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202_年高考文综热点: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23-105741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01 19:06: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高考文综热点: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202_高考热点: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热点综述】

202_年7月11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

贾庆林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就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出五点意见。一是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二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三是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四是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五是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他还指出: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两岸同胞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高层次,扩大领域,丰富内涵,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之,举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重要举措,成为两岸各界交流对话的又一次盛会,也将为新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拉开精彩序幕。

【考点链接】

一、政治学科

(一)经济常识

1、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要求。加强两岸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让两岸文化教育市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趋势,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顺应了这一时代的潮流。举行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3、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之一,成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两岸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对外贸易的作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文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

(二)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建设好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联系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联系着,两岸文化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独具特色的台湾文化,为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殿堂贡献了一块夺目的瑰宝。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两岸同胞携手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共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共同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部分的优化会增强整体的功能。两岸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合作潜力巨大,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做强做大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大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合作,将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三)政治常识

1、国家文化职能。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建设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体现了国家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的职能。

2、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们党联系社会各界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和推进祖国统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出席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这是发挥人民政协独特的对台优势,在两岸人民合作交流中不断扩大载体平台,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方面,它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海峡两岸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建设好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

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通过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可以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和两岸人民的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历史学科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对台方针的重大转变,“一国两制”的构想和江泽民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及胡总书记的“四点建议”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共关系史;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三、地理学科

台湾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战略地位;地形地质特征、地理范围、特点后面积;地形、气候、动植物、农产、水产、资源;经济特点、主要城市;人口分布和主要居民。

【命题预测】

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同胞开展交流交往30年来,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两岸交流,大陆方面始终坚持采取积极举措促进两岸交流交往。尤其是202_年至今,大陆有关方面共出台了多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其中,仅202_年以来,在国共两党有关方面举办的五次经贸文化论坛上,大陆方面就公布了多项相关政策措施。202_年11月4日,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

在台北胜利举行,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件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基本实现,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202_年12月21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闭幕,国共两党达成了九项共同建议,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了新篇章。202_年7月11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国共两党在本次论坛上达成了六项共同建议。台湾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一直是高考热点。因此,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成为202_年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_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可能有:运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经济的全球化等经济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两岸经贸文化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运用国家文化职能、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征等政治学知识,分析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为载体,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与影响等历史主干知识,以及台湾的地理位置、重要战略地位、经济特点等地理相关知识。

【创新训练】

一、单选题。1、202_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________。

A.文化教育

B.农业

C.投资

D.能源

2、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会见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各界人士时指出,希望两岸同胞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促进两岸人员往为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止“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把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维护好、建设好。从政治学角度看,这段话要求我们:

①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②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

④正确行使民主权利,遏止“台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202_年7月11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贾庆林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就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出五点意见。回答3—5题:

3、本届论坛的举办,对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两岸文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 ②加强两岸文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③加强两岸文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分久必合”是历史的必然,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功举办,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但“台独”势力的存在,使和平统一的道路并不平坦。这段话体现了: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5、两岸关系存在很强的互补性,由于实现了“三通”, 两岸贸易成本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产品在对方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两岸经贸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A.台湾农产品更有竞争力

B.农业生产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C.两岸实现 “三通”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D.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

6、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国共两党领导人决定建立的两党定期沟通平台的重要形式,已经历时五届。论坛围绕两岸直航、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议题,广泛交流意见,凝聚共识,以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两岸经贸论坛成功举办: ①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②有利于建立国共两党高层对话机制

③说明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④有利于台海和平,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从哲学上讲,这首诗所包含的哲学观点是: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④事物处于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贾庆林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在两岸关系展现和平发展前景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两岸各界拓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展和深化交流的一次盛会。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过, 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政治的走向。请据此回答 8——12题:

8、国共两党曾经实现了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都是:

A.共产党主动提出, 积极促成的 B.实行党内合作的方式 C.始终坚持共产党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

