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2011届高考语文作文辅导复习2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24-78719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7 19:14: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1届高考语文作文辅导复习2

高考作文辅导——审题

一.小、准、新的角度

(一)审题

1.审题的方法

首先要仔细研究作文命题,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进而明确写作的各种要求。

(1)分解试题:对作文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不致因遗漏而偏离题意。一般来说,一篇作文试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组成的各个部分作准确、细致、全面的审理。只有这样,考生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找关键词:在上面三个部分中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样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同时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试题的各种要求都会变得简单明显,容易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把握。

例如2007高考北京卷作文话题为:春夜喜雨。

要求:刘长卿《别严士元》两句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有声”,好多人对这两句诗有评论,根据这些评论材料,写作文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题目自拟,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话题及要求中的喜、细雨、看不见、听有声都是关键词,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主旨积极,符合话题要求,同时所写内容又在材料范围之内。北京一考生的《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应该是审题立意的典范。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

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阅卷老师点评】

在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在一个‚嘻哈‛盈耳、‚娱乐至死‛的年代,在一个决定前途命运、两个半小时完成所有试题的场合,一个中学生会怎样完成一篇高考作文?

于是阅卷中我们看到,更多的考生选择了谈‚恬淡‛,不约而同地让伟大的古人李白、陶渊明、苏轼佐证自己的观点,尽管不知何为真正的恬淡;更多的考生选择了写‚春天美好的品格‛,让华益慰、王顺友、‚微尘‛等‚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事实的论据。正当大家慨叹让最不懂寂寞的学生写一篇‚何谓寂寞‛的文章有多么不容易的时候,这样的一篇文章出现了。于是阅卷六组的全体老师兴奋起来,奇文共赏,一人点评一句―――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

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其中的鱼和网都是隐性的信息,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于是在学生的作文中这些隐性的信息就明示为:

A.放宽网眼,让学术长大

B.滋养文化的“活鱼”

C.等待的智慧 D.取舍间的丈量尺

E.舍小利以谋远

3.化大为小:在高考作文时,要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

如北京一考生的《包容

(三)》包容很大,需从小处落笔,包容很宽,需从巧妙处切入。本文从金鱼的老住户和新朋友的相互默认,红黄两色调和之后的温柔鲜丽说起,提出“生活中需要包容”,然后扩展升华。从而使主题深化。恰当的角度使得行文自然流畅,如泉水自然涌出,处处妙趣横生。

包 容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柔和地射在卧室地板上,善良的窗帘并没有阻挡太阳,而是宽容地允许它进来。窗台上的那缸小鱼正欢快地游着,感谢阳光的普照。我把刚买来的的袋子小鱼倒进鱼缸,‚老住户‛和‚新朋友‛相互碰碰尾巴算是默认了,我突然觉得包容让整个世界变得和谐。

沐着灿烂的阳光,我准备调色作画,把红黄两种颜料挤在一起并调匀时,两种颜料都舍弃了旧颜色,以共同的橙色出现在调色盘上。红色不再是‚张牙舞爪‛,它吸收了黄的温柔,放弃了自身的强硬,黄也不再‚咄咄逼人‛,主动吸取了红的鲜现,把自身的光亮隐藏了起来,新产生的橙色正是由于红黄两者的相互包容,才变得既温柔又鲜丽,同时不失红的醒目兼顾黄的亮丽,看来红和黄没有完完全全消失,只是隐藏自身的一些不足,相互包容了对方。

生活中需要包容。在社会上你不能一味地展现自己,‚强有自有强在手‛,想要不断进步,虚心接纳他人大度容忍他人是很有必要的。

曾经看过一篇哲理散文,讲一个聋哑孩子开大录音机试图学习英语,起初招致邻居的不满,慢慢邻居们便都包容了那个可怜而勇敢的孩子,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在罹患疾病后都有勇气重新来过的,也不是每一个残病孩子,我们都能遇到并包容的,为何不尽力去理解身边这一个呢?他也是你宽容的对象之一。

和家人朋友一起谈天的时候,每个人都各抒己见,一时间噪杂的声音从各个角落传出,不仅听不见他人的观点,就边自己的立场也被搅乱,此时为何不静一静听一听别人的观点呢?即使他们的想法和你相差甚远,但那也代表了别人的思想。吸取别人的思想,博采众长未必有坏处。包容也能带来许多丰富的思想与建议,耐心听完别人的话,或许你的灵感将会来自这里呢。

山之所以青,归功于树木的生长,虽然树木从山上获取大量养份,但为这满山的青翠,高山包容了树木;水之所以活,是因为鱼群在水中嬉戏游弋,虽然鱼群会把水搅浑,但为这

水的活泼,水包容了鱼群。而亦是如此,大千世界,不会人人相同,总有你不喜欢的性格,总有你不满意的做法,试着包容别人,对别人无意的伤害给予宽容,对别人偶尔的过激言辞给予理解,对别人不同的观点给予承认。对别人另类的作法给予尊重,这样包容他人,自我也会得到一种回报,回报来自别人对你的尊重,来自他人对你的包容。

鱼缸里的小鱼们依旧自由自在,在阳光普照下嬉戏,不管他们颜色有何差异,样子有何不同,他们彼此都默认了,吃同样的食物,感受同样的阳光,在同一缸水中共同生活。需要包容,生活才能继续这样多彩快乐,只有包容,生活才会充满乐趣与幸福。

【亮点透视】

包容很大,需从小处落笔,包容很宽,需从巧妙处切入。本文从金鱼的老住户和新朋友的相互默认,红黄两色调和之后的温柔鲜丽说起,提出‚生活中需要包容‛,然后扩展升华,谈到山和树的关系,水和鱼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因为包容才和谐美丽,从而使主题深化。恰当的角度使得行文自然流畅,如泉水不择地而出,处处妙趣横生。(孟邻)

(二)运用发散性思维使立意新颖独特

1.巧妙联想。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任意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在进行多向联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颖度。

江苏一考生的《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我们不必猜测命题人在命这道题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沈从文先生;但是,我们可以说,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比况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是最恰当不过了。本文作者联想到沈从文先生作为叙写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眼光,一种睿智,一种对人与山水的独特感悟。

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 江苏一考生

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喜欢上沈从文笔下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过、看过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可有哪一个如翠翠的爱情那样不沾一丝世俗之气?

