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课堂对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认识与建议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24-105393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9 01:17: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课堂对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认识与建议

课堂对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认识与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施行)》及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贯彻这一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主动交流方式,目的在于交流各自观点,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要提出事实和论据,有效的说服他人,因此,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在讨论中学生的发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另外课堂小组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的关键。

一、存在的问题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大多数教师都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但一部分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式的时候,步入了一个误区,甚至流于形式,致使教学质量下滑,影响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如:

1、课堂中不管问题如何,一概讨论,讨论过于频繁、费时多,完不成教学任务。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些简单问题,缺乏挑战性,一经教师提出,学生就能说出结果,这时若仍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很多学生会无所适从,致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2、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缺乏启发和引导,只当组织者,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学生乱说一起,不着边际,教师焦急等待讨论结果,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有限,除非个别尖子生道出“原委”,否则讨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监控不够,组织混乱。不少学生开小差、说闭话;不深入思考,依赖信强,使课堂讨论失去实效,走入怪圈。

二、课堂小组讨论实施中的建议

1. 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对进行小组讨论应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创新性,配合老本难点、重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能够启迪思维。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经历发现和形成过程,理解概念,体验思想。

2. 先提出问题,容学生弄清问题,并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理解所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而不盲目讨论,以防学生“离题”、“背题”。另外,还要留出时间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让学生先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网络,并对问题有所理解和分析,而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会使讨论更有成效,观点更成熟,也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

3. 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合作能力。讨论中有的学生离题太远。教师应耐心引导,促使他紧扣论题,围绕论题展开思考、讨论;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佳,教师要引导他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他表达清楚;有的学生比较活泼,有时发言过长,垄断讨论,教师要及时提信;有的学生意见分歧较大,教师需耐心调节。总之,应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乐于倾听、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只有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才会准确切入主题,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 重视学生自主探索过程。课堂小组讨论本身比较费时,教师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但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说,缺少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讨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教师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思想差异,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创新,使学生的思维真正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同时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修正完善各自的设想,形成对问题、原理的深入理解,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概括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切记以教师为中心,只顾灌输,省去学生自主探索过程,或是只重视所讨论问题的结果,而忽视学生的猜想发现和思维探索过程。

5. 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控。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激励、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发挥好主导作用,(1)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兴趣。兴趣又是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归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才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2)教师必须给予学生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层次及内涵,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问题,充分运用已有的认知水平、思考、交流、探索、创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做正误判断,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在讨论中,老师须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将学生的发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对这些要点予以归纳,指出异同。

6. 作好总结,评价和反思,对各小组交流的结果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查缺补漏,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并对各组进行评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发现和提出讨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

第二篇:关于对深化课堂改革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议(精选)

关于对深化课堂改革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对新课程改革的统筹安排,我校根据本校校情、学情进行了课堂改革及课堂模式改革的一些初步尝试,经过“三轮”(即202_年11月—12月备课组研讨课、202_年2月—3月教师研讨课、202_年4月备课组展示课)、“四个阶段”(理论引领、校本培训——分组研讨、跟进指导——逐一研讨、全面铺开——汇报展示、评比总结),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_年10月份,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校长办公会研讨了相关工作计划,责令各年级(特别是基础年级)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其他各部门全力配合,现就课改实施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阶段,理论引领、校本培训。学校教研室召开教研员、备课组长会议,传达上级关于推进课改的相关精神,重新学习研讨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并进一步组织备课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到西峡县一高和信阳宋基实验中学考察学习。

第二阶段,分组研讨、跟进指导。各年级备课组学习讨论西峡一高“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借鉴其有利于我们学情的教学方式、方法,备课组形成统一意见,由备课组长讲授课改引领研讨课,总结利弊,共同提高。

第三阶段,逐一研讨、全面铺开。在备课组长引领示范的基础上,各年级在全体教师中全面铺开,所有教师都要至少讲授一节个该研讨 课,力争人人都讲课改课、人人都能讲课改课,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核心理念贯穿于每一节课,转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理念,转变每一位教师的授课习惯(由灌输式变为启发式)。

