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24-27831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1 14:37: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是一个信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个参与者,而媒体往往成为这些信息交汇的平台。在全媒体时代大环境里,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具备公文的严肃、严谨又要具备美学效果(形神皆备)因素下,以武昌职业学院为例,探讨“读题时代”下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制作艺术 新闻标题

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的概念。从传播载体形态上,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等的总和;从传播内容形式上,则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从信息传输渠道上来看,包括了传统的纸质、频率、局域网(如有线电视网、数字电视、IPTV、地铁电视等)、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WiFi等。如果从受众的感知也就是互联网行业俗称的“用户体验”来讲,“全媒体”事实上已经不是一个媒体的概念,而是一个媒介的概念。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是一个信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个参与者,而媒体往往成为这些信息交汇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全面、现代的全媒体传播时代,纸质媒体怎样才能更广泛地吸引大众的眼球和注意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从新闻标题制作来阐述纸质媒体吸引读者的技巧。

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在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许多读者都是忙里偷闲读报,通过随意性翻阅来了解周围环境、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新闻标题的制作准确、凝练、鲜明、生动。

新闻标题是用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登于正文之前,通常被用来指代整篇新闻。新闻标题具有以下特点:1.以新闻中的具体事实为内容来命题;2.有主题、引题和副题,结构比较复杂;3.新闻标题是一个表达意思比较完整的句子。

在全媒体时代大环境里,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具备公文的严肃、严谨又要具备美学效果(形神皆备)因素下,以武昌职业学院为例,探讨“读题时代”下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

1、精心选用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和变化的词。动词在句子结构中是一个活跃的因素,恰当地使用动词可以使标题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新闻要告诉人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事物)、发生了什么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最想知道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传递“发生了什么事”这一信息的重任主要是由动词来担当的,因此,我们应该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来实现“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新闻内核的准确表述。例如:《武昌职业学院报》刊登的:“淘课”不“逃课”;“选修”不“选休”;今年就业形势好,毕业生很“刁”;图书漂流让知识“动”起来;企业投入百万元到高职“买忠诚”等等。

2、灵活运用“热”词和流行语

词语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而不断更新迭出。读者总是具有“猎奇”、“赏新”的心理。签于此,新闻标题在制作时就应当与时俱进的融入“热”词和流行语。例如:《武昌职业学院报》刊登的:Lady飘飘,你Hold住了吗?;要“前卫”更要“前位”。《武汉科技大学报》刊登的:我校一论文直面最具挑战性课题真“给力”;爱心超市:爱的“N次方”;湖北省大学生集体在我校“晒”创意。当然也不课乱用网络用语,例如:有木有、好滴、偶们等等这些。

3、在准确概括事实的基础上,使用或者活用多种修辞格

不同的修辞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例如:《黄冈职院技术学院与我校成功“联姻”》、《企业教师与2011级新生“面对面”》等。比拟的作用是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例如《硬币正悄然“退休”》。对偶的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的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能生发出不同的光彩。

4、运用新鲜活泼的群众口头语或通俗化的语言,增强标题的鲜活性

例如:《校医院加快对外“开门”速度》、《校长讲课 学生蹭课》

5、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非语言符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第二类是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等;第三类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交通标志等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

美国社会学家、预言学家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符号学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潮流。

(1)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在叙述中辅助文字进行信息的传达,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号本身具有不同的作用,语言是人们用以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言又不可能传达出言语主体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例如:《追梦“影”者行在“影”途》

(2)物化、程式化符号的运用。例如:《迟来的正义=无正义》

6、版面语言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版面语言,主要是指标题的装饰和对标题的形状进行的编排,编辑手段对标题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好的编排方式能够打破常规,吸引读者。

