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中国电影导演代际要览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23-103206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2 01:06: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电影导演代际要览

中国电影导演代际要览

编导三班课堂笔记

讲课老师:程骋

第一代导演

代表人物:张石川

郑正秋

但杜宇 邵醉翁 杨小仲 等

1986年8月11日 上海徐园“又一村”播放西洋影戏,是电影进入中国标致。

1905年 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定军山》标致中国电影诞生

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张石川 郑正秋)1 913年 香港“人我剧镜社”的《庄子试妻》(黎民伟)成为中国第一部往海外放映的影片。1921年《阎端生》是我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标志着我国电影已经过了萌芽初创期,开始了发展期 1928年《火烧红莲寺》(张石川 郑正秋)引发了武侠热潮 1931年《歌女红牡丹》(洪深编剧 张石川导演)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片

第二代导演

人物: 费穆

蔡楚生

孙瑜 程步高 沈西苓 史东山 应云卫 张俊祥 桑弧 第二代导演的作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No.1 1931-1937年 左翼电影时期 这一时期的人物有夏衍 田汉 阳翰笙 主要 作品有《三个摩登女郎》《渔光曲》《神女》《马路天使》 这些作品自觉地和

时代的民族的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启蒙色彩,使现实主义称为20世纪30年代 中国电影的主潮。

No.2 八年抗战时期

这一时期的电影存在区域差异性 作品有

《保卫我们的国土》《热血忠魂》《中华儿女》(国统区)

《木兰从军》《铁扇公主》(“孤岛”电影)

《最后的关头》(香港电影)

《延安与八路军》(延安地区)

NO.3 四年内战时期

《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蔡楚生)

《小城之春》(费穆)

第三代导演

时间:指的是集中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新中华民族电影形态确立,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一批同时代的电影导演。

代表人物:谢晋

水华

凌子峰

谢铁骊 主要作品: 《中华儿女》(1949年)《白毛女》(1950年)《赵一曼》(1950年)《我这一辈子》(1950年)

第二代导演与第三代导演的不同:

电影被纳入国家体制之中,电影由当初的私营转化为完全的国营。

第三代导演的特征:

1、内容上较多的反映社会变革,歌颂英雄,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意识形态性。

2、艺术上恪守现实主义道路,讲究电影的政治性。

3、讲究戏剧结构,注意电影特点,更过的使用蒙太奇等艺术手法。

4、对前苏联电影有所借鉴。

第四代导演:

时间: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还包括同一时期自学成才的人。主要代表作品:

《城南旧事》(吴贻弓)

《老井》(吴天明)(南京艺术学院08年)

《小花》 刘晓庆主演《人到中年》

特征:

1、提倡纪实性,追求自然质朴的风格和开放式的结构。

2、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从凡人小事中去挖掘社会和人生哲理,形成了散文化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的把握:

1、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2、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探索民族精神。

如吴天明的《老井》体现着原始生命里打井的背后,隐藏着生生不息,无坚不摧的民族精神。

第四代主要导演介绍

吴贻弓

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79年开始独立指导影片。《巴山夜雨》(成名作)《城南旧事》(代表作)《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

谢飞 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后留校任教

作品有《我们的田野》

《湘女潇潇》

其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对乡土深沉的热爱,对理性人生的探索,对启蒙目的的执着,构成了谢飞电影的主题。

第五代导演

时间:指的是出生于1949年前后,在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后,开始了自己的拍片生涯。代表人物:陈凯歌

张艺谋 田壮壮

吴子牛 黄建新等

第五代主要导演介绍

陈凯歌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黄土地》《孩子王》

《边走边唱》“文化诗学三部曲” 特点:理性精神与电影诗情的结合。张艺谋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摄影系

作品特征:

其作品追求画面造型的力度和象征性,凸显了色彩作为重要的电影元素在传达思想时候的作用,弘扬了音乐在表达思想时所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其特征在《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属于历史文化反思的影片中都有着清晰的体现。转向:

20世纪90年代对当下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从《秋菊打官司》开始,张艺谋开始对一种“记录”风格表现出相对持久的兴趣,逐渐培养出一种对人本身的关心。《一个都不能少》

202_年以后,在中国电影面临外来电影的冲击,张艺谋拍出了一系列堪称大片的作品。

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六代导演

时间: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戏等从事导演工作的人。代表人物:贾樟柯 王小帅 娄烨 路学长 张元

另外,还把姜文、霍建起这样年龄上比第六代导演年龄大很多但是其时间和第六代的时间叠加在一起的导演成为第六代导演。作品:《冬春的日子》

《青红》《三峡好人》

《太阳照常升起》

《阳光灿烂的日子》

《寻枪》《让子弹飞》 《十七岁单车》 特征:

第六代导演更多的关注平民和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况。或者是个性独立,自我意识极强的先锋艺术学家,摇滚歌手,或是带有一些灰色基调的普通人。

第二篇: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群体研究

第四代电影导演艺术生命的起点与新时期的黎明同步来临。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迪了第四代的艺术灵感,又为第四代提供了前辈们所向往的可供驰骋的广阔银幕空间。中国电影的兴衰与政治风云的变幻从来就紧密联系,尤其在20世纪的后半叶。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化,往往是政治的直接延续,电影打上的政治烙印更格外鲜明。此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的一种基本特性。