于是,当烦恼接踵而来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在那里,我听到湘西的水轻轻流淌;听到船夫豪亮的歌声,品味翠翠如水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

从文先生这样写了,也是这样地爱了,爱得执著,如灵动的水常年保持一色的蔚蓝。他的爱人在他死后多年后,也终于悟出了从文先生这份纯真的爱。

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无疑也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在‚文革‛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毫不在意,他不争。当无知的人们要他去打扫女厕所时,从文先生认认真真地做了。他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

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无疑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著名的服装研究专家。

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则关于从文先生的故事:在‚文革‛中,从文先生辛辛苦苦写出的《中国服装史》被没收而弄没了,但从文先生硬是又写出了一本。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青生机昂然的大山。

在那沅江之畔,你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生在书写、在吟唱吗? 书写,书写山的传奇;吟唱,吟唱水的多情。

江苏一考生的《人间四月天》,作者由话题“水的灵动”,联想到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水一般灵动的人生”、执著的爱以及富有独特色彩的生命永恒,对题意的理解自然、准确。

人间四月天 江苏一考生

志摩走了——

没有挥袖,也没有带走一片云彩,有的也许只是飞机着火时如凤凰的涅槃。

永远地,悄悄地走了,但他也留下了很多很多。他的爱,他的憎,他对世界的描摹,他那水一般灵动的人生。

他对爱很执著,他的内心恰似千岛湖灵动的湖水,但却常年保持着一份生命所独特的色彩。

与张幼仪的结合,是那苦短而又快乐人生中一段不和谐的变奏。家庭的逼迫,让两个毫无感情的人,走到了一起。志摩有唉有叹,却又不知向何人去诉说,毕竟,知心者很少。但他是幸运的,在剑桥,他遇到一生最重要的人——林徽因。她知他,她懂他,于是他近乎悲悯的命运注入了一湾鲜活的清泉。他跳跃了。像孩子般的,他找到了爱。她与他在康河荡舟,她为他弹奏钢琴曲,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好,他近乎要向全世界宣布,他是最幸福的。

然而,徽因离开了他,志摩百思不得其解。在落日的余晖笼罩下的康河,他独坐船头,回忆这昔日的美好。他不禁仰天长啸:‚情多是错,情多是错吗?‛志摩其实很明白,徽因要的只能是一段方正的人生。这一切,他不能给,他有幼仪还有两个孩子。

志摩迷惘了,但他又是清醒的,他要去找寻他的爱,在英国伦敦,他和幼仪离婚了。他要去给自己干枯的人生注入—份温润迷蒙的水汽。也许冥冥之中注定,有失去必有所得。他遇上了陆小曼,一个有夫之妇。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相知、相爱。《爱眉小札》中留下了多少志摩的心声,爱的心声。她是—个敢于挑战的女人,于是他们结合了。

志摩可谓为爱找寻了一生,为爱而活了一生,他的生命就似水的蔚蓝,他的追求恰似水的灵动。几阵微风过处,轻轻地荡起涟漪,但深沉的内府永远藏着蓝色的人生三段不一样的灵动,与幼仪,那是水波的低谷,他不爱她,却拥有她;与徽因,那是水波的高潮,他爱她,却不能一生照顾她;与小曼,那便是平静的水面略加波纹,他爱她,他也伴着她。

志摩,一个旧中国水做的诗人,给了爱的国度一份艳阳天——人间四月天。

2.逆向思维 例如材料(1)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如今这种酸狐狸意识似乎又传了子孙:同事评了职称,他心里‚酸‛;朋友长了工资,他心里‚酸‛;邻居买了新房,他心里‚酸‛;同学考了好学校,他心里‚酸‛……请以‚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酸‛的情调

思路:

一、由生活中的‚甜‛切人,引出话题‚酸‛。(对比式开头法)

二、摆出自己的观点:

1、要有一种吃醋精神,不怕酸。吃醋又何妨?嫉妒又何妨?(紧承上文,反弹琵琶,求新)

2、用事实事理论证自已的观点。(论据要有说服力:如同学考了好学校,心里不酸,没有上进心;对自己缺乏自信;如贾琏偷娶尤二姐,如果王熙凤不醋意大发,就没有自尊,就不是凤辣子)

三、揭示本质,揭示酸的具体内涵:人的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深化主题)

四、掩饰嫉妒是一种虚伪,而承认嫉妒也许正是一种洒脱。(收结全文)二.引人入胜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阅卷者情感、心理之间的

现代派小说《追忆似水年华》被小作者移用为《追忆似水流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④揭示哲理。

人人都知道“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河南一考生的《带上自信上路》对自信与成功的辩证关系做了更深一步的阐述,读来受益匪浅。

此类作文标题新颖、别致,富有内涵当然技高一筹,足以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这就启发我们平时拟题时要多推敲,多润色,让题目首先成为亮点。

第二篇:高考语文辅导

小学课外阅读班

小学语文辅导,凭成绩说话!

