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纪念薄一波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贾庆林出席讲话(5篇范例)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23-44785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04 16:00: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纪念薄一波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贾庆林出席讲话

纪念薄一波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贾庆林出席讲话

1月28日,纪念薄一波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纪念薄一波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张景勇)纪念薄一波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我们纪念薄一波同志,就是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努力把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贾庆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薄一波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他说,薄一波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鞠躬尽瘁、奋斗不已,作出了重大贡献。

贾庆林指出,薄一波同志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百年沧桑,英名永存,薄一波同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永远镌刻在党和人民心中。

贾庆林强调,今天我们纪念薄一波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学习他求真务实,勇于在实践中开拓工作新局面;学习他善于结合实际进行理论思考,重视对现实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精神。

座谈会由曾培炎主持。李源潮、郭伯雄、***和郑天翔、邓力群出席。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先后发言。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部队有关部门、山西省的负责同志,薄一波同志的亲属、生前友好和原身边工作人员等。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在纪念薄一波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薄一波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绩,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奋进。>>>点击详细

纪念薄一波同志百年诞辰音乐会在京举行

纪念薄一波同志百年诞辰音乐会28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整场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戴玉强、万山红、谭晶等歌唱家演唱《红旗颂》《就义歌》《五月的鲜花》和《在太行山上》等曲目,下半场演出的则是展示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由和幸福生活的音乐作品《牺盟大合唱》。>>>点击详细

功略铭天地 风范照日月――薄一波同志在山西纪事

薄一波同志生平照片[组图]

***眼中的父亲薄一波

第二篇:纪念吴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主持词

纪念吴晗百年诞辰座谈会主持词

(第一阶段)

主持人: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会长周本贞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同学们:

时逢著名学者、著名社会活动家吴晗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吴晗先生的光辉业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会的领导和来宾,他们是: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黄毅部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主委、云南师范大学曾华副校长,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倪慧芳主委,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童凤华副部长,云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卢云武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桂世鸿教授,云南省教育厅副厅级巡视员于达林同志,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林金树研究员。

出席今天座谈会的还有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省政协、民盟省委、民革省委、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的有关领导,以及主办方、承办方有关负责同志、西南联大云南校友会、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民盟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的师生代表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因时间关系,恕不一一介绍。

吴晗先生是浙江人,但他和云南结下了难解之缘。先生抗战时期一直在云南生活和工作,为云南的社会进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明史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成就。今天隆重纪念吴晗先生,表明了云南人民,特别是云南知识界对先生的崇敬和对其功绩的缅怀。

需要说明的是,今天的座谈会是由中科院院士、西南联大老校友

1吴征镒先生提议举办的。座谈会的组织一直得到了吴老的关心和支持。吴老先生特别寄语此次座谈会:

…………

今天座谈会主要有三个议程——

第一个议程为座谈,第二个议程为与会领导、嘉宾及教师代表合影留念,第三个议程为学术座谈会。

现在,座谈会正式开始。(以上部分5分钟)

一、首先,请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桂世鸿教授致欢迎辞。(7分钟)

……

感谢桂世鸿副校长。

二、请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倪慧芳主委讲话。(10分钟)……

感谢倪慧芳主委。

三、请民盟云南省委戴抗副主委介绍吴晗先生生平。(10分钟)……

感谢戴抗副主委的介绍。

四、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黄毅部长讲话。(8分钟)

……

谢谢黄毅部长的讲话。他的讲话精要地回顾了吴晗先生勇往直前、献身民主科学的一生,对他的优秀品质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再次感谢童副部长!

刚才,有关领导同志在讲话中都从不同角度缅怀了吴晗先生。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吴晗先生,更为他能够生活和工作在云南而自豪。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纪念吴晗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上半段开得很好,各位领导从不同角度介绍和评价了吴晗先生的辉煌业绩,充分肯定了吴晗先生为我国社会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今天,我们缅怀吴晗先生,就是要学习他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献身科学的精神,为国家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学术的昌盛作出贡献。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座谈会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接下来,请与会的领导、专家到田家炳书院正厅前合影。合影结束后,第三个议程将进行,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林金树研究员将做主题报告,有关专家和代表将作专题发言,请大家到学生活动中心参加学术报告会。座谈会第一阶段议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纪念吴晗百年诞辰座谈会议程