第四代导演踏上影坛时,许多第三代乃至第二代导演仍担纲中国影坛。这些越过了历史大灾难的前辈,大多被剥夺创作权达十多年之久。中断的银色之梦渴望延续,满腔愤懑和长久的积郁要在银幕上倾诉。他们重新焕发的艺术青春,为新时期银幕投射下燃烧的晚霞。《曙光》(沈浮)、《南昌起义》(汤晓丹)、《西安事变》(成荫)、《伤逝》(水华)、《骆驼祥子》(凌子风)、《黄山来的姑娘》(于彦夫)、《归心似箭》(李俊)、《从奴隶到将军》(王炎)、《红楼梦》(谢铁骊)„„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等一批作品,纸贵洛阳。

新时期迎来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春天。对第四代来说,第一次执掌导演话筒号令三军之际,已是人到中年。第四代导演中的主体,在电影学院、戏剧学院毕业后,尚未独当一面,青春岁月就蹉跎在“文化大革命”的**之中。

新时期百废待兴,第四代初显身手,崭露头角之际,第五代导演不期而至。这批1982年刚刚告别校园的群体,1983年、1984年提前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第五代一出手,石破天惊。《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以较第四代更新锐的历史视角、更绚丽的电影形态,令国际国内影坛刮目相看。

回顾近二十年来这个领域的状态,大体上呈现为两头热的格局。一头关注的是第一、二、三代的老一辈艺术家,从郑正秋、夏衍、蔡楚生、费穆到仍在影坛驰骋的谢晋等,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缺失的补课。但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待拓展。另一头则关注第五代。张艺谋、陈凯歌等代表人物自出道以来,每有新作问世,尤其新作在重大国际电影节获奖,评论界便给予极大关注,有关的研究专著已出版多部。相对而言,对第四代导演的研究较沉寂。两峰之间,留下一片谷地。然而第四代导演的艺术生涯正处在中国电影史的一个重大历史转型期,在这个历史转型中,这一代人作出过不应忽视、不可替代的贡献。

新时期伊始,中国电影的“拨乱反正”,面对两大历史性的任务。一是人的觉醒,让人从匍匐在神坛前站立起来,让异化的人性复归。二是电影意识的觉醒,让电影扬弃工具论的桎梏,让电影回归电影。在人的解放和电影的解放奔腾澎湃的历史潮流中,第四代导演挺立历史潮头。反思“文革”,是那个年代的最强音。刚刚经历过的人生体验首先进入第四代的艺术视野。《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枫》、《巴山夜雨》、《春雨潇潇》等联袂而至。或以庄严的笔触描述黎明前夜战斗之惨烈,或以悲愤心境纪实年轻生命成为政治歧途之祭品;或以辛辣嘲讽揭示历史的荒诞性,或以诗情画意点染生活的血泪斑斑。它们的共同主题,呼唤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价值;呼唤被神道主义亵渎的、扼杀的人道主义复归。这些作品容或对历史的把握尚停留在较浅层次,新的电影形态、新的电影语言尚显生硬;可在当年,却令人耳目一新。这批作品较彻底地扬弃了长期统治影坛的八股模式,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多年久违了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这些对艺术不可或缺的美学素质,在第四代的处女作中已初显端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如意》、《小街》、《青春祭》、《小巷名流》在对社会生活艺术概括的力度和对人性把握的丰富性上,有新的开拓。这开拓的走向,从政治反思向文化反思延伸。《良家妇女》、《湘女潇潇》、《乡音》等,均属其中出类拔萃之作。

在摆脱古代和现代沉重传统重负之际,第四代也致力于将审美理想锤炼在新人的形象之中:《沙鸥》(张暖忻)和《红衣少女》(陆小雅)便是代表作。作为国家女排队队员,沙鸥富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但个人有权利自由发展个性,追求个人理想,而不应是被动的“驯服工具”。《红衣少女》中的花季少女安然,纯真坦诚,追求一种弃绝虚伪与谎言的理想人生。她力求排除各种外在观念的束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我就是我”。这些萌芽状态的新人形象,尽管显得稚拙,尚欠丰满;但都在矢志追寻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第四代导演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近代史和现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20世纪中国几代仁人志士基本的精神素质。他们呼唤人的觉醒,乃我们时代中国文化的总主题,他们自觉地承担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满腔热情地进行文化的再启蒙。不少第四代导演,终身不渝地在这条道路上艰难跋涉。第三代某些导演对历史性灾难的体验更真切、更充实,他们的某些作品,对历史曲折中人生沉浮苦难历程的呈现,更具感染力。第五代的某些作品,在历史文化反思上,艺术概括的深邃和胆识上,更富创新意识。他们共同担当着中国电影界的共同课题。第四代的贡献是卓越和无可替代的。

《小花》(黄建中)表现一个中国电影中常见的题材,一场革命战斗。在立意上,一反以往战争片纪录一次辉煌战役或表现某一战略思想,而着力于战争中人的命运和人的情感波澜。为此而调动外国电影中所能用得上的各种新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兼容并收。这部影片在电影形式上的大胆探索,当年产生过爆炸性的效应。

