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白描教学大纲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24-98636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4 01:09: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白描教学大纲

天水师范学院绘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美术学的选修课之一,是学习国画技法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通过对白描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白描的工具材料特点,通过大量的临摹了解和掌握传统中国画白描技法,掌握白描的作画步骤、线条的组织规律及画面构成关系的处理,以及历代中国画优秀白描的特点。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线描,敦煌壁画线描,宋人小品线描,等白描形式的训练,加上一定的花卉写生,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组织规律以及对画面整体关系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眼界与动手能力,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传统国画中工笔画的基本技法,是临摹优秀白描作品,加上写生练习的创作实践课。

2.课程内容:

(1)白描的重要性和历代白描发展的概况

(2)白描基础理论知识,古代白描作品临摹,白描与工笔画作品比较 主要研习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人小品,唐代人物画白描(4)近现代名家的作品的白描与创作分析(5)花卉写生练习3.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工笔画发展中白描的独特意义,历史特点,欣赏优秀白描和了解各个画家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工笔画作品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作画步骤,线条的组织规律

(2)通过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的研习,使学生掌握白描规律,加深对线的理解,了解白描对工笔画的重要性

(3)通过写生,让同学们初步培养用线的感觉,用线的技巧 4.教学方式:

总体教学方式:理论—技法—实践三位一体,临摹—写生

具体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技法示范、范本讲解分析、写生、出示范画、具体辅导、创作指导

辅助教学方式:

让学生品品读各个朝代名家作品,观看当代名家白描作品,教学录像和优秀作品集。5.教学进程

教学进程按: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临摹、再写生的原则为本课教学进程

6.教学时数

54学时,第三学期开课。2学分。

二、本文

第一节 古代优秀白描临摹(36学时)教学重点:中国画用线的特点和白描技法的掌握

教学内容:讲中国画用线的特点,用线的规律,临摹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人小品,唐代人物画白描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用线的规律,并熟练掌握用线的技巧,理解并临摹掌握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宋人小品,唐代人物画白描的艺术特色和图式特点。

教学方式:讲析、示范

教学要求:让学生必须弄懂线条是中国画的基础,用线来表现画面是中国画的特点,掌握线条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勾线功力

教学要求:比较完整地完成八到十幅临摹作品 第二节 写生课(18节)

一.教学重点:学习以线为主造型特点,花卉写生的白描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通过实物的写生,花卉写生的白描的方法 观察 归纳 概括 构图 用笔

教学目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写生能力、了解线条的魅力,懂得基本的构图与运用线的能力

教学方式:出示范画,示范、指导、作品讲评。教学要求:比较完整地完成四幅写生作业。第四节 考试

考试要求:交学生自己满意的临摹作品三张,写生作品一张进行打分

三.教材参考书目:

教师本人撰写系统讲稿

《永乐宫壁画白描》 张小琴等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敦煌壁画白描》 邢永川 安微美术出版社

《翎毛花鸟草虫走兽选集 宋人小品。临摹技法赏析》 《八十七神仙卷》 陈林 人民美术出版社

《仸伯年画集-中国书画名家全集书系》 任伯年 中华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画线描原大临本》 韩学中 天津人民出版社 《陈子奋白描》张怀林编 福建美术出版社

第二篇:白描

教育教学叙事

“白描”给我的启发 利辛县旧城学区王寨小学 杨凤光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常接触到不同的修辞手法,不同的描写手法,其中白描手法,我认为是学生会写作文以及写好作文最先应该运用的手法。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而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鲁迅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诀》)鲁迅小说能在简洁的笔墨中,把人物形象描绘得那么地栩栩如生,神采飞扬,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这种手法加以创造性的运用的缘故。

百草园雪地捕鸟,趣味无穷;文学家白描动作,生动传神。课后,我让学生仿照文章的白描手法,写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很巧,三个学生同时写到洗衣服,但水平殊异。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更能明理。我意识到这是一次作文指导的契机,便用“白描手法”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指导。

我把三个片段配上点评贴在教室,让学生随意欣赏,随意议论。

学生甲:来到了水盆边,“洗衣高手”哥哥先将袖子挽起来,拉起衣服,把手慢慢伸进水中。一边缓缓搓动,一边用手去摸洗衣粉。然后在水里面蘸一下啊,拿出来就行了。原来洗衣服这么简单啊!教育教学叙事

老师点评:“挽”袖子靠谱,但只洗一遍不太靠谱,看哥哥做了一次就会洗了,更不靠谱。孩子,洗衣没有这么简单,写作文也没有这么简单啊!

