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关于德城区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的策划方案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23-105047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6 13:07: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德城区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的策划方案

关于德城区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的策划方案

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本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我区中、小学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经研究决定拟定于组织一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传承与发展。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激发广大师生学习我区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打造校园文化特色,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二、活动目的

举办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在全区中、小学校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我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

三、活动内容:

1、活动名称:德城区202_迎国庆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

2、主办单位:中共德城区委宣传部

德城区教育局

德城区文新局

3、地点:五环体育场

4、时间:9月28日(星期三)下午3:30——5:00。

5、展演内容:由全区14所小学参加演出,共16个比赛节目。

6、比赛规则:邀请专业评委现场打分,统一公布名次,并颁奖。

7、奖项设置: 牡丹奖:3名。玫瑰奖:5名。梅花奖:6名。优秀组织奖3名。

202_年9月26日

第二篇:非遗展演主持词

“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

主持词

开场:在《鼓舞声声》中主持人出场——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乙:202_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来到时,我们在此举办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

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们通常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世代传承。

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天下最精妙的图画,不能再现其美丽;天下最有力的词汇,不能传达其深远。

甲: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意味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丰富,意味着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乙:而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载体,它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着民族精神,所以它在进行公民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养成社会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丙: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下,经过全市文化部门的辛勤劳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我市在遗产保护、发展与传承方面所做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今年,省文化厅授予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机结合。

甲: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今天我们将集中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乙:现在请允许我们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丙: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接下来有请温岭市文保中心主任张淑凝致词。丁:感谢张淑凝主任的精彩致辞。下面请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梁崇华副校长讲话

梁崇华校长: 现在,我宣布: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正式开始!

甲:温岭排街是一种以两人对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它原来是为行乞而唱的,清末民初开始在温岭兴起,解放前特别流行,乡间红白喜事、庙会、灯会中,都能见到排街艺人的身影。

乙:随着社会的发展,排街这种曲艺现在能表演的人已经不多了,今天为大家表演《温岭排

街》的是来自滨海镇靖海村的温岭洞房经传承人:已经75岁高龄的应光远老人和他的徒弟应志云,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甲:“手拿竹板咚啊咚响,小小哩道情啊来开啊场。各位听众来静一静啊,听我老倌唱啊道

啊情……”(方言演唱)听完精彩的排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原汁原味的温岭道情。

乙:道情是一种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它的历史比排街还要早,演唱时左手握夹

板,道情筒斜靠在左手臂上,右手三个指头拍打筒皮。在这种独特的乐器的伴奏下,演唱者将故事一一道来,所以叫做道情。

甲:下面由应光远老人的另一名弟子王云兵为大家表演《温岭道情》。

丙:潘郎锣鼓又称为喜庆锣鼓,原来是舞龙队的伴奏,主要分布于大溪镇潘郎村,和一般的锣鼓队不同,潘郎锣鼓在吹打乐中加入了弦乐器。

丁:202_年潘郎村锣鼓队被授予第一批“台州市民族民间艺术特色队伍”称号,并在台州

市“千村百镇种文化”比赛中获得“群芳奖”,下面就有请潘郎村锣鼓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演出。

甲:多么激情四溢的锣鼓声啊,像我们奔腾的生活。但生活也不全是狂飙激进的,下面请欣

赏温岭职业技术学校带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温柔小合唱《簸箕上的麻雀》

丙:羊角帽、大耳环、黄短袄、大口裤,粗大的脚板配上绣花鞋,那是渔村的男人们在祈福。丁:不要怀疑,这男扮女装的舞蹈就是我国唯一的渔村舞——大奏鼓,目前,它已被列入国

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丙:它是生命的细语,是灵魂的呐喊,是渔民们征服大海的自信。

丁:敲起鼓来吧,石塘镇里箬村的男子汉们,秀出你们的激越与豪迈,证明你们的经久不衰!

甲: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石塘的大奏鼓确实不同凡响,不过它有一样却是要输给大溪

镇殿下村的。

乙:哦?哪一样?

甲:乐器。大奏鼓虽然是男扮女装,比较出奇,乐器走的却是常规路线。殿下村有一种曲艺,用的乐器却十分有趣。

乙:怎样?

甲:锅碗瓢盆盏,厨房用具齐上场;长鞭短鞭加碰铃,你道是文还是武?

乙:哦,我知道了,你说的是《殿下莲花》,它是用来求雨、迎人胜的,这不,大溪镇殿下

村的莲花队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这种奇特的民间艺术。

丙:温岭的地方文化真是丰富多彩,看了这么多节目,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啊,愧为温

岭人啊。

丁:这就完了?还有呢!温岭滩簧你听说过吗?

丙:不知道啊,什么东西?

丁:这温岭滩簧啊,是一种一个人领唱、很多人在后面帮腔的演唱形式,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很妙的。

丙:这么先进?听起来很像是现在的和声合唱啊,谁会唱?