6.1以色彩斑斓的新闻标题来吸引受众

6.2以别出心裁的编排来吸引受众

我们传统的新闻标题的编排形式以横排和竖排为主,所以在新闻标题在编排形式上突破传统也可以打破读者既定的阅读习惯,从而吸引受众。

引题竖排,主标题横排,或引题横排,主标题竖排,二者构成一个直角。或者复合式标题的多层标题在排列形式上组成多种几何图形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引题当作栏题,并且与主标题横竖结合。这些栏题,往往与主、副标题不同,它们以黑底白字出现,像条幅一样,利用颜色的反差来刺激人的视觉神经,从而使引题显得更醒目些。

主标题中运用不同的字体。

例如:《武昌职业学院报》第33期第一版的新闻。

除此,新闻标题制作还要规范:

(1)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2)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3)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无论对开或者是四开,人眼的正常阅读视角为25℃,一瞥而无须转动视线的字数为6~8个字。小于9个字,字号太大,版面留白太大,注水。大于11个字,字号太小,不易引起注意);

(4)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5)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6)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7)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8)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9)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总之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在遵循事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具有美学性、艺术性、欣赏性。

[1] 张惠建.“全媒体时代”的态势与路向[J].南方电视学刊,2009:7-10.[2] 周权.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标题制作[J].中国地市报人,2011(7).[3] 刘毓民.新闻标题的写作艺术[J].道客巴巴,2009(12).

第二篇:全媒体时代电视法制节目的标题制作

摘 要:全媒体读题时代的到来,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选择发生变化,节目标题的作用在竞争中日益彰显。《今日说法》作为一档法制栏目,成功地将标题与栏目的关系融入到节目制作当中,凸显了节目特色,促进节目有效传播。本文通过分析《今日说法》节目标题,总结其标题制作特色与方法,以期为电视节目标题制作提供思路,进而增强节目公信力、传播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特色;方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30-02

《今日说法》自1999年开播以来,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受众关注度不断攀升,影响力日益增强,充分发挥了法制节目社会动员能力和普法功能,成为法制节目制作中的典范。节目标题既是节目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在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以央视网《今日说法》2015年全年共344期视频节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分析特色,总结方法,为电视法制节目标题制作提供思考。

一、《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特色

1.展示平民化视角。第一,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如0929《房价上涨10倍之后》,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房价”入手,命题设疑,“房价上涨10倍”,之后发生了什么?引发兴趣,讲的是没有过户的房屋买卖纠纷,关注房产交易过程中如何分清买卖和人情,避免法律纠纷,通俗易懂,以小见大,使得法律宣传与节目一起深入人心;第二,立足百姓,传递情感,如1113《让校车不再危险》0329《平安是福》,用百姓视角来传递态度表达观点;第三,解析百姓关注热点,如1106《“南京虐童案”调查》0814《女生群殴事件调查》,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度调查对涉案双方行为和心理进行专业解析,增加节目关注度的同时,更好地实现普法。

2.侧重故事化表达。《今日说法》每日一案,采用故事化叙事方式举案说法。因而标题的设置也很少直接用抽象的法理法律术语等的表达,而是凸显话题焦点,强化案件情节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通过设置悬念给受众以想象的空间,强调情节性、可视性与趣味性吸引受众,来配合这种故事化表达。第一,多数用偏正式“**的**”表述,通过修饰与被修饰中心的关系,凸显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或事件关键人物,这种格式的标题2015年共125期,占总数的36%。如0412《武汉郊外的夜晚》1108《出租屋里的悲剧》1229《消失的举报人》1219《残缺的指纹》等;第二,用“**记”“**故事”“****”“**悲剧”“**谜案”的方式,强调故事性,如1125《天价葡萄丢失记》0209《糊涂父母卖子记》0210《遗产**》0622《法官故事》等。

3.体现人文关怀。第一,关注弱势群体,如0419《为了一个女孩的尊严》0308《孩子,你别怕》0306《放下你的拳头》0120《九旬老人谁来养》等,站在社会或亲历者的角度,发出呼吁,表现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与关爱;第二,第一人称视角,内心独白的方式,如0205《请判我死刑》0821《我成不了白天鹅》1118《妈妈,您在哪》0528《谁养我老》,直接表达节目主人公的思想和意愿,发出对法律和社会的呼唤,将法与情结合,将新闻事件中的情理渗入其中,关注当事人立场,具有震撼力和抒情性。

