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岸关系
习马会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迈出了两岸高层互动往来的关键性一步,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前景。此次会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今后两岸各层级的交流互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动力。这也充分说明,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完全能够通过建立和加强高层沟通,增进互信,明确方向,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次会面成果:
一是聚焦“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再次确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它规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维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基石,两岸双方应坚持共同政治基础毫不动摇。
二是坚定两岸和平发展的信心,构建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和平发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当前需要不断拓宽和平发展的道路,添加和平发展动力,拓展和平发展的空间,创造更多和平红利,造福两岸同胞。
三是建构两岸新互动机制,健全完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设立两岸热线,加强沟通,避免误判,降低风险,有效管控分歧。大陆了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想法和感受,将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情况下,透过两岸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大陆的国防建设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出于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需要。
四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大陆方面积极回应、照顾台湾对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期待,聚焦基层民众与青年群体的需要,愿意优先与台湾同胞分享机遇,大陆欢迎台湾参与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大共同利益蛋糕。
五是加强两岸情感纽带,实现民族复兴。两岸同属中华文化、都为炎黄子孙,都期待振兴中华民族。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民族振兴的那一刻,台湾同胞定然不能缺席。未来应扩大文化教育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弘扬抗战精神,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捍卫民族荣耀。
两岸领导人会面成功举行,开创两岸领导人见面的先河,必将带动台湾发展,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引领世界和平。“两岸领导人会面必将载入史册,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1992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促成了1993年4月两会领导人“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协商谈判。202_年5月,两会互致函电,同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近9年的商谈。202_年2月,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实现负责人互访会面。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两岸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加,各领域交流合作空前发展,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条件。
“九二共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其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清晰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表明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而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针对岛内一些人竭力否定“九二共识”,并将此曲解为所谓的“国共共识”,习近平指出,“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这一郑重表态,既厘清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又体现了对台湾各政党、团体一视同仁的态度。
会面中,马英九对“九二共识”历史事实也进行了回顾,明确表示,“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方对意涵表述的内容完全不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因为这是台湾现行规定所不允许的。
两岸领导人共同对“九二共识”的确认,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有利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和台海和平稳定。
两岸关系能在7年之前走上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关键在于双方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有深化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是两岸关系之锚,锚定了才能任凭**起,稳坐钓鱼船。反之,否认“九二共识”,反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首次两岸领导人会面中,不仅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马英九更以大篇幅回顾“九二共识”历史,发出“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的呼吁。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介绍双方闭门会谈的情况时还称,习近平重申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希望台湾各党派、团体坚持“九二共识”,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人民绝不认同。马英九则重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不是“一中一台”,不是“台湾独立”。
可以说,两岸领导人面对面重申这一共同政治基础,是双方对“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要性的再次确认,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也更具权威性,对两岸未来的稳定发展更具重要意义。
其次,共同重申和平发展道路,为两岸关系“指向”。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节点,正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两岸关系风风雨雨的66年一再证明,两岸之间要和平不要对抗、要交流不要隔绝、要和解不要分歧、要尊重不要敌视,“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
在习马发表的公开讲话中,习近平充分肯定202_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道路让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成果丰硕,两岸同胞生活和平安宁;马英九以具体数据和实实在在的事例证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并表达继续和平发展道路的具体意愿。在闭门会谈中,习马两人又对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道路有高度共识,并在一些具体问题有良好互动,包括加强交流对话、增进政治互信、通过平等协商积极探讨推动解决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各种难题,同时管控好矛盾和分歧,设立两岸热线等,并一致表达相互尊重两岸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意向。
