认识、研究古代丧葬习俗对于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丧葬习俗;特点;社会功能

丧葬作为社会习俗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基因之一。丧葬仪礼,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

丧葬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奇葩,它所蕴藏的古代社会信息量是其他任何礼仪风俗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成为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一面不可或缺的镜子。

一、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的起源及其发展概况

在遥远的荒古时代,早期原始人没有安葬死者的习惯。《孟子·滕文公》记载:“盖世上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即原始社会初期的人们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于原野山谷。但这样尸体会遭受野兽昆虫的蚕食。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们已经对死者进行有意的埋葬了。这一方面是出于对自己集团的成员的关怀,眷恋死去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同灵魂观念和原始宗教的产生有关。灵魂不死,就成为鬼魂,人们想象鬼魂在阴间即另一个世界,也象活人一样生活而且能自由来往各地,具有活人不具备的神秘力量。尤其是氏族首领和家长的鬼魂,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握着威权,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祸。基于对鬼魂的敬畏和对阴间生活的幻想,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死人的崇拜,也就有必要对尸体进行一定的处置,加以保护,以讨好死者的鬼魂,由此产生了各种葬法和葬礼。把死者埋入地下,如果墓地没有标志,年代久远,就会难以确认,因而需要堆土成坟,便于后人前往凭吊、祭奠。土丘坟就渐渐随着墓祭的流行而得到普及。

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实施土葬,要把死者安放在棺木,然后把棺木埋入土穴,在埋棺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叫做坟,也叫做冢。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以各国国君为首的统治者们在生前穷奢极欲, 幻想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 不仅可以照旧享受原先享受的一切, 而且仍能向世人显示自己的赫赫权威, 于是纷纷建立高大的坟丘,作为自己统治权的象征。

秦汉后,随着集权的君王政权的建立,新的爵位等级制度的推行, 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帝王的坟墓规模最为宏大,称为“陵”。这一方面固然因为它占地之广、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另一方面也有以崇高的山陵比喻至高无上的帝王的意思。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 前后修建了40 年, 曾征发70 多万人从事这一浩大的工程。

唐代全国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宗族力量的加强,丧葬制度得以不断扩大,陵寝制度开始确立,为帝王修筑宏伟的陵墓,以体现封建皇权的做法,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坟墓的高低大小就成为死者身份贵贱的象征。

二、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

(一)事死如事生

受灵魂不死观念的支配,古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世界,即活人生存的现实和灵魂活动的阴曹地府,人死犹如搬家,衣食住行应该与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后总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后事,强调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譬如:把死者装进棺材时,为其准备足够的衣物,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筑坟墓时,仿照人间房屋的样式,以寓意死者在生时的居室;殡葬和祭祀时,大量焚钱烧纸,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货币等。

在我国古代社会, 人们普遍认为既然有灵魂的存在, 死者就必然到另一个世界像生者一样进行生活, 需要生前所必需的一切, 所以在丧葬过程中, 亲人要为死者创造尽可能如其生前一样的环境条件。秦始皇陵中那阵容庞大的兵马俑惊世骇俗;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地下宫殿富丽堂皇;河北遵化、易县的清东陵、清西陵气势恢宏, 所有这些均是帝王们欲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其在人间统治的代表作。

史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实,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丧礼习俗中不乏反映。“事死如事生”是我国传统丧葬习俗的基本特点之一。

(二)奉行儒家礼仪

儒家提倡孝道,对送终之礼尤为重视。在儒家经典《礼仪》中的《丧服》、《土葬礼》、《既餐礼》、《土虚礼》等篇,都是专门记述丧葬礼仪的。《仪礼》、《礼记》为后代的丧葬礼制奠定了基础,秦汉以来,无论是朝廷典礼还是民间家礼,丧葬礼仪中的葬前丧仪、五服制度、居丧守孝、祭祀亡灵等基本程式,都是根据《礼记》、《仪礼》制定的,从而使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

孟子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事死如事生”。所以陪伴灵柩的时间越长,丧葬的安排越周到,便越是尽孝。为父母或祖父母丧三年,服丧期间叫做丁忧或丁艰,不许作官,不许应考,不许结婚,不许生育子女,违反者都成为礼教的罪人,要受政府惩罚。大殓以前,守灵要铺草枕土块,丧服期内全要穿另一种衣服,不赴宴,不庆贺,不礼拜,要素食,不许形销骨立,却要作出营养不良状。热丧百天之内,理发剃须也不许。前人形容“以毁卒”,就是居丧以哀毁致命。

(三)等级色彩鲜明

在古代中国,如果人们在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死后丧葬待遇也会有别,例如:坟墓的高度大小、随葬品之多寡、碑志的规格等,都依据相应等级而有所不同。清朝礼制规定“:公侯墓地一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一品墓地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二品墓地八十步,坟高一丈四尺,围墙周围三十五丈;三品墓地七十步,坟高一丈二尺,围墙周围三十丈„„七品以下墓地为二十步,坟高六尺,围墙周围十二丈;庶人墓地九步,坟高四尺,围墙周围八丈。”[1] 同时,丧服制度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居丧者与死者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 叫做五服。在父权、夫权的社会中,对父系亲属的服丧范围十分宽泛, 并且比母系、妻系重得多, 如对曾祖父母是第二等的齐衰, 而对外祖父母是第五等的缌麻。夫妻之间,妻为夫服最重之孝斩衰三年, 夫为妻则只服齐衰。丧服制度既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 又反过来使宗法制度更加严密, 二者不可分割。受传统伦理思想的支配, 强调尊卑等级, 不容犯上僭越。

