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思考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4-91084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5 01:11: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思考

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思考

麻城市铁门岗中心学校 杜欣鹏

【内容摘要】教育公平发展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城乡教育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拉大。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期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但要真正地实现教育公平发展,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教育公平

城乡差距

投入

关注

校际联合

今年“两会”期间,教育公平发展再度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热门话题。温家宝总理在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如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寄宿生进行生活补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城乡教育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地改变。那么,城乡教育差距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怎样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呢?这是新时期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教育差距增大这一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城乡教育差距的增大与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是极不相符的。因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乡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同。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城市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对教育的投入明显高于农村。所以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设施,城市学校明显优于农村学校。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就会不断增大。如果我们把这当作国家或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的话,那么,学生个人的家庭投入也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已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的方式。但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少。所以城乡学生在对待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方面的能力明显存在差异。而城市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农村,如城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各种补习班或特长培训,课余学习的机会明显多余农村学生。

其次,城乡对家庭教育重视的程度不同。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近年来,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不少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生活,有的父母甚至将孩子寄宿在亲戚家,这就给学生的教育制造了“真空地带”。因为爷爷奶奶大多溺爱孩子,只知道从生活上照顾他们,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灵交流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而他们所处的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不良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的道路。还有,一些家长由于长时间没有机会照顾孩子,感觉内心愧疚,于是用金钱来填补这种愧疚。殊不知,这样做恰恰适得其反,不仅滋长了学生骄奢浪费的习惯,而且也不利

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毋庸置疑,城市学生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所做的工作远远多余农村学生的家长。

最后,城乡对待就业的观念不同。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也会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少农村的家长错误地认为,既然大学毕业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工作,早点挣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厌学,甚至逃学,等着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还有,少数学生的家长或亲戚朋友在外打工干出了一些成就,这对学生更是有直接的影响,它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即便没有文化知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一些家长或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必定会给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的教育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而在这一方面,城市家长的观念则迥然不同,就业形势的严峻更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更高。除此以外,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较大,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流向城市,也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城乡教育差距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必须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这些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较大,但相对于农村薄弱的基础教育现状来讲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而且更要重视“软件”建设,如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

和生活条件;促进校本课程的研发等。同时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监管力度,使这些资金真正用在实处,即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必须最大限度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今年“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城乡教师实行轮岗,以实现教育公平发展。但笔者认为这一主张目前在我国还不可能实现,或者说要实现有很大的难度。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想,可以借助网络等方式或手段建立校际联合,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城乡学校之间牵线搭桥,引导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帮助和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

第三,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全社会都关心和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旦形成了这种社会氛围,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或教育观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既有利于消除部分农村家长和学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也有利于促成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而言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认识到改变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又要坚定信心,相信有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发展这一目标终将实现!

第二篇: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2_)06-0101-01

摘要: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应该重视并且加强对农村教育各方面的投入以及关注,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使得农村孩子也可以收到良好地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体制;城乡教育差距

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也是建设城乡一体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将指出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提出缩小城乡差距对策思考,以便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

(一)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未达到“下限”

从经济的角度看,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类劳动者,使这些受教育的劳动者在今后工作中获得相对较高的货币收益与精神享受。政府的教育投入,客观上存在“下限”指标,至少应当保证满足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共同需要,保证“教育机会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政府应是整个教育投入资金来源的最后供给者和唯一调节人。

(二)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

政府监管不力,长期以来我们有些基层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分工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大包大揽的太多,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强。我们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

(三)城乡学院设施、师资力量差距明显

长期以来,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而农村教育资金的自筹能力极其有限,教育设施的城乡差距也不可避免。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凭借优越的办学条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择校赞助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而办学条件原本薄弱的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近几年,虽然一座座希望小学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但是也仍然可以看到,有的山村校舍条件达不到最低要求,甚至还有危房继续存在并使用。

除此之外,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专业专任,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于农村学校,福利待遇高于农村学校。而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短缺,进修提高机会不多,福利待遇微薄的现象。加之近几年城区学校通过考试补充教师,吸引了大批农村骨干教师向城区集中。在师资流动上,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薄弱学校向优秀学校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教师的流动,又往往带动学生流动,导致学生“择校热”,其结果更加剧了学校之间不平衡发展。

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讨论,教育的公正的发展体现在城乡教育关系上,就是城乡教育均衡、协调的发展,而不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使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选择回归本原。为此,我们要在理念层面和政策(包括制度)层面做出革新和矫正。

