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中职语文课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24-79617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4 12:47: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职语文课

中职语文课

教师:刘蓉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 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怎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实用性观念突破灵活教学)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基础课教学的态度也不是很明确,由于基础课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上基础课,同时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学生、社会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使得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变化的尝试,现把这些变化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色适当改变讲解内容,突出实用性与专业性。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对于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学生并非完全适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讲解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需求。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所有中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

在教学时,一定要把这一项学习任务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小学、初中的阅读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在阅读全国通用教材时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地挑选课文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列一些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

虽然语文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但学生因此也就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要求一学就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与专业结合,提高语文教学中实用性的比例。

例如,我在教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动漫师等相关工作,在讲解语文教材时,由易到难,将难度水平限制在略高于初中的水平,学习内容与学生掌握现状结合,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现代文尤其是散文,鼓励他们多读多学,教师根据现当代文学读本多加入一些经典阅读。比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后加入朱自清经典名文《背影》的自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性认识。另外将《梦和泪》和冰心先生的《纪念吴文藻先生》一文一起来讲,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中真正了解冰心先生。

但在交电视制作班的学生时,根据专业需求学生,在教学时,尽量采用影视视频教学,在教学中教育学生注意观察视频制作的方式,在专业课的氛围中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达到基础文化课服务专业课的目标。在处理教材时,把日常应用文的内容加入语文教材中,教学中 也加强了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对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达到高中一年级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政治、礼仪、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没有中学升学的压力,这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目前,一般的中职学校开设的文科基础课有语文、德育、礼仪等。这种分类是自然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它的优点是学科化,方便教学。缺点是把内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把教学内容客观化。其实,语文、德育、礼仪、政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只会在试卷中写出好成绩,能否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还得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教师、同学的行为,感同身受,通过阅读感悟。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下面介绍几种中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1.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项链》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愉快教学法。

一些有情节的文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项链》时,让学生课下排练,课堂演出,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人物的性格、课文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学习《阿Q正传》一文时,让学生观看《阿Q正传》电影,并讨论其中的情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3.自主学习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法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从而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论语七则》一文时,我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儒家思想的资料,并让学生体会儒家思想对我们现在生活的深刻影响。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知道了儒家思想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发展脉络,而且对我们现在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热爱生活。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但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

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公共文化课,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第二篇:浅析如何上好中职语文课

浅析如何上好中职语文课

沾益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柳建龙

摘要: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怎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改革

实用性

灵活教学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基础课教学的态度也不是很明确,由于基础课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上基础课,同时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学生、社会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使得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变化的尝试,现把这些变化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色适当改变讲解内容,突出实用性与专业性。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对于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学生并非完全适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讲解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需求。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所有中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在教学时,一定要把这一项学习任务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小学、初中的阅读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在阅读全国通用教材时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地挑选课文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列一些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

虽然语文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但学生因此也就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要求一学就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与专业结合,提高语文教学中实用性的比例。在讲解语文教材时,由易到难,将难度水平限制在略高于初中的水平,学习内容与学生掌握现状结合,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现代文尤其是散文,鼓励他们多读多学,教师根据现当代文学读本多加入一些经典阅读。比如在《荷塘月色》这一课后加入朱自清经典名文《背影》的自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性认识。根据专 业需求,在专业课的氛围中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达到基础文化课服务专业课的目标。在处理教材时,把日常应用文的内容加入语文教材中,教学中也加强了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对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达到高中一年级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政治、礼仪、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没有中学升学的压力,这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目前,一般的中职学校开设的文科基础课有语文、德育、礼仪、政治等。这种分类是自然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它的优点是学科化,方便教学。缺点是把内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把教学内容客观化。其实,语文、德育、礼仪、政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只会在试卷中写出好成绩,能否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还得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教师、同学的行 为,感同身受,通过阅读感悟。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 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下面介绍几种中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1.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项链》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愉快教学法。