丁:喏,就在我们附近,北山村的姜宝林他们就会唱,大家鼓起掌来,欢迎他们来一曲《温岭滩簧》。

甲:高兴的时候唱一唱,伤心的时候唱一唱,没饭吃的时候唱一唱,捞上鱼了还要唱一唱,温岭人怎么这么爱唱啊?连神仙来了也要唱一唱,你说,新娘子来了要不要唱? 乙:你OUT了,结婚时候不都唱歌吗,那个结婚进行曲。

甲:那是西方的,我说的是我们温岭,原来的,老人家遗留下来的。

乙:哦,这个我好像听说过,老人们说以前结婚时要送洞房的,送洞房一定是要唱歌的,而

且都是男人唱的,我是没见过,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有洞房经的传人吗,演演不就知道了?

甲:对啊,那接下来,请应光远老人和他的弟子们为我们表演《温岭传统婚礼》,大家热烈

欢迎。

乙:接下来将要欣赏到的是一首古筝曲《战台风》,这首曲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台风来袭时

风强雨急的情景,全曲气势磅礴,节奏紧凑,一气呵成,象征人们奋勇与自然相搏斗的英雄气概。掌声有请表演者:来自温岭职业技术学校的蔡叶明老师和她的合作伙伴。

丙:别家金鳞银爪,一派皇家威仪;我却莲花藕叶,尽显水乡峥嵘。

丁:平日埋首于月色的荷塘、伏身在碧绿的水田,看采莲姑娘的婀娜,听劳作乡民的歌谣。丙:等到那丰收的锣鼓声,且看我如何赢得这世界的掌声。

丁:接下来为大家带来表演的是来自石桥头镇下宅吴村的妇女舞龙队,她们将用荷花的造型

舞出一支亮丽娇媚的《荷花龙舞》。

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能够听到穿越时空的欢呼喝彩,尽管我们彼此素昧平生 乙:同一片土地,同一种文化,我们共同分享无处不在的欢笑喜悦,我们是永远的朋友。甲:请欣赏歌曲《永远的朋友》。

乙:表演者: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结束:

甲:保护民族文化的源头根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健硕未来。

乙:展示文化遗产的瑰丽神奇,传承山海风情的浪漫精彩。

丙:因为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它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个世界才会如此色彩斑斓,丁:让古老优秀的文化“活”在当下,焕发生机活力,还需要你我更多的关注和参与。甲:温岭市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艺展演,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所有的领导、嘉宾

和观众朋友们的观看和参与。

乙:感谢为本次宣传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作人员,祝大家

丙、丁:幸福、平安!

合:再会!

第三篇:非遗展演评分标准

清水县十八乡镇非遗展演评分标准

为保证我县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圆满成功,维护大赛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大赛组委会特制定本评分标准。

一、评分标准:

1.本次大赛采取百分制,满分100分。

2.所有参赛节目以清水小曲、小调、山歌为主,必须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较强的民族艺术特色。

3.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雅俗共赏,杜绝封建迷信。

4.演唱者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音准、节奏,咬字、吐字清晰。

5.表演者声情并茂,仪表大方得体,服饰、道具、动作整齐统一。

6.曲调处理、编排得当,符合小曲、小调的风格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7.时间限制在十分钟之内,超时适当扣分。

二、附加项:

1.民歌、小调、小曲创新和老调唱新词可根据选手表现获得加分。

2.选手最后得分为:各评委所打分数相加所得总分,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四篇:非遗进校园讲话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锡伯族民间故事”进校园讲话稿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今天非常高兴地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锡伯族民间故事”走进校园。

锡伯族源于西伯利亚,经过大兴安岭、长白山,来到沈阳,又从沈阳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为清朝戍边。锡伯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善于骑射,民风集质朴淳厚、荒凉古野于一身。锡伯族人以“念说”的形式讲述民间故事,这是一种说唱弹相结合的一门民间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弹唱”的形式已经消失,仅剩的“说”的形式也濒临失传。于是保护锡伯族民间故事,为故事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将优秀故事篇目引入校园,是焕发古老民间传说崭新生命力的最佳途径。

调查始末

202_年6月,沈阳市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按照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总体部署,于洪区迅速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的全区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中,马三家街道东甸子村发现了一位83岁的锡伯族老人——何钧佑,他会讲多部锡伯族长篇民间故事,在十里八村很有名气。

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于洪区文化馆的高度重视,于是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经省、市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鉴定,何钧佑讲述的锡伯族民间故事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及学术价值的,并处于严重“濒危”状态。于是,于洪区政府采取了“先保护、后立项”的原则,投入资金30万元,聘请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工作者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实施保护计划,同时对故事讲述者本人的生活与健康状况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

于洪区文化馆在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的指导下,分别于202_、202_、202_和202_年,先后组织四个由民俗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为成员的调查采录小组,进驻何钧佑老人所在的村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手段,以专业的水准,与老人一家同吃同住,对何钧佑老人的故事展开了调查与采录。