总之,两岸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处于重要节点时刻所举行的这次关键性对话,为两岸关系指明了方向。广大台湾同胞认为,“习马会”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更有信心。
再次,共同重申加强交流合作,让和平发展“接地”。
任何政策选择都必须“以民为本”“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两岸同胞切身利益密不可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也是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因此,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实现两岸互利双赢,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干扰。
在此次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会面中,习近平强调,他与马英九两人坐在一起,就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马英九也表示,要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并希望目前两岸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马还强调,此次会面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此外,双方在闭门会谈时也谈及攸关台湾前途与台胞切身利益的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等问题,并形成积极共识。
因此,两岸领导人重申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共谋福祉,让这次历史性会面更“接地气”,更受民众拥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就更具民意基础,更有可持续性。
其四,强调同谋民族伟大复兴,让和平发展“通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现代以来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夙愿。振兴中华需要两岸同胞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同心协力,团结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此次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时,习近平强调,海峡两岸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选择;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马英九也提议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并强调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
两岸领导人的讲话,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共同目标,即两岸同胞携手合作,共求振兴中华,同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让这次会面的意义得到升华,即“习马会”不是为了一己一党一方之利,而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远大理想。民族理想高于天。
总之,这次“习马会”所取得的成果,完全可用“定锚”“指向”“接地”“通天”八个字来形容。有了这八个字,就可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当然,“习马会”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更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能共同为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张志军专门就此次重要会面接受记者采访,介绍相关情况。他表示,即将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有利于两岸双方增进互信,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张志军表示,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的态度始终是积极开放的。过去7年多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增进互信,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丰硕成果。两会协商签署了23项协议,解决了关乎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两岸经济合作持续深化,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给两岸同胞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好处。两岸各领域交流蓬勃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感情。两岸协商处理有关涉外事务,减少了内耗。受这些成果鼓舞,两岸许多同胞和海外侨胞呼吁两岸领导人举行会面,共商推动两岸关系更大发展之计。
张志军介绍,国台办和台湾方面陆委会在202_年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后,一直就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持沟通,努力促进两岸各领域各层次人员的交流互动,期间曾提到两岸领导人会面问题。前不久,我和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广州会面时,再次谈到这个话题,就此进行了初步沟通。双方都认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对于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此后,双方经过密切协商,就举行两岸领导人会面达成一致。
张志军表示,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岸双方共同迈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历经风雨,跌宕起伏。从激烈军事冲突,到长期尖锐政治对峙,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才打破相互隔绝的坚冰,两岸同胞开始交流往来。本世纪的前几年,由于“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两岸关系一度濒临危机。在两岸关系紧张动荡的时候,是很难想象两岸领导人能够面对面坐在一起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得以实现,来自于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
张志军强调,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安排在新加坡举行。
张志军介绍,两岸领导人此次会面,将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等重大问题,以维护和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会面结束后,两岸领导人还将共进晚餐。
张志军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再度处于重要节点,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两岸同胞期望台海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并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两岸领导人在这个时候举行会面,是两岸双方顺应两岸同胞心愿和时代潮流共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
张志军说,1993年4月,在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基础上,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建立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202_年2月,国台办和陆委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辟了新的两岸沟通管道,妥善处理和解决了两岸交往中的许多问题。
张志军强调指出,两岸领导人实现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空间。这将有利于两岸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管控矛盾分歧,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相信一定会得到两岸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第二篇:两岸关系
浅谈两岸关系
题 目: 浅谈两岸关系
专业班级:
组员姓名:
提交时间: 202_—202_学年第 1学期
摘要:
自古以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就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台湾与大陆经历了太多的离离合合,历史的车轮是最有力的证据,台湾与大陆是统一的,同属于一个中国.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两岸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也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出现难得发展机遇,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正在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当前,推动两岸关系和
平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动力更为强劲、条件更为有利。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所在,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所系。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和平发展 祖国统一
海峡两岸: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
近三十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
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和平发展: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同时在两岸同胞的共同推动下,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明确提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大陆方面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海峡两岸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撤除阻隔两岸同胞交往的藩篱,推动自由往来,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这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近年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2_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2_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2_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
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2_年7月就首次增设政治性较强的“两岸和平发展”议题,可谓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萌芽。202_年底,“台北会谈”以“强化认同互信,深化和平发展”为主题,首次促成两岸“红蓝绿”学者直接对话,收到良好的试水效果。202_年,自“习吴会”对“民间先行开展政治对话”形成高度共识以来,包括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会谈”、“两岸军事安全筑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沈阳举行的“第22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举行的“第7届两岸发展论坛”等,频繁就两岸政治关系、军事安全互信等议题践行“民间先行”,推动两岸民间政 治对话的内涵、机制、模式不断走向成熟。在一系列铺垫之下,10月中旬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达到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高潮。
对于两岸经贸关系,在202_年留有遗憾的同时,也有不俗的表现。两岸经贸关系的遗憾,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引起争议,迄今未被批准生效。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签订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两岸ECFA后续谈判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制度化与机制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但两岸签订服务贸易协议消息传出后,引发岛内强烈反弹。岛内出版、美容等行业纷纷发动大规模抗争,民进党等绿营势力也竭力反对。几经周折,台湾朝野达成共识,协议“应经‘立法院’逐条审查、表决,协议特定承诺表应逐项审查、表决,不得全案包裹表决,非经‘立法院’实质审查通过,不得启动生效条款”。为此,服贸协议审查要举办16场公听会。截至12月17日,已经举办完成12场,后续仍有4场未举行。根据这一进程,两岸服务贸易协议202_年不能通过台湾“立法院”审查已成定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尽管如此,两岸经贸交流在202_年依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2_年,两会将商签避免双重课税、地震监测、大气合作等一系列协议,两岸新型产业合作将持续深化发展,两岸人员往来将保持热络发展态势,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将继续巩固与发展。可预见的是,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从而将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祖国统一:
在双方高层就一系列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后,两岸的经贸交流和金融发展逐步扩大,期待已久的三通和两岸共同市场理念都可能近期实现。其他的互动和人员交往,包括科技、文化、体育、旅游方面等等也将相应增加。如此的紧密往来有助于两岸人民的接触与磨合,消除双方意识型态的隔阂,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统一是福。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两岸关系发展不可逆转,中国统一大势不可阻挡。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共两党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深化交流对话、不断增进了解、努力化解矛盾、积极推进合作,就一定能够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们不能急于完成统一问题,我相信慢工出细活。中国共产党和大陆政府都坚持“以 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积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积极打民心牌,希望号召两岸同心推进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相信和平发展是推动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两岸关系这个历史遗留的问 题会在共同发展中逐步解决,两岸的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我们要继续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重点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实现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在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文化、政治、社会生活交流取得重大成就,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两岸政治关系也在逐步向前发展。实践证明,两岸关系“和则两立”,“分则两伤”,两岸和平统一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现阶段,在处理两岸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思路新策略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两岸关系》杂志.5
〔2〕王毅.两岸同胞继续努力,再创和平发展新 局〔J〕.两岸关系,202_(1):3-4.〔3〕贾庆林在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讲话座谈会 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_-12-31.〔4〕展望202_ 年两岸关系〔EB/OL〕. 台海网,202_-01-08.〔5〕王毅.巩固良好局面,推进和平发展.人民日 报,202_-01-19.
第三篇:浅谈海峡两岸关系
浅谈海峡两岸关系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2班 付鹏跃
大三下学期学校开了《形势与政策》,这对我们全面地了解、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油很大帮助。当今,我们都关注两岸关系问题,目前又是怎样的呢?