(一)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在全国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分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比例要进一步加大,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202_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教育“口子费”(即为弥补农村教育费附加不能满足教师工资发放而余下的资金缺口,而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目前农村学校的经费来源就只有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渠道很难筹集到资金,这些微薄的经费来源导致每年出现巨大的经费缺口。因此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改革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央管、中学教育省市管、小学教育县乡管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农业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利益,属于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这是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其次,就是农村学校要从人事方面激励教师积极性,从招生方面扩大生源,从教学方面改善教学质量。

(三)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大中专毕业生不去,好老师外跳”的现象,而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也已经十分严重。教师工资过低和教师工资标准不统一是制约农村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1、加大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省中小学教职工定编标准和下达的编制总额任务,在逐校核定教职工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的需求。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配备,应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

2、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发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做到教师队伍由县统一管理,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一县一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通过银行按时足额直接拨人银行开设的教职工个人的工资账户。只有解决好“以县为主”这一体制性矛盾,做到教师队伍由县统一管理,才能逐步解决好教师资源配置上存在的结构性、编制性矛盾。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的发展进程,各界人大代表对此都十分重视,今年又实行了减免西部学生学杂费的政策。我们想,有党中央的关怀,有着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孩子享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应该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第三篇:城乡教育差距问卷调查

1.您现在的教育水平()A、小学B、初中C、高中或中专

2.您来自()A、城市B、乡镇C、农村 3.您所在地学校基本配备了以下()(多选)

A、基本教学用品 B、实验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C、基本齐全的体育设施 D、电脑 E、空调 F电风扇 G、投影仪 4.你们班有多少人()

A、20人以下 B、20到40人 C、40到60人 D、60人以上 5.你平均每天晚上要做多长时间的家庭作业()

A、一般没有家庭作业 B、1小时以下 C、1到3个小时 D、3小时以上

6、除了假期,您大概每天睡多久?()

A、8小时以上 B、7至8小时 C、6至7小时 D、5至6小时 E、5小时以下 7.周一到周五您每天上______节课?(含自习课)8.你一般看哪些课外书()(多选)

A、《十万个为什么》、《未解之谜》之类的科普书籍 B、世界名著 C、《读者》之类的期刊 D、实时热点、政治之类的书籍报纸 E、青春校园小说、武侠奇幻小说 F、漫画 G、从不看课外书

9.你个人所拥有的电子产品()(多选)

A、电脑 B、手机 C、MP3 D、点读机 E、其他

10.你上网一般干些什么()

A、玩游戏 B、聊天 C、逛网站 D、学习E、我很少上网 11.你参加过乐器、舞蹈、绘画等兴趣培训班吗()A、参加过 B、没参加过

12.你觉得,你将来会在哪里发展()

A、本市内 B、本省的省会城市 C、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D、出国 13.在你周围,被要求缴纳择校费的情况普遍吗?()

A没听说 B较少 C一般 D比较多 E很常见 14.在周末,您在学习上一般都做些什么?(多选)()

A、家教辅导 B、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 C、自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D、参加兴趣辅导班 E、到学校参加统一辅导 F、其他_______ 15.您所在学校进行实验教学时使用实验室的频率?()

A、从未使用过,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 B、偶尔使用,大多数是老师演示

C、经常使用,除了少部分实验之 D、每次实验都使用,并且额外还会对有兴趣的学生开放 16.、您是否使用过学校的图书馆? A、有(选此项则跳过第13题)B、没有 17.如果您没有使用过图书馆,为什么?()

A、学校没有 B、学校不开放 C、有但不想用 D、其他_____ 18.您认为学习是()

A、一种乐趣 B、不得不做的事 C、没有意义的事 D、不清楚 19.您自己对于读书的看法是什么?()

A、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拥有知识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B、除了读书,还有其他许多成才和成功的途径

C、读书要花费太多的钱和精力,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好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奇迹带来了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也迅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2倍增长到202_年的3.10倍,远高于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必须采取政策加以扭转这一趋势,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国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

一、我国城乡收入现状

首先得承认,城乡差距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不论古今中外,城市作为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从诞生起就是该地区的商业和贸易中心,理所当然比农村发达。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进而影响经济建设,比如拉美国家就因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收入差距极度扩大,导致政治动荡,最终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至今无法自拔。

