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法制安全教育教案(样例5)
编辑:明月清风 识别码:24-1081827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8 01:43: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法 制 安 全 教 育 教 案

教学目标:

A层:大致了解法制常识,尽量保护自己。B层:基本理解常用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C层:知道与生活相关的安全知识,会在不同情况下应用和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有关安全的一些常识 教学难点:在发生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天有不测风云,生活当中也充满了一些意外。安全第一,自己的生命健康总归是第一位的,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一.

1.生活当中有哪些意外情况,或者在哪些方面,我们要注意安全?A(个别+补充回答)

比如有:火灾、用电安全、煤气中毒、交通事故、突发病症,遇见被偷被抢等等。

2.遇见这些紧急情况我们能不能慌张?A应该怎样才对?B为什么?C 不要慌张,在情绪上要镇定,因为越是慌张,对事情的处理其实越不利。二.接下来,我们逐一看遇见紧急情况如何处理。

1.案例情景1。隔壁邻居家着火了,烟雾很浓。而且有蔓延的趋势。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讨论回答)B 方法:1.打119火警电话。讲清楚自己的地点,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在什么路附近。在消防车还没有到来之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如果火势蔓延了,千万不要只顾着财物,可以拿湿毛巾捂嘴巴,千万不要坐电梯,也不要轻易跳楼等。如果火势不大,要学会一起用消防设施灭火。但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2.用电用煤:情景2.小名用电时候不小心,触电了。怎么办?(讨论回答)B 3.如果还和电器接触,千万不能拿手去碰,要拿干的木头挑。然后立刻打120急救电话。4.案例情景3:半夜起来,忽然闻到煤气味道,怎么办?C小组讨论回答 5.首先:能不能开灯?千万不能。然后,立刻开窗通风,关掉煤气阀门。第二天请人来检查煤气管道。

6.案例情景4.遇见被偷被抢,你应该怎么办?C小组讨论回答

老师提示:分事前和事后两种情况。前提:要因地制宜,在保证自己安全情况下与歹徒周旋,要智勇双全。当时发现,要大声呼喊,恐吓歹徒,请求周围人的帮助,利用时间,及时拨打110报警,事后,可以去公安局报案或者拨打110求助。

7.案例情景5.:自己突然感到不舒服,仿佛要晕倒,或者周围有同学突发一些突发疾病。A B讨论回答,补充回答。

8.首先要暗示自己,要镇定,不要惊慌,尽量让自己坐下来,向周围人求助。如果是其他人,要及时拨打120求助,在救护车没有到来之前,也要因地制宜进行抢救,向附近人求助。9.过马路和骑车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A B 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道。骑车要慢一些,不要飞跑,不要和机动车比赛,不要骑到机动车道上,不要一边骑车一边听音乐,不要三五成群一起走。三.请同学复述发生以上情况怎么办,请同学讲讲自己有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和经历,或者听到的,看到的,都可以。B C 四:生命可贵,希望大家记得以上各点,以防万一,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1):防火自救

课题1:用火安全(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

方法: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家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

1、分清灭火器上的标识

2、了解灭火器分类

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区分火灾类别,牢记灭火方法

I、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I I、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I I I、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具。

(四)安全用火

1、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

2、发生火灾的原因

1.1厨房用火不慎 1.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1.3吸烟不慎 1.4小孩玩火 1.5人为纵火

3、提高安全用火意识(燃放烟花、郊外野炊、实验室用火、在学生中开展禁烟活动、)

(五)灾害面前不旁观、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作业:

参照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开展家庭火灾隐患调查活动

课题2:防火自救安全教育(一)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汇报家庭火灾隐患调查结果强化安全意识。

(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a)制作逃生路线图

b)制作逃生路标

(五)深入学习火场逃生十三诀(p-65)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六)组织学生研究探讨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p-72)

三、作业: 制作一期防火自救的墙报。

课题3:防火自救安全教育(二)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体验逃生过程,增强逃生意识。

二、教学内容:逃生演练

1、学生统一身着运动服、运动鞋。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察看逃生线路。

5、教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三、小结:略。

四、作业: 准备开展消防宣传日的材料。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2):搞好环境卫生好处多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搞好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为他们规范自身的环境卫生行为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内容:

搞好环境卫生有五个方面的好处

1.有利于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3.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4.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有利于提高国家声誉,促进对外开放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搞好环境卫生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搞好环境卫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揭题

搞好环境好处多

二、学习两点好处:

1、有利于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事实证明:

①环境卫生好、发病率低

解放前,人均寿命不到40岁

而今,人均寿命77.9岁多

②党和政府重视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师: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清洁宜人的环境中,人们工作和学习易于集中思想,少出差错,效率提高,反之工作效率不高。

可知:

安静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多彩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好学上进,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联系身边实际事例进行交流

谈搞好环境卫生的好处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搞好环境的好处

2.揭题

二、继续学习搞好环境卫生的3点好处

1、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师:科学家说:“世界上没有绝对意义的废物,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数据表明:

回收废铁,可制造130多万千米铁轨,可绕地球4圈,或生产1.3亿辆载重汽车。

回收废铁,可供全国大、中、小学生使用一年。

2、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师:教育学生做文明公民,遵守”七不规范“

3、有利于提高国家声誉、促进对外开放

师:提问:

巴东县城的环境怎样?

你看见的环境又是怎样?

城市的市容市貌,卫生状况、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反映城市居民的文化修养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

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3):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

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讲故事,唱歌,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从思想上懂得生命的可贵,行动上学会珍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方法】和谐教育,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讨论。

【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装扮了美丽的世界,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 相关爱,由此老师想起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这首歌的优美旋律和动人故事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特意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多媒体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这首歌好听吗 谁来说说这首歌能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

师:非常好,上节课我们学过,我们应该珍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过,我们也知道,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所以,我们在珍爱其他生命的同时,更要珍爱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首先,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完之后谈一谈你的感受。(多媒体播放:《 伐木工人的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谁能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受(找两个学生谈感受)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非常好,应该说,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多媒体显示: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师:老师还想问个问题,对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你是如何理解的 难道仅仅是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吗(学生回答)

师:对,我们要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也不放弃他人生的希望,那么,除了刚才我们听过的伐木工人的故事,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关于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故事吗(找3~5位学生举例)

师:这几位同学举的例子都很好,我补充一下,白血病患者与病魔做斗争,是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11.3衡阳大火中的20名消防官兵为救他人的生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不放弃他人生命的表现。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中的这些人,在身处逆境,甚至绝境的情况下都能做到永不放弃生的希望,那么我们自己呢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项技能测试,看看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求生技能如何。

(多媒体显示: 技能测试题)

师:这里有4个题,我想请4个同学到前边来抽题并回答,要求至少说出三种求生的方法。(4个学生到前边进行技能测试)

师:好,看来我们这几个学生求生的技能都挺高的,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同时也向他们的积极参与行为表示感谢。

师:还记得吗 上节课我们布置的第一项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亲情的故事,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讲故事《父爱安全网》)

师:这故事真的很感人,相信大家都已被这种伟大的父爱所感动。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得到许多人的关爱,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谁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去爱他们的(找一组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陪爸爸聊天,给妈妈倒水等虽是一件件小事,但却是爱的开始,我们应时时处处去感受亲人的爱,去表达自己的爱,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应该肯定和尊重。(多媒体显示: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肯定,尊重自己的生命呢 现在,请大家欣赏同学们自己编的两个小品,看看两个小品分别说明了什么。(4个学生表演2个小品)

师:感谢4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回答。同时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学生举例)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刚才我们举的这些都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希望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珍惜时间,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其中也包括残疾人的生命。老师这里有4个残疾人的相关介绍,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他们的名字。(老师读提示,学生抢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4人的照片(多媒体显示 :张海迪,霍金,海伦.凯勒,贝多芬的照片)。

师:谁能说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3~5个学生说共同点)

师:很好,他们的身体都是有残疾的,但他们的意志都是坚强的,他们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都超越了自我,延伸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说到这儿,老师想为大家布置一项作业(多媒体显示:作业――搜集资料,思考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布置的第二项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生命价值的名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的人生箴言,现在我们开展一个竞赛,男生发言,男生将获得一个笑脸,女生发言,女生将获得一个笑脸,一会儿我们比一比谁获得的笑脸多。(多媒体显示:赛一赛――学生竞赛)