(第二阶段)

一、主持人: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会长周本贞教授

二、发言议程:

1.宣读吴征镒先生书面发言。(10分钟)

2.请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林金树研究员做主题报告。(60分钟)

3.请西南联大云南校友会代表熊朝隽教授发言。(10分钟)

4.请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大学谢本书教授发言。(10分钟)

5.请民盟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代表龚明教授发言。(7分钟)

6.请学生代表吴丹同学发言。(3分钟)

三、主持人简要小结

第三篇:贾庆林在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年10月9日)

贾庆林

日期:2012年10月10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010/c1024-19209612.html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

钱伟长同志是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他一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服务人民,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100年前的今天,钱伟长同志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1931年以优异 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目睹国家危难、日寇入侵,他立志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决心弃文从理,毅然转入物理系学习。在清华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钻研,开创了我国稀土元素研究的先河,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他还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是清华大学民族解放先锋队发起人之一。1940年,他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他和导师研究提出了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该理论给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方程后来被科学界称为“钱伟长方程”。1942年,他获得多伦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实验,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理论的论文。

1946年,他谢绝冯·卡门的挽留,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冲破阻力只身回国。回国后,他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开设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创办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出的有关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参数摄动解法被称为“钱氏摄动法”。他还参与制定了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 景规划》,并与钱学森合作创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周恩来总理曾赞誉他和钱学森、钱三强为我国科学界的“三钱”。他在“文化大革命”的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进行飞机、潜艇和化工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工作,许多成果被运用到实践中。

改革开放后,钱伟长同志夜以继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1978年至1992年的15年中,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近100篇科学论文,出版多本科学专著,多次参加国内外科学研讨交流活动,举办科学讲座,还创办了《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他不仅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广泛涉猎中文信息处理、高能电池、三角级数求和公式等领域。1982年,他因广义变分原理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4年,他提出被称为“钱码”的汉字宏观字形编码,提升了中文信息处理水平。

在长期科研和教育实践中,钱伟长同志深感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性作用,萌生了办好一所高水平大学的强烈愿望。1983年,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调任他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他把培养自强不息、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根本目标,提出了破除学校与社会之间、教与学之间、各院系与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四堵墙”的口号,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有力推动了高校教学管 理改革。1994年,已是耄耋之年的钱伟长同志又担任新组建的上海大学校长。在任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大学校长的27年里,他始终辛勤耕耘,乐在其中,一直是不拿学校工资、不要学校住房的“义务校长”。