互动教育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成员、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师,多年高三毕业班经验,熟悉高考题型和命题规律,一对一辅导有奇效。近三年所辅导学生多数考分120以上,不少超过130分。

高中语文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单靠死记硬背显然不能解决问题。通过条分缕析,让学生洞察语文的奥妙和乐趣。实用而浅显的解析,让学生迅速改变学习被动状态。

精品语文辅导班招生初、高中学生。

本辅导班针对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科技文阅读、写作等几大板块专项辅导。

老师是有专业经验的高级教师。

本学院一个月内只招收一到五名学生,我们要的不是数量,要的是质量!语文成绩不是不好提,关键是要有好的老师指导、传授!

优秀年轻骨干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活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

亲和力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并且多次指导中考,参与中考作文阅卷,能够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的命题方向

作文没有秘诀,也不可能有神奇的方法。谁如果这么说,那就是将作文神秘化。有人说,“其实作文并不难”,这是将作文简单化。如果不难,为什么会出现全国范围 内的作文“三难”:学生难写,老师难教,家长难过。有人说,写作文需要天赋。其实不然,因为作文不等于创作,创作需要天赋、而作文则不需要,作文只不过是表达思想、记录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工具。学习作文和学习其他功课一样,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那就是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训练,但它需要一个过程。

一、七彩快乐作文追求“快”、“新”、“活”、“乐”。

“快”——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考场上真正做到审题快、构思快、行为快、修改快,只有达到“四快”标准,才能在考场上赢得时间、取得高分。“快”是作文综合品质的集中展现。

“新”——立意新、选材新、角度新。新,是一种创造。文章要出新,关键是思

维。七彩快乐作文从本质上说追求的是创造思维,传授的是创新技法,追求的是创新结果。

“活”——产要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都必须贯穿一个“活”字,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才能适应教改的发展要求,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

“乐”——趣味性、生动性和陶冶性,是贯穿快乐作文教学的一根主线,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作文、写作文的乐趣,他们才能写好作文。快乐作文应该是永远的追求,七彩快乐作文正是执行着这样一种教学原则。

二、目的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克服“作文难”的心理。

三、培训对象:小学1、2、3、4、5、6年级学生;初中1、2、3年级和高中各年级学生。

四、上课时间:周一—周五晚、周末全天、寒假、暑假

五、班级安排:其他班采用小班精品教学,每班15人以内(除个性化1对1教学外)。

六、上课地点:

1、海珠区教学点:A海珠江南大道中穗花新村二巷7号102号(江南西地铁C出口200米海珠购物中心后面,可坐公交到“海珠购物中心站”)。B海珠区新港西路225号愉景雅苑内

2、番禺大石教学点:广州番禺大石105国道262号3楼(大石桥南公交站旁,通用酒店正对面。)

3、黄埔区教学点:黄埔大沙地黄埔东路(黄埔公园旁)

4、广州天河区教学点:天河区沙河(沙河小学附近)。)

七、广州七彩快乐作文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zhi(里面有详细快乐作文班学生图文介绍)

助孩子一臂之力,让成绩大翻“升“!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

1、小升初、中考、高考冲刺个性化一对一辅导,重点学校一线教师执教,短期直线提分。

2、小学一至五年级、初

一、初

二、高

一、高二全程同步一对一辅导,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提升成绩。

精品小班

——————————————

2至5人精品小班,重点归纳,难点点拨,查漏补缺,巩固加强,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个性化作业辅导、托管

——————————————

1、作业方法指导,提升效率,疑难解答,复习预习,习惯培养.2、接放学;辅导作业,指导学习,提供营养饮食,全面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广州精萃教育学校是由精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万,于1998年3月由长沙市教委特批的私立个性化课外辅导学校。精萃学校荟萃全国教育界精英,现共有专职教师800多名。学校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幼儿早期教育、图书出版等。办学十二年来,一直秉承着“用心做教育,一切为孩子”的宗旨,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为办学理念,用学生的成绩为事实说话,十二年来,成功辅导了数十万学员,成就了享誉三湘的地位。

应家长们的强烈邀请,精萃学校于2010年登陆羊城,短期内以贴心的服务和过硬的教育质量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肯定与好评。

精萃教育广州分校结合广州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教研团队的实践、整合和改进,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高质优,有保证的个性化课外辅导体系,竭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学习与应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问题,针对性提高学习成绩。精萃学校根据您的不同需要为您的孩子安排最合适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您孩子最专业的教育咨询和测评、最专业的学科分析和家庭教育指导、最优质的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最具人文关怀的全程跟踪管理模式。

第三篇:09年高考语文专题辅导复习教案9

专题九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重点点击]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必须掌握的几种修辞方法,它们是: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知识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仅仅辨认概念,学生应能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是否收到最佳表达效果。近几年的高考题一般将修辞与句式融合在一起考查,增加了综合性。

1.比喻

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功能是使表达形象生动。请注意以下几点:①喻体与本体应当不属于同类事物或道理,在相似的前提下,两者离开越远,比喻越精彩。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在句子中见到“像”便以为是比喻句。如:他的性格很像他的父亲。“像”表比较。“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好像”表猜测。“每当看到这幅照片,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仿佛”表想像。“在志愿填写动员会上,许多高校都来了,如清华、北大、复旦等。”“如”表举例。③运用比喻要以“熟”喻“生”,即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千万不能以“生”喻“熟”,造成越比越难懂。④要注意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另外,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可改成明喻。⑤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修辞中的比喻,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临时的运用。比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是词本身所固有的。如“对方是纸老虎。”“纸老虎”为比喻义,指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⑥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而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或描绘一个本体,叫做博喻。

2.借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常见种类有:①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如:“驼背五少爷坐在角落里。”②具体代抽象。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专名代泛称。如:“这是一个同样需要雷锋的时代。”④形象代本体。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⑤部分代整体。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锱衣。”⑥结果代原因。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3.比拟