师:好,时间到,老师很高兴,同学们非常踊跃而且说的都很精彩,但是,有比赛就会有输赢,这次比赛,男生取得胜利,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其实,为社会多做贡献就是延伸生命的价值。(多媒体显示:三,延伸生命的价值)

师:的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让后人受益无穷,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就得以延伸,更有许多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和追念,他们的生命价值获得了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教师总结:(多媒体出示:本课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 3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多媒体显示:内在联系)

师:应该说,到这里,《珍爱生命》这一课就全部学完了,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今天也特意拿来请大家欣赏,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同学为大家朗诵《珍爱生命》(学生配乐朗诵)。

师:××同学的朗诵非常精彩,是啊,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味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位朝阳与落日的从容,不管是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让我们一起珍爱我们的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最后,让我们在充满爱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多媒体播放《让世界充满爱》师生一起唱)

一、课题: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四、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五、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法”伴随着我们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1、法制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法律知多少?

1、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2、孩子犯了罪少判几年行吗?

案例1:

事情发生在南关西四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1、提出问题:

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2、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

(问题1学生自由讨论,问题2展开辩论(汤静华主持))

3、用法判案:

4、启示一:

希望青少年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了解年龄的法律意义懂得在自己的年龄阶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是非曲直的识别能力,对行为举止的自控能力,要让自己的行为既为本人负责,也对家庭和社会负责。案例2:(略)

1、根据案例现场模拟法庭:

(邓名智主持)

2、谎言构成伪证

3、实话实说

4、启示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由于不同的原因出于不同的目的都会撒谎,有时善意的谎言能使坏事变成好事,但我们撒谎的时候不能违背道德尺寸,我们也不能用我们心中的尺和天平去衡量每一件事,必须遵从法律的约束。

(2)青春的代价,(3)惊醒梦中人

案例3:警钟为谁而鸣(略)

启示三:

(三)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

(四)“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需要法律,我们呼唤法制。

(全班同学朗诵《呼唤法制》)

(五)结束语:学法更要学会做人„„。

(六)作业:学法所感所悟(周记)“青少年法制学习”刻不容缓

一、导入

谈到小明为泄私愤竟纵火一事,此案审判长、龙岗法院的侯庆山法官认为,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偏执性,处理问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从这一点来说,本案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据了解,小明只有小学文化。据他的老师介绍,小明是个个性很强、很有孝心、不善言表的学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曾主动提出停学。社会知识欠缺和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在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触犯了法律竟然不自知。侯法官认为,小明是犯了罪,但他主观恶性并不大,社会危害相对较小。对这样的未成年犯罪人群,在严肃审判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进行深刻反思,使他们能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美好人生。除司法工作人员应对其帮教外,家庭、学校、政府以至全社会都有义务来关心、帮助、教育他们,尽力将其改造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日前记者从某市公安局获悉,在8月25日至30日一周,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突出。近日在该市的石景山分局和东城分局先后在三天内打掉了两个盗窃犯罪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其中7名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8月中旬,朝阳分局连续打掉两个骑摩托车抢夺作案的犯罪团伙,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破获骑抢案件24起,被抓获的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6人不满16岁,有2人是在校学生。为此,警方呼吁,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专家指出,初始犯罪年龄与犯罪率有很大关系。11岁开始犯罪的为65%;12--15岁开始犯罪的为54%;16--21岁开始犯罪的为46%。成年犯罪中早年发生犯罪的比成年后开始犯罪的多七倍。理论上来说,预防好青少年犯罪,可减少6/7犯罪。今年1--5月份,在校中学生犯罪情况(含职高、寄宿、中专)共计25件、41人,其中未成年人32人,成年人9人,女性5人,占整个未成年人犯罪的25%。占所有案件的2.19%。学生主要集中在职高、寄宿学校。涉嫌犯罪的职高生有20名,寄宿生有10名,中专生有4名,普通中学生有7名。

犯罪类型多为抢劫、寻衅滋事等,没有高智商犯罪,基本没有预谋。地域相对集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多相识。抢劫物品多为随身听等小件物品,也有手机。校园内、学校附近犯罪的比较多。分析犯罪原因: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相当薄弱。

2、青少年法制教育应当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因为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懂法守法是“做人”的底线。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也是千家万户和老百姓关心的大事。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法制教育,培育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也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丰富青少年一代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工作。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挑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这种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的伟大复兴中,青少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他们的法律素质如何,不仅是关系各种人才整体素质的高低问题,而且也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总书记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个五年普法规划中,都将青少年列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劳动者;造就一大批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合格人才,担负起兴国强国重任。

