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会计毕业论文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23-119331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10-30 20:24: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五篇 范文一

【导语】: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作为一名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技能并且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就成为了我目前的迫切任务。会计实习是我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的第一个舞台。为了将有关会计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结构体系变为自身的职业素质,避免纸上谈兵。因此,我选择在武汉国信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实习,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我实习的公司是武汉国信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经汉阳区财政局特许审批,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资格,以承接代理记账、代理税务申报税收筹划企业内部审计、财务咨询、公司事务代理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性会计服务公司。我公司注重软、硬件建设,拥有各种必备的办公设施,使用正版财务软件为客户提供服务,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本公司制定有规范的代理合同、严格的管理制度,依据《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财政部《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等规定从事代理记账和纳税申报服务,不做假账。为客户把握财税政策,帮助企业做好合理税务筹划,规避财务风险,合理合法的企业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我所学的是针对于公司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以及提供每月抄税、报税、纳税服务,和会计咨询以及一些代办业务。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标。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了在我所在的实习企业进行了有目的实习。在此之前,我认真学习了《会计法》以及财政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作为过渡的新的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因为这些大学法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重大举措。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会计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202_年2月22号我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公司上班,看到同事们都在忙忙碌碌的做事,氛围非常的好。第一天我们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本公司是月底先打电话给客户收取原始凭证,通知一般纳税人在月底之前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进项发票月末前持发票的抵扣联去税务局进行认证,当月认证当月必须抵扣,未认证的发票从开票日期至180天内有效。然后根据当地税务规定的的抄税时限(次月的1-5日)。将已经开具使用的发票信息抄入到金税卡中并携带金税卡去国税局抄税。最后在15号之前报国税和地税,之后就开始做账务处理。经过差不多2个月的学习,我基本上学会了公司的整个流程。首先,从客户那里取得原始单据回来,我们开始粘贴原始凭证,粘贴原始凭证也有很多技巧,怎样粘贴的好看、整齐,等到时候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很美观。由于我们公司用的是速达财务软件,下一步我们就是在电脑上做账。账做完之后我们可以查看明细账和总账,然后通过速达直接生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一、实习会计流程:

(一)关于凭证整理:我们首先从客户那取得真实、合法的凭证,其中的凭证必须是为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相关收入,费用,其取得的凭证必须是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要求,然后我们将这些凭证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粘贴。

(二)关于申报纳税:我们通过粘贴好的原始凭证进行凭证录入审核后进行期末结转登账,记账。通过收入我们可以填写本月应缴纳的增值税和地税。其中分为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按照其企业不同的基本情况的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每月的15日之前必须将上月的税报完并且上交税款。对于一般纳税人每月都要通知其纳税人到国税进行抄税,或者取得进项税票也要同时到国税去认证才能抵扣销项税款。通过这些数据如实填写一般人纳税人申报表。

(三)关于其他业务服务:我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办理一般纳税人的要求和流程,办理一般纳税人需要符合税法的相关规定。办理一般纳税人要购买金税卡,金税卡的发行,流程和所需证件。每一年纳税人还要对税务登记证进行工商年检,其年检应在6月30日之前完成。

(四)关于个人: 还有在公司应注重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做会计的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随意透露顾客的商业机密。在公司我们要遵循公司制度和规定,服从公司的管理,更好的为他人服务。

二、会计实务工作的改革思考:

会计管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应日益从信息加工演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来,会计实务工作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不断扩大会计职业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基点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过去的信息(计算机能轻而易举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而是将信息控制、未来预测作为工作的重点。会计工作除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外,财务管理、经营计划制订、财务控制系统设计、投资决策等应成为重要的职业范围。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不断拓宽视眼,延伸和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范文二

「摘 要」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电算化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目前开发和应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都是以模仿手工系统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核算软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到来,会计的反映职能淡化,会计的参与经营决策职能增强,原有的核算型软件无论是功能范围还是信息容量都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本文就目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是利用电算化软件处理日常会计的基本核算,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仍采用手工进行,很多单位因为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使财务管理成为空谈。

同时我国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仍停留于企业内部应用,实现对手工核算的模仿,或者大谈如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并融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都有相当的局限性。所以我国电算化尚需完备,需要不断向深度发展。

2、在电算化实施中,财务数据与业务不能共享,致使财务软件只在财务部门使用,不仅与企业外部信息系统隔绝,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财务部门录入的数据,基本上只是单纯为了记账,完成事后对业务的反映工作。

3、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从而使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

具体表现在:①内部人员对原始信息进行非法篡改或泄密,造成会计信息虚假。

②磁性介质易受损坏,信息和数据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③电算化系统遭破坏,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等可能导致电算化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

4、对审计的影响。在电算化系统环境下,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环境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肉眼看不见的电子数据、文件和磁盘。

传统的帐薄、经办人签字、记录、订单、业务操作文书等十分清晰的线索都可能不复存在,过去分散的内部控制现在都集中到信息中心或计算机管理部门进行实施和管理,并且旧的数据和资料在不断的被新的数据资料覆盖,使得审计轨迹被一点点抹去,系统和程序也处于不断改进升级中,其处理时所留下的审计线索也在不断变化当中。

5、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遍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人们已经能够在几秒钟之内将几十亿美元甚至巨额的资金在世界各大城市之间相互流转。