比拟是指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包括拟人(把物当人来写)和拟物(把人当物来写)两种。它的特点是将写人的词语“移用”于写物,将写物的词语“移用”于写人。运用这一修辞时,要注意描述的环境气氛,如:“群山肃立,江河挥泪。”

要合乎人物的思想情感,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要和比喻区分开来,前者重在“拟”,后者重在“喻”,请看以下两例:

①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雄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

②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

例①是比喻,有相似点;例②是比拟,把物当人写。

4.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一般分扩大夸张如“白发三千丈”和缩小夸张如“吓得连半句话也不敢说”两类。其作用主要是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加深印象等。运用夸张要注意合乎情

理,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一般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正对是指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反对是指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对偶形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其跟对比的侧重点表现在前者重在形式,后者重在内容。

6.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短语之间、分句之间,均可构成排比。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排比误用来表示简单重复的内容。如“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就是一个语意表达不简洁的句子,不是优美的排比句。

7.设问

这是一种自问自答、明知故问的修辞手法,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发人思考,使表达的层次鲜明。用于文首,引人注目;用于文中,承上启下;用于文末,令人回味。设问不同于一般疑问,它是无疑而问。

8.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主要为了增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发人深思。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①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②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指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难点探究]

1.要领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①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②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③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④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更好地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⑤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⑥排比:可增强语言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

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⑦反问:加强语气,引起思考,予以强调。⑧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中心,用在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较长的说理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2.学会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既可单用,也可综合运用。

先说单用。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四种辞格可归为一类,主要是句式的选用问题,为的是使语言表达更简洁、更明快、更清晰,更有气势。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可归为另一类,大体上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富有感情色彩。下面分别讲讲运用这四种辞格应注意的事项:

关于比喻的运用,特别要注意:①避免用生僻的事物设喻。②要抓准相似点。比喻的生命是“相似点”,没有相似点比喻就不能成立,相似点模糊不清也会造成费解。反过来说,要理解一个比喻,根本的也在于抓准相似点。③要注意感情色彩。比喻常常

体现着说话人的情感倾向,这倾向错了,就影响了比喻的效果。

关于比拟的运用要注意:①比拟是感情激动时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运用时要自然和谐,不要矫揉造作,②拟人是把非人的事物当作人来写,在表达时要注意尽量合乎该事物本身的特点。

关于借代的运用,要注意: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关于夸张的运用,要注意: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性说明文、说理文章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以上说的是辞格的单用,辞格也可以综合运用,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①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另一种辞格。②联用——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③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他辞格。

[考点透视]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考查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单选性修辞手法运用正确与否的辨识题,如1991年“三南”题。

②单选性修辞效果是否最佳的判断题,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

③复合性修辞手法仿用题,如1999、2001、2002全国高考题,高考直接考修辞方法的题,最近的是1994年高考的那道“专家题”(辨析“„„跟„„一样”),因太难,被统计数据证明是失败的。此后直到1998年,高考推出了新的题型——仿写比喻句,1999年到2002年高考坚持了这一题型,考试实践证明这一题型很好,体现了《考试大纲》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要求。因此高考考修辞方法重在理解运用,而不在辨识,且常与仿句、诗句鉴赏、现代文阅读等相结合。题型为主观性试题,占4—5分,位于第六大题中,有时在第一大题、第五大题中。

[经典题析]

[例1](2004年全国高考卷甲)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修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的解答须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主题鲜明。要凸现号召“说普通话”这一主旨。二是态度真诚。因为是公益广告,所以应有一种亲和力和感召力,要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而不能有强制之意。三是构思新颖。应该独出心裁,通过新颖的创意一下子拨动公众之心,唤起公众“说普通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是语言简明。既要不超过规定字数,又要将主旨鲜明地表达出来,一瞥之间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的一组示例就较好地注意到了以上四点要求:

(1)一种民族的共同语,一个公民的责任感。

(2)你说我说大家说,普通话是我们共同的歌。

(3)风雨声,是天地在交流;普通话,是你我在交流。

(4)一起来说普通话,真情连接你我他。

(5)你应该骄傲,因为你说的是十三亿人的共同语。

[例2](2004年全国高考卷乙)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修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1)你的血液将同另一个生命一起流淌。

(2)点滴血液,无边情怀。

(3)你瞬间的痛楚将带给别人永远的幸福,(4)一滴血,一点情,一生爱,随你行。

(5)一腔热血请珍重,献出犹能化碧涛。

[例3](2004年全国高考卷乙)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能致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题:正气满乾坤

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本题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形合。上、下联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偶,其语法结构和对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完全相同(至于平仄,鉴于高中生的学习实际,可不作要求),在这一点上有对错之分。二是意合。上、下联在语意上要紧密关联,若能凸显生活气息,紧贴时代脉搏,就可以达到“意胜”的境界了,在这一点上有高下之别。答案中的示例就充分体现了上述两点要求。

[例4](2004年全国高考卷丙)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处处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代园丁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题:

家家气象新

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解析]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和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例5](2002年全国高考题)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 本题重点是考查修辞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D。首先考生应该明确这里的四个比喻句都是采用了暗喻的形式,且一个高一层次的比喻领属三个低一层的比喻:本体“海”领属了“浪花”、“涛声”、“鱼虾、海鸥”,喻体“字典”领属“部首”、“音序”、“文字”。第二,考生必须注意原句组成排比的形式。虽然比喻是考生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仿写也是近年来我们熟悉的训练形式,但是这一道题更具有智力色彩,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对子”在现代社会的延伸,其难度可想而知了。当年学生的答题情况差强人意,新颖贴切、有特色的答卷可谓凤毛麟角。

