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教案《小香蕉》
学园观摩《小香蕉》(儿歌)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对吃、玩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对吃的、玩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在幼儿入园时不难发现他们总免不了带些吃吃玩玩的东西,既然幼儿对吃玩感兴趣,我就借题发挥,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这样既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走进幼儿生活”的主题,又能让幼儿从中获取一些感性经验,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这节活动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培养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儿歌。2.能够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进行简单的想象。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香蕉有初步的了解。2.物质准备:香蕉、毛巾若干,PPT。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儿歌。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昨天蔡老师请小朋友吃了香蕉,今天廖老师也把它请来了,小朋友跟她打一下招呼吧:香蕉,你好!你们看我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的形状像什么?(启发幼儿大胆猜测)
2.出示PPT,引出儿歌《小香蕉》。
师:小朋友都很棒,现在廖老师把刚刚小朋友说的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一下啊!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边示范朗诵边播放PPT,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师:儿歌里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发准“香蕉”、“船”、“海”、“鱼”等音)
3.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香蕉》。(1)幼儿结合课件学习朗诵儿歌。(2)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师:当你朗诵到“真奇怪”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语气表情要有奇怪的样子)当你朗诵到“真痛快”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开心的样子、满足的表情)
(3)通过比赛的方式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师:老师和小朋友们比赛,看看谁最棒!我说前面一句,小朋友接后面一句。4.小结:香蕉是一种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水果,所以小朋友记得要多吃哦,现在廖老师就请你们吃香蕉吧!
第二篇:诗歌教案《小香蕉2》
中班儿歌《小香蕉》活动实例
芹林小学 张老师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能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进行简单的想象和表述
3、知道香蕉对身体有益,要多吃水果
活动准备:
1、香蕉实物,挂图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对香蕉的外形、味道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香蕉,激发兴趣(导入活动中以实物香蕉引起幼儿的兴趣采用的是直观导入法)
二、感知儿歌的内容
1、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表述(1)师面带微笑,轻轻地把香蕉呈现。(弯腰状)
启发:这样看,像什么?(2)师面带神奇色,轻轻把香蕉呈现。(躺状)这样看,又像什么?
(3)师面带惊讶色,轻轻地把香蕉呈现。(垂状)
启发:这样子看,又像什么?
2、回忆经验,说说感受
提问:香蕉的味道怎么样?吃到嘴里什么感觉?
三、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边出示挂图边示范朗诵,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比喻手法,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理解作品的语言美)注意引导幼儿发准“香蕉”“船”“海”“鱼”等音。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深入理解儿歌内容)
启发:当你读到“真奇怪“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当你读到“真痛快”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表情来理解体验儿歌的情感)
3、小结:香蕉不仅好吃,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益处
活动延伸;幼儿以“香蕉”为主题自由绘画
《小香蕉》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是中班语言领域内容儿歌《小香蕉》,香蕉是幼儿再熟悉不过的水果了,我的引入是先出示实物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基本特征。当我问到“香蕉像什么?”大部分幼儿都能够脱口而出说“像月亮和小鱼”,还像小船,但由于幼儿刚入园不久,所以大部分幼儿还不会用完整句:“弯弯的香蕉像XX”来表达。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获得!接下来当幼儿已经知道香蕉的特征之后,我就用好看的动作和语言朗诵出儿歌,而且幼儿的注重力都在老师表演上面,一双双眼睛很兴奋的看着,幼儿还会跟着学习,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的。在接下去的学习儿歌内容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都有开口念儿歌,而且我运用了比赛念,这个比赛很有意义,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本次活动我收获最深的是教师的教态非常重要,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神秘的语言都可以调动起中班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和幼儿一起快乐的学习!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是愉悦的、主动的。他们仔细地观察着,积极地交流着,“快乐教育”的原则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该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如将幼儿说的话编成一首优美的儿歌,这样才会帮助幼儿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篇:小班小香蕉儿歌教案
活动一:
儿歌:小香蕉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能够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的比喻,进行简单的想象。活动准备:
香蕉若干,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香蕉,品尝香蕉。
1、教师出示香蕉: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水果朋友香蕉。引导幼儿用礼貌用语和香蕉打招呼:香蕉,你好!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你们看看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的形状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3、请幼儿品尝香蕉,说说感受
引导语:香蕉的味道怎么样?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
二、出示挂图,引出儿歌《小香蕉》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边示范朗诵变出示挂图,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比喻手法。
2、请幼儿回答:儿歌里说了什么?