D.最后完成了所担负的历史任务 9、1924年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的原因在于: 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C.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D.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建立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使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但仍存在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两党对日本侵略者的认识程度不同 C.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D.两党在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

11、主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C.《关于台湾回归祖国 , 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12、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分合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外国势力的作用 C.两党的性质

D.两党的政策

二、辨析题。

13、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02_年7月11日至12日在长沙举行。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延伸了两岸民间交流平台。辩题:从“两岸经贸论坛”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什么变化。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

一、202_年7月11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本届论坛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国共两党在本次论坛上达成了六项共同建议。本届论坛的举办,是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重要举措,成为两岸各界交流对话的又一次盛会,也将为新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拉开精彩序幕。材料

二、202_年11月4日,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

在台北胜利举行,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件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基本实现,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材料

三、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形成的 , 具有不可动摇性。

——摘自《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材料

四、202_年9月19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在其首次正式会上拒绝将所谓“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的提案列入联大议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总务委员会连续第15次明确拒绝所谓涉台提案。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学知识正确看待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用联系的观点, 说明两岸经贸文化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3)在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中,两岸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

(4)用地理学的知识说明两岸实现直航的意义。

(5)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谈谈您对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必然性的认识。

(6)联合国第十五次否决“涉台提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D

4、A

5、D

6、B

7、D

8、A

9、A

10、C

11、C

12、C

二、辨析题

13、(1)说明两党交流与合作的层面更加宽广,有利于加强两岸在文化方面的认同,防止个别人斩断台湾跟中国大陆的文化联系。(2)文化议题的范畴很广,包括影视、文学、其他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是对两岸经贸交流的进一步延伸。(3)对民族的认同首先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加文化议题,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两岸人民的心声。对文化交流做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有利于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4)因此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三、材料分析题

14、(1)①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要求。加强两岸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让两岸文化教育市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趋势,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顺应了这一时代的潮流。举行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文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局部离不开整体,台湾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大陆人员赴台旅游,将有利于稳定台湾经济。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充分利用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克服不利联系,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两岸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及台湾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3)①政府是国家职能的履行者,在两岸的经济合作中,政府要正确履行经济职能,加强贸易和交流的引导,加强宏观调控。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在农业、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台湾当局要抛弃政党隔阂,为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服务,造福于人民。③政府要积极进行体制的改革,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为两岸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①缩短航程的时间,降低运费。②大陆、台湾有着共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同属于一个中国。③有利于两岸的经济交流,促进两岸经济发展。④有利于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5)基本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决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的图谋,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或组织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必然性的认识:①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保证。②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首届两岸经贸论坛的举办,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④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⑤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6)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的分裂活动,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也改变不了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联大第2758号决议早已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联合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领土范围从未改变,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当然包括台湾在内。陈水扁的“台独”挑衅,是注定要失败的

第二篇:202_高考政治 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热点素材

202_高考政治热点: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一、【背景材料】

202_年10月26日,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本届论坛由中共中央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由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共同主持。张志军在开幕词中表示,自去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本届论坛旨在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会人士在两天会期里围绕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国共两党及台湾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等党派和团体的代表人士,两岸有关部门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界代表人士、专家学者共350多人出席。

二、【政治命题点】

1.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围绕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等三项议题进行研讨,以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

(1)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了提高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使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推进两岸经济科技交流和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两岸共同发展。

(2)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发展市场经济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两岸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呼唤诚信,重建信用,并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3)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力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扩大双向投资,进一步相互开放金融市场,着力加强金融合作,有利于统筹两岸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站在两岸关系新的起点上,两岸交流这一重要平台,承载着两岸同胞的厚望,肩负着“先导”“领航”的重任。本届论坛旨在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认识。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自202_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因此,除了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外,还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3)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要围绕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这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俞正声说,过去五年多来,两岸关系开辟出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既定的大政方针,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满怀信心同台湾同胞携手并肩,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1)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努力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这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表现。