学生乙:我和几个朋友到小溪里洗衣服。我搂起袖子,把衣服拉进水中探了探。然后两个人扯一扯,一件两件,就洗好了。

老师点评:在小溪里洗衣服,一搂、二探、三扯、四就好,洗衣服的结果只能是两种:非破即脏。

学生丙:我先拿来一个很大的盆子,放到水管下面,打开水龙头,接满水,然后把衣服全放到里面,撒上洗衣粉再浸泡10分钟,从房里拿来一个搓衣板,还有一袋洗衣粉。我挽起袖子,拿过来小板凳,捞起一件比较柔软的衣服,撒上洗衣粉,然后在搓衣板上搓起来。衣领和袖口特别脏的地方,我就想起妈妈的样子,用肥皂把这些地方擦一遍,再洗。就这样一件一件的,一盆全洗完了。然后,我又接了一盆水,把衣服又重新放到里面去。把衣服涮洗干净。重复了两遍后,衣服全干净了,用衣架一件一件晾起来,看着满满一绳,心里很是高兴。

老师评作文:实践出真知。丙同学先撒,后搓,再涮,最后晾,洗衣服的程序非常清晰,节奏稳定,洗晒,一气呵成。给个赞!作文贴出后,学生议论纷纷。我问学生的体会,他们都说,丙同学才是真的洗衣服了,其他的人肯定没有洗过衣服,有真实的体验才能写好作文……我总结说: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者心如明镜,要感动别人,先打动自己。教育教学叙事

我相信,这次“白描式”的作文指导,胜过平时的精雕细琢。因为,问题生成于学生作文,探究附着于学生生活,结论作用于学生未来。反思:学生作文的“假、大、空”,一部分是因为学生经验水平的青涩,一部分也归咎于老师作文指导的“不真、不细、不实”。体验个性化,即真;指导具体化,即细;内容生活化,即实。作文生活化,生活就能化作文。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这是“白描”指导的精彩;移花接木,穿针引线,这是教师主导的魅力!

教育教学叙事

《“白描”给我的启发》

单位:利辛县旧城镇王寨小学

投稿:杨凤光

教育教学叙事

第三篇:白描教案

白 描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一、白描概念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画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是中国画的一种造型方式。

二、工具材料

我国传统上就统称这些工具材料: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笔

中国画用笔品种繁多,如兰叶、叶筋、小红毛、衣纹、白云、鼠须等。墨 中国画用墨主要有两大类,即松烟墨和油烟墨,曹素功,红星等,纸

中国画用纸品种很多。从纸的性能上分,有熟宣纸,生宣纸,半熟纸;从品种分,有尽皮单宣、尽皮夹宣、皮纸等。另外还有各种洒金洒银纸。还有绢 砚

三、白描程式——十八描

从分析对象的体面结构入手,不仅是物象外轮廓的描绘,还要研究透视状态下物体不同角度所呈现的体面关系(即内轮廓)的变化。既要借助光线对形体结构、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又要排除光线对物象表面产生的明暗、阴影变化,线描造型就是要紧紧抓住物象组织结构的这一特征进行形象塑造的。线描的造型要求,就是准确地掌握住对象形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在透视状态下,形体可能发生的转折、变化,这样才能准确地描绘出物体形象、体积、空间和质量的变化关系。

中国人物画中的“十八描”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描绘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其描法名称,唐代之前已散见。