钱伟长同志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团结带领政协委员和民盟成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福建马尾港“束水攻沙”的治理方法,参与了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指导了“遂宁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并就发展高等教育、保护历史文物、建立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1996年,他从多党合作事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请辞民盟中央副主席职务,为顺利实现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作出了表率。钱伟长同志坚定支持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等职务,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钱伟长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和历史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纪念钱伟长同志,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情系人民的崇高品德。钱伟长同志一生历经多次艰难抉择和重大考验。无论是在抗日救亡的危难时刻弃文从理,还是在国外学习工作功成名就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国效力;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强烈的爱国热忱参与社会主义各项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致力国家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他都始终秉持爱国治学、振兴中华的强烈信念。在他晚年时期,仍然以“桑榆未晚,欣逢盛世;爱我中华,自强不息”的信条勉励自己。“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同胞”,是他一生求索奉献的生动写照。我们向钱伟长同志学习,就是要胸怀崇高理想、矢志奉献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自觉地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我们纪念钱伟长同志,就要学习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真诚合作的坚定信念。钱伟长同志曾说: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我将把党的事业作为我的终生事业。早在1936年,他就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等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 情。钱伟长同志一生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与我们党保持高度一致,是中国共产党志同道合的亲密朋友和统一战线德高望重的代表人士。他说,“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办事的精神,真正使得党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言有纳、议政有途、大有可为”。我们向钱伟长同志学习,就是要把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自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纪念钱伟长同志,就要学习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钱伟长同志一生追求科学真知,博学多思,勇于创新。他说“自己不是天才,也不要相信天才论,关键在于刻苦和努力”,“我主张探索新问题,要有新发现,有所创新”。从青年时期主攻物理到后来转攻应用数学,从工程研究转到基础力学研究,他刻苦学习各种科学知识,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思想和理论。他还注重把创新思维运用到思维科学和教育科学等领域,推动高等院校改革,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我们向钱伟长同志学习,就是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站在时代发展前列,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先进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 创新体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纪念钱伟长同志,就要学习他倾心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投身教育事业、培养杰出人才,是钱伟长同志的夙愿。早在美国留学时,他就与同窗好友憧憬未来:“将来我们一定要回国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在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后,他高瞻远瞩、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他在对上海大学发展规划的设想中,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实践教育的思想。这些都为我国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全面、实用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经验。他还就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因地制宜兴办地方性高等院校、提高中小学校教师待遇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长期担任“义务校长”,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对于科技人才和青年大学生总是热情关怀、倾心扶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向钱伟长同志学习,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待,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我国的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既是钱伟长同志等先辈们的毕生追求,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让我们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钱伟长同志的崇高思想和奋斗精神,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今年8月22日,是敬爱的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中,邓小平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和事业,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历史画卷中,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风采。中国人民对邓小平永远怀着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可分为文革前与文革。文革前是中国人民为之欢呼奋斗并孜孜不倦追求的年代,在那时,没有个人主义,没有过多的个人想法,虽然穷但是大家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虽然走过很多弯路但是没有谁能保证自己没走过弯路。文革是一个被彻底否认的年代,在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破坏,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教育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这些都极大的减慢了中国的发展。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没有文革的积累就没有改革开放,正如没有解放前中国人的积累也就没有解放后人民鼓足精神搞建设的精神释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时隔36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许多巨大的成就,建立了全面物质生产体系,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这些无疑无疑用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也更加说明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中国的现在,没有当年邓小平的深思熟虑的抉择,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今天是邓小平的100周年诞辰,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留给后人的确实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我们要坚定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使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和革命精神成为中华儿女前进的动力。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有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雄心壮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中国的将来而努力奋斗!2012019010013 李旭冬

第五篇: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

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

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

我的父亲是始迁祖广文公的第十七世传人之一—功,诞生于1913年11月28日,距今整整百年。父亲病逝于1986年10月18日,距今也已经27年了,时过境迁,但他的音容、相貌却永远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仿佛仍在昨天。

父亲出生时为民国2年11月28日,正处于一个衰败的、动荡的社会,祖父又在民国3年7月驾鹤西去。父亲出生仅仅8个月,就失去了他的父爱,真是“生逢乱世遇春寒,命里大安出少年”。父亲少年时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放牧为生,饱经风霜,艰难度日,也正是这种环境,在青少年时期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诚实、直率、认真、踏实和向上的良好品德。

我们家为十四世印恒门之后人,从十四世到十七世,先后由11个门户失落的到十七世后期只有孤独的一门,我父一男人。关键时期,在翠枫山下外祖父的关怀和支持下,母亲来到家里,也正是由于父亲和母亲共同挑起“重振家门”的重担,从此才奠定了印恒门兴盛的基础。由此看出,外祖父对我们的“重振家门”有恩,且重如泰山。

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他一辈子的真实写照。为了从社会的最底层走出来,十岁放羊,扛长工,打短工,脏活重活抢着干,大字不认一个,但放牧学得精,这为解放后在生产大队时期当羊倌的“官”奠定了基础。父亲就凭着这坚韧的毅力,好学的精神,诚实的品质,忠厚的个性,到青年时期,终于站了起来,发展了家业,养育了后人,培养成才。

父亲是一个敢于负责、善于管理、科学管理和严于律己的人。我记得,二十世纪的五十、六十年,父亲在大队担任羊倌的“官”,负责七个生产队(含大西脑自然村)的羊群和放牧人的管理工作。有一年,羊群发现大面积的癣疥之疾病,硬是用硫磺治愈。现在来看,此方法是极其科学的,同样的病在人身上可治疗,何况羊乎。父亲不识字,但懂得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父亲在工作中,积极肯干,认真负责,团结羊倌,从不怨天忧人,也不挑肥拣瘦,不计较得失,深得羊倌们的尊重和拥护,深得大队领导的肯定和称赞。他把整个大队的羊倌和羊群管理的科学而井井有条,发展的规模相当的大,为当时的农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自然大队领导给予他们的待遇也是最高的。