[参考答案] 山是大地的一首乐曲;岩石是基调,松涛是旋律,溪流是大山的节拍。

[例6](1991年三南卷试题)下列各句中比喻不当的一句是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 此题实际上是考比喻手法的正确运用。比喻得恰当与否,关键是看本体与喻体是否有相似点。B句“脚步轻快”与“踩在棉花上”没有相似点。比喻运用不当。

[答案] B

[例7](1994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解析] 此题考查对修辞方式的辨识能力。A、C、D三项都是比喻:A项讲气氛上的相似;C项讲颜色上的相似;D项讲体格大小上的相似。B项则是比较,以蔬菜价格与水果价格相比。

[答案] B

[例8](1998年全国高考题)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不超过60个宇)

[解析] 根据例句和题干的要求,仿写的比喻句本体应当是“时间”,比喻的形式应当为明喻,此外,还须对时间的喻体作出恰当的解释。

[答案] 时间好比一面战鼓,它能振足我们上进的勇气。时间如同一座警钟,它将激荡我们怠惰的灵魂。

[例9](1999年全国高考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

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解析] 此题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要求。

解题时要注意,首先,在第一条横线上写出的比喻句:五十年像„„与前后的语句构成排比,其中,“像„„”是难点,因为它还要在第二条横线上将其扩展,且要用“有„„也有„„”的格式。而难点就在于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思维能力,有没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力。第三条横线上填写的语句要与第一、二条横线所写的内容呼应,还要与其前后语句构成排比,这又是一个难点,但相比而言要容易一些。

[答案] ①五十年像一首歌曲

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②五十年像一个赛场

有失误也有成功

赛事正趋激烈

③五十年像一部戏剧有平静也有高潮

剧幕徐徐拉开

④五十年像一条大路

有弯曲也有笔直

大路继续向前

★阳光演练

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三年过去了,三年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对于母校的一草一木,我都充满了眷念之情。不论是鸟语花香的清晨,还是夕阳临窗的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母校的一切,都令我无限眷念。

2.下列句子中,前句用排比句式,后句用暗喻句式,请在“青春”“志向”“勤奋”“信心”中选一个或两个词,仿写前两句话。

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天才只是一块质地有差别的田地,学习就是肥料和耕耘。(萧军)

①排比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暗喻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下列句子的形式,造两个类似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假如,你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但只会重复别人唱过的歌曲,我绝不会把你赞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给出的句子结构再写两个句子,使下面的一段文字成为一组排比句,注意所写句子必须含有加点的词。

我不是最美丽,但我可以最可爱;我不是最聪明,但我可以最勤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语段补完整。要求:①上下文意相通;②使语段构成排比。

工作再忙也要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语意与形式都合理的排比句。

于是眺黄山云海,步庐山夜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苏州评弹,求徽州古籍;品阳羡新茶,剥洞庭早橘;尝吴兴鱼鲜,醉绍兴香雪„„

7.把下面句子画线部分改为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排比句。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育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育、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要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不生长的就会成为空壳;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焕发光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横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______________。春天化作一千万种生命的形式,还化作歌声,还化作微笑,还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

10.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与原句有一定联系的排比句。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大唐盛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句子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试以“纪念碑”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各写一个比喻句。每个句子都应和题目的具体要求相吻合。

(1)以“纪念碑”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并采用至少两种其他景物对它进行衬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纪念碑”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并要求揭示将某一事物(比喻的本体)喻为“纪念碑”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14.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上与语境相适应的内容。

时间对任何人似乎都没有公正过。对排队的人,它磨蹭着;对有急事的人,①

。对“找时间”的人,它躲闪着;对“赶时间”的人,②。

③,它吝啬着;对辛酸痛苦的事,④

。它就是这样荒延无稽地作弄着人们。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相同。

①悲悯,是人的情感的一脉活水,有时漾开柔波,有时惊起阵痛;悲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心是一片严冬里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人,应该谦虚谨慎,不要动辄摇尾乱叫,夜郎自大;人,应该自信自强,必须勇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奋好学是智慧的硎石,它能使宝剑露出耀眼的锋芒;坚持不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家电”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写一段以“家电”讽喻人类的文字。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别人的摆布。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更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他戴了一顶帽子。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气候,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例样及相关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注意内容和表达特点。

[例样] 前年的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问题。

甲方:不要害怕竞争,与其谈狼色变,不如与狼共舞。

乙方:竞争要有实力,否则不但舞不成,还会被狼吃掉。

(乙方借甲方的比喻加以发挥,表达出相反的意思)

同学甲、乙是好朋友,但对来自老师和家长的“限制”,两人有不同的看法。

同学甲:要是没有老师家长的限制该多好,就像甩开挤脚的鞋,光着脚走路多痛快啊!

同学乙;老师家长的话该听的还是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下面的拟人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用新的本体,拟出新的形象,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数相同)

悬崖边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将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加点的部分改为对偶句。

9月,①天气不冷不热,气候宜人,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来临了。②人们纷纷出游,有的到郊外观赏红叶,有的到公园去参观菊展。这正是人和自然“对话”最亲密最热烈的季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下面一首新诗的句式,另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新的话题,意思完整,修辞手法一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小巷的月色是聪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扣第一声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告诉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人出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照下面的句子,选择新的喻体另写一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生活像一首歌,那开在原野的每一朵小花,那播洒在夜空的每一缕月光,那绽放在脸上的每一丝笑容,都是这首歌中迷人的音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仿照下面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所写句中需有拟人修辞格。

如果是雄鹰,就应该有展翅于辽阔苍穹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勇于直上云霄的海燕;尝试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点拨