“十八描”是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周履靖《夷门广谈》和汪坷玉的《珊瑚网画法》中所归纳的历代各派人物衣褶的表现形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至清代才由王赢加上图例,即成为流传至今的“十八描”后来逐渐成为人物画线描技法教材。“十八描”是: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蚂蝗描,钉头鼠尾描,撅头描,混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枯柴描,蚯蚓描。这虽是属于形式和表现手法,可还是根据不同的衣服质地或人物性格来表现的。东晋顾恺之用高古游丝描来描绘衣服褶纹,这种衣服质料是麻织品,比较挺括;唐代吴道子画得直了点,有细有粗,用兰叶描、行云流水描,画的衣服质料是丝织品,故称“吴带当风”,有飘举之状。画衣褶的各种线描,也是根据不同内容和质料进行描绘的,现代织品繁多,描法也应该不断变化和发展。

十八描解析、高古游丝描:用尖笔圆匀细弱描出,要有轻柔秀劲古逸之气合。易于表现娴静幽闲,典雅雍穆之情趣,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3

2、琴弦描:用中锋悬腕笔法,须留得住,心手相应而不乱,如 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法描出,粗细均匀,富有纪律性,无丝毫柔张之迹,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 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 不滞.、蚂蝗描:柔而不弱、无雍肿断续之迹,如梁楷《八高僧故事卷》。、钉头鼠尾描:落笔如钉之头,似有小钩,收笔则如鼠尾,一 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9 7、混描:在浓墨的衣纹线之侧,以淡墨或色彩 以衣纹复线,反之亦可在淡墨线上 以浓墨复线,以增加丰富的效果,此法古人常用。11 8、撅头描:用秃笔,坚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异粗恶,此法宋人常用之,如梁楷《六祖图》。9、曹衣出水描:衣纹多用直笔紧束,所谓曹衣(即曹不兴)出水笔法,最要沉着,如唐代的阎立本《步辇图》。

10、折芦描:此由园笔转为方笔之法,仍须方中见园,可以隶法为之

11、柳叶描:此法用笔省轻重变化,但忌浮滑轻薄之习,唐代吴道子 常用此法,多表现天女武神长裙深浅地,衣带飘舞之风姿。

12、战笔水纹描:战战兢兢即颤也,用笔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

13、减笔描:马袁、梁楷多用此法,以少许胜人之多许,少难于多,用笔简括,一气哈成也。

14、枯柴描:如山水画中有乱柴皱,用笔以,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为宜。黄慎常用此法。

15、蚯蚓描:春蛇秋蚓,以喻作书无骨之弊,然险恶太过亦不足取,当如篆书圆笔为住如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16、竹叶描:视芦叶为短,半叶为长,乃介于两者之间的描法,仍用金错刀书法,以中锋写之,如 李唐的《采薇图》。

17、橄榄描: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应起驰极轻,中间极沉 着如唐人佛家正用此笔。

18、枣核描:近似橄榄描法。古人总结之十八描宜根据对象,情感灵活应用,也可单用某法,也宜两种或多种掺合融会用之。

四、线条自身的审美价值。

1、含蓄之美。笔要含蓄,要藏而不露,畅而不滑,涩而不滞。

2、气韵之美。运笔要有气势。要气脉相连,苏动坡提画诗云‘当其下笔风雨快,比所来到气已吞。’

3、力度之美。指用笔要有力度,力透纸背,如锥画沙,画家把线条 称为骨线,不能软弱无力,无法立骨。

4、节奏美和韵律美。节奏时强事弱有规律的重现,韵律是感情方向的起伏运动轨迹。线要有变化,通过用笔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等所产生的变化形成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装饰美、用在图案和纹样上的线条就起到了装饰的效果,也是我门设计同学考虑之处。

五、学生作品欣赏

作业;

1.选出十八描[课堂讲过的除外]中的两种认真体会线条的审美价值。

2.准备临稿2—5张。

参 考 书 目

《仕女白描画谱》广西美术出版社 《百花白描画稿(四)》天津杨柳青画社 《人物十八描图》清 王嬴

《中国人物画十八描》上海书画出版社 《簪花仕女图技法临摹》 《虢国夫人游春图技法临摹》

第四篇:白描手法

白描手法举例

例一:巴金《家》中的一段描写:

元宵节的夜晚,天气非常好,是一个美丽的月夜。天空中有几颗发亮的星,寥寥几片白云,一轮满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里。它慢慢地在蓝空移动,把它的清辉撒在人间。