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进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它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就为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也包括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问题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制教育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也有文化知识的成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引导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我国青少年所占人口比重很大,仅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就有两亿四千多万人,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青少年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程度加剧,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应当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学法、不懂法,法治观念淡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 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需要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增强明辨是非,抵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以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个案分析

(一)宿舍偷窃

付*,男,202_级学生。

该生于 202_年4月28日晚在学生宿舍偷窃同学的手机一部。鉴于该生事发后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较深刻的检讨,根据《深圳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修订稿)》第八条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付*留校察看处分。

案例分析:付*趁同学已睡觉之机,见某同学的手机就放在书架上,顿起贪念,”顺手牵羊“将其占为己有。事发后,该生在悔过书中写到:”偷东西,表面上看是我个人品质的败坏,但深一层看,它会造成许多其它不良影响:第一,这种行为影响了我和同学们的感情和彼此之间的信任;第二,造成校内的不良反应。一些同学会以此为戒,而一些同学则可能会仿效我,就像我当初一样。所以在此,我衷心希望有这方面想法和行为的同学不要抱侥幸心理,天网恢恢,是逃不过法眼的。要以我为戒,记住: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付同学的教训是深刻的,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不注意世界观的改造,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很容易抵抗不住诱惑,作出违纪甚至犯法的行为。偷窃是违纪犯法的行为,可因作案价值的大小和情节的轻重不同而受到纪律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二)案例:争执打架

张*,男,202_级学生。202_年10月7日晚饭时间,该生在深圳大学荔山餐厅一楼与管理学院学生李**发生争执,其后,张*出手打了对方。事发后,该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较深刻的检讨,多次看望了对方并道歉,及时承担了对方的医疗检查费用。该生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本应严厉处罚,考虑到其认错态度较好,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经研究,决定从轻处理,给予张*记过处分。

案例分析:像张同学和李同学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争执,继而动武,实属不智。生活中难免有点磕磕碰碰,互相礼让也就过去了,实在过不去了,也应通过正常途径加以解决。

高校扩招使更多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面对暂时存在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的拥挤现象,学校会尽最大的努力加以改善,同学们也应加强自律,互谅互让,珍惜学习机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与此同时,为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行有目标、做有规范,认真学习学校有关学籍、学位、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条例和规定,也应是每一位同学的必修课。

(三)案例:盗用上网账号

李**,男,1999级学生。该生盗用他人上网账号,致使他人经济损失达数百元,并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秩序。鉴于该生事发后能主动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学院对该生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案例分析: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应坚决不做侵犯别人或集体利益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除遵守国家规定的制度外,还应遵守公用机房的规章制度。在校内上网,为了杜绝和避免账号被盗用,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查询网络流量,可尽早判断账号是否被盗;

2.经常修改密码,不应采用生日、学号、电话号码等数字信息作为密码,密码应包含字母、特殊字符和数字,长度在6-8位;

3.勿将密码授予他人使用或多人共同使用同一账号;

4.在使用公共机房计算机上网时,要特别注意账号及密码安全,切勿保存密码,离开时关闭浏览器。

互联网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影响越来越大,成为联系全社会的共同纽带。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像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爱护计算机网络,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202_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全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标 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同学们,请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网络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训是惨痛的,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每个同学都应该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自觉主动接受法制教育,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法律知识检测

A、判断题

(1)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用专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3)社会保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

(4)国家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见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

(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保护。(√)

(6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B、单项选择题

(1)这幅漫画中父亲的行为是(A)

A.不依法履行家庭保护的义务

B.要求儿子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C、确保儿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D、在履行对儿子的教育义务(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B)

A、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

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C、未满20周岁的我国公民

D、未满22周岁的我国公民

(3)有的家长规定,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不给读书,帮做家务。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A)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4)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是指(C)

A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一般不要去 做

B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D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5)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给予(A)

A、特殊保护

B、特殊关注

C、特殊照顾

D、特殊援助

C、多项选择题

(1)据报载,洛阳市3名小学生在金某违法经营的电脑游戏厅打游戏机时,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用刀杀害。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金某死刑。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ABC)

