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米仓神韵——打造光雾山旅游文化之魂
米 仓 神 韵
——打造光雾山旅游文化之魂
胡天寿
202_年10月18日,第九届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开幕式以“米仓神韵”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已扣响观众心扉,点燃米仓古道的神奇文化,更响应了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兴国”的发展战略。
凡是旅游发展好的地方,必有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旅游的灵魂。光雾山的旅游要走出四川,走出全国,其魂在何方呢?
光雾山之灵魂
今年,南江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要求把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艺节目。并组建班子多次专题研究,寻找旅游文化之魂。在广纳各方意见之后,最终敲定以“米仓古道”作为探寻光雾山旅游、文化的结合点。
米仓古道是与金牛道、荔枝道并称三大古蜀道之一,是我国古蜀道的一条重要支、干线古道,始建于秦末汉初,古称“大行道”,又称“巴岭路”,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它北起陕西汉中,经陕西南郑入四川南江,主线越米仓山,南抵巴中,全长240多公里,西去成都,南至重庆,纵贯秦巴山区。米仓古道是古代上连关中平原西安,下连蜀地平原成都的重要通道,是北连黄河流域文明,南连长江流域文明 的重要通道,是一条历史的通道,一条文化的通道。从秦汉至今,从三千年的历史高峰一路走来,承载了漫长的历史风云,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生态文化资源。
古道南江段最长,更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有中国真正的悬棺葬、大型群体穴居、皇柏林等重要文化遗产;还有号称戏剧活化石的爨坛戏、道术表演等多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萧何月下追韩信于韩溪河;曹操征张鲁而刘备筑牟阳城于大坝;明朝设巡检司于大坝;现代红四方面军建川陕苏区于川北,巴山游击队血战米仓山等历史故事;有数以千计的民间传说、故事、原生态民歌,还有诸多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习俗、大型武舞、杂耍等流传至今。本次红叶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将主题定格为“米仓神韵”,就牢牢把握了光雾山旅游文化之魂。
“米仓神韵”魅力无穷
思路决定出路,主题明确后,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请四川长领岗策划有限公司作专题策划,聘请国家一级编导曾萍担任总导演,导排了舞蹈《板盾神韵》、《巴山背二歌》、歌舞《千古棋盘》、《米仓古道》等民俗节目,特邀四川音乐学院创作编排了舞蹈《米仓之魂》、器乐演奏《米仓神韵》和彰显时代先锋王瑛精神的歌舞《你是一片红叶》,邀请四川川剧院、通江县歌舞团表演了精彩的川剧绝活《变脸〃吐火》、巴山民歌联唱《红军来了不受穷》等精彩节目。
“米仓神韵”共分“米仓寻梦”、“米仓古韵”、“米仓风情”、“米仓赞歌”四个篇章。整台节目伴随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 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宣布开幕,舞台背景中红叶景观图案随着音乐慢慢开启,背景为《米仓神韵》四个隶书大字耀然眼前,四位“仙女”手持内容为“米仓古道”的红叶字牌,陪同诗人杜甫装扮者走上舞台,诗人展示古朴的“赋卷”,并宣读《米仓古道赋》,完毕,《米仓神韵》大型文艺演出正式拉开序幕。
第一篇章《米仓寻梦》,由舞蹈《米仓之魂》、《板盾神韵》、歌舞《千古棋盘》三个节目组成,悠悠米仓之魂,让人领略板盾蛮脚印深深浅浅,感受秦汉三国刀剑的锈迹斑斑,品味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那张千古棋盘。
第二篇章《米仓古韵》由歌舞《米仓古道》、器乐演奏《米仓神韵》、舞蹈《巴山背二歌》三个节目组成,“米仓古道,悠悠扬扬,南来北往的过客,奔腾了三千年时光……米仓古道,出嫁新娘,一步一个新天地,披上了时代的嫁妆”。高昂的歌声仿佛让人又想起了当年的米仓古道,今天美丽的南江。“巴山背二歌”是“巴山背二哥”多年来在米仓道上长途背运,听山风阵阵,看河水迢迢之中产生的上万首的巴山民歌,已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南江文体局创作表演的小品《巴山背二歌》也获得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的优秀剧目奖。
第三篇章由巴山民歌联唱《红军来了不受穷》、民歌表演唱《打双麻窝子送给你》和大型川剧绝活《变脸〃吐火》组成的《米仓风情》更增添了人文因素、爱情诗篇。是啊!只要真心相伴,哪怕风变、雨变,但日月轮回心不变;只要携手相伴,哪怕脸变、色变,但天长地 久情不变。
第四篇章《米仓赞歌》由音乐快板《光雾赞歌》、歌舞《你是一片红叶》、舞蹈《仙山红叶》组成。光雾仙山山美、水美、树美、叶美,更主要的还是时代先锋王瑛精神美,王瑛精神将永远闪耀在米仓山道,光辉的巴山事业将奋勇向前!