不仅如此,同样是死,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死了,对其死的称谓也完全不同。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死者称谓尊卑不同,可见社会等级昭然。在死者的用饭方面,“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 天子饭九贝, 诸侯十, 大夫五, 士三。”在死者殓衣方面,“士三十套, 大夫五十套, 君百套。” 对棺椁重数规定,“天子棺椁四重, 诸侯三重, 大夫二重, 士一重。”对坟墓的称谓及修造规定,“帝之葬地曰陵, 显贵者赐葬陵旁曰陪陵, 余曰茔、冢、坟、墓。”以上种种,不难看出,森严的等级制度成为我国丧葬文化的一大突出特征。

另外,丧仪中“饭含”的习俗也是社会等级森严的佐证。《说苑·修文》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如果违背丧仪的规定,官府往往会以“僭越”的罪名查办。史载:汉桓帝时,宦官赵忠僭越礼制,私自使用“玉匣”葬父,结果“,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2]就这样,人们借助丧葬礼仪将人世间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关系堂而皇之地植入鬼魂生活的阴曹地府。

(四)丧葬形式多样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不相同,从而使丧葬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土葬和火葬是比较普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水葬、树葬、天葬、悬棺葬、瓮棺葬、屈肢葬、二次葬、割体葬,等等。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多姿多彩,形式不拘。实际上,各种葬式又昭示着人们不同的信仰象征。人们采用土葬是相信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死亡只不过是一种自然回归,再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人们采用火葬是相信灵魂会随着火苗而升入天国,肉体是可灭的,而灵魂是不灭不死的。人们采用崖葬是因为人类长期居住山洞,道教产生后,认为人死“羽化升仙”,而崖葬高出地面,是成仙的理想场所。水葬是人类把江河湖海视为生命的源泉和灵魂的归属„„可见,人们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埋葬方法都是在其不同信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五)讲究厚葬、久祀

中国人祭祖恨不得上溯到几代,甚至是几十代,随葬品更是丰厚。早在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就有随葬物品的发现。最初的随葬物品都是死者生前使用过的武器、工具以及少量陶制生活用品和简陋的装饰品。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集团的上层成员凭仗权力巧取豪夺过着奢侈的生活,并幻想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仍能享受富贵,往往用一些能显示身份地位的专用品及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珍奇玩好之物随葬,从而形成了厚葬的风气。

这种葬品丰厚、讲究排场的丧葬风俗,既表达了人们永享富贵的愿望以及对俗世生活的无比留恋,也是人们对祖先表达无比崇敬心情的一种方式。

由于厚葬浪费大量的社会财富,无益于死者,有损于生者,而且容易导致盗墓,其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渐为世人所不取。一般说来,后世除帝王陵墓和少数显贵富豪的墓葬以外,用大量贵物品随葬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随葬物品,一直延续到今天,那就是明器。所谓明器,是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并无实用价值的各种器物的模型,所用原料多为陶、瓷、竹、木、石等,所模仿的有礼器、工具、兵器以及车、船、仓、井、房屋庭园等等,甚至还有人和各种家畜鸟兽。今天在一些地方此种风俗仍十分盛行。

三、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生与死这一对矛盾统一体如影随形贯穿着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丧葬习俗作为一种沉淀深厚的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功能。

(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古代丧葬习俗中所奉行的不少原则与封建“三纲五常”的精神相吻合,这就在客观上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功能。譬如:丧葬习俗中的五服制度,它奉行“尊尊”“、亲亲”的原则,将国君与臣子、宗族中的长辈与晚辈、本族与外亲间的卑尊等级关系以服饰和礼制的形式加以了格式化,使封建“三纲五常”的精神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中,从而取得了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之功效,这对维护传统封建统治秩序无疑起了促进作用。

(二)强化社会伦理规范

在古人眼里,死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 它所引起的悲伤哀痛也是人类其他事情所无法比拟的。而送死,乃是为人子者应尽的孝道。因此,丧葬不仅仅是安葬死者,而且还可以强化以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史云“: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不仁爱生于丧祭之礼不明。故曰: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大戴礼记·盛德》)可见,丧祭可以强化人们的仁爱之心和行孝之道。史又称“: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之礼众矣。”(《大戴礼记·礼察》)也就是说,若没有丧祭之礼,则君臣之义和父子之情就会弱化,致使伦理道德崩坏。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丧葬中的这一社会功能,竭力推崇以孝为本,以巩固其统治基础。

(三)凝聚血缘亲族关系

古代丧葬习俗通常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进行的。譬如:村寨里有人亡故,血缘亲族会立马停止手边的事来办理丧事。因此通过丧葬习俗,可以进一步认同和强调这种血缘或者家族关系,增强氏族或家族内部的团结,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显示族人集体的力量,同时还能起到教育本族成员、强化其亲缘观念的作用。

(四)提供历史研究史实

古代丧葬习俗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文明和丰富的历史史料(如安阳殷墟的挖掘),为我们认识历史、探索古代社会的渊源提供了线索,对于古代传统文化也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对我们现今的历史、社会、民族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史实。

综括全文,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博大精深,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对于巩固社会统治、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密切人们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研究的资料具有重要功效,很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古代丧葬习俗作为封建产物,其陈规陋习、繁文缛节是应该废除的。

第二篇: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丧葬,又称为白事,过去都具有较重的封建伦理和迷信思想,礼俗繁多。解放后,大都从简了。当今的习俗,大致有如下内容。