4.发挥导向作用。第一,反映新闻事实同时又旗帜鲜明突出立场,发挥社会动员作用。如0626《莫以生命当赌注》暗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引导人们坚持法律约束与道德底线,珍爱生命,不要心怀侥幸。0519《为荣誉求证》讲述见义勇为者被认定的曲折,“为荣誉求证”表达了社会正能量终获得支持与认可;0521《赌徒的深渊》表达赌博终将使人走向深渊,警示人们远离诱惑,动员全社会共同抵制赌博。第二,关注受众心理,恰当设置悬念又不故弄玄虚,避免血腥、怪诞与耸人听闻刺激眼球的标题,如春风化雨般实现满足受众需求与避免低级趣味的平衡,实现“普及法律知识,弘扬道德风尚,宣扬精神文明”的宗旨。

二、《今日说法》节目标题制作方法

1.设置悬念法。利用与常理的反差拟题,唤起受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起受众探究心理。如0901《瞬间消失的巨款》1014《货车,无人驾驶》0914《所有邻居当被告》1206《消失在自家门口的男孩》等,在标题中均突出了一种意料之外,巨款为何能瞬间消失?无人驾驶的货车将会发生什么?什么原因使得所有的邻居都成为被告?男孩为何会在自家门口凭空消失?唤起人们对未知新鲜事实的了解欲望,渲染情节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吸引受众,从而实现最大的宣传效果。

2.数字凸显法。通过强调与凸显案件关键信息的数字特征拟题,直观醒目说服力强,提高标题的新闻价值,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法制新闻节目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排除标题中含数量短语的情况(如0703《一张假借条》),2015年共42期标题运用数字凸显法,占总数的29%。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涉案数额巨大,如1228《绑匪开价400万》1124《一个饭局二百万》;这种用法其实也可以强调金额之少,如《3毛2毁了一个好官》,但本未见此用法;第二,事件发生在特殊时间点,如0301《案发,大年初八》0125《案发1994》;第三,涉案信息时间之长与时间之短,如0503《保存了20年的证据》0514《鏖战16小时》0405《只有十分钟》0410《丹丹的最后六天》;第四,与线索相关的特殊数字信息,如0917《二十八米刹车印》1203《三十三次通话》0823《尾号5570》1211《三十封情书》;第五,还有一种特殊有价值的方法,即数字对照法,如0212《八个孩子一条命》0722《一杯硫酸,两个悲剧》,在拟题的时候将数字特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意义的对照表达,达成醒目效果。

3.巧用修辞法。巧用修辞艺术拟题,略带文学气息和调侃意味的标题可以让人耳目一新,提高新闻价值。第一,移就法。这是一种词语搭配的创造性使用,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联系起来,富于变化,饶有情趣。如1109《骑楼城的心病》1216《车祸的谎言》1130《愤怒的工地》等;第二,引用法。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影视经典、诗词歌赋等经典元素,将新闻内容与这些元素相结合,增强表现力,如1129《插翅难逃》0527《速度与危情》0411《寻枪》0328《三岔口》等,当然引用法的运用一般需要特定的情节,要把握好法制新闻主题的特点,量力而为,否则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第三,仿拟法,巧妙仿拟翻新人们熟知的语言格式,相较于引用法,更为生动灵活,如0805《碰瓷无间道》0811《此地有银三百两》1224《“小丸子”变形记》1201《手机蒙了我的眼》等,法制性与趣味性结合。

4.巧用疑问法。标题主要通过特指问、选择问和是非问几种形式设置疑问。问题的设置暗含了制作者代表当事人发出疑问寻求解答的潜在思维,是心理学知识的巧妙运用。首先,标题引发受众的探知和解答欲望,把问题作为推进新闻事件的主线,对案件进行抽丝剥茧式剖析,受众观看节目的过程即是参与体验与解惑的过程。如1030《撞人还是讹人》0924《谁是救人者》1118《妈妈您在哪?》0710《谁为倒地负责》0120《九旬老人谁来养》让受众跟随标题的疑问层层深入发现答案,同时,这种疑问又不仅仅是针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疑问,同时也是作为对一种社会现象的发声叩问,引人深思。

