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3-43479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7 16:26: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2007-02-17 16:40:0

4□ 作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李芊蕾 邱羚

内容摘要: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力量薄弱,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成功地进行了国际化的尝试。本文通过对一个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历程进行介绍和分析,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企业家精神、产业选择、进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力量要薄弱很多,但是仍有为数不少 的中小企业,成功地进行了国际化的尝试,有的甚至从开创之初就已从事跨国经营。本文通过对一个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历程进行介绍和分析,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企业家精神、产业选择、进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案例

上海保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隆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建于1997年5月。保隆公司从汽车气门嘴的出口起家,立足于汽车配件的销售和生产。至2005年7月,已拥有4家生产公司和7家销售公司,其生产的轮胎气门嘴和不锈钢排气尾管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其中气门嘴占通用汽车公司使用量的25%。

保隆公司在1997年成立之初,专门从事汽车气门嘴的外销,是一家纯贸易型的公司。在气门嘴这一细分市场中,保隆公司以优质服务和拼搏精神站稳了脚跟,同时于1998年入股某厂家拓展了

产品线,增加了尾管消音器类产品。在1999年底,两个主要产品线上已有80多个稳定的国外客户。同年成立了生产气门嘴类产品的工厂。此时公司规划在十年内在全球布局8家销售分公司,分别设在中西欧洲,东欧,日本,北美,南美,中西亚,大洋洲,非洲。2000年,保隆公司经与其35号客户和100号客户的协商,三方各持股33%成立了加拿大威乐公司,由于之前已许诺100号客户为气门嘴类产品的北美独家代理,所以新成立的加拿大威乐公司以销售尾管产品为主,目前年销售额为600万美元。

考虑到匈牙利经济在东欧国家里相对发达,且在2005年将入欧盟,保隆公司打算在匈设立一家销售分公司。但由于去匈牙利的工作签证较难办理,而且同时位于罗马尼亚的98号客户邀请去罗马尼亚建公司,所以决定同罗马尼亚方面进行合作。经过谈判,双方决议在罗马尼亚成立合资公司,推广保隆公司的气门嘴和尾管类产品。2001年,罗马

尼亚销售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已将产品打入当地的麦德龙和家乐福,年销售收入达100万美元。

2002年,因与尾管供应商关系破裂,保隆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尾管生产公司。

在2005年,有百年历史的eaton(为美国一家汽车集团,有一百多家分公司,生产卡车、变速箱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品)下属公司dill(专门生产汽门嘴)由于成本压力太大,意欲出售。保隆公司看中了dill广大的原配渠道(即可以直接向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供货的渠道),通过协商,购买了dill90%的股份,原公司的管理层持股10%,公司的原班人员保持不变。通过这一收购行为,保隆公司通过dill将自己的气门嘴产品和尾管卖给美国三大车厂。另一方面,由于气门嘴可以低价从保隆公司购买,所以dill在2005年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108万美元。

为进一步拓展西欧市场,在2005

年年底,保隆公司在德国成立了欧洲威乐公司,主要是推广尾管消音器系统,目前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

在2005年里,保隆公司开始尝试通过知名度高的b2b 网站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收效良好,获得了许多新的客户资源。

分析

企业家精神

对国际经营而言,没有行动着的企业家,就无法启动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过程。国际化必须靠人去引发。gary knight(2000)指出,企业家精神对全球化下的中小企业至关重要,中小企业通过采用营销创新、强调质量、专门化生产实现产品差异化而受益,而这些战略离不开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赵优珍(2004)界定的企业家精神包括以下性质:能够看到新组合的能力;有行动并开发这些新组合的愿望;认为按照自己的远景做事比理性的计算更为重要;能够说服他人向创新项目投资的能力;正

确的把握时机。企业家则是按照这些标准从事创新活动的个人。

在上述的案例中,正是由于公司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保隆公司实现了跳跃式国际化。公司成立之初就放眼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95%以上,是一家“天生”的国际企业。其次,在选择进入的产业方面,选择的是大公司不愿意做的气门嘴和尾管,避开了激烈的竞争。此外,对于公司发展的方向,能够较早的制定出长远的规划,并且能够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慎重的去实现目标。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与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相比,企业家精神更为关键。

专业化经营

专业化经营战略是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即企业集中力量生产(提供)一种主导产品(服务),在市场战略上采取在本行业主导市

场上进行竞争的战略。企业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柳海英、张潇(2005)认为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独特的优势,从而抓住主动权。白锐(2002)提出以市场规模化为背景,实施企业整合战略,有效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可以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

在上面的例子里,保隆公司从成立伊始,一直专注于气门嘴和尾管的生产和销售,并在这两个领域内尽力扩大市场,同时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即便是生产和销售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依然专注于这两个产品线。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搞好专业化经营,使自己具有稳定且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保持和扩大自己所熟悉与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利

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进入模式选择

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贸易方式进入 所谓贸易进入方式是指产品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贸易方式借助于一定的销售网络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时积累国际化经营经验,不断跟踪国际市场需求,改进产品质量,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初级方式也是难度较小的方式,其优点是对企业跨国管理方面的要求较低、成本较低,但这不是绝对的,当目标市场国家贸易壁垒较高时,其交易成本要高且不稳定。