近年来,胡锦涛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2_年4月,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他又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与基本内涵。到了202_年10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17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重申,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框架」。也就是把总书记的指示正式写入全党决议中。这些论述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广泛认同,对两岸关系在202_年出现重大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已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两岸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并不断深化。胡锦涛在这次讲话中又进一步提出“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论断,并集中论述了两岸关系为什么要和平发展,怎样才能和平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六点具体意见是讲话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涉外事务及军事安全等各个领域,全面回答了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勾画出基本的架构与路线图。
多年来,在民进党执政下,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大搞“台独”分裂活动,大肆推动“去中国化”活动,不断扬言“宪改正名”,企图谋求台湾“法理独立”,让两岸关系陷于最危险的境地。
即使在202_年初台湾领导选举中,在陈水扁当局主导下,同时举行“入联”与“返联”两项公民投票,让两岸关系处在一个严峻的历史转折点上。若民进党获胜,两岸关系将会陷于更为危险的境地,台湾“法理独立”会随时爆发,必将导致台海最大政治危机。即使民进党败选,若两项公投过关,同样会影响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代表国民党参选并当选的马英九,在选前与选后多次表示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不断强调他不会搞台湾“法理独立”,而且扬弃了民进党的“锁岛”政策,走向一条积极、务实开放的两岸政策,迎来了两岸关系改善与和平发展的新机遇。马英九当选台湾领导人及在未实现政权交接的空窗期,在海峡两岸关系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刻,在两岸相互默契下,实现了台湾“准执政党”国民党高层对大陆的访问与会谈,并在会谈中各自提出了打破两岸关系僵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双十六字方针”。4月12日,台湾萧万长应邀出席在海南举办的博鳌论坛,并实现了“胡萧会”。尽管萧万长是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但他的另一身份是台湾新当选的“准副领导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任台湾准领导人马英九的代表来大陆参加博鳌论坛的,因此这次胡锦涛总书记与萧万长的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标志,意义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萧万长时提出“四个继续”,即“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持台湾同抱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萧万长则表示,“政策要开放,态度要务实,步伐要稳键,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才能走得顺,也才能为两岸人民创造更大的利益。希望能‘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萧万长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十六字方针”是马英九准执政当局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与主张。4月29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主席在会见连战先生时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这“十六字方针”成为新形势下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与主张。海峡两岸“双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成为海峡两岸关系改善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三十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主张,从此实现两岸“三通”就成为大陆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主张。尽管多年来,海峡两岸“三通”在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有所进展,实现了了较大规模的通商,实现了局部通航,但却一直受到重重限制,无法实现基本的或正常的直接、双向“三通”,空中通航是有限的“节日包机”,海上通航是间接的,通邮是间接的,通商是受限制的,投资是单向的。然而,这一切在202_年获得重大突破。先是6月中旬海协会与海基会的首次复谈,达成《海峡两岸周末包机会谈纪要》,让两岸通航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接着在11月初两会在台北达成四项经贸合作协议,尤其是《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的签署,让海峡两岸基本上实现了直接通邮与通航,也就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直接通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大陆呼吁两岸“三通”近三十年之际,海峡两岸“三通”得以基本实现,是202_年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发展与突破。
202_年3月16日—20日,应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苏宏义邀请,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高级顾问夏兴华率大陆民航高层代表团
来到美丽的宝岛台湾,出席“两岸民航界高层交流座谈会”,共商两岸民航交流合作与直航发展,并实地考察了有关机场设施。交流座谈会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扩大交流。二是深化合作。三是加强联系。四是培养人才。据介绍,自202_年12月15日两岸航空运输定期化以来,大大方便了两岸同胞往来和经贸交流的有序开展,为两岸大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今年2月底,两岸航空公司共运送旅客388万人,平均客座率为77.2%。其中,大陆航空公司运送旅客155万人,客座率为74.7%;台湾航空公司运送旅233万人,客座率为78.9%。运输货物85386吨,平均载运率为69.9%。其中,大陆航空公司运输货物33824吨,载运率为68.3%;台湾航空公司运输货物51562吨,载运率为72%在空中保障方面,共保障两岸直航客货运输航班,以及医疗急救包机、公务班机17902航班、35804架次安全顺利通过海峡两岸空中双向直达航路,节省了燃油8.8万吨,减少碳排放27.5万吨,不仅缩短了距离,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也为全球大气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春节期间,为满足和惠及两岸更多地区民众的实际需要,在两岸双方每周270班的基础上,又批准了两岸航空公司374个往返班次从大陆31个航点直飞台湾的春节加班包机,尽最大努力方便了台胞返乡过节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夏兴华说,实践证明,两岸直接双向“三通”的全面实现,使两岸同胞往来更加便捷,了解更加深入,感情更加融洽;使两岸的交流更加扩大,联系更加密切,互动更加频繁;使两岸经济更具竞争力,为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出席座谈会的两岸民航界高层人士也回顾了两岸民航界不断扩大和深化交流的历程。从1990年台湾5家航空公司联袂开启大陆访问之旅,以及1995年大陆民航首次组团赴台湾参访至202_年底,两岸民航交往交流近5000人次;其中台湾民航来访近4000人次,大陆应邀赴台近1000人次。各项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取得了空前的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大家都希望在当前两岸实现直航的新形势下,继续扩大交流领域,深化合作内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民航交流合作与直航发展再添华章。从当前形势我们坚信,两岸问题将走和谐发展路线,那些阻碍统一,想搞“台独”的不会得逞。