从资本流转程度和广度来看,地球正在变小,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

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必须不断加强新产品研制和技术改造工作,往往需要巨额资金,但只有较少企业能够依靠自己积累的留存收益或本国的金融机构来应付国际竞争,大多数企业需要筹集国际资金。

一个国家的资金贷出单位为了更好的制定信贷决策,必须对外国借款单位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要求他们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化的会计报表。另外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而进行国际贸易必须首先了解企业的信用和财务状况,因而有必要了解外国企业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制度,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因此在今后的电算化软件开发中应充分考虑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在面临网络化生存的同时,还需面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规模和管理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还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今后软件发展趋势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采用大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工具。

电算化软件所要处理的是大量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对软件所要支持的数据库的容量、安全性和速度等方面的性能有很高的要求,而大型数据库具有安全、数据存储量大、查询方便等特点,能适应各种管理的要求。

2、在软件开发中充分考虑应用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是这几年电子通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能够实现网络化管理、移动办公、并保证体系开放、支持电子商务;实现财务集中式管理、动态查询、实时监控、远程通讯、远程上网服务、远程查询等。

3、会计电算化软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电算化软件应采用两层加密技术。为防止非法用户窃取机密信息和非授权用户越权操作数据,在系统的客户段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两层加密。

第一层加密采用标准SSL协议,该协议能够有效的防破译、防篡改,第二层加密采用私有的加密协议,该协议不公开,并且有非常高的加密强度,两层加密确保了会计信息的传输安全。

4、实现功能的多样化,数据动态化,电算化软件功能不断扩张,软件在设计中应将财务软件和管理软件有机结合,做到①电算化软件首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除能实现会计基本的核算流程外,还应突破手工核算的模式,拓展核算的领域和职能,增加信息容量,为加强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②软件应突破现有的以事后管理为特征的模式,实现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为特征的模式。

③软件还应具有通用性便于沟通、协作和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计划和控制功能并做到动态管理。

5、会计软件国际标准化。

加入WTO后企业的业务将会扩展到世界范围,电算化软件应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满足多语言、多币种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6、网络化管理。

当前会计信息工作注重信息系统的个性化,强调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集成并服务于企业自身,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经济组织不断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会计电算化要转变其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思路,要根据共同的会计规则和基础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这必然要求财务软件网络化。

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远程报表、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它支持电子数据与电子货币,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网络电算化软件是基于网络计算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范文三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品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极大恐慌。本论文将以双汇集团为例基于其会计信息的披露中现存的各项问题,提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会计视角;双汇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感

我国正处于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起步阶段,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超标”以及“毒生姜”等的频频曝光,使人们谈食色变,要想重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稳定社会不安就必须加快建设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步伐并将其列入长期发展战略之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新规划企业的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约束,做到企业慈善、法律、道德与经济责任的全面推进。尽管在08年国资委就提出鼓励会计信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各企业还是以自愿的形式公布会计信息,因而企业诚信欠缺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治,同时也并未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要想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必须以加强会计信息披露为出发点,进而提高企业诚信并推动社会道德建设。

一、以双汇集团为例分析其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披露(1)双汇集团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主要内容

双汇集团在社会责任感上主要对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以及利益相关者等方面进行披露,本文选其10年的报表数据进行展示说明,如表1所示:

(2)双汇社会责任会计披露中存在的不足 1.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增强

双汇集团作为肉制品行业的龙头,因其规范严格的生产及检验线而领先于该行业,但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双汇集团为降低成本,缩减检验程序而致使含瘦肉精的猪肉流入企业生产线,这一事件的曝光不仅严重地自毁招牌,而且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国并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进行明确规定,因而企业领导及会计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并且在信息披露中可能会出现注重对社会贡献的披露,而忽视或故意隐瞒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2.社会责任报告缺乏审计环节

由于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公布的,所以在没有第三方审计核查的情况下,其公布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就会存在异议。双汇集团从202_-202_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数据就是在没有第三方审计的情况下进行公布的,因此其公信力不高,会计报告也就缺乏实际的效用价值。

3.外部监管不足

在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要想得到有效的加强,仅仅通过企业内部的自身努力强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外部的监管,以规范企业运作。然而就目前形式来看,环保部门、消费者协会以及消费者都没有很好地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同时有关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具有事后性,只有当问题曝光出来后才会对其进行调查整治,所以还是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其次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明显不如国外,这样也会导致企业领导以及有关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为不法操作提供可乘之机。

二、会计视角下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建议(1)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识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需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企业管理者应正确认识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从而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规范企业正常运作;其次社会需构建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打造健康而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2)会计信息披露需经第三方审计

我国企业目前公布会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般是经由会计师和企业内部审查后通过,由第三方审计签证的环节尚未得到实施,导致由于审计机制的不完善而造成其公信力不高。因此需强化审计环节,可由独立的会计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对各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尤其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严格审计并针对具体问题发表审计意见,从而提高社会信任度。(3)加强外部监管

相关监管部门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企业生产线进行检查,并加强对企业原材料来源及产品销售渠道的管理,并将检查结果实时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以方便其对有用信息进行登记,并及时改正运营中的不足。同时广大消费者应注重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和管理部门,以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有效监督。