许可方式进入 许可进入方式是指许可人通过许可协议把“无形财产的权力”授予被许可人,供后者使用一段时间,作为回报,许可人从被许可人处获得使用费。该方式的优点在于许可人不必承担用于打开外国市场所需的开发成

本和风险,缺点是它不能使企业获得为实现经验曲线经济所需的对生产、营销和战略的严密控制。

投资进入方式 投资进入方式包括两种:与东道国伙伴建立合资企业和在东道国建立独资企业。合资进入方式有利于通过合资双方的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但在合资过程中组织不得力会使关键的技术控制权落入合资对方手中;独资方式可以避免这一弊端,但独资进入的难度及面临的风险也是所有进入方式中最大的。

保隆公司的做法是,首先通过贸易方式进入市场。最初但是仍然有效的方法是参加各种展会,包括全球零部件展会和广交会。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很多客户。在贸易方式中,又可以分为直销、通过当地经销商开拓市场和通过佣金商销售三种方式,具体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其次,在前面这种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建

立合资的销售公司,以利用外方的销售渠道。最后,当遇到合适的机会,就收购国外的同类企业。

结论

中小企业若想在国际化经营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必须实行专业化经营,而不宜采用多元化模式。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初期宜采用贸易进入方式,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采取其他的进入方式,如合资或独资。

参考文献:

1.马有才,陈红,王同吉.从一则案例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j].商业研究,2.赵优珍.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现象、成因与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3.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商务,4.柳海英,张潇.浅析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j].商业研究,

第二篇: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内容摘要: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力量薄弱,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成功地进行了国际化的尝试。本文通过对一个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历程进行介绍和分析,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企业家精神、产业选择、进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力量要薄弱很多,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成功地进行了国际化的尝试,有的甚至从开创之初就已从事跨国经营。本文通过对一个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历程进行介绍和分析,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企业家精神、产业选择、进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案例

上海保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隆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建于1997年5月。保隆公司从汽车气门嘴的出口起家,立足于汽车配件的销售和生产。至2005年7月,已拥有4家生产公司和7家销售公司,其生产的轮胎气门嘴和不锈钢排气尾管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其中气门嘴占通用汽车公司使用量的25%。

保隆公司在1997年成立之初,专门从事汽车气门嘴的外销,是一家纯贸易型的公司。在气门嘴这一细分市场中,保隆公司以优质服务和拼搏精神站稳了脚跟,同时于1998年入股某厂家拓展了产品线,增加了尾管消音器类产品。在1999年底,两个主要产品线上已有80多个稳定的国外客户。同年成立了生产气门嘴类产品的工厂。此时公司规划在十年内在全球布局8家销售分公司,分别设在中西欧洲,东欧,日本,北美,南美,中西亚,大洋洲,非洲。2000年,保隆公司经与其35号客户和100号客户的协商,三方各持股33%成立了加拿大威乐公司,由于之前已许诺100号客户为气门嘴类产品的北美独家代理,所以新成立的加拿大威乐公司以销售尾管产品为主,目前年销售额为600万美元。

考虑到匈牙利经济在东欧国家里相对发达,且在2005年将入欧盟,保隆公司打算在匈设立一家销售分公司。但由于去匈牙利的工作签证较难办理,而且同时位于罗马尼亚的98号客户邀请去罗马尼亚建公司,所以决定同罗马尼亚方面进行合作。经过谈判,双方决议在罗马尼亚成立合资公司,推广保隆公司的气门嘴和尾管类产品。2001年,罗马尼亚销售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已将产品打入当地的麦德龙和家乐福,年销售收入达100万美元。

2002年,因与尾管供应商关系破裂,保隆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尾管生产公司。

在2005年,有百年历史的eaton(为美国一家汽车集团,有一百多家分公司,生产卡车、变速箱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品)下属公司dill(专门生产汽门嘴)由于成本压力太大,意欲出售。保隆公司看中了dill广大的原配渠道(即可以直接向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供货的渠道),通过协商,购买了dill90%的股份,原公司的管理层持股10%,公司的原班人员保持不变。通过这一收购行为,保隆公司通过dill将自己的气门嘴产品和尾管卖给美国三大车厂。另一方面,由于气门嘴可以低价从保隆公司购买,所以dill在2005年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108万美元。

为进一步拓展西欧市场,在2005年年底,保隆公司在德国成立了欧洲威乐公司,主要是推广尾管消音器系统,目前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

在2005年里,保隆公司开始尝试通过知名度高的b2b 网站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收效良好,获得了许多新的客户资源。

分析

企业家精神

对国际经营而言,没有行动着的企业家,就无法启动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过程。国际化必须靠人去引发。gary knight(2000)指出,企业家精神对全球化下的中小企业至关重要,中小企业通过采用营销创新、强调质量、专门化生产实现产品差异化而受益,而这些战略离不开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赵优珍(2004)界定的企业家精神包括以下性质:能够看到新组合的能力;有行动并开发这些新组合的愿望;认为按照自己的远景做事比理性的计算更为重要;能够说服他人向创新项目投资的能力;正确的把握时机。企业家则是按照这些标准从事创新活动的个人。

在上述的案例中,正是由于公司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保隆公司实现了跳跃式国际化。公司成立之初就放眼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95%以上,是一家“天生”的国际企业。其次,在选择进入的产业方面,选择的是大公司不愿意做的气门嘴和尾管,避开了激烈的竞争。此外,对于公司发展的方向,能够较早的制定出长远的规划,并且能够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慎重的去实现目标。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与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相比,企业家精神更为关键。

