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从人性的角度看项羽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24-85533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31 19:12: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从人性的角度看项羽

从人性的角度看项羽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家庭,后楚国为秦所灭,项羽和叔父为避秦追杀,开始流亡的生活。这种身世和经历对项羽的性格形成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项羽是世人公认的悲情英雄,爱江山也爱美人。项羽的言行、生死,引无数学者和诗人喟叹不已。项羽善良率直,重信诺,守规则,具有现代人所说的绅士之风。对爱妻虞姬不离不弃。在称王以后,不纳三宫,不娶妃嫔,王室贵胄中实为罕见。

楚汉战争项王垓下失利,四面楚歌声中,虞姬、项羽先后自刎。一对挚爱之人从此人亡魂消。但他们造就的爱情神话,却远远地超越了楚汉战争本身,超越了历朝历代帝王争斗的历史,成为令人称颂和流传千古的绝唱。这样的爱情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少见,绽放一枝美丽的爱情之花。

总体看来,在中国古代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故事。台湾的作家李敖,曾就此事专门发表过对中国男人的看法,说他们是“伪爱”男人,平日里的情爱话语,甜言蜜语,乃至忠贞相伴等表现都没有多少的实际意义,是专门用来哄骗和欺瞒女人的假话鬼话。如果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便会展现出男人们的虚假本性,比如寻死,大都是受其哄骗的女人死了而男人自己却退缩了。李敖是男人,不是对男人的把戏失望至极和实在气愤不过,是不会这样说的。

中国大众平时议论的英雄气短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片面认识。儿女情长的话则是对英雄爱情的排斥心理意识作祟。中国人认为大男人顶天立地志在四方,认为儿女情长为男子汉所不齿。我想正是这样的心理和潜意识,使得男人在爱情生活中,找不到心理和感情寄托,造成了男人的爱情缺失和不在场效应。

项羽为何不东渡却自刎乌江浦?因为他的不忍之心。项羽不忍心使虞姬的香魂无主,不忍心留下虞姬独自东还。霸王项羽最终不过江东,很大的成分是为了虞姬,为了江东的父老乡亲。而身为项王妻子的虞姬同样理解了项王的不忍之心,理解项王的侠骨柔情,英雄情深,理解项王的仁爱悲悯和责任担当,“无风亦向朱栏舞,情为君王苦”。

在四面楚歌声中,在乡音四起时,在虞姬自刎后,项羽也选择了自刎,并不是项羽的意志因此被瓦解,而是因为不忍和大爱之心,君为情深,心怀怜悯,项羽不愿再累及他人,不愿抛下虞姬独自苟活。项羽的做法可谓开历史之先河,为天下薄情郎乃至“英雄们”上了一堂人性课。

项羽虞姬爱情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弥补了男人们的情感缺失。

假设虞姬死后,项羽为了自己的霸业再起,为虞姬报仇再起,在一场场惨烈的战争后做起了皇帝,项羽追封虞姬为皇后。虞姬会高兴吗?我看不尽然。

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古战场,回到烽火四起的岁月,回到横尸遍野的垓下,去理解虞姬,便知知项羽者虞姬,虞姬可以不死,甚至有尊享荣华的机会,但是虞姬选择了自刎,是因为虞姬懂得项王。

同样天亡项羽,是因为项羽的大爱之心。生要生得尊严,死要死得高贵,因此项王之剑,是爱情之剑,也是大爱之剑。

在文化学的意义上,项羽感动人的部分不是他的霸业和战功,不是他有勇猛和催枯拉巧般打击暴秦的气势,而是他对虞姬专一的、忠贞的、壮美而凄然的爱情,以及他悲天悯人的情怀。

项羽是一个铁骨铮铮、光明磊落的人。项羽不愿意再看江东父老饱受战争之苦,不愿意虞姬的魂灵在垓下地域孤独地飘零,所以项羽决定留下来陪她。于是,一把剑,刎两颈,血相溶,魂相近,从此不分离。如何对待英雄,书写英雄?英雄以其特有的气息抚育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人性品格。准确地书写项羽,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汉民族文化中长久以来的一种阴性心理的不足。

长期的封建制度和诸多礼教造成了中国人的情感压抑。本人认为这和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和认识有很大关系。而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正好可以弥补这种文化上的不足,帮助人们建立正常的爱情观,促使一个民族的男性情感心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人们相信爱情,坚信爱情,感受人间的温暖。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开滦第一中学。

第二篇:从《孔乙己》看人性

从《孔乙己》看人性

提起鲁迅先生,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一个干瘦的文人,浓密的八字胡,一双伶俐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什么。在那个国人需要醍醐灌顶的年代写出了多少篇醒世的作品,给麻木的国人重重一棒,他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经典的人格魅力影响到现在。

初‚识‛鲁迅先生,是《故乡》一文,到了中学《孔乙己》走入了我的视线。孔乙己是当时社会的悲哀,他是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既不是当时的‚长衫‛读书人,因为这样的人是受人尊敬的,是那时候社会的上等人;又不是‚短衫帮‛,能够利用自己的力气去养活自己。他是当时咸亨酒店备受嘲笑和打击的人,因为他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只会好吃懒做,不愿以劳动换生存,奠定了他既受‚长衫‛的瞧不起,又受‚短衫帮‛嘲笑的地位。他不被社会所接受,便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每每孔乙己来咸亨酒店,便会成为人们嘲笑和愚弄的对象,人们以逗弄他为乐,不乏看出对孔乙己命运的漠然。文中出现了当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孔乙己本身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得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只是不得已

