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3-1048732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5 00:55: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第三稿)

笔者按:最近,笔者在三亚重新认真研究了《江西白沙梁氏族谱》,又有了一些新发现,故对此文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现重新发表,供各位宗亲参考。

今年10月30日,吉水梁氏文化研究会和同宗的广西玉林梁氏文化研究会来涟源寻亲,并带来了他们精心收藏的江西白沙梁氏祖先留下的珍贵老谱,使我们有幸亲眼目睹曾任北宋大理寺评事、汝州防御推官的涟源梁氏先祖——江西泰和叔山公梁崈于宋治平四年(1068年)丁未中秋亲笔所写,保存了950年的《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原稿。文中对我们安定族南下迁蜀,自蜀迁楚、迁赣做了详细叙述。这是至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对涟源梁氏祖先入湘之前迁徙活动最久远、最全面、最清晰、最可信的记载。

在唐末、五代十国及宋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各家族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到宋代时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的。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这篇宋代祖先写的原文,实属不易,万分珍贵。

我们通过认真仔细拜读、研究叔山公留下的珍贵墨宝,以及从他开始主持,历经几十代先人精心编撰,前后进行了十三次重修完善的江西白沙梁氏老谱,对照分析涟源梁氏家谱,查清了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以下简称三衙冲梁氏)和观山、洞上梁氏六族千百年来许多一直模糊不清的支脉源流关系,为我们将来七修家谱,认祖归宗,继承家族优秀文化,弘扬光大优良的美德家风,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

一、涟源梁氏祖地——江西白沙梁氏的脉系源流

根据叔山公梁崈的记载,江西白沙梁氏的远祖源于四川。

(一)安定族南下迁蜀始祖是梁睿(531-595年),西北安定人氏,北周武帝建德年间(572~577年)官拜行军元帅,奉隋文帝杨坚命讨王谦于蜀大胜,被任命为益州都统,总管镇蜀,雄踞西南。于是,他的子孙后代便定居于邛州依政县(今四川邛崃市)。

(二)自蜀迁楚始祖是梁震,被江西白沙梁氏奉为开基一世祖。据考证震公生于公元863年,邛州依政人,是梁睿的14世孙,唐昭宗朝(889--904期间)进士。后梁代唐后,震公不愿为后梁效力,回归四川家乡,途经江陵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爱其才华,强行把他留下。但震公不愿接受高季兴的官职,始终仅做其白衣谋士,自称“前进士”。高季兴死后,震公隐退,自号“荆台隐士”,留居于湖北监利西角二十里土洲。

至南唐元宗保大年间((943--957年),高季兴的孙子,南平王高保融派使者去四川将梁震之子梁谊接到监利土洲,命他在家侍养梁震。

宋太祖乾德年初(963年),谊之子迥(927-?)字公远,被太祖任命为福州防御使,后镇潭州(现长沙);宋初开宝年间(968--976年)从曹彬伐南唐;太宗太平兴国初(约976年)任尚书郎,管理泉州军府事,后提点淮西路刑狱。迥公晚年被子梁鼎迎奉吉州就养,定居西昌(今泰和县)龙州江华亭。迥公娶梁震得意门生,南平王首辅大臣孙光宪的女儿,陵州贵平县(今四川省仁寿县东北)孙氏为妻,生男二:长名鼎,字元铉;次名顾,字元瞻。梁顾为通州江华主簿,太宗朝升任大理评事,知安福县事,后受父命,仍归长沙故地,续迁居举山。

(三)迁赣始祖是梁鼎(955-?),字元铉,宋淳化中(约公元992年)为殿中丞,后任江西吉州刺史。仁宗庆历间(1041—1048),朋党之祸竞起,殿丞公遂挈其子若孙悉南徙趋吉郡以避害,居于西昌龙州江华亭。鼎公娶江陵东郭氏,生男三:长穆,字德昭,仕至韶州郡守,居庐陵良潭白沙(现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白沙村);次稽,字知古,仕至秘书省校书郎、中书堂后录事,迁泰和高行乡冶坑西塘,其子叔山公即为“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作者,曾任大理寺评事、汝州防御推官;幼程,字可式,仕台州司理,徙龙泉(现江西遂川)上七,其幼男申甫赘庐陵良潭白沙。

二、湖南涟源安定梁氏与江西白沙梁氏的关系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与江西白沙梁氏同宗,均源于江西西昌(现泰和县),主要证据有以下三点:

(一)先祖世系源流相同。“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一文和“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世系的记载,与我们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六族族谱中迁湘前的世系完全一致,都是白沙梁氏一世祖震公至四世祖鼎公的后裔。

(二)江西先祖名讳相同。涟源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记载,“先祖穆公,字德昭,生子叔山,叔山生禄(字学张),禄(学张)生辉义(字行之),辉义(行之)生宇顶(字仕宽),宇顶(仕宽)生顺龙……” 此记载虽然与叔山公所撰“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中叙述的父子关系有误,但叔山、学张、行之、仕宽等江西白沙梁氏先祖名讳和世系却完全相同,丝毫不差。