5.警示语劝诫法。结合新闻事件通过形成告诫、劝导和要求等警示语拟题,表明态度立场,制造形成舆论场,实现普法和引导功能。如1113《让校车不再危险》0626《莫以生命当赌注》0313《让正义不再迟来》0306《放下你的拳头》等,对人们行为起到导向作用,理智上启发人,情感上打动人,情理结合,实现宣传法理法规,弘扬法制精神,提高人们的自觉法律意识的传播效果。

6.特殊词汇运用法。这里说的特殊词汇指的是法制事件中一些常用词汇,如致命、追凶、谜案、悬案、疑云等悬疑色彩的词语,使得真实的新闻事件蒙上一层传奇神秘色彩,形成紧张感与镜头感,增强新闻关注度。如0623《致命饮料》0621《滴血追凶》0925《客房悬案》0923《务川迷案》1115《车祸疑云》0615《神秘订货人》0418《伪证迷云》0402《致命追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标题制作方法,必须结合事件本身,适度使用,用不好则成为故弄玄虚,降低节目格调。

以上是2015年《今日说法》节目标题中出现频度较高,且制作手法上能够发现共性的几种方法,总的来看,围绕法制节目主旨,吸引受众关注,注意节目导向是《今日说法》节目标题设置的核心。

三、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思考与启示

电视法制节目以普法为目的,同时倡导人文关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法制节目的成长与发展与我国法制化进程相辅相成。而《今日说法》栏目受众面广、社会影响力大,其舆论导向作用尤为明显。“因此作为节目的一部分,标题的制作应努力促使节目报道的主题产生强烈的“舆论场”效应”,更好地承担并行使着议程设置的重要社会功能。

从指导思想来看,法制节目本身常与凶杀、暴力、刺激等元素相关联,在满足受众猎奇心理方面有巨大的新闻市场,但法制节目又不同于悬疑小说、警匪片,如果标题的设置,单从迎合市场的角度去运作,不仅会损耗其新闻价值,而且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而,在法制新闻节目标题制作过程中,既要善于提取关键信息,发挥法制新闻事件本身故事性情节性镜头感的优势,同时又要兼顾法制节目社会舆论引导功能,围绕普法知识设题,体现人文关怀,发挥法制新闻节目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从具体操作来看,有两点想法,第一,针对“一日一案,举案说法”式法制新闻标题制作,更多是对新闻事件的引出。一般情况下和盘托出不如抛砖引玉,适当的隐藏些新闻的内容,留些想象的空间,“简洁明了,意味深长”往往会让观众的关注度更高;第二,引用法标题制作集中于影视作品名称,结合法制节目特性,是否可以适当引用网络流行语,如《山寨包工队盖出“楼脆脆”》等标题,引入新闻事件流行语,增强新闻信息表达的灵活度与感染力。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法制节目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做好法制新闻节目也任重而道远。标题作为新闻眼,做好标题其实不难,需要节目制作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尝试。

第三篇:全媒体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感悟

全媒体时代下小学班主任的感悟

宝兴县五龙中心校 张光玉 *** 625702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全媒体时代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网络信息是当代学生获取知识和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在方便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我国网络社会化发展、建设的重要阵地,不仅是信息化时代潮流的体验者,更是当代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者。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成了当代班主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发展的迅猛既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新形势,如何采取新的应对方法和有效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打开班级建设新局面的金钥匙。

关键词: 探索 媒体时代 班级管理 科学方法

一、全媒体时代的特点

1、全媒体时代是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可以进一步拓展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空间,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育效果;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借助虚拟空间,促进少年儿童的学业及个性培养。比如:我在开展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活动时,讲起来比较抽象,我就安排学生在网上查找:哪些行为属于孝敬父母的行为?历史上孝敬父母的著名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孝敬父母的行为?当他们在网络上把这三个问题弄懂后,我再讲孝敬父母时他们很易形成孝敬父母的价值取向了。