(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都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相当大的改善。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更是仅有133.6元。202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4564.7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到7916.6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军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4年间分别增长70.5倍和59.3倍。在收入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家庭消费总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均大幅下降: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36.2%;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39.3%。这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均受益于改革开放,得到有效改善。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城乡居民都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收入水平均大幅度提高。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中城乡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78倍扩大到202_年的3.12倍。从绝对差额上来看,1978年――202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达24221.3元,同期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达77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为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3.11倍,这就使得城乡收入绝对差额由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202_年的16648.1元。

真实的城乡收入差距绝不仅仅体现在以上数字上,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在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教育等社会福利上的巨大差异,则城乡差距更令人触目惊心。比如根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我国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仅为全国总水平的30%左右。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占有差异非常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

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的影响

(一)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到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很多人会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中国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收入分配比较公平合理,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与高速增长相伴而来的则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看似证明了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显著关系。事实上,这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收入差距被政府人为压低,在改革开放后,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是由于体制转型造成的,因此收入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发生。但是在经济转型结束后,收入差距扩大往往是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比如法制不健全、税收制度不够完善。这种收入差距,会影响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

(二)过大的城乡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差距过大,就会导致社会上存在相当数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脱贫速度与经济增速正相关,与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呈负相关性。如果收入差距急剧扩大,那么经济增长的相当一部分成果就会被富人所占有,这就会影响到先富带动后富局面的形成,最终难以实现共同富裕。

(三)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需求侧看,经济增长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者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才有利于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增长,否则将会影响到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投资和出口,内需不振,收入差距实际上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广大农民的消费还是以必需品消费为主,精神消费和享受性消费缺位,不仅不利于消费增长,也影响到了消费结构的升级。

(四)收入差距扩大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民不患寡而患不均,随着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也会日益激化,如果收入扩大是由于社会不公尤其是官员寻租等腐败问题造成的,那么社会矛盾甚至升级到社会**,进而影响到经济建设。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就告诫说,两极分化就代表改革失败了。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动荡,外资撤离,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三、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又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制约了农村收入的提高。其次,我国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城市差距巨大,这就导致就业结构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差距。而且,我国长期实行“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政策,比如实行工业品和农业品收购的“剪刀差”,人为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导致农民收入被剥夺,严重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人民公社制度和城乡二元分隔的户籍制度,也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就形成了城市和农村这样两个互相封闭的系统,影响了农民获得非农收入。最后,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福利制度显著高于农村居民,这也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收入分配体制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分配制度由按劳分配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充分调动一切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这就使个人收入不仅与劳动贡献大小相关,还与个人生产要素的多少相关,这就拉大了收入差距。

(三)不合理的税收制度。我国目前税收收入主要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比重只有30%左右。直接税比重过低,导致阶梯税率对收入的调节作用大打折扣,农村居民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所承担的税负与其收入相比,大大重于城市居民,这必然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再加上我国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打击惩罚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人通过逃税、漏税手段获取收入,这就使国家财富流失,也降低了国家再分配调节收入的能力。

(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晚,体制不够完善,对农村的贫困人群不能起到很好的救济作用,这就使他们生活改善程度有限。

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思考

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采取系统的方法,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调整城乡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以往单纯的对农村“输血”的方式,而要更加注重对农村经济“造血”功能的培养,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一)继续加大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科研创新与加速农业科研推广并举。随着农业现代化,科技进步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达到70-80%。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还应鼓励农民组建各种合作组织,克服小农经济的各种劣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平等竞争统一开放的就业机制。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由扩大到缩小的拐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的时候,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比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联系我国实际,截止到202_年,我国人均耕地降至1.52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一半。由于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农民很难单纯通过农业增产来增加收入。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人均生产率来实现。

然而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割性、不统一性、多层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废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和对进城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构建平等竞争统一开放的就业机制。让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敦促企业落实《劳动法》有关规定,保证同工同酬,严格打击拖欠民工工资、损害民工合法利益的行为,切实加强对民工的法律保护。

(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能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给予保障,是市场经济的一道重要防护屏障,可以降低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风险,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尽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必须从我国世纪出发。从长远看,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但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差距巨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只能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考虑我国国情,基于我国经济承受能力和城乡二元经济的现实,目前城乡采取统一的社保体系并不可能。在建立社保体系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政府对建立社保体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提供财政支持,提供利益主体相互关系,加强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政府要强化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主体地位,加大对医疗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的投资和财政补贴。我国现阶段应首先建立一种较低保障水平多层次广覆盖的多样化社会保障体系。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俗话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可以说城乡巨大的教育水平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极其关键的一步,只有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教育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要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这就得加大财政对教育支持力度,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责任由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变为主要由政府财政承担。农村教育还存在教育形式单

一、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显著滞后于基础教育,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也难以保障,收入也难言乐观。(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经济评论,202_(8).[2]陈景武.重视贫富分化警惕中等收入陷阱[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_(10).[3]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202_(45).[4]贾小玫,刘霞.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2_(9).