(三)家谱传代辈字相同。“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记载,稽公六世孙梁子祥(名梁榉)儿子梁天锡为天字辈,孙子梁宗伯是宗字辈,曾孙梁国材、国瑞、国远等是国字辈。根据涟源三衙冲梁氏家谱记载,由赣迁湘始祖隆公,字天徵,是天字辈;家谱虽未记载三衙冲梁氏始祖太义公有含国字的名字,但太义公的哥哥叫梁国瑞、弟弟叫梁国灵,可以推断,太义公应该有一个含国字的名字,可能是因为遗漏或疏忽,没有记录下来。现在只有经公辈字没有对上,隆公(天徵)的儿子按班辈,应该是宗字辈。据分析,可能由于太义公后来的孙子也属宗字辈(宗显、宗仁、宗美、宗礼),涟源梁氏在清乾隆年间初修家谱时,有可能是为了避讳,便将宗经公改为经公了。

由此可见,隆公(天徵)、经公、太义公(国字辈)正好对应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上的天锡、宗伯和国材等,世系年代也相符,分别是康公的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世孙,由于古代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互不通气,未载入江西白沙梁氏家谱而失考,致使宗亲失散了八百多年。

三、现涟源梁氏世系源流中需要重新考证的几个问题

对照江西白沙梁氏老谱,现在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梁氏六族的家谱仍存在以下几个疑点,需要重新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加以考证、澄清。

(一)叔山公不是穆公之子

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记载,“穆公,字德昭,生子叔山,叔山生禄(学张),禄(学张)生辉义(行之),辉义(行之)生宇顶(仕宽),宇顶(仕宽)……至迁湘始祖世机公。” 但是,叔山公在《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一文中明确写道:“白沙吾父七秘校(稽公)迁同邑高行乡冶坑西塘是也。因念西塘一派,自吾父徙此,至吾之子孙又三世矣。” 白沙梁氏在1804年九修族谱时所写的谱序也记载:“知古公生大理评事叔山公;叔山公评事生天长令学张公;天长令生蒲州佥判行之公;佥判生仕齐、仕宽等六公。” 很明显,叔山公不是穆公的儿子,而是稽公的儿子。因此,观山、洞上梁氏很可能不是叔山公的后代。由于观山、洞上两族当年派去江西泰和寻访族亲的先人马虎大意,错记了先祖,历代后人照抄照搬,一直将此错误延续了三百多年,直至今天。

江西宗亲这次送来的白沙梁氏老谱清楚地记载了,穆公的十二世孙世机公迁湘前的世系情况。该谱记载,穆公生哲,哲生广,广生铉七,铉七生远岗,远岗生吉因,吉因迁吉水,后代失考。观山、洞上两族有可能就是吉因的后裔。吉因在外辗转迁移,七传至世机公。世机公的前辈最后定居于吉安府泰和县从晴乡六都白沙嘴,世机公又于明洪武十年举家由此地迁居湖南湘乡迪坑。

当然,上面所讲的世机公与江西前辈关系,目前还只是笔者根据江西老谱所做的推测。也许,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观山、洞上两族最初修家谱时,仅是将叔山公的父亲搞错了。该两族确是叔山公后裔,但江西先祖是梁鼎的次子梁稽,而不是长子梁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目前还未查到直接证据,需要到江西做进一步详细调查考证,查清族谱上记载的世机公迁湘前居住的“泰和县从晴乡六都白沙嘴”现在是什么地方,当地有没有族亲、老谱等问题。

(二)涟源三衙冲梁氏可能是江西白沙梁氏九世祖仕宽公的后代

据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记载,六世祖叔山公(笔者注:大约于公元1000年前后)随父亲知古公,由庐陵良潭白沙迁徙到泰和高行乡冶坑西塘定居下来。八世祖行之公(笔者注:大约生于公元1040年前后)曾任陕西蒲州佥判(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署办公室主任),生有六个儿子。他的次子九世祖仕宽,号公量(笔者注:大约生于公元1060年前后),大约在政和二年((1112年)左右,因带领乡勇帮助朝廷剿灭农民起义(家谱记载是剿灭李元砺,年代不符,待考证),立下大功,被朝廷封为安徽东部的濠州定远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于是迁居安徽定远县。家谱上称他为“吾乡别迁之祖”,在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中,我们没有查到关于三衙冲梁氏迁湘世祖隆公(天徵)的名字和记载。根据白沙谱序的描述,笔者推测隆公(天徵)很可能就是上面所叙述的白沙梁氏九世祖仕宽的孙子。理由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中错记的世机公迁湘前的江西老家世系情况,很可能就是三衙冲梁氏迁湘世祖隆公(天徵)的江西先人世系。据涟源梁氏族谱记载,乾隆十九年(1756年),涟源梁氏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六族筹备合修家谱时,曾派人到江西泰和专门寻访族亲,现在族谱上所刊载的历代源流,大多来之于当年在江西泰和搜集的资料。由于古时的交通和信息传递都非常落后,搜集资料完全靠手抄、脑记、口传。可能由于涟源六族派去江西泰和寻访族亲的先人马虎大意,张冠李戴,误将稽公后代隆公(天徵)的世系,错记到穆公后代世机公的身上。

