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科学的起源(共5篇)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24-53167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8 22:23: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科学的起源

科学的起源

何以只有在基督教西方,科学才成为一项独立的事业? 正如Whitehead所指出的,科学并非起源于爱奥尼亚人的形而上学,也非起源于以婆罗门教—佛教—道教为代表的东方,更不是起源于流行占星术的埃及与玛雅文明,而是起源于基督教西方的中心地带。这决非偶然。虽然伽利略与教会闹翻,但如果道成肉身的信仰未曾首先将一种关于现实、价值和万物秩序的观念赋予给他,他可能就不会劳神费力地去研究木星,并将物体从塔上掷下了。(Walker Percy, 迷失在宇宙里)在大众的心目中,科学与宗教完全敌视:科学拥抱事实和证据,而宗教宣示盲目的信仰。然而正如许多简单化的大众观念一样,这一见解是错误的。现代科学不仅与基督教相兼容,事实上只有在基督教里它才能找到自己的源头。这当然不是说,圣经就象一些福音派基督徒企图使我们相信的那样,是一本蕴含基本科学真理的教科书。基督教信仰中包含着更为深刻的真理——关乎人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居何地位、上帝为谁,以及他是如何自由地创造宇宙的。这些真理连同其哲学推理一道,使得心智对自然的探索成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现代人的头脑极少思及这些观念,就象鱼无视它赖以呼吸的水一样。对于那些生长在科学世界的人们来说,要理解古代精神所处的困境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那种精神被禁锢于一个永恒而武断的世界里。而对于生长在后基督教世界的人们来说,要理解基督教观念带给古代精神的惊异与解放同样十分困难。以下的内容是对著名的科学史学家及邓普顿奖获得者Stanley Jaki最为著名的著作所做的简要介绍。基督教信仰何以为科学的成长提供了一种文化母体?在《基督与科学》(Christ and Science, P.23)中,Jaki对于现代科学只诞生于基督教西欧给出了四种原因:1.「基督教关于造物主的信念使得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再一次获得重大突破。只有一位真正超越的造物主才可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创造一种包含自主规律的自然,同时他掌控自然的权能并不会因此而被削弱。一旦这些规律中的基本内容得到清晰的阐述,科学就会按照自身规律发展起来。」 2.「基督教的创世观念还对科学的未来做出了另一个关键性的重大贡献。它将所有的物体置于相同的层次上,都不过是造物而已。与异教希腊的宇宙观不同,在基督教的宇宙里没有什么神圣的实体。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天上的还是地下的——现在都被置于同等的地位,都处在相同的层次上。由此就可以假定月球的运动和物体的落地都受同样的引力规律控制。而在希腊泛神论传统或任何类似的古代文化传统中,此一假设纯属亵渎神灵。」3.「最后,在基督教的创世教义中,人将自己当成是按照上帝的形象特别创造出来的生灵。这一形象既体现在人的理性乃是对上帝自身理性的分有,也体现在人作为一种伦理存在物,它对其行为负有永恒的责任。因此人对自身理性的反思必然赋予他一种自信:他的被造心智能够洞察被造世界的理性。」4.「同时,这一被造性也能够警醒人类,要抵御一种总想把应然强加于自然的永恒诱惑。而实验方法的最终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一基督教母体。」 其他的一神论宗教又是怎样的呢?Jaki注意到,在基督之前,犹太人从未形成过一个非常庞大的社区。在以后的时代里,犹太人缺乏基督徒所特有的一种观念,即耶稣是monogenes 或 unigenitus,即上帝的独生子。象希腊人那样的泛神论者往往把monogenes 或 unigenitus 当成是宇宙本身,或者是天堂本身。Jaki写道:恰恰是在这里,基督教一神论与犹太教、伊斯兰教或其他一神论分道扬镳了。这也解释了一个事实,即犹太人或穆斯林知识分子几乎都会很自然地变成泛神论者。斯宾诺莎和爱因斯坦就是犹太人中著名的例子。而就穆斯林而言,只要想想激进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阿维罗伊主义分子就够了。知道了这一点,人们就有望理解,为什么穆斯林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钻研亚历士多德的著作,并且写出了大量的注释,却最终未能取得突破。只有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处境下,这种突破才得以实现,而且这还是在亚历士多德的拉丁文著作流行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取得的。正如我们下面所看到的,科学的突破起自于对亚历士多德的一本天文学著作《论天》的注释。那么,这种突破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或者说,其他文明未能取得突破的原因何在?Paul Haffner神父写道:Jaki已经说明了,现代实验科学之所以可能,乃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氛围蕴育下的产物。