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五篇模版)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4-80701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2 12:50: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理念,顺应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遵循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以大医学整体改革为基本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以发达国家口腔医学教育先进经验为对照借鉴,以创造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改革动力,以突出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鲜明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口腔医学人才。

(二)原则

1.坚持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原则,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原则,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坚持产学研结合,将教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及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优化。

4.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5.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

6.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开展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邀请医药卫生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修订和逐步完善,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

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推动完善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使专业必修课程在2008年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专业主干课程到2010年达到优质课程标准,争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推动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以 “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为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反映学科的新进展,兼顾就业的多样化,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教学内容 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现实岗位设置为基本,深入分析岗位任务及任职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压缩课程学时总数,尽量减轻学生负担。在制定或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通过课程的分化,注重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临床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将教学内容更新作为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口腔医学发展迅速,在基础理论、临床技术和设备器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要及时将来自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成果引入教学,剔除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本专业发展最新动态、最新成果等内容,及时补充讲义,开设新技术讲座,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步,提高教学过程的先进性、实用性,努力使培养的学生能在技术应用、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并强化与一线业务的对接和基本训练。推行双证书制度,参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和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培训考试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沟通,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六)增设新课程,整合改造旧课程,充实加强主干课程(1)增加人文社会课程,强化通识及基础教育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增加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通用课程的学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艺术欣赏、口腔医学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合并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学时。(3)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居高不下,增加口腔正畸学的学时。

(4)针对口腔疾病多发的特点,将《口腔预防医学》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5)强调以实用和必需为度,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等四门课程整合为《口腔内科学》一门课程。

(七)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将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课程平台组成,即必修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选修课程平台和隐性课程平台。必修课程平台保证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网络课程平台涵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主要课程,是对必修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今后主要的改革建设方向。选修课程平台包括社会科学、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隐性课程平台包含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内,与其他三个课程平台互相配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熏陶作用,是其他三个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

(八)构建更加符合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紧密结合临床医疗活动,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审核各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制定训练考核标准。

1.基本技能训练环节。进一步增大实验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时和比例,加大基本训练强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2.临床模拟实训环节。由教师提出模拟标准临床病例,并指导学生分组独立查阅资料,进行实训设计,提出实训方案。实训方案经过课堂讨论和指导教师审定后由实训小组付诸实施,撰写实训报告,组织报告会,交流经验与体会。

3.口腔综合门诊环节。在学生进行临床课教学和专业实习期间,尝试开始口腔综合门诊训练,使学生综合接触口腔各专科疾病,锻炼学生口腔疾病和患者的整体治疗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九)加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改革传统的经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以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指导性自学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恰当地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口腔专业操作、实践多的特点,开发制作和引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全面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推广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程等教学手段,加速建立比较系统的口腔医学网络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逼真、形象、具有可重复性,以提高教学效率。使现代教育技术不但为教学服务,而且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力量。

(十)改革考试模式

探索考试模式改革,抓考风,带学风,变单一的知识考试、终结性考试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考试,重视过程的考核,注重学生技能考核。考试内容不只局限于讲授的内容,还包括规定的自学内容,命题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降低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在完善题库建设的基础上,绝大多数的课程实行教考分离。

(十一)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标准,形成校内为主、内外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1.依托学校有关专业实验实训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2.加强校内口腔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实验课开出率及实验质量,建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大,面积足,设施全,档次高,管理好,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3.本着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基地的原则,有效运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合作领域。4.对实践教学带教人员进行资格认定。5.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

(十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1.根据行业的新发展和专业特点尽量选用新版规划教材,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

2.鼓励、支持教师承担编写任务,主编或参编与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编写口腔医学专业实训指导书1套,组织编写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习题集。

3.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重要的教材研究课题可推荐列为学校教改项目,明确任务和要求,解决必要的条件和经费。

4.建立教材档案,全面记录反映教材建设的状况和成果。

深入开展与医药卫生单位在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产学结合教育机制,力争在专业改造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三)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研课题的研究,使实践与研究相辅相成,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实施教学改革“一把手”工程,采取层层负责制的形式分解落实教学改革任务。各级领导均应把教学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建立科学系统、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员竞争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得,进一步完善各种单项激励制度的机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氛围,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学改革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注重教学基本建设投入,各项改革规定向教学一线、向教师有较大倾斜。

