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漂流场所国家强制性标准》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3-73297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5 15:33: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漂流场所国家强制性标准》

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漂流岗前培训教材

号:GB19079

题:《23项危险性大体育项目经营国家强制性标准》(第11部分: 漂流场所)

颁布日期:2006年6月1日

实施日期:2006年6月1日

颁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体育总局

容:

范围

GB19079 的本部分规定了漂流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漂流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9079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 部分:通用符号

GB 4303 船用救生衣

JT/T 107 工作救生衣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9079 的本部分。

3.1

漂流运动rafting 使用艇(绕)式等漂浮物, 以水流动力为主, 在有一定的落差和流速的水域进行的活动。

3.2

漂流场所rafting place

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漂流训练、比赛、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场所。

3.3

漂流器具rafting equipment

是指艇(饶)式等漂浮物、桨、救生衣、头盔等器材。

3.4

漂流水域rafting river

漂流器具通行的水域。

3.5

急流rapids

漂流水域中水流满急、路线复杂及有落差、障碍物、游涡等的水段。根据操作漂流器具的难度将急流分为6 个等级, 从一级到六级难度逐渐增大(见附录A)。

3.6

漂流技术指导人员guide

是指传授漂流运动理论和技能并操作漂流器具的执业人员。

3.7

漂流者passenger

漂流器具上的乘载人员。

从业人员资格

漂流技术指导人员、救生员、安全保卫人员等应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明放能上岗。

场地、设施设备条件

5.1 漂流水域

5.1.1 不能有危险障碍物和漂浮物。

5.1.2 有清晰、醒目、牢固的水位测量、禁漂水位线、航道导引、危险区域警示等标识。

5.1.3 在深水、急流等危险区域的岸边、应设置救护点。

5.2 码头及其附属设施

5.2.1 码头应设有水流缓、落差小、较开阔的水域处。

5.2.2 有卫生间和更衣室,并有存放衣物的设施。

5.2.3 有广播、通讯设备。

5.2.4 有停车场。

5.2.5 各类公共标识符合GB/T 10001.1的要求。

5.3 漂流器具

5.3.1 筏式漂流器具只能在急流为一级的漂流水域漂流。

5.3.2 急流为一、二级的漂流场所配备的救生衣应符合JT/T 107工作救生衣或GB 4303船用救生衣的要求。

5.3.3 急流为三级(含三级)以上的漂流场所配备的救生衣应符合GB 4303船用救生衣的要求。

5.3.4 漂流器具取得了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5.3.5 漂流器具每年应经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3.6 漂流艇四周有救生用的固定绳索。

5.3.7 漂流艇(筏)四周不得有开放的绳索。

5.3.8 急流为三级以上(含三级)的漂流水域使用的漂流艇内应配备长度不小于5m的救生用缆绳。

5.3.9 漂流器具上有安全警示语。

安全保障

6.1 急救药品和器械应摆放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

6.2 人员

6.2.1 应有救生员。

6.2.2 急流为三级以上(含三级)的漂流场所漂流技术指导人员与漂流艇的比例不小于1:1或漂流技术指导人员与漂流者的比例不低于1:5。

6.2.3 漂流技术指导人员与负责安全救护的人员之间应保持联络畅通。

6.3 安全制度

6.3.1 提供当日天气、水文情况报告。

6.3.2 在醒目位置有“漂流人员须知”。

6.3.4 急流为一级或二级的漂流场所至少应具备下列方式中的一种保护漂流者,急流为三级以上(含三级)的漂流场所至少应具备下列方式中的两种保护漂流者:

——岸上有流动救生员;

——危险地带有定点救生员;

——有漂流技术指导人员跟随艇;

——有救生员和救生艇跟随。

6.3.5 漂流者需经专门培训后,方可在急流为三级以上(包括三级)的漂流水域进行无漂流技术指导人员陪同的漂流活动。

6.3.6急流为三级以上(包括三级)的漂流水域不允许单艇出发,当5条以上(包括5条)漂流艇同时出发应有救生员和救生艇跟随。

6.3.7急流为四级以上(包括四级)的漂流场所不允许接待无自救能力的漂流者。

6.3.8在急流为五级以上(含5级)的水域不允许开设漂流场所。

6.3.9遵守漂流器具核定的载客人数和载客重量的规定。

6.3.10急流为三级以上(包括三级)的漂流场所应为漂流这提供头盔。

6.3.11应为漂流着配备救生衣。

6.3.12应向漂流者说明漂流水域特点、漂流器具使用方法以及漂流的安全救生措施。

6.3.13应随时监控、了解整个漂流水域的漂流活动。

6.3.14不允许在雷雨、大风、能见度差等条件下开展漂流活动。

6.3.15在明显位置应悬挂溺水抢救操作规程级溺水事故处理制度。

6.3.16各类人员上岗有明显标识。

6.3.17各种电器、机械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

6.3.18有健全的治安保卫、安全救护、设备维修等制度和人员服务岗位责任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急流的分级