虽然古代社会确实出现过一两位科学天才(比如埃及金字塔的设计与建造),但是整个哲学和心理环境都与一种独立的科学过程格格不入。因此,在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科学始终处于难产状态。它也未能在美洲的玛雅、印加和阿兹台克文明中结出果实。即使古希腊要比任何其他古代文化都更接近于使科学成为一项持续不断的事业,科学同样未能在那儿诞生。亚历士多德的中世纪穆斯林后裔们也没能发育出科学。…古代文明都相信宇宙是无限的,而时间就是在历史中无限轮回。这样一种心理氛围往往不是使人绝望就是使人自满,而少有能激发和维系科学进步的东西。无论处于哪种心理状况,都不能相信造物主上帝的存在,不能相信作为理性的和可以被认识的造物本身的存在。因此这些古代文明都不能产生一种独立的科学事业。如果科学在古代文明当中只能难产,那么它的横空出世又是如何可能的呢? 科学作为一项羽翼丰满的事业之所以发生,乃是与两个重要的教会教义有关。第一项教义是在1215年召开的第四届拉特兰会议上确定的,即宇宙是在时间开始时从无中被创造出来的。第二项权威性声明是在地方层次上做出的,1277年3月7日,巴黎主教Stephen Tempier谴责了219条亚历士多德主义的命题,从而清除了关于创造问题的决定论和宿命论观点。这些教会教导权威的声明展示出一种氛围,在这氛围当中,对上帝的信仰在其中已经渗透进中世纪文化,并且带来某些哲学影响。宇宙的存在被看成是不确定的,因此它的存在有赖于一次神圣的抉择与呼召。宇宙的本性也同样被认为是不确定的,而上帝能够自由地在无限可能性中创造出这一特定形式的世界。因此宇宙不是必然如此的,对它的认识只有通过事后的研究才能实现。宇宙也是理性的,因此人能对它做出前后一致的阐明。实际上,宇宙的不确定性和理性恰象两个柱石,支撑着基督教的宇宙观。科学的兴起需要全体民众——即整个文化——对一个具体的教义体系形成广泛而持久的接纳。这个教义相信宇宙具有普遍的和绝对的可认知性。宇宙的这一特性就体现在对一位创造了万物的人格神的阐述中。因此,并非偶然的是,正好在上述两项教会教导声明发表之后,第一位物理学家应运而生,他就是在1330年代担任巴黎索邦大学教授的约翰·布里丹。布里丹的宇宙观深植于基督教的创造论之中;他特别拒斥亚历士多德在《论天》中所表达的宇宙永世存在的观点。他发展了推动力的观念。这一观念认为上帝为天体的运动设定了初始框架,使其能够维持运动状态而不再需要上帝的直接干预。这与亚历士多德关于天体运动无始无终的论点完全不同。大约在1370年左右,布里丹的门徒 Nicholas Oresme接替了他的工作。推动力理论预示了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后来的梵一会议重申了上帝从无中创造宇宙以及宇宙有一个起点的教义,以反对当时盛行一时的唯物论与泛神论的错误。不仅如此,梵一会议还强调了上帝创世的绝对自由。并且阐明了通过对造物的理性反思来认识上帝存在的可能性,以抵制武断的信仰至上主义。正如Jaki所主张的:「与两千年来的传统相一致,此次会议只是坚定地维护『人有能力认识启示的合理性』这一观念的真正基础。反过来说,如果人不能从围绕他的世界中推断出造物主的存在,这种表述就是无法想象的。」许多科学家无力从上帝的作品中追索他的伟大,而Jaki正是在这一点上对他们展开了极其巧妙地批判。他对生物学家道金斯(R.Dawkins)和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所持有的无神论立场提出了挑战。他告诉大家,要揭露没有信仰的科学家的观点实质,最好的办法就是展示他们的立论基础是如何不能得到科学的证明。他们通过一种不正当的方式,离开他们所属的科学领域,转而用一种先验的哲学推演对抗基督教信仰。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就是无所不在的「偶然」说或「混沌」理论,它被用来「解释」物质世界、生命和人的起源。在其1990年出版的杰作《万物的目的》(The Purpose of It All)中,Stanley Jaki也对这样一种关于宇宙与创造的论点予以拒斥。Jaki思想的独创性同样体现在他所描绘的创造论与道成肉身这两个教义之间的联系中。他展示了从无中创造有的创世论信条是如何在发展中「与道成肉身教义的概念细化联系起来的。围绕道成肉身,早期教会曾展开过激烈的内部争论。」Jaki还探讨了犹太教的创世论立场是如何在基督教头几个世纪中发生变化的。与耶稣同时代的斐洛曾试图解释创世记第一章,但他的观点「表明他更接近于希腊人的永恒论,而不是圣经里的创世论。」最早的米德拉什解经法「表明犹太神学家们不再愿意支持物质绝对从属于造物主的教义。」而在伊斯兰教的穆尔太齐传统中,由于支持亚历士多德的泛神主义宿命论,也存在着一种滑向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和泛神论的倾向。Jaki清楚地确证,泛神论倾向之所以在基督教内受到抑制,乃是因为创世论教义受到了道成肉身信仰的支持。只要把宇宙看成是永恒存在和无限轮回的,泛神论的存在就无可避免。而道成肉身和救赎的独特性粉碎了任何关于永恒与轮回的观点。因为如果世界是轮回的,则基督一劳永逸的降世就被破坏了。基督的独一性确保了一种线性的历史观,并且使基督教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世界历史。创世论与道成肉身的教条意味着「与沉浸在泛神论之中的过去做彻底的和最为革命的决裂。」而阐明这些信条及其历史影响是「永远不会终结的攻坚战。」 宇宙本身和所有统治宇宙的具体法则并没有形成一个自我解释的系统;它们定点于科学之外,并且要求一个位于基督教创世论教义里的形而上学基础。Jaki表明,恰恰是基督教的创世论教义成为了科学得以脱颖而出的催化剂。而基督教的创世论教义是在教会内得到阐明的。