净身装衣:人在百年归寿前,要按男左女右之规,在厅堂一侧铺上床,然后移置床上守终。同时属女性者,要替其梳头,若是男性,则要刮胡子。去世后,由死者子女或兄弟婶母到河(井)边盛回一小盆水(又称灵水),加抹药(秽草)和柚子叶煮之,替其浴身。毕后,按男双女单的寿衣为亡人着衣,并将一枚银币放于其口中谓之含口银。然后让亡者头里脚外地躺在床上盖上寿被,头戴寿帽,脚着白布底寿鞋。同时在亡者脚前放祭桌,放上一个香坛,点上蜡烛,摆上碗饭,饭上插一双筷子。

报丧上孝:特地向族戚友告知家人不幸去世的消息,谓之报丧。去报丧者把书面讣告交给主人,未备书面讣告者,就把某人逝世,何时入殓,何时出殡等告诉主人。其方式有专程登门口诉和讣告两种。无论父死(称正寝)母亡(称内寝)作为其子女、儿媳等都要先向本族长辈下跪泣告,随后由本族治丧理事会派员到母外家及五代内的姻亲家报丧,至于其他的族戚友一般则以讣告形式通报。过去有父故由宗亲主事,母亡则由母外家说话算数的礼制,其目的是警示人们在父母生前,要尽到作子女的孝敬之责,故民间至今仍有父亡畏族亲长辈,母逝怕舅父表兄之说法。向宗长和母外家跪泣,除表悲伤外,还有祈望得到他们的关心,理解和帮助之意。

按丧葬礼制之规,从亡者尸体移至厅堂始,所有丧家男女,要披上麻衣守孝。一般情况下,都不宜离开,甚至就餐,也得在地上,不许上桌。凡有房亲族友来吊唁时,都要跪在灵侧磕头答礼。连五服内的房族成员及眷属也要按制挂孝,女儿媳妇还要哭尸,诉对亲人的思念。与此同时,要请阴阳,要张贴门联,门联皆用白纸,只有高寿的亡者张贴红对,意把白事作红事办。

作为主家出嫁的女子,侄女,侄孙女及嫡亲得悉报丧后,都要以奠仪、香烛、锦衣、挽联及挽帐等专程前来或以其他方式以表悼念,尤其是女性,将到家时一路哭诉,其悲哀情绪,更催人泪下,如是女性亡者,其娘家的悼念方式尤为隆重。

排七

入殓钉棺:将亡者尸体装入棺椁,谓之入殓。入殓时,先由孝男蹲跪在亡者身边为其喂饭,方式是用筷子的一端先喂亡者,后用筷子另一端夹饭菜自食,以示送别;未满三岁的直系儿孙,要由大人抱着,从棺椁中间传过,以免死者以后亲近儿孙,为儿孙免除病灾易养成人;如夫妇一方去世,另一方要与亡者分梳,即将一把完整的发梳,折断一半,放入尸体脚下,以示夫妻分离,永不干扰;同时把亡者生前最喜爱的生活用品放在其手中,以备亡者在地府使用;此外,还要在亡者手上放一串粘(籼)米糍,意给亡人喂犬,以平安走过奈何桥。盖棺前,亡者的儿媳,还要点燃香火,在寿衣一角,烧穿一小洞口,意是亡者到了九泉后能认得自己的衣裳。大殓时,要按道士择定的吉时盖棺,然后钉棺。钉棺时,属男性亡者由族上长辈,属女性亡者,由其娘家长者,在棺椁一角,轻轻地钉一下,然后交由有关人员正式钉棺,而钉棺人员又必须留一枚钉子以作“留丁”(子孙钉)盖棺后,孝子及内眷仍要守尸守孝。

祭奠出殡:祭奠即用祭品向亡者致祭。是为亡者出殡前一次颇为隆重的致祭仪式。按本地习俗,祭奠一般定在中午至下午四点间进行。致祭前先把棺椁从厅堂移至祭场。祭奠时,由有关人员主持,并分层次,按序进行,一般先由主家孝子及内眷主祭,毕后由娘家亲戚代表祭之,最后是族亲代表。

致祭仪式结束后,接着就是抬棺出殡,其程仪是由身穿孝服的亡者外孙架着遗像先行,其后孝子执着哭帐,后面是棺椁,其后的顺序是孝子家属、五服内的房族,出嫁女夫婿,侄女婿,之后是锣鼓八音,跟在最后的是撑挽联、花圈。将至茔地时,孝子须在路边下跪“谢孝”,其意是望宾客止步不要再送了。而其他孝男、眷属及房族等仍须随棺到墓地。下葬时,还有一项仪式,即阴阳经过一阵念词后,向跪在墓前的丧家送葬者撒米,以示人人平安,家家贵发。随后折下挽联,脱下孝服,沿着另一路(不在送葬原路)返家。至家后,要在入门前先上厕所,以示去掉邪气。而负责在家工作人员,则在出殡后即打扫家宅内间和撕下白纸(含红纸)门联,重新贴上红纸新联,以示否去泰来。

其它:处理丧事后,把亡者生前的一切衣物清洗干净,并将其穿着去世的那条裤子,剪成若干块,分发给孝子,孝女各家保存。这块裤布,即被各家视为“仓库”,有家家宏发之意。接着就是为亡者“做七”即从亡者第一天算起,至四十九天,主家每七天祭死者亡灵一次,但不祭“三七”,同时按死者所生的男儿数计,然后从四十九天减去男儿总数,实际不足四十九天,再有在七七中,必须推算出至少有一个七,是初七,十七,二七日均可。凡出嫁女或侄女,在“七七”中,至少要回娘家为亡者做一个七。此外,第七个七称为圆七,主家必须以糯米汤圆做祭品。至死者“百日”,即去世一百天,主家须备上熟蛋、花生做祭品,祭毕,要就地拨开鸡蛋、花生分吃,以示“拨”日—— 亡灵与阳居者永远分离。