三、结语

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今天,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诚信为本,有利于重新建立起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蔡伟,李慧卿,张瑜.双汇集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2_(3):49-52.[2]李林科,龙孺湘.我国全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师,202_(4):124-124.[3]徐鹤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经济管理,202_(16):00130-00132.范文四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模拟实习课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创设的仿真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情境中,依据模拟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按照会计实际工作的各项要求,集中时间,对模拟企业各项会计工作业务流程及会计业务处理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在通过与岗位要求完全相同的实训操作中,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熟悉会计实际工作中应遵守的各项财经法规,形成工作能力,为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目前中职学校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以一个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的角度观察目前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现状

会计模拟实习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都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这门课程,促进会计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适应会计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是通过模拟某个企业的某个会计期间,选用整个月份的全部经济业务,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从最开始的建账到最后的出具会计报表的一整套账务处理,中间包括对经济业务的判断、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对记账凭证的填制、对账簿的登记,以及月末的对账、结账、编制月度会计报表、全年的会计报表等。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会计实训中无法体会会计实际工作的真实感受,学生把模拟实训当成完成一项大型综合性的作业,学生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够到位,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会计模拟实习的课程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1)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整个会计模拟实习过程涉及庞大的会计数据、繁杂的会计处理过程。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会计处理上交的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作业来体现自己的会计综合能力。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在考核上,没有过程考核,仅仅是采用以往的期末终结性考核,或者是依靠教师把相关的凭证和账簿等收集上来检查。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思考、操作过程都得不到评价,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更无法获得在实训过程中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岗位工作体验,有些学生甚至为了完成任务,在实训结束前匆忙借同学的凭证和账簿抄完就了事。最后的成绩得分不能准确无误地体现出学生在其中所耗费的心神,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对待模拟实训学习上存在马虎应付的现象,缺乏应有的会计严谨性

会计这个职业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对会计从业的人员职业素养要求格外严格。除了要求做到诚实守信、洁身自好外,还要求在账务处理时养成严谨、细致的会计工作习惯。在模拟实习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待模拟实习课程中的各种单据、账簿满不在乎。单据、账簿的涂改、遗漏现象比较严重,即使是被老师指出来后,学生也是抱着下次会注意的轻视态度对待。甚至学生对于数据上的错误,也是开玩笑一样一笑而过,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这些行为,都表现出学生缺乏应有的会计严谨性。

2.教授会计模拟实习课程的一线教师缺乏实战经验(1)学校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会计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单一的理论型教师是很难承担起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实践性教学的思路不光来源于理论,更主要的来自于实践经验。目前,绝大多数中职会计教师没有从事过会计实践工作,大都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学工作岗位,并没有真正的会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会计操作技能和经验。因此他们在会计教学中,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展开讲授,对照教材讲实训,讲解不透彻,操作不到位,实训教学力不从心。教师的会计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会计实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质量。(2)学校无法引进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会计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

经验丰富的老会计,或者是长期在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工作的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等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账务处理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如果能够把他们在现实做账中所积累下来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教授给学生,将对学生学习会计实训起到很大的帮助。然而,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无法引进这样的人才。学校要从这些单位机构中聘请人员到学校给学生传授会计知识和经验,首先受到的限制可能与学校临时教师外聘的政策机制有关,让学校无法获得有效的支持。而且,学校因工作性质的关系,与这些机构没有交集点,无法建立长效机制,即使因教学上需要的迫切性,也只能通过教师的个人关系寻找帮助,但毕竟长贫难顾,一两次的传授也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即使解决了以上问题,还会因为那些会计专业人员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由于不是教学人员,而不能使传道授业解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学校缺乏应有的硬件设施及条件

(1)学校没有配备会计实训室或会计实训室形同虚设

由于资源的分配问题,只有少数的中职学校配备了设施齐全的会计实训室,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配备会计实训室,或者是会计实训室设备缺乏,只有一些简单的桌椅、会计职业规范、岗位职责以及各岗位工作流程图等形同虚设。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这样的会计实训室甚至是教室里进行模拟实习,不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同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相差太远,起不到模拟实习的作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是显而易见的。

(2)没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

即使校内的会计实训室配备再齐全,还是同现实的会计环境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从学校出来后直接从事会计岗位工作在工作方面和心理方面仍然不太适应,这就给学生和工作单位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去一些真实的公司或实践基地进行实训,教师从旁引导,将对学生将来快速融入会计岗位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绝大多数中职学校都没有这样的单位或实习基地供学生进行实训。

三、对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一些建议 1.更改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①改变原有的考核体系,不再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整套账务处理,改为分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必须在整个账务处理中发挥引导作用,如果仅仅是下达“分小组合作完成账务处理”的要求后,不再引导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或操作,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要求小组成员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如公司职员、仓管、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单位领导等等。在小组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反思、敢于承担责任。②完善评价体系,改变现有的期末终结性考核。增加过程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可以,可以采取包括成绩评价、口头评价、态度评价等在内的多元性评价。把考核评价目标与会计行业标准相衔接,在要求基本操作技能做到准确、规范;分录、计算、编表基本准确;账表项目完整;其他会计业务处理较准确,能够按时完成操作等等。若数据错误、账表项目不完整或操作不准确酌情扣分等等的基础上,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把一整套的账务处理分解为多项独立的小任务,并分别进行考核评价,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分数的警惕性和敏感性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到自己所耗费的心神转化为应有的分数回报。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或许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灵活的考核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核内容的分层,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过程评价中,重实习过程的客观实际,把操作技能与实习表现、职业道德结合起来考核,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2)把模拟实习与职业道德相结合,培养学生会计的严谨性 ①把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与课程的考核评价挂钩,相信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果上交的单据、凭证、账簿的作业有较严重的涂改、遗漏现象;对错误,特别是错误的数据抱着无所谓的轻视态度加重扣分,让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会计习惯在会计职业中的重要性。②在引导学生模拟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当前各种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则规范,使学生在心中筑起一道防范的屏障,哪些能做,哪些坚决不能做,心中自然有了依据。同时培养学生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冲突的思维能力。在模拟实习中设计一些道德冲突的案例,使学生提前接触到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难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要激发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感,逐步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观,激发学生的荣辱感,从而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2.增强教授会计模拟实习的一线教师的实战经验(1)学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应该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全国会计、审计、税务等专业的技术资格考试,并取得会计师证、审计师证、税务师证,为成为“双师型”教师打好基础。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可以定期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财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会计专业知识,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目前企业执行的会计政策,完善教师的会计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参与财务工作,让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情况下,深入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丰富实践经验,了解目前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这样才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