而为之。

孔乙己身上也有一些令人欣赏的方面,在咸亨酒店他的‚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从这不难看出尽管生活如此窘迫,但作为一名‚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仍固守着一个读书人的气节,尽管有的时候他会因为没有钱而偷窃,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而孔乙已也是很喜欢小孩子的,尽管小孩子不是因为喜欢他而接近他。他教‚我‛写字,给孩子们茴香豆吃,这不难看出他内心的善良,因为往往孩子是最纯洁的,然而作为孩子的‚我‛却对他爱理不理,瞧不起他,这也为孔乙己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丝悲凉气息。当时的社会造就了一群冷漠的人,连小孩子都能这样漠视这个时常‚教写字、给茴香豆吃‛的孔乙己,更何况是所谓的‚长衫‛‚短衫帮‛和那些举人老爷们……

文章很快就进入了高潮——丁举人残害孔乙己。鲁迅先生借此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批判。丁举人之所以敢胡作非为,残害百姓,正是因为他是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去成为了‚丁举人‛的结果。孔乙己遭受到了这么大的冤屈和侮辱,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和同情,从人们对于孔乙己没来的对话中,我看到的只是讥笑与对丁举人的惧怕,却对丁举人的凶残行径,没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对于孔乙己的命运大家的反应也很冷淡‚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隔膜、冷酷、麻木到了何等触目惊心、令人颤栗的地步!这是小说的高潮所在,鲁迅先生利用文字做武器投身到了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浪潮中去,因为文章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当时的中国正是**不堪的年代,清末民国初,新旧更替,政局不稳,人们都明哲保身。

文中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是表示估计的,而‚的确‛又是表示肯定的。一般来说,这么矛盾的词语是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在我们现在的语文学科上算是一个病句。然而,这句子却让人觉得有一种味道,有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从孔乙己这个悲剧任务的命运来看,腿未打折,他的生计就很艰难,更何况是折腿以后,除了穷死,别无生路。‚的确‛是他悲惨命运的必然归结。而之前的‚大约‛呢?因为谁也没有亲眼看到孔乙己死了,谁也没有听到过孔乙己死了的讯息,人们本来就没有真正关心过他,就连掌柜,也是在取下粉板时会想起他‚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所以鲁迅先生用了一个‚大约‛,表示一种推测。鲁迅的笔,就像一把利剑,刺破这层层的黑暗,他要光明,他要 这个社会进步,要整个国家强大!他就是呐喊着,声嘶力竭,荡气回 肠。他有自己的爆发点,他努力要去唤醒还睡着的人们,在他们麻木 的心上撕开流血的口子,让他们开始出现敏感的反应,让潜伏于地下 的新生力量结成洪流而喷薄欲出!这种呐喊,只有鲁迅才能做到,他 所带来的刺痛感,干脆利落地陷进每一个人的肌肤。就像鲁迅所召唤 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 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要怕希望渺茫,也不要怕力量

微小,只要有人想往前走,只有人敢往前走,那么多人的脚,定能走 出一条亮堂的路来!鲁迅的那个年代,与我们的现在虽相隔甚远,但 那种思想,那种责任,那种抱负或是理想,是一样的。

最近铺天盖地的新闻无不在诉说这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2岁女 童小悦悦在痛苦中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她的离世是周围人的漠视造 成的,被两辆车碾压,16位路人的无视。如果说拾荒老人的援手为 自己的良知为文明留住了颜面,那么现在的我们需要的则是剖析自 我,是什么令我们无视生命,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忍住刮骨疗伤 的疼痛,用良知尖刀自剖丑陋‛。时代需要鲁迅,我们更需要鲁迅的 精神。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一个从乡村熟人社会迈向城 市化的时代,一个价值混乱的时代,人际关系疏离,价值观缺乏共识,许多生活上的社区和精神上的社区,归属感也不高,陌生感很强,社 会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过渡的时代,我们需要抨击不良现象,但请不要无度地抱怨,更需要的是守护每一份善良,唤醒沉睡着的良 知和迷失的人性,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人之初,性本善。‛让我们保有一份善良,让我们的社会更文明,让人类不再漠视生命,让孔乙己的悲剧不再重演。冷漠的社会培养了冷漠的人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离我们太久远了,久远的我们忘记了自己的民族,忘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忘记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家人朋友。你需要爱,我需要爱,社会更需要爱,愿爱浇灌出美丽的鲜花,装点冷漠的社会,让人性不再冷漠,让生命不再被漠视……

第三篇:从生物学角度看

从生物学角度看,“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

有人认为,“弱肉强食”是生物生存的法则,因为人是生物的一员,所以又推论: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也是“弱肉强食”。这样的推论是完全错误的,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

一,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是发生在种间而不是在种内。

所谓“弱肉强食”是指在生物圈内食物链上相邻两种生物之间发生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因为人类根据自己的认识,把“吃别人的”称为强者,把“被别人吃的”称为弱者,并且,由于生物圈里“吃”与“被吃”的关系无处不在,所以,生物圈里的“弱肉强食”现...但是,“弱肉强食”现象虽然在生物圈里无处不在,它所发生的范围却是有条件的,是特定的,而不是无条件的,不是任意的。无论是“狼吃羊”或是“老鹰吃鸡”“蛇吃青蛙”“牛吃白菜”“老鼠吃大米”„„这些弱肉强食现象都只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而不是发生...“狼吃羊”的故事没有人觉得新鲜;但是“狼吃狼”的故事恐怕没有人不觉得新鲜。尽管没有不吃肉的狼,也没有不凶残的狼。尽管狼群中也有成年的“强者”与未成年的“弱者”之分;有健康的“强者”与伤病的“弱者”之分;有身材高大的“强者”与身材瘦小的“弱...“弱肉强食”现象之所以不发生在同一物种内部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最好最必须的营养物质是