第五篇:对我国城乡差距调查报告

对我国城乡差距调查报告

摘要: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农村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方面同城镇居民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当代中国社会,城乡差距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这种差距体现在多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差距,城乡生活消费差距,就业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社会保障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全局影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

城乡消费消费量统计数据总消费消费结构收入差距中国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表现原因对策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和谐发展

引言:

一些外国的专家和游客来到中国,他们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外国人的眼里,有三个中国,为什么会有这样呢?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区不同。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中国城乡间差距是很大的。

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按照相关经济理论,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慢慢缩小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但是,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努力缩小

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正文: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2_年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202_年全国的基尼系数相对于1995年上升了大概两个百分点。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从1995年到202_年,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最大,农村的基尼系数反而有所下降,然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扩大,城乡之间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2_年的3.1。

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

全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表现为低收入人群收入状况的恶化,而是表现为高收入人群收入超高速增长。值得欣慰的是,农村的低收入人群组的状况都有某种程度的改善。城乡消费差距:1个城镇居民>3个农村居民

统计显示,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且此差距存在扩大趋势。从202_年~202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8859元增加到18539元,增加了968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4670元增加到8224元,仅增加了3554元。在此期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倍数则从202_年的2.99倍扩大到202_年的3.07倍,进而扩大到202_年的3.10倍。从各类消费项目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支出均远高于农村居民:20011年,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等项目上,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农村居民的2.61倍、5.39倍、1.71倍、4.04倍、2.13倍、4.44倍、6.32倍和4.82倍。

图1:202_年城乡人均各项消费性支出(单位:元)

农村居民不仅与城镇居民相比在人均消费水平上存在差距,而且其消费结构也有待升级。从图2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在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与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的消费项目上的支出比重均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在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等属于基本生活保障范畴的消费项目上的支出比重明显偏高。下面我们具体通过食品消费和耐用品消费的结构差异来进一步分析城乡间的消费差距。

图2:202_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单位:%)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

经济学和统计学上常用恩格尔系数表示居民消费结构和富裕程度。所谓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额占总的消费支m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较大,表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较差.富裕程度较低;恩格尔系数较小,表明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较好,富裕程度较高。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测算见表1。

表1恩格尔系数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有明显下降。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仍然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富裕程度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

城乡教育差距

城镇居民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远远好于农村。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尤其是大专以上的人口,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相对城市来说,农村教育升学率明显偏低。城市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已经达到98%以上,而农村还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升入初中。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师资等方面和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必要的教学设施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医疗差距

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差,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农村医疗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流失严重,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参与医疗保险的比例低。202_年城市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32.3%;小城镇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59.9%;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者比例为79.4%。

城乡生活消费差距

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城镇消费的增长快于农村。从人均消费量上分析,202_年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545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752元,城镇居民消费高出农村水平5793元。同时从居民消费增速的角度看,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快于农村。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的消费是为了满足日常所需,而城市居民更多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202_年,城市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3.1%,比城市高6.8个百分点。

城乡就业差距

城乡就业结构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居民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务农及外出打工,而城市居民有多这样的就业渠道,就业前景良好。

农村失业人口高于城市。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由此可见,农村现在还有大量失业人口。

城市居民的就业环境优于农村居民的就业环境。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差,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

城乡政府的公共投入差距

国家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国家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13.43%,1980年为12.20%;1989—1994年在9.2%—10.26%之间;1995—1999年,除1998年由于增发国债达到10.69%外,其余年份在8.23—8.82%之间;202_—202_年则从7.75%降至7.12%,202_年上升到8.28%。

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甚至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养老保险制度的差距。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风险共担,较多地体现了社会保险原则;后者突出个人的养老责任,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

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

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中国城乡差距的原因

(一)城乡差距在解放前就存在(二)建国后,我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策上长期对城市的倾斜

(四)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滞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缩小中国城乡差距的对策

(一)首先要改革中国现行的城乡制度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六)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1】202_中国统计年鉴

【2】《人民日报》海外版

【3】中国新闻网

【4】《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高鸿业版

【5】《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迟福林

【6】《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与政策调整》郭玮

【7】《中国收入差距成因分析》周苑春

【8】《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秦文刚

【9】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_.

【10】 孙凤,王玉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2_(4).

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