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图形(二)》教案3
《认识图形》教案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画一画、围一围、分一分、涂一涂等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描、分、找、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用具】挂图,钉子板,水彩笔,适量的积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有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④观察三棱柱。把这种积木的底部画下来,画出的图形是三角形。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3、完成“想想做做”3。
1)师:图中有很多图形,你知道有哪几种图形吗?
2)要求:用不同的颜色涂不同的图形,同一种图形用同一种颜色。3)学生涂色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4、完成“想想做做”4。
1)提问:图中的这位同学在做什么?
2)启发:你也能这样,用一个长方体画出长方形吗?能画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长方形?
学生讨论后,动手画一画
追问:用这个长方体那几个面画的,一共画出了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5、完成“想想做做”5。
师:用正方体,你能画出几个图形,能画出不同的正方形吗? 要求:动手画一画。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三角形、圆形各一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二张,正方形4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有一个奇妙的图形国,图形国里有很多宝藏,这节课请我们的好朋友花仙子带我们到奇妙的图形国里探宝,看,花仙子来了。(屏幕出现花仙子)
二、实践操作
1、练习四的第1题
(1)讲述:小朋友们,这就是奇妙的图形国里的游乐园,漂亮吗?(2)看一看:游乐园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3)数一数:各种图形各有几个?
(4)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把答案填在第22页第1题。
2、练习四的第2题 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
(1)先对折一次,说出对折后是什么图形。
(2)在第一次对折的基础上,再对折一次。问:第二次对折后的图形又是什么图形。(3)小组讨论:正方形对折两次有几种方法。
(4)班内汇报:学生拿着自己折出来的图形上台汇报对折的结果。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4、练习四的第4题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1)独立试做,四人小组交流。(2)展示比较,那种方更科学,更好。方法一:尺子量好再折
方法二:慢慢回折,凭感觉折出; 方法三:折三角形的方法。
5、练习四的第5题(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1)电脑演示剪拼课本介绍的两种剪拼的过程;(2)学生动手做一做;
(3)自己想怎样剪怎样拼就怎样剪怎样拼,动手再做做看。
6、练习四的第6题
独立操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对拼出的图画,给予肯定,并把一些有创意的组合图形展示。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同学们在图形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通过操作实践,掌握如何把一种图形转化成为另一种图形的方法,能用几根同样大的小棒,摆出几种不同的图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图形等着我们去折、剪、拼。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多的新发现。
【教学后记】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第二篇:认识图形(二)教案(精选)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
(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
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3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1图形的拼组
2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课本2页例1和第5页的练习题 学习目标:
1.会正确地认识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五种平面图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平面图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 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本领是1.会正确地认识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五种平面图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这个本领吗?怎样才能学会新本领呢?请大家按 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比一比自学时谁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出示小黑板)
把书翻到第2页,手指第2页的图,想一想:
1、图中的小朋友在画什么?是怎样画的?
2、看一看长方形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有几条边?上下、左右两条边怎么样?有几个角?
看一看正方形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有几条边?都一样长吗?有几个角?
看一看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有几条边?上下、左右两条边怎么样?有几个角?
看一看三角形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看一看圆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有没有角?
四、先学。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同学们自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的字体最漂亮,谁能回答对问题。
五、后教。
1、依次问学生思考题,指明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教师板书
长方形: 4条边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是一条弯曲的线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六、当堂训练
(一)。
1.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七、当堂训练
(二)今天大家表现的不错,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一比谁最棒。
作业:练习一第1、2、3题。
八、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一评各组表表扬优胜小组,鼓励后进小组。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图形的拼组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课本3页例2 学习目标:运用五种平面图形灵活地拼组成其他图形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拼组,请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我们学会的新本领是运用五种平面图形灵活地拼组成其他图形。你们 有信心学会吗?怎样才能学会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 比一比自学时谁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书翻到第3页,看例2,想一想:
1、用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用4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用6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用2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自学时间3分钟)
四、先学。
1、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现在小组交流自学收获。
2、检测(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巧,谁动手操作能力最强)
第3页的做一做。用4个红三角形和4个绿三角形拼一拼。
五、后教。
1、学生展示。
2、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展示。(时时激励动脑思考的学生)
六、当堂训练。
1、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同桌合作拼组图形。
2、第6页4题、5题。
七、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
、评价小组情况。
第三课时 图形的拼组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课本4页例3 学习目标:会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教具准备:七巧板纸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拼组,请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会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你们有信心学会吗?怎样才能学会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比一比自学时谁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书翻到4页例3,想一想:
1、一套七巧板有几块?有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平行四边形?