米仓古道仙山生辉
米仓古道纵深处的光雾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重要的生物基因库,40万亩原始森林—巴山水青冈是世界少有、中国独有、巴中特有的植物物种。光雾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宝库,生态文化秀美奇特。龙架烟云、巴山背二哥、光雾山大佛等景观微妙微肖,栩栩如生,正逐步成为“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的国内旅游重要目的地。历史文化辉煌灿烂,米仓古道横贯景区南北,是古代中原到巴蜀的要道,韩信夜走韩溪河、张鲁屯兵汉王台、诸葛亮秣马厉兵牟阳城等遗迹依稀可见,巴山游击队凭借林海天险与敌人斗争长达五年之久,演绎出许多悲壮的故事。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巧夺天工、古拙质朴的石板屋、木垒房,粗犷、豪放的山歌,加之原始奇特的生活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成为光雾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充分发挥米仓古道南江段的文化资源优势,国家文物局已批准投资800万元,用于米仓古道线型考古发掘,省文化厅正着手将米仓古道作为重要的一条古蜀道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江 县委、政府已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围绕米仓古道文化,以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打造光雾山文化之魂。
打造米仓古道生态文化产业园。充分利用米仓古道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大坝新建“米仓古道生态观光中心”和“四川盆地北缘山地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打造川东北旅游、休闲、养生、游乐集散中心;在红鱼洞水库区规划建设“米仓古道水陆生态娱乐中心”;在杨坝境内建设巴山生产生活消费习俗体验园,体验巴中古老的封山、开山、祭山、狩猎等有关森林的生产生活消费习俗。
打造米仓古道民俗文化产业园。在光雾山景区铁炉坝村-焦家河沿线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集中展现巴山民俗文化;在光雾山镇新建2.8万平方米的川东北最大的集会展、演艺、影视等为一体的光雾仙山演艺中心;充分挖掘民歌资源,将普陀村打造成原生态民歌实景表演区;在大坝新建光雾山中药材文化产业园,将南江本地中药材的采摘、炮制、包装等工艺呈现给广大游客。整合正直--长赤的古寺、古院、古庙及宗族祠堂等文化资源,建设具有古朴风格的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巴中市后花园的古建观光区。
打造南江县红色文化产业园。依托巴山游击队活动区域,建设一个集声、光、电为一体的高科技战场体验馆,模拟巴山游击队生产、生活及战争场景,供观众进行实战体验。以新建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展陈中心为依托,规划建设集州红军文化产业园。以禹王宫为核心,打造长赤县苏维埃首府禹王宫-龙耳山革命遗址。
打造红塔集州文化产业园。以红塔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中 心为主建设10万平方米的红塔文化产业主园区;在红塔新区新建巴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心。立足三古文化产业步行街,大力发展图书展陈、古饰品制销、特色产品展销、歌舞娱乐、古建旅游观光为主的文化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断渠公园建设断渠――南江古人类遗址遗迹文化产业陈列园,再现古人类居住、生产、生活的风情。
通过《米仓神韵》的展示,光雾山——这个梦一般的名字,将装进天下人的梦里;光雾山——这个诗一般的地方,将真正刻在天下人的心里。米仓古道文化必载着光雾山,济身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巅峰。
作者单位:南江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
第二篇:大 山 之 魂(精选)
大 山 之 魂
——学习残疾教师陆永康先进事迹有感
202_年5月21日根据学校团总支的要求,由学校统一安排,我校60多位教师启程赴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实地参观学习残疾教师陆永康的先进事迹。
羊福乡位于三都最边远的山区,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从三都都江镇到羊福乡25公里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泥石山路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疲惫不堪到达那里。
陆永康老师的事迹我们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才知道的,距离我们这样近的楷模到现在才有机会来学习,真的有些遗憾。