A.1 一级

容易。水流平缓,浪很小且有规律,通道清晰可辨,障碍很少,基本无需操控。只需要预防从上游漂下来的可能成为障碍的漂流物。对游泳者不构成很大危险,自救容易。

A.2 二级

初级难度。浪中等且有规律,很容易判定,最高不超过1m。浪比较宽,形成明显通道。很低的暗礁或跌水,很缓的弯道。通道清晰可辨,虽然有岩石或伸出的灌术,但并不成为障碍。需要具有躲避岩石、弯曲的河岸以及其他障碍物的简单技巧。身上会溅上水花。游泳者很少受伤,有时需要援助小组的帮助。

A.3 三级

中级难度。水流较急。连续或成组的较高的浪(lm~2m),浪不规则,可能有时难以避开,会使漂流艇进水。有较急的游涡、暴露的岩石和小的瀑布,但属于可以冲过去的或可以躲开的。通道较难辨认。在河道狭窄处需漂流者很好地控制艇并做一些复杂的动作避开障碍。会全身湿透。建议除了最有经验的漂流者可以直接漂流外,其他的人应该事先侦察。

A.4 四级

难度较大。浪高且有力。翻腾的漩涡和漩涡形成的“水洞”变化无常,需要在有游涡的水流中准确地控制艇。较大的障碍物、暗礁、跌水和危险的暴露的岩石无法逾越,必须躲开。如果落水会有受伤的危险。第一次试划时要侦察水流,需要有精确、有序的操作技巧,需要漂流者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做较快地动作。会全身湿透。游泳者受伤的可能性中等,自救比较困难,需有经验的救援小组帮助。A.5 五级

专家级。水流端急。有很难逾越的变化无常的大浪、大的跌水、突然地转弯、大的障碍物和急的漩涡。游涡可能很小,但旋转力很强。急流持续距离很长。水流路线复杂,可能是几种复杂地形相结合。在主要水流中有很多障碍物。对最有经验的漂流者来说,都已经是非常具有挑战性了。要求漂流者有强壮的体魄,有综合的、精湛的操作技巧。翻船和受伤的风险极大,对航行的限制和事先的侦察是必须的。游泳很危险,救援对于专家来说也很困难。

A.6 六级

极度困难。就像从尼加拉瓜大瀑布上翻下来。在猛烈的、变化无常的水中,基本上不可能控制漂流器具。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困难,对游泳者有极大的生命威胁,可能无法救援。只有极少数专家可以尝试,需找较缓和的水流部分,或只限在某种适当的水位才能漂流。要经过严密探查,采取一切保护措施。

注意 :本规定的尺度是主观性的,且河流的急流难度可以在一夜之间随季节的降雨变化。具体下水 需要咨询在当地有经验的漂流者。本部分为GB19079 的第11部分。本部分的内容全部为强制性。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负责起草的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第二篇:车辆改型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道路运输车辆改型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在稽查工作中,同行们会经常发现有些道路货物运输车辆的车厢或是车厢栏板明显进行了改装,但是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上面,照片和车辆外观都是相符的,这些都让我们很被动很无奈。先不管这些改型车辆是如何办理到的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的,也不必要求驾驶员提供《机动车登记证书》上面的车辆技术参数来进行核对。我们可以以《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上所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为标准来查处这些改型道路运输车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本标准为全文强制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的限值。本标准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26000kg的汽车起重机除外)、挂车及汽车列车。本标准不适用于军队装备的专用车辆。要求本标准规定的车辆应满足4.1,4.2,4.3,4.4的相应要求(请自行查阅)重点4.4.3挂车及二轴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600mm,二轴自卸车、三轴及三轴以上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800mm,三轴及三轴以上自卸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1500mm。所以,不论改型车辆的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的车辆照片与实际车辆外观是否一致,只要是货箱栏板超过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对应车型的数值,那就是改型。