4.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并完善教学督导机构和教学信息员制度,成立教学工作督导小组,明确教学督导机制及其工作人员和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建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质量管理。

2.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评课、教学调研、学生座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同时每年进行一次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注重社会评价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督导结果与个人工作绩效严格挂钩,作为评选奖励的主要依据。对于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除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外,在工资晋级、职称晋升方面要予以倾斜。对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任,教学效果差,造成教学事故或使学校教学工作严重受损者,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过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为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1.加强实验室建设。结合教学需要及医疗卫生领域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要,添置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创造仿真职业氛围的教学环境。

2.加强图书馆及校园网建设。增加图书藏量,重点建设专业图书,新旧图书的比例适当,分布合理,建立图书电子检索系统和电子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校园网的建设不仅要设施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而且必须信息畅通,确保发挥科学、规范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3.建立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对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中申报的科研课题,在获准实施后给予经费支持,对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市省级以上奖励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2.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

3.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

4.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方法,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5.推行专任教师临床和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密切教学与工作实践的关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6.实施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逐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7.建立健全教师任职考核制度,促进师资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篇:幼儿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幼儿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指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一体化课程教改的目的在于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岗位能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是我院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学院成立二级领导班子负责一体化教学的策划、制定和实施,坚持试点和示范相结合,坚持评价和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试点,建立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进而在全学校逐步推行一体化课程教学。

一、现有基础

1、办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形式,以技能教育为主线,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为一体,突破学生固定的座位、教师单一授课的传统教育模式,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讨论协作等教学形式为一体,坚持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促进教师增强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树立教育教学品牌。

2、师资队伍

幼儿教育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兼职教师2人,其中专业专职教师25人,专业理论教师5人,文化课教师7人,学历均达本科以上。目前,幼儿教育教师虽偏年轻化,但学历层次较高,技能水平较好,发展潜力大。

3、实训条件

幼儿教育专业现有幼儿模拟实训室1个,育婴实训室1个,大琴房1个,小琴房12个,形体房2个,音乐教室1个,实训开出率100%,基本满足现有生数的教学需要,但要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场地和设备还不能达到一体化教学标准要求。

4、课程资源

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资源不足。教材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应开发出适应我院现状的一体化校本教材。缺少配套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

5、资金保障

我院从2014年改制已为民办学校,目前学校自负盈亏,实施该方案需向董事会提出资金申请,但学院资金保障不稳定,最好有国家扶持。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工作目标就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等教学手段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车间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素质要求一体化训练。实施一体化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先通过试点再逐步推广,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形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程序性的范式。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就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一体化课程体系是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二,是加强建设一支能进行一体化教学的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所谓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指能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师团队。

在试点阶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围绕以上目标开展工作:

1、积极宣传推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理念,通过试点彰显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效果,形成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

2、创建一体化教学条件。

⑴一体化师资队伍。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一个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工作,发挥教师的团队精神,共同制定一个学科(群)的授课计划、内容、项目、评价标准等。在一体化教改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年龄、专业、技能结构的不同,合理地搭配师资资源。注意保护老 教师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优势,比如老中青三结合、企业工程师(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相结合、理论和实训老师进行合理配置,共同授课。要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在3-5年内,逐步使每位教师都能胜任一体化教学。

⑵一体化教学场所。建立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学、实验、实训、实践、鉴定于一体。首先,学校应统一规划,建设一体化教室,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其次,还要根据课程项目开发制作实验实训设备;第三,学校还要与有关企业共同建设融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教室,借助社会力量,弥补学校资金和设备设施的不足。

⑶一体化教学手段。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分离或一门课程、一个实训环节单独操练的做法,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相结合,让学生在生产(真实或模拟)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⑷一体化教学模式。产、学、研、培相结合,工学一体是一体化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在实习工厂内完成,既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又培养实际工作的技能,达到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互利双赢的共同体。