当天下午三点我们60多位教师聆听陆永康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陆老师声情并茂的报告令在场的听众感慨不以,都为陆老师经历命运的坎坷却矢志不忘献身教育的精神所感动。生于1948年陆老师已近步入花甲之年,9个月那年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而落下终生残疾,他用双膝“跪过”了自己五十多个人生历程。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陆永康老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最边远、最贫困的少数民族山乡辛勤耕耘、无私奉献。20岁那年陆老师成为三都县羊福乡孔荣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从此在大山深处开始了漫长的“跪教”育人生涯。他用木版、篮球皮、废旧轮胎、铁丝等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套在双膝上上课、家访,别人用一小时走完的路程,他要用四个多小时。198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他所执教的班级的教学质量多次名列全乡前矛。他多次被省、县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
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陆永康老师从平凡、细小的事做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克服各种困难,“跪”村串寨,他用跪着的双膝支撑起了家乡人民对教育的信念,用坚韧不拔的毅力点燃了大山的希望、他是大山的灵魂。
作为普通的一名共产党员,他忠实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不计名、不计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朝气蓬勃、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三篇:“文化”企业之魂
在中国历史上,汉民族曾经无数次被北方少数民族征服或战胜过,包括鲜卑族、匈奴、蒙古族、满族。但每一次被征服的结果,都是征服者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性、最终溶入汉民族文化体系中。原因很简单,北方少数民族拥有的只是战马和刀剑,而作为一个国家永续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哲学、政治制度、文字、历法、文化艺术和法律却十分缺乏。
汉民族有着成熟的文字体系、教育传统、科举制度、军事理论(《孙子兵法》),有相当深湛的农业技术、纺织技术及医疗技术(《本草纲目》),有一整套成熟的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有一整套完整的思想哲学体系――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哲学。这一切都是北方少数民族所不具备的,所谓“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旦马上得天下,真正治理天下时却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只好向被征服者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征服者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文化传统,融入到整个儒家思想文化圈中。在这一点上,满族的历史体现得最为典型。
一、文化力“化天下”
历史上匈奴帝国的扩张可谓是空前绝世、气壮山河,战马横扫欧亚大陆、惊天地泣鬼神。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分崩离析、土崩瓦解,匈奴作为一个民族从此消失,从民族特性甚至血统上融入整个汉民族之中(一部分融入东欧民族之中)。原因何在?很简单:匈奴没有自己优秀的文化、没有哲学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没有内涵的民族,没有内涵的民族不具备对其他民族的影响力和同化力,没有文化根基、没有意识形态、没有一整套社会管理体制,一旦完成了军事征服,自身也就开始瓦解。
匈奴在历史上曾经征服过很多民族,但是,从军事征服汉民族胜利的那一天开始,它自己就已经被汉民族征服了,被一种先进汉民族文化征服,这种比军事征服更彻底、更不可改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军事的征服可以亡国,但文化的教化是“化天下”亡天下。
二、“文化力”组织第一要素
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战争都是两种思想的斗争,在刀光剑影、炮火硝烟的背后永远隐藏着两种对立的哲学。人类所有的政治、经济的变化,都是新哲学与旧哲学进行较量的结果。在人类社会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自然法则,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人类一切法律和道德的根本来源。它汇集了人类一切正义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规范,为人类提供了一套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它有两大原则:一是道德原则,一是理性原则。自然法则就是人类的总道德法、总宪法,是由公道、正义、理性等一切有利于和平与仁爱的思想习惯而组成。它是永恒的,但又是变化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自然法则,谁也不能对这个自然法则勾勒出具体轮廓,但谁都明白它的根本精神——正义、理性、道义、和平、仁爱、平等、宽容、自由和公道。