1960年前后,在我国发生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人们不仅没有粮食可吃,而且吃糠、吃野菜都困难,村民严重的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在关键时候,村里将他们放牧的羊通过宰杀,将羊肉分发给村民百姓,特别是患浮肿病的病人,才使得千人大村无一人因灾而亡,艰难地度过了难关。祖上为教谕世家,书香门第。家中的明清时期的书柜、官帽盒、檀木供桌等器物所形成的“惟有读书高”的信条对父亲的影响很大,无形之中确立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和教育之观念。父母一辈养育了我们兄弟仨,我是次子。父母鉴于他们大字不认一个,对我们严格管理,科学教育,认真培养,望子成才。于是“严格管理,科学教育,认真培养,望子成才”成为我家的家风。我,1958年上学,1962年就获得了辛兴人民公社的奖励,在1964年的中学升学考试中,千人之村的辛兴,唯一榜上有名。父亲不仅为我的升学考试一举成功而心里高兴,而且在行动上积极支持,认真安排,这在我少年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73年通过全国统考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我把家里的重担和生产队的会计工作都留给了我的兄长,从而迈进了高等师范大学的大门,这才为弘扬石氏的“文教传承“奠定了基础。我能够成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与父、母亲的关心、爱护、重视和培养是分不开的。没有父母的培养和教育,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祖上的“文教之职”,也就无所谓我的“文教传承”。我对于 “恩重如山”的理解、体会,惟有此时此刻才最深刻。

1986年,父亲得的病是不治之症,而且是病情发展最快的一种,从内兄的亲临确诊到最后,前后将近四十天。我们为了不让父亲在最后阶段遭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在进行积极医治的同时,为他准备了当时最好的止痛针……。我关爱父亲是由来已久的,我读中学时,每次回家准要带几个学校食堂的白馒头、在阳泉火车站买几个油丝大烧饼带回去,在上大学时候为父亲买关节止痛药、买护膝以治疗和保护腿关节,在临汾地区购买粮票带回家,以改善家庭生活。参加工作后,当时供应的粮油全部在家,等等,都体现了对大人的孝敬,对家庭的关爱。“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家的传统。在关键时刻,我又有一定医学基础,更是全力以赴,积极为父亲诊断和医治。父亲看到我们在为他积极、认真的治疗,他对我非常理解,也非常信任,由此,从思想到身体都是自然而然地发展的……。父亲耋寿74岁,在二十六年前就达到了现在全国的人平均寿命,我们都努力了。

有的人活着,他却在人们的心中死去了;有的人走了,他却活在人们的心中。无疑我们的父亲是后者。父亲清瘦的脸庞是那样的慈祥,父亲不算挺拔的身躯是那样的清晰,父亲的声音永远是那样的直接。父亲的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日。父亲的美德,让我们受用终身,父亲的精神,将在我们家永远流传。父亲没有离开我们,父亲的音容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父亲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我们兄弟之间的团结是家庭典范。就在您走时的办事费用上,商议时,由我和我哥两人共同负担,当时考虑到我弟尚小,也未成家,但在他的执意要求下,只好让他担负了零头部分。当时的场景,让帮忙的任保祥都掉下了感动的泪花。事情虽小,有其意义。此后,对母亲赡养的凡事,以及医疗费用,弟兄们皆如此,各自按能力而为之,毫无怨言,这在我们家已经成为了家庭内的典范。我们的奉献再大,母亲的身先示范作用和养育之恩,终身都难以为报。

现在,全家有农村宅院三处、新农村楼房一套、城市楼房三套;全家21口人,其中男性11人,女性10人;高小文化2人,初中文化8人,读高中的1人,中师毕业1人,大学毕业的4人,其中硕士一人;有三人担任教师,涉及小学、中学和大学,有着高中级职称。最年长的我母亲87岁,最小的孙儿未满1岁;15岁的侄女在阳泉市青少年演讲比赛中连连夺魁,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学组一等奖证书和奖金,大孙子正在玉泉中学读高中,成绩优异,3岁的孙女未进幼儿园就已经识字300个,等等。我们一家不仅后继有人,且已显端倪;我母亲虽目不识丁,但慈祥、贤惠、睿智,身先示范,办事力求善美,甚至是重振“印恒之门”的精神支柱,具鼎力作用。