(3)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

三、【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要充分发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功能,提高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使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两岸共同发展。

(2)发展市场经济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两岸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呼唤诚信,重建信用,并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力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扩大双向投资,进一步相互开放金融市场,着力加强金融合作,有利于统筹两岸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自202_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3)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要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这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努力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这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表现。

(3)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

四、【跟踪试题】

202_年10月26日,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据此回答1—3题。

1.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有利于:

①消除两岸经济的不稳定性 ②维护两岸的经济安全

③两岸经济同步发展,避免两极分化 ④为两岸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大陆要:

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②扩大投资规模,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④加大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近年来,两岸贸易持续发展表明: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趋势

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 ④我国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4.两岸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

①优化资源配置 ②呼唤诚信,重建信用

③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加强公民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两岸的经济交流属于:

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优化经济结构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202_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据此回答6—7题。

6.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俞强调,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所以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因为: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9.俞正声指出,要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俞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努力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据此回答10—12题。

10.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哲学依据是: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规律

11.材料中两个“造福”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唯物史观的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材料中的“新局面”、“新前景”、“新成就”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与时俱进,培养创造性思维B.敢于创新就能发展

C.创新源于大胆假设和丰富联想D.创新就是要抛弃常规方法

1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南宁出席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时,就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提出四点意见:

一、加强两岸的科技交流合作,蓄积民族振兴的创新动能。

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夯实民族振兴的经济基础。

三、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凝聚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

四、密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培育民族振兴的人才资源。

材料中的四点意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2.B3.D4.C5.B6.B7.C8.B9.B10.C11.D12.A

13.(1)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加强两岸的科技交流合作,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蓄积民族振兴的创新动能。

(2)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有利于深化两岸的经济交流合作,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要不断凝聚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两岸文化的共同发展。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密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不断培育民族振兴的人才资源。

第三篇:高考文综

高考文综(1)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A、B两地位于回归线附近,降水差异较大,有关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应大力发展种植业

B.B地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

C.A地属热带沙漠气候

D.B地沿海有寒流经过

2.虚线框内有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关

其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

B.该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C.该地是种麦和牧羊并重的混合农业D.每年的7-10月是种麦的忙季 中国处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严格限制高碳产业。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

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承接地

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D.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4. 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A.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B.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

C.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D.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5.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合确的是()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

③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_年8月21日,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见右图)。“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

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

公里。据此完成6~8题。

6. 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

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这主

要得益于()

A.手工炒茶,经验丰富

B.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C.地理环境,独特形成D.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7. 对“西湖龙井的地理标志保护生产地域面积为168平方公里”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B. 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连续

C. 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特色D. 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它茶叶区有差

异性

8.快速地估计202_年西湖“春茶”的产量,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B. RS+GPSC. RS+GISD. GIS+GPS

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读图甲,完成9~11题。

火山

图 例

等高线

地质公园图甲台北市局部地区图 图乙 9.游客出发前观察图甲,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

A.多数从西流向东B.从中部流向四周C.多数从南流向北D.从四周流向中部

10.游客从M走到N,其所经地区地势起伏与图乙所示剖面线对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1.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如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12.202_年我国1000万保障性住房陆续上市,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新楼盘开

盘减少

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

其中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13.对同一商品或服务,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即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

量)是

不同的。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量,就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影响人们

参与市

场交易的积极性,因此精明的商家会据此确定销售策略。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①某品牌专卖店推出“买一件9折,买两件8折”促销活动

②某高档小区旁菜市场上,菜贩将蔬菜摘洗干净后提高售价

③国家发改委宣布202_年9月1日起降低8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

④消费者选择在商品换季清仓时出手购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重建家园,美国砖瓦工的需求量很大,许多小伙子都去应聘瓦