来自种外而不是来自种内。

因为食物链又叫营养链,“吃”与“被吃”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传递关系”,而不是人类意识中的强弱表达关系(虽然每一个生命体都会因为营养的需要而“吃”东西,却几乎没有一个生命体是为了在“被吃”的东西面前表达自己是强者才“吃”东西)。

在自然界,对于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而言,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于外界而不是来自于自身;对于每一物种而言,最好最必须的营养物质也同样是来自外界而不是来自物种内部。

“弱肉强食”现象之所以不发生在同一物种内部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保种。

即使是人们常说的“大虫吃小虫”,其中的“大虫”“小虫”虽然都是“虫”,却肯定不是同一种“虫”。这里的“大虫”“小虫”一定是不同种类的“虫”。

否则请试想一下,如果真有这么一种“虫”,它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不是来自外界,来自异类,而是来自同类同种,在同种内部以“大虫吃小虫”为生存法则,体强的吃体弱的,个大的吃个小的,成虫吃幼仔,先生吃后生,这种“虫”还能在自然界生存么?

因此,大自然赋予生物求生存的本能要求所有物种,为了求得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和长久生存,在同种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仅不能以“弱肉强食”为生存法则,而且还必须以“团结协作,和

睦共处”为生存法则。

只有这样才能凝聚种内的力量,共御外敌,保种兴种,使物种的个体和种族得以生存和长久生存。从采蜜的蜂到吃肉的狼,在种内的关系都是如此。

关于种内的生存法则是“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观点无须举出很多例证,因为,面对种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弱肉强食,自然界的物种仍然保留着惊人数量的个体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这

一观点的正确。

个体的独立求生能力是极有限的,没有雄与雌的结合就没有后代;没有长辈的保护幼仔就会夭折;没有集体的合作许多食物都不能得到,许多灾难都不能逃避„„没有种内“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生存法则,即使不发生“弱肉强食”的内讧事件,这一物种也会很快消亡。

有学者曾把地球人类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的遗传特征划分为不同的人种,但是,科学家们从来都认为,这种“人种”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事实上,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有99.99%的基因密码都是相同的。这就是说,在全...既然全世界的人都属于同一物种,那么,人这种生物在种群内的生存法则也应该像其他生物的生存法则一样,不是“弱肉强食”,而是“团结协作,和睦共处”。那种认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也是“弱肉强食”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二,物种之间的“弱肉强食”并无强弱之分。在否定了“弱肉强食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的观点之后,让我们再看看生物圈内“弱肉强食”的真面目。

前面说过,食物链又叫营养链。所谓“弱肉强食”实际上是一种营养的传递,而不是一种强弱关系的表达。如果一定要按照人的意识把“吃别人”称为强者,把“被别人吃”称为弱者,那么,每一个生物都既是强者又是弱者。

因为不“吃别人”的生物是没有的,否则它就不能吸取能量,不能生存,不能称之为生物。即使处在食物链最低层的植物也要“吃别人”。虽然它吃的主要是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吃的主要是万能之源的阳光,但它毕竟也是在“吃别人”,不“吃别人”它就活不成。

更何况所有的植物都吃动植物的分解物,有不少的植物例如猪笼草、毛毡苔、捕蝇草、水狸藻、捕虫堇等甚至还吃活生生的动物。

不“被别人吃”的生物也是没有的,因为只要你“吃别人”,你的身体内就必然会聚集能量,就必然具有营养价值,就必然会导致另一种生物在适当的时候来吃你。例如生物圈中自认为“最强

者”的人类也要“被别人吃”。

除了许多凶猛的大动物敢吃人以外,吃人最多的更是那些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不管人类如何聪明、如何敢于举起刀枪杀向一切生灵,当人类面对细菌和病毒时,都只能老老实实避其锋芒,认认真真检点自身。因为这些微小的生物不仅能够把活人治理得服服帖帖,...食物链上的弱肉强食关系就是这样,从局部看,强弱双方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强者总是强者,弱者总是弱者。但从整体看,每一个物种都既是强者又是弱者。

大自然的游戏规则从来都给予它的子民以均等的恩惠。一物降一物,没有谁处在最低层,也没有谁处在最高层。只有这样的游戏规则,生物圈才能永远欣欣向荣,大自然才能永恒不竭。

同种内部没有“弱肉强食”只有“恃强凌弱”,而“恃强凌弱”仅仅只是种内争斗的一个开

始阶段,它的结局表现为“自相残杀”。

种内的“恃强凌弱”之所以最终不表现为“弱肉强食”而表现为“自相残杀”,首先是因为同种的“弱者”与异种的“弱者”有质的不同。既然同种,就具备着“不被同种所食”的先天基因,“强”与“弱”的差距也不会很大,否则就不是同种而是异种了。

其次是因为种内的生存法则是“团结协作,和睦共处”。当有“恃强凌弱”现象出现时,种内的众多个体就会在维护种族生存的本能趋使下去孤立“强者”甚至群起而攻之,让“强者”变成“弱者”以维护种内的安定。这样,由“强者”挑起的种内争斗,最终将以“强”...种内的“自相残杀”与种间的“弱肉强食”的本质区别在于:种间的“弱肉强食”虽然让“弱者”死去,却能让“强者”生存,因而它可以被“强者”一方称为生存法则。而种内的“自相残杀”则让双方都死去,或者让双方都头破血流,因而它不是任何物种在种内的生...因此,在生物圈里,种间的“弱肉强食”尽可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种内的“恃强凌弱”却只能偶尔为之。事实也正是如此,即使是凶残的野狼饿虎,其种内的“恃强凌弱”也难得一见。

