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拉美与非洲:中国不应“一视同仁”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3-113878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4 13:09: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拉美与非洲:中国不应“一视同仁”

拉美与非洲:中国不应“一视同仁”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崛起,其在第三世界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团结”第三世界的外交道路上,两个重要且明显的伙伴不可不提:一个是拉丁美洲,一个是非洲。在中拉和中非关系迅速升温的今天,看似相像的两个伙伴,实则有着诸多差异。在中国还未深入和细化对待它们的现阶段,其对两者的政策有时会陷入“一视同仁”的误区。

对中拉和中非关系进行全面比较是十分有趣的。首先,这两个地区在中国的外交框架中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对于中国的外交决策者来说,这两个地区享有很高的优先权。这是因为如今崛起的中国恢复了源于毛泽东时代担当“第三世界”领袖的兴趣,可借反抗霸权主义为名与它们团结一致来对抗“北方”的帝国主义。这在中国极力推进“南南”关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这两个地区同样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中国的“和平发展”外交政策中,拉美和非洲丰富的矿产和农产品可以为中国提供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也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了市场,符合中国“双赢”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尊重其主权和不附加政治及其他条件的经济合作的政策,拉美和非洲各国政府也更加乐于接受。

不过,仅认为中国是将非洲和拉丁美洲统一看作发展中国家而开展外交工作是一种过时的、表面化的看法,这两个地区其实有着很大区别。

从政治和社会制度来说,拉美比非洲更严格地奉行民主制度,包括实行宪法统治。这似乎也意味着中国同拉美的合作相较于非洲更加表面化,中国在一些非洲国家行之有效的商业和投资方式在拉美国家也根本行不通。

例如,一些中国项目引进国内劳工的做法在拉美国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拉美,法律通常禁止外籍工人。与一些非洲国家不同,拉美国家官僚作风盛行,而来自国内的反对派也会妨碍对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的来自国际上(包括中国)的外来投资。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西方对落后国家进行援助时常常会附加很多制约条件,而中国不带附加条件看起来似乎会更有吸引力,但这招也并不是总那么有效。

总体来说,拉美比非洲富裕得多,一些国家的人均收入甚至高于中国。除了少数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也不像非洲大部分地区那样有严重的内部冲突。

中国强调其反对殖民主义的立场,但这样的宣传对于非洲来说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拉美国家早在19世纪初就取得了独立,而大部分非洲国家在20世纪中叶才赢得独立。在我看来,非洲和拉美国家都不希望对中国产生像以前(对殖民国)一样在经济或政治上的强烈依赖,以免于中非合作论坛(FOCAC)以及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这样的地区组织可能会逐渐演变成维护中国在该地区利益的组织。

与中国发展商贸关系的同时,非洲和拉美国家也在思考,怎样合作才能确保本国和本地区的共同利益,在这方面它们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合作成功,它们同中国进行这种多边的制度性对话将有助于与中国建立更良好的关系。但目前来说,中国显然处于主导地位。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就需求来说,拉丁美洲的企业和公司对中国的依赖性非常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尤其是对铁矿石和铜需求的减少让拉丁美洲的出口商措手不及。尽管中国对这些矿物的需求量依然占据很大份额。

南美主要的矿物出口国对中国的改革,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寄予厚望,它们希望这一进程会带来新的商机。目前来看,中国对以煤为燃料的钢铁厂造成的空气污染忧心忡忡,进而会影响到对矿物的需求,这些政策上的改变也完全在拉美出口商的控制之外。

不过,尽管中国对矿产品的需求放缓,随着中产阶层的持续扩大,拉美和非洲的农业出口国依然对来自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持着乐观情绪。

第二篇:中国梦不应只是公务员梦

。要:当今中国处于社会变革进程中,方方面面都在渴求更多精英和专业人才,政府应该鼓励人们的“科学家梦”、“企业家梦”和“行行都能出状元的梦”,决不只是“公务员梦”和“做官梦”。

中国百万大军参加公务员考试连日来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来自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数为141万,确认参加考试者为103万人,竞逐1.6万余个职位,平均竞争比为88比1,最热门职位创下了4961比1的纪录。

如果将之与曾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国高考比,就不难发现,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早已今不如昔了。202_年全国参加高考的学生总数是946万人,招生总数为657万人,录取比率高达69.4%。无怪乎有人惊呼: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第一考”,是中国“国考”!更有网民把参考者戏谑地称为“考碗族”。

中国学子如此热衷考公务员也引起外界担忧,有外媒甚至批评“人人争考公务员阻碍中国发展”。事实上,“考公务员热”背后凸显的是中国几十年来始终无法摆脱的、具有某种周期特点的就业压力。回顾新中国的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陆便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人口迁移运动”。这种“迁移”浪潮虽有不同的原因,但就业却是一个不曾改变的驱动因素。