第三篇:丧葬习俗

文化地理 资一 1002

丧葬文化 文化地理展示课

任课老师:李丽雅

资一1002 10508101 李妍 10508102 李艳玲 10508103 鄂志英 10508104 程思涵

文化地理 资一 1002

丧葬文化

丧葬活动是生者纪念死者、表达哀思之情的一种方式,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的丧葬习俗,既是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的反映,也代表着社会风气的走向。丧葬文化习俗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演变和积淀中渐渐形成。有丰富深邃历史文化内涵的围绕死者而展开的丧葬活动,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在现代社会丧葬习俗仍与人们息息相关,在宗教信仰、伦理观念、民族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等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一、丧葬活动的起源历史

《孟子•滕文公上》说:“盖世上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 梩而掩之。”正是由于对亡者尸体真情的表现促使亲人返回去用藤蔓和灌木掩埋尸体。基于对死者的怀念与敬畏,人们由弃尸不理转变到有意识的埋葬死者。这一思想逐渐演变为儒家所说的“孝”。

。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发展史,丧葬习俗受到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又汲取了道家和佛教的诸如“转世、轮回”等思想。在儒、道、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铺张大办、香骡纸马、打幡招魂的丧葬习俗。古时人们相信灵魂不灭。所谓“灵魂”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是人们幻想的寓于人身而又主宰人体的观念。在原始社会中期,由于观念的产生,人们认为,死者虽然离开人世,但是其灵魂还能回到人间降临祸福。丧葬之礼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站,人们对死去的亲人,除了有感情上的怀念以外,还盼望他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过上美好生活,并对本族本家的后人加以保佑和庇护,所以就形成了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崇拜礼仪“制度”。

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

二、丧礼的仪式

丧礼是指死者临终前直至落葬之前的一系列仪式行为。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父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文化地理 资一 1002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三、葬礼的类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从事的生产活动不同,以及心理素质的差异等诸方面原因,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习俗。加之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性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所以丧葬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大致说来可分为:土葬、火葬、崖洞葬、悬棺葬、数脏、水葬、天葬、塔葬等几大类。也就是说,世界上的几大主要丧葬形式,在我国几乎都有。

1.土葬:土葬是我国各民族丧葬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由于中国解放前已没有一个民族是完全实行土葬以外的其它葬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说,土葬实际上是存在于一切民族之中。从我国的历史情况来看,至少封建社会是土葬形式发展的鼎盛时期。就我国解放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实行土葬的民族地区都以血缘组织或地域组织为单位的公共墓地;墓穴多为长方形坚穴土坑,少数地区为圆形或方形坚穴土坑。死者多以木棺盛殓,也有以陶器、竹器或树皮做葬具的;大多数为实行一次性永久葬法,也有一些民族盛行二次葬。葬式又单人直肢葬、俯身葬、侧卧葬、屈肢葬、停棺待葬等。b其中以单身直肢葬最为普遍,少数地区有夫妇合葬。死者大致有一定的埋葬方向,一般都有随葬品。

2.火葬:火葬也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葬俗。从考古发掘来看,马家窑文化初期已有火葬。《荀子•大略篇》谓:“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也,其忧其不焚也。”《庄子》曰:“羌人死,燔而杨其灰。”《旧唐书》中也有记载:“死者焚尸,名为火葬。”可见,历史上氐羌族系多实行火葬。自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和不断发展,火葬的分布面也更加扩大:我国解放前,羌族、纳西族、彝族、普米族、白族、土族以及广西大瑶山族、川北某些藏族地区对于正常死亡者也实行火葬。解放后,按照国家要求,除部分少数民族外,一律实行火葬。

3.崖洞葬,悬棺葬:崖洞葬时将死者置放于悬崖峭壁之天然洞穴内安葬。至于悬棺葬严格地说,是在悬崖峭壁上平行凿孔,再贯以碗口粗的树条使其伸出崖外,将棺置放于树条上,使之“悬”于空间。崖洞葬法主要是存在于我国南方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地。崖洞葬对死者的放置方式,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崖洞内搭以横木架,将棺放置在木架上,故此称作“架壑船棺”;另一种是在洞口内横放圆木,再置棺于其上的。前者多见于后者。崖洞葬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夏朝,最晚延至民国,而以明清居多。崖洞葬和悬棺葬都是将木棺置放于离地面几十米至数百米的悬崖峭壁上,那么,在我国古代,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把木棺运上去的呢?唐代《朝野佥载》记载:“自山上悬索下柩”,所以,从它繁琐的运吊过程来看,贫民百姓一般不会行此葬法。而各个地区拥有统治权、占有土地的达官贵族多行此葬法。

4.树葬:树葬是将死者置于树上安葬。树葬也是一种古老的葬俗了。历史文献对此记述也颇多:《魏书•失韦传》谓:“失韦人死,尸则至于树林至上”。《北史•契丹传》谓契丹葬俗是“父母死,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树葬大致分三种形式:树架式;树屋式;地架式。根据这三种树葬形式,人们推断,树葬可能是来源于原始社会的树居生活。那个时代,人们经历过以树木为巢的树居生活人们白天在地上觅食,晚上则居于树上,以防野兽侵袭。至今也有极少数民族实行树葬。