(2)设法引进企业中具有丰富做账经验的老会计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

用请进来的方式,与一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这些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会计、审计人员、税务人员请到学校来给教师和学生做讲座、做指导,同时与他们签订长期聘用合同,让其担任兼职的会计实训教师,指导学生会计模拟实训,教师从旁协助学生理解,以提高实习实训效果。3.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条件(1)配备会计实训室等硬件设施

学校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配备设备齐全的会计实训室。配备齐全的会计实训室应该配备多套仿真的会计办公桌、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室里还应该放有大量的仿真钞票、各种票据、各种单据,全真的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模拟的企业、银行、财务专用印章,四面围墙挂有会计职业规范、岗位职责以及各岗位工作流程图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每张办公桌上配备一套办公设备,包括装有会计软件的电脑、打印机、装订机、税务发票机等,力求将较真实的教学资料引入课堂,创造仿真的会计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2)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应该与企业,特别是一次性能够需要多位会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等校外单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到企业中的某个岗位进行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能直接获取企业的要求,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这样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技能成长,让自身成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在校外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在现场做好技术支持的工作,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引导他们转变心态,以适应职场环境。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工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加快脚步,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授会计模拟实习的一线教师的实战经验。同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条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更好地发展。以上思考纯属个人观点,当否,可以商榷。范文五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风险及其不确定性己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消除的存在。保险,作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保险负债是保险公司基于保险合同,对未来偿付金额和时间不确定性的一种估计,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保险公司计提的各种责任准备金。”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量是保险会计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也是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关键所在。我国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一一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一再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来规范保险负债的会计计量,基本实现了在重大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高了我国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但从近几年的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保险业上市公司的准则执行情况为数据支撑,深入探讨了保险负债的会计计量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宄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保险学、经济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目的是对现行保险负债的会计准则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简称IASB)在保险负债会计计量问题上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保险合同负债计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改革方向,为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做出微薄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选题意义,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回顾,提出本文的研宄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保险负债计量问题的研宄基础。主要介绍与本文研宄内容相关的理论,包括保险合同及其分类,保险负债的特殊性,保险负债的确认依据及计量目标,以及国内外保险会计准则的变迁,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选取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对现行保险合同会计准则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总体数据统计及具体案例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现行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情况,并提出现行会计准则关于保险负债计量本身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证明我国实行准则完善的必要性。第四部分,跟踪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动态,并对新动态可能产生的理论及实务影响进行预期。从保险负债的计量模式入手,分析评价国内外现行的保险负债计量模式,指出准则改革的积极意义、带来的新问题以及对我国会计实务的预期影响,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保险计量的建议。

第五部分,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宄,笔者认为,准则在保险负债计量模式的选择、充足性测试以及保险风险的披露方面的执行存在问题,有必要加强相关准则的制定,时刻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并加大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力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保险精算师的独立性,以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笔者期望本文的研宄在理论上完善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构建,在实务上为提高保险负债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保险负债,保险合同准备金,会计信息披露,会计计量

第二篇: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

(一)行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企业所执行的具体会计规范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套规范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1)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必然使企业涉足于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而执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帐户,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口径一致,反映综合的财务会计信息。(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行业、企业之间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投资主体对潜在投资对象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不便于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企业各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然而,一方面各投资主体出于增加投资收益、回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会不断的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经常性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或同时分布于若干不同行业;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又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主体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需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无疑加大了财务监督的难度,影响财务监督效率。

(二)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会计行为,每一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关这些会计分支,我国目前尚无具体的制度或准则规范,使得现行会计规范在内容上残缺不全,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需要通过会计系统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耗费,需要核算与报告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要核算和报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等,然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准则、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规范的会计处理。(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包括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这一方面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往往导致企业成本不实、帐目不清、数据不真。

(三)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其进展不尽人意。现行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而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关这些方法的选择作了较严格的限制,因此,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在我国尚未获得用武之地,或在应用的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再如,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集团分部业绩报告的编制、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务报告等均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而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准则规范。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国际性商业语言”的功能,这正如我国的涉外企业需要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上市地或子公司所在地会计准则编制两套口径不同的会计报表,并分别由不同国别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充分表明,由于会计规范的差异,一方面使我国涉外企业的会计工作量

第三篇:会计毕业论文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与完善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

(一)行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企业所执行的具体会计规范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套规范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1)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必然使企业涉足于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而执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帐户,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口径一致,反映综合的财务会计信息。(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行业、企业之间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投资主体对潜在投资对象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不便于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企业各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然而,一方面各投资主体出于增加投资收益、回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会不断的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经常性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或同时分布于若干不同行业;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又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主体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需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无疑加大了财务监督的难度,影响财务监督效率。