专业化经营

专业化经营战略是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即企业集中力量生产(提供)一种主导产品(服务),在市场战略上采取在本行业主导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战略。企业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柳海英、张潇(2005)认为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独特的优势,从而抓住主动权。白锐(2002)提出以市场规模化为背景,实施企业整合战略,有效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可以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

在上面的例子里,保隆公司从成立伊始,一直专注于气门嘴和尾管的生产和销售,并在这两个领域内尽力扩大市场,同时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即便是生产和销售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依然专注于这两个产品线。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搞好专业化经营,使自己具有稳定且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保持和扩大自己所熟悉与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进入模式选择

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贸易方式进入 所谓贸易进入方式是指产品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贸易方式借助于一定的销售网络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时积累国际化经营经验,不断跟踪国际市场需求,改进产品质量,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初级方式也是难度较小的方式,其优点是对企业跨国管理方面的要求较低、成本较低,但这不是绝对的,当目标市场国家贸易壁垒较高时,其交易成本要高且不稳定。

许可方式进入 许可进入方式是指许可人通过许可协议把“无形财产的权力”授予被许可人,供后者使用一段时间,作为回报,许可人从被许可人处获得使用费。该方式的优点在于许可人不必承担用于打开外国市场所需的开发成本和风险,缺点是它不能使企业获得为实现经验曲线经济所需的对生产、营销和战略的严密控制。

投资进入方式 投资进入方式包括两种:与东道国伙伴建立合资企业和在东道国建立独资企业。合资进入方式有利于通过合资双方的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但在合资过程中组织不得力会使关键的技术控制权落入合资对方手中;独资方式可以避免这一弊端,但独资进入的难度及面临的风险也是所有进入方式中最大的。

保隆公司的做法是,首先通过贸易方式进入市场。最初但是仍然有效的方法是参加各种展会,包括全球零部件展会和广交会。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很多客户。在贸易方式中,又可以分为直销、通过当地经销商开拓市场和通过佣金商销售三种方式,具体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其次,在前面这种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资的销售公司,以利用外方的销售渠道。最后,当遇到合适的机会,就收购国外的同类企业。

结论

中小企业若想在国际化经营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必须实行专业化经营,而不宜采用多元化模式。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初期宜采用贸易进入方式,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采取其他的进入方式,如合资或独资。

参考文献:

1.马有才,陈红,王同吉.从一则案例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j].商业研究,2002.32.赵优珍.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现象、成因与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2004.3

3.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商务,2004.6

4.柳海英,张潇.浅析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5.4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第三篇: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及对策

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生产跨国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商品世界化、资本国际化以及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以全球战略眼光来部署自己的发展,其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为引人注目,但是中小企业又是国际化经营领域的弱势群体,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国内外一大课题。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界也有不少论述,其中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比较成熟,它们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克尔和拉格曼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解释得比较好的是上世纪90年代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他们认为中小企业具有小规摸技术优势和地方化技术优势,这两种优势使得中小企业也能像大型跨国公司一样开展国际化经营。我们的企业要考虑怎样参与国际化经营,有一些大企业做得非常好。比如说,海尔集团、万象集团、康佳、TCL等等,他们走出去的模式各不相同。这些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佼佼者,他们国际化经营的模式和经验对国内想走出去的大企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如何,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或者说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高低,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准。因此,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如何参与国际化经营,如何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个值得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研究用以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将国内外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和研究成果在现今的大背景下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对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践有所帮助。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中小企业

1、中小企业的界定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地发展起来,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企业呢?理论上讲,小型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中、小三种企业类型的划分,但在确定大中小的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相对性原则,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就不同。美国和英国在定义小企业时,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我国在2002年6月29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

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针对标准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不但包括了工业,而且进一步包括了第三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的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更加准确的界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2、中小企业的特点(1).资本和技术构成率低。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93年全国独立核算的中小型企业平均拥有资本金只有 23万元,约为同期大型企业的 1/ 65。中小企业的平均年产值 405万元,约为同期大型企业的 1/ 80。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但也有少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较高,甚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2).竞争力弱,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大。出于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我国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产品和技术大多属于模仿性质,创新较少,竞争性不强。(3).经营灵活,形式多样。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都较少,建立和投产的难度不高,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为社会需求和外贸出口生产急需的技术难度不大的产品。(4).管理体制多样。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国有中小企业,另一类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起来的民营中个小企业和国有中小企业。由于体制的原因,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很难适应。(5).知识结构不合理。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偏低,尤以企业的厂长(经理)更为突出。(二)国际化经营

1、国际化经营的含义

不同的研究者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密执根大学的Cavusg il 教授对企业的出口和直接投资活动进行考察, 将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即国内营销阶段、前出口阶段、实验性地卷入阶段、积极投入阶段和国际战略阶段。[ 3] 芬兰学者Law rence S.Welch 和Reijo K.Loustat inen 等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由国内企业发展成跨国公司的过程, 包括内向国际化经营和外向国际化经营。外向国际化经营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经营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或分公司。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 但他们对企业国际经营的理解包含四个方面内容: 首先,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 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尽可能地适应和占领国际市场;其次, 基于扩大对世界市场的占有, 出口贸易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内容, 也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再次, 为扩大出口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自身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包括在降低产品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最后, 企业开始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 实行合资合营、进行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等。本质地看, 所谓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舞台, 以追求企业利益为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从事资源配置、出口、合资合作和 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