工。有个叫迈克的青年看到招工广告后,没有去应征当瓦工,而是租了一间店铺,请来一位

瓦工师傅,买了一些砖和砂石作教材,登了一则“你也能成为瓦工”的广告,办起了瓦工培训

班,许多工人蜂拥而来接受培训。结果,他10天就获利3000美元,等于一个瓦工200天的收入。这一事例说明()

A.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是实现职业理想不可缺少的因素

B.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C.必须树立职业平等观,提高劳动者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必须适应市场调节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15.稳中求进是202_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消费需求是其

战略基

点。之所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战略基点,主要是基于()

A.消费有利于刺激生产,拉动投资和出口

B.消费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C.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快于投资和出口

D.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具有可持续性

16.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的重大校车事故。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

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力求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

起安全

无忧的绿色通道。国务院此举旨在()

①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利②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③参与校车运营,强化政府责任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7.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护西

藏的传统文化,使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提升西藏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②保护西藏文化的民族个性

③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④促进中华文化的共性形成和一体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2_年我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要求做到“两升一降一保证”,即:保证基层代

表和妇女

代表的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上升,党政干部代表比例比上一届有所下降,少数民族代表、归侨

代表比

例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保证。这一要求:()

A.能确保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能确保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完全平等

C.有利于保证代表有较强的政治协商能力

D.有利于优化代表结构,体现代表广泛性

黄梅戏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

中国五大剧种,回答19~20题。

19.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

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有关专家指出,安徽省要依托黄梅戏等特色资源,打好徽字牌、建好产业园,开发特色

文化旅游项目,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同时,还要推动文化与信息、装备制造、教育、体

育等多种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这表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②一定条件下,部分决定整体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要抓住主要矛盾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1.在探究“事物联系哲理”的课堂上。一位同学举例:在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哨刺金合欢树。在它的周围,举腹蚁、天牛、介壳虫、长颈鹿形成一个复杂的关

系网。

为了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合欢树的叶子,一些美国生物学家在6棵树周围围起带电

栅栏。

10年后,那些受保护的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有受到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树却依然长势

良好。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事例反映具体事物的联系不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切合课题

B.事例反映自在事物的联系优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切合课题

C.事例反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切合课题

D.事例反映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切合课题

22.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根据“旅行家们的记述”,推断

亚洲没有温带,只有炎热与严寒,并据此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

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孟德斯鸠通过他人记述了解中国气候,是不可取的②孟德斯鸠依据他人记述推断中国气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3.葡萄树根深扎地下吸取地下的水分和矿物质,再将它们输送至葡萄果实里,若把果实制

成红酒,其成分自然带有这些矿物质,每个葡萄园都有自己独特的土壤结构和矿物质成分,它们都能在酒味中表现出来,有些试酒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该酒的产区在哪里。

这是因为()

①不同事物矛盾不同,一物区别于一物②事物的性质不会因为人的认识而改变

③人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④自在事物的联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4.《管子·心术》载: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道与德无间,德出乎人。这段材

料()

A.表明了法与德的基本矛盾B.奠定了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

C.强调了“人治”的治国理念D.反映了儒家“德治”的思想

25.下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C.天然植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

2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 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C.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D.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27.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 个人决策B.直接参政C.公民意识D.法律至上

28.(俄国)临时政府怂恿企业主怠工。1917年9月,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区又有一批企业决定关闭,同年十月,莫斯科也有一批企业倒闭。政府机关把这种经济政策说成是“调整生产”,实际是给予资本家以充分的行动自由。俄国临时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削弱俄国无产阶级的力量B.减少工厂数量以稳定物价

C.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

29.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苗头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马克思评论的是()

A. 英国的“光荣革命”B.法国拿破仑称帝

C.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D. 中国义和团运动

30.1903年,中国《大公报》载:“……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推翻满清统治B.实行君主立宪

C. 学习德、俄政体D.建立民主共和

A.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压制民族企业发展B.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近代企业发展促使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32.“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后形成3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 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B. 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 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D. 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34.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赫鲁晓夫推行的农业改革

