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山西脊柱内镜及微创高峰论坛(小文档推荐)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23-71635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6 16:16: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山西脊柱内镜及微创高峰论坛(小文档网推荐)

山西脊柱内镜及微创高峰论坛

2017年03月31日至04月01日山西太原 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承办的“2017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脊柱内镜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骨外科新理论、新知识学术研讨班》”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大会由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大会主席马迅教授、执行主席冯浩宇教授主持。特邀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陈建民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振宙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建成教授出席开幕式及授予挂牌仪式并分别致辞。山西省人民医院常峰教授等多位著名专家也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马迅教授在致欢迎词中讲到,近年来,脊柱微创治疗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山西大医院也相继开展了多项脊柱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本次研讨会将针对脊柱方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技术进行研讨,也通过本次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山西省地区在脊柱疾病治疗技术的提高。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振宙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希望脊柱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有更大的发展。

本次会议邀请海峡两岸脊柱内镜领域著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手术演示以及病例讨论。同时深入讨论脊柱内镜技术的各个热点难点问题。

领导及嘉宾致辞、授予挂牌仪式

大会主席: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马迅教授、微创脊柱截骨术

大会执行主席: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冯浩宇教授

特邀嘉宾: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陈建民教授 特邀嘉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建成教授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选择与手术策略

特邀嘉宾: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振宙教授颈椎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特邀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董建文教授

特邀嘉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岩松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亮教授 特邀嘉宾: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振宙教授

特邀嘉宾: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振宙教授与董建文教授愉快而深入的探讨山西省人民医院常峰教授作了《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专题讲座。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刑泽军教授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陈晨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关海山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永峰教授临汾市人民医院张亚宁教授

大同第五人民医院骨科董友教授

第二篇:鼻内镜微创技术

鼻内镜微创技术 鼻内镜微创技术

市立医院北区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宋升桥2011-3-

31耳鼻咽喉科以孔、腔器官为主,疾病以阻塞性改变、功能障碍或丧失为主要特征。耳鼻咽喉微创外科是通过内镜、显微镜及相关微创手术器械来实现的。他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几乎伴随着显微镜和内镜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近二十年来快速发展成熟起来的内镜、显微镜为鼻内镜微创外科的诊疗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使耳鼻咽喉科学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医疗实践有了质的飞跃。使得耳鼻咽喉科很多原来没有明确诊疗手段的疾病有了诊疗规范,有了明确的诊疗手段,也使得耳鼻咽喉科从传统的以内科保守诊疗为主要特点的科室迅速转变为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外科型科室。

上世纪末是耳鼻咽喉科从传统诊疗手段迅速转型为以内镜,显微镜为特色的微创外科、功能重建外科的重要时期,因此,到目前为止,国内的耳鼻咽喉科在各地区的临床诊疗水平处于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存的局面,甚至在一家医院一个科室由于老中青医疗骨干的并存而出现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存的现状,这就给就诊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疑惑,从患者的心理角度讲总认为医生越老水平越高,但这样的心理显然在耳鼻咽喉科存在尴尬局面。

随着鼻内镜检查与手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

1,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概念:它不是独立的解剖结构,而是以筛漏斗为中心,包括钩突、中鼻甲及其基板、中鼻道、半月裂、前后组筛房、额窦开口、上颌窦开口等一系列结构,该区域的通气和引流障碍是鼻窦炎发生的关键,如术后产生粘连与闭塞,也是鼻窦炎复发的根源,因此该区域也被称为鼻窦炎的“钥匙区”。

2,中鼻甲在鼻腔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本身的生理学功能,使其成为窦口鼻道复合体最重要的保护屏障。3,鼻腔鼻窦的黏液纤毛输送功能与鼻窦炎的发生和转归有重要关联,鼻腔内任何部位的黏膜接触,都可能造成相关区域的纤毛输送功能紊乱。

4,解剖学异常是鼻窦炎、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手术中需要处理的重点。

5,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改善以后3-6个月内,炎性水肿甚至轻度息肉样变的黏膜都有可能恢复正常形态或上皮化。这取决于窦口鼻道是否永久引流畅通。