写月夜,不粉饰、不渲染,用简略的语言真实地描绘出元宵月夜图。

例二:关于暮春景色的描写:

过罢“清明”,春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一直下到“谷雨”,天还没有放晴。梨花被雨淋落了,桃花被雨淋湿了。田里的小麦等不得太阳,只得在细雨中,悄悄地拔着节,孕着穗。

这段文字,作者抓住“谷雨”时节多雨的天气特点,选择了“梨花落”、“桃花湿”、“麦孕穗”等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加渲染地勾勒出农村仲春时节的自然风光。

例三:鲁迅先生不愧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在鲁迅先生许多作品中可以让读者真正地领悟到,这位文学大师巧妙运用白描手法,简略地描绘环境、人物和事件的高超技艺。

(一)、绘景扩内涵

短篇小说《药》一文中的结尾,写夏四奶奶、华大妈祭坟一段,不仅准确地勾画出环境的凄凉、晦暗,而且用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先驱者不屈不挠的斗志,显示出凄凉情景中的一束亮色,特别是最后一句,“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去,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一句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一只“箭也似的”飞向“远处天空”的乌鸦,给人一种桀骜不驯、大胆抗争的印象

(二)、写人出神韵

先生作品中,常会看到,寥寥几句白描手笔,就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描写富有神韵。

《故乡》一文里,“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出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在这里,鲁迅先生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月夜海边瓜地上手持钢*的小英雄形象,简洁明快,清新美丽,仿佛一支充满童趣的梦幻曲,回荡在读者心间。而在同一篇文章里,作者对二十多年后中年闰土的描绘却令人心痛:“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 1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白描特点

(一)、重传神

《孔乙已》:“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虽然朴朴实实的一句,但其内涵却极其丰富。它把孔乙已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性格一针见血的展现了出来。站着喝酒,是短衣帮的人,他们生活贫困,而生活穷愁潦倒的孔乙已只得和他们为伍,已经挤不进长衫客的房间了。然而他又不肯脱掉长衫,仍要维持那读书人的架子,以显示他在精神上还是比短衣帮略高一筹,足见他的迂腐和虚荣心。孔乙已这种拮据的经济状况和迂腐的精神生活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使他成了咸享酒店唯一的上不接天、下不着地的特殊人物。

(二)求朴实

其实,平平常常的叙述,精心独到的语言锤炼,让语言返朴归真,也能以朴实感人。《湖心亭看雪》一文,作者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景物描写朴实的手法,既显现出了生活的原形,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但是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

(三)、凸主体

许多经典作品,往往淡化写背景,而于描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的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小摊主(节录):

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眼睛凹进眼眶”、“结实的牙齿”,简要传神的几十个字,写出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虽然还不是那样的细致丰满,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白描勾勒的妙处。

三、如何运用

(一)、要处理好与别的表现手法的关系。

白描手法与别的手法共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藤野先生》一文就是很好一例:“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在这段文字中,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就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用白描手法,抓住盘辫子的细节,几笔勾勒,揭示了这些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和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思想本质。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樱花烂漫的美丽景色,反衬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的丑态。用反语的手法,“实在标致极了”;用夸张的手法,“形成了一座富士山”;用比喻的手法,“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它们整合起来,取得无比辛辣的讽刺效果。而且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听见鲁迅先生在满怀悲愤的大声呐喊:你们这帮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洋务留学生!你们怎能置黑暗沉沉、生灵涂炭的祖国于不顾,整天享乐,不学无术!你们怎能不知羞耻的卖弄那载着民族压迫的大辫子呢!字里行间先生那颗嫉恶如仇的拳拳报国之心已呼之欲出。

(二)要重点突出,使人过目不忘。

白描手法,必须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方能给人印象深深。在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铸剑》一段描写:“先头是宦官,后面是四个武士,中间夹着一个黑色人。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的颧骨,眼圈骨,眉楞都高高的突出来。”对黑色人的肖像描写,愈其简,就愈突出他的外部主要特征:干练、机警和沉着。白描并不等同于简单化的描写,而是要高度精练、简明而又传神地写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形象。再如:“黑色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他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长颈子,如在细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蓦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钟,砰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着空中同时四射。”此段白描,活画了一位舍得自我牺牲的复仇者的感人形象。

