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马卫光8月14日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主恳谈会上的讲话[五篇]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23-48638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5 10:13: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马卫光8月14日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主恳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主恳谈会上的讲话

马卫光

(2008年8月14日8:30 招宝山饭店轩辕厅)

同志们:

召开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主恳谈会,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委工作会议和市委关于有关工作要求,广泛征集全区社会各界对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建议,为我区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提供参考。刚才大家都畅谈了对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看法,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建议,谈得很好,很具体,很到位,我听了深受启发。在此,我首先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对我区文化发展的关注、关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势所趋。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发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阵地的争夺更加激烈。党的十七大从增强民族凝集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已被提到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来重视。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顺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客观趋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2、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竞争所迫。当前国际和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是人才与知识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我区的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五大工程”、打造“四大基地”的重要保证,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民心所盼。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不断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需求,是新时期的民生工程。当前,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也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城乡之间的文化发展还不够协调,文化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有待进一步繁荣,文化产业有待进一步壮大等等,文化强区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总结过去,肯定成绩,增强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信心和决心

1、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措施有力。今年上半年,围绕“高举旗帜推进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实施五大工程”的主题开展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力量配备足。成立了领导小组,选派21名机关干部,组成6个综合督导组,分别联系全区6个镇、街道。特别是从区级各部门抽调了200多名干部,组成了62个驻村工作组,指导帮助全区各行政村开展主题宣传教育。二是覆盖范围广。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群众为主群体,努力涵盖外来务工人员,做到了全面覆盖。把“全区干群大讨论、万名市民搞竞赛、千名党员上党课、百场宣讲进基层、十佳典型作示范”活动贯穿宣传教育始终,特别是在知识竞赛活动中,分报刊(网络)答题和电视竞赛两个途径进行,其中报刊(网络)答题的干部群众和网民人数达2万多人。三是结合实际紧。做好结合文章,以虚促实,广泛开展了“项目推进落实年”、“解难创优、关注民生”三年计划、文明城市创建、村级组织换届、农民奔小康工程等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区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2、三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把握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认真抓好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的干部理论学习和教育,并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和机关理论学习季度通报等制度,提高了全区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素养;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市民道德提升工程,有效提高了全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广泛开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理论研讨、媒体宣传、开展讲座等方式,在全区大力营造了“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全面开展了农村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到今年底就可完成全区62村的文化阵地建设,成效非常明显;招宝山街道“一社一品”文化品牌社区建设不断深化,文明社区创建水平走在了全区乃至全省前列;以商帮博物馆为龙头的商帮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建设稳步推进,镇海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坚持定点报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流动图书馆”、“海防流动博物馆”等深受群众欢迎,公共文化产品为群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了全区文化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了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设立了若干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推动了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迈出新步伐,切实增强了我区文化的整体实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一体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文化市场行政审批的监管工作同步推进,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零售出租行业繁荣有序,民间演出团体稳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初现端倪,为城乡居民共享公共文化打下扎实基础。

3、三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一是努力打造文明建设品牌。深入开展了“文明之城”、“爱心之城”、“礼仪之城”创建活动,开展了“十大爱心感动人物(事件)” 评选和“十万市民学礼仪”活动,为我区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和宁波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努力打响 “雄镇大舞台”区域群众文化品牌。确定了“雄镇大舞台”主题歌词和标识,出台了《“雄镇大舞台”演出奖励办法》,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高潮”的要求,每年以月为单位提炼了12个主题,全年策划两三百项文化活动,努力把“雄镇大舞台”打造成区域的“同一首歌”。三是着力打造社科建设品牌。加强了与中国社科院社科杂志社的合作,建立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镇海调研基地,连续两年合作举办了较大规模的“镇海论坛”,并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镇海实践”的系列课题研究,社科建设知名度有了较大提高。

4、三大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实施“新镇海人”教育工程,提升社会和谐度。开展了“新镇海人”系列教育试点工作,选取“新镇海人”相对较为集中的村、社区、企业、学校进行试点,并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扩面工作,极大增强了全区“新镇海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推进了全区新老居民的和谐共处。二是实施镇海形象宣传工程,扩大镇海影响力。策划和实施城区环境形象宣传工程,根据全区阶段性工作重点对环境宣传的需要,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环境宣传工作,规范了各镇街道和城区内的环境布置,各重要路段、路口均有公益广告宣传,全面完善了“区外宣采访线工程”,形成环境形象宣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三是实施文化精品建设工程,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大力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涌现了《静静的胡杨》等一批在全国和省、市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成立了区文联,大大加快了全区文艺创作步伐;设立了“政府文化成就奖”,有效激发了文化精品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狠抓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1、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省、市有关精神,召开好区委工作会议。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明天(8月15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全市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有关任务,我们也要认真学习贯彻好。筹备区委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我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全区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有关任务,对我区今后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制定并下发《镇海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召开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会议,表彰2007年政府文化成就奖,全面部署全区推进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任务。