一些有情节的文章,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项链》时,让学生课下排练,课堂演出,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人物的性格、课文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学习《士兵突击》一文时,让学生观看电视剧《士兵突击》,并讨论其中的情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3.自主学习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法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从而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论语》 一文时,我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儒家思想的资料,并让学生体会儒家思想对我们现在生活的深刻影响。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知道了儒家思想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发展脉络,而且对我们现在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热爱生活。

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但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公共文化课,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成功教育》2008年第8期。

【2】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

第三篇:中职语文课教学计划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下面是关于中职语文课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课程名称:语文

二、课程分析

本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作用、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中职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各项素质及能力的分析):

1、本学期所兼三个班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基础差,学生学习意识差,认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不再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身在课堂心在外,对学习没有心思。

2、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且自信心不足。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尊心又很强,他们没有普高学生的学习目标,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尽管学校对学生也会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潜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但学生对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不清楚,对未来的目标很不明确。

3、学生自律意识不强,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常常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再加上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于表现自己的时期,往往形成习惯,加以不再努力学习,因此把心思用在课堂的小动作上,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学生认知偏差。很多学生进入职中后,就存有学习马虎,得过且过,混个毕业文凭的念头,因此他们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上。

四、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听、说普通话,并且能够写出通顺的、较好的文章。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设计

1、阅读与欣赏 48课时

2、应用文写作 12课时

3、口语交际 12课时

4、综合实践 8 课时

六、教学方法及手段

1、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3、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但同时也应学会如何尊重别人的意见或成果,养成不要轻率否定他人的严谨作风,培养自信、理解、包容的健康心态。

4、努力掌握并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5、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地方产业,注意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为学生就业需要服务。

七、实验实训课的培养目标

1、注重阅读理解,对写作不作过高要求。

2、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部分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实践活动、模拟场景提高学生的交往、分析、策划等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第四篇:中职语文课教学目标设计之我见

中职语文课教学目标设计之我见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选用等都要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课堂教学随意性强,教学观点滞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低等。笔者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整理出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种种不足,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期待能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经验积累,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目标设计 问题 做法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有的直接照搬教参,千篇一律;有的觉得职校是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语文课是边缘学科,不重要,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虚无的情况。致使整个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注定它是一节低效或无效的语文课。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格式化

中职语文教材的教学单元设置是按体裁和主题分类的,许多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同时适合几篇相同体裁的课文,比如散文单元,目标则是培养学生散文赏析能力;文言文单元,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小说单元,课堂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诗歌单元,就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经格式化,可以用在任何一篇相同体裁的课文课文教学中,这样做理论上不偏离整体的教学意图,但忽略了每篇课文相异性和闪光点,以及每篇课文特有的教学价值,目标设立形同虚无,对师生的教学行为很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每一篇课文都饱含着作者自身的独到见解和情感体验,学生的感同身受也会不一样,所以教学目标的设立,应该紧紧跟随,体现课文的独立性和个性化。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模糊化

1、过程化的教学目标

有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缺乏目标意识,是典型的模糊了目标与过程的行为。认真辨别,会发现目标其实就是授课过程的内容安排。

例如《像山那样思考》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1)让学生自主阅读,理清课文思路,概述文章内容。(2)进行研讨性阅读,重点把握引起生态变化的原因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笔者认为,上面的课文教学目标设计,目标行为的达成程度和条件缺失,这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而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而要达到何种程度的目标,才是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2、概括化的教学目标

我们会发现,不少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很笼统,比如“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形象分析,学习人物高尚的品德”等等,这些目标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内容设计过于概括笼统,没有可操作性,导致教学目标的功能不能发挥。

举两例比较:

甲:《最后一片叶子》教学目标:①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②把握老年画家的的人物形象,学习老画家无论境况如何都乐观善良的优良品质。③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阅读能力。

乙:《过万重山漫想》教学目标: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生动的语句,重点落实写景句,陈述其生动之处。②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列出作者抒发的感情,并进行概述,其中要有现实的景与漫想的景的描述。③在理清文章情感脉络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中景色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理由。