上述企业国际化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 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高超的企业管理技术。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缺少名牌产品, 不具备大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所以,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同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必须寻求新的国际化经营路径, 促进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宽同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世界经济活动, 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中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 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主体。

2、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国际性的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越国界的工商活动,包括在国内利用国外生产要素,商品的进出口、技术授权、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合同、合作生产和劳务输出等,是企业由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罗宾逊(Robinson)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当一个企业的经营范围完全局限于国内市场,随着业务的发展,一旦国内市场出现生产要素供应偏紧,而国外市场同样的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廉时,则该企业可能购买或引进国外的某种生产要素。这时,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已开始涉足国际市场,属于企业国际化的起步阶段。

第二、出口阶段。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产品出口已成为该企业的长期经营内容,而且组织结构也出现相应的变化,往往在其销售部门中设置一出口部,全面负责企业产品的出口业务,并在国外建立销售,服务机构和仓储设施。这类企业除了国内的经营业务以外,还专职从事出口业务,因此被称为“出口企业”。

第三、国际经营阶段。当某个企业的出口业务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时,其原有的出口部在公司中的地位也随之不断上升,直至达到与国内其他事业部门或职能部门同等的地位,成为直接由企业高层领导指挥的经营国外一切业务的国际部。在此阶段,有些企业也以参股的形式组建合资企业或成立子公司,或与其他公司结成联盟。这时,国内的公司总部或母公司对国际部或国外子公司实施绝对的控制,重大的决策都由公司总部或母公司作出,其决策方式是单向的。这类企业被称作“国际企业”。· ’

第四、多国经营阶段。随着国外子公司数量的增加,企业的海外据点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各子公司直接接受母公司的领导,子公司既可生产母公司指定的产品,也可经销其他产品,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子公司作为一独立的经营实体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经营活动,能迅速反映市场的要求,这样,随着决策权限的扩大,子公司就逐步趋向于能影响母公司的决策。母子公司之间的决策方式也就由单向性发展成为双向性。但由于各子公司之间的联系松懈,缺少相互间的直接联系,而且在行使各自的经营自主权时,往往多着眼于本公司的局部利益,所以整个企业在形成统一步调上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进入这一阶段,就可称之为“多国企业”。

第五、跨国经营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通盘考虑其整体利益,国外的子公司与母公司总部的联系更为密切,母公司通过与各子公司间建立沟通网络来有效的协调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实现整个企业利益最大化。为了全面管理,决策权限也更趋于集中.企业这时就可以被称为“跨国企业”。第六、超国界阶段。超国界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高级形式,其经营范围已遍布世界各主要市场。随着一个全球展开性网络的存在,企业可能从‘‘全球战略”出发考虑其业务安排。具体而言,即在经营活动中,以全球的竞争视野和思维方式,全方位考虑来自各国、各地区的竞争以及各种可能变化的环境制约因素,并从全球角度、长远利益出发,最合理的配置及使用其有限的资源,有效的选择和进入各种市场。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其自身实力和应变能力已大大加强,而“国界”对它的约束力则相对减弱,所以被称为“跨国界企业”.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等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与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从事国际化经营,它区别于传统国内经营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企业是否参与了商务、劳务、技能和其他资源的跨国转移与转化。人们一般认为只有大型跨国企业才有能力进行这种跨国经营,其实中小企业一样也能参与这些跨国活动,一样能进行国际化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积极开展了国际化经营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作为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方法和战略构成的国际化经营核心理论的垄断优势理论征Iymer,196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rnon,1966)、内部化理论(Buckly&Casson,1976)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unning,1981)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这种现象了。于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规模大小与其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对外投资周期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的不断完善,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独特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在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国企业法人单位302.6万个(不含2377万个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3%以上,我国GDP的55.6%、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出口额的62.3%和就业的75%均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在目前中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中,6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投资的。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市场竞争活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跨国经营的发展轨道,活跃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在国外投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我国已在境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 6758家。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我国出口年增长速度为17.4%,高于全球平均增幅 9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来说,其境外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 58.78万美元,中方独资的平均投资规模仅为 9.67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 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 260万美元的规模。我国的中小企业要进行跨国经营,不能照搬原有的国内经营模式,其跨国经营策略的选取,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即中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只有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问题分析

1、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机制还很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

突出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外贸自主权、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权还不落实、不到位,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受到自身的限制。除了在硬性指标上的差距,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中国企业存在的差距更为明显。当我们的企业或企业管理部门眼睛还盯着资金、设备、厂房等硬件生产要素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把目光转移到设计、研究开发、营销、后服务等软件生产要素上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拼命铺摊子、搞大而全的集团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了;当我们多数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经营机制转换还没有完成时,美欧等地的跨国公司已经在 “触电上网”,或者开创新型的网络企业,或者以网络改造传统企业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设法弄虚作假、蒙骗股东、坑害国家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全面改革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经营,增加企业透明度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强化企业行政管理级别,不断增加管理层次和机构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挑战企业内部官僚主义,减少层级,贴近市场和客户,清除内部边界,形成网络化管理体制了;当我们某些企业还在吃大锅饭、专业人才无所作为时,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在吸引我们的人才、开发当地的智力资源了等等。