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原则,鼻内镜微创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最初的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发展到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NEMS),手术适应症也得到了明显的扩大:

1,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钩突过度肥大,泡状甲,中鼻甲反向弯曲,下鼻道后穹窿高位等;

2,鼻部常见实质性病灶:鼻息肉、乳头状瘤、血管瘤、恶性肿瘤等。

3,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窦霉菌病等。值得注意的是:引流通道(中鼻道、各窦口)受异常结构、病变阻塞形成引流障碍,与源病灶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加重。

4,鼻颅底相关疾病: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垂体腺瘤等

5,鼻眼相关疾病:眶内侧肿瘤、眶内血肿、恶性突眼、慢性泪囊炎等

6,顽固是过敏性鼻炎等

鼻腔结构的异常及病灶往往与阻塞性炎症合并存在,如: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需要手术干预的鼻科疾病很少单发,因此开展的鼻内镜微创技术往往是传统意义上的多个手术的罗列,它往往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传统概念上的鼻息肉摘除术、中鼻甲和/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内筛窦开放术、鼻内上颌窦开放术、上颌窦鼻内开窗术、鼻中隔矫正术等。如:诊断为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需要进行的手术包括下列内容(按收费目录名称):经鼻内镜鼻窦手术、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软骨取骨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上颌窦鼻内开窗术。

鼻内镜微创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手术内容:1,MESSEKLINGER径路:中鼻道外侧壁前缘钩突切除,中鼻甲外侧壁切除(如果中鼻甲的肥大也导致了中鼻道的狭窄),扩大中鼻道空间,建立手术径路;2,经中鼻道空 1

鼻内镜微创技术 间开放额隐窝、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经后筛开放蝶窦,经额隐窝开放额窦;必要时进行上颌窦鼻内开窗(下鼻道外侧壁)。3,在开放各窦空间的过程中不断的清理病变组织,纠正异常结构。4,鼻中隔偏曲影响到手术径路的建立时,先行鼻中隔矫正;5,下鼻甲的处理。6,经蝶窦进行垂体腺瘤手术、视神经减压手术;7,经纸样板进行眶内手术;8经嗅裂进行前颅底的修复等等。

传统鼻科手术与鼻内镜微创技术对比:

1,传统手术基于间接光源、间接的手术视野(额镜反光提供手术视野的照明)的局限性和条件要求手术

医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创伤的操作,鼻腔粘膜的损伤和小动静脉的损伤会因为没有脂肪衬垫,没有肌肉组织的收缩导致病人持续活动性出血,手术医生无法确定出血点进行精确止血,手术操作是在一边出血一边凭经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进行病灶“抓、撕、扯”式切除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出血量的最有效措施,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手术器械做得足够一钳定乾坤的大小,钳住病变部位迅速拉扯出来,再迅速填塞止血材料,将鼻腔填满。病人是坐着与医生面对面的接受手术的。病人是清醒状态下的(难以忍受的局部疼痛、相当的心理恐惧、依从性差)。手术的目的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并不在乎切下的是病变组织还是正常的鼻甲等组织,不能对病灶进行有效乃至彻底清除,不能对异常结构进行有效矫正(鼻中隔除外),更不能有效打开各窦口开放引流。这也是鼻科(尤其是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接受传统手术后几乎100%复发而又不愿再次手术的根本原因。