我们会发现,甲的教学目标设计宽泛,运用了“感受”“把握”“学习”“培养”等行为动词,模糊了目标的操作性,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评价,在课堂中缺乏实践作用,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乙的目标设计就有着明确具体的教学结果,在课堂上就有着可操作的内容和可评价的学习结果。

3、差错化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现在中职语文教学因为师生教学两难的问题,导致了有些语文课的目标设计上仍然还是保持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思维模式,这种目标只注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让学生……”,还有更常见的表述是“使学生……”,“促进学生……”等句式,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表述的问题而已,但是这种传统的目标制定方式正说明了观念性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体而存在。笔者认为,教学目标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课堂教学目标最终的达成,是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学生学习目标和结果。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虚无化

如今的中职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目标虚无情况是很常见的。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课改以来,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于是相应形成了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课堂上由学生掌握主动权,把课堂交给学生,不需设课堂教学目标。二是中职课程中,语文课程要求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语文课被边缘化,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教育本身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行为,有一个总目标和整体的教学理念需要逐步去完成。而无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肯定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所以笔者认为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也都不可能脱离整体的教育目标,而课堂教学正是落实总目标的具体执行过程,所以预设目标也好,课堂生成也好,课堂目标的设定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如何有效的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可完成性、指向学生、具体明确三方面入手。

一、可完成性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师生教学行为指向有效的基础。对于每一节课的目标确定,除了必须保证本课教学内容以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使之尽可能地切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难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形成不上课就没有收获的认知,要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最大化的产生能力、心智的变化。

二、指向学生

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每一个学生的已有语文基础知识等,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教学目标,既不拔高,也不让学生吃不饱,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获得成功。使学生发展新能力,获得新知识。确定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再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独具匠心的课堂教学结构,那么,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就会实现。

三、具体明确

“有的放矢”是每一个教师都知道的道理。中职语文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学生完成到到何种程度上必须是可评价的,这样的课时目标才是有意义的。为什么呢?笔者认为,第一,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目标指向清晰、主次分明、联系紧密。第二,目标表述的内容是集中精细的,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一目了然。在课堂教学中越容易把握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会越好。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正确得解读文本, 准确的设计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每堂课都真正有所得,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整理出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种种不足,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期待能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经验积累,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五篇:如何让中职语文课教学走出困境

如何让中职语文课教学走出困境

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增添压力。

而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语文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让中职语文课教学走出困境?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

一、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差,使语文课教学遭遇尴尬由于受“普高热”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有的学生甚至明言:“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学技术的,我如果语数英成绩好,还来这里干嘛?早就上高中去了!”

2、评价机制旧,让语文课教学“宽松”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得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语文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

二、解决办法

1、培养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越来越差。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身报国、投江殉国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

2、建立机制,提高语文科教学品位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

3、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乎、者、也”和让他们头疼的写作,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

探讨的。语文课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把它变成故事讲给学生听的,比如说介绍作者这个教

学环节。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是介绍作者的名字、时代、出生地、世人对他的评价、还有代

表作品。我们可以把作者的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并且也愿

意去听。

4、加大语文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 把语文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现实生活的气息,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

了学生对生活体验的需要,就会造成学生的厌学。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

又是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

因此,我们可以从很多种角度把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人生。

学习

学对

2006

09

赵美

摘要: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现状教学对策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当受到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的重视,然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这种让人担忧的状况可以概括为:学生基础太差,教师难教,中职语文教学已成为整体语文教学不景气情况下更为步履艰难的学科教学。本人认为,在迅速变革的社会中,中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中职语文教学方面的讨论和研究也要不断地深入。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目前,相当多的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太差,连最起码的语文常识都不知道。语文学习状况如下:

(一)缺乏学习动机。很多调查表明,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都有“被逼无奈”的感觉,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动力,不能回答“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专业?”等一系列问题,不知不觉成了学习语文课程都困难的学生。

(二)缺乏学习兴趣。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淘汰出来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不能正常接受语文素养再教育,在语文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或心理障碍。有的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应有的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对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有的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其综合素质较差,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弱,学习语文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因为听不懂课和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职校是来学习专业的,语文和专业是两码事,学不学无所谓,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从不主动学习,更谈不上刻苦努力。

