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思想与政治4生活与哲学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4-77640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30 19:10: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思想与政治4生活与哲学

01高二政治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铅笔钢笔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形态是物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什么是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比如说,观点、理论、方针、政策,或者计划、方案等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是不能混淆使用的);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且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也就是人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它就是可知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这就是不可知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休谟和康德等等(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一种错误观点)。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会成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首先遇到的,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说,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的实际的关系问题;企业的经营策略和企业面对的实际的关系问题等。

第二个原因:从人类诞生数百万年以来从事的活动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世界、一类是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必须回答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所以说: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反过来又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思想和行动的一个出发点,它是解决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4、联系实际看:我们要树立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种世界观,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不能象唯心主义那样认为世界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用那种世界观指导行动,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使主观背离客观。同时,要承认世界是可知的,这样就会激发我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加快探索未知世界的步伐。相反,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则会磨灭人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削弱人们的斗志,最终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02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源的问题展开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派别。

2、唯物主义在人类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哪些基本形态:

一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论。是古代人们对世界的一种比较正确的看法。像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源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而在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一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者某几种的具体形态,它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是问题在于它混淆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这两个概念,它用具体的形态来代替这个客观实在的物质的概念,那就缩小了物质所涵盖的范畴,把原本复杂的世界给变简单化了。这便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叫做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在十七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所以在当时来看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就成为了当时科学能力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一个最深层次的认识,认为它既不能分割 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个理论,就来研究世界的本源,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说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源或者是本质。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虽然也肯定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但是确认为这个原子是不变的,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物质单位。虽然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较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显然不能解释这种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也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为唯心主义提出了反驳的缺口,可以看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容易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他认为不发展。

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发展中的科学中渐渐产生,它们秉承了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源的方向的同时,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攻击,全面地阐述了哲学的物质观,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除了坚持物质是世界本源外,还认为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说,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也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思想武器。

4、唯心主义经历什么基本形态:

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比如说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工作,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中国的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英国的贝克莱的存在及被感知,都是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整个世界

二是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比如上帝、理念还有绝对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一种外化和表现。具体的表现为,认为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某种不可琢磨的绝对精神、绝对观念所创造和决定的。比如说,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认为神仙掌管着整个世界。如中国的老子和古希腊的伯拉图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5、在哲学的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但它们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总之,我们要识别不同哲学流派本质,能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思想武器。

03高二 政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

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那不仅仅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东西在动其实还有许多是我们没看到、感觉不到的东西它也在动。运动的基本形式有这么几种: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2、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它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了这种静止状态。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讲,它没有发生某种运动,也就是指这种空间位置保持不变。静止是一种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不是绝对不动,它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状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如果承认物质否认运动,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就好比是刻舟求剑的那个人,他否认运动存在,所以找不到失落的剑,当然也因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而成为了千古笑柄。如果我们只承认运动否认物质,这样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英国的哲学家毕尔生认为,万物的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运动。他们就是把世界的运动,归结为人的概念或者绝对精神,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犯了唯心主义观点。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同时存在,指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同时存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如果我们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就像《刻舟求剑》那故事,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它会导致这种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在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克拉底鲁,他认为万事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他曾经说过,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他承认运动,但是否定了相对静止,所以就导致了这种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克拉底鲁的老师,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但是也有相对的静止,静止是有条件暂时的和相对的,这个观点他就是正确的。04高二 政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二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怎么去理解:(1)固有的联系,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去赋予这个事物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比如说万有引力规律。(2)本质的联系,区别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隐藏在事物现象中,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3)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称之为规律。(4)稳定的联系。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

2、规律的特性:(1)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那是不可思议的。(2)客观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边涉及到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它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它就不起作用,跟人的主观愿望没关系。第二,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为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去改变。改变的都不叫规律,我们能改变的有一个词叫规则。第三,表现在规律是不可违抗的。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实践中对待规律的态度。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比如:草船借箭、卫星上天。第二,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促使或限制某些规律的发生。05高二政治 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特征: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体现出了如下的特征:一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也就是说,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去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行动步骤等等。二是意识活动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也就是说,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意识的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是具有指导作用。一是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二是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我们要自觉利用好意识这种调控作用,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在实践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不是无所不能,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法,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06高二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实践的主体是人,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说只有人才有实践活动,其它动物的活动都不能称之为实践;另外强调实践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而借助书本、媒体或者是网络等获取知识,是我们得到认识的不同的途径而已,那不是来源。所以,我们把我们获得的这个认识的途径可以分成这样两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认识,称之为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认识,称之为间接经验。