2,鼻内镜微创技术基于内置的视频和光源(硬性内镜视频系统)提供放大数十倍的直接视野,术者左手

持镜(有条件者用持镜固定杆),于显示器上直接观察手术范围的病灶和正常组织,右手持手术器械进行清除病灶保留正常组织的操作。手术是在对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剪切,尽量完整的切除病变的过程中完成的,以矢状位为手术直视方向,对上颌窦,额窦的手术方向是几乎垂直于矢向的,视野在手术过程中不断多角度调节变换方向,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带多种角度的镜头和手术器械。手术的目的是清理病变组织,保留正常组织,精细矫正解剖变异,定位止血,部分填塞,以此尽可能多的改善鼻腔通气、粘膜湿化、恒温、嗅觉等功能。病人是躺着的、通过麻醉科实施控制睡眠的状态下接受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存在的局部疼痛、心理恐惧、依从性差),医生通过视频显示、控制出血、精确分辨组织的情况下完成操作。术后患者反应轻,没有因手术的医疗行为受到不能忍受的痛苦,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该技术同时极大的拓展了鼻科疾病的诊疗范围,在此技术基础上,可以进行脑脊液鼻漏修补,眶减压,视神经减压等跨解剖区域的手术。

3,传统手术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内容乏善可陈,在额镜条件下无法对术后鼻腔深部、中鼻道、窦口等区域

内存在的粘连、水泡增生,粘液潴留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上颌窦内潴留液可通过上颌窦穿刺处理);患者术后随访同样也是取坐位和医生面对面的交流、检查、处理。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在门诊同样适用于术后患者的随访,通过门诊鼻内镜检查系统在视频监视下,让患者躺着接受鼻腔术后的检查处理,处理内容包括:鼻腔痂皮的清理、潴留液通过SUCTION吸出、粘连的分离、水泡的清除、中鼻甲塑形的观察,额隐窝、上颌窦窦口及下鼻道窗的观察,出具检查处理的图文报告等。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鼻内镜微创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诊疗技术,它有理论指导、有技术规范、有适用范围。要掌握这门技术同样也需要熟练医生的带教、基础解剖训练,不是简单的会拿起镜子伸进鼻腔看看就算是掌握鼻内镜微创技术了。鼻内镜微创技术包涵着下列内容:理论的准备、单孔视野下解剖结构的分辨、单孔视野下空间大小及深度的分辨、病灶范围的分辨、病灶对焦及放大的视野调整、单孔视野下出血的控制、盲区有无病灶的经验判断等等。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鼻科疾病的诊疗一样也随着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发展、成熟,不断的完善、进步,传统的鼻科手术是鼻科疾病的诊疗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显微镜和内镜时代的必然经过的阶段,在目前腔镜、内镜、显微镜为基础的微创诊疗手段快速发展、成熟的时代,传统治疗手段也必然要化蛹成蝶,被成熟的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所代替。

第三篇:快讯︱颈椎病治疗的新常态微创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快讯︱颈椎病治疗的新常态 ——微创经皮脊柱内镜

技术

近日,上海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付强教授团队顺利实施多例高难度颈椎微创经皮脊柱内镜手术,通过一个毫米级的微小切口完成所有复杂手术操作。即刻有效解除患者的病痛,患者术后当天下地,第二天出院。微创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有望成为治疗颈椎病的新常态技术。

8月的一个上午一位来自安徽的中年女性患者朱某,来到付强教授的特需门诊。只见她捧着自己的右手,表情痛苦地走进诊室。1个月来她感到右上肢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并伴右上肢尺侧麻木、右手五指麻木,夜晚无法安睡。患者在外院曾行对症止痛、营养神经、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针灸理疗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外院拟给她做颈椎开放手术,但考虑到经济问题而放弃了。因实在痛苦难忍,遂于近日慕名找到长海医院脊柱外科付强教授,强烈要求行微创治疗。在门诊付强教授对患者进行了仔细、全面的查体,结合患者颈椎MRI及CT检查,诊断为“颈椎病(C7/T1)”神经根明显受压。结合患者躯体及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考虑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迫而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手术指征明确,需要尽早手术。对于此患者,病变位置较为“尴尬”,位于颈胸交界处,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要么前路颈7椎体次全切、C7/T1椎间盘切除,要么后路减压,均需要多节段融合固定才能维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创伤较大、手术风险高、费用贵、对颈椎活动度有较大影响,且术后恢复慢。付强教授结合病人自身情况和我院颈椎微创技术水平,认为可以满足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有效地解决她的病痛,同时降低手术费用。此类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费用低廉等优点,目前国内仅有几家医院能够开展。