第四篇:浅谈两岸关系现状
浅谈两岸关系现状
摘要
台湾地处我国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祖国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2_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首次提出,两岸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202_年2月24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将率团前往大陆北京,故可预见,连战此行必将重申对强化和平发展的决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人民、双方当局一致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海峡两岸
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关切的问题之一,台海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而正确认识和看待两岸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一、回到历史原点,看清问题由来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50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859年,清朝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在日本的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1937年7月,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废止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将收复台湾和澎湖。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把台湾交还给中国。至此,台湾重入中国版图,重归于中国的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处于暂时的分裂状态,但这并未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识,也是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的。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二、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对台政策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二)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点。
(三)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
(四)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中国政府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及有关民间团体建立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三、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政策
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理解和支持。广大台湾同胞也为发展两岸关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台湾当局近几年也相应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松动措施,诸如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逐步放宽对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的限制,扩大间接贸易,开放间接投资,简化两岸同胞通话、通邮、通汇的手续。这些都是有利于相互交往的。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1993年4月举行的“汪辜会谈”签订了四项协议,迈出了两岸关系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台湾海峡出现了40余年来前所未有的缓和气氛,这是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必须指出,台湾当局虽对两岸关系作了某些松动,但其现行大陆政策仍严重阻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他们口头上虽声称“中国必须统一”,但行动上却总是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继续维持与大陆分离的局面,拒绝就和平统一问题进行商谈,甚至设置障碍,限制两岸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四、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
台湾问题从产生、发展乃至到现在久拖不决,美国是难辞其咎的。美国仍然是影响台湾问题的最大的外部因素,从长期看是一个负面因素。由于美国的阻挠,台湾问题被人为地搁置了,一搁置就搁置了60多年。台湾被美国人比喻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分化西化中国的桥头堡”、“进攻大陆的跳板”、“民主的灯塔”等,所以美国很看重台湾的战略价值,说它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最有价值的不动产。不光是美国人,西方的战略家也普遍认为,只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就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亚太地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95%以上的战略物资是通过台湾海峡运输的,现在我国所需要的石油、大宗商品也是通过这个海峡运输的,保障海上航线安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非凡。假设台湾掌握在一个敌对势力或敌对政权手中,那么我国发展最快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就将受到很大的安全威胁。
美国人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不愿意看到台湾海峡两岸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要实施“以台制华”战略,因为美国人判断,这个世界到202_年之前,唯一可以对美国形成挑战、构成威胁的集团和势力就是中国,所以美国人要在自己特别强盛的时候限制中国发展的速度和幅度。
美国限制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的意识形态跟美国不同,而是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美国从去年开始把整个的战略重心往亚太转移,全面介入东亚地区事务。美国就是要限制、阻碍中国发展,台湾问题是美国最廉价最好用的一张牌,用了60多年,中美关系不好的时候,美国可以发展同台湾的关系,让中国抗议,中美关系有所改善的时候,美国也不放松台湾这张牌,美国进两步退一步,既给了中国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么多年一直
是这样,对美国来说,成本非常低,几乎没有成本。所以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这么多年无论是民主党执政还是共和党上台,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来没有变,变的只是具体策略,无论是对华强硬,还是对华温和,最后都要回归到这一点上,因为美国的出发点始终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归根结底,祖国的统一离不开实力、政策与民心三大因素,这三个因素联系的非常紧密。我们认识到统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须分步走,我们现在要干的事就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讲,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根本。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说,不要急,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只做一件事,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只有让自身实力不断提升,民心所向,国家的政策才能受到拥护,才能在国际上获得发言权,到得那时,一切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参考文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1993.二、《连战大陆之行重申对强化两岸和平发展的决心》,载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02_-2-24.