2、全媒体时代互联网营造的是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的空间环境,它不具备现实社会那种具体时空位置和形态,而少年儿童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容易沉湎于网络,荒废学业,甚至会走上歧途。

二、班主任自身的修炼

1、顺应形势需要,积极更新德育观念

全媒体时代对德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提高德育认识,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观,从封闭式的德育观向开放式的现代德育观转变,从常态化的德育观念向信息化的德育观转变。必须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形成道德辨析判断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

2、要加强学习。

一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新时期德育管理理论;二是学习信息技术。学会微机及网络操作,网络时代决不能“谈网色变”或“一窍不通”,要精通网络及信息技术。

3、要提高认识。

网络教育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新的领域。班主任必须从常态化的教育里走出来,不断探索新途径,寻找新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三、班主任角色的转换

1、做转变学生使用网络观念的督促者

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们明确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益的信息,特别是下载一些有用的资料进行学习、开展研究等,积极抵制网上不良文化的侵袭,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网络学习注重的是激发学习者积极的主体意识。如:我在上“爱国主义”主题班会课时,主题是爱国,课前我让学生们主动从网络中搜索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学生在网络中找到关于爱国的人物、歌曲、图片,关于爱国的感人事迹,还有的学生把资料整理好,编成故事,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发表了意见,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就因为网络带给他们一些知识,让他们充分认识了有国才有家,使这堂课非常的精彩。

2、做学生上网的引路者

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冲击了人们的责任感,网上的不良信息对于少年儿童的危害特别大。许多学生上网的目的就在于打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一开始就因其华丽的外表,交互式的操作、不断晋级等吸引使许多少年儿童青睐有加。网络游戏成了一种精神鸦片,严重影响着许多学生。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又比较强,有时在同学的影响下接触网络游戏,就开始迷恋于此,还经常交流游戏心得。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他人肯定,就开始在网络游戏中重新对自我定位,假如游戏打得不错,也觉得是一种自我安慰。作为班主任,这时候必须要及时站出来,引导学生离开网络游戏,重新回归到学习中来。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和他们讲明学习的重要性,网络游戏的危害性,使其逐步主动告别网络游戏,正确利用网络来开展网上学习。对于一些“中毒”较深学生,可引导其尝试操作一些娱乐性较强的网络课件,可以让他们在学到了新知识的同时渐渐离开网络游戏。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上网行为,切实掌握学生的上网动态。阻止学生到网吧或游戏机房打网络游戏。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其打网络游戏的原因,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转移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兴趣,使其把精力都放到学习上来。

3、做家校联系的沟通者

成功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紧密配合,只有家校的教育步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对于有些同学沉迷网络的情况,我与家长多次联系,共同商讨对策,最终达成共识:严格控制这些同学的上学、放学的时间,使他们在家长陪护下使用家里的电脑上网,并做好引导、记录。经过许多努力,我们又开始见到了这些活泼、开朗的孩子,课余不再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渐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中来。

四、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班级建设

1、把握网络特点和学生心理,拓宽教育途径

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的学习比较自由,教师多出一些需要查找资料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一个人掌握的信息总归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完成一件事,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很重要。比如,我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成立探究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课题任务,并将其成果展示在班级展示台上,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好学之心。

2、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使网络为教育服务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应该遵循的准则。网络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学生走进网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网络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可以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认识网络,在主题班会上可以把一个个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歧途的事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们深刻感受网络游戏的危害性。还要告诉学生,网上交友聊天都是在虚礼拟的情况下进行,真假难辨,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网上交友不慎极易使自身利益受到侵害。

3、可以利用网络开阔视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利用网络辅导自己的学习。

要充分利用班级宣传栏、网站、广播、网络知识图片展览等形式,进行安全上网知识宣传,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德育引导,使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出现本身无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侮辱欺诈他人,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等。