因此,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文化的铸就企业主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文化是高于资金、技术、厂房和设备的第一要素。”必须在自己的公司确立起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必须有公司的企业文化信条、必须培养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经企业团队的心志砺练、经验沉淀,并靠智慧提炼与升华而成的企业文化内核虽已形成,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完成。
三、文化建设核心:教育与融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件必须长抓不懈的事业。这一建设也不是仅仅停留于宣导和灌输的层面,而应是在企业中深入人心,为企业提供滋养,成为企业与每个人息息相通的血脉,让企业文化变成员工的行为风格。惟其如此,才能达到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和实力的目的。这就需要强调企业文化必须贯穿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经过实践后再传递到每个员工。当然,可以编写《企业文化手册》,可以举办各种企业文化座谈会和读书会,也可以外聘讲师进行企业文化授课。但更重要的是老板本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公认的传统道德、必须符合公司业已确立的企业文化信条。企业文化信条的确立和《企业文化手册》的编写都不困难,难的是真正把写在纸上的东西实际做到位。因此,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将企业文化信条、企业的经营理念,对组织的组员教育、宣贯,使“文”融而“化”入组员的骨子、脑髓、血液中。
四、文化永远是企业之魂
一个企业,所处的业态和环境也许某一天会改变,但企业文化却能永远灿烂,照亮企业的前途。我们期翼并相信,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能成就出百年基业。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想让自己企业走向成功辉煌企业主必须永远牢记这一点——“文化永远是企业之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终止的一天,而唯一可以永生的就是文化。文化力是组织第一要素,是组织之魂,组织做大时,且记:找回组织的“灵魂”,让魂附体!
第四篇:文化造山,打造旅游跨越发展新引擎
□谢建龙晁瑞
前言:近年来,西岳华山的传奇突破和品牌化发展之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他们以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标准化建设示范景区为引擎,科学谋划目的地建设,强力打造“山—城—庙”一体的大华山旅游发展格局。在文化造山、市场为先、县域统筹、全面提升等一系列务实措施的推动下,华山景区迎来了旅游“井喷期”,一跃成为全国山岳型景区突破发展的代表和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其惊人的提升速度被专家和旅游业界称作“华山传奇”。本报特别推出“华山传奇”系列报道,为读者解读这一“传奇”的缔造故事。
在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背景下,华山景区的旅游如何升级?除了旖旎风光、四时美景,山岳型景区还应靠什么提升附加值?对此,华山景区给出了准确的战略定位——“文化立山、文化兴山、文化强山”。
华山是中华五岳最高峰,其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人文资源蕴涵深厚,是陕西山水人文旅游的地标和符号。自古以来,华山就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历代名人吟颂华山的名作多达1800余篇。据考证,“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因此华山又有“华夏之根”之美誉。
近年来华山景区管委会先后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各方面专家编制了《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华麓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等,并就景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论证和咨询,解决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克服了景区建设中所存在的盲目性,增强了旅游发展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使华山旅游发展走上科学化轨道。
深挖传统文化,做足“华山”特色
华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真正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却很少。为改变现状,华山景区管委会积极致力于华山历史渊源资料的搜集,整理了仰韶文化、战国时期魏长城遗址、历代道教圣地、中华民族“华”之起源等丰富的华山文化根基,在“华山特色”上下足了工夫。举办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三大精彩主题内容于一体的“三月三朝华山”祈福迎祥活动;推出汉皇迎宾大典、汉踏鼓舞、太极剑阵、老腔表演等富有浓郁汉代风情的民俗文化活动;举办华山论道、玄门讲经、修学养生等道教活动„„通过自然、人文、宗教与旅游的有机交融,打造包装道教旅游文化产品,“西岳华山——道教圣山”的品牌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文艺演出是满足游客需求,宣传地方文化的重要环节。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历史悠久,华山景区大打文化牌,紧紧把握华山文化脉络,对当地这一文化亮点进行包装和宣传,推向旅游市场。老腔艺人多次赴国外和全国各地演出,展示和弘扬了华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受到高度赞扬,原生态的演出备受游客欢迎,“华阴老腔”已成为华山景区的一张新名片。