(二)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会计行为,每一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关这些会计分支,我国目前尚无具体的制度或准则规范,使得现行会计规范在内容上残缺不全,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需要通过会计系统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耗费,需要核算与报告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要核算和报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等,然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准则、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规范的会计处理。(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包括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这一方面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往往导致企业成本不实、帐目不清、数据不真。

(三)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其进展不尽人意。现行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而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关这些方法的选择作了较严格的限制,因此,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在我国尚未获得用武之地,或在应用的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再如,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集团分部业绩报告的编制、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务报告等均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而我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尚缺乏这方面的准则规范。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国际性商业语言”的功能,这正如我国的涉外企业需要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上市地或子公司所在地会计准则编制两套口径不同的会计报表,并分别由不同国别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充分表明,由于会计规范的差异,一方面使我国涉外企业的会计工作量增大,会计信息成本上升,不利于这些企业的国际性竞争,另一方面有碍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拓展。

(四)现行会计规范的协调性差

在我国,自《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分行业、分所有制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制度,对相关事项的核算与报告作了许多规定,如《公司法》第六章对公司制企业的财务会计作了一系列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第三章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作了若干规定。这些规定从基本面看,与会计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但也存在诸多不协调的方面,以报表种类的设置为例,工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编制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而《公司法》规定企业除编制几个基本财务报表外,还应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对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则没有明确要求。新近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则规定企业须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以及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等。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就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无所适从,比如一个从事产品制造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应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按《公司法》规定处理,是无从明确的,结果可能导致同一类型企业按照不同的规定进行处理,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五)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受到损害

会计制度作为指导各企业进行会计处理的规范,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也即各企业会计人员均应自觉地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报告,但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监督措施不力,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局部利益而在会计处理上“各尽所需”,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置会计制度规定不顾,完全按厂长、经理的意图进行会计处理,导致核算不实、数据不真,或设置“两套帐”以应付财政、税务等机关的审查,更为甚者,一些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为了不得罪客户,不顾执业规范而按客户意图进行审计,提供虚假审计报告。另一方面,由于执法不严,纵容了违规违纪行为,比如一些企业虽然在审计或财务检查中查出了不少问题,但在处理上大多是“限期纠正”、“下不为例”,对负责人从轻处理或不予处理,这就纵容了会计上的违规违纪行为,致使一些企业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二、深化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路

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在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一)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

改革会计制度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动态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说,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但事实上,会计制度变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会计制度变革是从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行政行为,缺乏内在必然性的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会计制度变革则是依据一定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特征,对原制度进行修正和革新,其变化具有间歇性和相对稳定性。以上两个方面表明,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市场环境,而且要能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规范化的要求(即具有前瞻性),以便能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建立能适应各个行业的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以行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的状况,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以使企业能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制定和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随着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的逐步实施,每个企业都可能发生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那种针对企业常规经营业务制定会计制度的状况,为各种形式下的资本经营事项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并纳入统一的准则体系。

(二)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完善会计制度

现代会计在构成上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横向多元即如前所述,现代会计除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若干分支;纵向多层则指现代会计是由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企业(单位)会计、内部责任会计等若干层次构成。以上各个分支、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会计内容体系。与这一体系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应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予以构建和设置,这里的“横向到边”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广度上应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对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又要针对各现代会计分支,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如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等。“纵向到底”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层次上应具有完整性,它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与会计构成的层次性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准则或制度,又要包括企业(单位)的会计准则与制度;其二,与会计制度制定主体的层次性相适应,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又要包括各企业(单位)根据统一会计准则或制度,结合企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

尚须指出,无论是“横向到边”还是“纵向到底”均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从辩证的观点看,这里的“边”和“底”均是无止境的,理由在于:其一,随着我国会计改革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将会不断拓展新的会计领域,形成新的会计分支,进而需要有新的会计制度来规范这些会计领域的会计行为,这表明会计制度在“边”的扩展上具有无限性;其二,随着集团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增多,进而使得企业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的层次不断增加,这表明会计制度在“底”的延伸上具有无限性。

(三)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

会计规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要随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由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异,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别于西方国家,但就发展市场、规范市场体系这一点而言,各国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日益形成,我国市场必然要融于世界市场体系,加入国际性的商业交易网络。适应这种市场体系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针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是深化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国际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其核心在于会计规范的国际化。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要加快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按照国际会计规范的构成构建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框架,包括:(1)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尽早实现从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的转变;(2)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补充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施工合同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等等。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有关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的规定,修正和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中有关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范围和原则,如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现值计量法等纳入会计准则,并允许企业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自行选择。