我们家在短短数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实现人丁兴旺,家业壮大,开始融入了辛兴石氏文化氛围,而且成为了辛兴石氏文化创新领域的一个支撑点。

现在,母亲是辛兴石氏最年长的曾祖母、曾姥姥辈的耄耋之人,是我们家的财富。人的长寿与本人的遗传、身体素质、综合因素都密切相关。“仁者寿”,个人的心理状态、品德修养在相当程度能够影响自己的寿命。当然,家庭的环境条件、家人的关爱程度都是重要因素。如今全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母亲是世上最开明的、最幸福的人,更是我们家贡献最大的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家庭成员间关系,尤其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人生之路至关重要,后人无论学文还是学理的均可选择高规格的文教之路、财经、金融之路和救死扶伤的医学之路,理科还可以选择高精尖的国防科技专业技术之路,这些都是可涉得也是值得经营、奋斗的光明坦途!仕途之路,没有靠山一般不宜涉及,尤其睿智、老实、个性特强的人不宜,任何社会都是如此。特殊优秀者要入公务员行列,也要力争出现在国家级层次的队伍里。人的成长,自身是内因,环境、条件是外因,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因此,自我严格要求,刻苦学习、锐意进取、积极奋斗,充分利用外部条件,为我所用,以利于自我成为栋梁之才。再是,子孙后代在为自己选择配偶时,品德、智商、情商三者并列,要放在首位,事关“骄子”连绵之大计,切记!至于独生子女的问题,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已经看到对“国”、对“家”都是个问题,后人不担心、不考虑的就不正常了。当前,青少年问题已经到了“要多严重,有多严重的萌芽阶段”,由此,关注和研究子女的健康正常成长,是后人务必关注的头等大事。诸如此类,我所说的这些,也只能是对后人作些自认为正确的、科学的、方向性的昭示,权且作为对父亲在天之灵的一种告慰!

我的一生很顺利。在1987年,我到了阳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负责、指导全市高中学校生物学科的教学;我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心血和养育之恩,我在学科专业之外的几项爱好,都是开创性的,达到了一般人经过努力也难以到达的领域及境地。几年前,在英华提议下,我们将祖产无偿转让给了我弟,让他光大了祖业,我们在市内又奋斗下一片天地。我的儿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任教,后在职取得了工学硕士学位,担任了电气实验室主任,评为讲师,真正实现了“文教传承”。现在,他也成家了,有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儿,又一个美满的小家庭诞生了。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就,英华及其家人功劳卓著,具推波助澜之功效,尤其在儿孙的教育上,女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我,及我的小家庭几十年来发展状况。我也知道,您一直在关注着我,关心着我!尽管您对我是放心的。我更是真诚地发自内心的希望,有福,我们与您永远同享!

时至今日,我也到了耳顺之期,退休两年了,现正在完成辛兴《石氏家谱》的重修工作。此次重修家谱,增加了许多内容,难度大,我承担的工作也重,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再难,再苦,再累,也要完成任务(附图)。您放心吧!在编辑部全体的努力下,辛兴石氏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办好,以对得起先人、世人和后人!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把家里的大事办好。

现在,我们全家人丁兴旺,家业发达,日新月异,后继有人,曙光显现。

灵承仙鹤驾祥云,鹿衔神芝惠人间。恩泽千秋,怀念万代。

附图:

编后语:此作品为北京紫光阁书画院副院长刘俊甫作品,系辛兴《石氏家谱》主编、诗人、收藏家石步科的珍藏。内容为“名利谈如水,人品重如山”,由收藏家本人所拟,书法家专为收藏家而书。在家谱告竣之际,收藏家赠与了石鐘華。由此看出,这是主编对受赠者在家谱编辑工作中的一种认可,更是重修家谱工作中,长幼辈,同是收藏者之间值得可圈可点的一个佳话。

纪念薄一波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贾庆林出席讲话(5篇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