第五篇:两岸关系论文
关键词 两岸关系、和平统一、和平发展
自古以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就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台湾与大陆经历了太多的离离合合,历史的车轮是最有力的证据,台湾与大陆是统一的,同属于一个中国。
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两岸和平框架的建立,只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或过度性安排,而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目标与结果。统一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中国完全崛起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台湾问题不解决,两岸没有统一,就不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与中国的真正崛起。在两岸共同尊重与认同中华民族这一旗帜下,在两岸统一之前的长期过度时期内,在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框架建构过程中,“反独”、“遏独”、“化独”依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今后对台工作的总体思路应从宏观上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方向,在微观上增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有的放矢地化解两岸互动过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增进互信及了解,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一、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应当说,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台湾独立”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台独”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
台湾自从李登辉执政后,特别是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后“台独”成为台湾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公开理念。“统一”还是“独立”是两岸斗争的焦点。它已经替代了过去的所谓“法统之争”或“制度之争”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
1.“统”还是“独”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统一”还是“独立”成为两岸政策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3.支持“独立”还是反对“独立”成为决定两岸政治结构变化的核心因素4.支持“统一”还是支持“独立”成为当前海外华侨华人对两岸的主要价值。
二、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1、大陆因素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2、台湾岛内政局变化是影响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
3、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三、两岸关系发展趋势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形势出现新的重大变化。除了表面的高层互动与恢复协商谈判等外,发生五个重要策略性变化:一是“九二共识”取代一个中国原则成为两岸对话的基础;二是中华民族取代国家统一成为新的共识;三是“搁置争议”与“互不否定”找到两岸关系改善的连接点;四是务实成为突破两岸关系困难的关键。
专家指出,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明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统筹兼顾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瓦解“台独”势力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社会精英交流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做到行稳致远。
台湾问题的最终结果无非有两个:一是,统一;二是,独立。当前的台海形势只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求的。就统一后的中国形势看:首先,中国通过台湾获得了突破第一岛链的出海口,进而封锁了日本的石油通道,这时候日本还不得乖乖的看我国的脸色过日子。其次,有台湾作为基地,逐步收回南海各个岛屿的主权。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因为没有台湾这个威胁可以首尾相顾,这时候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样屁大一点的东南亚国家还不赶快看中国的脸色把非法占有的各个岛屿归还。第三,钓鱼岛问题和东海油气田问题也迎刃而解。由于钓鱼岛纵深太小,易攻难守,中国军队从台湾,福建,浙江出发,两面夹击,日本唯有龟缩回去的份。第四,可以从内部分化日本,日本所谓的冲绳就是琉球群岛。
四、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
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使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惠及更多基层民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
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议程,着眼未来,为今后破解政治难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尽早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以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立足于对台工作长期的丰富实践,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从根本上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天下太平”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政治理想,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和平是根本,和平是百年大计,和平统一应当成为两岸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而维护统一首先要推心置腹地理解中国这一丰厚的历史、现实、文化、政治多面向的观念,承认各地中国人取得的正面成就,无论政治观念的差异有多大,祖国大陆和台湾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经验。
最后,我坚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只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两岸关系终将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台湾问题一定能够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非《当前海峡两岸贸易形势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01期 [2] 周叶中;张艳;《论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J]》;学习与实践202_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