二是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中记录的江西先人世系情况说:“仕宽,配罗氏,子二,长顺龙、次顺凤。” 白沙梁氏家谱却记载仕宽公娶妻高氏,只有一子梁榉(字子祥),生卒情况都不详。同时,家谱对仕宽公迁居定远后的情况记载更是十分模糊,仅说仕宽公死后,“其子榉以申甫不继,随母高氏复居白沙(庐陵良潭白沙),占籍为庐陵人,与冶坑(高行乡冶坑西塘)分派……” 笔者分析推测,仕宽公因官迁濠州定远县时,年龄大约已五十岁开外,在冶坑西塘早已娶妻罗氏,生有顺龙、顺凤二子;可能定居濠州定远县后,又续弦娶妻高氏,生下儿子梁榉(字子祥)。仕宽公去世时,儿子梁榉年纪还很小,后因六世祖申甫后继无人,便由母亲高氏携带迁往庐陵,去继承申甫遗产,从此定居白沙。家谱还记载,当时 “白沙与冶坑数十岁少相通”,兄弟之间没有来往,可能彼此都不知对方的存在。于是,梁榉(字子祥)后代在修撰白沙梁氏家谱时,没有将冶坑的顺龙、顺凤二公收入家谱。照此推测,迁湘世祖隆公(天徵)可能是顺龙公的儿子,与白沙家谱中记载的子祥公(梁榉)儿子梁天锡为同祖父堂兄弟。

(三)涟源三衙冲梁氏迁湘始祖隆公是太义公的祖父

涟源三衙冲梁氏十甲、六甲、四甲、三甲四族在乾隆十九年(1756年)初修家谱时,迁湘始祖隆公至涟源开基始祖太义公之间仅隔一代,是祖孙关系。清道光元年(1821年),时任安福县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六甲举人梁治达(1793-1865年),号菉庄,被族人邀请参与二修四族家谱。菉庄公根据先人留下的一些墨稿资料,认为隆公至太义公之间不是仅隔一代,而是六代。他在未经严格考证的情况下,要求重修族谱时添加上。由于当时兵荒马乱,中途耽搁,当在外做官的菉庄公将他的意见写信寄到家乡时,四族二修的家谱已经印完。所以,在同治十一年三修家谱时,按照菉庄公遗稿,在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了五代先祖。

增加五代先祖后,隆公的生辰年月就产生了矛盾。乾隆38年(1773年)和道光元年(1821年)所编撰的一、二修祖谱中均记载,隆公系“南宋高宗朝进士,绍兴27年(1157年)迁湘。” 三修家谱时,为了适应增加这五代先祖的需要,便修改成“隆公系五代进士,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迁湘” 前后差了近200年。对此,后辈意见一直有争议,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异议:

一是世系传代的时间。按照史料记载,五十九世祖梁震公出生于公元863年,如果万隆公是宋太祖建龙元年(公元960年)举家迁湘,与梁震公出生时间只差97年。按照三修以后的现谱(以下简称现谱)的记载,传了六代,每传一代平均历时才16年,就是代代都是长子(何况并非如此),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二是先辈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现谱,隆公是鼎公的重孙。但据《宋史》记载,鼎公是公元955年所生,建龙元年(公元960年)时才5岁,当时不要说隆公,就是鼎公的儿子稽公应还远未出生,怎么可能举家迁湘。

三是太义公的出生时间。太义公是涟源安定梁氏开基始祖。家谱对太义公之后世系中的诸位前辈生平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是公认准确、没有任何争议的。如果隆公是绍兴27年(1157年)举家由泰和迁湘,说明隆公是率子孙三代全家迁徙,符合族谱关于 “举家”的描述。现谱在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五代后,迁湘时间改成公元960年,到太义公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初十日,定居安化大木山三衙冲(今涟源市三甲乡三甲村),先后历时217年,难以令人置信。

江西宗亲这次送来的白沙梁氏老谱对解决这个历史悬案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五代先祖是很难站住脚的。首先,从江西谱中可以清楚查到,隆公属于天字辈;太义公属于国字辈,证明他们确是祖孙关系。其二,根据江西老谱记载,很可能是隆公(天徵)祖父的白沙九世祖仕宽,其有文字记录的社会活动都是北宋末年,其孙子不可能是北宋初年人氏。其三,白沙家谱记载从一世祖梁震公到天字辈的十一世隆公(天徵),下传了十代(不是涟源梁氏新谱所记的六代),历时约294年,平均约 30年一代,完全符合我国汉族历代世系正常传代年数。所以,隆公是太义公祖父的记载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四、总结

经过以上的综合分析研究,笔者初步将涟源与白沙的世系排列如下,供宗亲参考:

—穆(良潭白沙,庐陵之始)-哲-广-铉七-远岗-吉因—七传至世机公

震—宜--迥—鼎 —稽(冶坑西塘,泰和之始)--叔山—学张(福)—行之(海)--仕宽--

—程(龙泉上七,龙泉之始)--从甫—-七传至湖南忠泰公

行之—-—仕宽—-顺龙—------天徵(隆)—-经—---太义(涟源梁氏)

—子祥(榉)---天锡——----宗伯——国材(白沙梁氏)

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虽然为我们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梁氏六族搞清千百年来模糊不清的支脉源流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我们在这个老谱中,毕竟没有查到涟源梁氏迁湘始祖隆公、世机公的名字,许多新想法、新论点主要还是来源于分析推测,缺乏直接的证据,需要实际到泰和、吉安祖地,做进一步仔细调查考证,查找第一手依据,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果,真正达到经得起时间推敲、历史考验,对后代子孙认真负责之目标。