第五篇:白描相关资料

白描作为独立的技法体系,经是表现对象惟一的手段。对线的运用不但极为考究,而且也体现了作者在艺术处理和审美意识上的追求。同时,白描也是工笔设画法的基础。

白描从广义上虽也有工笔与意笔之分,但花鸟画的白描大都属于工笔的范畴。工笔花鸟画的白描虽称为“描”,但并不是沿着自然物象的轮廓去描画,而要求用书法的笔法去“写”。并且在写的过程中,追求线条的变化与韵律美。白描线条的笔法,除花木老干和坡石等处兼用侧锋皴擦外:一般都是以中锋完成。中锋线条两边齐平,圆润浑厚,饱满而富有弹性,即所谓“万毫齐力”,是最富于表现力的线型。

白描线条的笔法变化来源于书法。每一条线在笔法上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对起笔、处笔、收笔的要求,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逆人、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所谓“逆人”是指起笔藏锋,即欲右先左,欲历先右,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逆入平出,以使线条含蓄而劲力内敛。“涩行”是指行笔速度要慢。行笔稳、速度慢,笔锋的压力才能均匀,压力均匀线条才能均整。行笔的过程中有两种运动变化,一是笔锋平等的使转变化。平等行笔比较简单难在笔法的转折者勾线的功力。二是笔锋的提按运动。提按是指行笔中的压力变化。“提”,笔锋的压力轻,线条变细;“按”,笔锋的压力加重,线条则变粗。行笔中途停顿略按为“顿”,略提向回折为“挫”。转折、提按、顿挫是行笔过程中最基本的笔法变化。“紧收”是指收笔回锋。线条结束时把笔锋向来的方向收回称为收笔回锋。即书法中的“无往不收”、“无垂不缩”,使线的结尾紧收与起笔相照应,含蓄而不外露。

起笔藏锋、收笔回锋是中国画用笔最基本的法则,但在外形上也圆笔与尖笔的区别。

起笔的圆笔是明显的藏锋方法。尖笔是指起笔的“切入”笔法,在行、草书多见,亦称之为“牵丝、引牵、引带”等。

收笔的圆笔是明显的回锋笔法,如楷收竖画中的“垂露”笔法相同。尖笔是指收笔时虚收成尖状,则如楷书竖画中的“悬针”笔法相同。

起笔、收笔中藏锋回锋的圆与尖,其表现效果在白描中称为“虚”与“实”,这种圆与尖即虚与实的变化称之为线形变化。

线型变化共有4种类型:实有起笔实收笔、实起笔虚收笔、虚起笔实收笔、虚起笔虚收笔。此4种线型变化在白描中按生活物象的结构变化而交替使用,是白描最基本的用线方法。

用线条塑造形体是白描的首要任务,线型变化是白描表现对象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物象的结构形态则是线型变化产生和表现的依据。故而线型变化要按对象的结构、透视、前后关系来确定起笔收笔的实与虚,以相对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态结构为准,没有固定的法则。则行笔中转折、提按、顿挫则是线弄变化表现对象结构的辅助手段。只有线型变化莫测与对象的结构、透视、前后、远近等关系结合在一起,才能既表现出花鸟的姿态变幻,又有线条本身的形态美感。白描的线型变化中,线条的前后叠压也是表现对象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物象形态平面与前后关系的区别全在于线条的前后叠压变化,故应特别加以注意。

白描舍弃了色彩,为了更好地表现自然物象的色彩感与质感,在线的运用上也有线条的粗细变化和墨色的浓淡变化,但这两种变化都是依附于线型变化而变化的。粗细变化作为白描用线的表现方法之一,有其基本规律。就整体构成而言,大致为柔嫩细弱者线细、厚硬粗糙者线粗,以表现其质感。近处物象粗、远处物象线细,以表现其空间感受。就具体而言,大致为轮廓线与主筋线略粗,内部结构与辅筋较细,以表现形体感。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具体的运用还要视其具体情况以及作者的艺术追求而定。