四,种内的“强”“弱”之分普遍存在,但“恃强凌弱”并不普遍存在。种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虽然普遍存在着“强”“弱”之分,但是,“恃强凌弱”并不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就是这样。

1,在种群内,根据体力的强弱,能力的大小,把个体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由最强壮最有能力的个体称当种群的首领。这样的等级制度虽然有着明确的强弱之分,但它的作用却不是“恃强凌弱”,而是在种群内进行组织协调,使“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生存法则得以...。区分等级制度中的“强者”是在进行“组织协调”工作还是在“恃强凌弱”,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看它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与长久生存。

2,收获的多少与付出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化,付出多的成为“强者”,付出少的成为“弱者”,这里虽然有强弱之分,但不存在“恃强凌弱”关系。凡是不损害其他个体和种族的生存与长久生存的行为,虽然可以形成“强”“弱”之分,但都不存在“恃强凌弱”关系。

种内普遍存在的“强”“弱”之分,之所以不会普遍构成“恃强凌弱”关系,是因为所谓的“强”与“弱”都只是从某一角度而言的。换一个角度看,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甚至互换了。只有那些意识不到这种整体关系的个体,才会“恃强凌弱”导致自己最后的失败。

有人就这样说过:如果不考虑“恃强凌弱”的情况,那么,“在物质财富上贫穷的人,也许在精神财富上富有;在精神财富上贫穷的人,也许在物质财富上富有;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都贫穷的人肯定在娱乐、休息、健康和安全这一自然财富上比任何人都富有。在这三...五,混淆种间与种内的区别,是产生谬误的根源。

“弱肉强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的观点,源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理论上的谬误。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谬误又产生于达尔文主义把种间的“弱肉强食”概念错误地引入到种内,例如达尔文本人就曾经明确表示:“为了迈入更高的阶段,人类必须继续经历严酷的斗争”。

直到法西斯的反人类战争用行动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一谬误推向颠峰以后,人们才开始从学术上进行自我反省。遗憾的是,人们没有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谬误的根源是混淆了种间与种内的区别,却把产生谬误的根源归结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不...这种“不能通用”的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如果说“不能通用”是因为它们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和独立性,那不言而喻。如果要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绝然分离,否认它们的共性,把两者本来应该共同遵守的自然法则割裂开来,则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谬误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自然法则是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必须予以承认。并且,从宏观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毫无疑问都属于自然现象。把两者综合起来研究不仅合理,而且,能够更真实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恃强凌弱”也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只有“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和谐社会,才有利于人类个体和种族的生存与长久生存。

第四篇: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

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

20世纪最伟大经济学家费雪曾经说过,“收入,income,是经济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如果从费雪角度理解收入,那么指的不单单是货币收入,而是包含着enjoyable income的概念。当然,人们的精神满足和享受是无法量化的,所以只能用付出的货币数量进行衡量。

工资可以反映一个收入情况,然而这只是其中一个参考而已。我在一篇文章上指出公务员收入偏高了,结果引来很多骂声。有的公务员说他的收入很低,一个月工资不到202_元,甚至说公务员是低工资人群。我相信有些公务员工资一个月不到202_元,但是并不意味等于低收入。在这里,如果有一份工资202_元的公务员和一份工资4000元的下井挖煤工作给大家选择,我想多数人还是宁愿选择低工资的公务员,也不愿意选择高工资的矿工。实际上,即使矿工的工资比公务员高出一倍,净收入还是远远低于公务员。矿工是冒着高温、冒着生命危险去作业,同时工作不仅辛苦,并且对身体产生很危害。相对来说,公务员的工作是相对清闲、工作环境也很舒适。

很多地方,公务员上下班都有车接送的,这是很多打工一族无法比。这些打工一族不仅要从每个月工资支付一笔交通费,同时还要承受拥挤公交车痛苦的代价。他们工作时间通常比公务员要长,同时要面临被老板拖欠工资、随时失业的风险等。工作稳定性这就减少后顾之忧,从而增加了精神上的享受。这些年,报考公务员如何火爆,这就说明了公务员的收入偏高了。

其实,我所说的收入指的是“净收入”,也就是扣减了成本的“净收入”。因此,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说,“工资单上印出来的,不过是收入的部分而已。”体制内身份带来很多隐性收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前一些日子,我去打听车贷的事情。对方告诉我,如果是公务员或者教师,只要工作证就可以办理车贷,否则就要提供其它资料,比如房产证或者收入证明。就连娶老婆方面,公务员身份都有比较优势。

人们通常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工资低也乐意做。这就说明,工资只是收入部分,工作本身的乐趣也是一种收入。真正的收入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种货币形式。我朋友说过,要是给他当北大教授,即使零工资也没关系。他的解释就是,只要这个头衔就可以给他带来各种收入。

很多读者都把收入等同工资起来,认为高收入一定是高工资,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理解。如果当县长没有工资,就不见得没有人愿意当,甚至负工资都有人要当。县长配有专车、司机和秘书、仅仅这几项服务价值就是普通人工资的好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媒体报道农民工的工资比大学生还要高,很多人看了心里就不平衡。他们很不服气,就发出凭什么农民工的比大学生还要高的论调。其实,农民工虽然工资可以比大学生高,但是实际收入却比大学生低。很多农民工所干的活都是非常辛苦,都是大学生不愿意干的,既然很多人都不愿干,所以劳动力价格自然上涨。要是考虑到付出的代价,农民工获得的“净收入”就并不高了。