第二篇:湖南涟源天堂李氏祠堂

天堂李氏

始迁祖应祥公,号法雷,行千郎,元授指挥使,宋末避完颜之乱由江西安福县南门迁湘乡托山铁矢荡,不数传而家天堂,衍为莹、芳、鉴、琼、茂、高六支。宗祠在天堂,建于清嘉庆间。族谱始修于咸丰11年(1861),光绪5年(1879)二修,光绪25年(1899)三修。族人分布于湘乡、宁乡、安化、武冈及湖北、四川等地。至1949年,已传20余代。派词:应世仕友必,福德兴文思,元良国朝时,逢时照盛名,代纪传扬久,忠厚启家庭,仁义存心性,由行定克成。

图为: 涟源新禾际公祠堂

西平忠武王晟,字良器生旗明皇开元十五年丁卯年,初徒京兆后徒金陵,封西平郡王,配五妃生十五子,十子宪字章武,吴地陇西李氏,遂为名门望族,子孙繁衍。支分派别。历世相承。代不乏人,至宋季迁楚者亦众,我天堂李氏始祖宋末辟完颜乱由吴徒湘是也。始祖应祥公。元授指挥使。号法雷行千郎,配梁氏三娘,派语,应世仕友必,福德兴文思。元良国朝时,逢天照盛名,代纪传扬久。忠厚启家庭。仁义存心性,由行定克成。

第三篇:潮汕陈氏源流

潮汕陈氏源流

在全国性的姓氏排列中,陈姓大概处在第5~7位之间。但在福建、江西、广东、台湾等南方省份,却长期稳坐上第一把交椅。这说明陈姓是个活跃好动的姓氏,而且这种流动又带有明显的趋南性,向南,向南,“不指南方誓不休”。从发祥地南迁江浙,南迁湘赣,南迁闽粤,跨海过台湾,直至远涉重洋。陈姓以冲天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去国千万里,在世界各地创建自己的家园。

陈姓乃虞舜之后,胡公满是他们的得姓始祖。这方面各类姓氏书籍谈得够多了。我们关心的是,潮汕陈氏如何从河南中州迁移到这里,中间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向后人诉说?有多少精神财富可供子孙继承?又有多少经验教训可供借鉴?

一、“开漳圣王”陈元光

潮汕陈氏,跟陈政、陈元光有很大关系。

陈氏世居河东(今山西),后迁至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朝高宗年间,泉州、潮州间发生被中央政府称之为“蛮獠啸乱”的反叛活动。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朝廷诏令归武将军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3600名和123名中级将校前来征讨。陈政在征战中因不服南方水土而病殁,下葬福建云霄将军山。朝廷又派陈政之兄陈敷、陈敏及陈政之子率兵前来支援,两批府兵5600名,合计58姓。援车行至浙闽边界,陈敷、陈敏俱病殁。陈元光得袭父职,率军继续直下潮、泉。陈元光代父领兵,经历大小百余次战斗,从九龙江一直打到潮州。应潮州刺史之请,解了揭阳之围。他采取镇压与怀柔相结合的策略,对敢于武装反抗的,他无情征剿;对愿归顺中央政府的,他给予宽待。终于基本平定了这场“啸乱”。应该说,陈元光的这次军事行动的历史意义基本上应该肯定。

首先,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制止了一场没有政治目的的盲目分裂行为,强化了中央政权。同时也给当时尚处在蛮荒状态的潮州、泉州一带地区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促进了这些地方生产力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次成功的以军事组织形式出现的移民运动。出征之前,唐高宗已在诏令中对这次出兵的任务和目的作了明白交代:“开堡建屯,共期垦治。靖寇患于炎方,奠皇恩于绝域。”他率领的5600名府兵和123员中级军官大都携家带眷,肩苛农具,手执武器,车载粮食种子,预先作了在这一带安家落户的准备。陈元光本人也在沼令之列。也就是说,或胜或败,他都必须留在这里。

看来,做为原隋朝归顺将领,朝廷对陈政、陈元光所拥有的私人部队并不信任(隋时还有府兵制)。不愿他们长居于中原腹地,于是就命令他们“上山下乡”,参加“生产建设兵团”。陈元光家族对此好像没有怨言,看来他们在中原的日子并不好过,很愿意到南方来开辟新天地。你看,陈元光的三位父辈先后都南下了,病故了,他仍然前赴后继。陈元光的祖母魏氏也以老迈之躯随行军中,帮助年纪尚幼的陈元光策划军事行动。陈元光在这次大移民中首先做出表率。

有些研究资料还表明,陈元光的第四房夫人种氏乃山越女子。说明他决心在蛮荒之地长期定居,便作出了和少数民族通婚之举。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上表朝廷,奏请在泉州至潮州之间广阔地带,建州立县。朝廷准其所请,设置漳州,任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福建始称“八闽”。

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少数民族首领率众潜伏于岳山(地处云霄县),元光不备,带轻骑入山,受蓝奉高偷袭中箭受伤,终因伤重不治,时年55岁。

