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菩萨蛮 公开课[小编推荐]
编辑:眉眼如画 识别码:24-80747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2 19:07: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菩萨蛮 公开课[小编推荐]

菩萨蛮

韦庄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二)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三)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教学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江南如梦,引起了无数诗人的遐想与诗情。大家熟悉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幻灯,齐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唐诗宋词写不尽她的风华绝代,丝竹管弦诉不尽她的娇柔妩媚。横亘千年,依然阻止不了人们对江南的思念。今天,我们通过韦庄的《菩萨蛮》,一起领略江南的美好景致。

(二)吟咏诗韵美

我们在欣赏诗词时,要反复诵读,才能置身于诗境。1.齐读,指导词押韵规律。

2.听视频男女声朗读录音,品评其优劣,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利用来自中央四台《解字说诗》栏目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视频朗读材料,让学生倾听比较主持人徐笑梅与一位老先生各自朗读的录音,通过品评优劣,同学们达成如下共识:徐笑梅的朗读吐字清晰,语调柔婉,但缺乏感情的融入。对《菩萨蛮》一词的声韵特点也没能准确把握。作为名主持人,尤其不应该的是徐笑梅将第四声的“腕”字念成了第三声。而那位老先生的朗读,字正腔圆,情感丰沛,韵律声调,轻重疾徐,处置得当。

3.全班仿照那位老先生的读法,齐读两遍。

(三)赏析词文

1.作品写了什么?请学生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所写的内容。

学生很快可以回答出答案:江南好。

2.“尽说”,人人都说,可见众口一词,有口皆碑。江南真有这么好吗?还要靠形象来说话,请同学从词中找出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讨论明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3..抓住意象:春水、画船、春雨、垆边人分析,概括江南好体现在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并形成板书)

4.小结:词人只用了寥寥数笔,就将一幅秀美、恬静、安适、惬意的江南美景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他最擅长的白描手法,而且韦庄也是有词以来第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的词人,其词无论在写人或写景,都普遍采用勾勒一法,(垆边人就抓住了手,但这女子的美貌却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语言清新淡雅、朴素自然、通俗易懂且言浅情深,为唐末脂粉味十足的文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四)探究情感

1.江南风景美好无限,江南生活闲适自得,江南女子温婉美丽,我们经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丽的江南美景,诗人是要寄寓怎样的情呢?

诗人借江南风景、生活、人物之美抒发了对江南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2.他对江南真的那么喜爱吗?你从能哪里也能看出来的? 3好,.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首词的最后两句(1)请同学们翻译字面意思.(2)这句词所使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什么情?

直抒胸臆,断肠之情

(3)断肠之情,从何而来?.生活背景不同,诗人的情感体能必然有较大的差异,补充韦庄资料:晚唐诗人——经历黄巢农民起义——流落江南,看完这些你们现在还这样认为吗?

(4)分析关键词“莫”、“未”

“莫”改为“不”可以吗?同样表否定,但“不”字态度更为坚决,而“莫”我们以前在其他诗歌中也有见到过,如“莫愁前路无知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更悲切”,“莫”字更像声声叮咛和嘱托,它既是对自己说,也是对和我一样处境的游子劝说,你想还乡,但现在还不了乡,有家而归不得。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5)使用的修辞手法:顶针,在情感上形成回环往复

(6)小结:“中国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直率的话中了。本该落叶归根,但因躲避战乱,无法归乡。

4.回顾整首词,韦庄真的到最后一句才表达情感吗?让我们揭开韦庄温情的面纱,通过前面的美景来寻找一下破绽。

“听雨眠” “垆边人”

“尽说”“只合”

(五)总结

1.韦庄的风格:“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2鉴赏诗歌的方法

缘景明情,注意情与景的关系

知人论世

把握重要词、句

(六)拓展

用散文化语言来呈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乐景中散发着的淡淡哀思。

柔情似水,水似柔情,在春日的闲暇里,与二三知心文友租一只画舫,在温柔的江南烟波里,任意西东。江南不缺春雨的潇潇,在品酒论诗之余,相互枕藉舟中,静聆江南丝雨无数双纤手轻叩船篷的柔情蜜意。销魂,当此际,当睡意悄然袭来,江南春眠梦亦芳……

思考讨论:那么江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文人对美好的江南为什么如此情有独钟? 学生交流看法,教师总结。