浓淡变化也是白描用线的表现方法之一。白描花鸟画的色彩感和质感表现主要依靠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予以辅助,线条墨色农重者色深量重,线条墨色轻淡者色浅量轻,线条干涩者质地粗糙,线条湿润者(白描线条的湿润是指勾线时含水分较多,线条光洁流畅)质地娇嫩。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贵在随机而用,方可使白描的用线于简中求弯,并寓变于统一。

白描花卉的枝干等粗糙处以及鸟类形体大者,有时可适当结合皴擦的笔法。“皴”是断续而有形象的笔触;“擦”是用干笔侧锋擦抹,没有个体的形象,常驻机构与皴笔结合,使皴的笔触略显毛涩,以便更好地表现对象的质感。皴多用中锋、侧锋结合,转笔折笔互用;擦则多用侧锋干笔,以见飞白为好。皴擦要根据对象的具体结构灵活运用。

白描的勾线一般先从最前边的勾起,由前至后。勾时按结构把形体勾完整,再往

后或左右推移,这样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对象,优秀的白描作品,应运用线条把花鸟的形态、质感、空间感表现得恰到好处,才能最达到表现对象内在审韵的要求。花鸟画白描法的用线造型,讲究笔法是重要的表现手段。而笔法的把握和运用,离不开书法的修养。只胡具有较高的书法修养,才能借助形象更好地发挥线描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利用线的 韵律、节奏、气势等审美因素来表达作者的情操与艺术品位。

白描的学习既要通过写生加强对物象结构的认识,又要借鉴前人,宋元白描的简练严谨,陈老莲的古拙,清末三任的奇峭,近代陈子奋的金石趣味等都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细心品味先贤们的优秀作品,定能从中受到很多启发,从而把白描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在人物、畜兽画方面也有白描画法,譬如两幅最早的战国楚墓出土的 帛画,即以白描法表现,我国古代称之为「白画」,北宋的李 公麟是这种画法的代表性人物。

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 墨结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 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 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稍粗稍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乾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 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尤其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 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 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 涵蓄在内,不宜显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 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尚可减低 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寓刚建於婀娜中。

此外运笔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滞,务必要有「无往 不回」之意,腕力气力一定要送到头,止笔向上提时,也不可 轻率潦草。至於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据吴学让教授提供的示范 有三种主要的线条,一为起笔停笔(一字描),适於画叶梗、竹干等。二为钉头鼠尾描,适於画叶筋、叶片等。三为连续弧 线描,适於画花瓣。下图是禽鸟的局部画法示范,画鸟的顺序 是先画嘴的当中一长笔,再画上颚和下颚各一笔,再依次画眼 圈、点眼、头额、背、翼、胸、腹、腿、爪、补尾。画细毛的 线条落笔与收笔较轻,中段略粗,若落笔太重,不易表现出羽 毛的质感。

双钩填彩画法

双钩填彩画法是用线条钩描物象后在填色的画法,又称钩 勒填彩法或双钩设色法,是从白描的基础上染色彩而成。它的起源甚早,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已见此种画法,五代 画家黄筌是双钩填彩法的代表性画家,其线条纤细,赋色艳丽,是北宋院画花鸟画法的主流,另有江南的徐熙,也用双钩填 彩法,但风格野逸,较注重线条的趣味及墨韵,后世的花鸟画 家,用笔多取法徐熙,用色取法黄筌,并兼取两家的神似逸 韵。

画双钩填彩法应选择熟纸(纸)或绢,先用墨线双钩白 描后,准备两只羊毫笔作渲染,一只蘸色,一只沾清水,要先 练习一手执两只笔,并能灵活交换。设色时颜色要淡,应多染 几次,将花、叶内侧(或中央)的颜色以清水笔推染至边缘,清水笔内的含水量要适当,水太多会留有痕迹,太乾则渲染 不开。渲染完后,如原来的墨线已经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 钩一次,钩一次,称为「勒」,同时也可从画纸背后托染,使 画面的花叶颜色更加浓厚、均匀。花卉渲的方法有三:

(一)先 后染:先将花朵的颜色最淡的颜色 底(既平涂打 底)再用其他颜色分染,通常白色、粉红色、浅黄色的 可花先用白粉 底,在用浅绿、洋红、藤黄等色分染。叶子可先用草绿 底,再用花青分染。

(二)先染后 :紫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卉,可先用花青(或淡 墨)自内侧向外分染后,再 红色,染叶也可先用花青(或淡墨)分染后,再 草绿。

(三)接染画法:譬如粉红色的荷花瓣,尖红,根部稍带淡绿 色,可先用白粉 底再用洋红由尖向内分染,并立即用 淡绿色由内向外分染,在水份未乾前接合。局部虫蚀的 破叶,亦可用接染法。

於禽鸟的赋采法略有不同,下图为吴学让教授的示范,首 先白描后以淡墨分染,然后以颜色第二次分染,乾后第三次铺 色,接著第四次梳毛,第五次铺色 梳毛(丝毛)是化翎毛(或畜牲)所常用,为了强调羽毛松软而细密的感觉,梳羽毛法 的原则是淡色羽毛用深色梳,深色羽毛用淡色梳。

没骨画法

没骨画法是不用墨线钩勒、直接以色彩绘画物像的画法。没骨画法相传为北宋徐崇嗣所创,此后画者极少,清初的恽寿平是复兴此画法的大师,影响近代甚大。

没骨画法也以使用熟纸较恰当,因不用墨线,故以留白的 「水线」来曲分前后叶或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关系,有以白当黑 的味道。没骨画法也可细分为几种表现方式:

第一种较工细如 双钩虿填彩法,只是略去双钩的墨线,靠色彩的层层加染而成。第二种画法略为疏放稍带写意的笔意,直接以色彩点染,一次完成。第三种画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类似的色彩 点染局部,类似破墨因为使用熟纸,故产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带斑驳的色彩变化。

一般而言,白描画法、双钩填彩画法与没骨画法机皆属於工笔画法的范畴,应注意其形态的完整与结构的清楚,初学者在画前可先钩 一张同尺寸的速写稿,置於画纸下,则构图、形状有个依据,能专注色彩与运笔的趣味,无论以那一种发方法画花、叶,色 彩皆要有浓淡的变化,一只笔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

用「先后染」的方法,追情求更丰富的色彩变化,但设色不宜太浓 艳,总以淡雅为尚。染完色彩,等待乾后再钩勒叶筋、丝花或 加画花蕊,增补细部。

白描写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描手法及其特点;

2、学习并掌握白描写意的手法。

重点难点

1、学习白描手法的几点技巧;

2、在学习与训练中形成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以语言实例导入学习内容,多媒体屏幕演示。

2、了解白描特点:白描写意是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用少量的词句点染,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二、结合具体实例感受白描写意手法的精湛之处,分析它在各方面的运用技巧。

1、抓住特征,粗笔勾勒。

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写意的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例如:“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写意的手法。“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眼睛凹进眼眶”、“结实的牙齿”,简要的几十个字,把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描绘得很传神,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他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以“叙”代“描”,不设喻,少修辞,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了白描勾勒的妙处。

再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

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等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肖像时不妨借鉴这种写法。

2、略貌取神,突出一点。

在散文《背影》中,朱自清着力表现的就是他父亲的背影。他运用写实的笔触,着力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过铁路的情形。“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而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段文字初读很平淡,但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没有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实实在在地把当时的情形展示出来。正所谓“于朴素之中见真情,于平淡之中见神奇”。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咏雪》中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白雪飘飞的景象后,作者用“公大笑乐”四字勾画出谢安无比欣喜的形象。其中“大笑”一词用得简洁传神,直击人物内心世界,既展示了谢安喜悦赞许的神态,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3、巧写对话,点出神韵。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之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备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箸,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箸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

三、课堂小作文训练:试运用上述白描手法描写班上某一同学,表现其主要性格特征,不少于200字。完成后,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四、教学小结: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描写意是考场作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法之一,其特点为抓住描写对象的精髓,粗线勾勒,不着色彩,单纯明快,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以达到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艺术境界。

2、写作文运用白描写意刻画人物,不求细致,只求传神。要集中笔墨,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突出描写人物的特征和情态。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白描教学大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