2、小男孩用几个三角形可以拼成新的三角形?小女孩用什么拼的?
3、看小精灵的话,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拼?
四、先学。
1、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现在小组交流自学收获。
2、检测第4页做一做。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
五、后教。
1、学生展示。
2、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展示。(时时激励动脑思考的学生)
六、当堂训练。
大家表现很棒,下面我们比赛做作业。第6页5、6、7、8题。
七、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评价小组情况。2
第三篇:认识图形(二)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画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及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老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画一画,揭示概念。
(1)出示长方体积木。
提问: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长方形
老师用长方体积木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物学具,照老师的样子沿着物体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
(3)把小组中画得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投影展示,并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
(4)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图形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按顺序板书它们的名称。
2.仔细观察,感知特点。
(1)自己观察,两人互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汇报交流:长方形是有的边长,有的边短。正方形是4条边一样长。三角形有3个角,三条边。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圆是没有角的„„
学生如果还说出其他特征要给予肯定。如: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一样„„
(3)重点区分圆和球。
当学生把圆说成球时,老师马上拿出准备好的球,沿横截面切开,让学生感受到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圆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出图形。
课件显示“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形。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记忆想象。
①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贴在黑板上。
②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这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图形名称,学生想)
③让学生闭眼,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图形,由学生判断它的表面的形状。
④出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让学生辨认。
(3)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物体。
先两人一组说,再集体交流。
三、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第四篇: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
(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部分教材以此为起点,首先安排学生认一认这些积木,然后通过描一描、印一印、摁一摁等多种方法引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以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面的形状,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形成有关图形的正确表象,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巩固和深化,而且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了数学思考,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部分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重要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平面图形,并具有一定的认知经验,这些经验重要包括两个方面:意识在上学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时,所形成的一些对常见几何形体表面的感性认识;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平时做的手工和游戏)中所积累的对一些物体表面形状的感性认识。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学生对于这些图形是模糊的,而且是“体” “面”部分的。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图形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现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6-~48页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教学目标:
1、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棱柱和圆柱的底面,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面的特征,体会“形”与“体”的联系。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圆钟、笔筒、课件、积木(长方体、正方体、棱柱、圆柱)、水彩笔、方格纸、印泥、白纸(长方形、正方形、圆)、皮筋(3根)、水彩笔(红、绿、蓝)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来的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三分钟)师: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套积木,请你拿一个你认识的最喜欢的积木向大家介绍介绍名称。生:我拿的是……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今天蒋老师请来了一些图形客人,这些图形你认识吗?(黑板上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生:认识。
师:那你们知道的名字吗?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师评价:真厉害,看来大家在幼儿园的时候对这些图形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了。)师:今天这节课啊,蒋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让他们来课堂做客等教学活动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学得有趣、活跃、自然,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二、操作感悟,探索新知。(22分钟)
(一)找一找、摸一摸,体悟图形特征。(10分钟)
师:小朋友们,这些图形客人啊,就藏在你们手中的积木上呢,不信,你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看谁先找到他们!
(组织交流时,引导学生说清楚是在哪块积木上的哪个面上找到的,边说边指)交流长方形:(4分钟)生1:我找到了,我在长方体的这个面上找到了长方形!
教师:你们找到了吗?一起来摸一摸你找到的长方形的面,感觉(平平的。)
再摸一摸长方形的边线,你有什么感觉?(感觉边线直直的。)
长方体除了上面是长方形的,还有哪些面也是长方形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再任意找一个面,摸一摸边线,感觉一下,是不是直直的。(是的)
教师:我们在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面是平平的,边上的线是直直的。(指着长方形说。)
交流正方形:(3分钟)师:谁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正方体的这个面上找到了正方形!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摸一摸,正方形的面和边上的线,摸的时候想一想,摸正方形的时候,感觉跟长方形一样吗?(面平平的、边线直直的、长方形的边线有长有短,正方形的边上一样长)
师:看来小朋友们的感觉真厉害,摸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不同的感觉。正方体的这个面是正方形,那其他的面呢?(都是正方形。)师:哦,小朋友们真会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交流三角形:(2分钟)教师:谁找到了三角形?
生3:我在这个物体上找到了三角形。
师:三角形摸上去什么感觉?(面是平平的,边是直直的。)三角形和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条边线,三角形只有三条。教师评价:小朋友们越来越厉害了,感觉越来越好了。教师:这个积木,除了这个面是三角形,还有哪个面是三角形。你在这个积木上,还能找到什么图形? 交流圆:(2分钟)
最后一个图形朋友谁找到了? 生4:我在圆柱的上面找到圆形。摸起来什么感觉?