C.中国推行人民公社化体制D.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35.“他的先定学说,就是下面这一事实在宗教上的反映:在商业竞争的世界中,成功或失败不取决于个人的活动或才智,而取决于不受他支配的情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或行动,而是未知的至高的经济力量的摆布。”这说明加尔文的先定学说()

A.揭示了宗教与商业活动的关系B.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C.传承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D.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一、单项选择题

地理:1—11CCDDBCACBCD

政治: 12—23DADDAADDDDBA

历史: 24—35CDDBACBCBCAD

第四篇:202_中考文综热点集锦

戮力抗灾不屈中国

背景资料:

1、202_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2、202_年8月8日凌晨,甘肃舟曲因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生命第一,生命至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全力支援灾区。

3、202_年1月,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我国多地区出现大范围冰冻、雨雪天气。

知识连线:

1、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2、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3、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4、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

6、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角度探析: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

(1)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说明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坚持以人为本;(3)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生命、尊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和经济权利。

2、我们抗击灾害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1)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③各部门、各地方紧急响应,团结合作,快速应对;④弘扬了抗击灾害的伟大民族精神;⑤灾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⑥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援。

(2)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经济提供物质保障,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提供制度保障;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④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生活;⑤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解力量之源;⑥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3、新时期弘扬抗击灾害精神有哪些意义?

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⑵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⑶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⑷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⑸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⑹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要想取得抗灾的最后胜利,我们应发扬什么样的精神?

⑴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⑵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⑶要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⑷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

5、科学救灾的意义和措施有哪些?

㈠意义: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有利于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救灾措施;有利于尽快的恢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㈡措施:①强化责任意识,团结协作;②尊重自然,合理规划;③建立应急制度;④科学调度,统筹兼顾;⑤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产生活。

6、我们应学习抗灾英雄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

⑴学习他们热心公益的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人的公民;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学习他们感恩的精神,主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⑵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⑶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⑷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⑸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7、如何向抗灾英雄们学习?

⑴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与国家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⑵学习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⑶生活实践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力所能及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8、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汉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羌族......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连在一起,纷纷奔赴舟曲灾区开展抢险救灾,把无私援助之手伸向舟曲同胞。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合作凝聚力量,团结力量大。

9、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②要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篷、发电机等。③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10、你能够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从我做起,奉献爱心;关心灾情发展,向灾区捐款捐物,慰问参加抗灾的人们及其亲属等。

11、材料:救灾场面和国家领导人讲话

⑴“情景再现”中的画面说明了什么?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各民族共同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③各族人民对灾区同胞生命的尊重和珍视;④各族人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⑵请谈谈“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的理解。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灾区人民的生活,关注灾区教育的发展;②表明了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重建新家园的决心和信心;③说明了我国具有强大综合国力作为灾区重建的物质支持。

⑶你认为灾区重建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把灾后重建和当地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

教信仰、语言文字,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③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科学规划灾后重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等,体现了哪些知识点?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团结协作共同对抗灾害;④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的利益。

1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开展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灾区的重建和社会秩序的恢复,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背景资料:

1、202_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

2、《202_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202_年1月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_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显示,202_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秋冬春特大干旱;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罕见冬春持续低温等。

3、“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已如期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实现。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当前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

4、“十二五”环保工作主要目标;到202_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体系逐步完善。

第五篇:贾庆林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贾庆林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_年5月7日)

尊敬的吴伯雄荣誉主席,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蓉城五月,花香四溢,处处生机盎然。在这美好的时节,来自海峡两岸的有识之士,相聚在人文荟萃、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隆重举办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谋两岸合作双赢的良策。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

2006年以来,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领导人倡议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已成为两党和两岸各界人士真诚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在前六届论坛上,国共两党和两岸各界人士紧紧围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激荡思想火花,共商发展大计,对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本届论坛以“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为主题,集中研讨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等三项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与会的两岸各界有识之士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和议题,深入交流,积极建言,务实献策,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去年7月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举办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增强互信,保持良性互动,维护了两岸交流合作、1