费雪在《利息理论》上说到,“外部事件只有成为精神感受的内部的手段时,才算是有意义的。”因此,真正收入并不是我们获得多少货币,而是这些货币买到的享受来支付。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你赚多少钱并不是你的收入,而是你用这些钱去享受了,这才是你的真正收入。

第五篇: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2

第1章

民俗概述........................................................................................................3

第2章

《水浒传》中的民俗现象............................................................................5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草”习俗描写.......................................................5 《水浒传》中的婚俗介绍...................................................................7 《水浒传》中的酒俗体现...................................................................8 第二节

第三节

第3章

《水浒传》与民俗......................................................................................10

第一节

《水浒传》与历史文化民俗...............................................................10

第二节 《水浒传》与社会经济民俗.................................................................12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摘要

被称为“北宋人民生活画卷”的《水浒传》是中国伟大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历来的研究角度层出不穷,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艺术手法、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分析和政治历史意蕴层面上,从民俗的角度研究《水浒传》之一伟大的历史小说还是很少的。但是《水浒传》中的的民俗,不管是以“草”为标,还是婚俗的详略介绍,或是酒俗的再现,都是北宋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这篇论文我将挖掘小说中的一些民俗现象,反映南宋人民的民俗生活,挖掘小说中的民俗内涵,从而丰富对《水浒传》的研究。

关键词:民俗 ; 水浒传

;习俗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See “Water Margin” from the folklore

Abstract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four classic is a monument, for the study of one of the four famous “Water Margin”, research perspective has also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but their research is mostly stay in the artistic skills, writing skills,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 and political historical meaning level, the “Water Margin” one of the great historical novels from the angle of the folk custom is very few, this article I will dig and analysis of some phenomenon of folk customs in the novel, and then show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 economic life, rich on the “Water Margin” of research.Keyword:folklore

Water Margin ;

Custom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1章

民俗概述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几千年来一个地方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日常中我们通常称之为风俗习惯。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由于地理位置上的隔绝或是长期与外界的沟通减少,及在经济上受到制约,政治上受到其影响等原因,通常会形成本地区或是本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就是风俗习惯,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地域中由历代人民共同形成而后又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者是行为规范。

“风俗”一词是“风”和“俗”两个字的合称,习惯上人们把由于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自然景观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上的不同或是差异称之为“风”。而把由于是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制度等的社会原因的不同而产生的人们行为方式的差异称之为“俗”。后来汉民族造字将其合在一起叫“风俗”,一开始这一词并不是中国文字,是由英文翻译成日文,然后由日文翻译成中文而来的,最终就形成了风俗。

中国是一个地形地势多样,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是各种各样。就比如说汉民族传统的五月初五端午节,虽然关于其来源有不同的讲法,但是比较普遍还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在这一天因为在楚国遭小人谗害被排挤出国,在他离开之时怀着对楚王和楚国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不舍离开,心情极其的忧郁烦闷,看着那滚滚的汨罗江恰似自己的愁怨一样,便投江而死。后来人又说屈原投江后被蛟龙所困,为了驱赶蛟龙人民在这一天就往江中投粽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粽子就成了汉民族端午节的一项习俗了。但是同时五月初五的粽子节,傣族人却又不同的解释,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们不仅要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特别是未成婚的男孩还要手提粽子在菩提树下与成群的男女朋友跳舞唱歌,最后男孩将粽子送给自己喜欢的姑娘,这就算是表白了。傣族的这一习俗听起来比汉民族的要浪漫多了,据说他们这样是为了纪念一对深深相爱却遭到父母反对而双双殉情的恋人。同时一种习俗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说明,这大概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就是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吧!

风俗和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能像具体的实物那样直接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通过这些载体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这种用来表达风俗的载体有很多,常见的比如说饮食,中国人看待饮食是遵循“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这些可以再一些词语中看见,如成语“暴殄天物”就是说糟蹋东西,尤其是指糟蹋食物方面的东西。当然,除了饮食外,习俗的不同还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我们的吃、穿、住、用、行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文学作品。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2章

《水浒传》中的民俗现象

翻开《水浒传》,小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当时处于内忧外患境遇下的宋朝各个城市和乡村人民的生活,尤其是从经济和政治中心京都到国家的各个大小城镇的“宋朝人民社会生活习俗画卷”。就如武松杀潘金莲为哥哥报仇一般,把当时阳谷县的这么一个小县城的人们生活习俗习惯,各大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大人物之间往来的矛盾纠葛和利益上的冲突等事态民情和民风习俗写得一览无遗,就连何九叔、郓哥、王婆等这样的小人物也在作者的笔下呼之欲出。

《水浒传》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故事片段的描写都蕴含着对宋朝社会人们生活习俗的反应和体现。一部小说是一段历史、一群人物和一种思想的倒影,打开小说的扉页,细细品味的是这段时期内的人们生活中的民风民俗。历来对小说的研究层出不穷,各大学者的观点也是纷繁芜杂,有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解释宋朝政治的腐败,有的从官场思想出发来研究宋江最后招安的原因,那么这篇论文我将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对《水浒传》这篇小说的民风民俗现象进行解析,从而揭示文学与民俗的关系。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草”习俗描写

关于“草”的描写自古以来便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中它的身影随处可见。白居易曾在它的古诗《草》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来。”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也是非常明显的,无非是借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赞赏草生命力的顽强。再如乐府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写,也是用草这么一个一看到就让人产生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意象来展现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抒发诗人心中的情感。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里,草这一意象却没有往常诗人笔下的那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是在受传统的风俗的影响下被看成是某一行为的标志或是某一名称的代名词。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落草”、“落草为寇”等词的出现频率很高,且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听见落草两个字的,要是被人说是落草为寇那更认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就如各大梁山英雄在上山之前也是对落草二字怀有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不情愿的抵抗心理。之所以宋朝人民会对落草二字怀有不好情绪是因为落草在当时是强盗、贼寇等的代名词,因此大家都不愿意被认为甚至是被说成是落草为寇的。