2、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

世界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和发展的,其经营管理体制也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而我国由于推行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短,一些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的现代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完善起来就走出了国门。这些企业由于决策管理不科学导致决策失误,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使企业增大了扩国经营的风险性,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国际型人才短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小企业,他们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小企业受规模、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吸引到具有多种技能且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在着很多的问题,企业战略规划经常忽视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长期以来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和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 ,这使企业难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吸纳科技、管理等优秀人才,而封闭型的经营方式,也使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自己培育出杰出的外向型的经营人才。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境外至少有 2500万人为美国公司工作。德国从 2000年 8月开始实行绿卡制度,从欧盟外引进至少 2万名信息技术人。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也都加入了抢夺各类优秀人才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着国际性人才引进和流失的双重困难。人才的短缺,必然会造成企业发展后劲的不足,甚至退出国际市场。

4、技术开发能力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极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如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已超过 50%,但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据调查,在 104项彩电关键技术中,我国只掌握 60%;在 65项手机关键技术中,我国只掌握 50%;在 57项 DVD关键技术中,我国仅掌握 15.8%。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支撑,使国内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陷于被动。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获得和保持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具有 “小而专 ”“小而精 ”“小而特 ”的技术和产品。而要保持其“专”“精”“特”的特点 ,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受财力水平的限制,很难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独立研究开发。加上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看重眼前利益 ,对技术创新认识不足 ,导致中国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很低 ,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及技术进步缺乏保障。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同时,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开发独特产品和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正因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反倾销行为,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同时,由于我国国内产品标准相对低于国际标准或国外的先进标准,使外国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阻挡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贸易技术壁垒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障碍。

5、对信息时代的反应迟钝

信息匮乏,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但是,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没有借助专业的市场研究力量的习惯,很少对国际市场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研究或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导致失去对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的把握,这阻碍了自身的国际化经营。与大型企业跨国经营相比,中小企业在人力、财力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没有能力对投资国的环境、投资机会以及法规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其收集信息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信息来源的渠道也较少。同时,国内目前为之服务和支持的信息也是不够的。我国跨国经营信息主渠道是来自我国驻外使馆,这些信息一般都反映到中央有关主管部委,按行政隶属关系再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传递,基本上是一条单向、封闭的线路。这就使得一些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即使想到境外投资,也十分困难。

6、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已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国际化经营更需要资金,但我国金融环境难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较少、风险较大、资信程度较差以及社会上对所有制的偏见等原因,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此外,由于法律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像大企业那样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手段来筹措资金。尽管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问题于 2004年 5月设立了中小企业板,但中小企业板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望尘莫及。由于缺乏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一些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也无法上马,严重阻碍了其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三、改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的对策

(一)组建战略联盟、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方式

战略联盟,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单位以实现互惠互利的战略目标为目的而形成的工作伙伴关系。战略联盟的突出特征是参与各方的地位平等,保持各自独立的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不受经济实力的影响,尤其适合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联盟各方追求共同利益,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而且加盟企业地位平等,各企业保留自己的独立运作,可以快速地实施,符合目前企业注重速度和控制成本的要求。战略联盟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资本关联,技术要求和实施条件相对较低,可操作性很强,成功的可能性高。结构上的松散保证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目标,随时随地的退出既有联盟而选择加入或不加入另一联盟,而不会涉及到法律责任,有效地保证了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联盟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研发联盟、生产联盟、营销联盟以及建立合资企业等。这可以保证企业以最有利的方式来参与联盟合作,共享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增加收益的同时减少了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灵活多样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可以通过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经营,在弥补自身资金不足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开展特许经营,利用授权商的商标、技术和经营方式,迅速扩大影响,开拓市场与大企业协作,加入全球制造网络。可以通过集群化经营,依靠“集体 ”的力量谋求更强的竞争优势;借助海外华人的经营网络,实施 “走出去 ”经营战略,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在当地直接生产。

(二)发展企业集群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合体。它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

式能够使中小企业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把竞争从单个企业提升到了中小企业群体,将中小企业自身的灵活性与产业集群网络的稳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集群从组织形态上看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轴轮式中小企业集群,即由一个大型企业作为集群的核心,各中小企业为其加工、制造某种产品的零部件或配件或者提供某种专门服务,凭借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积累的设计能力、品牌优势和营销渠道,带领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另一种是基于社会网络的中小企业集群,多以家族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基于信任合作和声誉机制而形成。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观念使其享有共同的知识编码,有利于集群的信息传递和技术创新,有利于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对外谈判力量,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企业能为其他企业提供经验与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需要大批跨国经营人才,为了缓解人才供需的矛盾,从短期看,中小企业可选派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培训,掌握新的经济理论知识。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可全面推行岗位培训,请国际企业管理、经贸、财会、营销与外语专业的专家学者到企业中开设培训班,培养未来跨国经营的生力军。如果企业拥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对人力资源做超前投资,从有关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广纳人才,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掌握业务知识,为企业保持人才优势做充分的准备。另外,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利用,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道国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场,能更快地对本国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四)、中小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根据我国国情,要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特殊作用,关键是要形成一个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首先,要重视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用新经济改造传统经济。其次,应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再次,可以协作、挂靠、配套等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引导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中小企业加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行列,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