从“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到70年代的“参军热”,从80年代的“考大学热”到90年代的“下海潮”、“出国潮”,以及最近十年来交替出现的“留**”、“考研潮”、“考证热”、“进外企热”、“进国企热”、“考公务员热”等,每一次潮流,大众趋之若鹜的直接目标只有一个--获得一份好工作。而其产生的直接结果则是:延滞或分流就业人口,暂时或部分缓解就业压力,但同时也引起就业结构失衡。

有专家预计,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未来10年,中国16岁及以上人口总量在9亿以上,202_年至202_年将超过11亿;未来5年,15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将净

增1259万人(其中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职业技校毕业生等)。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挑战。换言之,只要中国的就业压力继续存在,类似“考公务员热”现象还会屡屡出现,不是在公务员领域就会是在其他领域。

作为一种职业,中国采用公开招考方式录用公务员,毋庸置疑是一种改革和进步,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值得提倡。而报考人数的增多本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为行政体系选拔更多德才兼备者提供充足的人选,总比过去“关门”挑选的机制要好得多、透明得多。

问题之关键在于:中国究竟需要多少公务员?当局有无总量控制标准?公务员岗位设置是否有合理科学依据?近年来公务员队伍究竟扩大了多少?还能不能精简?

中国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员庞杂、吃“皇粮”者太多,近年来已受到外界诟病。此前有专家曾指出,中国的民与官之比已达到二十几比一,比西汉时高出300多倍,比清末高30多倍,比改革开放初期也高出近3倍,“官家人口”之比如此之重可谓史无前例。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诸多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纷纷缩减公务员数量、降低公务员待遇等,中国公务员报考的“热闹”确是一道“特殊风景线”。这显然与中国就业与分配政策的失衡关系密切,也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江浙和广东地区。改革开放给生活在那片热土的人们更多经商创业的机遇,当时珠三角因此流行“有出息的男儿不做官”这句话,甚至官员大量下海。正是那股“办厂热、经商热”铸就了广东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先锋地位。

可以预见,中国政府何时将政策调适到有利于个人创业、有利于产业均衡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就业、有利于更有效地创造社会财富,今天的“公务员热”何时才会退潮。

第三篇:中国的非洲 读后感

利益至上

“我们希望中国领导世界,一旦如此,我们会紧紧跟随你们。当你们上了月球,我们也不愿意被扔下,我们愿意同你们在一起。”这是202_年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会见胡锦涛主席时说的一句话,在《中国的非洲》一书中作者将此段话作为正文第一章的引语。刚读到这句话时,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从未想过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或者说非洲人对中国的期望、信任,可以如此之高。

“中国的非洲,”法语名为LA CHINAFRIQUE,用“中国”作为定语来修饰“非洲”,这个同样震撼人心的书名让我遐想无限,能这么定义非洲,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中国正在征服黑色大陆这个事实。作者作为法国人,以其亲身走访若干非洲国家的经历,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描述了第三方视角下的中国在非洲的发展。

利益至上永远是不变的法则,这是我从书中体会到最深的一点。一方面,中国在非洲大陆进行了很多援助性建设,修建铁路、公路、水电站、医院、住宅……这些基础性的设施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歌颂中国人民的援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带给当地人民的冲击也是不可小觑的,而很大程度上,在非洲的中国拓荒者们却对这种冲击视而不见。

森林开发公司的员工们在刚果热带雨林里为公司效益而肆意砍伐树木,全然不顾环保人士的劝告;中国低廉的商品在缓解了非洲人民生活负担的同时也严重冲击了当地商品市场,以至于开罗著名的手工业市场哈利利如今也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的中国制造;中国工人肆意辱骂殴打当地工人而当地;建筑公司将黑人当做廉价劳动力压榨拖欠其工资;当地的法院总是倾向于庇护中国人;中国人玩弄当地女子的感情……种种不大和谐的行为在非洲时常发生。

以赞比亚为例,202_年,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中国有色集团合资兴建的赞比亚火药厂发生爆炸使52位当地员工丧生,事故的发生源于厂方的监管不力,事后的赔偿抚恤不尽人意,一位遇难家属的一句话让人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无奈:“总统把国家都卖给了中国人,同时把我们也卖了”。在民众反华情绪日益高涨的时候,赞比亚政府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亚洲投资者的一边,当然他们也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中国的矿业公司接手了由于国际矿业价格下跌而关闭了好几年的矿山,“他们(中国人)的出现像救世主一样”。利益是每个政体永恒的追求,中国人能很好地利用赞比亚当地的矿产资源,能够为当地创造上万个工作机会,能够在赞比亚建立经贸合作区,能推动整个赞比亚经济的发展,相比这些,对于赞比亚政府来说,中国人在赞比亚殴打当地工人、克扣削减劳资、征占土地甚至是民众 的极度反华,已经算不了什么了。当然,中方企业能享受到赞比亚的五年免税待遇,有良好的矿产资源可以低价利用,有廉价的黑人劳动力,这些对中国来说,在赞比亚的投资根本没有理由停止。