⑸一体化课程结构。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将合作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请进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增减课程,反映出社会、企业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训练。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相近课程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课程(群)来制定大纲。课程的整合,要按照技术分类或是按照企业生产的需要重新进行组合,组合完成后,要编写出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教材。

⑹一体化评价机制。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彻底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特别是要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合作、沟通、交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基础。同时要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核心技能到行业通用技能之中,避免学习、考核两张皮。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是灵活的,而且是具有个性化的。

⑺一体化育人环境。一是注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使之真正成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是学校要和企业充分合作,以企业的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以学生的全面成才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出素质高、基础好、符合企业要求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从而使企业、家长、学生都满意。

一体化课程教改,教师不仅要传授事实性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第三篇: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说明:此方案要求较高,也与目前技工院校正进行的课改似。还有一种方案是按专业实训课内容依照人才培养标准,依据实际生产、生活系统的将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罗列出来,以工作页和学习页的模式编写专业人才实训教学培养内容。)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川人社字〔2010〕161号)文件精神,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注意实效。

课改,意义重大,难度大,任务重,要求高。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工作目标

1、确定****、****等2个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2、在学习借鉴外省技工院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2个专业中开发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教学

实验。初步建立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既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符合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全新课程教学体系。

三、任务与要求

1、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

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3、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期过程的学习条件。

4、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

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注重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试验过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

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四、实施步骤

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骤:准备阶段(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

1、技术培训和观念更新

构建和实施一体化课程,既是学生学习、企业用人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这一高度出发,学校在推行教改工作过程中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其中观念更新和组织措施有力是开展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前提。

首先通过各种会议渠道,使所有参与教师明确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使全体参与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持续改革是促使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通过各种途径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开展各类“洗脑式”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方面的主题培训和研讨会议,使全体参与教师掌握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技术和方法。由此,通过观念更新,使全体参与教师统一思想,为下一步试点专业全面推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行政组织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校本研究,基于教研部门的指导,基于专业系的引领,基 于教师团队的合作。

在学校层面上成立一个总课题组,总课题组成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学职能部门中层、各专业系中层。学校总课题组的所在工作机构设在学校的教务处。

在总课题组下设若干课改小组,课改小组以系为单位进行组建,每个课改小组负责本专业课程的调研、开发、汇报、评审、实施等。

每个课改小组设一名组长,组员若干。课改小组组长可以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课改小组组员大部分是专业教师,部分是文化基础课教师。

第二步骤: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借鉴、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先进思想与理念的基础上,启动****、****2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全面构建,并在2019级新入学的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班级推行实施。

1、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与流程

(1)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前期调研,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2)实践专家工作职责调研分析,选聘10名以上该专业的实践专家,作为长期支持该专业建设的企业专家;

(3)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该专业在企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据;

(4)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协助下,结合技工院校办学实际情况,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

(5)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协助下,结合技工院校实际师资水平和实训设施设备水平,以及校企合作开展情况,设计开发学习任务或学习情境;

(6)根据前期完成的一体化课程及其相关的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工作页、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源包;

(7)邀请课程专家、政府主管领导、企业专家和课程开发人员,评审论证一体化课程及其相关学习资源包;

(8)课程投入实施,总结、反思、改进;(9)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持续改进。

2、时间组织

对学校2个试点专业进行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按时间目标规划为:半年目标、一年目标、三年目标。

(1)半年目标(201 年2月至8月):实现各专业课程体系初步建立,第一学期课业开发完毕并投入使用;

(2)一年目标(201 年9月至200 年2月):实现第一学期课程修正完毕,第二学期课业开发完毕并投入使用;

(3)三年目标(201 年3月至200 年8月):实现各专业课程体系修正确立,六个学期课业开发完毕并投入使用。

为确保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还需进一步确定各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每月、每周工作实施方案。每月确定课改月工作目标,月底汇报月工作成果;每周确保课改专门时间,供课改小组集中调研、研讨。

3、课程体系实施的行政组织

课程体系实施反映于持续改进,包括教务处的跟踪与监控,专业教研组(系)的组织与实施,教师团队的总结、反思与改进。

教务处专职督导对一体化课程实施班级进行跟踪与监督,调查课程实施中所碰到的困难,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专业教研组(系)负责定期集体备课,研讨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改进方案。