①江南的青山绿水,舞榭歌台是古典文人的优游之地,其灵秀温润的中和之气亦植根于他们的性灵中。

②中国文人在政治上的不得意在江南得到解脱,江南的人文地理、风物气候都洋溢着自由的诗情,是涵养中国文人身心平衡的天然方剂。

③对于文人而言,江南是其精神归宿的空间原型。

总结:唯美的江南,吸引了无数理想主义文人的栖居。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精神上或是物质上 3 的家园,尽管他们或许还充任着其他社会角色,官宦也好,幕僚也罢,江南的曲径通幽,美丽风物都是他们灵魂的寄托。因此,这个时候的江南,它不只是经由大自然雕琢的自然山水,更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它已成为了一种美学,时而具体,时而抽象;它也可以说是一种梦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江南山水之美,穿越时空,纵贯古今,江南山水,诗化山水,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第二篇:菩萨蛮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唐朝词人韦应物的一首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反映了词人在思想与现实相矛盾的情况下碰撞出来的心灵火花,给了欣赏者回味无穷的审美愉悦。韦庄的《菩萨蛮》共五首,这一首是其中第二首。【原文】: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适合在江南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时,千万不要回到故乡,回到家乡思念江南之情会让人愁断肠。【关于作者】

韦庄(约公元836~910年左右,生卒年不详),字端已,唐末五代诗人.京兆杜陵(今西安)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广明元年(880)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韦庄的抱负

不久避战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乾宁元年(894)五十九岁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乾宁四年(897),时年六十二岁,被‚宣谕和协使‛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唐亡,力劝王建称帝,王建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颇多诋毁。乐府三绝

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其词无专集,散见于《花间集》、《尊前集》和《全唐诗》等总集中,近人王国维、刘毓盘辑为《浣花词》一卷,凡五十四首,盖取其诗集为名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四]、[五])、《浣溪沙》

(五)、《应天长》

(二)、《荷叶杯》([一]、[二])、《清平乐》

(三)、《谒金门》([二]、[三])、《河传》

(二)、《天仙子》([二]、[四])、《诉衷情》

(一)、《女冠子》([一]、[二])、《木兰花》等。韦庄与温庭筠

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温秾丽,韦清新。韦庄

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一说为玄宗相韦见素之后,其实并非一房),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生平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882)春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光启元年(885),僖宗还京后,又因李克用逼迫,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景福二年(893)入京应试,不第。乾宁元年(894)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60。后昭宗受李茂贞逼迫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所收作品即止于光化三年(900),此后无诗作留存。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901),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宝四年(907),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在蜀时,他曾于成都浣花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文学创作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悯耕者》、《汴堤行》对战乱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睹军回戈》、《喻东军》、《重围中逢萧校书》对当时屯居洛阳的援军残害人民、掳掠妇女的丑恶行径作了谴责,同时又对他们拥兵自重、未能积极镇压起义军表示不满。而《铜仪》、《洛北村居》、《北原闲眺》、《辛丑年》等诗,则反映了他对唐室‚中兴‛的热切期待;《闻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关》等诗,表示了他对离乱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忆昔》等作,更抚今追昔,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怀古诗,如《台城》、《金陵图》、《上元县》等,在对南朝史迹的凭吊中,也寄寓着他对唐末社会**的哀叹,情调凄惋。此外,他还有一些诗如《思归》、《江外思乡》、《古离别》、《多情》等,反映了他长期四处飘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写景诗,如《题盘豆驿水馆后轩》、《登咸阳县楼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体诗见长。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而清词俪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韦庄的代表作

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诗中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正面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一方面对起义军的所谓‚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义军掀天揭地的声威及统治阶级的仓皇失措和腐败无能;一方面揭露了唐军迫害人民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他们‚剿贼‛不力的谴责。它选择典型的情节和场面,运用铺叙而有层次的手法,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矛盾,布局谨严,脉络分明,标志着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韦庄因此诗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由于某种忌讳,韦庄晚年严禁子孙提及此诗,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长期失传。20世纪初始在敦煌石窟发现。韦庄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首,学习白居易、刘禹锡《忆江南》的写法,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风格上,韦词不象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如“思帝乡”‚春日游‛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于率直中见郁结;“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许昂霄《词综偶评》评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都指明这一特点。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但韦词间有艳亵语,为其不足处。本集和研究资料 《蜀□杌》著录韦庄《浣花集》20卷。《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韦庄笺表》1卷、《谏草》2卷、《蜀程记》1卷、《峡程记》1卷、《韦庄集》20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仅存《浣花集》及所选诗《又玄集》,余皆佚。《浣花集》为韦庄弟韦蔼所编,蔼序说,韦庄在‚庚子(880)乱离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编集时,他才搜集到1000多首。然今传《浣花集》仅存诗200多首,尚不足原编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间朱承爵刻本(《四部丛刊》即据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阁刻本,皆作10卷,大致以时地分卷,各卷篇数多少不均。《全唐诗》略加归并,编为5卷,内容全同。另《补遗》1卷,大概为后人于结集后所增补。韦庄词向无专集。《全唐诗》从《花间集》、《尊前集》、《草堂诗余》等辑录54首。刘毓盘辑有《浣花词》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近人向迪琮编有《韦庄集》,收韦诗300多首,词55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印行,较为通行。关于韦庄生平事迹,《蜀□杌》、《唐才子传》、《十国春秋》均有材料。近人曲滢生有《韦庄年谱》(北平清华园我辈语丛刊社1932出版)。今人夏承焘有《韦端己年谱》(见《唐宋词人年谱》,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资料丰富,考订精密,于韦庄一生行迹,钩稽颇详。其中《菩萨蛮》