第三篇:钢结构工程施工强制性标准

某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钢结构安装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强制执行的规定及细则

为确保钢结构施工过程能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的施工环境,针对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经过公司多年的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以及为切实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现特制订以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并强制执行的安全技术措施作为公司的企业标准,由各项目部依据要求参照并强制执行。

1.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1.1 所有钢结构工程开工前应按公司有关管理文件的要求,针对本钢结构工程施工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危险部位、关键工序、临时用电等专项安全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方案应经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的审核,公司主管领导的审批并应经业主或监理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1.2 应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建立针对本工程的安全隐患台账,安全隐患台账张贴在施工现场入场处显眼的部位。

1.3 应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并建立“三级”安全教育台账,每周应有安全例会教育台账,应有新入场及转岗员工的安全教育台账。

1.4 应建立专项安全技术交底的台账。

1.5 所有进入钢结构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好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帽。

1.6 凡高空作业人员都必须经体检合格方能上岗,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带,禁止安全带低挂高用。

1.7 高空作业人员不得穿硬底鞋在高空作业。2.钢结构立柱的安全吊装技术

钢结构立柱安全吊装的关键是如何将吊装用的钢丝绳从柱顶取下来。为了防止取吊钩及钢丝绳的人员从柱顶坠落或钢柱倾倒,因此本钢结构安装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严禁作业人员沿立柱攀爬至柱顶取钢丝绳及吊钩。

2.1 根据钢柱顶端联接板螺栓孔径的大小(螺栓孔最小直径一般为Φ22~Φ24mm)用材质为45号钢,长度为300mm左右的圆钢制作成头部煨弯成Φ100mm半园形的插销(如图一的件2)。

2.2 选用与立柱重量匹配的U型卡,将U型卡原插销取下且按图一及图二的方法将U型卡、钢丝绳、插销、拔销麻绳、拔销滑轮通过钢立柱顶板的螺栓孔相互套好、套牢。拔销麻绳的长度应比钢立柱的高度大3m左右,使操作人员能方便的在地面操作拔销麻绳。拔销滑轮选用0.5~1T的即可。

2.3 钢立柱吊装就位且用地脚螺栓将钢立柱稳固后,稍微放下吊车的吊钩,使与U型卡联接的吊装用钢丝不再受力,地面操作人员拉动拔销麻绳,将插销从U型卡和钢立柱顶板的螺栓孔内拔出。

2.4 如果选用有附吊钩的吊车,还可将拔销麻绳的一端系于吊车的附吊钩上,这样可以取消图二的拔销滑轮且拔销麻绳的总长只要控制在2~3m长即可。钢立柱吊装就位且用地脚螺栓将钢立柱稳固后,稍微放下吊车的吊钩,使与U型卡联接的吊装用钢丝不再受力,向上启动吊车的附吊钩将插销从U型卡和钢立柱顶板的螺栓孔内拔出。

2.5 将所有钢立柱吊装完成后,调整钢立柱的标高至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图三),并按有关技术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紧固地脚螺栓。

图一 U型卡、插销、钢丝绳、拔销麻绳与钢柱顶板的连接

图二 U型卡、插销、钢丝绳、拔销麻绳、拔销滑轮与钢柱顶板的连接

图三 钢立柱吊装完成后进行标高的调整

3.钢屋架梁的安全吊装技术

3.1 钢屋架横梁地面拼装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是防止钢屋架横梁倾倒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钢屋架横梁在地面拼装的时候要在两侧加斜撑,以稳定钢屋架横梁(如图

四、图五)。

图四 钢屋架横梁地面拼装

图五 钢屋架横梁地面拼装

3.2 钢屋架横梁吊装的最大安全隐患就是钢梁与立柱之间的螺栓紧固及取吊车吊钩和钢丝绳时可能发生作业人员坠落事故。

图六 防坠落吊蓝及生命线

取吊车吊钩和钢丝绳的生命线

螺栓紧固操作吊蓝

3.3 钢柱攀爬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一个重大危险源,因此攀爬钢柱前先在需安装钢梁的钢柱侧面安装好一个自制600*800mm的钢管井字架并使之与钢柱牢固绑在一起,待稳定后施工人员配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带后方可上柱顶位置施工(如图七)。