尚须说明,加快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这一命题并非否认会计规范的国家特色,不容质疑,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特征决定了我国会计规范应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体现国家化特色,具体说,其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制定应能体现会计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协调的要求,特别在目前我国财力尚十分薄弱的环境下,更要首先考虑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对国家宏观利益的影响;其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因此,会计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满足会计主体核算与报告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四)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业绩信息,从而影响到会计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会计主体出于增进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偏离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执行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这表明如何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会计主体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自我约束具有防范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因而是确保会计制度正常执行的主要措施。从目前情况看,强化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主要是各会计主体应根据国家统一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制定出与本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以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同时,各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应从增进局部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这一双重利益观念出发,督促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必要时应将会计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情况纳入业绩考核,以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规守法。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是外在于会计主体的各有关部门,如财政、税收、银行等应定期对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情况实施跟踪检查和监督,经常性了解各会计主体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能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的会计主体给予各种形式的嘉奖或信贷优惠,而对违反会计制度、损害国家利益的会计主体则视情节轻重、违纪金额大小等给予相应的处罚(如通报、罚款等),以督促各会计主体从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利益出发,自觉遵规守法。同时,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即审计部门应在对会计主体的审计业务中严格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有关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应予以指出,并督促企业限期纠正,企业不予纠正的,则应在审计报告中如实披露,以促使会计主体从维护其社会形象出发,自觉执行会计制度。

第四篇: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论文之论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为此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本文就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开始分析,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以规避金融会计风险。

关键词:金融 防范 风险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牢固,必将会严重危及到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特别是在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加强金融会计风险的分析研究,对于进一步改进金融会计工作,夯实金融会计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决策风险、市场风险、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等等,其中金融会计风险便是各类风险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风险。事实上,在金融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几乎

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金融会计的核算与操作,由此导致的风险问题时有发生。现阶段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会计核算风险、决算编制风险、结算编制风险、会计监督风险、会计操作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

二、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系统是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整个会计防范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臵,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一)进一步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谨慎会计标准,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不仅是我国金融业适应国际标准的需要,也是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需要。从目前情况看,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真实核算资产质量。对贷款质量的分类,按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进行;对其它资产的核算,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计量。同时,按照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提高提取呆、坏帐准备比率,适当放宽呆、坏帐核销条件,以体现金融企业的高风险性;二是合理确定收入期限。缩短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由目前的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同时,考虑过去金融机构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长,形成大量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的实际,对历史应收利息实际逐年税前冲减政策;三是

改进固定资产拆旧办法。在目前实际分类折旧的基础上,实行加速拆旧法;四是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税负水平。虽然财政部、税务总局对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做出规定,即从202_年起,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分三年将营业税率从8%降至5%。但与国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行业的营业税3%相比,同第三产业营业税负担相比,金融业仍是最高的。在所得税方面,1997年开始,金融企业所得税由55%降为33%,但同外资银行相比仍高18%。在金融机构存在大量应收未收利息的情况下,税负重,形成了金融机构垫付税金,财务信息失真。因此,需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税负水平;五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金融新业务加速发展趋势,制定规范金融新业务相关会计标准及规定,使金融会计制度建设具有超前性,防范金融新业务会计风险。

(二)改革现行金融会计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会计工作受同级领导的体制,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目前,较为可行的改革措施是实行金融会计委派制。金融会计委派制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行对各分行和直辖支行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分行对所辖分支机构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会计经理的人事关系隶属派出行,工作关系由派出行财会部和派入行双重管理;二是建立委派会计经理资格制度。委派会计经理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业务

素质和政治素质,经委派人员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确认后,报行领导批准其委派资格;三是赋予会计委派经理与履行职责相当的权力。主要包括: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权力;重大经济事项研究的参与权;重要业务审核权;对下级行会计经理任免的专业审批权等;四是明确委派会计经理的义务和职责。委派会计经理必须积极支持、配合、协助单位负责人合法依章经营,严格执行各项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和核算各项业务,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会计内控建设;及时完成单位领导和上级会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等;五是建立对委派会计经理的考核制度。坚持日常考核、定期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考核为称职的继续留任,对考核为不称职的及时调整;六是建立委派会计经理定期轮换制度。凡在同一单位担任会计经理3-5年的,必须进行轮换,这样有利于防范会计经理在一个单位呆的时间较长,而引发道德风险,有利于会计委派制度职能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金融会计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金融会计各监管主体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发挥合力作用。金融机构内审部门及社会监督审计部门应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制度,这样既有利于各监督管理部门充分掌握金融会计工作情况,又能够有效防止各部门检查内容雷同,避免重复劳动;有利于各监督主体根据各自监督管理

需要,增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检查效果;二是坚持对金融会计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重的原则。从金融机构内部监督看,加强事前监督,关键是要强化“接柜制”职能。即:单独设臵接柜岗位,对客户提交的一切凭证,必须经过接柜员审查,验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后,分类传递给各个业务柜组进行下一步处理。对有重大疑点的票据凭证及时向会计主管汇报,以便做出准确判断,予以正确处理。比如对票据诈骗风险的防范,这一环节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加强事中监管,要强化核对监督职能。要建立符合金融会计特点和适应金融会计发展要求的一整套会计内控评价制度,检查手段和金融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及预警系统。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任务。首先,金融行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臵上、人员配备上对会计工作适度倾斜。特别要改变那种会计工作只是简单劳动的错误认识,要真正把那些热爱会计工作岗位、德才兼备的干部配备到会计工作岗位。

(五)建立有效风险预警机制

当我们强调要将单纯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时,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必不可必的。另外在会计

工作中,要设臵一系列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日常核算,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银行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

(六)发展现代会计运作手段

现代会计手段既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内容上指强调会计核算监督制度的完善,形式上则是指会计电算化方法。银行业应大力推广业务处理电算化,这样对改善服务、增强竞争力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它的推广运用可以规范会计操作程序,减少人工处理业务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减少差错和违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有了会计电算化不等于万无一失,因为电脑处理系统本身有一个是否完善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操作管理问题。如果对此掉以轻心,仍会潜伏较大的风险。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进程中,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金融会计风险,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加强对金融会计风险表现的研究分析,找准形成风险的症结,并从体制、制度、操作手段、监督、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化解金融会计风险工作水平,就会使金融会计减少事最低度,从而进一步夯实金融会计这个基础,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慧娟。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