“国家间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利益”——塞内加尔总统在塞内加尔与北京复交后给中国台湾的领导人如是写道。利益是永恒的话题,所以才会有中国在非洲的部分不厚道行为,才会有中国在非洲援建的大量基础设施,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中国人前往非洲掘金,也才会有部分非洲人的反华情绪。而同时,也正因为中非两方对利益的追求,才使得这个在全球化进程中被遗忘的大陆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并被人们所重视。正如“理性人”假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推动了整个外部环境的发展。

中国的非洲,我们不能真正说非洲就是中国的,但是,前往非洲的路才刚刚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利益至上的原则下,中国在非洲的进一步投资和建设将使得中非两方都会有更好的发展。当然,希望因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能越小越好。

第四篇: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

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是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也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

中国领导人谈中非关系

202_年2月:胡锦涛主席出访亚非五国,访问坦桑尼亚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一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团结互助,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第二,增进互信,巩固中非传统友好政治基础。第三,互惠互利,提升中非经贸务实合作水平。第四,扩大交流,深化中非人文领域合作。第五,紧密配合,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第六,加强协作,共同推进中非合作论坛建设。>>

202_年2月:胡锦涛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发表了题为《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胡锦涛强调,中非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继承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全面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发展大势,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努力把中非友好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胡锦涛向驻非洲中资企业提出三点希望:要坚持牢记使命、服务大局;要坚持信誉至上、质量第一;要坚持促进和谐、造福民众。

202_年11月: 胡锦涛:真诚友好,是中非友谊不断加强的坚实基础;平等相待,是中非互信日益增进的重要保证;相互支持,是中非合作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共同发展,是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

胡锦涛: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胡锦涛:为进一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愿同非洲国家在五个领域加强合作。>> 202_年4月: 胡锦涛:就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出5点建议: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 202_年5月:吴邦国在南非国民议会发表重要演讲:中非友好不会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202_年5月:吴邦国就加强中非企业合作提三点建议:一是突出合作重点;二是创新合作方式;三是改善合作环境。>>

202_年11月: 温家宝宣布今后3年中国政府推进中非合作8项新举措:温总理提出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宣布了对非合作新的8项举措,涉及农业、环境保护、促进投资、减免债务、扩大市场准入、应对气候变化、医疗、教育等各方面。>>

202_年11月: 温家宝就全面提高中非合作水平提出5点建议:第一,扩大中非贸易规模;第二,加强中非投资合作;第三,提高对非援助水平;第四,促进中非企业合作;第五,增加对非人才培养。>>

202_年6月: 温家宝在中国-南非商务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非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长期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将继续遵循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政治上坚持平等互信,经济上促进互利共赢,在人文和社会领域加强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与非洲国家携手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202_年5月:非洲开发银行年会开幕 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_年6月:温家宝在埃及举行记者会 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对非洲政策

赋诗 202_年12月: 温家宝:对中非关系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202_年3月:贾庆林在喀麦隆国民议会发表题为《让中非友谊之花更加绚烂》的重要演讲

202_年10月:唐家璇全面阐述中非关系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意义 202_年6月 刘贵今:中国支持非洲良政 但须尊重非洲国家主权

“全天候朋友”—— 中非双边关系

政治交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繁荣。>> 202_年中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202_年中非交流与合作大事记

专访:中国外交政策在非洲赢得广泛支持 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加蓬驻华大使:中非关系——从“难兄难弟”到“新型战略合作伙伴”

经贸合作

中非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中国同非洲发展经贸关系有三个着力点:第一,积极扩大非洲商品对中国的出口,中国将采取鼓励措施为非洲推介自己的商品创造条件;第二,要把援助和技术合作相结合,重在加强非洲自身发展能力;第三,大力帮助非洲国家培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年来,中非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中非贸易自202_年突破100亿美元以来,年均增长32%,202_年中非贸易额达到910.7亿美元。202_年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非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上升到4%,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4%上升到10%。同时,非洲各国的出口产品,包括能源、原材料以及工业制成品,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中非贸易50年光辉历程 成果显著 中国将出台一系列中非经贸合作新举措

中国政府代表说中非经济合作透明公开互惠 中非扎实推进双边经贸合作 中非加强经贸联系 新世纪中非经贸合作纪略 我国首度发布中非经贸关系报告

对非援助

在对非援助方面,中国政府一如既往,真诚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也不损害第三国利益。商务部资料显示,迄今为止,中国已为非洲50多个国家援建900个项目,涉及农牧渔业、轻纺工业、水利、电力、通讯、交通、食品加工等各领域。到202_年底,中方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将比202_年增加1倍。