(五)、政府加快制定跨国经营及海外投资战略规划与法规、中小企业应争取外部支持

宏观管理部门应结合我国国情与国际经验,抓紧研究制定中国跨国经营总体战略、地区战略、技术战略、投资战略及市场营销战略。首先由国家权威部门起草一个指导性条例,就跨国经营、海外投资的有关问题做出原则性规定,然后由国家财政、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制定相配套的税收、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规定,经实践之后再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

中小企业对政策敏感,发展环境好,则其会迅速成长。外部经营环境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应不断加强宣传,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加强沟通,让决策层意识到中小企业成长问题的重要性,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技术扶持和商务环境支持,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六)、国家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资金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尤其是对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是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根据市场规则加快形成银行业有序的竞争格局,实现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其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配套法规、完善各相关机构、积极创新信贷服务,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再次,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完善和落实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税收优惠体系,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受益者。最后,对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行财政补贴,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覆盖面。另外,政府可设立专门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风险基金,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促进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小企业必须发挥相对技术优势区位 优势、内部化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是中小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种历史潮流,如果我国中小企业不能适应这一潮流或对新的形势无动于衷,必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认真分析中小企业国家哈经营所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国际化路径, 这是中小企业能否成功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中小企业产业特色是国际化经营的基础, 市场国际化是其国际化成长的动力, 国际化成长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在选择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时必须做到产业特色、国际化成长和市场国际化三者的紧密结合。考虑到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和市场国际化经营必须紧密结合,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最好选择与大企业或跨国公司合资合作, 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条。首先,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知名度极低、不熟悉国际规则、国际化融资成本很高, 通过国际直接融资使中小企业实现国际化成长在现实中成功的可能性较低;其次, 参股国外公司实现国际化成长也比较困难, 中小企业资本实力有限, 参股国外资本密集型企业但很难实现控股, 达不到国际化成长的目的;再次, 加强企业信息建设构建虚拟企业可使相互联系的不同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和即时生产, 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网络安全意识差、信用较低, 增加了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最后, 与大企业或跨国公司联合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充分利用大企业或跨国的经营渠道, 引进其技术和管理模式等。与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相适应, 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国中小企业市场国际化路径需要选择OEM 模式, 对于有规模效益而没有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需选择集群模式。首先, 围绕..专、精、特、新..的方针取得比较优势实现出口的中小企业, 其经营领域和范围受到限制, 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差、经营风险大, 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不利于制定与企业成长相适应的长期经营战略, 不能兼顾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宽与快速成长;其次, 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实现市场国际化比较被动, 在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不能主动了解客户的要求, 很难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 不利于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再次, OEM 模式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成本, 使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 为中小企业创立品牌奠定基础;最后, 集群模式可以发挥区位优势, 增强中小企业的协同能力, 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贡献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贡献分析

作者:谢学兴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没有失去其竞争力,相反,它们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和在国内利用国际性资源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其对我国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以及创造就业的贡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贡献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茶叶国际化经营

茶叶国际化经营

一、名词解释

1、保障措施:也称“免责条款”,常见于国际贸易协定,旨在使缔约国承担义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在出现特使情况时免除其义务,使其对已造成严重损害进行补救或避免严重的后果。

2、原产地规则:是一国(地区)以立法的形式制定的确定货物原产地的标准和方法的总称。

#原产地:是指产品的最初来源,即货物的生产制造地。

3、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4、地理标志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特定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且该产品的质量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背景等因素。

5、成本控制:成本管理者对生产经营中的资本耗费过程进行规划、设计、控制、协调,以及时纠正不利差异,提高工作效率,使成本按预期或超期方向发展的过程。

6、责任风险:主要是企业主观故意客观无意或主观无意客观故意侵犯他人权益,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在法律上必须负经济赔偿责任所引致的风险。

7、信用风险:主要发生于企业经济合同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

#、经济合同风险:亦称违约风险,指在签订和履行经济合同时,因没有严格执行经济合同法,或契约规定,或信用交易要求等而发生的经济纠纷,从而影响到某一方的经济利益。

#、银行信用风险:通常指存款者挤兑提款而银行无力支付的风险。

8、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新产品研制成功后,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时间过程,它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9、包销:指出口商与国外包销商签订包销协议,给予国外包销商在一定时期和指定地区包销销售某种或某类商品的独家专营权利,包销商在买断后自行推销包销产品。

10、期货交易:称国际商品 期货交易,指按照一定的制度安排,借助期货交易所的平台,进行标准期货合约的买卖行为。

1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二、简单题型

1、跨国公司是跨国经营的主体,#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其债务由母公司负责;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法律、经济上没有独立性

#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所有权或股权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但子公司的自主权较大。它是独立的法人,在东道国违反法律,其责任在于子公司,母公司负连带责任。

2、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府以鼓励出口、抑制进口来改善国家的经济福利,其结果是获得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财富流入本国,它假设一个国家的财富是依靠财产的库存,一般是黄金。

3、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专业化《富国论》、现代经济学之父、经济学奠基理论、揭示了国家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利条件;指出一个国家只要根据有利的生产条件参加 国家分工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提出自由贸易政策:局限性:开展国际贸易各个国家都必须有自己的绝对优势。

4、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局限性:以一系列的假设为前提,削弱了比较成本理论的实用性。

5、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出口丰裕度高的产品,进口丰裕度低的产品(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的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其价格低于别国同样要素的价格)