A、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未成年人既要依法自律,又要学会自我保护

C、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D、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应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2)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初中的家长推上了被告席。对这一案例的正确说法是(BD)

A、子女上学与否是家长的权利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乡政府不应该干涉家庭关系

D、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3)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表现在(AC)

A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B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

C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D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4)下列事例中属于违反学校保护规定的有(AC)

A 某小学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对成绩差的学生在其课上摆上“差生”的标牌

B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C 某校校长仍坚持让学生在已是“危房”的教室中上课

D 某校校长规定每学期要给学生进行一次体检

(5)广西某彩灯厂私人老板多次派专人到农村招募未成年人做工,数十名未成年人离开父母、家庭,挤住在脏乱的工棚中,每天工作16-17小时,他们中最小的只有8岁。此案(AB)

A 彩灯厂老板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社会保护的规定

B 这些童工的父母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

C 这些未成年童工都是自愿的。老板付给他们工资,说不上老板违法

D 有的童工的父母说,家里穷,让孩子自己出去闯生活不是什么坏事(6)在加强来自社会的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ABCD)

A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 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C 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D 要依法自律

(7)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打骂,是(ABC)

A 违法行为

B 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C 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D 严格要求,不违法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观看一个动画,主要内容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一: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案例1.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

晓雪今年17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赌博,观看色情淫秽录像,甚至夜不归宿。

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违法

例2.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3.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五)社会实践

结合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

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教育目标:

1.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预防青少年犯罪,3.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方式和方法:学生主持,加以学生表演等形式

1、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1.案例一:

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

2.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

3.请学生指出所知的违法行为

4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5.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

2、预防青少年犯罪

1.案例二、三、四

案例二:

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而小伟却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终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案例三:

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小心打在同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撕打,被同学拉开。10月18日中午12点多钟,闵某约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里,并用削笔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饶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案例四:

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了。该校钟某刚好路过,他拾起钢笔回班上课。林某的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林某得知钢笔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是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

2.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2)感兴趣,3)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4)不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6)考试时进行抄袭,7)对考试结果不8)以为然,9)留级也无所谓;10)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11)劳动懒散,12)上课思想不13)集中,而14)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15)经常迟到、早退、旷课,16)厌恶学校生活,就会越来越不20)愿意回家:21)心理方面有变化,22)如精神恍惚,23)17)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18)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19)

情绪波动,24)举止反常,25)心神不26)定,27)东张西望;28)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29)甚至怀有敌意,30)恶语顶撞,31)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32)看笑话;33)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34)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35)法3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38)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39)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40)修边幅甚至肮脏,41)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42)道德品质起了变化,43)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44)爱说空话、大话、假话,45)从谦虚变成傲慢,46)从斯文变成野蛮,47)喜欢逞能,48)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49)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50)背后却胡作非为;51)结交不52)三不53)四的人,54)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55)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56)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57)惹是生非,58)遇事便大打出手,59)惟恐天下不60)乱;61)过分追求物质享受,62)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63)良行为习惯,64)如抽烟喝酒等。

3、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1.预防犯罪的一些措施

2.学一点法律知识

3.不4.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5.不6.结交不7.良的朋友

8.不9.看黄色书籍

4、作业

你从今天的班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以此为题写一篇周记。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未成年人的涵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教材中所给的小字资料、小栏目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 行为的人,36)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不开法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讲述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如果理解、掌握了此内容,也就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精神。教法建议

教师首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入手,说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特殊性,证明他们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平时自己对现在或以往学生的了解、观察,特别是结合一些典型的正反面事例来讲述,这样可能更具针对性,更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便于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法院或者上网调查近年来本校、本地区范围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或事例,已备课上使用。使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本框知识的理解,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讲,可能更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些。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见扩展资料)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板书)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见扩展资料)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年份 犯罪比例 以1987年为100 备注

1987年 1991年 1997年 13.6/万 21.9/万 30/万 100% 161% 220%1

另: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小结:(用课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 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作业:学生以周记形式,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

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法律知识检测

A、判断题

(1)保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表明我国用专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3)社会保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

(4)国家专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见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保护。(√)(6)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B、单项选择题

(1)这幅漫画中父亲的行为是(A)