师:圆摸的感觉和前面的三种图形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圆的边线不是直直的了,到处都是弯弯曲曲的。
(二)画一画。(10分钟)
师:刚才啊,小朋友们在积木上找到了这些图形小客人,那你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让他们从积木上走到白纸跟大家见见面呀? 谁有好办法?
教师:同桌合作,一个人负责按紧积木,一个人负责画,把四个图形朋友都请到白纸上。比一比哪人合作的最棒,画的又好又快。
教师边巡视,边收集学生的作品,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交流长方形: 出示三种不同的画法:
上面或下面
前面或者后面
左面或者右面 师:同样的长方体,怎么出来了不同的长方形呢? 生:因为用的不同的面出来的。
师:这个长方形是用哪个面画出来的?(上面或者下面? 那这个长方形呢?(前面或者后面)那这个长方形呢?(左面或者右)
教师:用一个长方形,最多可以画出几种长方形呢?(三种,不要追问为什么?)教师:我们用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可以画出一样的长方形;前面和后面也能画出一样的长方形;左面和右面也能画出一样的长方形。交流正方形:
教师:你的正方形是用哪个面画出来的?(他是用正方体的上面画的,有跟他不一样的吗?(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教师:用这个正方体,画出来的正方形一样吗?(一样)有办法了比划比划吗?学生拿着正方体,任意选一个面比划一下。交流三角形: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三角形是怎么画出来的?
教师追问:用这个积木的上面和下面,画出来的三角形一样吗?自己用比划一下。交流圆:
教师:圆,谁来介绍一下。
追问:他用圆柱的上面画出了圆,谁要补充? 圆柱的上面和下面都可以画圆,画出的圆是一样的。
(三)师生共同小结:(2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合作,把积木上的图形朋友都请了下来,同时还发现了每一种积木中的秘密。
我们把长方体积木的一个面画下来,画出的图形是长方形(板书:长方形)把正方体的一个面画下来,画出的图形是正方形。(板书:正方形)
把这种积木的上面或者下面画下来,画出的图形是三角形。(板书:三角形)把圆柱的上面或者下面画下来,画出的图形是圆。(板书:圆)
[设计意图: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学生对于这些图形是模糊的,“找一找、摸一摸”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由“体”转移到“面”;“描一描”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面”从体上剥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物体某个面的形状,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一)找一找。(想想做做第1题)5分钟。
处理方式:请学生到讲台上点鼠标,一种图形请一个人,并用完整的说一说。
教师:其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图形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找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如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信封的形状是长方形等等。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学生举例说。
(二)围一围。想想做做第2。(5分钟)
师: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这些图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来创造这些图形好吗?让我们在钉子板上来“围一围”
(1)出示钉子板,介绍边演示,这是一块钉子板,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很多钉子,想这样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能未出不同的图形。你想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吗?
(2)提出要求:请你在钉子板上分别围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困难的可以互相帮助。学生动手围一围,(3)启发: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为什么围不出来?
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边都是直的,在钉子板上可以围出来,圆的边到处都是歪曲的,所以钉子板上围不出来。
(三)玩一玩。(弹性练习:三分钟。)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我们就一起来和这些图形朋友朋友来“玩一玩”好吗?(好)
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里分别涂不同的颜色。
讨论:怎样涂色?(同一种图形,用一种颜色,涂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涂到图形的外面。)请你先涂一涂,然后把下面空格里填一填。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你哪些新的认识?
五、动手做。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些图形,你能用我们学到的这些图形拼成美丽的图案吗?(播放音乐)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3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
教师出示下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吗?(出示整套七巧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
你们想动手拼一拼吗?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七巧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出示例3题目要求):请大家读一读题目,看看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是从哪儿知道的。
这里有几个词特别重要,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随机板书“一套”“拼”“三角形”“多”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二、操作讨论,积累经验
.观察想象,初步操作
在动手操作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照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
2.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你使用了几块板?怎样拼的?
反馈典型情况:(1)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2)用3块图形拼摆。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拼的时候,从用2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3.操作交流,拓展创新
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次用一套七巧板拼摆三角形,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拼摆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使用七巧板的块数分类汇报。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请大家想一想,这节我们在解决“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做的?我们先做什么,又做什么?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理解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完善我们的想法,找到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利用七巧板做一些探索。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后请大家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完成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的内容,看看用一套七巧板能拼出几个长方形。
反思
《七巧板》一是一节数学活动,一开始,我并没有给学生规定内容,而是让学生充分的解放天性,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在同学们真的活跃起来,兴趣高涨时,我再出示拼摆任务,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快乐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