“落草”它是满族小孩子出生的另一种叫法,历史记载满族人是由女真族发展而来的,他们生活在冬季严寒气候条件恶劣的北方,为了在晚上抵御严寒安稳入睡,他们就想到了用炕这种卧具并在上面铺一块卷席,这样既可以抵御寒冷又可以睡的舒服。平时这样可以,但是妇女快要临产的时候,为了不把卷席弄脏就会把炕上的卷席卷起来并且放一块石头在上面压住卷席,再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孩子出生后就落在谷草上,干的谷草不仅可以防寒,而且具有防湿功效,这样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孩子出生叫做“落草”,落草这个词就这样产生了。这里用谷草而不用其他植物不仅取决于干草本身所具有的的防寒防湿功能,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传统就有一种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谷草意味着粮食,有了粮食意味着可以生存,这也就是对新生儿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可以衣食无忧。

“落草”这个 “草”是指“山林、草莽”的意思,代指现实中的“民间”,因此这里的“落草”就是说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流落到了山林和草莽之中。因为古代的贼寇经常是躲在丛林深处的地方,看到路过者形单影只,同时又包袱等值钱物品时便现身劫取,这样落草就有了贼寇和强盗的意思。因此“落草为寇”就可以说成是:原来一个好好地走正道的人,离开了原来生活的现实社会,流落到了山林之中草莽里面,成为贼寇。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中国自古自然经济的影响,人们大多都认为贼寇是一个贬义词,因此落草这一个在当时被人们普遍的接受并认为是贼寇的代名词时也就会被人们排挤了。从“落草”这一满族习俗而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变成了贼寇的另一种叫法。

关于“草”这个意象的习俗,除了“落草为寇”成语的习俗来源外,小说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草这一意象的习俗。《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中陆虞侯献计给高俅陷害林教头中写到“那一日,两个人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个草标儿,立在街上„„”这几句便是描写街上卖刀人的部分,自是在卖刀但不见其吆喝卖刀,甚是奇怪。再看《水浒传》第十二回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中写到了杨志在酒店住了些日子,盘缠用尽又不想上山与王伦同道,于是只能出卖自己的家传宝刀投靠他地,在卖刀时作者是这样写的“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这两处都是在描写卖刀,但是匪夷所思的是都没有见到卖刀者吆喝,只是都在刀的上面插了一根草标儿,这与我们现代的买卖现象有很大差异,卖东西自然是要大声吆喝,使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到听到,但是这里杨志和那个卖刀者却只在刀上插一根草标儿。关于在所要出售的东西上插根草标儿的现象还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人民在买卖关系上的一个习俗,古人在要出售的东西上面插根草,把这根插在所要出售的商品上的草叫做“标草”,之所以插草是因为古人认为草是“贱”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件要出售的东西自己不用了,对自己没有价值了,要低价出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贱卖。到了后来这样的习俗就演变为了出售的意思。

“草”本是一种普通的草本植物,但是在《水浒传》里,作者多次运用,而且都赋予了特定的民俗文化含义,“草”这一简单的意象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它的深刻内涵来源于传统习俗、传统习惯及传统的历史人民生活方式,它在文学中的多次出现表明了民俗这一边缘学科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水浒传》中的婚俗介绍

婚姻乃是人生大事,古代人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结婚的一对新人结婚当天也是第一天见面的日子。中国是一个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国家,婚姻从来都是由不得自己,父母也把替晚辈选配偶的权利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不管是结婚双方在相貌、地位、才能上有任何差别或是不满,只要是家长认为合适的,晚辈的是很少有选择的余地的。

宋代的婚俗,大都是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婚俗,它实际就是把这种婚姻关系合法化了,并加以公开化,其途径就是“花红财礼”、“明媒正娶”的把喜事办大办热闹,让四邻街坊、男女老少等都知晓并加以肯定,这样既确定并承认了新娘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宣布一个新的家庭正式成立。《水浒传》四十八回中也有相关婚俗的描写,且说宋江三打祝家庄生擒了一丈青扈三娘,宋江对扈三娘好生招待还结拜为义妹,之后又将其许配给矮脚虎王英。这王英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本是被扈三娘活捉回祝家庄的,他们两无论是在相貌还是在能力上,王英都是败于扈三娘的,在小说中也可以看到当宋江提出将她嫁与王英时扈三娘也是满脸的不情愿,但是无奈自己已经认了宋公明为义兄,在中国古代若父母不在,长兄便是大如父了,因此没有其他的选择又只有勉强的答应。当夜梁山大办酒席欢庆两人结婚,婚后两人也是夫唱妇随,共同为梁山出力。扈三娘本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子,外表美丽内在又有聪明才干,可是竟嫁与了王英这样一个既长相矮小又武功和才能都不如自己的人。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婚姻中的父母、父兄为大的习俗,古代的女子没有婚姻的自主权,更谈不上什么婚姻自由,人生大事有父母做主、兄长做主。

关于结婚的习俗在小说的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也有相关的描写,当时的桃花山的大王是周通,因看上了桃花村的刘太公的女儿,于是便留下二十两金子和一匹红绸作为定礼,并自己选好了日子,当夜来入赘。周通本是山大王,按照习惯的说法那就是山大王看上的女子便要押回山做压寨夫人的,可是这里周通却没有把刘太公的女儿押回山做压寨夫人,却是自己来入赘。这与当时的宋朝的入赘婚俗有关了,刘太公本是桃花村的地主之一,有权有势可是却只有一个女儿,按照那时的习惯,如果是只有一个女儿的为了承继香火,那么男子愿意是可以入赘到女方家里了,但是即使是入赘结婚的聘礼和聘金还是少不了的,因此在小说中还写到了周通扔下的金子和丝绸锦绣。这就是宋朝入赘的习俗了,这也是继承了中国古代人希望后继有人的思想[4]。