《苦恼人的笑》(杨延晋)几乎同样使用过《小花》的全部的新技巧、新手法。它的特色在于运用新的电影语言深入到人的潜意识领域,表现人在异己力量支配下惊恐、苦涩、尴尬、愤懑、无奈中的感觉、臆想、幻觉„„大量使用时空交错、声画分立、声画对位、变焦矩镜头、扭曲镜头,直接表现人的深层心理,影片采用讽刺喜剧样式营造一种烘托主题的荒诞感。50年代之后,讽刺喜剧弃绝中国影坛,《苦恼人的笑》不仅让讽刺喜剧回归,而且注入更为狂放的闹剧和荒诞剧的因素,为后来的《小巷名流》等佳作开辟了道路。

在初敞国门文化引进中,这些影片大量运用的新手法、新技巧,诚然存在消化不良、饥不择食的问题。这是中国电影历史性突围难以跳越过的阶段。值得庆幸的是,第四代(包括第三代和第五代)迅速地走过了这个学步过程,很快地融会贯通,并显示出自己的艺术独创性。百花初放的季节,也是百家始鸣的年代。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富于实践理性,而弱于抽象思辨。中国传统的诗论、文论、画论总是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既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更是中国电影理论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代。在这个短暂年代,中国影坛先后展开过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的文学性、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观念、电影创新、电影民族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术性论争。这些讨论有别于以往的鲜明特点,不再环绕着政治轴心旋转,而关注电影本体。这是电影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许多第四代导演既用摄影机来表达美学追求,也用笔和舌来挑起理论战斗、参与理论战斗;如郑洞天、谢飞、黄健中等,均属电影论坛上的活跃人物。作为第四代美学旗帜的,当推张暖忻、李陀在1979年发表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这篇文章倾诉这一代人渴望电影回归本体的心声,要求“形成一种局面,一种风气,就是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大讲电影的艺术性,大讲电影的表现技巧,大讲电影美学,大讲电影语言。”(注:《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在结构形式、镜头运用、造型手段和表现方法上学习西方电影的成果。文章还提出了一个对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产生过广泛影响的理论观点,推崇在国际上已经退潮的巴赞纪实美学。认为巴赞的电影本体论“是人类对电影认识的重大成果和不可逾越的阶段”。诚然,如后来的评论者所言,中国开始引进巴赞纪实美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纠正“误读”,当然必要;然而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误读”与否,并非关键。“误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并非个别现象,尤其在中国与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体系开始碰撞和融汇之际。“误读”往往出现在本土文化正处在变革的躁动之中,需要汲取外来文化资源以为奥援,并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进行读解。巴赞纪实美学开始进入中国,即属这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纪实美学在80年代,对中国电影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电影本体的补课。有力地扫荡了“文革”虚假矫饰的遗毒,回归电影本源的逼似性;改变中国电影重叙事而轻造型的偏颇,出现了一次空前的造型意识的自觉;突破了单一的蒙太奇理论的垄断格局,促进电影多元化的发展趋向。80年代初,《沙鸥》(张暖忻)、《邻居》(郑洞天)等追求纪实美学的作品令影坛刮目相看。这种纪实风格很快地渗透到其他第四代及第三代的作品之中,风靡一时;中国电影在艺术形态上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第五代横空出世震撼国际影坛的意象造型,也是在造型意识觉醒中,中国电影造型的一次升华。或者说第五代是站在第四代肩膀上完成的一次飞跃。回顾“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电影的状态,无论就社会思想、艺术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拉开不止一个档次。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或十七年电影相较,也是全面的大溃退。这种差距如果转换为时间,落后不下数十年。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电影已无需自惭形秽,一些电影精品受到中国观众广泛欢迎,也令国际影坛瞩目。在中国电影史上,出现一次全面的质的飞跃。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转折,凝聚着几代电影人的心血,第四代的贡献尤为显著。

追求个人风格的第四代导演,在广阔的题材、样式领域驰骋,其中三种类型片——诗电影、中国西部电影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最值得关注。关于诗电影。

从世界电影发展看,20世纪的20年代乃诗电影浪潮勃兴的年代。无论法国的先锋派或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均力图摆脱简单的物质现实的复制性,致力于形而上的开拓,向人的精神世界进军。

第三篇: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1905年随着《定军山》问世,中国电影开始了举步维艰的漫长旅程,经历了战乱,国破家亡的电影人在新中国前仆后继,一直不停地在电影艺术领域里努力探索。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

张石川(1922—1980),和郑正秋联合创办新民电影公司,并联合执导了《难夫难妻》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通过包办婚姻把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送进洞房,造成了难夫难妻的生活,对现实批判意义极大。《劳工之爱情》是以戏剧的手法通过一个木匠为追求爱情和开诊所治骨折的未来岳父的闹剧来勾画了当时贫困的社会普遍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喜剧萌芽的开端。秋【1888----1935】

黎民伟(1882—1953),中国电影之父,生于日本,早年参加同盟会,1913年,和兄弟黎海山,黎北海,妻严珊珊共同创作并演出《庄子试妻》,黎民伟反串庄子之妻,1926年,他随军北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拍下大量珍贵的史料镜头,1930年组建联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他著名的作品《古都春梦》。抗战爆发后,他辗转于粤桂为抗日宣传而奔走,抗战胜利后,他返回香港,继续电影事业,直到1953年逝世。