A.不依法履行家庭保护的义务 B.要求儿子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C.确保儿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D.在履行对儿子的教育义务(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B)A、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 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C、未满20周岁的我国公民 D、未满22周岁的我国公民

(3)有的家长规定,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不给读书,帮做家务。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A)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4)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是指(C)A、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一般不要去 做 B、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D、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5)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给予(A)A、特殊保护 B、特殊关注 C、特殊照顾 D、特殊援助

C、多项选择题

(1)据报载,洛阳市3名小学生在金某违法经营的电脑游戏厅打游戏机时,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用刀杀害。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金某死刑。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ABC)A、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未成年人既要依法自律,又要学会自我保护 C、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D、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应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2)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初中的家长推上了被告席。对这一案例的正确说法是(BD)A、子女上学与否是家长的权利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乡政府不应该干涉家庭关系 D、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3)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表现在(AC)A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B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

C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D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4)下列事例中属于违反学校保护规定的有(AC)A 某小学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对成绩差的学生在其课上摆上“差生”的标牌

B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C 某校校长仍坚持让学生在已是“危房”的教室中上课

D 某校校长规定每学期要给学生进行一次体检

33(5)广西某彩灯厂私人老板多次派专人到农村招募未成年人做工,数十名未成年人离开父母、家庭,挤住在脏乱的工棚中,每天工作16-17小时,他们中最小的只有8岁。此案(AB)A 彩灯厂老板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社会保护的规定

B 这些童工的父母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

C 这些未成年童工都是自愿的。老板付给他们工资,说不上老板违法

D 有的童工的父母说,家里穷,让孩子自己出去闯生活不是什么坏事(6)在加强来自社会的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ABCD)A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 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C 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D 要依法自律

(7)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打骂,是(ABC)A 违法行为

B 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C 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D 严格要求,不违法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观看一个动画,主要内容是: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一: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案例1.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

晓雪今年17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赌博,观看色情淫秽录像,甚至夜不归宿。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违法

例2.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

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3.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五)社会实践

结合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

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中学生有些什么希望,中学生应怎样配合司法保护。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班上进行交流.法制教育----模拟法庭

一、目的: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使其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引导其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二、准备工作:1.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和原因,寻找案例,并组织同学以案例模拟法庭审讯。

2.针对该案例,收集有关方面的法律知识,并请教清远市法律界人士有关方面知识。

三、活动程序:

活动内容

活动对象 1发言

主持人 2模拟法庭

同学 3案例分析

主持人,同学 4总结

班主任

四、具体内容:

1. 主持人发言:

同学们: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就应当遵循圈子里的规则,也就是要做到知法、守法、护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青少年,已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一个案例。2. 模拟法庭:

被发觉而屡教不改。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发展到勒索、抢劫小学生的钱物。因一次没钱上网在暗巷抢劫一名小学生的钱----人民币一元,并致其受伤,构成抢劫罪。

3. 学生讨论,分析案例:

① 主持人再次讲述案件经过 ② 黄嘉嘉同学详细分析该案件

③朱俏怡同学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从而道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法制意识淡薄

④陈静仪、沈凤媛、冯君贤等同学发表对该案件的看法及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看法。

⑤主持人总结该案例教训。

⑥班主任总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

审讯案例;张三因沉迷网络,骗取父母、同学的钱去上网,后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且要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法制观念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授课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授课内容: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

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也不归宿;带管制道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小结: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

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活动形式:小品、比赛、小快板、游戏等。活动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好!“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踢球》——

小品表演:剧1(人物:A、B。时间:放学路上。准备:足球、书包、划分路界线。B走在前面,A走在后面)A:哇,好漂亮的球,啥时候买的? B:前天,是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A:借给我跟踢吧,只要十分钟。

B:现在?