(一)写江南春色,‚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更兼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此情此景足使将欲远行的游子痛断人肠,由此词人有‚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劝词。此词情致缠绵,意象鲜明,堪称咏‚江南春色‛的诸多诗作中罕见之佳作。韦庄的闺情词亦写得非常出色,词语与闺中之美人浑然融于一体,见词尤见人,词音即人语,可谓风韵臻于极致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弦上黄莺语’(见《菩萨蛮》),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称其词‚骨秀‛,评价他说‚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另有人考证鱼玄机、韦庄、和凝实际上是一个人(可见百度词条:鱼玄机)。此观点争议颇多,待考。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十九皓;可“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 / 十八啸十”通押。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合:应当。②垆边人:这里指当垆卖酒的女子。③皓腕:洁白的手腕。④须:应

⑤断肠:形容非常伤心。评析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炉‛,是酒店放臵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炉‛。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集评 张惠言

《词选》:此章述蜀人功留之辞,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 俞陛云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羁留之,重其才,举以为相,欲归不得,不胜恋阙之思。此《菩萨菩》词,乃隐寓留蜀之感。‚江南好‛指蜀中而言。皓腕相招,喻蜀主縻以好爵;还乡断肠,言中原板荡,阻其归路。‚未老莫还乡‛句犹冀老年归去。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飘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滞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垆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品《菩萨蛮》

《菩萨蛮》,先读一遍: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我们还不要讲,只是先读一遍,你就可以直接感觉到,韦庄的词与温庭筠的词有很大的不同,温飞卿的词客观,韦庄的词主观,飞卿的词秾丽,韦庄的词清简。我们曾说过温词的好处正在于客观,不做直接的叙写,而韦庄词的好处却就在其主观直接的叙写。不同类型的词就有不同的好处。韦庄词轮廓分明,但是不是就肤浅了,就有局限了呢?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写景宜显,写情宜隐‛,并且曾举温庭筠的一首小词《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为例证,说‚此词收语即近于显。‛又说‚如果把‘肠断白苹州’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这首词写一个怀人的女子梳洗后所倚的楼是那面临江水的楼,为什么要远望江水,因为远行的人要从江上回来,‚梳洗罢‛必定是清晨,她从一早等起,而‚过尽千帆皆不是‛,多少船从楼下过去了,没有一艘她所等待的船停泊下来,这时的江面,已经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了。如果这一首词就停止在这里,就有无穷的余味耐人寻思。我们仔细想想,‚斜晖‛的‚脉脉‛,是那样一种迷茫、朦胧的、暗淡的景色,这种迷离的景色更加深了怀思之情的绵缈。然而温飞卿却又说了‚肠断白苹州‛,反而把这首词给限制住了。这是按朱先生的观点来评说这首词。其实写词不论写情写景,紧要的都在于是否传达出了感情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大小厚薄高低深浅的不同,而写情写得很真率的也不见得一定就不好,即如杜甫诗之‚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回首肝肺热‛,‚拭泪沾巾血‛,‚啼垂旧血痕‛诸句而言,以杜甫的精深博大,他何需矫揉造作的姿态来表现他对民生的关怀,他就这样直接坦率的写出来,就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动。我上次讲温庭筠词的特色是客观的,是不直接叙写的,那样的作品自有其好处,反过来我们也应认识明白叙写的作品也有另一种好处。杜甫的诗就像汪洋大海,完全袒露于天地之间,无需隐藏,便自然含有强大的感发的力量。韦庄与杜甫