6、国际竞争优势论:四个变量影响钻石模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的优势: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此外机会和政府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

6、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7、垄断优势论:特定优势论,市场不完全可分四种形态:

1、又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2、产品市场不完全

3、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4、由政府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前三种使企业拥有垄断优势,第四种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8、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个阶段:创新(知识密集型产品)、成熟(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标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

9、内部化理论:来自科斯的交易成本学说,以内部取代原有的外部市场(实现条件:由外部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决定,即外部成本>内部,则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内部价格起着润滑作用,着重点是中间产品市场,而垄断理论着重点在最终产品

10、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具备(三优模式)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时才应该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手动画表)

11、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

12、绿箱政策:(对贸易影响最小的措施)农业科研、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等政府服务性措施

13、黄箱政策: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肥料、种子等,对农产品,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扭曲,成员方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

15、反倾销协议:出口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挤入进口国的商业,要采取反倾销的措施,成员必须确定:存在倾销、存在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7、原产地认定标准:完全改变标准、实质性改变的标准(税目改变标准、从价 百分比标准、加工工序标准)

18、知识经济:主要要素:核心的知识、基础的信息、关键的技术、必要的资本和相关的人力资本

19、与贸易有关的知识经济产权协议:(1)版权及相关权利(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为披漏信息的保护权

20、茶叶出口国:斯里兰卡、肯尼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主要出口国:摩洛哥

红茶 –美国

乌龙茶—日本

进口国(红茶):俄罗斯、英国、巴基斯担、美国、日本

21、海关的职责:监管、征税、缉私、统计

#监管的对象: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

#征税的对象: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主要包括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等

22、通关流程:报关电子数据申报、集中审单、征收税费、查验、放行

23、商品检验检疫机构的职责:法定检验、公正鉴定、监督管理

24、商标的种类:

# 联合商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同一类或类似商品上主注册的若干近似商标,这些商标中首先注册的或者主要使用的方式为主商标,其余的为联合商标。、#证明商标:

#防御商标:注册商标所有者为了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某商标,而非类似商标上将共同商标分别注册

#集体商标:

25、地理标志和商标的区别:商标是企业为使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他企业商品和服务所受使用的一种标识。它赋予商标注册人以排除他人使用该商标的权利。而地理标志中则是告诉消费者一件产品是在某地生产并具备某些与该生产地有关的特性。地理标志着重与产品的地理来源和由此产生的的特点,其产品的特定品质和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商标强调的是产品的生产者或制造者。

26、成本的构成: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1、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27、# 品种法:以产品或商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成或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 分批法:按产品批别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生产,也适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实验的生产、爱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 分步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的方法,是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28、定价原则:价有所值

29、促销作用:与消费者沟通、引导消费、传播信息、树立品牌、利用现代营销手段

30、贸易竞争指数:即该类产品的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当指数>0时,说明该类产品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当指数<0.....当指数=0时,说明该类产品生产水平与国际相当,其进出口纯属进行品种交换。

3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产品i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份额的比率。

当指数>1时,说明该国产品i具有显示比较优势,<1说明没有

32、波士顿矩阵:

33、寄售:是一种委托他人代为销售的贸易方式。特点:先出口,后售货,寄售人与代售人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委托代售的关系。

34、租赁贸易特点:(1)承租人只享有占有权和使用权,故维修、保养等责任大多由出租人承担(2)租赁可以使承租人免除因设备更新快而出现的精神其磨损,尤其是可以满足一时性、季节性的需要(3)租金可以纳入营业费用,可以减轻承租人的纳税额(4)承租人一般对租赁的商品保有留购权。作价方法:现金减去已付租金。门店之间自愿的横向关系。

35、特许经营:同总部签订合同,取得使用总部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商品的特许权,经营权集中于总部。以特许经营的门店均为独立法人。具有多店铺组织与网络化经营的基本特征。侧重总部与门店之间的纵向关系。

36、自由连锁:由若干个门店或企业自愿联合起来,在不改变各自资产所有权的情况下,以共同进货为纽带开展经营,侧重门店之间的横向关系

37、出口企业和包销的关系:买卖关系

38、出口企业和代理人(只取佣金)关系:委托代理关系

三、问答题

1、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序:

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查证据,评估所有相关因素,并确认进口急剧增加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 通知的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和具体,包括:相关证据,涉及的产品,拟采取措施及其时间和逐步放宽表等。

磋商: 有关成员应将保障措施内容与方法或临时保障措施进行磋商,交换意见,并达成谅解。

保障措施的实施:分为临时保障措施和保障措施,临时保障措施期限不超过200天,延长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保障措施必须以非歧视方式实施,进行修改减退、提高关税、实施数额量限制,关税与数量限制相结合的措施。补偿与报复:在进口相当增长的情况下可以立即报复;在进口绝对增长的情况下,则在3年内不得报复。

2茶叶国际化经营中海关的作用

(一)保护合法进出口贸易,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海关出台的有关措施营造企业守法便利、违法受罚的环境,为茶企在遵守法规的基础上,利用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海关的打击违法经营活动的方向支持中找到发展的动力,以谋求发展。

(二)监管茶叶国际贸易关系人依法开展进出口业务 监管的目的在于把茶叶进出口活动纳入法制轨道,防止违法,为茶企创造一个良好的进出境执法环境,更好的推进茶叶国际化进程。