第四阶段,汇报展示、评比总结。为激发教师推进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保持课程改革的持续性,在每一位教师都讲授了课改课的基础上,各备课组内推荐1-2名教师进行课改优质课展示评比,评优奖励。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力施行,给我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变“教学”为“诱思”,“师长”变成了“学长”,“讲师”变成了“导师”。“满堂灌”的“痼疾”痊愈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展示”和教师“点拨”。课堂沉闷的现象逐渐减少了,代之以师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生在展示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上收获着职业的轻松与幸福。

用改革凝聚人心,从高效课堂寻求质量提升,需要你我众志成城、矢志不渝、一路追寻、上下求索!为此,我们还需强化以下几点:

澄清一个认识:课堂教学改革只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目标是具体落实新课程教育改革“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核心教育理念,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其它方面如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必须同步跟进。

树立一种意识:“以学论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状态为参照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即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来评价。要看课堂是否有活力了,学生是否兴奋了,眼睛是否有光彩了,每个学生是否都参与进来了。

形成一种定势:弃旧扬新,让新课堂教学模式常态化;少讲多练,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师生的行为习惯。

坚持一种信念:改革与创新一定能够开发学生潜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能。

创新无止境!我们拒绝因循守旧,拒绝固步自封,拒绝不思进取,拒绝刚愎自用,拒绝自以为是,拒绝盲目自信,拒绝抱残守缺,拒绝墨守成规,拒绝陈陈相因。

我们渴望与时俱进,渴望推陈出新,渴望革故鼎新,渴望破旧立新,渴望日新月异,渴望激浊扬清,渴望一往无前,渴望一鸣惊人,渴望突飞猛进。

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它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必须思考: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认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4)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足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第三篇: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听完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我的心中另有一翻感触。师者,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我们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长学长精神,常学常有活力,学会学习。为此,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让表现积极的 同学发言,找到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闪光点,肯定发言的学生,同时,对于学生发言的不足之处予以指导;另外,给表现沉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问题要视学生而定,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

二、课间多与学生交流,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尽量避免公开批评,达 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做让学生信任的老师的目的。

三、课余时间备好每一节课,堂堂有教案,对于不同的学生设置不 同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帮助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需要的是我们的指导。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守住自己的责任,坚持做到以上几点,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202_..3.26

第四篇:对干部考核的认识与建议

对加强人武部主官考核的认识与建议

人武部主官是省军区部队建设的骨干和中坚,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主攻手”。人武部主官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整个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省军区部队全面建设的质量和层次。近年来,总政先后出台了在作战部队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拔副团职干部的《通知》和建立指挥军官考评体系的《措施》,军区实施了党委委员实名推荐正军职后备干部的《办法》,各基层部队也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使干部考核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加规范,在推进部队建设正规化和干部队伍整体建设上有了重大进步。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以静态的考核标准衡量动态的干部表现、以统一的考核标准衡量千差万别的考核对象,本身就难免有疏漏偏差,特别是对照习主席关于军队干部选用政策、选拔标准、风气建设和选拔渠道的重要论述,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比如,一是考核标准失之于“单”。不论职级、不论岗位、不论专业、不论需求,考核标准一般都为“德、能、勤、绩、体”,过于笼统和原则,既缺少明确尺度,又不能很好体现出人才特点、岗位需求和职级差别,考核出来的干部趋于“千人一面”,使创新人才、突出人才、专项人才的发-1-