韦庄的词虽不能比美于杜甫,但却也能在直接叙写之中表现出感发的力量。如果说杜甫的诗像广阔的海洋的话,那么韦庄的词就像喷涌的泉水,喷射的强力不可以抑制,这是韦庄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韦庄词多用主观直接的叙写,他的感情是劲直的、真切的。即如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举这首词是因为它与张泌的《浣溪纱》(晚逐香车入凤城)恰好是对比,同样是写游春,同样是有所遇,不过前者是女遇男,后者是男遇女,然而韦庄词的口吻与张泌词却完全不同。张泌所写的是骑马跟着那女子的香车入城的情景,虽很生动,但却不能引起我们高远情意的联想。这并不是我们要把谁讲得好,把谁讲得坏,而是张泌的词写得让我无话可讲。词的微妙之处正在于对细节的叙写,了解细节才能知道词的好处,就以韦庄这首词而言,仅是开端‚春日游‛三个字,就极可玩味。‚春日‛正是感情的春心觉醒的时节,以前李商隐写有《燕台四首》,是按春夏秋冬的时序写的,第一首写的便是春天,开端就说‚春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恰好可以作为上述韦庄词句的注脚,二者之间有很相似的地方。‚春光冉冉东西陌‛是说春天里空中的天光云影,地上的风和日丽。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曾有‚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之句,也正是描写的这种‚春光冉冉‛的景致,‚冉冉‛正是盎然之春意在流动之中的样子。春光来临,万物重又充满生机,也复苏了人的感情,怀着对万紫千红的欣愉和喜悦的感情,人们要找到那宇宙中最美好的‚娇魂‛,但这又绝非易事,‚几日娇魂寻不得‛,我该向什么地方去寻找这精魂之所在呢。‚蜜房羽客类芳心‛,‚蜜房羽客‛是蜂的别称,他说那在花朵上采撷花粉的蜜蜂就像我那被唤醒的芳心一样,都有追寻的向往。‚冶叶倡条遍相识‛,美丽的枝条都寻找遍了。这一份对春天的寻找,也暗示着对更珍贵东西的追求,这种追寻可以提高到一种象征和喻托的境界。韦庄的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缤纷的杏花瓣落了游春的姑娘一头都是,这幅图景是可以想像出其优美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陌上有许多游春的青年,哪一家的年少是最风流的,如果她找到这样一个人,则‚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我们说温飞卿所用的笔法常是比兴,韦庄常用的笔法则是赋,比兴造成兴发感动的力量,在它的形象,在它的委婉和曲折,赋之造成感发则在其叙写的口吻。即如韦词这一句就很说明问题,‚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字字斩钉截铁,口气是真挚、诚实、坚定的,‚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儒家说‚择善而固执‛,一是要有选择的明辨,二是要有坚持的力量和勇气,屈原的《离骚》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对事业、理想、学问都应有献身追求九死不悔的精神,但很多人都是考虑成败太多,急功近利,想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收获。一个真正愿为理想、事业而献身的人,绝不是为了他的成败,而是为了对它的热爱,这才是最高的思想境界。韦庄词正是以他深挚的情意,提高加深了词的境界,不过,韦庄的好处还不仅如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端已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这才是韦庄词在艺术方面的真正好处。纡者,曲也;达者,通也。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故而况周颐《蕙风词话》评韦庄词谓其‚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其‚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二句,与陈廷焯评语之‚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评语,意思颇有相近之处,这都是对韦庄词之特色深有体会的话,而要详细体会韦庄的词,还必须将其生平也作一点简略的介绍。韦庄是唐初宰相韦见素的后人,杜陵人,少长于下邽,孤贫力学。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结尾有‚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之句,不久韦庄遂避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乾宁元年五十九岁时中进土,为校书郎。当时各地节度使不听中央号令,东、西川节度使不和,乾宁四年,朝廷遣‚宣谕和协使‛李洵入川,韦庄时年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

韦庄的《菩萨蛮》是一组五首词。张惠言的《词选》都选的是他以为有喻托的作品,他也选了韦庄的《菩萨蛮》,而且认为它们‚盖留蜀后寄意之作‛,说是韦庄留蜀晚年表现其怀念故国的忠爱之思的作品,张惠言还说‚江南即指蜀‛。但我以为韦庄词中所说的江南应该就是指江、浙一带的江南,他的《秦妇吟》中说‚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就是以金陵和江南并举的。如果再看韦庄的《浣花集》,更可以发现其中许多首诗的题目中都有‚江南‛二字,毕竟韦庄在江南生活了多年,其诗中多处提到的江南,都不是晚年所居的四川,而确是早年他漂泊过的江浙的那个江南。还有人认为有‚洛阳城里春光好‛的第五首应是在洛阳所作,我也不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不看到下一句的‚洛阳才子他乡老‛呢,‚洛阳才子‛应是作者自指,他当年写《秦妇吟》闻名于世时,就在洛阳,当时人称‚《秦妇吟》秀才‛,‚秀才‛在当时是对未考中进士的读书人的泛称。洛阳才子的他乡老,只能是他留居四川时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我们以前说温庭筠的十四首《菩萨蛮》是一组词,其内容、情意、风格有相近的地方,但那十四首词并没有必然的次序以及完整的章法和结构。组词中有完美的结构者就只有韦庄的这五首《菩萨蛮》,有的选本只选其中的两三首作介绍,那是对一个完整生命的阉割。以上都是要讲解这五首词所必须交待的有关知识。赏析 第一首