(三)语文基础薄弱。这是中职学生语文知识的现状,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之

一。二000年以前录取的中职学生中,还有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相当不错,但目前这种学生的比例却很小。以我市某所职校为例,一个班48个学生,语文基础较好、语言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不到10人,以中考语文成绩作参考,语文及格的人数只占班级总人数的30%。多数新生语文基础极为薄弱,表现为“听说读写”几乎无一过关,听话不得要领,说话辞不达意,阅读障碍重重,写作言之无物,错别字连篇,不会写请假条,语文测验得几分„„,此类情况在学生中相当普遍。

中职学生在语文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词句掌握情况差。还以上面这个班为例,全班48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错别字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90%以上,不少学生把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用字写成错字或是别字。不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作文中能比较正确使用成语的学生少,多数作文几乎都用口语,并且乱用词语,语法错误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个别学生甚至通篇都是病句。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语文常识比如文体常识,相当多的学生未掌握,小说的三要素说不全,不知道“散文形散神不散”是什么意思,分不清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分不清论证方法、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语法知识。

2、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低下。按照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语文课应当摒弃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主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和参予讨论问题。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在中职学校是行不通的,因为多数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差,除非教师公布答案,否则大多数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即使个别学生有一些粗浅的看法,但回答问题时又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不着边际,只能让教师去猜测他的意思,所以在普高里二十分钟能完成的讨论,中职生两节课也不一定能完成。如果真正在中职学生中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或自主学习,恐怕教学计划将完全乱套。

3、阅读能力低下。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职学生自读一篇1000—2000字的较浅显的文章,如果理解80%,多数人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少数在教师讲解后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凡是涉及到类比、象征、托物言志、借物传情一类的文章,多数学生不能通过自读理解领会,教师必须启发甚至不得不把结论和盘托出。

4、写作能力普遍低下:要求中职学生写作600字左右的作文(而普高要求是800字以上),能够写出300字以上的很少,大多数达不到要求,一般只写150字左右。相当多的学生作文时没有话说,即使

写了一定的内容,也往往是语无伦次,思路混乱,言不由衷。

5、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大多数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字词意义用法,文言文考试只考学过的课文也有近半数学生不过关,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二、教学对策

上述情况表明,中职学生语文知识欠缺的现状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于我们的教学中,这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填充,如何使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得到提高?我认为,语文教学综合性强,教师应研究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从观念、目标、教材和教法等方面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一)关注教学对象

1、全面了解学生。近年来,各中职学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专业多,学生构成复杂,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它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求知欲、知识储备情况、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对学生具有的知识、读写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既可探清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底子,也可为以后有针对性的教学作个铺垫。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一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旦对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去认识它、了解它的内部规律,探索它与外界事物的联系,或者如痴如醉地从事某种活动。对学生来说,兴趣就是学习的内动力。它的作用远远超过来自家长、教师的外动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爱好安排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找到新的学习动力源,进而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

按照常规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应当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开课时数进行教学活动,然而目前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差、能力低下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使中职语文教材已难以适应现在的中职语文教学实际。所以,任课教师要有全新的课程意识,要在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促使下,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课程理论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定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来研究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有选择、有扬弃地对其进行整合。根据必需、够用、实用、规范的原则筛选教材,精选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课文为必学知识,挑选与专业相关,能同学生的职业能力联系得上的课文为选修知识,以能拓展学生视野,启动学生思维和感受能力的课文为任选知识。这种对教材进行“量力性”的分类和筛选,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既可为“强者”提供拓展知识的空间,又能完成对学习困难者的基本教育任务。

(三)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心理运动处于经常波动之中,分为五个阶段,中职学生也是如此。第一阶段,上课开始的前5分钟,学生处于兴奋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5至15分钟,学生的心理维持在较高的兴奋状态中。这段时间,学生的求知欲比较旺盛,注意力比较集中;第三阶段,15至25分钟之间,学生兴奋状态减弱,抑制增强,注意力涣散,出现疲劳现象;