1.[答案] 不论是欢歌笑语的中秋联欢会,还是竞争激烈的春季运动会;不论是散步于绿树成阴的跑道边,还是肃立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下。

2.[答案] 注意修辞格式的运用。①青春总需要用激情去点燃,用理想去导航,用友谊去润色,用真诚去保持。

②成功只是一朵渐渐枯萎掉的小花,勤奋就是阳光和甘露。

3.[答案] 假如,你有一对锐利的眼睛,但只会看到别人做事的是非,我绝不会把你赞美;假如,你有—双健壮的足,但只会步踏别人走过的路,我绝不会把你羡慕。

4.[答案] 我不是最富有,但我可以最有情趣;我不是最健壮,但我可以最乐观。

5.[答案]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出门再远也要带书。

6.[答案] 于是眺黄山云海,步庐山夜月;沐南湖烟雨,踏西湖残雪;探金陵名园,寻广陵旧迹。(听苏州评弹,求徽州古籍;品阳羡新茶,剥洞庭早橘;尝吴兴鱼鲜,醉绍兴香雪„„)

7.[答案] 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间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8.[答案]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大海,不流动的便会变成死湖;不燃烧的就会成为庸人。

9.[答案] 山间奔了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

10.[答案] 是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

11.[答案] 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山有路,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读。

12.[答案](1)群山苍翠,江水澄碧,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深情地注视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注视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伟大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和苏轼,还有曹雪芹和鲁迅,用他们令人着迷而又撼人心魄的诗文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纪念碑。

13.[答案] 人的一生像木,要充实,内涵须深刻。人的一生像火,要热情,态度须诚挚。

14.[答案] ①它拖延着

②它飞跑着

③对美妙幸福的事

④它挥霍放纵着。

15.[答案] ①(悲悯)是人心灵上的一场甘霖,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可以净化污浊的世风。

②(爱心)是一股在沙漠里的泉水,使口渴难忍的感到生命的再生。

16.[答案](1)展翅高飞(奋蹄疾驰),毛遂自荐(班门弄斧)

(2)是成功的摇篮,它能使婴儿长成强壮的小伙。

17.[答案] 例:电冰箱——打开它紧封的门,它总炫耀地放出阵阵清新空气。其实,就在它身后,正有恶浊的热浪涌出

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18,[答案] 光脚走路可能一时痛快,不过那可容易扎脚。

19.[答案] 只要符合拟人形式,能表现事物精神面貌即可。如:“温室里的花/它倾心透过玻璃的阳光/和喷壶中细雨的沐浴/它满足地呆在那里/显得自在而又

惬意”。选用新的本体,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新形象。合乎情理,意思完整,表现出事物的精神面貌。

20.[答案] ①暑气渐退,凉风徐来 ②或远足郊野看红叶,或近游公园赏菊花(或漫游于 霜叶渐染的郊野,或沉醉于菊花正艳的园林)

21.[答案] 要求:符合原文格式;仿照例句的拟人(通感不作要求)修辞手法,而且前后顺畅,合理,尽可能有韵味。

①河边的垂柳是睿智的,当我看到第一点嫩绿,她暗示我:春天就要来了。②小店的灯光是可人的,当我踏进门槛的那一刹,她向我低语:这里就是我的家。

22.[答案] 生活像一幅画,那婉转在树林中的每一只小鸟,那飞舞在阳光下的每一只蝴蝶,那漂浮在蓝天里的每一朵白云,都是这幅画中美丽的色彩。生活像一条河,那行吟在汩罗江畔的孤独身影,那点燃在长城边上的抗日烽火,那挥洒在中原大地的每

一滴汗水,都是这条河中生命的浪花。

23.[答案] 如果是骏马,就应该有驰骋在万里草原的豪情;如果是清泉,就应该有奔流到浩瀚大海的壮志。

24.[答案] 大海迭起时,敢于勇往直前的扁舟懦弱者,尝试是一堵阻止前进的墙。

★阳光金点

提高修辞方法运用的水平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从基础抓起,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那种企图做几道试题就能奏效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因此,需要广大考生在平日备考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带着激情阅读的习惯。

任何一个语段都是用来表达思想的,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产物,阅读这些语段时,要善于酝酿出与作者相一致的思想感情,从而占领语感的制高点,加强语感建设。

2.加大课外阅读量。

通过加大课外阅读量,开阔视野,丰富词汇,提高修辞表达的准确性。

3.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

要从理论上搞清楚《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则,注意区分易混辞格的不同点及其使用规则。

4.一般地说,绝大多数名言名篇都具有较高的修辞品位,通过背诵这些名句,经常对自己进行修辞熏陶,努力提高修辞品位。

5.在写作中加强修辞运用。写作是运作修辞方法的重要环节,要注意把平时掌握的修辞知识及时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写作中提高修辞方法的运用水平。

第四篇: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同学们,以下文章片断只是供你打开思路之用!仅供参考!