下边我们讲第一首: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这首词是写离别之情的。‚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红楼‛‚香灯‛‚流苏帐‛所构成的是一幅何等温磬旖旎的背景。我以前讲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倭堕低梳髻,连绢细扫眉‛诸词,说它们寄托了极为深婉的珍重爱美的情意,我们要注重的是这种精神,而不是外表的情事,并不是只有‚画蛾眉‛、‚细扫眉‛才代表这种精神境界。王国维就曾说过‚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雅‛就是纯正,‚郑‛是与‚雅‛相对的,因为《诗经》中的《郑风》多写的是男女爱恋之情,故而有人说‚郑风淫‛,这种说法当然也不尽正确。王国维所谓《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是说词之意境的深浅高下乃在其含蕴之精神境界,而不在其外表是否写的男女爱恋的情事。这首词开端两句表面是写闺房情事,似颇为香艳,试想如果不是离别,在有香灯和流苏帐的红楼之中,该是多么缠绵旖旎的情事。但是这里的‚红楼‛紧接着‚别夜‛,‚香灯‛和‚流苏帐‛之间隔有‚半掩‛二字。在平常休息睡眠的时候,香灯是可以熄灭的,流苏帐是可以放下来的,而香灯一直亮着,帐子也掩着,就意味着今宵是离别之夜。这两句浅直的叙写中,有许多矛盾的对比,所以说‚堪惆怅‛,就因为他们不能欢聚在有香灯的流苏帐的红楼之内安眠,而内心之中满是离别的悲哀。读到这里,还不会明白他为什么是好词,他现在把红楼别夜写得如此值得珍重恋惜,是直要读到第五首的‚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才会真正体会出其中的深意的。《论语》上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对于诗词的欣赏,也应该做到不失人也不失言。对于诗词的作者,如果他有深意,而你不理会,你便对不起他,如果是他的作品没有深意,你要强加于他,则是你的错误。尤其是对于含蓄委婉的作品更应不失人也不失言。‚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残月‛有两种解释,一是缺月,二是西沉的月。在《花间集》中有词云‚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可以为证。只有西沉的月亮才会与人的脸平齐,温飞卿的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也点明了破晓是行人上路之时。从别夜的香灯到清晨的残月,都透露作者对离别前时间点滴流逝的敏感。‚残月出门时‛,到了不得不与所爱的女子相别的时候,‚美人和泪辞‛,这一句在句法上有三种解释之可能,第一种解释是美人含着泪和我相辞,第二种解释是我含着泪与美人相辞,第三种是我与美人都含泪而辞,这三种解释可以并存。中国过去解释诗词的方法,是一定要限制为一种解释,但西方新的文学批评,却承认诗之多义,英国的William Empson写有一本书,名为《Seven Types of Ambiguity》,朱自清先生早就介绍过此书,定名为《多义七式》,这本书介绍了可以使诗歌造成多义的七种形式,William Empson所举的例证都是英国诗歌,其实中国的诗歌中也有同样的现象。‚美人和泪辞‛一句就可以多义并存,下面‚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有的版本‚翠羽‛作‚翡翠‛。《菩萨蛮》的牌调是每两句押韵。‚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中的‚羽‛、‚语‛应是韵字,换上‚金翡翠‛就不押韵了,可知此处不应是‚金翡翠‛,这是很简单的辨别方法。‚金翠羽‛是装饰在琵琶弹拨部位上的饰物,是翡翠鸟的羽毛,这是极言琵琶之精美珍贵。‚弦上黄莺语‛是说那琵琶弦上弹出的声音犹如那婉转的莺啼。晏几道(小山)词云:‚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可知琵琶是可以传达内心中深刻婉转之情意的。韦庄要写的便不仅是临别时美人弹奏了琵琶这件事本身,而是着重在写琵琶弦上所传达出来的相思之情。‚弦上黄莺语‛是说琵琶弹奏的如莺啼婉转的声音都是多情的叮咛叙述,说的是什么?就是下边一句:‚劝我早归家‛,何以要早归家?那理由非常充足,就是因为‚绿窗人似花‛,有如花般的美人在家中等待,你难道能不早归家吗?!花的生命是短暂的,一个女子的美貌也难以持久,如果你还想见到如花的人,就该早点归来,若是晚了,既便你回来以后那人依然还在,可已经没有如花的美貌了。王国维写过两句词:‚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我历尽了天涯离别之苦,没想到回来以后,花已经这般的零落。总结起来,这第一首词写的都是离别珍重的感情,对于这首词所传达出的这种情感,当以后讲到第五首时,我们会有更深的体会。接着我们讲第二首: 第二首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臵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鑪‛。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第三篇:菩萨蛮

《菩萨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领会韦庄词“显而疏”的艺术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品味其中白描式的语言。

②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③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比较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④背诵。

2、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把握词人思想前后矛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学习重点〗

1、了解本词情景巧妙结合的表达技巧,把握词中景中情、情中景。

2、背诵。〖学习难点〗

感受词人思归而不能归的深层原因,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说到江南,也许我们眼前会浮现“玉人吹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也许会遥望“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也许会倾听“旧时堂前的小桥流水”。如果是画中的江南,那么也只有水墨画才能画尽它的文采风流。那么文人笔下的江南又是怎么美丽的风景呢?江南好,小桥流水;江南好,笙歌管弦;江南好,文人风流;江南好,杏花烟雨。所以会“人人尽说江南好”,思江南,忆江南,望江南。不知身处江南的游子又有怎样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韦庄的《菩萨蛮》去感受感受!