付强教授团队经充分准备后,为患者实施了经皮脊柱内镜下颈椎后路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手术过程流畅顺利仅用时40分钟。切口仅7mm,出血仅20ml,术中神经根、硬脊膜边缘、椎间盘和突出的髓核显露清晰,取出突出髓核,神经根得到彻底减压松解,皮肤切口仅1针缝线。术后患者立即感到右上肢疼痛完全消失,且颈部手术区无不适,活动自如。术后予以复查MRI提示神经压迫已完全解除。患者术后第一天已能自行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就出院回家。患者及家属万分感谢付强教授在解决病痛的同时,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手术费用。由于不需要内固定,降低了手术材料费、住院费,减轻了病人负担。患者颈椎的活动没有任何改变,手术部位的伤口仅有几个毫米,几乎没有疼痛感。付强教授认为,术前仔细行体格检查,配合术前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程度和部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颈部解剖结构重要,邻近血管、肌群、骨、韧带、神经等组织相对复杂,故在内镜下处理颈部组织相对腰椎要复杂的多,这对手术者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颈部血管丰富,术中出血较多,故需术者有娴熟的镜下分离止血技术,才能安全充分的暴露神经根及硬膜囊;术中还需要使用镜下高速磨钻,速度高达每秒2万转,可以有效地磨除骨性结构,但对术者操作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微创”一词近几年已经变得越来越热,微创手术由于创伤小的优势,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术后疼痛,缩短了恢复时间,显著减少了手术及住院费用,在外科许多领域已成为疾病治疗的常态。因颈部结构复杂,病灶紧邻颈髓,手术操作难度极大,风险也很高,严重者可发生高位截瘫。所以,颈椎手术即使是开放手术一直都是高风险手术,需要术者经历漫长的学习培训,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才能保证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各类脊柱微创技术在腰椎的应用相对广泛,但在颈部应用很少的原因。2007年德国Ruettten教授首次报道了后路完全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微创的颈椎手术。仅仅通过一个毫米级的微小切口和管道完成所有手术操作。但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对设备、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的要求要高的多,这其中颈椎经皮内镜手术更是脊柱内镜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颈椎病已是一种常见的高发性疾病。它困扰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如办公室文案人员、打字员、编辑、作家、教师、会计、电脑工程师、医护人员、司机等。这些人因长期保持固定的姿势工作,易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或头颈常偏于一侧引起局部劳损,因此这些人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除此之外,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如长时间玩麻将、玩手机、看电视,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易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导致颈后肌肉和韧带组织超负荷引起劳损。还有由于睡眠姿势不当者,易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关节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劳损,这类人群也特别容易患颈椎病。所以,颈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愈来愈多,加之老龄患者一般身体状况不佳,进行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其风险大为增加。而经皮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愈来愈多的患者欢迎。今后,这一革命性微创手术的应用对于治疗颈椎病意义重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内镜微创技术将在脊柱退变疾病治疗中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付强教授脊柱微创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各类微创手术,手术量一直名列前茅。在成熟开展大量腰椎间经皮内镜微创手术的基础上,不懈地探索,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微创经皮内镜手术技术,终于成功开展了高难度经皮脊柱内镜下颈椎手术。随着这一新技术的日益完善,颈椎经皮内镜微创手术将会成为颈椎病治疗的新常态技术,这将为广大颈椎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手术图解

术中医生采用一个直径7mm的工作套管直接到达颈椎椎板和小关节内缘,然后置入内窥镜,在可视显屏辅助下磨开一个小骨窗,显露神经根、硬脊膜边缘、椎间盘和突出的髓核,然后摘除突出的髓核,减压松解神经根。较之传统的开放手术,该技术具有切口小、非融合、保留椎间盘、颈椎活动度不受影响、费用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手术创伤明显减少、康复快、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第2天可出院。德国Ruettten教授报道的病例优良率达到96.6%。不过,由于该手术区域存在颈髓、神经根、椎动脉等重要结构,且有椎板和关节突等骨性遮挡,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采用内镜操作难度极大,因此需要术者有着精准的解剖结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展望