黎民伟和他的《庄子试妻》

洪深(1894—1955)

中国早期电影的开拓者。编导作家,戏剧批评家,曾于1925—1937年任明星影片公司 做编导,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电影文学剧本《申屠氏》,并引进了有声电影技术。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英文秘书。8月与田汉等发起成立并以光明剧社名义加入中国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改组为“左翼剧作者联盟”),任总书记。1931年到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34年回到青岛,在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授课之余仍从事戏剧研究和有关活动。他参加了著名京剧票社“和声社”,带领师生演出了话剧《寄生草》,创作了正规的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就是由他编剧。他的弟弟洪济,原在上海主持金龙影片公司兼任导演,先后拍摄了《飞龙传》、《黑夜怪人》、《海上女侠》、《荒塔奇侠》等影片。抗战前夕,洪济应邀赴香港拍片,并创建了华南影片公司。他的妻子钱似莺是中国电影第一位侠女,他的孙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洪金宝。

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第二代导演是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开始电影创作的,他们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追随时代前进步伐,贴近社会生活,摄制了一大批表现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生活和斗争的影片。他们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程步高的《春蚕》、费穆的《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袁牧之的《桃李劫》等。可以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孙瑜(1900—1990),早年留学美国,1930年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导演了《故都春梦》等,重要作品《大路》《小玩意》《长空万里》及《武训传》,被称为电影诗人,新中国建立后,他继续电影事业,51年导演的《武训传》被批后,他又相继导演了《乘风破浪》《青年鲁班》等,孙瑜是受西方戏剧结构感染的导演,他的镜头视觉给人轻松流畅之感,这是当时很少见的。

蔡楚生和他著名的《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1906—1965),广东潮阳人,参与了27部影片的创作,其中任编导的有10部,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1933年的《都市的早晨》是他的成名作,其代表作有:《新女性》、《迷途的羔羊》、《孤岛天堂》、《前程万里》、《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分别创造了当时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使中国电影首次享誉国际影坛。蔡楚生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刻画细腻入微,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一江春水向东流》在香港上映数月达票房最高纪录,当时万街空巷,人们奔走相告这一奇观,至今仍是电影史辉煌的一页。

吴永刚(1907—1982),生于江苏吴县。1932年后参加影片《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的拍摄工作。1934年编导处女作《神女》,一举成名。他一生共拍摄了27部影片,有《忠义之家》、《终身大事》、《迎春曲》等。1936年的国防影片《壮志凌云》,体现了团结抗敌的时代精神,使他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导演。解放后,他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表现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1961年,他接连拍摄了戏曲片《碧玉簪》和《尤三姐》,堪称戏曲电影的精品。1980年与吴贻弓合作的《巴山夜雨》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之作。吴永刚一生治学严谨,素以“艺贵真实”律己。在导演艺术上讲求质朴、真实,形成了独特的素描风格,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群像。

费穆(1906年—1951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吴县。他擅长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调动电影的各种元素为塑造人物服务。1933年,其导演处女作《城市之夜》公映,轰动上海滩。1935年,与罗明佑联合导演的《天伦》开创中国电影的两项第一:第一部从头至尾配上音乐的影片,第一部采用中国传统古乐和民间音乐的影片。1936年导演的《狼山喋血记》,被认为是国防电影的代表作。1947年,他执导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成为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代表作《小城之春》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电影化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被海外影评家评为中国电影十大名片之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太太万岁》

桑弧(1916—202_),桑弧的几个第一,在中国影响极大,桑弧先生作为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创下的三个“第一”纪录: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1956,根据鲁迅原著改编);新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1962)。他的《太太万岁》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让观众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张爱玲的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极大成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史东山(1902—1955),编导,原名匡韶,浙江海宁人,出生于杭州,早年曾从事美术和戏剧活动,1922年进入影坛参与创作了《杨花恨》、《儿孙福》、《同居之爱》、《王氏四侠》等影片。1932年与蔡楚生等合作拍摄《共赴国难》抗日战争爆发后,拍摄有抗战四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胜利进行曲》、《还我故乡》等片。后与阳翰笙、蔡楚生、郑君里等人组织联华影艺社拍摄由他编导的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曾轰动中国影坛。新中国成立后史东山编导了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获第六届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奖,并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论电影镜头的组接》等书。

史东山编导的影片,内容丰富,人物完整,具有历史的概括性与生活的真实感;在艺术上富于简练、明快、流畅的特点。

第三代导演

“百年六代,影像中国”。当蔡楚生、费穆等第二代电影人完成了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并创造出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后,一群从战争年代过来的革命文艺战士开始在电影艺术创作中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在如何表现生活本质、反映时代风貌、展现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等诸多方面,努力探寻中国式的表达: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这批活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人,被称为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

崔嵬(1912—1979),中国电影演员、导演。1930年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编剧。1936年末参加陈波儿等组织的上海妇孺前线慰问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保卫芦沟桥》的创作演出,后加入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任中南文化局局长,中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55年主演故事片《宋景诗》。