5.天葬:天葬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西藏、川西北一些藏族地区实行的天葬(亦称鸟葬)。人死后,停尸数日,由喇嘛根据死者属相择吉日将其运至本部落专用的天葬场,有司葬人将尸体切成小块儿,砸碎骨头,拌以糌粑,抛于地上。喇嘛吹气海螺或发出吆喝之声,老鹰闻声群集而致,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另一种是新疆一些蒙古族地区的天葬(亦称野

文化地理 资一 1002 葬)。人死请喇嘛念经,而后将死者运至荒郊,置于地上,次晨,家人及亲友再去探望,若尸体被野兽吃光,皆大欢喜,若未被吃或未吃尽,则为不吉之兆。鸟葬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就开始出现,而野葬出现在隋之前。

6.水葬:死者由喇嘛念经,然后将死者背到河流湍急处,有的将整尸投入河中,有的将尸体坎成几段投入河中。这种葬法主要存在于藏族和门巴族地区的贫苦人家或麻风病死者,所以,水葬是一种低级葬法。7.塔葬:塔葬在我国并不是某一民族或某些地区特有的葬法。在西藏只有少数大**死后行塔葬,用香料将尸体处置后放于金属塔内安葬。在一些汉族地区寺庙的高僧死后也行塔葬,先将尸体火化,然后将骨灰放置于砖塔或石塔内安葬。

四、祭祀仪式

圆坟、烧

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

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

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

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

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

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

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做七后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

五、现代丧葬礼

中国与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之一就是:西方人注重生命,而中国人注重死后葬礼。所以中国人对于丧葬一直讲求,但是这个习惯在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号召移风易俗,在推行火葬的同时,提倡文明、简朴、节约办丧事。

50年初,首先在殡仪馆中废止做佛事、诵经超度等封建迷信活动,然后以哀乐代替僧道诵经,以电烛代替香烛,以蜡果代替祭饭菜,以花圈代替锡箔纸钱,以遗像代替灵位,以黑纱、白花代替孝服,以默哀鞠躬代替跪拜磕头,公墓以顺序编号代替看风水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对丧葬的管制更是达到高峰,僧佛道几被消灭,公开场合的诵经超度不见踪影。城区丧户80%在殡仪馆、火葬场治丧。郊县随着火葬场的建立,开始推行新的丧俗。经过多年的宣传倡导,逐步形成了新的治丧程序和礼俗。

文革结束以后,随着国家权力的退出,民间丧礼渐渐开始恢复了一些传统的习惯。现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也在日益提升,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纪念故人从上坟烧纸,也变为敬奉鲜花。

六、丧葬礼用品

一般的丧葬礼用品有寿衣、棺材、孝服、长明灯、纸扎、纸钱等。

1.寿衣,也称“殓衣、老衣”。做寿衣的料子,一般是棉的或绸子的。有洋字的不用。因为“洋”、“阳”同音,寿衣要穿到阴间去,所以不用。做寿衣一律不用缎子,因缎子与“断子”同音,是忌讳断子绝孙之意。寿衣也不能用皮、毛料制作,否则,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寿衣一般都不钉扣子,不论内衣还是外衣,一律钉原衣料缝成的带子,据说是不要

文化地理 资一 1002 结仇疙瘩(古代衣服扣是用衣料或布头儿打的算盘疙瘩),且有后继有人之意。至于寿衣的数量,一般都是单数,三、五、七、九件不等,忌讳双数,恐怕死亡的凶祸再次降临。

2.寿材,即棺材,棺材的用料有陶、木、石、金、铜等。春秋以后以木为主。汉族习尚以松柏制作,因为松柏象征长寿。一般不用柳木,因为柳树不结籽,唯恐有绝后之患。

3.孝服,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称,所谓“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时家里有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按照自身与死者的关系,遵旧礼成服。

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属不缝底襟、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汉人大都戴口袋顶的孝帽,上边钉有小铜钱,还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三子钉三个,其他类推。孙子辈的在孝帽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重孙辈的在孝帽上钉粉红色棉球。无论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双亲均已去世,则可蒙严,若有一亲健在,就不能蒙严,露着黑色后跟,孙子、孙女则蒙红后跟。

4.长明灯,摆放在亡者头前的灵堂桌上。习俗讲究灯油不灭。古代古墓中也有点长明灯的例子。

5.纸扎,包括花圈、经幡、纸人、纸车马、纸钱、金元宝等,作为死后带到阴间的陪葬品。

第四篇: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一、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分类与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丧礼是一种“凶礼”,丧礼历来都是中国礼制中的重要成份,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传统丧葬仪礼的一致性或共同性是相对的。不同时代、地域的葬礼方式有相当的不同。如果忽略其细节差异,对中国古代传统丧葬仪礼大致相同的基本过程和主旨进行概括性了解还是可能的。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按阶级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汉代以后的历朝政府,开始有官修丧礼。汉代已经开始制定王室贵族的丧葬仪礼。到了魏晋,官制丧礼制度逐渐扩及于品官,这种官制丧礼在晋、北魏、北齐、隋、唐累世均有修订。但是官修丧礼以皇室与品官之礼制为主,而不及于庶人,为了弥补官修丧礼之不足,明清两代政府都推崇朱熹的《文公家礼》,颁行天下为百姓通用。这一私修丧礼,由宋至清,普遍为士人及庶民所依循,可称为是传统丧礼的具体代表。

主要内容

古代的丧葬礼仪纷繁复杂,有20多项,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处理尸体的仪礼(殓和葬);2.处理灵魂的仪礼(奠和祭);