第四阶段,从25分钟开始,学生的心理又开始兴奋,持续到第40分钟;第五阶段,从40分钟之后到下课这段时间,学生的心理又开始疲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第一阶段,可运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第二、第四阶段,可讲授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三阶段,应适当提问、讨论,或做课堂练习,或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或者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调节学生上课的情趣,又可诱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最后几分钟,可让进行口语训练等,以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

(四)注重学法指导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是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

匙,就是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技巧,就能不断地获取新的语文知识。本人曾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几种学法就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一、“预习听课法”,要求学生在听老师讲解分析一篇课文之前,按一定的教学要求,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问题,对较难理解的或不懂的内容进行圈点勾划,再通过听课解决这些问题。采用这种学法,学生学习的期望性大,听课时目的更明确,注意力会更集中,学起来也会更轻松。第二、“复习作业法”,要求学生在语文作业前,首先应对已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作系统全面的复习,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作业的准确性。运用这种方法,能以作业的手段来强化学生复习,通过作业来进一步复习巩固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第三、“作文构思方法”,按照常规要求,学生动笔作文前须打腹稿,要对整个写作过程作一个全面的安排设计,要考虑如何落笔、行笔和收笔,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绝大多数学生作文时,轻思考,重动笔,不多加思考就作文,因而导致 “咬笔头”、“半途而废”、“重起炉灶”等现象。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会导致学生作文毅力的减弱,信心的减退,兴趣的降低,最终造成怕写作文的结果。解决这种现象,要求教师在学生动笔前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文体,确定写作方法,对整篇文章的先写什么和再写什么进行设计,最后才导其动笔。这样,学生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五)重视薄弱环节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基础是后续学习的能源地,基础知识坚实与否,对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中职教学对象的知识有断层或空白点,对后续学习的消极影响过大,当他们再次走进教室,面对课本时自然会感到茫然无措,力不从心。因此,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就必须从基础抓起。对基础特别差的,大胆地降低要求,提出最低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先从字、词、句抓起,一步—个脚印,然后逐步过渡到学习分析文章,学写片断,读古诗,写短文方面,使之走上相应的知识台阶;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主要针对薄弱环节作一些专题辅导,做一些专题训练和过渡练习,为其后续学习扫清障碍。

2、很抓课外阅读。学习语文只注意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就这一问题,魏书生老师曾提出过三个结合:语文与做人结合;语文与学生生活结合;语文与发展学生智力结合。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第二课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有价值的书,多背些经典的范文。这样既能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感受重点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同时也能解决学生课余的无聊。例如,我在讲授《项链》一文时,根据小说构思巧妙的特点,及时向学生介绍“小小说”和“微型小说”等刊物,这些刊物价格低、易买到,而且易懂、有趣,学生能接受,不少学生因此经常借阅,养成了看这些刊物的习惯。又如本学期讲授古诗5首时,我借机向学生补充有关唐诗的知识,讲解推荐重要流派重要诗作,课堂上要求学生借阅相关书籍并背诵其中的100首,第二天学生的手中就出现了这些书籍,并且马上在全班传阅开来。学校图书室的老师很欣慰地说,现在的学生又爱读书了,学生中那种放荡不羁的现象得到了改观,思想情操也得到了陶冶。

3、注重能力训练。学生理解了知识,并不等于完全掌握了知识,更不能说形成了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发挥到最高度,而练习正是学生的—种重要的实践活动。成功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习巩固知识,而且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眼界。教学实践中,我依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有目的地编排语文能力训练内容和训练程序,采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练习,我主要抓了以下几点:第一、立足于用,即引导学生在一个新的结构中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课题。第二、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练习的轨道,在练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甜头。第三、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如单项练习、过渡练习、综合练习,以综合练习为主,使学生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能力都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以上几点是本人自中职教育开办以来在承担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也可称为自己的教学理念。那就是: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稳扎稳

打,步步为营,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将母语文化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铺设最真纯最亮丽的心灵底色。

中职语文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