他导演的影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在环境的渲染上,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在人物刻画上,既善于表现强烈的戏剧动作,又努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青春之歌》中这一风格得到完整的体现。他导演的《小兵张嘎》,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戏曲艺术片。他导演的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于1962年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水华,男,原名张毓番,1916年11月在江苏南京出生,中国著名电影导演。水华17岁就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参加左翼戏剧运动。1936年赴日本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武汉,参加了抗敌演剧队。

他与王滨合作将歌剧《白毛女》搬上银幕,他们在忠实于原剧精神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的电影处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该片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多年历演不衰。1954年,他与梅白等合作完成了影片《土地》,接着,他导演了影片《林家铺子》,该片是水华的一部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充分表现出他在导演艺术上的成熟与功力,影片场景朴实而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色调变化丰富,导演处理上既注意了艺术上的整体性,细节处理又很讲究,1986年11月香港22位影评人在《电影》双周刊第200期上选出中国电影史上10部大片,《林家铺子》名列第五。六十年代初,水华连续拍摄了《革命家庭》和《烈火中永生》。这两部影片在导演处理上深沉含蓄,精致凝练,塑造出周莲、江姐、小萝卜头等颇有光彩的艺术形象。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他成功地拍摄了影片《伤逝》,该片在导演手法上又作了新的探索,寓意深远,富于哲理。

谢晋主要作品:

1957年,《女篮五号》,成名之作。

1962年,《红色娘子军》,《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摇篮》

1980年,《天云山传奇》

1982年,《牧马人》

1984年,《秋瑾》,《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 1989年,《最后的贵族》

1992年,《清凉寺的钟声》

1993年,《老人与狗》

1996年,《女儿谷》

1997年,《鸦片战争》

202_年,《女足九号》

谢晋1923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一个书香门第。童年在上海浦东中学求学,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禹、焦菊隐、马彦祥等师辈教导和培育,1943年辍学后,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中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时他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志向。

1947年至1948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从影后第一部担任副导演的影片是吴初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讽刺喜剧《哑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篮五号》与《红色娘子军》。由谢晋导演的许多影片曾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奖,他是目前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国、美国、印度分别为他举行“谢晋电影回顾展”。他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几亿观众的承认和喜爱,海外影评家们赞誉谢晋为“当今国际影坛上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的影片充满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他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

谢晋曾三次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还曾经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他是中国电影史一座永远的丰碑!

谢铁骊,1925年生,江苏淮阴人,中国电影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1940年入新四军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1941年入苏北新四军淮海剧社任演员。

1945年任三十军文工团团长。

曾创作话剧剧本《吹灯》、《三勇士》、《海城起义》等。

1940年参加新四军,在新四军三师淮海剧团当演员。1950年到北京,在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任教员兼表演系副主任。1956年,任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同年,进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

1959年,独立导演了影片《无名岛》。1960年,导演了影片《暴风骤雨》,真实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的磅礴气势,细致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农民形象。1963年,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导演的影片《早春二月》,在民族风格与电影表现手法结合方面作出了成绩,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名片。1964年,改编并导演了影片《千万不要忘记》。70年代相继拍摄现代京剧舞台艺术片《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海港》和《杜鹃山》。1975年,改编、导演《海霞》。1978年,与陈怀皑、巴鸿联合导演影片《知音》。1983年,改编、导演影片《包氏父子》。1984年,改编、导演影片《清水湾,淡水湾》。

谢铁骊的导演艺术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颖脱俗的艺术魅力,能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缜密的情节结构,精细的人物刻画,优美的抒情色彩和浓郁的诗的意境融汇在一起。影片《今夜星光灿烂》以群像表演刻画战争的残酷性,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想漫天的星斗永远陪伴着我们,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新中国而献身的英雄们!

八十年代末期,谢铁骊把宏篇巨著《红楼梦一部》、《红楼梦二部》、《红楼梦三部》、《红楼梦四部》、《红楼梦五部》、《红楼梦六部》搬上了银幕,在该片中谢铁骊积聚了自己几十年导演艺术创作的经验,以磅礴的气势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再现了那曲封建制度的挽歌,为表璋他的突出导演成就,中国电影家协会授予他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演员网)

进入九十年代,谢铁骊仍活跃在电影界,先后导演了《月落玉长河》、《天网》等优秀影片。

代表作品:《暴风骤雨》、《红楼梦一部》、《红楼梦二部》、《红楼梦三部》、《红楼梦四部》、《红楼梦五部》、《红楼梦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湾,淡水湾》、《知音》、《大河奔流》、《千万不要忘记》、《天网》、《包氏父子》、《月落玉长河》

《红楼梦六部》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主要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建中、滕文骥、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

和滕文骥导演的《生活的颤音》

friend: Discount MBT Masai Shoes Discount MBT Shoes Clearance MBT Shoes US Clearance mbt shoes outlet Masai MBT Shoes Outlet

1939年10月25日生于陕西省三原县西阳镇。祖籍山东莱芜。1960年2月从影,任西安电影演员剧团演员。1974年至75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

1976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红雨”摄制组见习,从师于著名导演崔嵬。1977年,返西安电影制片厂任场记、副导演。

1979-1981年与滕文骥联合导演电影《生活得颤音》和《亲缘》。前者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优秀青年创作奖。