图七 钢管井字架

4.钢屋架屋面檩条和屋面水平支撑的安全吊装技术 钢屋架屋面檩条和屋面水平支撑安装时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发生高空坠落。4.1 屋面檩条和水平支撑安装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采用在主屋架梁上拉生命线(如图八)。在钢结构屋面檩条和水平支撑的安装过程中,要求采用双保险防护措施,首先在吊装钢梁之前在钢梁上预先挂设一根与钢梁长度相等的、直径为Φ8至Φ10毫米大小的钢丝绳。具体做法为先在钢梁两端距离为200毫米的位置固定安装一根支座杆(杆高度为1.2米、杆径为Φ48×3,利用M20将立杆与钢梁上翼板固定锁紧,如图九),但立杆间距不应超8米,如超过应在中间加设一根立杆以确保生命线安全有效的使用(此绳在安装屋面板时才允许逐次拆除),上高空作业人员在屋面安装檩条和水平支撑时必须先将安全带环扣系在钢丝绳上,才能在钢梁上移动施工,有条件的在屋架梁下方还可考虑挂设安全网。

4.2 拉条安装时是用可移动的梯子作为操作平台(如图十)。拉条安装时必须使用一个木制或钢制楼梯(楼梯长度不低于6米)横架在檩条上,施工人员坐在楼梯上移动安装。安装拉条前应对梯子进行加固和防滑处理。具体做法为在楼梯朝屋脊方向一端垂直加一根60毫米以上的木方且应安全牢固,施工作业人员移动时将安全带环扣在楼梯边柱上,安装拉条固定位置施工时也可将安全带环扣在檩条上拖着滑行,严禁仅用檩条作为安装行走梁去安装拉条。

图八 屋面檩条、水平支撑安装安全防护措施

生命线支座杆

生命线

安全带

图九 生命线连接杆示意图

长为1.2米,Φ48×3钢管

图十 拉条安装时的安全防护技术 5.钢结构屋面板安装的安全防护技术

5.1 在钢结构屋面板的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双保险的防护措施,首先应在上板位置安放宽度不低于2米以上的木板(木板上应加钉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以600mm/根为宜。木板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安全使用,木板必须平辅至屋脊位置),也可分为两个走道但中间和两边应在屋面施工的下方挂设好安全网(如图十一)。屋面板转运移动时只允施工作业人员站在巳铺满屋面彩钢板的这一侧往前运送,不允许施工作业人员站在未铺彩钢板的一侧接运。

5.2 屋面板安装时必须顺屋面板平行方向拉一根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天沟上,另一端固定在屋脊位置檩条上并根椐安装进度适时平行移动,安全带可根据屋面距地面的高度适当延长并将环扣系在钢丝绳上(如图十二)。也可在屋面板已安装好一侧放置一副木制或钢制楼梯(楼梯长度不低于6米)平放在已安装好的屋面板,施工人员将加长(钢丝或保险绳长度以3-4米为宜)的安全带系扣在木制或钢制楼梯上移动安装。

图十一 屋面板上板位置平铺10mm厚的木板和挂设防护网

图十二

屋面板安装的安全防护技术

6.钢结构行车梁吊装的安装防护技术

行车梁的安装主要也是高处附落的安全隐患。在行车梁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必须在行车梁起点的①轴线钢柱至最后一个轴线钢柱上沿行车梁平行方向且距行车梁上平面约1.5米高的位置拉一根通长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为Φ8至Φ10毫米。钢丝绳要求在每间隔2-3个钢柱就采用相配套的钢丝绳夹(钢丝夹标准为GB/T5976-1986,也可采自制钢夹固定)固定锁紧在钢柱上。两头钢丝绳与钢柱连接锁紧同样采用钢丝绳夹锁紧在钢柱上的方法,但还应采用花蓝螺栓(GB/T5974.1-2-1986)旋紧拉直钢丝绳,绳头必须使用3个花蓝螺栓锁紧。施工人员利用楼梯登上行车梁后必须马上将安全带环扣系在钢丝绳上(如图十三),将安全带环扣挂在绳上行走时环扣又可顺钢丝绳滑行,行走时也可将钢丝绳当扶手,但不允许将全身重量靠在钢丝绳上受力行走。

7.高空防坠器的使用

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所采用工装、工具日新月异,建议不断更新和采用新型的、安全、可靠的工装、工具并严格执行公司关于钢结构安装工程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强制执行的规定及细则,确保创建一个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如近期公司购买了一批5-10米的高空防坠器(如图十四),此产品使用方便,活动自如,是高空作业推荐普及产品,望各项目部积极使用。