4、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它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那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那我就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也就是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比如:冥王星的降级问题,表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在这个事件当中,我们发现专家的分析说明了如下这样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实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要求;第二个就是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第三个就是实践的发展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成一个观点:从实践我们可以获得认识并发展认识。

6、我们获得的认识怎么来检验呢? 我们说某种认识是不是正确,是指这种认识与客观事物是不是相符合。所以,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它必须具备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要能够把主观,即我们的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实践一方面联系着认识,受主观认识的指导,另外一方面又联系着客观世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和变革,这样人们把指导实践的认识与实践的结果相对照,与实践结果相符合的认识,当然就是正确的;如果反过来不符合那就是错误的,从而达到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目的。所以实践不仅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

7、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入歧途。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实践当中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07高二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理解: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也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句话真的是不对的,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反过来说,真理都是有用的。

2、真理的特点:(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上是主观,但从内容上,也就是它所反映的对象即是客观世界这个角度来说,真理具客观性。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而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原因: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情况下它可以相互转化,真理是一种相对的而不是永恒的。

3、追求真理的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在实践中反复认识,然后不断地去发展。认识的这种反复性要求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得以完成。(2)认识还具有无限性。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也是世代延续,所以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必将随着社会实践发展,随着认识工具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发展。

4、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在一个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者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所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08高二政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或者是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强调这么几个点:第一,是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一种外部联系。第二,是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要理解相互是什么意思,双方面才叫相互。

2、联系的特征:(1)普遍性。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个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些联系的条件性。所以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联系的条件性。(2)联系的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那就无能为力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这种联系,去改变事物原有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而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形式很多样,有直接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长远联系和眼前联系等等。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还要把握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09高二政治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因为: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都是永恒发展的。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能称之为发展呢?不是。发展实质上讲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是一种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一个过程。如果这个变化是一种落后的、退步的、消极的变化,是不能称之为发展的。

2、什么叫新事物、什么叫旧事物呢?看它是不是符合这三个条件:(1)是否符合客观规律;(2)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如果符合这个三个标准,那么就能够认为它是新事物,如果不符合这三个标准,那它就是旧事物。容易出现这样几个误区:(1)根据事物出现的时间来判断,认为新出现的就是新事物;(2)不能根据目前力量是否强大来判断。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也不一定是新事物。比如说,共产党刚刚建立的时候,力量很弱,但它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当然共产党的产生,它就是一个新事物;(3)从表面上、形式上去判断。比如说现在流行电脑起名,那通过名字,本来就是一种封建迷信,怎么能是新事物呢。我们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看待自己,看待身边所有的事物。

10高二政治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指的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和根本性质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从变化指向上来讲,量变是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而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从变化状态上来讲,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太显著的,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去变化,而质变是根本性的一个显著变化;从变化的结果讲,量变不管怎么变,它的性质是没有变的,事物还是原来那个事物,而质变不一样了,也就是性质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个时候,原来的事物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事物。

量变和质变联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经历过量变,最终才会达到质变;(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事物就必然会发生质变;(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做好准备,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量变,这个事物就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3、实践中要想成功,不是一下子就奔到了成功终点。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重视量的积累。11高二政治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即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简单说就叫对立统一。对立,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也叫做斗争性。统一,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又叫做同一性。那它包括如下两种情形:(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是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有这样一位专家,他曾经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如果我们用矛盾的方法来分析这个观点的话,想一想垃圾和资源,垃圾是没有用的,而资源是对我们来说有用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双方,这个时候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这种转化不是随意转化的,要实现由垃圾向资源的转化,必须要去解放思想,进行创新,把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到资源的转化。

2、对立和统一也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联系:首先,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这是史伯曾经说过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也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的是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强调了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其次,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第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2高二政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特征。(1)矛盾具有普遍性。对矛盾普遍性的理解,我们可以简单分成这样两句话,叫做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用这样的特殊性是来区分不同的事物的。(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个是用来区别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过程的。(3)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代表的就是一种共性,而特殊性代表的是个性。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就像我说买水果,哪一种水果呢?需要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普遍性必须要通过某一种矛盾的特殊性来表现,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没有特殊性表现出来,也就没有普遍性了,普遍性是包含在特殊性里面的。另外一方面:特殊性能不能离开普遍性。特殊性要是离开了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旦它离开了这个普遍性,那它就不再是这种事物了。13高二政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复杂事物,是有很多个矛盾的,每一个矛盾的地位是不均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称之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剩下的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称之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可能会有很多个。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一个主要矛盾我们解决好了,那么其它的矛盾问题,当中最主要的最重要的,能够起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又会凸显出来,形成新的主要矛盾。启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1)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我们都要兼顾得到,不能忽视其中一方面,但是我们要着重地把握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决定事物发展方向,恰当地要解决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在考试中,我们可以通过抓一些关键词,来确定它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问题,比如说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比如统筹兼顾等等。