总之,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也没有必要去阻隔。作为网络时代的班主任,应主动迎接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及时更新德育观念,优化德育环境,拓展德育模式,建构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班级德育框架。要与时俱进,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把网络用于教育和班级管理,选择教学效果好的德育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打开网络时代下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浅谈新闻标题制作的体会

浅谈新闻标题制作的体会

我曾经编辑过一篇稿件《好日子天天放在歌里过》,这条新闻在当年的好新闻评选中得到了评委的好评,《好日子天天放在歌里过》这则新闻的成功,使我想到了一位前辈的一句话“好的新闻标题可以点亮一切”。这篇新闻的镜头其实是一组唱山歌的家庭录像,因为有了好的标题从而成就了一条好新闻,此后的采访编辑中,我更加注重标题制作的摸索。
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大家已有共识,如何做好新闻标题更有诸多精辟论述,但在从事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我仍然感到我们的记者对新闻标题的制作缺乏重视。当然,这和新闻采写的特点有一定关系,新闻写作是截稿压力下的紧张劳动,记者是不能做“苦呤诗人”的,“两句三年得”那还怎么叫新闻?但我认为,这只能说明制作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实属不易,并不阻碍对优秀新闻标题的追求。
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新闻标题:“我县召开xx会议”、“xx领导到xx乡镇调研”、“我县公安破获一起xx案件”,这类标题是标题制作的最低层次,在这样的标题里我们看不到记者思想的闪光,这样的标题下一般都是一个格式化的新闻。如果记者在写作时转变一下,在标题的创作上下一点功夫,多费点脑筋,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新闻写作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概括能力是记者最值得珍视的一种能力。可以这样描述新闻写作的流程,从新闻事件概括出新闻主题,从新闻主题中再弃粗取精地概括出新闻标题。带着写好标题的思想,在下笔之时,我们就会想到要把最鲜活的东西放到标题里,那么,什么是最吸引人的,最想告诉观众的,并且又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呢?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会去反复思考,认真提炼新闻的主题、角度、由头。我一直认为,当一个好的标题新鲜出炉时,一个有特点、有洞悉力的新闻角度就会浮出水面。一条好新闻的完成不能少了锤炼标题这个环节。对标题制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会引领我们思路清晰、主题鲜明地去制作采写的新闻。我们可以把写好新闻标题作为写好新闻的进口或出口。没有斟酌新闻标题的过程,格式化地写一个标题,这样的写作过程很难有一篇好新闻。
前几天我们的记者采写了一篇题为《我县召开农村低保工作会议》的新闻,一个格式化的标题,一篇不折不扣的会议新闻。如果记者在写作这条新闻的时候注重标题的写作,这个题目是过不了关的。我们要在标题里传递什么信息,这个信息是不是观众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带着这个思维定式去着手这篇新闻,我们就会看到在这个新闻事件里,“贫困农民现在可以象城里人一样领到低保”才是大家最关心的,标题可改为《国家出台新政策,农民也可领低保》,虽不是一个拍案叫绝的题目,但较之前面的标题,后者可引起观众的关注,为了解农民如何领低保?哪些人可以领?领多少?观众会认真把新闻看下去。在对这条新闻标题的思考中,记者的思路会明晰起来,更准确地把握新闻的角度,跳出会议新闻的樊笼。
记者要重视标题的写作,而编辑对标题的制作更负有直接责任,新闻写作“快”的要求,使得记者确有想不到,看不到之处,我们在编辑稿件时要把标题的制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读稿件后,准确把握主题,对标题进行再审视,把自己放在普通观众的位置,这样的标题你会关注吗?不会的话,就要再想想,再改改。好的标题有时确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说是几个脑袋的接力。
标题不仅服务于自身这条新闻,同时新闻标题对新闻栏目的风格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受众层面的分化,新闻栏目除了传统的“主流风格”外,栏目风格呈现多样化。一个栏目的风格决定了新闻叙述的方式,标题作为首入眼球的新闻的标签,更要忠实体现着栏目的风格。拿我州黔南电视台的《黔南新闻联播》、《12在线》两档风格迥异的栏目来说,两类新闻的标题就会是两种写法。如:《入室抢窃一毛贼栽了》、《爱情公积金》、《劳动+头脑=致富》、《生日派对成传销窝点查你没商量》,这些近期播出新闻的标题,就是体现了《12在线》的栏目风格——在新闻里说故事、在故事里说新闻,这类标题语言上会更加生活化,口语化、通俗化,句式上不再要求过分的严谨。《12在线》这类节目的兴起,为新闻标题的写作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紧扣栏目风格,写出贴切的标题,同样是我们在新闻标题的写作、编辑中要予以重视的。
新闻标题的制作有时确实是编辑、记者的灵机一动,但更是编辑、记者深厚文字功底、敏锐的新闻视角、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标题的写作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我们创作出好新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五篇: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制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制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各种网络视频App兴起,给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一定的冲击,人们更加习惯通过新媒体接受知识和信息,对传统电视节目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要通过创新、融合,结合观众需求和时代特点,制作出全媒体适用的好节目,才能在新媒体时代下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和发展态势。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节目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越来越普遍,并且改?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人们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完成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接受,使得广播电视媒体逐渐失去主导媒体的作用。人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喜好随意点播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突破了时间与地点的制约。新媒体所具有的时效性、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这就要求电视媒体能够立足长远,树立前瞻意识,在新形势下秉承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电视节目质量,并顺应新媒体潮流,在媒体竟合趋势中展现竞争优势,发挥舆论领航作用。