3.处理生者的人际关系(家族、亲属及社会关系);4.调适生者的情绪(心理调适)。

二、传统的丧葬礼俗

所谓丧葬,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葬礼部分包括停灵、报丧、吊唁、入殓、丧服、下葬、做

七、居丧等等。停灵是指人去世后不立刻埋葬,而是先把灵柩停放在某处;报丧是指停灵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和子孙选择日期将亲属去世的消息告知亲友;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亡者家属;入殓是指将亡者入棺;丧服是指人们换上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等等。居丧是指亲人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当然这是经过简化之后我归纳的丧葬礼俗,其中也去除了比如招魂等一些糟粕。古代的丧葬礼俗纷繁复杂,一些学者考证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有37项之多,包括初终、复、易服、奉体魄精神、治棺椁、讣告、沐浴饭含袭尸等等。

三、服丧守制制度

守丧斩衰指的是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斩衰之服的丧期是三年,唐宋以前一般是二十五个月,唐宋以后一般是二十七个月。如果父母去世时不在家,那么居丧的开始时间,是指得到丧信返回家中开始守孝的时间。斩衰一般只针对父母、夫妻,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父亲早卒,是“承重孙”,祖父母去世的时候也要服斩衰。

齐衰是指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

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主要针对直系长辈,如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大功,是次于“齐衰”的丧服。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小功,是次于“大功”的丧服。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缌麻,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制三个月。在五服之外,还有袒免亲,袒免亲“遇丧则服素服,尺布缠头”。

守孝中的禁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言语服饰、饮食起居、社交娱乐、生产劳动。在言语服饰方面,要求居丧期间人们尽量少说话,甚至不说话。并且对于不同等次的服丧者,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服饰就以我们前面所说的“五服”为代表。

1.饮食起居方面,很多地方的民俗都规定丧亲之后不得吃肉饮酒,不能参加社交宴会等等。且古代对于居丧期间吃不吃、吃什么也有规定,比如,斩衰之服要先绝食三天,在虞祭(一般在葬日或葬后的第二日)之后,哭完可以吃粗粮饮水,但是不能吃菜和水果。但是,如果哀伤过度,长时间不吃饭,礼制又有最低的限定,来保证居丧者最基本的身体健康。若饮食问题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而危及居丧时,则可以不遵守上面的规定。你比如,父母比较长寿,可能居丧者年纪比较大,已经七八十岁了,你不能让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绝食三天嘛!

2.关于居住方面的禁忌主要是要求居丧者离开死者去世的房间,另辟简陋房屋独居,“结庐而居”。

3.社交娱乐方面,在殡葬和守孝期间,普遍存在着丧者亲属在社交和娱乐方面的禁忌。也不能“释服从吉”,从事嫁娶活动。一般来说,丧属在殡葬期间及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要尽量减少社交活动。但是这部分的规定,很多都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比如居丧者身上有“晦气”,会给别人带来不幸什么的。

4.生产劳动方面,在传统的殡葬禁忌中,还或多或少、或繁或简地存在着关于丧期哀痛之人禁止参加生产活动的习俗。当然这一部分主要也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的“五服”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四、古代丧葬礼俗的特点

1.生死并重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死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它既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结束又可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新生活的开始。也就是说,人死就像搬家一样,在九泉之下依旧会好端端地生活,衣食住行与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后总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后事,调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丧礼习俗中不乏反映。譬如:把死者装进棺材时,为其准备足够的衣物,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筑坟墓时,仿照人间房屋的样式,以寓意死者在生时的居室;殡葬和祭祀时,大量焚钱烧纸,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货币等。

2.等级分明

在古代中国,如果人们在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死后丧葬待遇也会有别,例如:坟墓的高度大小、随葬品之多寡、碑志的规格等,都依据相应等级而有所不同。

首先,对死亡的称谓不同;《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死者称谓尊卑不同,可见社会等级昭然。

另外,丧仪中“饭含”的习俗也是社会等级森严的佐证。《说苑·修文》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3.孝道为先,儒家内涵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的主流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因此丧葬礼俗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丧葬礼俗中很多内容都有儒家典籍的影子。

4.形式多样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不相同,从而使丧葬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土葬和火葬是比较普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水葬、树葬、天葬、悬棺葬、瓮棺葬、屈肢葬、二次葬、割体葬,等等。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多姿多彩,形式不拘。实际上,各种葬式又昭示着人们不同的信仰象征。

五、陵墓—古人的身份象征

1.选址

古人的陵墓选址有很多种考量。首先是风水,古人认为生者与死者是相连的。要善待死去的亲人,令死者不安的话,生者就会有病痛或灾难。因此,在选择墓地的时候十分注重“风水”,讲究“福泽子孙”。

其次,古人很多时候都是“厚葬”,陪葬品十分丰富。因此,如何防止被盗墓也成了墓地选址的考量因素。史书上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悬棺的帝王,对六朝和唐代帝陵影响很大。而这种“依山凿穴”,采用不起坟丘的崖墓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盗的动机。

2.规格

古代的丧葬礼俗等级特点严明。首先是对陵墓规格有限定,比如范围、高度、围墙等有所规定。清朝礼制规定:“公侯墓地一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

其次是对棺椁以及陪葬的规格限定,《荀子·礼论》云:“天子棺撑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对于祭祀的宗庙,《礼记·王制》也有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陪葬品更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3.薄葬与厚葬