图十三 行车梁安装的安全防护技术

图十四 高空防附器

钢结构安装工程大都存在因工期紧、任务重而忽视安全管理的现象,有的钢结构安装工程在高空作业时甚至根本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各钢结构安装工程的管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千万不要忽略了安全管理工作,应把安全技术防范措施落实到我们日常管理工作的首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职责落实、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现场质安员要加大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应做到每天有巡查记录,在巡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做到及时整改。

各项目部应加大安全投入,对于不执行本规定和细则的项目部,公司将对该项目部处以500元到5000元的罚款,并责令停工整改,追究该项目部负责的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上述规定及细侧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希各项目部共同遵守、严格执行。

某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3月20日

第四篇:漂流

冬日,沿着蜿蜒的霓虹

冻结着城市里湿漉漉的,残缺

踏着这场无垠的寒冷

一些葱笼的往事,是否正在穿越?

多少臆想中的交错

正安静地残喘着十二月的苍白

停滞经年而来的渴望

依偎,来自天涯的那弯明月

如果,能够吹熄如烟的心绪

别让我徘徊于相思的孤寂

果,你不明白冬天的忧伤

是否该期待春暖花开的季节?

多少诗意的字句,蜂拥而至

是谁的剪影占据篇篇诗行

不必唐诗与宋词的雅典

只为吟咏前世今生,花开花谢

听,是什么声音传来

仿佛是来自皎洁重生的天穹

那是谁的渴望,谁的沉醉

翻飞,在每一个风雪飘零的日夜

天涯咫尺,掬一缕雪花祈祷

新的年岁遥寄千万里外的国度

当钟声唤醒新春的缤纷

任梦的衣裳在冬的边缘,折叠

第五篇:漂流相关

1、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 的定向的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4、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5、重复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1、竞技体育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_运动竞赛_和竞技体育管理四部分构成。

2、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包括__一般训练理论_、项群训练理论和__专项训练理论_。

3、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_ 比赛结果评定行为 这三方面因素 所决定。

4、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___参赛能力___。

5.依据竞技能力获得的途径分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可分为_先天性竞技能力和_后天性_竞技能力。

6、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三种: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和_发展性间歇训练法_。

7、_运动技术_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8、竞技战术由战术观念、_战术思想_、、战术意识__、战术知识、战术形式和战术行动等构成。

9、根据运动训练计划的内容,可以将运动训练过程分为_准备部分_、指导部分、_实施部分__和控制部分。

10、体能主导类项群由三个亚类构成,分别是快速力量_、速度性和耐力性项群。

11、运动训练的核心任务是:充分挖掘运动员的__潜能_,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竞技能力水平。

12、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_诊断、_竞技能力_诊断和训练负荷诊断。

13、_专项耐力_是长时间地或者重复地完成专项动作的能力。

14、根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的不同特点,通常把力量素质划分为最大力量、_快速力量_和力量耐力。

15、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五个基本部分,即运动员的体能_、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

1、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的是___A_____。A、体能

2、在技术训练实践中,表象法又称(A)。A.念动法

3、在下列项目中,属于单一动作结构非周期性项群的项目是_____B____。B、铁饼

4、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它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指的是____C____。C、技术风格

5、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进行回忆与再现,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是指_______C__。C、念动法

6、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是指__D__。D、快速力量

7、根据“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裂变性”原理,绝对不能给机体再次施加负荷的时期是 _____C____。C、超量恢复期

8、运动员在一个新的训练过程的起始状态诊断中,不包括哪一项诊断内容___D____。D、疾病诊断

9、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成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是______D__。

D、循环训练法

10、战术活动的核心是__C_____。C、战术指导思想

1、动作要素的构成包含哪七个部分是什么?

(1)身体姿势: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2)动作轨迹:指在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所移动的路线(3)动作时间: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4)动作速度:指在单位时间里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包括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初速度、末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

(5)动作力量:指在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所用力的大小,是人体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6)动作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7)动作节奏: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

2、竞技能力有哪几个因素组成?其中哪些因素是决定你所从事专项运动最重

要的因素?

3、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是什么?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1)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3)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

4、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5)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7)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8)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9)重视运动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的预见工作

5、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以把主要的竞技运动项目划分为哪几个项群?

1、试述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根据你的专项试述发展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的主要训练方法

《漂流场所国家强制性标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