3、矛盾的主要方面,指的是在力量上处于优势,地位上是支配地位,并且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它处于劣势,是被支配的,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们构成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平衡的对立面。

4、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排斥的,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是相互统一的,相互统一就包括二者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启示:我们在认识某一个矛盾的时候,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当然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同时不能忽视支流;那从数量上看,主要矛盾是一,次要矛盾是多个。在研究事物单一矛盾的时候,就分成了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有一个,次要方面也有一个,它是1比1的关系。因为所谓单一事物,就是指一个矛盾关系的双方,分成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对比一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之间的区别:

5、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简单来说既主又次,不论是主次矛盾,还是矛盾主次方面既抓主又考虑到次,这叫两点论。那两点之间,我们着重抓那个主,这叫重点论。所以,两点论和重点论,就是匹配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地看待社会生活当中的问题,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14高二政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就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局部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区别:整体和部分在含义、地位、作用和功能上都是有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并且整体要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当中,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1)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看来部分的功能对整体来说,也是重要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也就不成其为部分了。(2)系统化的方法。整体和部分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部分有可能是合理有序地排列组成整体,也可能是杂乱无章地来组成整体。当部分能够以有序的、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那就构成了或者是形成了一个系统。再从含义上看,系统就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要素就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以及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当系统的各个要素都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作用,并且注重这种内部结构的优化的时候,整体的功能就会变得很大。因此要求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思路是:整个国家的建设发展是一盘棋,从整体出发搞好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科学发展观。以协调发展为重心,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完整系统整体,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所以,我们在解决整个中国发展问题的时候,既要树立这种全局观念,立足中国的整体发展,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全中国整体的最优发展目标。同时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建设,用局部地区的发展来推动全中国的发展。

15高二政治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转移,人们对同一个问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具有差异性的,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这提醒我们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时候,要做到与时俱进,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不同的人生活的环境、家庭条件和受教育的程度都不同,经历着不同的社会实践,会对事物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那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和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有没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2、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利益去服务,这是我们高层次的一种价值追求。我们要把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作为最高标准,这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想把这种选择变成现实,我们的判断和选择,还要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要自觉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6高二政治 用哲学解析成语拓展课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她就不能做饭,不管她多么地灵巧。强调这个客观存在的米,成为做好这一顿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所以,能够体现在唯物论里面所讲过的内容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典型的唯物主义观点。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望梅止渴我们看到梅来止我们渴,其实讲的是看到梅以后,产生的一种思想意识,对我们的一种反作用。所以,强调的是意识活动对物质的反作用。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由于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当然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说明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所形成的意识是不尽相同的。

4、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以及随机应变。这一类的成语,体现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所以既体现了唯物论里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也体现了辩证法当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表面现象的解决,没有深入到病症本质,不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6、掩耳盗铃、画饼充饥。用主观感觉来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了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讲自己的生命都是由老天爷来决定的,自己的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都是由老天爷来决定的,由命里来决定的。把事物的发展,寄托在了想象当中,第三者的身上,想象当中的这种客观精神或者是绝对理念之上,它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8、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这一类的成语,它们也都有一个共同性,讲的是做事就比较死板、很教条,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当然也可以是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所以它是违背了唯物论当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违背了辩证法当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9、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讲的是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恰恰体现了我们认识论里面讲的实践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论里面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另外还体现了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讲的是一个遗传规律的问题。所以讲物质的运动都是有客观规律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尊重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11、人变一世、天变一时。讲的是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变一世,变的过程当中当然也得具有暂时的,一种相对的静止出现。所以,符合了我们曾经讲过的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一个统一,不能割裂二者关系。

12、高瞻远瞩。讲的是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我们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这一点点,我们要看得远一点,看长远利益。整体看问题,统筹全局的意思。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那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远的、大局的东西没有照顾到,那么小的方面和近在的眼前利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些讲的都是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讲的是一个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1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割裂了联系,变成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16、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都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17、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指的是世界上任何事物它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三日以后,可能就不能用原来的眼光再去看了,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辩证法里面的发展观点。