二、知人论世

1、作者信息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孤贫力学,才敏过人。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长安三年。后离长安,来到洛阳,因洛阳也不安靖,于是携家迁至江南避难。避居江南十年,五十八岁时又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五十九岁时中进士,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六十六岁时,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

多媒体显示介绍文字及图片: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二人齐名,号称“温韦”。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背景信息

学生参看P35注释①。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配乐,多媒体上出现江南景色之画面)。

读前点拨: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你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的?能不能用那种雄浑慷慨,很有气势地去读?应该平缓地、委婉地、抒情地去读。

2、学生齐读

学生读前谈自己的感受:我在朗诵这首词时,又一次体味到了这首词中渗透出来的美感。请同学们齐诵这首词,看看是不是由朗读而体味到了美。请注意语音语调,平缓委婉抒情地朗读。

3、对照注释翻译。

凡是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的风光无限美好,离家远游的人只愿跟着江南一起苍老。春天的江水清澈澄碧胜过春天,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在垆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洁白的双腕像凝满霜雪。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四、缘景明情

1、自由朗读,并讨论:本词是赞美江南好,那么整首词中体现了江南好的那几个方面? 明确:下面四句是对江南好的细写 春水碧于天——风景美

(学生回顾一下有关写江南美丽风景的诗词:《忆江南》、《江南春》、《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简单点评一下后再读补充的诗句,明确江南的风景确实是非常美丽,可以说江南的烟花细雨、白墙黑瓦、垂柳画舫、幽深雨巷等独特风物构成了江南独特的风景。

画船听雨眠——生活美

江南还有什么别样的生活情趣吗?(如果学生答不出,可以例举一下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中的有关内容,北国的冬天:围炉煮茗,地炉暖坑过着一中蛰居生活,进行简单的对比。同时明确还有哪些诗句写到了江南的这些独特的生活场景,例如皇甫松的《梦江南》: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桥边;梁元帝的《采莲赋》,这里设计投影后让学生齐读;张志和的《渔歌子》等)。最后可以总结一下江南比较有特色的生活情景:春季里绿堤闻春晓、夏日里荷乡深处弄莲子、秋来饮酒赏月,冬来踏雪寻梅。

垆边人似月——人物美(出示投影)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的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江南美女。江南女子的美不仅在于外貌,眉清目秀,娇小玲珑,更美在性格,美在修养,她们的美由内而外,与众不同。江南女子美在温柔含蓄,美在婉约多情,美在细心体贴,江南女子是水做的,天生就是诗,就是画,是曲,更是酒。可能学生会提到秦淮八艳、西施等。

教师小结:江南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春水碧于天”是写“风景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写“生活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写“人物美”。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2、作者将一幅秀美、恬静、安适、充满情意的江南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发挥想象力,用比喻、拟人等方法,用你们美的触觉将一幅“江南春景图”来点染一下。

学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南之美。参考示例:

①人说美丽女性的骨肉是水做的,若真如此,那么我想,必是江南的春水造就了美丽女性风情万种的骨肉。因为只有江南的春水,才会那么迷人,碧绿得比蓝天还要妩媚;只有江南的春水,才会那么醉心,清新得比白云还要柔情。柔情似水,水似柔情,在春日的闲暇里,与二三知心文友租一只画舫,在温柔的江南烟波里,任意西东。江南不缺春雨的潇潇,在品酒论诗之余,相互枕藉舟中,静聆江南丝雨无数双纤手轻叩船篷的柔情蜜意。销魂,当此际,当睡意悄然袭来,江南春眠梦亦芳……

②是在这样朦胧温暖的光晕中,似弯小月牙儿般的身影款款行来,霜雪皓腕捧上江南的米酒。客官请用。客官醉了?哎呀客官,你为何凝视着人家再也不放?

怎么能放手?酒未至,人已醉。明明是历尽了沧海,怎当她低回里秋波一转。求也求不到的因缘,天上人间,竟然、竟然也能叫人遇上?