痕迹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声、这名,便是痕迹。其实万物皆如是。

——题记

春蚕死了,却留下了华丽的羽裳;那羽裳便是蚕的痕迹。夏荷残了,却留下了溢清的芬芳;那芬芳便是荷的痕迹。秋菊谢了,却留下了“人比黄花瘦”的感伤;那感伤便是菊的痕迹。冬梅落了,却留下了“玉雪为骨冰为魂”的风骨,这风骨便是梅的痕迹。

当雪花满天飞舞;当空中云卷云舒;当大海潮起潮平;当庭前花开花落;大自然用昼夜四季向我们诠释更替,又让万物都留下它们自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痕迹。这其中,最醒目的还应数人类的痕迹。

说起人类的痕迹,自然而然地便会想起一连串光辉的名字,一连串辉煌的成就,宛若碧天里的星星,夺目,绚丽。

屈原“怀白壁自投汨罗以死”;那忧愁幽思的《离骚》是他的痕迹。那“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愤慨亦是他的痕迹。他文学的痕迹,更是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痕迹。

杜甫穷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那悲天悯人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他的痕迹,那推己及人的关照:“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亦是他的痕迹。他诗赋的痕迹,更是他关心人民、忠君爱国的痕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痕迹;《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痕迹;《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痕迹;戈壁中的绿洲是席宝力皋的痕迹„„

高楼大厦是建筑师的痕迹;华冠丽服是服装师的痕迹;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的痕迹„„ 不禁要思考,什么才是我的痕迹?与这茫茫大千世界相比,顿感自身甚是渺小、微不足道。但是我相信,我也是有痕迹的,属于我的痕迹。掉下的第一颗牙齿,那是成长的痕迹;第一次在年龄一栏填18岁,那是成人的痕迹;迈出象牙塔的第一步,那是成材的痕迹。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我还会留下新的痕迹。(此处需要详细)

我依然是我,一个渺小的我,于人海中留着我的痕迹,也许没有人察觉,没有人在意,更不会彪炳史册,但他都存在着。

《柳暗花明》写作指导:

“柳暗花明“文题出处是南宋陆游《游山西村》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文题的题意隐含在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中漫步,清碧的溪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

茂,蜿蜒山路愈见依稀难认。可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几座农家村落,隐含在柳阴花草间,诗人不胜惊喜。显而易见,陆游在这首诗里蕴含着深刻的理趣,对未来充满希望。

了解文题的出处及诗句的意义,考生可以从两个层面去构思作文:第一层面写景状物,表现出“柳暗花明”的自然美景,人间仙境。第二层面写出“柳暗花明”的哲理意,人生的某些境遇,与诗句描写十分相似,山回路转,扑朔迷离,路在何方?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只要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豁然开朗,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这就是诗句给人的启发。它已超越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考生还可联想到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胜利到达陜北,再从陜北到全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交替变化的发展中前进。考生还可写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中国人走出“文革”阴影到打开国门,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考生还可联想到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也往往会有这种境遇。通过层层类比联想,考生的写作思路便会进入到“柳暗花明”的境地。

无论写人生、还是写中国革命方面的内容,在反映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主题时,应辩证地看到,事物可能从正方向发展,由“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也可向负方向发展,由“柳暗花明”到“山重水复”。审清这方面题意,无论记叙或议论,考生都可在800字的天地里,让自己的才思尽情地翱翔。

第五篇: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辅导1

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辅导(1)

----怎 样 写 好 记 叙 文070326

阜宁县明达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崔巍嵩

在近年高考作文的影响下,“话题作文”满天飞,似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于是乎,经众多备考专家的探究和倡导,“大散文”(实际上是“大杂文”)的写作形式成了考场上的流行色,议时政、论文化、侃人生、谈生存等,成了文章内容的“座上宾”,其余的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小人物、小事情、小感受很难表达心中的大道理、深思考;自然,“假”、“大”、“空”作为学生作文的典型现象成了中学作文教学中备受抨击的一大“症结”,相应地,传统的文体写作特别是记叙文的写作也就成了作文教学的“真空”。试问,有多少老师在真诚倡导并实践着“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有多少学生真正关注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点滴?有多少师生真正实践着记叙文的写作?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其实,无论考试作文怎么变,记叙文写作是关键;合格的表达首先从记叙开始。既然如此,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成功的记叙文又应具有哪些特质?

一要体现“记叙”性质。

所谓记叙文,即记人或叙事的文章。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所以,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例如下文:

长在水底的眷念

那时,她和几个女生坐在草坪上,聊着家乡,眸子里满是眷念的神采。湖区夏日在她的描述下成了最美的风景,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说,假期要随她去摘莲藕。就连在不远处看书的同班男生磊,也突然插话说他也想去。而她爽快地统统答应。

麻雀女生的承诺,似是刹那花开的美丽。

假期来临,女生们各自飞散,只有磊背着行囊,在她楼下痴痴地等。她下了楼,他鼓起勇气,迎上去道了声“嗨!”她礼貌地回了一声,却在他面前轻快地跳了起来,挥舞着红色旅游帽,眼神闪亮地冲着他身后大喊:“这边!”

磊转过头,看见了她的爱情。同班男生林在他身后。林比他高,比他帅气。磊看着她小鹿一样从他身边跳过去,眼神一点点黯淡。她和林牵了手回她的家乡,去看荷。

翌年仍是。她与林奔向快乐,而另一个男人陷入黑暗。

转眼又是来年。在她楼下的等待竟成空,去找林,却见林正挽着另一个女孩的手。女孩年轻的身体紧挨着林。她嗫嚅着问林去不去看荷?林却冷冷地低声说,那些残荷他已看厌,然后挽着女孩离去。落下她伤心哭泣,仿佛世界变成无底深渊。

“我可以陪你去看荷吗?”一个男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擦了擦眼,看见磊期待的眼神,那样熟悉。

湖还是万顷清波,荷还是连天如碧,只是已错过素手采红莲的季节。她的假期,其实荷花已谢了,莲蓬也难觅。往年还会有快乐,今朝却唯余凄惨。

磊见她神情凄惨,突然跳到没腰的湖水里。她不明白他要做什么,那片残荷里既无芙蓉一瓣,也无莲蓬一朵。磊潜下水底,不久上岸,手里竟有一支白白、嫩嫩、胖胖的莲藕。

磊说,虽然荷花一年年开了又谢,莲藕却一直悄悄地长着。

那一刻,她灿然地笑了。因为她突然明白:属于她的那一份最美的眷恋,原来一直在水底悄悄地生长,并结成果实。

点 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很美的青春故事,故事情节简单但完整,人物形象叙述简洁但又颇为鲜明,人与事和谐交织,记叙文的特质表现充分。