注意引导幼儿发准“香蕉”“船”“海”“鱼”等音
三、伴随音乐,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香蕉》
1、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引导语:当你朗诵到“真奇怪”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语气表情要有奇怪的样子)当你朗诵到“真痛快”时要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的?(开心的样子)
2、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引导语:老师和小朋友们比赛,看看谁最棒!我说前面一句,小朋友接后面一句,我轻声说时你们要大声说,我大声说时你们要轻声说。
四、幼儿以“香蕉”为主题自由绘画
1、引导语: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绘画的工具,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儿歌的小香蕉。
2、播放儿歌,幼儿绘画,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3、幼儿评画,说说自己的作品
五、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看,摸摸,尝一尝香蕉,了解到香蕉的外形特征;学习儿歌《小香蕉》,知道香蕉是一种对身体有益处的水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能够更进一步观察香蕉的形态,颜色等。因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多,所以在带幼儿了解香蕉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念儿歌时能够用各种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活动
二、故事: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或着装猜出同伴的姓名。
2、增进教师、同伴间的感情,感受愉快情绪。活动准备:
彩色布条、卡通面具若干。活动过程:
1、教师做猜者,与幼儿玩游戏。
教师用彩色布条蒙住眼睛,去摸幼儿的头或手。被摸到的幼儿要大声说:“猜猜我是谁?”猜对了,全体幼儿鼓掌表示;猜不对重新再猜一次。
2、鼓励幼儿大胆玩游戏。
全体幼儿闭上眼睛,请一名幼儿带上卡通面具遮住脸,并学小动物的叫声。幼儿睁开眼后,根据声音和着装猜出这个小朋友的名字。游戏反复进行。活动反思:
上课时我会让他们的发言权多一些,尽量让他们多与老师小朋友开口说话,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大家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会让他们来观察小朋友,让他们与老师示范动作,让他们感受到都是老师的好宝宝。活动
三、音乐: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并学唱歌曲。
2、感受乐曲中跳跃的唱法,萌发尊敬、热爱国旗的情感。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参加升旗仪式。
2、国旗一面。
3、音乐磁带或CD。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国旗。
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幼儿观察国旗后讨论回答。)
教师: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国。小朋友要尊重它、热爱它。今天我们就把自己对国旗的喜爱用歌曲唱出来,好不好?
二、欣赏歌曲。
1、熟悉曲调,感受歌曲的情感。教师: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教师:你听了歌曲有什么感觉?(激动、振奋、自豪。幼儿可多次倾听,并伴以身体动作,如拍手等,以熟悉曲调)
教师:你觉得这首歌什么地方听起来很特别?为什么?(红红的哩、高高的哩、黄黄的哩、甜甜的哩。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乐句句末叠词的唱法,体现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2、熟悉理解歌词。
再次倾听教师范唱。教师:你喜欢歌曲里的哪句话?
根据幼儿的回答再次范唱歌曲。教师要突出前半句连贯,后半句跳跃的唱法。教师:为什么小朋友心里会甜甜的呢?(引导幼儿尊敬,热爱国旗的情感。)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带唱歌曲。
教师:我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要唱出对国旗的热爱,好不好?例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幼儿接“红红的哩”。师幼交换接唱部分。
2、幼儿自主跟唱歌曲。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你可以轻轻地跟唱,慢慢地把它学会。等你学会了就可以逐渐把声音唱歌响亮。
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选择范唱的次数,要及时用语言鼓励、提示幼儿唱出前半句连贯、后半句跳跃的感觉。活动反思:
当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师幼的交流出现尴尬局面时,有许多原因,首先,教师预先的设计不吸引孩子,幼儿不能将自己的兴趣点融如其中;教育内容中有部分内容幼儿不能理解,所以教师一定要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使教材符合幼儿的实际能力和研究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有及时解决的能力,并且能在预想活动设计的基础上,随机调整适合幼儿、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活动
四、数学:学习“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两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用儿歌引出课题: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2、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数字1和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到,在认数字的时候,有的幼儿都能分辨出哪个数字。通过图片更加形象的描述出1和2,加深了幼儿的记忆力。个别幼儿因为在家里家长有教,所以对掌握的内容之后就感觉这节课有点无聊。需要增加趣味性的东西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
五、体育:跟着走
活动目标:
1、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1、学会儿歌
2、场地上画一个大圆。活动过程:
一、导入,学习儿歌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这个游戏前,我们先要学习一首儿歌。”
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不掉队,不乱走,都是听话的好朋友。
二、幼儿四散地站在教师身旁。
游戏开始,一起说儿歌:“走走走,走走走,跟着老师向前走。不掉队,不乱走,都是听话的好朋友。”教师边说儿歌边鼓励幼儿站成一路纵队,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圆圈或其他不同的形状。
规则:幼儿必须一个跟着一个在教师带领下,沿着场地走直线或圆圈。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在户外活动,所有在组织的时候有些幼儿注意力没有集中过来,刚开始走的队伍很散乱。所以在下次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讲规则,而且要找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第四篇:小香蕉 小班语言教案[最终版]
《小香蕉》(文学活动)活动目标: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能够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的比喻,进行简单的想象。活动准备:
香蕉若干,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香蕉,品尝香蕉。
1、教师出示香蕉: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水果朋友香蕉。引导幼儿用礼貌用语和香蕉打招呼:香蕉,你好!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你们看看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的形状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3、请幼儿品尝香蕉,说说感受
引导语:香蕉的味道怎么样?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觉?