202_年重阳节,由华山景区管委会和陕西电视台携手泰山、衡山、恒山、嵩山四岳及山东、湖南、山西、河南电视台和台湾中华电视台、澳门有线电视台等联合打造的“五岳重阳”大型电视活动在华山景区游客中心隆重上演。此次活动以山岳文化和孝文化为主线,五省联动,现场直播,再一次将“文化华山”推向全国。
与名家同行,发现华山之美
为了繁荣华山景区的文学艺术创作,丰富华山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为文学艺术家体验采风提供创作平台,探索山岳型景区文学艺术创作的新路子,华山景区管委会邀请了梁衡、蒋子龙、阎纲、晓雪、何西来、雷抒雁等十余位国内文化名家走进华山进行采风。在登山拓思、以文会友、挥毫泼墨、抒发情怀,感受了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特殊魅力之后,著名作家蒋子龙动情地说:“此次来华山我觉得不能用‘登’,应该用‘拜’,华山是中国的脊梁,充满了阳刚,带给人的冲击思索性很强。”当代作家梁衡把华山誉为“地根天柱,华夏脊梁”。
与此同时,华山景区管委会还举办了“镜美中华——与名家同行,发现华山之美”活动。邀请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吕厚民和朱宪民、任国恩、胡颖等十余位大师级摄影艺术家齐聚华山,以大师独到视角发现华山之美,举办摄影文化论坛。此外,华山景区还通过名人效应,宣传华山,扩大影响。202_年7月25日—27日,著名企业家、登山健将、社会活动家,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华山景区宣传社会公益,拍摄“华山公益形象代言”广告片,在主流媒体进行播放,使全国观众充分感受到西岳华山奇险峻秀的自然风光和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
华山论“见”,阐释大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
202_年11月28日,由华山景区管委会主办的“华山论剑”——华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论“见”华山,在为华山文化旅游业发展献计建言的同时,也为我国文化旅游业的相融共生提出了全新的思路。
华山景区的文化与旅游发展如何才能更好的结合?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指出,一是要做大,以“险”吸引游者,以文留住游者,拉大景区的骨架,形成大华山旅游发展的格局;二是要做“精”,要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底蕴通过电影、电视、实景演出等多种新形式展现出来。
针对华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指出,首先应对华山悠久的道教文化做进一步的开发与弘扬,同时可以将目光投向高端精品市场,发展个性化的订单旅游。此外,华山是山之根,黄河是水之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父亲山在华山交汇,因此未来可以依托华山黄河山根河源的文化底蕴,整合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整合历史与名人资源的问题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何西来表示,在深挖秦罗敷等华山一带美人文化的同时,将杜甫、白居易、崔颢等生于华山一带或留居华山的文人墨客的资源体现出来,把沉香劈山救母、智取华山、华山论剑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侠义文化发扬光大。
海南大学教授刘建华提出,华山文化的旅游应走从华山景区到华山小镇,从文本文化到生活文化,从历史文化到活态文化,从文人文化到社区文化,从要素文化到本位文化,从文化提升到文化回归的路径。
第五篇:王屋山道教文化旅游如何打造优质品牌
王屋山道教文化旅游如何打造优质品牌
摘要:王屋山具有天下第一洞天美称,集自然景观资源、道教文化资源、人文资源、艺术资源于一体,内含深远的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因此本文基于王屋山特色道教文化资源与其开发利用现状展开了如何打造培育旅游品牌、提升王屋山知名度的实践策略研究,对提升王屋山品牌形象、充分激发其资源优势构筑精品旅游项目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王屋山;道教;文化旅游
一、王屋山特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一)王屋山特色文化资源。王屋山坐落于我国河南济源西北40公里,是古代名山之一并列于十大道教洞天首位,因而得此天下第一洞天美名。其山峰气势雄伟、峰峦叠翠且宫观林立、充满了人文气息,自然景观资源可谓无比丰富。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设坛祭天开始,就吸引着各个历史时期道教代表人物在此活动。因此王屋山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道教历史“博物馆”、“道教圣地”。印证了道教在此地的辉煌与绵长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王屋山深刻的人文景观内涵。也正因此,王屋山拥有我国最为庞大的道观皇家建筑群,例如以司马承祯、玉真公主创建的阳台宫、迎恩宫、紫微宫等,总总而生、林林而群。另外王屋山还蕴含丰富的道教艺术,其中以浮雕工艺最为突出,例如三清殿石柱通身雕刻的花鸟、云龙丹凤、飞禽鸟兽等,极富观赏价值,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修养与智慧结晶。