18、除布旧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和弃旧图新,讲的是不要旧的创造新的,是发展的实质,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9、欲速则不达。讲的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想加快速度,要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客观的。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讲的是,新事物它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会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体现一些曲折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21、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说的是思想保守,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求进取,不应该用这样的方法去看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7高二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起源。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同时也离不开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功能。哲学是智慧之学,它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追求的智慧,是探索关乎宇宙与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问题。哲学与具体方法相比,它更深刻,更具有普遍意义。

第二篇: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试题范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 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 塞翁失马 ④ 刻舟求剑

⑤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⑥ 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2.当前,一些同学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为荣,看不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别。待他们出国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世界公民。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从辩证法上看是因为()

A.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实践决定认识

C.事物是发展的D.忽视了统一中的对立

3.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

C.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四季更替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牵一发而动全身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因而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回答5—6题。

5.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C.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

D.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

6.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D.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

7.在圆满完成13天的太空任务后,“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17日9点14分(北京时间21点14分)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说明()

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④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舒斯云教授,经过10多年的奋斗,在脑神经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人脑中一个和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区域,命名为“边缘区”。

8.舒斯云教授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一科学研究成果再次证明()

A.人的知识来源于人脑不同的区域

B.大脑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C.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

9.“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10.当人们办事情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人们所面对的社会条件

B.人们的金钱观

C.人们所处的时代

D.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程度等

1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说,这是由于()

A.感性认识是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正确

D.只有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实践起科学的指导作用

12.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以德治国的哲学依据是()

A.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西部地区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助学工程,使大批贫困学子迈进高校大门。

13.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表明()

A.国家允许人们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B.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社会集体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D.集体主义已经成为人们唯一的价值选择

14.Goo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07年11月14日在博客上撰写《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中指出:高校不能过度扩招和产业化,高校培养了过多的硕士、博士,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国高校“不能很好地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李开复的上述讲话告诫我们()

① 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③ 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防止事物性质的转变

④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针对目前有记者将北京‘首都’写成‘首堵’的现象,北京市长王歧山说:目前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但个别记者把‘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

15.北京堵车现象严重,关键是“公交”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告诉我们()

A.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B.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6.“北京堵车现象虽然存在,但个别记者将‘首都’写成‘首堵’,这有点夸张”王歧上市长的上述讲话体现了()

A.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

B.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首堵’现象

C.要正确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7.河北省政府日前对市场上几千只“涉红鸭”和几百斤“红心”鸭蛋进行焚烧处理。其负责人说:“目前没有明确标准证实苏丹红饲料能否在鸭子体内完全代谢,为防万一,我们对喂过苏丹红饲料的鸭子全部捕杀。”河北省政府对“红心”鸭蛋等的处理体现了()

A.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应坚持全面看问题

C.事物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决了台湾的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回答18—19题。

18.坚持“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这是因为()

A.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千差万别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19.台湾领导人声称“台湾不是香港,不适合一国两制”。从哲学上看,台湾领导人()

A.承认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夸大了矛盾的普遍性,忽视了特殊性

C.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夸大了矛盾特殊性,承认了普遍性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无畏地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发扬刻苦攻关的精神,加快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为用科学的手段战胜“非典”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此回答20—21题。

20.人们依靠科学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这说明人类要在与自然灾难的对抗中取得胜利必须()

A.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尊重客观规律

C.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

21.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了人民的健康而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中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邓练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丁秀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等。他们发扬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生命之躯筑起一道防“非典”的钢铁长城。他们的事迹表明()

①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② 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高个人素质

③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观

④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突发百年罕见的大灾变。这次灾变突发前,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做出预报。由于印度洋很少出现这种自然现象,沿岸国家减低了防范意识,在印度洋没有预警机制,从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认识事物的本质 B.要把握事物的规律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居安思危

《人民报》载文指出,目前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现象屡禁不止。运用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

23.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坑蒙拐骗等消极现象的屡禁不止说明()

A.拜金主义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C.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阻碍作用

D.应高度重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24.从哲学上看,要逐步消除上述材料中的消极现象,就必须()

A.反对追求个人物质利益

B.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C.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D.高度重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有关媒体曾发表短评强调,“十一”长假,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遗憾、不足、差距、矛盾,但首先还应承认,放长假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好事不一定完美,发现了美中不足,同样也是好事,今后可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上述短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这一观点在上述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27.2006年12月5日到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这次会议再次强调了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不同,这次,“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看似仅仅两个词汇次序的变化,其实有着相当的深意。“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不仅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也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18分)