科技信息,202_,(19)。

[2]苏友维。银行会计风险及内控体系的建立[J].特区经济,202_,(5)。

[3]魏许莲。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金融风险中[J].国管理信息化,202_,(12)。

撰写人:郑莉

〇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第五篇:会计毕业论文

目录

一、财务报告舞弊概述.............................................................................................................3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3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界定........................................3

(三)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概念辨析....................................3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主要手段...............................4

(一)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4

(二)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舞弊....................................4

(三)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舞弊..........................................4

(四)虚构经济业务舞弊..............................................5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分析.............................6

(一)根本原因......................................................6

(二)直接原因......................................................6

(三)客观原因......................................................6

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综合治理.................................8

(一)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完善........................................8

(二)对外部审计舞弊的治理..........................................8

(三)对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治理......................................8

(四)完善独立董事制度..............................................8

五、结语...........................................................9

致谢 参考文献 摘要:

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的信息不仅为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而且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受托经营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监督。财务信息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工具,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水平,保证财务信息质量。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财务报告舞弊上,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是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而且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治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对财务报表舞弊进行了定义,然后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一一列举,继而提出了舞弊的各种原因,最后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

关键字:“财务报告”“舞弊”“会计信息”“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研究

一、财务报告舞弊概述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就上市公司而言,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报、中报和临时报告,而不仅仅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附表和附注。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界定

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将舞弊定义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第99号审计准则(SAS99)将财务报告舞弊这样解释的:为了欺骗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列示的数字或其余揭示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表的交易、事项或重要事项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等。

(三)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概念辨析

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的概念包括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和盈余管理。在这三个概念中,会计信息失真所涵盖的范围最大,它包括了无意识的会计错误和有意识的盈余管理,及财务报表舞弊。财务报表舞弊与会计错误最大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错误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

盈余管理和财务报告舞弊的区别很难给予明确界定,中间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但就公认的范围而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公司管理层通过人为操纵,使财务报表反映“预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是为盈余管理;而明显违背公认会计原则的称之为财务报告舞弊。

财务舞弊是指采用违反会计规范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到损失的故意行为。财务舞弊包括侵吞财产和欺诈性财务报告。财务舞弊的范围比财务报告舞弊的范围大,财务报告舞弊相当于财务舞弊中的欺诈性财务报告。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主要手段

(一)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会计活动本身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经济管理活动,由于同一事项或同一交易往往有很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加之中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到企业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就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来操纵利润,粉饰经营业绩。

1、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长期资产购置无关的借款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待长期资产转入使用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就通过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来调节利润。如:金路公司在97年年报中以多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3415.17。

2、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如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反之,则采用成本法。但很多公司在这两方面大做文章。当被投资公司盈利时,不该用权益法的投资也用权益法的核算,当被投资公司亏损时,该用权益法却用成本法。如:张家界股份公司以2160万元价款从香港某一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索张公路的权益。按合同规定,该权益包括投资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但是,张家界股份公司将591万元投资回收款全部计入了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了63万元的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虚增了利润。

3、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或不提折旧

延长折旧年限,由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甚至不提折旧等虚增利润在实际操作中屡见不鲜。如:渤海集团在“免二减三”政策未得到银行批准且与银行就此发生诉讼的情况下在1994-1995年未计提此笔贷款利息,也未计提1886、1997、1998年的半年息。

4、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

上市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或平滑利润,通常在产品或资产的风险或报酬未完全转移之前就确认销售业务和其他资产的转让收入。如:天津磁卡向吉林天然气公司销售了2500万元的计算机硬软件和技术服务,年末天津磁卡将天洁公司支付的1100万元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但实际上天津磁卡硬件合同并未履行完,属于提前确认收入。

5、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

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相对应的是纳入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所以上市公司常常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

(二)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舞弊

从理论上来说,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与财务舞弊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确实以公允的价格定价,且在报表及附注中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做了恰当的披露,则不会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但事实上,中国上市公司的很多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都采用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可以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这样的资产重组与关联方交易就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和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三)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舞弊

在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以极强的相关性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成熟期,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交易市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无法保证,因此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盈余操纵的空间,即使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还需要公平交易才能产 4

生,而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否公平取决于人。我国目前通过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形式,多采用通过不公平交易方式实现,如上市公司面对“保牌”“配股”等情形时,它们往往会利用公允价值来增加选择空间,进行利润操纵,利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粉饰”业绩,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再如关联方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在市场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利用技术手段,在交易双方定价时,故意扭曲公允价值而虚增利润。

(四)虚构经济业务舞弊

1、虚构销售。虚构销售业务时性质最为严重也最难以审查的舞弊方法之一。如以银广夏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为了虚构销售业务往往从原始的销售合同就开始全套造假;黎明股份的虚构行为更是百密无疏,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构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

2、虚构资产评估。虚假的资产评估包括未经正规程序立项的资产评估、虚无资产评估和不恰当的评估。琼民源就对为具有完全产权的资产进行评估,确认巨额的资本公积。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分析