A:对呀,怎么样,舍不得你的“心肝宝贝”。B:这可是在公路边,不行呀。

A:没关系,我只在这路边踢,不往路中间踢。B:好吧!(A、B踢球两个来回)A:看球!(球被踢到公路中间)B:怎么办?我的球…… A:没关系,我去捡。

B:算了吧,那么多车,来来往往,我怕……

A:怕什么,你等着。(翻越栏杆,向公路冲去,恰好一辆车路过……)师问: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指名说)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

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课件出示)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但是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

小品表演:剧2 C1:(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我,你李叔叔。

C1: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C1:(开门,让D进来)

D:(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C1:(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D:(嘿嘿一笑)来……拿——钱。C1:(大吃一惊)

D:(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C1:(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B剧中另外一个同学是怎样做的。小品表演:剧3 C2:(读白)多么快乐的星期天,我独自一个人在家,所有作业已做完,这可真开心呀。(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

D:我,你李叔叔。

C2: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东西的。

C2:(动脑筋想)既然是我爸爸让你来的,那你说我爸爸是什么样儿。D:嗯,嘴巴大大的,眼睛圆圆的,鼻子高高的,这样。C2:有络腮胡子吗? D:没有。C2:戴眼镜了吗? D:戴了。

C2:哦,你是来拿公文包的吧。D:是的。

C2:那你等着,我去拿。D:哎,你开门呀!

C2:(走到一边)哼,肯定是个冒牌的,我爸爸从不戴眼镜,而且,今天早晨我明明看见他拿着公文包上门的,让他等着吧,他要是再叫呀,我就拨110。

师问:看了这两个表演后,你认为哪一次的同学做得对呢?对在哪里?如果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小结: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多答答话,刚才A剧中的小朋友就吃了这个亏。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兴,这样的喜事,真该放串鞭炮,庆贺庆贺。

但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请听快板—— 快板表演:剧4(人物:E、F)(课件出示)合:节日到,真热闹,小朋友,放鞭炮; E:柴草旁,屋前后,严格禁止放鞭炮; F:点炮引,要用香,别用火柴打火机; E:哑炮未响别去拿,伤了自己损失大; F:冲天炮,危险大,引起火灾害人家; E:别拿拉炮对着人,免得炸己又伤人; F:放鞭炮,害处大,最好自己别放它; E:有的城市已严禁,我们带头来执行; 合:来执行!

师说: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消防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消防知识抢答赛。(课件出示)

(1)电器线路破旧应该怎样?(及时修理更换)(2)电路保险丝烧断,用铜线代替对吗?(不对)(3)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火警119)

师说:刚才的同学都很聪明,对消防的知识也掌握好。下面请你们几位总结一下安全小知识,看看我们应该掌握了哪些安全知识?(9人站成圆弧形)安全警句朗读:剧5(每人一句)(课件出示)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道路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从小养成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法则的良好习惯,珍惜生命,开展“小手牵大手”的活动,从而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

2.用形式多样的节目让学生们寓教于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召开日期:

202_-202_学年度。

三.具体过程:

1.会前由班干部商议节目内容,整个主题班会由抢答题、小品、独奏等连成一体,班干部分工组织实施。

2.会中由班干部做主持人,按照事先安排进行各项活动。

3.会后由班主任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之处。四.效果评价

1.由于这是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故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特别是抢答题出现争先恐后的回答场面,起到了一定的法制教育效果。

2.又由于是中预年级的学生,经验缺乏,考虑不周,有些节目明显粗糙、幼稚,所提问题亦不无谬误之处,这有待以后老师经常性的点拨指导。

综合实践法制教案

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

交通安全,一个关涉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

1886年,当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人类在向现代文明迈进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一个活蹦乱跳的躯体在一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一百多年来死于车祸、伤残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触目惊心,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让人扼腕叹息。

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需要文明的交通环境,人们的生活、工作需要安全、顺畅、有序的每一天。

车轮下真实的死亡报告,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惊和痛心,更重要的是警醒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悲剧?是对交通法规的漠视,是交通违章当你因为路口没有车辆而在红灯下穿越马路,你是否想过你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当你驾车在路上抱怨行驶太慢,想超过前面的车辆,你是否记起每

年有多少司机因违章超车而命丧黄泉?当你抱怨规定太多,交警太严,你又是否想过,如果不是这样,这份车轮底下的死亡报告还将带给人们多少的震惊和血腥?