2、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群众,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切实抓好基层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加强与中国社科杂志社的合作,办好“镇海论坛”,力争升格为“中国社科——镇海论坛”;坚持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宣传,努力打造精品栏目和品牌节目,提高舆论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好“雄镇论坛”时政性论坛,构建舆论宣传新格局;坚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巩固提高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扎实推进“文明之城”、“爱心之城”、“礼仪之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全区文明程度。

3、着眼于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努力打造镇海特色文化品牌。一是突出特色文化精品。深入挖掘利用我区人文资源优势,以建设宁波帮博物馆为契机,着力推进以商帮文化、海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名人文化等为重点的各类特色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商帮文化精神,打造镇海特色文化品牌。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广泛开展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化品位,着力打响“雄镇大舞台”群众文化品牌。完善政府文化成就奖,加大精品创作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大力扶持反映镇海人文精神、时代风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创作。二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成果,进一步提升老城区文化基础设施档次;完善新城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中心文体广场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效率。

4、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走出一条具有镇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一是做大做优文化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企业,培育和引导现有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文化企业。着重培植文化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附资本,开拓市场,带动产业整体发展。积极发展书报刊和电子出版物零售和出租行业,扶持民间演出团体,同时依托现有数字电视资源,做好功能拓展业务。二是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融合,积极推进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转变经济方式的带动作用和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功能。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图书馆、文化馆等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全员聘任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优化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络中心等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提高运作效率,形成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稳步实施新华书店改制工作,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创新发展。

5、优化环境,为文化名区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一是健全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管理服务、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宣传文化工作新格局。二是完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上级文化发展政策,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公共投入,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人才群体,并使他们的创造活力得到激发,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尊重。

同志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提高综合国力的角度做出的重大决策,省委和市委也都做出了相关的部署,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全面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迅速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维护群众文化民生和基本文化权益。

第二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百里杜鹃发改局刘天龙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发起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运动,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这里,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三点体会。

一、兴起新高潮需要增强新认识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人们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

略支点。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硬”字上下功夫,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做到工作部署有硬要求、硬举措,加快发展有硬手段、硬办法,检查考核有硬杠杠、硬标准,组织领导有硬班子、硬队伍。

总之,在工作中,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第三篇: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资料

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的“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吴玉韶:促进老龄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来源:作者:时间:2011-10-13点击:249 次【字号大中小】【背景色】【打印】【关闭】

10月9日上午,中信银行信福年华卡全国发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吴玉韶指出,中信银行积极参与全国敬老宣传活动,在全国银行系统率先为老年人量身定做了信福年华卡,这是在“敬老月”期间为全国老年人送上的一份特殊礼物,是中信银行拓宽客户群体、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益、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这对于创新为老服务方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都具有积极意义。

吴玉韶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老龄产业发展情况。他指出,“十二五”时期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也是老龄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吴玉韶说,老龄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国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为老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二是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这将直接推动老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老年群体对老龄产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结构变化,预示着老龄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特别是新一代老年群体经济实力较强,消费理念较新,服务和保健需求较高。

吴玉韶指出,当前老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产品和服务规模较小,结构失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二是大部分老龄产品和服务技术含量低、服务质量较差。三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缺乏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骗老坑老害老事件时有发生,损害老年人权益。

吴玉韶强调,促进老龄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期望。发展老龄产业,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老年群体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形成合力,要正确认识和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老年群体,要解决收与支的问题。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引导消费。二是关于市场,要解决增与减的问题。增加对老年群体真实消费需求的调查和研究,在老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后期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提高质量。减就是要减少技术难度、过度包装和操作程序,方便老年人使用。三是关于政府,要解决进与退的问题。进就是政府要加大扶持老龄产业发展力度,退就是政府要减少直接参与市场性服务活动。

第四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同志所作的报告,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我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文化力量,增强软实力。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战略。

二、文化建设要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三、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建设和谐文化。要调动新闻媒体、文学艺术等传媒界人士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导向,制作、生产弘扬社会正气的精品力作。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发挥优势,围绕文化建设积极调查研究,为建设和谐文化建言献策。

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赣南文化发展。赣南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理学文化、堪舆文化等优势,打好共和国摇篮、客家摇篮、宋城博物馆、理学渊源之乡品牌。

五、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

第五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学习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心得体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校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现将个人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我深刻认识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指的是什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马卫光8月14日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主恳谈会上的讲话[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