二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去,“一气呵成”,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干瘪,行文缺乏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一“背景”就是呈现人物、事件的舞台。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可以说,好的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同样,人物活动,情节推进,也离不开细节,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往就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因此,强化典型的细节也非常必要。例如下文:

答卷

飞飞扬扬的雪飘了一夜,刺骨的寒风丝毫不给人们驻足的机会,折断的枯枝插进雪中咯吱咯吱作响。山沟里的早晨是如此的冷清、静寂。

村头的路口边开始有人影在晃动了——那是二憨在打扫大路的积雪了。这是全村唯一能够通汽车的路。记得十年前,二憨为了给母亲治病,就是偷了停在这条路上的一辆卡车上的铜线,才被送进那一个人住的阴森森的“大房子”里的;三年前,也正是从“大房子”出来,走在这条路上,二憨听到了母亲过世两年的噩耗,那时,光着头的他跪在了这条路上。

现在,二憨在村中无依无靠,只有每天守着路口,打扫打扫清洁,勉强在村中混得口饭吃,可村里的人总看他不顺眼,见了他或是指指划划,或是“敬”而远之,尤其是村中一有什么不见了,就特别爱怀疑二憨,这让二憨实在是有口难言。

“唰——啪”,二憨把雪堆到路边,雪堆的样子看上去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孩,正在注视着这位手脸已冻得通红的小叔。天儿实在太冷了,路上好不容易过来两个人,二憨慢慢地抬起头,朝那边喊了一声:“喂,村里有人进城吗?”那两人却不理会他,反而转身朝山上的小路径直摸去,隐约间,他仿佛看见两人扛了一件什么东西。二憨甚是惊异,这大冷的天,天又蒙蒙亮,谁会朝那雪岭里去?况且山里的野兽饿了一个冬天,正等着美餐送上口来呢!不行,要去帮帮他们,想到这里,二憨向山上追去。不想那二人见有人追来,竟越走越快,二憨感到事情不妙,加快了步伐„„

终于追上了。

“你们干什么,走这么快,把这箱子抬到哪儿去?”

那两人没有说什么,却转过身向他扑了过来。二憨拼命反击。衣服撕裂声在雪中格外地清晰,二憨的鲜血在雪地上格外地殷红,他的呼吸在风中越来越微弱„„

当二憨用最后一口气将箱子抱到村委会门口时,他看见眼前红色的人们,却没有谁来搀扶他,当他在雪地上已不能动弹的时候,二憨的一生就像这一片小小的雪花,在村里的天空飞了起来,在山沟里的天空飞了起来,飘落在路口的雪堆上,化成一个句号,圈在这一段路的末尾„„

点 评:一条山路,演绎了主人公二憨的一生。在这条山路上,十年前的情形、今晨的经历都显得很简单,只需几句话就可叙述清楚;但读后并不觉得文章简单,相反倒是曲折有致,而且韵味十足,这与文中的环境和细节描写分不开。如果把这些背景性和细节性语句删去,结果会如何,读者不妨一试。

三要挖掘典型意义。

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总得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人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从这一角度讲,缺乏典型意义的人与事是没有写作价值的,不宜进入行文中。例如下文:

妈妈的等待

我回到家,母亲在剥豌豆。“考差了吧!”母亲叫我一起坐。“是啊,又考差了。”“来一起剥豌豆吧,你一碗,我一碗,看谁快!”

剥豆子是我幼时很爱玩的一个游戏,因为每次剥豆子母亲总是让我赢。“妈,算了吧,又不是六七岁的孩子了。”“怎么能说不是孩子呢?”“好,我知道在你眼里我永远是孩子,我玩就是了。”

我不经意地随便剥着,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和我剥豆子的情景。每次我总是用小手努力地剥着,却怎么也追不上母亲,母亲看着我便放慢了速度等我,就像百米赛跑时,母亲总是等候在终点线前等我跑过来然后让我跑过终点线自己再跑过去祝我跑了第一。母亲总是这样,等候着我穿衣,我吃饭,我放学。

而现在,突然发现母亲碗里的豆子还没有我的多。母亲老了,不再拥有令人骄傲的青春,除了这个一直让母亲等候的我,她什么都没剩下。我开始放慢速度,就像母亲等我一样,我决定让母亲赢一次,让母亲接受一次我的等待。

“哈哈!看来你要加油啊!还没有我这个老婆子剥得多。”“好啊,我一定要赶上你!”说这话的同时,我的动作更加迟缓了。可是,母亲也更加慢了,她分明是在刻意地等我!我终于明白,母亲不会赢我的,因为在她的心中,我永远是那个需要她等待去照顾的孩子。

最终,我选择了和母亲同时结束这个游戏。母亲笑了,我也笑了。母亲笑是因为我的胜利,我笑却是因为我完成了今生第一次的我的等候。

今生第一次等候,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于是,在那以后,我总是在出门前等候着母亲与我同行;吃饭时总是等候着母亲就座;等候母亲逛街,扶着母亲搀着母亲。我明白,在我和母亲的人生长跑路上,我永远偿还不完母亲,因为母亲给予我的等候实在太多太多,她用了她的一生来等候着我。

朋友,等候你的母亲吧!她们已没有太多时候让你来等候了。记住,给即将滑落的叶子以承诺和行动,不要让它们苦等了一个漫长的冬季。

点评:很明显,作者借与母亲剥豆子比赛这一事,表达了母爱和回报母爱的主题。所叙之事来源生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文意突出而且典型,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2011届高考语文作文辅导复习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