展受到制约。二是考核内容失之于“散”。总政指挥军官考评体系中,均把通用参谋军官考评、军区和集团军机关参谋军官、师团以下机关参谋军官考核的五项内容细化为14分项,36个具体项目,虽然形式上为考核提供了具体抓手,但在具体工作中导致了“繁琐主义”,民主测评时项目繁多,使得不少参与人员一个标准填下来,考评时也因为业务量过于繁重,不少具体项目的考评流于形式。三是考核形式失之于“简”。实际考核工作中,往往偏重于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几个具体的步骤和形式,根据干部的岗位职责和考核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法调整不够,从而使考核者对干部情况的掌握以及最终评价比较浮浅,缺乏深度和准确性。四是考核渠道失之于“窄”。从目前人武部主官考核的现实情况看,干部部门是考核工作的主体,既是考核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具体实施者,而宣传、纪检以及相关基层组织参与不够,仅靠干部部门完成对一个单位每个干部全面考核,既从人员力量上难以保证,又不利于实施有效监督,从而最终影响考核质量和效果。五是考核时段失之于“短”。就是比较重视任前考核和考核,而忽视了日常考核,不能定期或结合重大任务完成客观反映干部的现实表现,使年底或任前按指挥军官考评体系对干部进行考核时,实绩分析缺少事实或数据支撑,过多的凭印象、凭记忆,结果难免会出现评价结果受干部的近期工作成绩影响较大的“近因效应”,以及受某一方面或单项活动表现影响较大的“晕轮效应”,从而导致确定考评结果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现役军官法》、《军官职务任免条例》和军委、总部有关政策规定,为全面深入地考核干部提供了基本遵循,各级在工作实践中也探索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从基层部队干部考核工作实际看,我们感到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评体系。前些年,总政下发了关于在全军作战部队实行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拔副团职领导干部的《通知》,之后又出台了指挥军官考评《纲要》和参谋军官考评《细则》,对部分职级和类别干部的考核做了成效明显的探索创新,特别是考核与考试相结合考评干部的办法,以民主测评重点考公论考品德,以考试形式重点了解专业素质和知识积累,以考核方式重点了解工作政绩和实际能力,并针对不同情况赋予考核与考试不同的权重,这种形式使党委选拔任用干部依据更真实、更客观,减少了主观因素和各种干扰,提高了党委用人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在干部队伍中树起了重素养、重实干、重公论的良好导向,下一步应在总结经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在干部考核中全面推开。二是要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标准。就是要使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在避免繁琐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内容

和标准的制定要把握住五点:一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人武部所履行职责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二要有全面性。考核内容要涉及政治理论、军事专业、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等方方面面,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局,三要突出重点。既要根据人武部岗位特点,选择那些针对性综合性强指标,同时还要突出工作中的难点弱项问题。四要有合理性,指标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必须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并能拉开一定层级。五要有可操作性。凡是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做出定性要求,使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平时考核可以为定期考核积累材料、提供情况,从而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干部。因此,要拉长考核时段,全时域、全过程对精神状态、现实表现、实际能力和工作政绩进行考评,使当前的干部任前考核和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为此,一方面要注重形成经常性考核机制,一个工作阶段或一项大的任务完成后,组织要及时讲评点评,干部个人也要进行自评,可以要干部表现登记卡的形式,由干部个人按德、能、勤、绩、体等内容如实填写,每季度末由单位主官审核并填写意见,之后并存档,作为年终总结和定期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干部部门也要从定期考核的模式中走出来,平时要定期分头深入基层,了解干部的现实表现、群众评价和实际能力,执行重大任

务时要靠在一线,考核干部,掌握实情,为干部任前考核和定期考核掌握第一手资料。四是要进一步拓展干部考核渠道。就是要采取全方位、立体式的方法考察了解干部。具体做到三点,一要拓展考核人员的参与广度。把与干部相联系的各个层面的人员都纳入到考核范围之中,做到“三个听取”:既听取上级的评价,又听取同级的看法和下级的意见;既听取本单位人员的反映,也听取其它单位人员的意见;既听取在职干部的意见,也听取老干部的意见。这样全方位、多侧面地考察了解干部,为准确识人用人提供了重要保证。二要加大考核的量化力度。定量考核能够积累考核干部所需的事实数据,从数量上相对精确地反映干部的面貌。特别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涉及军队与地方,关联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诸多领域,头绪多,任务重,直接牵引着人才综合素质向高学历和复合化方向发展。这种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考核选拔,离不开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定量考核手段。三要增大考核的透明程度。在考核的过程中,必须把群众公论放在首位,把大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主推荐等制度,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制、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发挥群众意见在干部考核中的重要作用,拓宽考核干部的民主渠道,从而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度。

第五篇:我对反腐倡廉的认识与建议

我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建议

贪污腐败,想必在国家机器诞生之时就已存在,可谓源远流长。数千年,人类社会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到如今,已如此高大,殊不知,这高大的背后,亦是一个高大的黑影。为官清正廉洁,办事公平公正——提高警惕,把好廉政第一关。翻阅时下报刊,一些徇私枉法,疯狂敛财而沦为阶下囚的贪官污吏,在被审查期间往往会不约而同的如此反思:本来是想做清官的,但经不起诱惑接受了第一次贿赂后,也就放松了警惕,一步步走向了堕落。显然,那些受党教育多年并身居显赫高位胆敢以身试法的高官,断不是东窗事发后的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就可以轻飘飘搪塞过关的。然而究其蜕化变质的轨迹,倒也确实由那一次的思想松懈起步的。很多私欲膨胀而毁于贪欲的“人民公仆”在铁窗内回首自我毁灭的过程时,常常因“一个不慎,满盘皆输”而泪涕横流,痛不欲生。这的确值得人们深思。