③想象遥远的从前 想象遥远的从前 我自日暮的苍山走来 你从杨柳衰颓的津渡登岸 晚来天欲雪

你我俱在当垆的皓腕前 卸落一路的风尘 江湖的素昧平生 挡不住红泥小炉 炖着的一壶琥珀色的 柔情暖意 四海之内皆兄弟 雪地中,隔牖风吹竹 却吹不断室内樽前 古朴真纯的萍聚雅意 那段古老的岁月 人心不施铅华粉黛 本色真诚的面容 最容易一见如故 不像多年之后的今时雨雪 将孤独投向人群 人群报我以陌生和冷漠 热闹的人群 烘不干一颗潮湿的心 遥远的从前 雪花盛开的时日 即便远走天涯

总怀揣温热的怀念和向往

3、江南确实是美啊,韦庄他多方面铺写江南之美,一气呵成,全力促成“游人只合江南老”理由,而且理由也非常让人信服。那么“人人尽说江南好”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借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了江南的好处。从别人口中道出江南好,游人留恋江南,合乎常情;但异地为客,不愿还乡,却似乎有悖常理,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体现了江南的好处。

4、教师出示PPT:韦庄词的特点

“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意思: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

本词写了那么美的一幅江南春景图,有人说韦庄在表达赞美江南的情感,你同意吗? 再次齐读词作,细细品悟。

要点:结合词人生平的际遇,领会到他表达情感时“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把怀念故土却欲归不得的情感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直率的话语中。(教师补充背景介绍:韦庄是五代时期词人,45岁左右时,在长安应举,适逢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脱逃,第二年想尽办法终于逃到洛阳,后辗转浪游到江南,这首词是他浪游江南时的作品)分析:“人人尽说江南好”,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隐藏的意思是自己有没有认为江南好呢,自己并不一定认为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合”者,“应当”也,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

点评:韦庄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土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直率的话中了。

分析:“未老莫还乡”有三层转折:①“还乡”,在江南美景中,诗人心灵深深牵念的是故乡。②“莫还乡”,有叮咛嘱咐之意,不要返回故乡啊,表达出一种极为深婉而沉痛的情意。③“未老”,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

点评:韦庄词似达而郁,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为什么不还乡?似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五、深层探究

1、讨论交流:你是如何来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话的?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不设标准答案)从学生的讨论中也得出一个结论:江南好。小结:韦庄的这首词在描写江南美好的诗词中也算是上乘之作了,后人对次也有很多的评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投影)

俞平伯在《读词偶得》说:“此作清丽婉畅,真天生好言语,为人人所共见。就章法论,亦另有其胜场也。……古人用笔,每有透过数层处,此类是也。”

对词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①一幅春水图画。意中是乡思,笔下却说江南风景好,真是泪溢中肠,无人省得。结言风尘辛苦,不到年,不得回乡,预知他日还乡必断肠也,与第二语口气合。——[清]陈廷焯《云韶集》

解读:结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含义深婉。按常情,作客异乡的人总以不得还乡的而愁绪满怀,诗却偏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突出了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了,也突出了江南的美。其实,词句中还包含这样的含义:年华幸尚未老,今日暂莫还乡,然而终老之日必得还乡,“还乡须断肠”正是今日“莫还乡”的缘故。“莫”“须”等虚词斩钉截铁的口吻,正是极端无奈痛苦之语。结句可以说写得情真意苦之极。

②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飘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滞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垆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解读:借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同时也有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

2、思考讨论:那么江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文人对美好的江南为什么如此情有独钟?

学生交流看法,教师总结。

①江南的青山绿水,舞榭歌台是古典文人的优游之地,其灵秀温润的中和之气亦植根于他们的性灵中。

②中国文人在政治上的不得意在江南得到解脱,江南的人文地理、风物气候都洋溢着自由的诗情,是涵养中国文人身心平衡的天然方剂。

③对于文人而言,江南是其精神归宿的空间原型。

总结:唯美的江南,吸引了无数理想主义文人的栖居。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精神上或是物质上的家园,尽管他们或许还充任着其他社会角色,官宦也好,幕僚也罢,江南的曲径通幽,美丽风物都是他们灵魂的寄托。因此,这个时候的江南,它不只是经由大自然雕琢的自然山水,更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它已成为了一种美学,时而具体,时而抽象;它也可以说是一种梦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江南山水之美,穿越时空,纵贯古今,江南山水,诗化山水,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六、比较鉴赏 导:唐五代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温庭筠以其大力创作和卓越成就,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类型和美学厩采。一般说来,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韦庄词疏朗秀美,明白晓畅;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丽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的艺术风格。唐五代词的美学理想和表现特征,直接启迪了北宋词。我们现在来比较学习温庭筠和韦庄的两首《菩萨蛮》。(温韦冯李)