一、传统电视相对新媒体的不足

(一)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较封闭,时效性相对较差

原因是传统电视节目受到相关法规政策,制作时间等的限制,其内容形式相对俗套,电视节目的播出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并且受到审核制度的制约,所以无论在时间上和内容上电视报道均相对滞后。而新媒体则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发布出去,无需通过复杂的程序。同时,由于网络制作团队不像电视制作人员,需要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学历考察,网络制作团队主要以草根形式为主,其更加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对网络事件和流行词把握更为恰当,而且由于网络传播速度更快,可以及时接收到受众的反馈,根据受众意见进行节目调整,更加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反之,电视节目形式相对死板、题材比较老套,很难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二)传统电视节目的互动性、灵活性相对较差

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最大的功能是发布,与观众的交流也仅限于现场互动和观众反馈。而新媒体让所有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能让所有人看到其他人的观点,这就极大地发挥了互动性,也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社会功能。同时,利用互联网收看节目还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受众能够结合自己喜好随意选择节目,而不用再像通过电视收看一样,忍受没有休止的广告,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传统电视的信息量相对较小

受限于播出时长和栏目板块的划分,电视节目中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发布出去,而只能挑选具有重大意义或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出。

(四)电视媒体的广告会因为政策等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

电视媒体的广告会因为政策等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很多广告无法进入电视的投放宣传平台,导致了许多的广告运营商将广告投放到了新媒体上,这也就导致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以及经济效益持续降低,对电视台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

目前关于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着新兴业务、产业政策影响等问题开展。其实,真正对新媒体下的国内电视节目的制作带来挑战、机遇,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方面分析的却相对要少一些。事实上,影响电视节目制作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非资金和技术,关键在于综上所诉的分析。而对于这些原因来说,其形成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目前却已构成了国内电视节目制作产业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

二、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制作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创新意识

新时期无论是对观众需求的把握,还是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践行,以及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占据主动,都需要电视媒体以节目质量作为基础和保障。电视媒体应当创新制作理念,努力在节目的内涵和深度方面下功夫,在媒体同质化竞争的今天,善于另辟蹊径,选取有代表性的节目题材,并在节目中充实文化内涵,体现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从而使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与启发。电视编导只有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可在创新思维、习惯思维统筹融合的基础上,解决电视作品创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整顿现有思维,创造更为优质的作品。同时,电视编导还应加强创新意识,利用创新意识对节目类型、观众需求、观众喜好、节目风格予以综合拟定,从而使电视作品达到最佳效果。