对于厚葬、薄葬来说,最主要的一个区分因素应该是整个丧葬之事耗费钱物人力的多少。思想状况和外部环境是两大主要影响因素。思想状况主要是指个人对于厚葬与薄葬看法。而外部环境则主要是经济和社会两方面。比如东晋时期,社会比较动荡,所以东晋皇帝大部分都是薄葬。这一点在其他国家也有体现,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后奈良天皇,由于皇室没钱,遗骸在放置了两个半月之后才下葬。更别提什么厚葬了。

六、结语

中国古代史十分漫长,相应的,丧葬礼俗的诞生、发展、演变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丧葬的相应礼俗与礼俗的执行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会安定的时期或者君主专制集中时期,丧葬礼俗就会复杂一些,执行的就好一些;社会动荡或者君权衰落、礼崩乐坏的时期,丧葬礼俗就会简单一些,执行的差一些。

第五篇:浅谈漳州丧葬习俗

浅谈漳州的丧葬习俗

摘要:丧葬是一项很传统也很庄重的仪式,其中暗含着人对生命的许多理解和尊重。而其繁复仪式也不完全是为了故人,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暗示或引导,不便说明的东西往往都会暗藏在各种各样的仪式当中。本文通过对漳州地区丧葬习俗的简单介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每个地区对死亡不同的解读。

关键词:漳州

丧葬

习俗

正文:

闽南传统的丧礼渊源于周礼,沿袭了儒家以“孝”为核心的周礼丧制的基本程式,以厚葬死者和做佛事敬鬼神为基本内容也蕴含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2】

【1】

。漳州地区位于福建东南部,其丧礼形式在此基础上,外婆说现在办丧事,为追求便利简化了许多,因此下面讲到的习俗大都是现在还存在的。

(一)发丧

据说人死后,首先由其直系亲属,一般是儿子﹑女婿,拿碗到溪边或者河边舀水,碗内放两个硬币,舀水之前把硬币扔到水里,并且小声念到“向你买水了”,据说是向龙王或土地公买水。孝男将碗口朝水流逆向舀水捧回家之后,捧回水后用新布沾水给死者揩脸,并做象征性的沐浴动作,然后替死者梳头、整容。据说买来的水是极其神圣的,它可助死者顺利通往轮回,免受奈何桥下河水的羁绊。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洗钱”。洗完之后,为死者换上新衣服。但在给死者穿衣之前,要举行“套衫”的仪式。在厅前的院子里放一个竹编的大“加箩”,孝男手持竹筒(撑地,让孝男站稳),头戴新竹笠,签上插一枝红春花。另一个人与孝男面对面站着,将寿衣按内外顺序一件件套在孝男身上。穿套完毕,以麻绳穿入两袖筒,在袖口处扎住,然后孝男抽出双臂,脱出套成的寿衣,置新米筛上,端进正厅,给死者穿上。竹笠则往屋顶上扔。孝男或孝女完成“套衫”仪式后,要吃一碗甜汤圆。未成年的小孩子要吃甜米线。

接下来是“搬铺”。为死者换完新衣服后,将尸体移置厅堂中三块木板拼成的铺上,男尸偏左,女尸偏右,头向内足向外,听说这样放置死者是为了便于死者的灵魂起来走出大门。也有将死者横放在厅堂中以避免“担楹。搬铺时,死者仰卧在厅堂里,身上覆盖布衾——白布制成,镶红边,长应蔽足,俗称“天地被”。死者头上覆盖白布,头下枕以砖块垫纸帛。听外婆说,生前当过新娘的,应以面罩罩住头。铺前张挂白幔,幔前摆供桌,桌上供死者的照片。

白幔后面,在死者脚下方的地上点燃长明灯一盏以照冥路,摆上插着竹筷的干饭一碗,称“拜脚尾饭”;子孙在旁边烧冥镪,称“烧脚尾纸”。

在搬铺之前,死者的家属开始在家门口播放丧乐,一般播放一整晚,这是俗称的“闹丧”。据说以前闹丧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描述死者生平,二是叙述快乐之事,前者是用以哀悼亡人幽灵,后者是为了宽慰孝亲。但是现在只是简单的播放丧乐,向四周邻居传送家里有死者的信息。

报丧:闹丧其实也是起到一定报丧的作用。但是据老人所说,除了出远门在外的亲戚要用电话通知之外,其他的亲友都是互相转告而来的,一般不用特地通知,因为乡镇的人一般都住在相邻的地方,距离不远。

出嫁在外的女儿接到父母的死讯,应立即奔丧;并在通往娘家的岔口上就开始号哭,俗称“哭路头”。

亲友闻讯,赶赴吊唁,并给丧家红包。丧事的红包与年节喜庆的包法不同,包钱的方形红纸沿平行于对角线斜向折叠,交给丧家时要说这仅是够买纸的钱。丧家应回赠吊丧者一条手巾和两条红丝钱,亲友因将其红丝线缠在衣服的纽扣上,丧礼完之后,将衣服上的红丝线扯下来扔进河里,让其丧气随河流流走。

【3】

(二)入殓

很多关于漳州的丧葬资料中都将入殓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洗钱”,为死者换新衣等。一般丧家在完成小殓之后要请人在死者的铺前诵经,俗称“牵铺前经”。诵经者可以是和尚,也可以是尼姑或长年吃素的“菜姑”。诵经时丧属围在铺前跪听。

“小殓”之后,便是死者遗体纳棺的“大殓”,俗称“入大厝”。死者“入大厝’,表示死者灵魂生活的重大转折点,要举行隆重的告别人世的仪式。死者人棺大殓之前。要先举行”辞生“的祭祀。