近十年来,脊柱微创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临床随访结果令人振奋,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如何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如何降低微创技术的学习曲线以利于微创手术的普及等。虽然微创手术创伤较小,但并不代表手术的风险更小,相反外科医生承担了更大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因此微创脊柱外科医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开放手术技能和临床经验,严格掌握微创手术的适应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内镜下操作经验。伴随新的器械和先进影像设备、高精尖机器人系统的不断发展,有望推动一场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新的革命。

脊柱微创专家付强教授简介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国际脊柱外科SAS学会会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微创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中国SAS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脊柱外科微创学组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杂志编委、自然基金委神经精神疾病青年基金项目评委。1994年起在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师从赵定麟、贾连顺、侯铁胜等国内一代脊柱外科名师学习。1997年调入长海医院骨科参与脊柱外科筹建,是长海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1999年获得长海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20余年专业从事脊柱外科专业,成功完成超过5000余台各类脊柱手术。对颈腰椎退变、脊柱微创、骨质疏松、脊髓损伤、肿瘤、畸形等伤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复杂脊柱翻修术、复杂脊柱脊髓损伤、脊柱侧凸、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近十余年开展了椎间孔镜、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颈腰椎间盘突出微创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镜微创术、脊柱管道系统微创术、经皮脊柱内固定术、脊柱脊髓功能保留重建术等新技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师从国际著名脊柱外科医生Lenk教授学习脊柱畸形矫形技术,在美国Swedish医院师从国际著名神经外科医生Hsiang教授学习脊柱微创技术,并赴德国、瑞士等多个国际脊柱外科中心学习。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国外脊柱外科权威杂志Eropean Spine和Spine发表多篇SCI论文。主编参编脊柱外科专著十余部。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一项、军队重大基金两项、自然科学基金三项、军队科研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六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一等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二等奖、发明专利五项。?

第四篇: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优越性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优越性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原理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双频射频机,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使用椎间孔髓核切除术可以精确的对椎间盘进行手术而不触及健康组织。由于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在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记住微创手术概念。可以开展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成型和纤维环修复。手术的满意疗效可以达到75%-90%。由于它的诸多优越性,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已经公认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在将来会和发展完善的关节镜一样成为该领域的主导地位。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优越性

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一套完善和成熟的技术,由著名的德国脊柱外科医生Thomas Hoogland(汤姆.胡兰德)等人在实施超过千例成功的手术后才开始向全世界推广。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主要优越性:

 病人仅需局部麻醉,不需要全麻。在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手术中可以随时发现病人的反应。 通过很小的经皮切口到达手术部位,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中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性。

 和显微手术技术不同,为了确定位置和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椎间孔入路的方法不需要部分切除椎间韧带(黄韧带)、锥体或椎间关节(锥体板切除术)。也不需要切断躯干肌,增加术后稳定性,减少伤口愈合疼痛。

 较少的骨组织受到伤害,减少血液渗出和神经根区域的疤痕形成。手术后恢复快,术后一天病人就可离开医院。大多数病例可以进行门诊手术。病人可以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和保证高质量的生活。

 独特的套管和手术器械设计,可以发现和保护神经根,保护硬膜外及神经周围静脉系统、防止静脉淤滞和慢性神经水肿。此外,可以减少神经周围和硬膜外瘢痕形成。

 不会损伤好的硬膜、神经韧带结构,减少神经根拴系的发生。运用工作套管可以减少椎旁肌肉的损伤及失神经支配。而开放手术中对椎旁肌肉的剥离和牵拉往往会损伤椎旁肌肉和使肌肉失神经支配。此外,还可以防止术后节段性不稳定和滑脱的发生。

 对包容型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内手术减压手术保护后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几率。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的手术方法