1983年导演影片《人生》因影片揭示了当代农村青年的追求与命运,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当年上座率最高的影片之一,1983年10月至89年3月,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任职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胆启用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后来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五代代表人物的张艺谋黄建新、周晓文,顾长卫等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脱颍而出。这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立意独特手法新颖,连连在国内外获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荣誉。这不但使这批青年艺术家在影坛站稳了脚跟,也使名不见经传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成为国内外注目的中国新潮电影的摇篮。

1986年,导演电影《老井》(Old well)。由于影片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获87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配角奖。

第五代第六代相信广大影迷都如数家珍,他们为中国是电影焕发了新兴的力量,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吴子牛,何群成为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陈凯歌的《黄土地》、《大阅兵》打破了以往传统模式,对新文化有着一种新的追求,《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巅峰之作,影片对新旧文化 废弃与传承进行了大胆的疑问。张艺谋《红高粱》《菊豆》也对旧的文化与新的文化思潮产生的尴尬,活生生展现在观众面前,尽管《活着》曾一度打入冷宫,中国电影审查之度的改进指日可待。

而第六代导演更靠近贴近百姓凡间小事,也不泛想贾樟柯,王小帅,李扬等反思类型的作品,他们是完美的过度,我相信第七代导演会给中国电影,给世界一个惊喜,因为他们拥有前辈遗留的宝贵资源,我们拭目以待,中国电影称雄世界的明天和希望将不会遥远。

弓,男,汉族,1938年12月1日生于重庆,浙江杭州人。大学文化。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上海海燕电制片厂导演助理。1977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1983年4月当选为上海第六届政协委员。1984年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任全国影协副主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他导演的影片,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深入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人物,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历史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和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阙里人家》又一次让吴贻弓获得了最佳导演奖(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用自己的创作在电影中注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他的作品重视个人情感主义历史和现代道德话语呈现,鲜明地凸显了自觉创新意识,成功地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

个性的艺术风格。

第四篇:中国电影史第二代导演总结

电影民族化的深入开掘: 影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探索电影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结合的新途径,把中国传统中的审美意境渗透进影片创作中。尝试叙事和造型等不同方面结合的综合效果。

第五篇:关于电影的一百个中国第一及中国电影导演代际与作品总结,你弄清楚了吗范文

关于电影的一百个中国第一及中国电影导演代际与作品总结,你弄清

楚了吗

一百个中国第一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电影的中国人是林祝三。

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由北京中泰照相馆摄制。

4、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是由西班牙人A·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戏院”。

5、中国第一个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片公司。

6、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导的《难夫难妻》。

7、中国第一部运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庄子试妻》。(1913)

8、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是严姗姗,她在《庄子试妻》中饰侍女。

9、中国第一位导演是郑正秋。

10、中国第一部风光片是1919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西湖风景》。

11、第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电影制片机构是1917年在上海设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12、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0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阎瑞生》。

13、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1920年在上海出版的《影戏杂志》,陆洁、顾肯夫主办。

14、中国第一个电影学校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

15、中国第一次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是《清虚梦》(1922年,商务印书馆摄制)

16、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是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17、中国第一本电影理论专著《影戏院》(1924年由徐卓呆译著)。

18、中国第一部童话片是1925年民新公司出品的《飞行鞋》。

19、中国第一公映美国有声电影《飞行将军》是1929年在夏令配克影戏院(今上海新华电影院)。

20、中国第一部正式发表的电影剧本是《申屠氏》,洪琛1925年创作。

21、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编剧是濮舜卿,1925年创作《爱神的玩偶》。

2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是谢采真,1925年自导自演《孤雏悲声》。

23、中国第一部系列影片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18集)。

24、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

25、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是《野草闲花》(1930年)中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2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被选为电影皇后的影星是蝴蝶。

27、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场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唱的有声片是《野草闲花》(1930年)第一部正规有声片是1934年应云卫导演的《桃李劫》。

28、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影片是《啼笑因缘》(1932年)。

29、中国第一部在片上发音的电影音乐是《母性之光》(1932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田汉编剧,聂耳作曲)。

30、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记录片是天一公司录音的《四郎探母》(1933年)。

31、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电影录音机是1933年司徒慧敏发明的三友式录音机。

32、中国左翼电影的第一部作品是《狂流》(1932年)。

33、中国左翼第一本电影刊物是《电影艺术》(1932年7月8日创刊,沈西苓主编)。

34、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1935)。

35、中国解放区的第一个电影机构是“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第一部长纪录片是《延安和八路军》。

36、中国解放区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是荷兰著名电影导演伊文思赠送的。37、1946年延安的电影团成立,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陈波儿编导的《边区劳动英雄》。

38、中国第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是《共赴国难》(1932年,史东山、蔡楚生编导)。

39、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36年出品的《骆驼献舞》。40、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1940年出品的《铁扇公主》。

41、新中国第一家综合性电影制片机构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改名长春电影制片厂。

42、新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留下他打老蒋》(1949年长影出品)。

43、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44、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普及刊物是《大众电影》(1950年6月创刊)。

45、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石联星(1950年《赵一曼》)。

46、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是1954年上影厂出品的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47、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中华女儿》(1950年)。

48、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科教片是《淡水养鱼》(1954年)。

49、第一位获奥斯卡奖的华裔是黄宗沾(1955年20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50、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6年北影厂出品的《祝福》。