陈元光的事迹在唐代史书中没有记载,但在福建民间却广为流传,民间百姓都将陈元光尊奉为神。因为是他使落后的漳、潮地带开始接受文明的洗礼,他和自己率领的5600名府兵、123员将校合共58姓,都留了下来,成为漳、潮百姓的成员,这些人便是我们今天闽南和粤东许多姓氏的开基祖先,是潮州先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政、陈元光被称为“陈氏开闽始祖”,也是潮汕大部分陈姓人氏的共同祖先。至宋代,陈元光的功绩才受到朝廷重视,被封为“开漳圣王”。

二、陈洪进献地得封王

话说漳州自从设州建县以后,陈元光祖孙父子五代先后主持漳州政事军务百余年,漳州有了一个较长的稳定时期,经济和文化均有较快的发展。以陈政为开闽始祖的陈氏,从此便在福建、广东发扬光大。唐朝到了中后期发生“安史之乱”后,政局便开始不稳定。北方又常常发生战乱,中原陈氏纷纷人闽入潮,这两省陈氏人数渐渐超过林姓,跃居首位。

唐玄宗天宝年间,漳州来了一位被贬官员。这人姓陈名邕,字崇福,号南山。他在朝官至太子太傅,因忤了权相李林甫才遭贬的。初居莆田,再迁惠安,最后安家落户在漳州南门外。

据漳州当地传说,陈邕定居漳州城后,其夫人高氏连怀九胎,俱是双胞胎,计生18个儿子。至最后一胎第十胎才生下一个女儿。因为开基祖一下子就子孙满堂,所以繁衍至今,后代已遍布闽粤,成为南迁陈氏中重要的一支。

他有个儿子叫陈夷则,进士及第,官至光禄大夫。陈夷则派下传至第五代时又出了个有名人物叫陈洪进,分居仙游县。他精通兵法,很有谋略。起初投军清源镇(今泉州)节度使麾下,官至马步行军都校、副统军使,职务几等于节度副使。当时节度使年已老迈,军权实际上掌握在陈洪进手中。宋太祖稳定中原之后,下扬州,取荆州,直逼湖广闽赣。陈洪进识时务者为俊杰,遣使奉表,献出泉州、漳州二州地图,表示愿意归顺中央政权。宋太祖即封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留在京师,同平章事。之后又封他为杞国公,再进封岐国公。陈洪进知道宋太祖把他留在京城,虽不时封公晋爵,实际上是对他不放心。他便装病,长期深居简出。后来便以年老多病为理由,请求放他回漳州老家。此时他也真的老了,宋太祖知道他再也不会有所作为,又念他是主动请降、献城献地,就不杀他,放他回乡。不久,他便病逝漳州。朝廷追赠他中书令,累赠南康郡王,溢号忠顺。

三、“江州义门”陈氏

宋代,中国出了个有史以来既是空前也是绝后的大家族:“江州义门”陈氏。这“江州义门”就出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东桥镇义门陈村。

“江州义门”的创建者是南朝时东朝东霸先的后人。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就是那位既风流又无能的陈后主陈叔宝。陈朝就亡在他手里。陈叔宝有个弟弟陈叔明,封宣王。陈朝灭亡后,有子孙避难到福建仙游。陈叔明的儿子陈兼传至第七代,已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陈兼第七代裔孙陈旺迁到九江郡浦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开始在那里构建最具有中国宗法社会特色的合族居住大宅第,成为“江州义门”的始祖。自此人口猛增,家族极其兴旺。至宋代仁宗年间,“江州义门”陈氏已经历了300多年,全家族人口达3900多人,田庄300多处。十九代人同居共饮食,实在是人间一大奇迹,历代受到统治者褒扬鼓励的山东曲阜孔子后裔孔氏家族,也无法达到如此规模。而一个没落小王朝的后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布衣儒士,却于江西庐山脚下一处平和的村庄里做到了。这不能不首先归功于庄园创建者的组织管理家族的能力和由他首订的义门陈氏家法。

《义门陈氏家法》共有33条,可说是中国宗法社会法典的缩影,也是中国儒学的精髓,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忠恕孝悌的思想。根据家法33条,家族内部管理有序,上上下下各有分工,无一闲人。家族内拥有学校、藏书楼、接待所、医室、祠堂、田庄管理部门,以及生产、生活用品设施。但是单靠严格的管理条例——家法,单靠管理者高度的管理和组织才能,而没有大多数家族成员的自觉配合,“江州义门”无论如何是无法维持几百年之久的。所以“江州义门”的成功主要还是应该归功于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凝聚力这种传统美德在江州义门的成员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由于一代又一代的理论灌输,家族内的大多数成员,都把这种家族聚居、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视为最高理想境界,是儒家修身、治家、平天下的最佳教练所。家族内部团结一致,家族利益共同维护,把敬老尊长护幼视为天职。把光扬“义门家风”、让它世代绵延作为己任。

在主张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里,当然需要这样一个古风纯朴的田园牧歌式的家族来做典型和样板。最先看中它的是唐朝统治者,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赐立义门,这是义门名号的由来。到了北宋时代“江州义门”最为鼎盛显赫。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旌赐“忠孝世家”匾额。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太宗又御书“真良家”。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海等又上表宋仁宗,建议把“义门陈氏”作为封建教化的样板进行褒扬,诏令全国学习。