二、出示挂图,引出儿歌《小香蕉》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边示范朗诵变出示挂图,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比喻手法。
2、请幼儿回答:儿歌里说了什么? 注意引导幼儿发准“香蕉”“船”“海”“鱼”等音
三、伴随音乐,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香蕉》
1、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引导语:当你朗诵到“真奇怪”时要用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语气表情要有奇怪的样子)当你朗诵到“真痛快”时要什么表情?语调是什么样的?(开心的样子)
2、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引导语:老师和小朋友们比赛,看看谁最棒!我说前面一句,小欧阳接后面一句,我轻声说时你们要大声说,我大声说时你们要轻声说。
四、幼儿以“香蕉”为主题自由绘画
1、引导语: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绘画的工具,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儿歌的小香蕉。
2、播放儿歌,幼儿绘画,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3、幼儿评画,说说自己的作品
五、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看,摸摸,尝一尝香蕉,了解到香蕉的外形特征;学习儿歌《小香蕉》,知道香蕉是一种对身体有益处的水果。
第五篇:《分香蕉》教案(模版)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香蕉的活动感受平均分,并完整地描述分的过程。2. 通过对分香蕉过程的描述引出用除法算式表示。3. 能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 结合情景,理解除法的意义。
5. 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渗透廉政教育,分的时候要公平。教学重点
结合情景,能用除法算式表示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和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也不是笑笑,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了一些又大又长的香蕉来招待它们,两只小猴子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智慧老人知道,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那么智慧老人要怎样分才能让两只猴子都满意呢?(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二二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行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情境图
(1)数数香蕉共有多少根?(12根)
2、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3、小组汇报,用一句完整的话表示分的过程及结果(12根香蕉平均分给2个猴 子,每只猴子分6根)
4、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师:像这样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师: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我们没学过的符号吗?叫做“除号”。你们看,它的中间是一条横线,上下有两个小圆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学生跟读2遍。
师:你们知道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师:那么整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意义
师:现在智慧老人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呢?你能试着装一装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吗?(板书: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个盘子。)
学生动手操作
小组汇报
师:这个分的过程是平均分吗?
生:是的。
师:怎么用算式表示的呢?12÷4=3(个)
学生读一遍这个算式。
师: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4表示1个盘子装4根香蕉,3表示用了3个盘子。
师:整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3个盘子。
师:我们都知道加法、减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同样的除法算式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师:(总结)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除得的结果叫做商。
师: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运用了除法,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解决呢?
总述:以后我们遇到平均分的问题,比如求每份是多少或求分成了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三、实践操作,拓展思维。1、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学生分小组合作,在全班交流。)
5、数学书38页试一试。
四、总结回顾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生1:平均分,每个人都要分一样多才公平。生2: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生3: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平均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这节课之前安排了三节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开始认识除法。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由于有了分东西的基础,学生很快分出结果,这时我问:“你能不能用一个简洁的算式来表示?”学生很快说出算式,教师写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看书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在练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部分的意义。可还有少部分学生存在问题:有的学生会摆,会圈,却不会列式。有的学生会摆、会列式,但却不会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不知除数是谁?如: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他列式:12÷4=3,学生知道每份是4根,可是动笔列式时不知除以哪一个数,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