教学团队每月总结反思课程实施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及时修正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步骤:总结与推广(2021年12月——)

在****、****2个专业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一轮试点后,将组织实施后的评价、验收,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为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五、经费保障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同时涉及到企业调研、专家指导、人员培训、资料购置、实训基地改造与新建、一体化师资的长期培养等多方方面的资金投入,学校将对试点专业进行的课程改革投入专项经费,制订相关政策,发挥好激励机制的作用。

第四篇:口腔医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有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证的初步处理的能力;

4.具有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医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要课程:物理学、生物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复等学科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36~42周。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相近专业:临床医学

开设院校:泸州医学院(五年)遵义医学院(五年)昆明医学院(五年)兰州医学院(五年)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天津医科大学(五年)华北煤炭医学院(五年)河北医科大学(五年)山西医科大学(五年)锦州医学院(五年)大连医科大学(五年)佳木斯大学(五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五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五年)(七年)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安徽医科大学(五年)福建医科大学(五年)江西医学院(五年)滨州医学院(五年)郑州大学(五年)武汉大学(五年)广西医科大学(五年)同济大学(五年)北京大学(五年)(七年)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吉林大学(五年)山东医科大学(五年)中南大学(五年)中山大学(五年)四川大学(五年)(七年)西安交通大学(五年)暨南大学(六年)浙江大学(五年)皖南医学院(五年)河北北方学院(五年)内蒙古医学院(五年)大连大学(五年)青岛大学(五年)潍坊医学院(五年)咸宁医学院(五年)新疆医科大学(五年)华中科技大学等

第五篇:口腔医学

龈沟:是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根颈部间的钩状间隙,正常银钩深度不超过2mm

混合牙列:6~12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乳牙与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根硬组织发生缓慢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楔状缺损:是指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缺损呈楔形

牙周炎:是指牙菌斑中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周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阻生牙:牙齿萌出过程中空间不足或受阻力较大而无法萌出或完全萌出,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易并发冠周炎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涎石病:是指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俄一系列病变,好发于下颌下腺,其次为腮腺

人字沟:舌前三分之二为舌体部,后三分之一为舌根部,中间为一形态为倒V行的沟,成为人字沟 舌盲孔:舌体部和舌根部以人字沟为界,其形态呈倒V行,尖端向后有一凹陷处为甲状舌管残迹,称之

在口腔中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额固有口腔和牙列外的口腔前庭两部分

牙冠的外表形态有五个面分别为:唇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和牙合面

正常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mm,患牙周炎时深度》3mm

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组成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舌乳头有四种,分别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炎

口底的三个结构,舌系带,舌下肉阜,舌下皱襞

下颌骨的薄弱部位: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及髁突颈

三对大唾液腺:1腮腺,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三磨牙的颊侧黏膜上;2下颌下腺,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3舌下腺,其小导管甚多,有的直接开口于口底,有的与下颌下腺的导管相通

口腔内检查的常用的器械有镊子,探针,口镜

急性牙髓炎疼痛性质的特点:1自发性阵发性疼痛2夜间疼痛加剧3温度刺激疼痛加剧4疼痛不能定位 剧烈疼痛的原因: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炎症时发生水肿,压力变大,压迫神经,导致疼痛剧烈

开髓引流是急性牙髓炎和急性跟周炎的重要治疗

是否有附着丧失时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重要指征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干扰素和聚肌胞,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轻型阿弗他溃疡愈后无疤痕,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

白斑患者易发生癌变

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牙源性感染和婴幼儿腺源性感染多见,牙源性感染为口腔颌面部特有的感染方式 下颌关节运动包括转动和滑动运动,基本方式有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

颞下颌关节脱位根据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方脱位,后方脱位,上方脱位,内侧脱位及外侧脱位。临床上以急性前脱位,复发性和陈旧性脱位多见