但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小农经济那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到底经不起历史的风浪,终有一天会解体。尤其是当它庞大到超过管理者的能力时,矛盾就暴露出来了。试想百口尚且难调,又有谁能让几千人同搅一把勺而个个吃得满意呢,神仙也不能。它的矛盾首先暴露在经济上。朝廷方面,既需要这样一个以“义”著世的家族来做样板,又怕它势力过于膨胀,尾大不掉,毕竟他们是被取代了的皇族后裔。于是有人上书皇帝,说义门人口大盛,家族过于集中,而且在朝野把持政权的人过多,建议削弱,实行分析。这个家族的当事人“善解君意”,也就顺水推舟,奏请分家,真是明智之举。好合好散,圆满收场,历史上落个好名声。

随后,朝廷派江南路转运使谢景初等官吏,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监护分家析产。按皇帝御赐字号:“知宋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个字进行分析,将家族所有田庄分作291份,依派分迁全国各地州县。

“江州义门”随之进行浩浩荡荡的家族大迁徙,到各地掌管田庄,安家落户,另谋发展。存在300多年,19代同堂的“江州义门”,终于走完了只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才能勉强走下去的独特旅程。这次“江州义门”陈氏的大分家,又衍生出另一种现象:天下陈氏出“江州义门”。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大,但也不无根据,遍布全国城乡的陈姓人,有不少确实属于义门一系。

四、潮汕陈氏源三派

以上3个故事都跟潮汕陈氏有直接关系,作为人口第一的陈姓,派系着似十分复杂,迁徙路线也异常迂回曲折。有时连一些村庄的修谱人士也感到棘手,无从理顺源与流的关系,也无从理顺族与族之间的关系。其实,只要认真查考,总可以理出头绪,找出规律来的。潮汕陈姓村庄数以千计,归纳起来只有三派,不是陈政、陈元光之后,便是陈邕、陈洪进的子孙,要不就是出自“江州义门”。

陈政、陈元光一派也称“北庙派”或“龙湖派”(龙湖是陈元光之号)。当今福建云霄县,是陈元光最先的创居地,现在全县陈氏几乎是清一色的北庙派。北庙派后又迁居诏安、东山,而后入居饶平,故饶平陈氏也有不少属北庙派。南宋抗元名将张达之妻陈壁娘,娘家在东山县,也是陈元光的后代,这在东山陈氏族谱已有记载。陈元光另一派入潮后裔是潮阳陈氏。宋徽宗大观三年,陈政十六代裔孙陈汤征登进士第,授博士,后谪潮阳令,卒于宣和五年,葬潮阳。陈汤征的后代便落籍当地,传至21世陈暨,娶龙图阁学士刘昉的女儿为妻。东津刘氏当时已是望族,早在唐末五代军伐混战时期,便从石壁乡迁居海阳东津。刘昉又是当朝大官,能娶刘昉之女为妻,说明陈元光派下子孙已在潮州站稳脚跟,也是有根基的望族。澄海大东山陈氏,也属“北庙派”。另外还有潮安田边、澄海十三乡陈氏也属此派。

陈邕、陈洪进一派称“南院派”。这一派的人口很多。如潮安秋溪陈氏,其始祖陈坦也是北庙陈洪进之后,在其陈氏大宗祠碑记中已作了记述。再如澄海隆都前美陈氏也属“南院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属于“江州义门”的,有揭西县河婆陈氏始祖“千七郎公”,自称出自“江州义门”。其第22世孙陈绍文曾主编《陈氏千七郎公谱》,言明世系渊源。另外,义门大分家总帐中有一条载:“陈育分得广东海阳庄。”可作今潮州市陈姓人有些是出自义门的佐证。

总之,潮汕陈氏不出此三个源流派系。其实说到底,他们原本是一家,都是陈霸先之后。陈政论辈序是“南院派”始祖陈邕的祖叔,再往上溯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外人如何区别他们呢?“南院派”常自称“忠顺世家”,只要看他们门额上镌的是“忠顺世家”或者“南康世家”就可以肯定是“南院派”陈氏。“义门派”一般镌的是“江州世家”或“义门世家”,有的则直书“江州义门”。以上两派也有的称“颍川世家”。“颍川世家”是天下陈氏的共同郡望。而“北庙派”一般只自称“颍川世家”,以标明正统,也有些在祠堂牌匾上书“鹰扬将军后”,因陈元光曾被皇帝封为“鹰扬将军”。

关于陈氏后代,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佳话。

一天,著名侨领陈嘉庚侨居国外的后代过府拜访潮汕著名华侨巨商陈慈黉的子孙,见陈家祠堂书着“忠顺世家”四字,与自家祠堂相同。觉得好生奇怪,便问陈慈黉的子孙,莫非我们是同宗?主人无法回答。陈嘉庚后代为此郑重其事地写信回大陆陈慈黉的家乡,向当地干部询问了解。此地乡村干部也无法答复,便不了了之。其实,这个谜底并不难解开。陈嘉庚属厦门嘉禾陈氏,只要拿前美陈氏谱与嘉禾陈氏谱两相对照,便可寻找出两者之间的世系关系。