28.材料一:粮油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最近,国家抛售按最低价收购的“临时储备粮”,有效地引导和稳定了市场。

材料二:市场人士指出,多年来,生产资料的涨价也是粮油价格上涨的一个成本动因;另外,不排除一些粮油购销、加工企业,利用当前市场缺口,推动粮油价格上扬。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打击不法行为,规范不当得利,既保障农民从粮食涨价中得到实惠,又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3分)

29.材料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认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材料二:2006年12月5日到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上说明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5分)

(2)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说明“推进结构调整”的哲学依据。(5分)

试题答案

第I卷

1—5 ADABC 6—10 ABBCD 11—15 DACBA

16—20 CABCC 21—25 CDABD

第II卷

26.(1)上述短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1分)事物自身包含着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2分)

(2)“十一”长假“有不足”、“差距”,这体现了“十一”长假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2分)“好事不一定完美”,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关系;(2分)“发现了美中不足,同样是好事”,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2分)

27.(1)人们的认识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我们要解决面临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好”字当前,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好又快”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经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自然、经济、社会、国际条件。这些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不可能长期单兵突进。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又好又快”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决策。

(5)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成分结构与排列次序不同也会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优化结构。又好又快,就是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6)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28.(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家抛售按最低价收购的“临时储备粮”,有效地引导和稳定了市场;市场中的不法行为和不当得利,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强了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这些都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粮油价格上涨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国家合理统筹城乡关系,既保障农民从粮食涨价中得到实惠,又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国家既保障农民从粮食涨价中得到实惠,又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29.(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正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的正确意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5分)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要优化事物的结构。所以,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优化升级。(5分)

第三篇: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永远不能被别人夺走的东西只有三样:学到的知识、心胸中的梦想和吃到肚子里的食物。所以,我要做一个知识渊博、胸怀大志的吃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1

唯物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理由:(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包括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三、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永恒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熟读P31,四个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熟悉P32,几个素材。】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①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被改变,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③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主观努力。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2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有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熟读P12:“五行说”、荀子、王夫之的哲学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具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典型代表: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慧能的“仁者心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典型代表:朱熹的“理生万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切宗教鬼神观念;儒家的天命观。】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3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不是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4

哲学的作用

1.哲学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生活处处有哲学】

②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学与时代精神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它 A.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C.它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5

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所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不可能取代具体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不是具体的,也不一定是科学的。】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第四篇: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题

西乡二中10-11学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范围:《文化生活》全册《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 分值:100分 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2、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面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③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体现了下列道理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200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

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

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就是儒道文化

5、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19、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反映

②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③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据2006年7月31 日出版的《嘹望新闻周刊》报道,正当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陆续进行之时,一些地方竟然在当地新闻媒体上整版整版地做起了“政绩广告”,且多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之词。从哲学上看,这种“政绩广告” A.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忽视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的导向作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D.否认了意识活动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21、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2、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④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2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信念、意志、激情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5、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主观题:

26.“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GDP,忽视将速度、效益统一,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不协调,而且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追求“绿色GDP”,不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坚持求真务实,重实际、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该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12分)

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8分)

27.中国经济已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但文化产业仍然是低位徘徊。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216亿元,仅占GDP的2.15%;从业人员1089万人,仅占中国全部从业人员的1.3%。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不到总出口额的l%。与物质产品相比,文化产品具有影响程度深、作用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文化力是一种更为深厚和持久的力量,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应占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

阅读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9分)28.(08广东卷40)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9分)29.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1972 年的十年间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12分)

30.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

第五篇: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世界观、具体科学:(1)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 物质观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要求我们要用物质的观点看问题。

3、运动

(1)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4、规律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意识观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4、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即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时时有矛盾。意识的反作用: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巨大地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

7、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2)真理只有一个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优化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这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二、发展

1、世界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与上升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们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适度原则: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现,这要求我们把握适度原则。

三、矛盾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这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4、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寻找矛盾的普遍性,在矛盾的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3)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四、创新

1、辩证否定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这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人生观与价值观

1、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2)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3)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自觉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注意: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

①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②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引领人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让人容易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沼,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的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5、人生价值的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6、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7、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当代,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创造自己永恒的价值,才能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辉煌。

思想与政治4生活与哲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