第三节

《水浒传》中的酒俗体现

“酒”是水浒传中随处可见的东西,祭祀天地要用酒,兄弟结拜更要酒,庆祝成功、战前助威更是离不开酒,作为古代的英雄他们与酒有着不解的情缘,会喝酒、能喝酒似乎又是评价一位英雄的标准之一了。

小说之中对酒的描写细节有很多,最为详细的要数当时武松拜别宋江回阳谷县找哥哥那一回。《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中写到武松自柴进那里出来后拜别宋江,径直往阳谷县走,“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个字‘三碗不过岗’„„”这里的招旗就是酒旗,酒旗在中国古代史最常见的一种东西,酒旗因其制成的材料和颜色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如因是缝布制成的称为酒帘、青帘、杏帘等,因酒旗的制成颜色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青旗、素旗、彩帜等[5]。古代的酒旗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店门口关在上面的招牌,往往是上面画酒壶等实物来表示此处有酒可卖,或者是在酒旗上面写上一个大大的“酒”字以此来告诉行人我这里是出售酒的。《水浒传》中武松看到店门口外挂着一条“三碗不过岗”的招旗,这个三碗不过岗就是酒旗,三碗不过岗即是在说这家店是卖酒,又在含蓄的说明自家店里的酒极好,喝了三碗便过不了景阳冈。这种挂在店外面的酒旗实质上是古代的一种广告形式,这种古老的广告在很久以前的中国便有了,它也因此进入了不少文人骚客的诗词歌文当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就写到“酒旗斜矗,星河鹭起”,在某种程度上酒旗也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稳定状况的经济的繁华程度的。酒旗作为古代酒习俗中的代表之一,或多或少的承载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习俗沿用至今,只不过现代人在科技的推动下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不仅美观而且又不失其根本功能。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3章

《水浒传》与民俗

第一节 《水浒传》与历史文化民俗

一部小说是一段人民生活的缩微型反映,小说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场景的描绘都与一定的民俗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的样式之一,它集中的反应了人们的生活的生产活动,习俗作为一定地方人民几百年几千年来人们习惯的反应,这注定它与文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风俗体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而小说而是用文字语言表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小说也担当了习俗表现的载体。

北宋有位著名的画家叫张择端,他用精细的笔墨绘制了古今闻名的《清明上河图》,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全画仅仅长528厘米,宽24.8厘米,却描绘出了当时的汴京一带繁华的经济,人们的生活,其中动物牛羊马畜的生动描绘,房屋桥梁的特色特征跃然于这短短的绢上。张择端用细致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习惯,描绘了当时开封一带的买卖习俗,人情交往习俗和房屋建筑的习俗,整张画是整个北宋繁华的汴京人们生活习俗的缩影。而时隔多年之后的施耐庵则用深刻的洞察力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当时以汴京为中心的宋朝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建筑习俗和交通习俗等。虽然小说没有绘画般形象生动的将当地人的生活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但是小说区别于绘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细致的笔墨和微妙的语言,精细的勾画出了人的心理活动、一些习俗的来源等,将绘画所难以达到的地方展现出来。

民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地域性,某一民俗也是一定历史时期和某一地域所特有的,因而当我们看到一种习俗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一段历史或是某一地方,这一地方或是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这一独特习俗的代表和象征。例如:泼水节是傣族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民族习俗,当人们听到泼水节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傣族这一充满柔情和美丽的民族,其次是云南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秀丽可餐的景色。这一民俗的历史性和地域性在《水浒传》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水浒传》中,婚俗的描写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小说中的婚俗描写细致入微,着意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和精神风貌,对整个婚俗的场景描写也是恢宏壮阔。小说中写到了桃花山的山大王周通看上了桃花村的刘太公之女,当夜便撇下了几十两金子说改日来与刘太公女儿成婚。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男嫁女家被认为是男的无能无才,入赘便被认为是一件让人耻笑的事。但是在这里周通本是山大王却自己主动要求入刘太公家为婿,就是我们说的入赘。作为山大王的小霸王就不怕世人的耻笑吗?原来入赘的婚俗在宋代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和“赘婿养老”的性质,即若是女家没有男性的继承人,便要招婿来上门,以便延绵子嗣,补充必要的劳动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赡养老人,也恰好可以满足古人养儿防老的需求。小说中的刘太公即是当时的地主,家中拥有良田美宅,可惜家中并无男性子嗣,膝下只有女儿一个,周通便是顺应了当时的婚俗,为赡养老人上门入赘为婿。这一奇特的婚俗习惯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即宋代是它的开始时期。当然了也有些人会认为是周通贪图刘太公家的的财产和刘太公之女的美色,这一假设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周通当时是桃花山的山大王,他若是想要刘太公家的财产一个“夺”字即可,若是唯独贪恋美色,作为山大王的他一个“抢”字也是可以的,但是周通在这里既没有夺也没用抢,他是真心实意的想入刘太公家为婿了,他的入赘也是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婚俗。

上门入赘为婿,小霸王周通并不以此为耻,这也是宋代特有的入赘习俗。自宋以后,入赘的习俗便开始了,男丁进入女家为婿也不会被认为是一种下耻的行为,这一独特的入赘习俗也成了宋代特有的婚俗。假若我们并不知道《水浒传》是描写的历史时期就是宋代,也不知道小说的事件就是以宋代为历史背景的,当我们仔细的观察到这一微妙的婚俗习惯变化时,深入的加以研究和理解,也可以借助相关的资料和古书得出小说的描写年代和背景,这就是民俗在小说中的作用。