五、溪南一镇过半陈

陈姓是澄海第一大姓。1989年,澄海全市的人口统计总数为68万多人,其中陈姓人就达14万多人,远远多于其他姓氏。尤为有趣的是,这个市的溪南镇,全镇有22个自然村中竟有13个村庄是陈姓人聚族而居之地,故澄海历来有“十三乡陈”之说法。这13个村庄是南砂村、东社村、大渡头村、新埠村、下岱美村、上岱美村、东岱村、银北村、银砂村、牛埔村、英台村。溪南全镇人口6万多人,陈姓人口达5万人。而且,他们基本上属于同一裔派,大多数人为陈潭沙的后裔。陈潭沙原居福建莆田,于明朝万历(公元1573一1619年)年间来此创乡定居。数百年间人口繁殖之快,实在使人吃惊。如果再加上居住于溪北的两个村庄(他们原也属溪南十三乡陈氏,只是因为解放后以韩江支流义丰溪南北划分行政辖属,才不算溪南十三乡陈氏之列),陈氏的队伍就更庞大了。

清朝康熙年间,这个镇的上岱美村出了一位穷苦出身的读书人,名叫陈春英,自幼聪颖过入,很得业师赏识,预言他将来必金榜题名。陈春英年方弱冠,已是一名秀才。但此后两度赴乡试,却名落孙山。家中又贫穷,他从此郁郁不乐。不久,科期又至,亲友鼓励他再去一搏。他回答说日食尚且难度,岂有盘缠上路。亲友就资助他银两。他因有过两次失败,知道功名不是单靠学问就可换来的。溪南离莲花山不远,当地人有到莲花山顶仙公台上露宿,求仙公托梦的习俗。于是陈春英就到莲花山仙公台上完梦,根据梦兆再作定夺。

在冥冥中,梦神告诉陈春英:“海底捞针日,功名成就时。”他醒来后,细细揣摩梦境,海底捞针,岂不是顶兆希望渺茫?就把赴考之事置之脑后。一日,他有一件长褂破了,唤妻子来缝补。他妻子正在剁猪菜,脱不开身。就说:“破了一个小洞,你自己动手吧。”陈春英想着也有道理,问:“针线在哪里?”妻子说:“在门板上。”原来妻子上次缝补后,怕针线失落,就把它插在门板对联纸上。陈春英上前寻针,见针不偏不倚插在“福如东海”的那个“海”字中间。陈春英猛然想起莲花山上得到的梦兆:“海底捞针日,功名成就时。”不是应兆了吗!他欣喜万分,取下针,对妻子说,多谢娘子相助,即打点行装上省城应乡试去了。

陈春英乡试一举夺魁,中了解元。又上京应试春闹,于康熙五十二年得中进士。因此,在当地流传有“大海捞针非恶兆”的说法。

陈春英官至翰林院检讨。致仕后,携眷居潮州。至今潮州意溪镇有陈春英府第和陈春英后代。现在,意溪镇把他算作意溪人,而澄海则说他是澄海人。但解放前意溪陈氏仍回溪南上岱美村祭祖。溪南十三乡陈氏要是把他们也算进去,那么这支队伍就又增加了一拨人马

第四篇:湖南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

湖南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位于中国泵都-湖南,本厂成立于202_年,专业生产砼泵的S管及料斗配件,是国内众多知名品牌外协配套指定点。配套的厂家有三

一、中联、大象、采矿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如:S管、镀铬套、大小轴承座、端面套、端面轴承、出料口、搅拌轴承座、搅拌轴、搅拌叶片、摇臂、过渡套等配件。

为了更好的控制质量和生产成本我厂在202_年投资一个镀铬车间,和辉光离子淡化车间。可根据客户定做非标配件,也承接镀铬件加工。我厂有专业的生产设备及一流的技术人员,欢迎广大客户及业内人士实地考察和指点。专业生产经营及研发自主产品为一体的私营企业,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公司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信念,狠抓内部管理及售后服务,注重科技进步,研究并开发了具有领先水平的新一代产品,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多年来连续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及 “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一贯宗旨,使自身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和好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三民建筑机械始终遵循“质量第一,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快捷的供货。无论您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迅捷优良的服务。

公司的宗旨: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用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售后服务,来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欢迎各界新老客户光临惠顾我公司!洽谈合作,交流经验,指导工作,我们将以优质的产品 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来回报社会。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城市

省份

国家/地区

邮编

联系人(部门)

涟源三民建筑机械配件厂 中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石马山马家境村 娄底市 湖南省 中国 417100 陈锦上 先生***

第五篇:姓氏源流考

姓氏源流考

追本溯源,瞻英仰烈;览古明今,承先启后。孙氏自得姓以来,枝荣叶盛,分布大江南北,宗裔繁衍展派系,茫茫九州播血脉。仁义代有昭闻,文武代出英才:东周孙武,世尊兵学师祖;吴国孙膑,史赞军事名家;三国孙仲谋,继父兄之衣钵,江东称帝;北魏孙僧化,以《星经》获誉,为名星象学家;唐代孙思邈,有扁鹊之妙术,医界尊王;孙过庭之书法,有草圣之殊荣;孙光宪之诗篇,享名作之美誉;孙位之画作,以笔力雄壮名世;孙樵之古文,获奇趣多刺美称;宋代孙莘老精《春秋》,朝野知其名;一代大儒康二孙奭公,为帝王师。驸马伯仲四九成公,以武功封富春侯,延至明清,亦名家辈出,孙慎行以抗魏阉忠贤获誉;孙承宗以抗击外侮传名;孙克文以刑部主事催攒粮储,秉先斩后奏之权。堪称能吏。孙奇逢之理学,孙诒让之经学,孙蘅塘之诗学,孙星衍之校勘,孙家鼐之洋务,无不闻名士林;而孙中山先生,华夏尊称国父,名振环寰……'