一、何为“反腐倡廉”与“廉洁修身”

“反腐倡廉”,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反对腐败,倡导廉政”。而从更深一层看是关注社情民生,弘扬廉政文化营造廉洁社会氛围的宗旨。“反腐倡廉”亦称“惩腐倡廉”。反腐倡廉属于政治道德范畴,是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要廉政建设就必须反腐,而也只有反腐才能廉政。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反腐倡廉建设,事关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被古今中外历史所证明了的一个铁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 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与反腐倡廉紧密相连的是做好对广大人民的廉洁修身的教育工作。而廉洁修身是高尚人格的一种体现,它能让你坦然地立足于社会是你无愧许任何人与事。其身正,其信必真,只有自己做到廉洁修身,才能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理直气壮,让别人信服。文以理为本,做人也同样的道理。廉洁修身就是作为正人君子最基本的为人之道。

二、社会中出现腐败行为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多人抵不住金钱的诱惑?为什么他们在青年时代可能是那样的抵制贪污腐败现象,但当他们成为主角时,却又是那么义无反顾地深陷下去?为什么?

1、个人原因:个人贪欲过大与个人观念的不正确。人的私欲过分扩张,发展到贪欲的程度,就会违背社会公德,利用一切手段满足私欲,就会出现腐败行为。我想,贪腐的源头就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人类的私欲,是与生俱来的。其基本在于,人有生存的欲望,而由人类万年的发展又可以看出,人类的不安于现状。生存欲望与不安于现状,再加上享乐对人神经的愉悦作用从主观上推动了人走向贪腐。

2、制度原因:缺乏监督,民主法制不健全。人民群众在打击腐败行为中的地位几乎是没有发言权的。就算你往上涌,官官相护的现象那么严重,到头来自己也可能落得凄惨下场。

3、社会原因: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必然会乘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滋长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也会侵蚀我们的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意志,从而出现腐败行为。

三、我对反腐倡廉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反腐倡廉”的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层次,对其进行廉洁修身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们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在大学生身上祖国和人民寄托了许多期望,廉洁修身就是其一;其次,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再次,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现实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腐败行为有很多,廉洁修身是大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人格的关键,廉洁修身是大学生追求的一种道德品质,一种道德能力,一种道德关键。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教育。

2、建立健全民主法制机制与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

腐败问题无处不在,追根溯源腐败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世界各国研究廉政问题的学者和反贪机构对于腐败的根源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如法律不完善,反贪机构的不健全和官员的权力过大且不受约束等。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人制而不是法制。为什么打倒一批又上一批呢?因为制度造就腐败,而法就是对制度的规范,完善的法制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所以打击腐败需要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不受有关官员的牵制,制定专门法律,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对官员的监督。只要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3、加强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突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重视作风建设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党风廉政建设是党艰深晦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个代表”的内 3 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党风建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尤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对待,运用手中权力,忠实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才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抵制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略,保持清正廉洁,清楚腐败分子,减少腐败行为。所以我们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照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四、结语

人,行走在阳光之下,总会有影子。同样的道理,贪腐,从未死绝,要心中有明亮,及时处于黑暗之中也能看到光明,而如果心中黑暗,及时站在阳光下也会感到厉鬼缠身。不做腐败之事,不做亏心之事,我们的生活及时平平淡淡,却是很充实很幸福。意识的腐败将为我们的一声留下一首抹不掉的痕迹,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必定要反腐败,提倡廉洁,这样才对得起我们头上“大学生”这顶大帽子。

当代大学生,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廉洁修身,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廉洁,多一次拾金不昧,少一次偷拐抢骗,多一次路不拾遗,少一次贪赃枉法;修身,多一份处事的坦然,少一份无谓的执着,多一份真诚的微笑,少一份待人的无礼。让我们乘着廉洁修身之舟,驶向那前程似锦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廉洁修身》

课堂对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认识与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