交通规则并不复杂,只要稍加用心,谁都能熟练掌握,关键只是在于你是不是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生命是可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有些人未必有保护生命的安全意识。走在马路上稍一留心,就会看到交通违章现象比比皆是:就有那些司机面对那如血染成的红色警告,宁抢一秒,也不愿等三分;就有那些赶路者无视带有红袖章的交通协管员,横穿马路,把自己的生命当成儿戏;就有那些“勇敢”者在开怀畅饮之后,开着车潇潇洒洒地穿行于人流车海之中,而最终酿成大祸。远的不说,仅在202_年度,我国共发生了72万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在事故中总共约有55万人受伤,是1991年海湾战争中死亡人数的3倍多,而死于交通事故的,是海湾战争中死亡人数的3/5。看到这些个冷冰冰的数字,该警醒了!我们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已经太多!而大大小小的事故,一句话归总,都是出于违章。违章,并不是因为他们无知,而是因为他们疏忽,是他们的麻木和对生命的冷漠。正因为疏忽,导致了太多完全可以避免的伤亡和损失;正因为疏忽,导致了太多原本幸福家庭的破碎和痛苦。一次次血的教训,应该唤醒那一颗颗顽固的心;一次次痛的展示,应该让违章者有所收敛。

同学们,每天的太阳是您的,晚霞是您的,健康是您的,安全也是您的。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想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交通秩序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让我们共同生活在交通有序,安全而又轻松的社会大家庭里,共同撑起一片和谐、安宁、幸福的蓝天让孩子快乐地玩耍,让司机安全地驾车,让行人安心地行走,让我们的世界真正地变成没有车来车往的人间天堂!

第二篇: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法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交通安全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安全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3、通过对学生行路、骑车、乘车等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4、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一)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便搭乘过往的车辆。

3、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二)课堂发言

1、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路上经历,让他们自己表述存有安隐患的地方。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2、请同学们自己发言相互评议谁在要路上做的好,谁做的还不够。

3、今后该怎样做。

二、食品安全

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家请看。(给学生看图片并讲解,还可以出示相应的政策),那么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都应该注意什么呢?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3、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是否有腐败变质。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4、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5、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7、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三、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

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四、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

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首先:自己不能玩火。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再次:要知道报火警电话:119。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五、防溺水

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同时,发现有溺水事件发生要及时报告大人,不能自行下河、水库等救人,因为你们还不具有救人的能力。

六、结合实际进行防止高楼坠下、误服药物中毒等教育。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教育,今后我们还会学更多安全知识,这样对你们有很多的好处。

八、作业:

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然后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和讨论,好吗?

第三篇: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王场初中:张孝琼

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二、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三、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五,六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主要内容:(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学会断案

案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五)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基本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基本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六)班主任小结

第四篇: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五: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五,六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 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案例: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四)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五)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指出:“教育孩子们从小学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要学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无罪,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对方报复,干脆自认倒霉”的错误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报复”的错误做法.总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我保护,而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这里所说的组织,一般是指侵害发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其中有的街道,区县还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加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由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社会治安和人员活动等情况熟悉,这些组织就会依据法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及时妥善地处理解决未成年人受侵害的问题.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破坏社会治安,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盼望通过综合治理和“严打”使社会稳定,中小学生受到保护而健康成长.群众的眼睛雪亮,智慧丰富,威力无穷,不断涌现出保护少年儿童,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干部.所以当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时,要千方百计地求助身边的群众,共同来对付坏人.当群众勇敢而义无反顾地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违法犯罪分子将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遭灭顶之灾.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勇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毙,不能让坏人为所欲为,这是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必要前提.但是,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违法犯罪分子时,更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存自己.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说:“要想抓住狐狸,就得比狐狸狡猾.”《鸡毛信》中的海娃就是把鸡毛信藏在羊群头羊的尾巴下,躲过日本鬼子的搜查,胜利地完成了送重要情报的任务;小兵张嘎也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出招数,战胜愚蠢的敌人.前不久,某市一小学生一人在家做功课,忽听有人撬家门,立即悄悄拨通了公安局的电话,几分钟后,警察迅速赶来,当场抓住正在撬门企图入室盗窃的坏人.可见,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坏人,不仅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勇敢加机智才能保平安.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侵害.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基本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 “,”耍什么流氓 “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报告公安部门,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治保委员会等单位或部门举报.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给坏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机会,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摆脱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第五篇: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法制安全教育教案

——知法守法自我防范

一、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法制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联系实际,谈体会,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二、过程:

讲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3种。

1、言语:经常骂人、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3、学业:旷课逃学、贪玩,不按时完成作业,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三、归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6种不良行为:

(1)旷课、也不归宿;

(2)从小贪小便宜;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1、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2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法制安全教育教案(样例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