考孙氏之源,一出于姬姓卫国孙氏,即周文王姬昌第八子。后周文王的第十二世孙以祖父之字为氏,改姓孙,其采邑地为戚(今河南濮阳县北面)。一为芈姓楚国孙氏。为春秋初期楚国国君熊晌(号虫分冒)之后,至第四世孙楚国贤臣孙叔敖为孙氏之源。

一为妫姓齐国孙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孙氏一支“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我华

溪孙氏即源于此。从《史记·三代世表》和《孟子》详考其源,即昔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油,故以为姓,曰妫氏(《古今姓氏书辩证》),至周武王克殷纣之后,复寻舜之后人,得虞遂公希之子曰遏父,徵为陶正,悦其能,以元女大姬妻之。遏父配姬而生满,封于陈,以奉虞帝舜祀,卒谥胡公。至九世之后,陀生完,完字敬仲,为陈大夫,及宣公杀太子,完惧其祸之加于身,奔齐,食采于齐,改姓田氏。又三世之后,无宇生书,书字孙占,为齐大夫,伐莒而功成其大,即以孙占之字受姓孙氏,食采于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一带)。(孙权《富春瓜邱孙氏宗谱·天子自序》)此为孙氏自妫至陈至田至孙得姓的由来。孙氏之所以称“乐安世家”亦即溯源寻柢于此。

孙书生冯,字起宗,为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兵机动吴王阖闾,吴王用以为将,著书陈策,以兵法十三篇行于世。武生三子:驰、明、敌。明字景浩,以父功食采于富春,遂为富春孙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子孙及弟侄等各治业于富春之江南,居宅繁盛,奕叶流芳。

孙明生沂,沂生膑。膑字嘉谋,仕魏,为将军,为庞涓所嫉,阴谋而刖其膝。膑受知于齐,为军师,以计斩涓于马陵,虏魏太子申。膑生胜,字国辅,为秦将。胜生盖,为秦汉中太守。盖生知,秦封武信君。知生念,秦御侍尚书。念生二子:长丰,次益。益为东吴侯,生卿,汉文帝时侍中。卿生凭,汉武帝时大将军。凭生洵,为汉宣帝安定太守。洵生三子:长鸾,次骥、幼

凤。骥字仕龙,为汉平帝安邑令。骥生夐,后汉光武帝天水太守,徙居青州,夐生覆。覆生仁,仁良皋,为汉中郎将。皋生通,通生厚,为汉质帝洛阳令,厚生淳,淳生瑶,瑶生邃,邃生儵,儵生国,字元明,为郎。国生耽,为汉灵帝汉阳太守。耽生子二:长钟,次旃。钟生二子:长坚,字文台。坚生四子:长策,次权,三翊,四匡。权字仲谋,与曹、刘鼎足天下。旃字子之,汉献帝太原太守,即国父中山先生之远祖。

孙氏自春秋时期产生以来,历经近三千年之风风雨雨,涌现出一大批光彩夺目的英雄豪杰,给中华社会的演进历程增添了绚烂的色彩。因其人物众多,只能举其要者叙之。计有三国东吴皇帝孙权、孙亮、孙休、孙皓等四人。计有宰相辅弼理政者二十多人,自春秋时楚国孙叔敖、东汉孙朗、三国孙资、孙礼、孙邵、孙峻、孙缚,北朝孙护,东魏孙腾。唐代孙处约、孙元亨、孙十屋。辽代金朝孙即康、孙铎。明代孙如游、孙承宗。清代孙廷铨、孙士毅、孙柱、孙玉庭、孙家鼐、孙毓汶。军事家则有孙武、孙膑、孙坚、孙策、孙静、孙瑜、孙皎、孙建、孙璋、孙节、孙元化、孙万龄、孙显寅等,代有将才领风骚。孙氏历代考中状元者至少有十六人,如孙伏伽、孙龙光、孙何、孙唐卿、孙贤、孙继皋、孙承恩、孙如仪等等。此外,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被誉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孙尚子、孙过庭、孙位、孙克弘等则以书画名世。尚有铠甲制造家孙威;以能相干里马而著称的孙阳(世称伯乐)。而以经学与文学名世者,则为数甚多。如东州大

儒孙炎、宋代大儒孙奭(康二,我华溪孙氏三世祖)、泰山先生孙复以及孙觉、孙慎行、孙奇逢、孙星衍等。孙楚、孙绰、孙逖、孙樵、孙光宪、孙何、孙仅、孙沫、孙钟龄、孙原湘等等则以诗文“冠绝一时”。联姻帝室,功封公侯则有我六世祖孙九成等。总之,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孙氏人物真可谓色彩斑斓,几乎仕农工商各方面都有所建树。由于其姓氏源头本来就枝脉纷繁,所以能展放出全面开花的绚丽场景。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