(二)以节目编排为前提,强化自身竞争意识

竞争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个人、团队进步的原动力,而电视编导也应不断强化自身竞争意识,以此实现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延伸。顾名思义,创新节目即为对传统节目模式、框架、多种风格的摒弃,又以独特性在诸多竞争节目中脱颖而出。对此,电视编导应积极响应新媒体下节目创作竞争的号召,通过反复推敲和实践的方式,营造差异性、完美性创作效果。换而言之,创新作为电视节目的灵魂,电视编导应在节目编排环节对其各项指标予以精准思考,依据时代优势及特点,将创新思维融入电视节目,以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价值的目的。

(三)分析观众心理和需求

电视编导对作品的创作与解读,应以受众的精神需求为前提,即在作品创作前,利用市场调查的方式,对受众节目需求和精神需求予以综合分析。其原因在于任何作品的创作均应以明确的目标、清晰的任务为导向。优质电视作品既是对视觉美感的营造,又可以从内涵及品位的层面稳抓受众心理,以满足受众的观赏需求以及为受众提供一种价值向导。总之,了解受众需求属于电视编导的创作动机,只有真正意义上对创作动机予以精准把控,方可创作有价值的电视作品。

(四)借鉴新媒体思维,运营电视媒体

新形势下媒介间的竞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电视媒体也要善于把握时代潮流,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转型与蜕变,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寻求突破。比如,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与选材时,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筛选观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而作为切入点,给予深刻的解读和分析,体现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优势;将赛事、晚会等独特的品牌节目剪辑成3-5分钟的微视频或短视频,便于网民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观看。另外,还可以在节目筹备时就预先考虑与网站、客户端的互动,从内容、形式、宣传营销等方面全面对接新媒体。

(五)借力新媒体,增强电视品牌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电视媒体不能为了提高收视率,就对时下一些热点信息盲目地选用和跟进,而是应继续坚守电视的品质、品格和品位,注重节目的社会效益及社会影响力,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节目,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品牌节目的影响力,维护电视媒体的权威性,继续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比如:电视媒体可将新闻、科教、文化、教育、公益等领域的品牌栏目,利用新媒体传播到网络,形成讨论热点,力争在互联网舆论战中抢占制高点,传播先进文化和正能量,抵制恶俗之风,维护电视媒体的形象。

(六)借鉴新媒体,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模式相对单一化,长期困扰着现代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必须突破单纯的广告经营模式,尽快分散风险,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我们在制作的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在转移经营战略发展过程中,很多电视传统媒体延伸了价值链条,并且拓展了发展空间,但是仍有很多宝贵的产业发展资金盲目地投向了与之无关的领域。比如,近年来部分电视节目中投资了房地产业、会展业等,投资的盲目和无序多元化,导致电视传统媒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资源分散。虽然短期内可能会获得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因与主业相去甚远而容易加大投资风险。所以应当进行合理的创新,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尽快回归到电视媒体的范畴中来。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选择与新媒体技术能够有效融合的环节作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集群效应,构筑和完善产业链条。尤其是新媒体业务的出现,使得市场风险以及诱惑性更大,对此采用多元的电视生产经营模式更能准确把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主线。

总之,随着新媒体的盛行,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对电视的依赖性不断下降,电视的受众群体逐渐趋于老龄化,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收看,随着赞助商和广告主的大量流失,电视台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电视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真正实现与时俱进,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起到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同时,在节目内容的设计和制作中,也要发挥其专业团队的优势,借鉴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为电视节目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陈杨天惠,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及对内容传播的影响[J]现代试听,2014(10):22.[2]吴勇飞,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如何转型升级[J].传媒论坛,2018(2):81.[3]胡晓平,新媒体视野下如何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思维能力[J].新媒体研究,2017,3(1):98-99.[4]吴灿平.电视和新媒体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融合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