尽管历来对于一些作品或是古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和怀疑的,其实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也是会留下一定的线索供后人研究探索,只是我们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微妙细节,以小见大,顺蔓摸瓜的找出作品中的历史文化信息,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而确定作品的年代和创作背景。民俗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对《水浒传》的研究,同时也是开辟了小说研究的另一个视角。

第二节 《水浒传》与社会经济民俗

《水浒传》作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历史的小说,其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在于揭露的政治问题,还在于它所折射的社会风俗民情,整部小说一细腻的笔墨描写了宋朝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生动的语言记载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俗和习惯。它是一部特殊的聚合累积型的成书方式,其分支也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不同的分支也会有不同地域的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宋朝各地人民生活的风俗习惯,有人由此把《水浒传》称为是“社会生活民俗史”。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它不仅简单了概括了小说的描写对象和内容即社会生活,而且深刻的揭示了小说意义,在于体现了宋朝人民生活的风俗民情。

小说正是在描绘这一幅幅的民俗生活画卷时,不但将城市和乡村民众的生活,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和往来,人际关系上的礼尚往来和感情纠葛用逼真的笔墨描写出来以展现当时社会状况下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俗[3]。而且通过这些人际交往中的尔虞我诈、矛盾冲突来展现现实人生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小说是一定时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再现,《水浒传》中的的民俗,不管是以“草”为标,还是婚俗的详略介绍,亦或是酒俗的再现,都是北宋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而这些民俗习惯的背后则是当时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它的出现承载的是经济和社会的信息。

《水浒传》中很多的笔墨在写“草”习俗上,说到买卖就有杨志卖刀,其次就是林冲街上偶遇卖刀者。聪明的古代人他们的智慧并不亚于现代人,他们把自己所要出售的东西上插上草,以示意别人这是自己不需要的了,以此表达自己出售的意思。而购买者只要看到商品上的草就知道物主是想要将此物出售,若有需求则上前询问。这一看似简单的买卖表示方法,却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自古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物物交换也只是很偶然的,人们更不会想到用自己手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中的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当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用货币这一种特殊的商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时,这是货币出现后的事了。但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安息民生,大多推行一种名为“重农抑商”的政策,在一些严重的年代,商人的地位是严重被歧视的,商人地位不高,商品经济可想而知也是不繁荣的[5]。

但是小说中却多次的写到了集市上热闹非凡的交易场面,“草”标这一具有商品经济性质的物品的大量出现也是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宋朝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宋代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农业、丝织业、造船业等行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与南太平洋和欧洲各国的交流、通商也是达到了很高的地步,对外交易的繁荣,对内的商品经济交流也是和繁荣的。宋这一经济的繁荣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当时唐五代以来封建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变化,到了宋土地私有化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种土地的私有化带动了封建剥削关系的变化,剥削减少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应的提高了,有了剩余的劳动产品便可以拿到集市去卖,也就丰富了市场的交换内容。出来土地制度的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推动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惠商和恤商政策。宋统治者自统治开始就很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改以往政治政策中对商人的不平等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这一政策的规定保护了商人的利益,商人便可以自由的经商,商人的自由往来和经商活动的频繁便推动了整个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商品经济的发展除了在史料文献中有相关的记载外,其次就是文学作品了,《水浒传》这部小说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宋朝繁荣的商品经济,草被系在所要出售的商品之上,可见当时商品经济得到了相当的发展,人民的交换意识得以提高,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小说中对酒的描写也是随处可见,在原始社会当人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忧愁时,酒只能是一种奢侈品,但是《水浒传》中,人民喝酒吃肉却是极为普遍事,这一层面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精神的享受也提高了。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一部小说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历史的浓缩,但作家毕竟是作家,不管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形象的刻画,都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作家不同于画家可以用色彩斑斓的笔绘出一定时期的一定人们生活,他也不同于政治家可以用直接的几个政治政策来讲述某一时代的社会现状,他唯一拥有的是一支书写文字的笔和苍白的纸,笔下的文字形成了活跃的人物,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又有了典型的个性特征,而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又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的描写归根结底是民俗的再现。小说离不开民俗,民俗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小说又是民俗的最好载体。

文学与民俗的关系很早以前便被人察觉,历史以来也有不少人在研究,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它就是典型的文学作品中含有着民俗成分,“风、雅、颂”中的十五国风就是各地人民生活习俗的写照。《水浒传》故事发生在山东,故事中很多现象的描写也凸显出山东人民生活习俗的痕迹,整部小说处处闪烁着民俗光辉,构成小说的支撑点结合历史社会背景,是这部小说不仅思想深远而且内容充实贴切。

历来的研究都集中在对《水浒传》政治意识层面的挖掘上,但是作为一部社会历史小说,他在民俗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小说民俗层面的研究对于揭示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从民俗这一新的视角去研究《水浒传》也为小说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参考文献

[1] 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及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 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M].南京: 南京正申书局,1934.[3] 欧阳健,萧相恺.《水浒》“为市井细民写心”说[A].水浒新议[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4] 田同旭;论《水浒传》的多元婚姻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04期

[5] 张建;《水浒传》与山东民俗[D];山东大学;202_年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致谢

本文是在谌建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到选到课题的研究和论证,再到本毕业设计的编写、修改,每一步都有谌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认真的解析。在此,谨向谌建波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除此之外,还要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16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人性的角度看项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