舌系带过短的表现:1吃奶时含不住乳头,2舌头不能伸出并向上卷起时形成沟状切记,3发向上的音频模糊

咬合关系:正中牙合,后牙合,开牙合,深覆牙合,锁牙合,切牙合洁治术和刮治术是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牙齿松动度:1度,牙向唇舌侧方向活动幅度在1mm以内,2度,牙向唇舌侧方向活动度幅度为1~2mm,且伴有近远中方向活动,3度,牙唇舌向松动幅度在2mm以上,且伴有近中远及垂直向多方向活动

龋病的病因:1细菌,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2食物,蔗糖等糖类食物在口腔中可作为细菌代谢的底物,3宿主,影响龋病发生的宿主因素主要包括牙和唾液,4时间龋病发病的每一个过程均需一定时间

龋病根据病变深部可分为:浅龋,浅龋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窝沟龋的龋损害部位色泽变黑,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或能勾住探针尖部。平滑面龋一般呈白垩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冷热酸甜刺激无明显反应中龋,龋洞破坏已达到牙本质浅层形成龋洞,洞内牙本质软化呈黄褐或深褐色,患者对酸甜刺激敏感,对冷热也产生酸痛感觉深龋,龋洞深大,达牙本质深层,位于邻面的深龋,外观略有色泽改变,洞口较小而病损破坏很深,无自发性痛,若食物嵌入洞中,可出现疼痛症状,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产生剧烈疼痛,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龋病的治疗原则:终止病变的进展2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3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牙髓的生理活性 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1自发性阵发性痛2夜间疼痛加剧3温度刺激疼痛加剧4疼痛不能定位

急性根尖周炎疼痛特点1自发性持续性疼痛2咀嚼时疼痛加剧3牙齿松动有浮起感4能明确患牙部位5扣痛

应急处理:1开髓引流2切开排脓3安抚治疗4调牙合5消炎止痛

慢性牙周炎治疗:局部治疗:1清除局部刺激因素2清除牙周袋3牙周组织引导性再生手术4固定松动牙5拔牙6牙周支持治疗全身治疗:1抗感染2治疗全身病3增强抵抗力,增强营养,改善代谢,戒烟

涎石病好发于下颌下腺的原因:1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唾液富含粘蛋白,较腮腺分泌液粘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2下颌下腺导管自下而上走形,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正常要和关系:在正中颌时,上下切牙中线应该在同一矢状面上,上颌牙超出下颌牙的外侧,即上前牙覆盖于下前牙的唇侧,覆盖深部不超过3mm,上后牙的颊尖覆盖于下后牙的颊侧。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边吞咽边咬合即能求得正中牙合颞下颌关节复位:复位时,手术者双手拇指缠以纱布,放置在患者两侧的下颌第二磨牙的牙牙合面上,其余手指固定在下颌骨下缘,下颌切迹之前。嘱患者放松,手术者将患者下颌后部下压并抬高颏部,使髁突向下达关节结节下方,然后后推使髁突回到关节窝内。髁突回到关节窝时可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升颌肌群自动收缩,上下牙闭合,此时易咬伤手术者的手指,故复位后拇指应立即滑向口腔前庭复位后要限制下颌运动,用颅颌弹性绷带固定2周,开口不宜超过1.5cm

六龄牙小结:1六岁时萌出的第一颗恒牙,是恒牙萌出的标志2排列于第六位(第一磨牙)3不替换任何一颗乳牙4对其他恒牙的萌出及排列至关重要5牙龄最长,易患龋病6必须善加保护

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软组织牙髓组成:1牙釉质,位于牙冠表面,呈乳白色,有光泽,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为人体最硬的一种组织 2牙骨质,构成牙的主体,色泽淡黄而有光泽,硬度比牙釉质低,在牙本质中有神经末梢,是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有酸痛感 3牙骨质,是覆盖于牙根表面的一层钙化结缔组织,色淡黄,牙骨质借助牙周膜将牙体固定于牙槽窝内,牙骨质可新生而又修复作用4牙髓,是位于牙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其四周为钙化的牙本质形成的腔壁所包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主要功能为营养牙体组织

氟高引起氟斑牙,氟低易发生龋齿,无统计学意义

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五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