(三)征税以调节茶叶国际贸易 通过对进口茶叶、茶制品等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最大限度地减缓其对国内茶叶市场的冲击。

(四)统计以掌握茶叶国际贸易情况,为宏观决策服务

海关对茶叶进口的统计分析结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茶叶对外经贸、宏观调控、发展战略等提供数据来源。

(五)知识保护产权以借力打造我国茶叶品牌

海关有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茶企可以借助海关的这一职责,保护自己的利益,打造我国的茶叶品牌。

3、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程序

(一)报验: 凡属检疫范围内的进出口商品,都必须报验。出口报验手续应提供的单证和资料并填写―出境货物报验单‖; 进口报验手续报验后发现有误,要及时更改。

(二)抽样:其内容包括货物的数量、重量、包装、外观等项目。

(三)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抽样和现场检验记录,仔细核对合同及信用证对品质、规格、包装的规定,弄清检验的依据、标准,采用合理的方法实施检验。

(四)签发证书:对于出口商品,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凭《出境货物通关单》进行通关;对于进口商品,经检验后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进行通关。

4、茶叶国际化经营中检验检疫作用

(一)对茶叶品质的进出口把关作用 严把检验检疫关,保证茶叶的品质质量既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又能提高我国茶叶品质的信誉度。

(二)对茶叶国际化经营的服务作用 把关和服务是检验检疫工作的宗旨,在实际中帮助茶叶出口企业建立适宜的生产基地,帮组建立农药残留量自控体系,向有关部门提供国外有关茶叶信息等,以便扩大茶叶出口。

(三)对茶叶国际化经营的促进作用 帮助茶企解决难以应对的难题,比如苛刻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壁垒等,促进茶叶国际化经营。

(四)对茶叶国际化经营的调节作用 根据国际市场对茶叶的政策,及时调整我国的茶叶的检验检疫政策,调节茶叶市场,促进出口。

5、茶叶国际化经营中企业的成本控制

(1)严控茶叶建设基地等成本控制:茶企在自建或配套的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的投入上,在适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在日后的茶园管理上耗费

(2)千方百计降低生产加工成本:除了厂房设计、设备优化、试调、投产投入外,主要在管理上花力气(3)货比三家购包装:在这一环节上为整体成本下降,提高竞争优势做贡献。(4)仓储成本的控制:地点可选路程与租金比划算;缩短库存期限;以不同茶类要求选择不同的地方。(5)搞好择优运输或物流配送:茶叶在国际化经营中,运输成本占比很高,尽可能地优化运输方案,还要考虑因投资保险而发生的损失。(6)提高销售或交易价格:把握市场趋势,综合利用营销学知识合理地提高价格,反向降低成本(7)合理开销农药残留量、药物残留量检测与检验费用:在选择既省钱又有效的机构检测时,还要健全自身监控体系(8)适度控制其他纳入成本的费用:包括人工费用、职工福利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利息、税金等。

6、产品延伸的优缺

优点:(1)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市场的细分并转变为营销人员的促销计划,使得产品延伸加长,获得更大的利润(2)迎合顾客求异求变的心理: 通过产品延伸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并保持对企业产品的忠诚。(3)减少开发新品种的风险:产品延伸所需时间和成本比创新产品更容易控制(4)适应不同价格层次的需求:企业根据延伸产品的质量指定不同层次的价格,有的低于或高于原有产品的价格。缺点:(1)品牌忠诚度降低:当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时,就会降低顾客原有的购买和使用习惯,并使顾客重新考虑购买决定。(2)产品项目的角色难以区分产品延伸可能会导致过度细分:同一产品大类上各项目的角色混乱,难以区分。(3)产品延伸引起成本增加:会引起一系列产品成本的增加 综上所述,产品延伸有利有弊,所以把握产品延伸的度很重要。,进口关税的计算

• 计算进口从价关税税款的基本公式是:

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

计算程序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即确定货物的CIF报价)第二步:根据汇率适用原则将外币计算为人民币 第三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例5-1: 国内某公司向香港购进日本皇冠轿车10辆,成交价格合计为FOB香港120,000.00美元,实际支付运费5,000美元,保险费800美元。已知该轿车的汽缸容量2000cc,适用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为1美元=人民币6.8396元,计算应征进口关税。(原产国日本适用最惠国税率25%;)计算方法: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即确定货物的CIF报价)。审定完税价格为125,800美元(120,000.00美元+5,000美元+800美元);第二步:根据汇率适用原则将外币计算为人民币

将外币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为860,421.68人民币元;第三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

=860,421.68×25%

=215,105.42(人民币元)

国内某公司向印度购进100吨红碎茶,成交价格合计为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印度300000美元,实际支付运费50000美元,保险费8000美元。适用中国银行的外汇折算价为1美元=人民币6.1844元,计算应征进口关税。(原产国印度适用最惠国税率15%;增值税税率13%)。

第一步: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即确定货物的CIF报价)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审定完税价格为358000美元;

第二步:根据汇率适用原则将外币计算为人民币

将外币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为358000*6.1844 =2214015.2元;第三步:按照公式计算应该征收的税款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

= 2214015.2*15%

= 332101元

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增值税税率

=(2214015.2+332101)*13%=330995.106元

海关共征收税额=关税+增值税=332101+330995.106=663096元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