为了精确确定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椎间孔骨质增生的情况,手术前要进行彻底的临床和神经-骨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是精确确定髓核大小、位置和性质的重要手段。最后通过椎间盘造影来确诊。合适的病人体位和从皮肤到达疝出的椎间盘入路的精确设计是获得良好的手术结果的关键。可以根据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质选择侧卧位或俯卧位。

THESSYS将方法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做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的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成型,切除骨质增生等手术。任何隔离椎间盘片段或突出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立即摘除。使用这个方法到达疝出的椎间盘的特殊途径是通过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在椎间盘脱出时,椎间孔通常很窄。受影响的神经根从头侧发出,通常被纤维组织和/或骨性锥体包绕。为了不刺激任何接近椎间孔的神经,并保证安全到达椎管,椎间孔的尾部(安全区)有特殊设计的钻孔器1毫米1毫米的扩大。在放射线控制下使用阶梯式的导丝和3节段穿刺套管,从THESSYS手动器械盘插入椎间孔,器械盘内装有多种导杆,导管,工作管腔和先前提到的冠状做钻孔器。通过钻开骨性物质,使椎间孔逐渐加宽。这个过程使得可以安全的到达脊柱腔。使用脊柱针可以获证实纤维环撕裂,椎间盘物质的的脱出和/或隔离的精确位置。通过这个通道和特殊开发的脊柱椎间孔镜,使用特殊研制的钳子,抓紧器和打孔器摘除引起严重放射症状的脱垂的物质。

THESSYS可以用于任何突出的椎间盘微创伤手术。所有隔离的椎间盘物质和腰部脊柱的脱出(包括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隙)都可以使用整个系统在局麻下经侧方的椎间孔摘除。整个系统的使用适用于任何由疝出的椎间盘或较大的突出引起的神经根症状或长期疼痛,保守治疗不能获得足够的改善。马尾综合症代表了要立即手术的指征。对于任何疝出的椎间盘的手术,THESSYS手术也需要术前彻底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和常规的放射线影像检查。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概念。可以开展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成型和纤维环修复。手术的满意疗效可以达到85%-90%。由于它的诸多优越性,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已经公认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将占据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

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双频射频机,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由于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是在纤维环之外做手术,使用椎间孔髓核切除术可以精确的对椎间盘进行手术而不触及健康组织。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

已经发表的国际文献报告了在术后1年和2年的随访中,应用了THESSYS方法获得的成功率超过90%,早期复发率低于5%。在复发的病人当中,成功率超过84%。在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病例中,成功率超过85%。

第五篇:重庆第四届经皮脊柱内镜培训班(颈椎内镜专题)

重庆第四届经皮脊柱内镜培训班暨经皮颈椎内镜临床应用及微创技术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成功举办

2017年3月11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施派德教育学院协办的“重庆第四届经皮脊柱内镜培训班暨经皮颈椎内镜临床应用及微创技术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在重庆隆重召开。

大会开幕式现场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忠良院长主持

会议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忠良教授主持。本次前来参会的嘉宾众多,既有全国脊柱内镜领域的知名专家,也有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兄弟省市的专家代表,大家共同探讨,充分交流,促进重庆地区脊柱内镜学术的进步。

大会开幕式现场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忠良院长主持

大会开幕式现场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忠良院长主持 邓忠良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从手术原则、关键技术及入路选择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颈椎经皮内镜手术的手术方法。通过对病例的影像学分析,邓教授得出结论,颈椎经皮内镜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局限性脊髓神经根卡压,应遵循微创原则不断改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304医院)

李振宙教授:经皮脊柱内镜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楚磊教授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导杆滑移技术)

会议日程第二天举行学员标本实体操作

吴常清教授简单安排会场

邓忠良教授亲自手术演示 学员全神贯注学习

邓忠良教授做手术步骤详细指导,每一位学员收获都很大

学员亲手实践操作 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重庆第四届经皮脊柱内镜培训班参会全体嘉宾合影

本次大会为广大脊柱内镜同仁深入探讨交流、实践操作、展开学术争鸣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山西脊柱内镜及微创高峰论坛(小文档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