中国还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类人才,减免33个非洲重债穷国对华债务。从1963年派出第一支医疗队至今,中国先后向非洲派出医务队员1.7万多人次。

中国还给予部分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为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

202_年11月,旨在进一步推进中非科技合作,协助非洲国家开展科技能力建设的“中非科技伙伴计划”正式启动。

202_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出访非洲国家曾表示,尽管中国自身也面临困难,但中方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中非双方越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克时艰。>> 中国政府将免除33个非洲国家债务

中国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近500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

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在京开业 医疗援外——中外交往史上的一座丰碑 专访:“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改善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友好交流

截至202_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在过去5年间,10多个非洲国家先后派遣了20多个政府文化代表团访华,中国也与17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个文化协定执行项目,占半个世纪以来签约总数的五分之一。此外,中非双方还在文艺人才培养,培训与交流,体育,影视,新闻,图书出版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中非文化交流记事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建立的集体磋商与对话平台,是南南合作范畴内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论坛部长级会议每3年举行一届。>>

中非合作论坛的由来与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周年

第一届部长级会议(202_年10月)第二届部长级会议(202_年12月)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202_年11月)第四届部长级会议(202_年11月)

中非农业合作论坛

中非双边文件

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宣言、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2_年至202_年)(202_年11月)中非外长政治磋商联合公报(202_年9月2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_至202_年)(202_年11月)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202_年1月)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2_至202_年)

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202_年10月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202_年10月12日)

中非双边往来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对非洲10国的访问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为中非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非洲军舰将首次访问中国 出访:

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和非洲四国(202_年2月)日)胡锦涛主席出访亚非四国(202_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埃及、加蓬等国(202_年1月)吴邦国委员长出访非亚四国(202_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出访非洲五国(202_年11月)吴邦国委员长访问摩洛哥(202_年9月)温家宝总理出访埃及(202_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访非洲七国(202_年6月)贾庆林出访非洲三国(202_年3月)李长春出访西亚北非五国(202_年3月)习近平出访亚非四国(202_年11月)***出访苏丹和南非(202_年11月)

来访:

202_年9月,加纳总统访华 202_年9月,中非总统访华

202_年9月,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访华 202_年5月,塞拉利昂总统访华 202_年12月,安哥拉总统访华 202_年5月,卢旺达总统卡加梅来华访问 202_年11月,南非总统姆贝基来华访问 202_年11月,塞舌尔总统米歇尔来华访问 202_年11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来华访问 202_年11月,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访华 202_年10月,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访华

202_年6月,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 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八国(202_年1月30日-2月102010年2月,赞比亚总统访华

第五篇:中国向拉美投资2500亿美元

环球视觉网综合财经北京时间1月8日晚间消息:当地时间1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未来十年内中国政府将向拉丁美洲投资2500亿美元(约合1660亿英镑)。有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对拉美送上千亿美元投资将大幅提升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一直以来美国是拉美地区政经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的主要角色。

当地时间1月8日,拉美及加勒比海国家(不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共同体领导人首次齐聚北京出席为期两天的中国-拉美及加勒比海国家共同体论坛。此次论坛也是首次由中国担任主办国的中拉论坛,有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北京方面已经对于拉美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表示出浓厚兴趣,而主办中拉论坛将进一步拉近北京和拉美各国之间的关系,其对于中拉开展经贸合作显然将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在论坛开幕演讲中指出未来十年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或将增至5000亿美元,习近平向与会拉美及加勒比海国家领导人说到:”我相信本次论坛将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齐聚北京就是要让全世界看到中拉之间深化合作的决心,而中拉之间合作的顺利推进对于对于推动南南合作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习近平还介绍中国和拉美将在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以及技术创新等等领域内展开合作。

政治分析师、前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副编审邓聿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拉美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对北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北京决定向拉美投资上千亿美元显然是希望在该地区就国家影响力同美国一决高下,但目前上述举动能否削弱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还难以判断。

中国计划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从秘鲁和智利进口铜矿、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中国则将向上述国家投资数十亿美元作为交换。当地时间1月7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表示他已经同中国领导人敲定一笔超过200亿美元中国投资委内瑞拉的计划,而厄瓜多尔方面则表示其已经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价值75.3亿美元的信贷优惠。马杜罗在发表演讲时表示:”正如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说的那样,中国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并未有任何推行霸权主义的想法。“

中金网财经资讯http://news.cngold.com.cn

值得注意的是,有意同中国展开经贸合作的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中多数仍然同中国台湾地区保持所谓“外交关系”,在全球22个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来自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

中金网财经资讯http://news.cngold.com.cn

拉美与非洲:中国不应“一视同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