目前文化关采录整理成册出版的故事有:《喜利妈妈西征英雄传奇》、《海尔堪大神传奇》、《黄柯大神传奇》、《勃合大神传奇》、《石刀石锥历险记》。

故事内容及特点

何钧佑讲述的锡伯族长篇故事是何钧佑家族在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下来的,是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民间口头文学。其故事是以锡伯族部落时代的生活场景和英雄传奇组成的,充分展现了锡伯族的民族特色,并且从侧面真实的反映了锡伯族无文字记载的历史。

以《喜利妈妈西征英雄传奇》为例:故事讲述的是锡伯族有深厚信仰根基的喜利妈妈的故事。喜利妈妈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到代父当将军带军队西征,打败三个围子,最后救出小孩回到本部落。通过一系列生动故事情节的描述,系统地展示了喜利妈妈传说的全貌,在故事中我们还能溯源许多锡伯族沿袭至今的习俗;此中,“慈势得本救母”、“黄月亮救嫂”、“鲜卑香”等西征英雄的故事展现了鲜卑时代锡伯族先民骁勇善战、向往自由的精神信仰。

何钧佑家族传承讲述的这些锡伯族故事,与我国其它地区流行的锡伯族民间故事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在我国新疆等地流传的锡伯族民间故事,多以短篇叙事为主,且故事或是幻想色彩较强,或是反映晚近时代的生活故事。而何钧佑家中传承数代的锡伯族故事则带有明显的“史诗”性质,在艺术叙事中贯穿了锡伯族从其先民鲜卑人到拓跋珪时代的民族发展历史,折现着丰富的锡伯族先民时代古老社会的生活习俗、生活状况和风土人情。何钧佑在向人们讲述这些故事时,基本上保持当年祖父讲述这些故事时的原始风貌,故事里保留了大量的反映锡伯族先民时代的生存状态、族群的生活环境、资源状况、部落之间的征战、日常的生产、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等内容。

何钧佑的祖父当年是用锡伯语和汉语相夹杂的混合语讲给何钧佑听的,老人在讲述中保留了那些他并不解其意的词语,有很多是古鲜卑(须卜)语,老人对这些词语的原始保留,为今后学术界对锡伯族早期社会的历史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佐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项目现状

于洪区文化馆对“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这一优秀民间文学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是在辽宁大学民俗学教授江帆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的。江帆教授的全程指导,确保了该项目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她对何钧佑及其故事进行的学术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这一项目的影响力。

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于202_年5月被列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_年4月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_年9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上、下两册);202_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_年,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评审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领导小组批准,《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研究》正式立项为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202_子课题;202_年,“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史诗百部工程》试点项目;202_年11月,出版物《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获得沈阳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结束语

今天,我们从何钧佑讲述的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故事中,选取适宜学生阅读和理解的篇目,让孩子们一边进入那部落时代的历史画卷,一边领悟如何做一名正直勇敢的人,并能潜移默化地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信仰,这是一件一举多得,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在如今西方的强势文化大举进入人们生活的时候,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行动,这体现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向往,向往未来的生活不被单一的文化所吞噬,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我们当付出巨大的努力,保护好中华文化之源。

第五篇:非遗进校园欢迎词

共建非遗传承基地 共育家乡教育之花

陇县东南镇牙科中心小学

校长

戚拴成尊敬的各位市县领导、各位非遗传承人、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柳绿花红的六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刚刚结束之际,我们牙科中心小学小学迎来了尊贵的客人,刚才县文化馆杨书记已向我们一一介绍。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以上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非遗传承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由学校优秀少先队员献上少先队员最珍贵的礼物——红领巾。

今天,宝鸡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荣临我校,是市县文化非遗部门领导、县教体局领导、镇教育组领导对我校的关心和厚爱,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各位传承老师亲临来校指导,是我们全体师生的荣幸,你们的到来将为我们传经送宝,为我们送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

近年来,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非遗传承教育,学校的陇州社火脸谱绘制社团、剪纸社团、雕刻社团、编织社团是非遗传承的有力体现,杨秉权馆长多次来校指导陇州社火脸谱绘制社团工作,再次表示感谢!

今天我们的活动还包括市非遗中心向我们捐赠宝鸡市第一批和第二批非遗图典,在此我提前代表学校对市县文化非遗部门各位领导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们的善举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极大的鼓舞和振奋了师生在非遗学习和传承以及学校社团活动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激情。

各位老师,同学们,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就是保存了文化的命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我们学校正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在此我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在会后的非遗传承老师给我们讲授非遗知识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听讲;二是,在我校今后的陇州社火脸谱绘制社团、剪纸社团、雕刻社团、编织社团活动中,我们要把今天老师所讲的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三是,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并不断地将其发扬光大!

最后,我再次代表学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传承老师给我们创造了今天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让我们接触更多的民间艺术,感受浓郁的家乡文化气息,认识更多的民间艺人,追随睿智的思想光芒。欢迎你们常来学校指导、做客。

谢谢大家!

关于德城区非遗进校园文艺展演活动的策划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