菩萨蛮(温庭筠)P55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对照注释,把握内容。

译文: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在晨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忽明忽灭,蓬松如云的鬓发将掩未掩到雪白的脸颊,慵懒地起身后画起漂亮的眉毛,迟迟地梳理打扮。

插上头上的花饰,仔细地在镜子的前后照来照去,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穿上新贴图案的绣花丝绸短袄,那图案上是成双成对金色的鹧鸪。

2、缘景明情

温庭筠《菩萨蛮》这首词纯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诗人正像一个高明的导演,通过一架摄像机客观地摄录下女主人公起床后的一系列动作,似乎不动一点感情,也不作任何旁白,但是,只要我们细细地体味,词人无疑是匠心独运地选取了一些能够表现题旨的镜头,只是表达得非常委婉含蓄而已。

篇中女主人公并非“无情”,只是她的“情”深藏不露,偶尔从“懒”、“迟”的动作中轻轻逗出,不经意地又从她“双双金鹧鸪”的衣饰图案中淡淡映现——原来她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客观而论,此词表面所写不过一女子晨起梳妆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精美,及其慵散无聊之心绪、自矜自怜之情怀,描绘了一幅唐代宫廷仕女图。其深层含义,可以联系到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含蓄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多媒体显示:

此首则写梦醒时之情思也。……全首以人物之态度、动作、衣饰、器物作客观之描写,而所写之人之心情乃自然呈现。此种心情,又为因梦见离人而起者。虽词中不曾明言,而离愁别恨已萦绕笔底,分明可见,读之动人。(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3、教师小结两位词人的不同风格

温词擅铺陈,浓墨重彩,显得“密而隐”,如富丽堂皇之牡丹,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擅素描,疏朗淡雅,又多直抒胸臆,显得“显而疏”,如展苞初放清新明丽之芙蓉,情感上“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以韦庄的《菩萨蛮》作为一个媒介,去品读江南的美好,去探究文人对于江南的美丽那么青睐的原因,从而理解文人对于江南的那种割舍不断的情结,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堂课的基础上,用你们的慧眼和心灵去发现江南的好,江南的美,相信最终你们会和他们产生共鸣。

最后用八个字来结束我们这堂课:千古文人,江南一梦。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时作业》本课练习。

2、背诵。〖板书设计〗 菩萨蛮

韦庄:花间词人,显而疏,直而纡 风景美 游子思归 江南好 生活美 须断肠 人物美 离乱之苦

千古文人,江南一梦。

第四篇:菩萨蛮

菩萨蛮》(韦庄)教案

请同学们阅读五首韦庄的《菩萨蛮》: 一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一.作者简介:

韦庄是唐初宰相韦见素的后人,杜陵人,少长于下邽,孤贫力学。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结尾有“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之句,不久韦庄遂避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乾宁元年五十九岁时中进土,为校书郎。当时各地节度使不听中央号令,东、西川节度使不和,乾宁四年,朝廷遣“宣谕和协使”李洵入川,韦庄时年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

二、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答:。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二、(6分)

(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此处答案有待商榷)。三.前人评语: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端已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这是韦庄词在艺术方面的真正好处。纡者,曲也;达者,通也。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故而况周颐《蕙风词话》评韦庄词谓其“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其“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二句,与陈廷焯评语之“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评语,意思颇有相近之处,这都是对韦庄词之特色深有体会的话,而要详细体会韦庄的词,还必须将其生平也作一点简略的介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四.词文赏析: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鑪”。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五.艺术风格: 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第五篇:菩萨蛮

菩萨蛮 韦庄

请同学们阅读五首韦庄的《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一.作者简介:

韦庄是唐初宰相韦见素的后人,杜陵人,少长于下邽,孤贫力学。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中和二年始离长安赴洛阳。中和三年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结尾有“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之句,不久韦庄遂避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乾宁元年五十九岁时中进土,为校书郎。当时各地节度使不听中央号令,东、西川节度使不和,乾宁四年,朝廷遣“宣谕和协使”李洵入川,韦庄时年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天复元年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

二、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答:。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 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二、(6分)(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此处答案有待商榷)。三.前人评语: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端已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这是韦庄词在艺术方面的真正好处。纡者,曲也;达者,通也。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故而况周颐《蕙风词话》评韦庄词谓其“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其“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二句,与陈廷焯评语之“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评语,意思颇有相近之处,这都是对韦庄词之特色深有体会的话,而要详细体会韦庄的词,还必须将其生平也作一点简略的介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四.词文赏析: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鑪”。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五.艺术风格: 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韦庄《菩萨蛮》(教案)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教学重难点: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二、关于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3.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此处答案有待商榷)。

三、诗句赏析

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这两句意思:人人都说江南好,确实如此,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 3 子。

小结: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两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

小结:这两句写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窈窕美丽的女子。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小结: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四、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五、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陈廷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

菩萨蛮 公开课[小编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