(二)王屋山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王屋山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道教文化资源为其增添了无尽的魅力色彩,同时如何开发与利用好这些资源打造优质旅游品牌则成为长期以来各职能部门共同面对的难题。目前王屋山旅游开发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体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例如宣传力度有限、令许多外地、外省游客知之甚少,没有更好的将旅游资源与道教文化有机融合,宣传辐射范畴较为狭窄,直接导致其客源半径不良缩小。同时王屋山对道教文化的内涵旅游挖掘有限,许多开发仍停留于初级浅层水平,主要以旅游纪念品、拜佛烧香、算命求签、欣赏道观建筑与园林景观为主体,空旷的庙宇布局、少之又少的道教活动无法构建较浓的道教氛围,对道教专项主题活动的组织举办不多,体现出欠缺深层开发等弊端问题。再者旅游向导人才的欠缺、专业素质有限影响了王屋山旅游服务水平与质量,无法充分激发游客产生与道教的文化共鸣。加之旅游业整体产业链不长,令游客无法享受到一条龙式服务,也对王屋山旅游品牌打造形成了一定的弊端影响。
二、王屋山道教文化旅游的科学打造培育
(一)举办特色专项旅游活动,深入开发王屋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为深入挖掘王屋山道教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旅游形象,我们应结合王屋山地理特征开展多方位、多渠道的旅游专题线路特色活动。例如,主体开发道教休闲游、学习道教礼仪、养生之道,打造道教养生宴供游客品尝、建立休闲疗养场所、度假区域、开发道教保健医药游、保健养生旅游等。对于具有了解历史人文内涵热情的游客我们可为其安排寻根访祖活动,开展道教修学游、观光游,举办特色专场演出活动令游客真正感受道教历史文化,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同时我们可利用王屋山秀美的自然景观打造开发水景观工程建设和愚公移山精神文化、道学文化游,令游客放松身心、切身体会道教文化、感悟道教真谛。
(二)提升宣传力度、广泛吸引游客。为广泛吸引游客、提升王屋山道教文化旅游知名度,我们应加大提升宣传力度,深化整理收集相关王屋山一切道家知识、资料,系统全面向游客进行王屋山道教的壮大、发展、传播过程与相关发展历史的展示,提升其在游客群体中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同时我们应广泛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渠道,通过信息化平台、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电视媒介、电影节目进行广泛宣传,令王屋山道教特色文化的亮点展示给大众、吸引之处呈现于游客面前,突出重点介绍有关天下第一洞天的由来、特色等。提升宣传力度的同时我们应加大内涵建设,针对自然景观、文物旅游景点、基础旅游设施进行定期的改进翻修建设,不过于体现人为休憩痕迹,力求展现其道家生活的本来面貌、传统特色,并经常推出广泛吸引游客大众的经典与特色产品。再者我们应切实加强同旅行社、旅游机构企业的广泛联系、深度合作,积极参与各类交易旅游活动,主动积极的开辟与寻求新型客源市场,令王屋山所尊崇的道教文化真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三)培育优秀人才、提升旅游队伍整体素质。从业旅游人员的整体素质、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王屋山旅游品牌形象、道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科学培育开发及其经济效益的合理创设,因此为全面提升王屋山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应从培育打造优秀人才入手,为其制定全方位、多渠道、丰富形式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深入实地教育培养、专业、历史知识传授、通古博今能力打造、应变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奖惩措施制定、员工职业规划辅助,令其提升职业奉献精神、积极主动工作热情,待游客如亲人,真正为游客着想,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王屋山如何有效利用其内含的道教文化、景观资源、人文资源优势科学打造培育品牌形象,最重要的就是推出特色化旅游服务项目、广泛吸引游客、强化自身服务能力建设,进而在内涵外延的双管齐下打造中才能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令王屋山道教文化旅游享誉国内外。
参考文献:
[1]李留文.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道教传统的形成[J].中华文化论坛,202_(2).[2]李远国.论汉晋之际道教地理学的成就[J].宗教学研究,202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