协商谈判的必要环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生效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各界大交流正在形成新局面,各界人士尤其是基层民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交流合作中来,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彼此感情。总的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越来越得到两岸同胞的认同和支持,越来越成为两岸民意的主流。形势的发展也进一步说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正确的选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应当坚持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稳定和平发展的大局,继续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全面开展两岸交流合作,确保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基层民众。我们要不断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不断增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道路。

当前,两岸经济合作正处在新的起点上,进入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大陆今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旨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台湾经济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新课题。两岸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必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更多机遇、拓展更大空间。两岸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必将推动经济关系正常化和机制化进程,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从更宽广的视野看,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国际分工正面临大调整、大变革,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这既为两岸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挑战,也提供了难得契机。

大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把发展两岸关系专门列为一章,这是近几年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进一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愿望。这一章节把建立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作为总体框架,指明了今后几年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我们注意到,台湾方面提出了“开创黄金

十年”的政策蓝图,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两岸的经济发展规划都把加强彼此合作列为重要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紧抓机遇,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就一定能开创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前景。为此,我愿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以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主线,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进程。今年以来,两岸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全面实施并初见成效,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开始运作,框架协议规定的后续商谈也已全面启动。今后,我们要继续实施好早期收获计划,让两岸民众进一步共享其利。积极推进各项后续协商,不断健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尽快达成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为促进双向投资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条件。抓紧启动争端解决协议商谈并及早取得成果,更好地维护两岸企业的合法权益。总之,要以落实框架协议为主线,着眼于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资源优化配臵,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牵引,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十二五”期间,大陆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这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开创新领域,带来新机遇,提供新利基,注入新动力。与此同时,台湾经济为实现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创新能力、照顾弱势群体等目标,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关系。两岸都高度重视并紧紧抓住这些重大调整所蕴含的商机,深化合作,统筹布局,就能够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优化两岸产业结构,增强各自的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提高两岸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第三,以增进两岸人民福祉为根本,提高两岸经济合作惠及普通民众的实际效果。古人云: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两岸同胞的民生福祉。我们迄今实施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是面向所有台湾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的。当前,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普通民众,是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两岸双方都应为此采取切实措施,身体力行。两岸应积极促成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争取在今年6月底之前办成这件好事。两岸还应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中小企业合作,进一步在融资、税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鼓励和协助他们加快转型升级、拓展更大市场,获得更好发展,充分发挥其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最近,台湾方面提出开展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大陆愿予积极支持。希望双方尽快就此开始商谈,抓紧达成协议,以维护两岸同胞的健康福祉。总之,我们将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继续为最广大的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第四,以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为重点,维护两岸经济合作必要的良好环境。两岸发展经济,推进经济合作,落实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平稳定的环境至关重要。2008年5月以来,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谈判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的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事实证明,有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双方就能够搁臵争议,求同存异,营造出有利于交流合作、协商谈判的良好环境。两岸同胞都应自觉珍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需要强调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前些日子,吴伯雄主席有段话讲得好。他说,两岸之间有两座大桥,第一座是经济合作,第二座是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是手携手的工作,文化交流是心连心的工作,两者缺一不可。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也应当获得进一步的繁荣,使经济

合作、文教交流协调发展、相得益彰。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深化两岸文教交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的合作格局,进一步密切两岸民众感情,使“两岸同胞一家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动力才能更加持久。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应当走在两岸交流合作的前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生力量。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中华儿女正在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大事。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奋图强的崭新篇章,树立起中国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历史丰碑。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国家统一的崇高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海内外中华儿女为之奋斗。今天,中华民族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展现出光明灿烂的发展前景。我衷心希望,两岸同胞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携手并进,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最后,祝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2_年高考文综热点: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