51、新中国第一部合拍片是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公司合拍的故事片《风筝》。

52、新中国第一次影评选举得票最多的最佳演员是白杨(1957年)。

53、被誉为“东方第一老太”的演员是吴茵。

54、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是王苹,代表作《柳堡的故事》、《东方红》等。

55、中国第一部剪纸片是《猪八戒吃西瓜》(1959年)。中国第一部折纸片是《聪明的鸭子》(1960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是《小小英雄》(1953年)。中国第一部木偶长片《孔雀公主》(1946年)。以上影片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56、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1959年上影出品)。

57、新中国第一部歌剧影片是1959年八一厂出品的《红霞》。

58、新中国第一部舞剧影片是1959年天马厂出品的《宝莲灯》。

59、新中国第一本面向海外发行介绍中国电影的刊物是1959年创刊的《中国银幕》。

60、新中国第一部现代京剧影片是1965年长影厂出品的《红管家》。61、新中国第一位获奥斯卡奖的中国人是苏聪(1988年60届奥斯卡音乐作曲奖)。

62、中国第一位在一部影片中成功塑造两个性格迥异角色的演员是蝴蝶(1933年《姐妹花》中饰大宝、二宝)。

63、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的故事片是《女蓝五号》(1955年上影厂出品)。64、新中国第一部用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来扮演剧中本人的艺术片是《黄宝妹》(1958年天马厂出品)。

65、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是《魔术师的奇遇》(1962年天马厂出品)。66、中国第一座放映立体电影的电影院是上海东湖电影院。67、大众电影第一届百花奖1962年举办。中国电影第一届金鸡奖1981年举办。

68、新中国第一部以哈萨克文写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是《姑娘坟》。作者:阿里木江·哈提巴依。

69、中国第一部比效全面系统地叙述中国电影自1869年--1949年发展历史的通史著作是1963年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70、新中国第一部由多民族合作完成的故事片是《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长影厂出品)。

71、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出现毛-泽-东、周-恩-来-形象的影片是《大河奔流》(1979年北影厂出品)。

72、新中国第一部武打片《神秘的大佛》(1981年北影出品)。

73、新中国第一部根据同一小说改编的由两个电影厂同时拍摄同时上演的故事片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年北影、八一厂摄制)。

74、新时期第一部国产科学幻想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年上影厂出品)。

75、新中国第一部环幕电影是1981年摄制的《中国奇观》。

76、中国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是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第一次上映的立体声影片是《超人》(美国)。

77、中国第一部在旅游风景区常年上映的故事片是《庐山恋》(1981年,上影出品)。

78、中国第一位获当金鸡奖、百花奖双料影后的影星是张瑜(1981年)。79、第一次出现蒋介石形象的故事片是《西安事变》(1982年西影厂出品)。80、新中国第一部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大奖是故事片是《城南旧事》(1982年上影厂出品)。81、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一个和八个》(1983年广西厂出品)。82、中国第一座超宽银幕采用杜比系统立体声设施的电影院是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

83、第一位获大众电影百花奖特别奖的导演是谢晋。

84、中国大陆第一部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影片是《人生》(1985年西影厂出品)。

85、新中国第一部70毫米宽银幕故事片是《无敌鸳鸯》(1987年北影厂出品)。86、第一位获大众电影“百花奖”三连冠的演员是刘晓庆。87、新中国第一位在国外举办个人影展的演员是刘晓庆。

88、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竟赛性电影节是1988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我国美术片《山水情》获大奖。

89、首部在竟赛性国际-A-级电影节上荣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红高梁》(1988年,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90、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91、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电影辞典是199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出版的《中国电影大辞典》。

92、中国第一部反映大陆、台湾电影发展史,以图态形式发行的电影图书是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影图态》(1995年)。

93、新中国电影行业中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94、新中国第一位为电影事业而殉职的特技演员是梁国庆。

95、第一部以中国卫星发射科研人员为主角的故事片--《冲上九重天》。96、《红河谷》外景拍摄点海拔高度居故事片第一。97、《泰坦尼克号》票房收入创进口片第一。

98、第一个在银幕上饰演共-产-党-人的香港当红明星--张国荣(《红色恋人》)。99、第一部反映中国现代海军生活的故事片--《海之魂》。100、第一个在行政管理上实现“影视合流”的城市--上海。

一、第一代导演:

这是一批自学成材的电影导演,活跃于1910~1930年代。

张石川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其代表作有:《难夫难妻》《黑籍冤魂》《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等。他和郑正秋被并称为中国电影的奠基人。

第一代重要导演还包括:黎民伟/《庄子试妻》、郑正秋/《姊妹花》等。第一代导演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

1、从人才、资金、技能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为中国电影奠定了发展基础。

2、开创了“家庭伦理片”和“武侠片”——这两种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的影片类型。

3、为电影从默片向有声片过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开拓性探索。

二、第二代导演:

主要指那些在1930年代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并活跃于1930~1940年代的导演。

最著名者为蔡楚生,他被誉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是1930和1940年代的票房之最。

同期重要导演及作品还有:吴永刚/《神女》《浪淘沙》;袁牧之/《都市风光》《马路天使》;费穆/《小城之春》《生死恨》等。第二代导演的卓越成就在于:

1、成功的实现了中国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电影的过渡。标志性作品为:《桃李劫》《马路天使》。

2、使中国电影在思想、艺术和技术上走向了成熟,并开始直面社会现实问题。

3、让中国电影确立了自身的民族气质和社会声誉。

4、尝试拍摄了中国首部彩***《生死恨》(1947,费穆)。

三、第三代导演:

泛指那些1949年前后从影,主要活跃于“17年电影”时期的导演(1949~1966)。其中最杰出的导演是“北影四大帅”、“南北二谢”、以及桑弧等。

成荫:代表作为《南征北战》《红灯记》(样板戏)、《西安事变》等。他是新中国“**历史题材影片”的重要奠基人,其风格以“宏大叙事”见长。水华:代表作有《林家铺子》《伤逝》等。其影片以塑造特殊性格的人物见长,具有含蓄凝练的风格。

崔嵬:代表作有《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其作品激情澎湃,十分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凌子风:代表作为《红旗谱》《骆驼祥子》等。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谢铁骊:代表作为《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等。《早春二月》/1963年,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味。

谢晋:代表作为《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等。在中国前四代导演中,谢晋是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最多、拍片数量最多的导演,也是迄今我国所有导演中艺术生命最长的一位。

桑弧:代表作为《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祝福》、《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等。桑弧谙熟市民观赏趣味,堪称“中国城市电影”的开拓者。他擅长中国式的家庭情节剧。在1949年后的新中国电影史中,桑弧导演有三个第一:拍摄了首部彩色戏曲片《梁祝》;首部彩色故事片《祝福》;首部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第三代导演的历史成就在于:

1、确立了“**历史题材”这样一种新的影片类型。

2、集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3、创立了“歌颂型”喜剧电影。

4、在戏曲艺术片的拍摄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5、在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成功实现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向彩色的跨越。

四、第四代导演:

泛指在文革前接受了电影教育,文革结束后才开始独立执导的一批导演,他们主要活跃于1980年代前后。

主要有:张暖忻、谢飞、郑洞天、黄健中、吴贻弓、吴天明、黄蜀芹等。他们的代表作主要有:

谢飞:《本命年》《黑骏马》;郑洞天:《邻居》; 张暖忻:《青春祭》《沙鸥》;黄健中:《小花》《过年》; 吴天明:《老井》《变脸》; 吴贻弓:《城南旧事》; 黄蜀芹:《人·鬼·情》等。第四代导演的历史贡献在于:

1.大力提倡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纪实美学”。

2.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实践极大地淡化了“17年电影”中的“歌颂”主题,使中国银幕开始倾向于“非政治化”的大众题材,表现出了对普通人情感和命运的真切关怀,并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真实人生的剖白震动了影坛,感动了观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代导演中还集中涌现了一批卓有建树的女性导演,如:张暖忻、黄蜀芹、史蜀君、陆小雅、王君正等——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空前的。

五、第五代导演: 整体上大都出生于1950年代,是“文革”结束后,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的首批大学生(1978~1982)。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及其作品有: 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等。张艺谋:《红高粱》《活着》等。

黄建新:《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 冯小宁:《大气层消失》《红河谷》等。第五代导演对中国电影的重大贡献在于:

1)、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很多重要的“国际奖项”,真正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2)、他们以“全新的电影语言”,使中国电影“从形式到观念”都发生了**性的飞跃,并由此进入了“影像美学时代”。可以说,第五代的崛起使中国电影步入了一个“新电影时代”

六、第六代导演:

大都出生于1960~1970年代,目前平均年龄在40岁上下。他们于1980年代中后期分别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并于1990年代初陆续开始拍片,其代表人物和作品有:

贾樟柯:《小武》、《三峡好人》(202_年获威尼斯“金狮奖”)。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202_年获柏林“金熊奖”)。王小帅:《17岁的单车》 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 张元:《东宫西宫》

这批导演最初以低成本的“地下电影”首先在国外引起关注,作品大都游离于现实主流社会与人生,基本上是对“个人成长经验与记忆”的表达。从1990年代末开始,他们陆续回到“体制内”工作,近年来开始冲击国际大奖,并略有收获。但从国内票房看,他们迄今仍未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七、新生代导演:

大都为1970~1980年代初生人,目前平均年龄30多岁。1990年代中后期毕业于各大高校。

其中影响较大的几位导演及其作品是: 陆川:《寻枪》《可可西里》

马丽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们俩》 宁浩:《疯狂的石头》

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批导演的市场意识很强,尤其是上述几位优秀者,很善于在艺术与票房间寻求平衡点,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既能赢利,也能获得评论界的认同。其中《疯狂的石头》和《可可西里》尤为如此。这个群体的艺术追求,或许是未来十年左右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

八、其他导演:

姜文(1963年生人)和冯小刚(1958年生人)也是两位十分突出的导演,但从个人经历与影片风貌来看,很难把他们归入哪批导演的行列。他们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个人风格极为鲜明。

冯小刚:《甲方乙方》《大腕》《天下无贼》《手机》《集结号》等。冯小刚以“贺岁片”驰名,并长期保持着高票房的声誉。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姜文作品虽少,但在艺术与思想两方面,均获得评论界高度赞赏。

中国电影导演代际要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