”辞上“要备12碗菜肴供祭死者,荤素各6碗。若死者是虚诚信佛者,则12碗全是素菜。祭时由”好命人“或请来的道士(俗称”师公“)逐一拿起每一碗菜,口中说着好话,边用筷子夹起菜肴,做出喂食的样子,将12碗菜―一敬献给死者。”辞生“是死者灵魂辞别人世的最后的盛宴。祭后请和尚诵经,叫做念”铺前经“,多念”往生咒“

【5】

【4】。

盖棺前丧属跪地,由执事(俗称“土工”)取出死者衣袋里的铜钱撒到地上让死者的子孙拾取,称“散手尾钱”。此俗有的改为老人断气时将若干钱放入死者衣袋中,入殓时取出,由子孙按房头分,称“分手尾钱”。然后执事将麻缕或白纱线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另一端由丧属按亲疏由近到远排成一列执线。主事的道士或和尚口中念念有词,将执着的线由远而近逐节割断,意为生者与死者自此永诀。接着,孝男孝妇将新的衣服、被褥、纸锭等塞入棺中。如果以上东西尚不足塞满棺材,就以灯芯草填满,然后裹上地被,再覆上白布,称“天被”。丧属在棺前燃香跪拜,执事将棺盖覆于棺上。

盖棺时一般要延请和尚或道士诵经做功德,为死者在阴间开路。有的人家还请和尚或道士主持盖棺封钉仪式。

封钉前丧属备牲醴祭奠,称“祭棺”。然后孝男孝妇绕棺材跪爬三周,再回到棺前跪拜。道士诵《劝亡经》,执事在主礼人示意下开始钉棺盖上四角上的钉。封钉的顺序是:男尸先左,女尸先右;先钉脚下,后钉头上。最后一根棺钉不能全部钉入,要将钉头留在棺木外,寓意“出丁”。执事一边钉一边唱吉语,如“一添丁,二进财,三子孙状元才”之类,祝死者的子孙兴旺发达。封钉时丧属停止啼哭,按各自的称谓呼叫死者:“××,闪(躲避)钉啊!”。

(三)下葬

棺材在埋之前,丧家手持香,绕棺材右转三圈,左转四圈,女儿将香插在路边,儿子将香插在装满米的罐子。且死者的孙子手系蓝线,儿子媳妇手系白线,女儿手系青色线,百日后全部转红线。

(四)丧宴 自人死到下葬,丧家要惊动和烦忧不少人。葬后丧家必须以一定的礼节对这些人表示祝福和感谢。殡葬归来,丧家要设宴答谢吊客和帮忙丧事的亲友。丧宴的酒菜与平常无异,只是席上当有1碗“红糟肉”,寓意见红化吉,祝吊客和帮忙的亲友回家平安吉祥;宴席不上甜点,以豆干炒韭菜作为最后一道菜。

(五)百日

丧后百日内,逢年过节丧家不办荤腥,由亲友馈送糕点。丧后百日要举行祭奠,从此终结哭奠的仪式,古称“卒哭”,俗称“插花”或“做百日”。已出嫁的女儿要带白龟粿回娘家做百日。做百日时都要延请和尚超度亡灵,俗称“做功德”。“做功德”必须请糊纸店制作精美的纸扎“灵厝”,焚化给死者居住。这种纸厝往往又比一般“尾旬”或除灵桌时焚化的纸厝形制大,而且更豪华富丽。“灵厝”多为闽南民居“大厝”式样,也有楼房庭园式样的。堂外有车、轿和人夫;厝内厅堂匾额高悬,死者纸像端坐堂上,也有仆役伺候。厅堂、卧室内,精致点的,纸扎床柜、桌椅、被褥、花架、字画等摆设一应齐全,连窗格也有各种花样。纸后内,各处都立有丫环奴仆,听候主人使唤。

俗语说:“百日内无应酬,百日外无丧。”百日后可以理发、娱乐等,唯带“孝布”、扎孝绳、手尾钱等,还显著地表示着持哀的情结。待到死者亡故满周年,居丧期止,才可以全部去除。

(六)对年

死者亡故满周年,要举行隆重的祭祀,闽南称“做对年”。届时普遍进行“除灵”、“请入龛”和“除孝”。这一天的祭祀过后,将死者牌位和香炉由灵桌移到长案桌祖龛旁,将灵桌撤除,扔到野外。撤灵桌的最好是属龙和属虎的亲友,这叫“除灵”。死者牌位放入祖龛,与祖先牌位排在一起,今后一同享用祭祀,这叫“入龛”。“入龛”时,从原祭祀死者的香炉取出一撮灰,放人祖龛前的香炉、原来的香炉弃之不用,所以也有将“入龛”一称为“合炉”的。

遗属佩戴一年的孝布、头绳等,这时可以全部取下,与金银纸一起焚毁,这叫“除孝”。遗属自此正式结束居丧期,完全恢复正常的生活。女眷普遍头插“红春”花,可以参与红白喜事的应酬,过年过节可以蒸甜粿和裹粽。

丧葬习俗沿袭至今,很多都简化,甚至消失。但是死者对于挚亲来说,是永远记在心中的。

参考文献: 【1】尹成.白事儿[J],新青年,2006(04)【2】佚名.闽南丧葬习俗[J]

【3】陈峰,明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09),103页。

【4】万建中,汉族风俗史[M],学林出版社,2004(12),107页

【5】佚名,漳州丧葬习俗[M],摘自闽南人网

【6】陈阿珠,现今75岁,小学文化程度,在村里较有威望,常有人来请教婚嫁丧葬事宜。

08

史本(2)班

章巧玲

080701207

指导老师:翁老师

浅谈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