(一)根本原因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非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财务报告舞弊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上市公司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我国资本市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总市值超过22亿元,上市公司总数量超过2300家。每家上市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或再融资能获得少则几亿、几十亿。多则几百亿的巨额资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都是这些巨额资金的受益者,不难想象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采取非法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方式骗取巨额利益。

(二)直接原因

1、获取上市资格

根据我国《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申请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上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发行前必须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财务状况良好。因此,一些业绩并不是很好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资格,必然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使之符合上市所需的财务上的要求。

2、再融资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有严格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一些达不到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但有着强烈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就通过操纵利润来达到目的。

3、提高首次公开募股(IPO)价格

获取上市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圈钱,而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获得更多融资,秘籍就在提高IPO价格。11996年以前,我国股票发行价格是按照“发行当年预测的每股收益×发行市盈率”,即使在1996年以后证监会改变了新股发行的价格公式,但“发行当年预测的每股收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IPO的价格。

4、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

公司上市后可能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处罚其中最严厉的处罚是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这意味着公司将丧失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公司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于是,处于逃避惩罚,不愿意因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一些处于盈亏临界点附近的公司,具有巨大的利益驱动粉饰财务报告,隐瞒亏损,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

(三)客观原因

1、财务报告信息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具有灵活而又复杂的特性。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预提和待摊费用项目;稳健性原则下的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缺乏具体的刚性标准;重要性原则下如何界定重要项目与不重要项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等,都使得会计信息呈现出灵活复杂的特性,不同的会计人员在即使是在相同的情况下给出的主观判断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管理层掌握着一些机密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信息,与外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外界人士想要发现和掌握完整的企业信息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这种复杂性和隐蔽性常常被利用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2、会计中介机构审计失效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核心,包括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民间监督体系。然而,这些会计中介机构的有效性常常遭到公众质疑。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出资聘请会计中介结构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和评估。这些会计中介机构可能会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有所提高,但真实性仍然难以保证。迄今为止,由中介结构发现并爆出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情况还非常罕见。

3、法律惩罚力度不够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被曝光后,相关责任人遭受到的处罚过轻,或被象征性的罚款,或被行政性处罚,这些都难以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与遭受巨额损失的投资者相比,这些处罚确如隔靴搔痒。舞弊实施者违法可能获得巨额利益,而被发现也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惩罚,如此低的舞弊成本是他们铤而走险的原因。此外,我国的法务会计的研究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再加上执法力度不足也是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原因。

4、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较低,很难坚持会计职业应有的独立性。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的授意下,只能言听计从,真实记录反映客观现实得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

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综合治理

(一)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完善

1、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作为完善会计法律法规的原则。

2、把握准则下的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

3、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一方面,制定和完善详细的实施细则,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对中小投资者应采取有效的救济手段。

(二)对外部审计舞弊的治理

1、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所以,应当强化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意识上市公司应当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且将内部控制作为财务报告的强制披露项目,在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公司内部控制政策及执行情况;二是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关于内部控制的披露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单独做出说明。

2、建立地区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自律公约

虽然注册会计师协会早已与财政部门脱钩,走完全行为自律管理的道路,但在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协会并没有很好地为其会员提供服务,特别是对于整个地区会计师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为加强监管,可以建立地区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公约。

(三)对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治理

1、制定和完善标准化的各项制度且严格执法

财务舞弊监管要有法可依就需要制定完善且操作性强的制度,以保证监管部门在遇到相应舞弊事件时可以依照制度执行。

2、完善监管部门的机构设置

我国当前证券市场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很多都是赤裸裸的违规行为,发现并整治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是证监会的本职所在,证监会应该在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更加完善。

3、协调会计准则制定权与监管权的关系

由于会计准则制定权与解释权的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了政府监管机构工作的被动,因此,对于财政部和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利界限应当更加规范。

4、建立财务舞弊预警机制

当上市公司舞弊行为发生时,往往已经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要避免这 种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财务舞弊预警机制提早发现舞弊公司,从而有效地进行主动性监管。

(四)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首先,对于独立董事的候选条件应当在法律上进行严格的规定,其次,应对独立董事的工作给予法律上的详细规定,包括报酬、任期以及权利和义务等等。在法律责任方面,应该明确独立董事对财务报告所负的监督责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舞弊一直是困扰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同时也是困扰会计界的一大难题,对此,会计审计一直在与财务报告舞弊者作斗争。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和各个角度对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涵盖了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侦查和治理过程。而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有关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起步较晚,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相对不是很完善。但是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是长期的艰巨斗争。本文仅仅是举出了目前上市公司较为显眼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分析。限于知识结构的缺陷,无法对更深入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本文不足的地方。

加上致谢部分

参考文献:

[1]吴革.财务报告粉饰手法的识别与防范[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_ [2]孔平果,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常见手段及防范[M]煤炭经济研究,202_(6):24-26 [3]尹平,财务造假监控与检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_ [4]李心合,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J],会计研究,202_(4)

[5]葛家封,黄世忠,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J],会计研究,1999(12)[6]张立民,陈小林,虚假财务报告成因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_(4)[7]阎长乐,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J],管理世界,202_(4)

[8]申草,202_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透视[J]会计研究,202_(8)[9]邵志高,邱玉莲。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频繁舞弊的症结研究[J]经济经纬,202_(5)[10]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2_(2)

[11]朱锦余,高善生,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防范与监管[J]会计研究,202_,(3):17-23

会计毕业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