第二篇:自然哲学和科学起源读后感

读《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仔细地阅读了法国作家莱昂·罗斑的作品《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这一本哲学范畴的书籍。在此之前,我也阅读过哲学类的书籍,不过都是些别人的评注,感悟,里面的内容比较浅显,但现在读这本书,真的挺费劲的,刚开始的时候是读不懂的,一不留神,就忘了前面讲什么了。我都选在大脑比较清醒的时候认真地读这本书,颇有收获。

罗斑认为希腊哲学诞生于道德和宗教,一方面是缘于公共思想上的道德要求,以及在宗教之中关于宇宙的过去或现在的历史的各种观点;另一方面,是希腊的思想家企图把关于自然秩序或行为秩序的反省思考组成一个系统。

我是完全是赞成罗斑的这一说法的。它首先是从要对公共思想上的道德要求有明确的意识,或从宗教信仰中抽象出它所包含的关于宇宙过去或现在的历史的各种观点的努力开始。但是这种努力呢,要看它所从事的对象是行为的规律还是外界事物的规律而大有不同,对于行为规律。后者更大程度上发展为一种科学,一种哲学。回想一下荷马史诗里的叙事几乎是和道德分不开的。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虽然更多的接近了今天所谓的科学,但是还是更多的想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道德世界的事情,那个时代为什么科学发展的那么缓慢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忽视了科学本身的价值,而是希望科学的知识能为当时的社会制度,社会道德服务,希望找到一个解释的突破口,甚至任何一个小的科学知识想囊括所有的道德范畴,这就会是的科学的知识失去了真实的意义,而戴上了神秘的面纱。想苏格拉底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裁判判以死刑。

直到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大家公认的希腊时代的第一个科学家,把世间万物归因于水。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水构成的。他是以一种经验中的实在的东西来作为它的基础和始基的。他已经把他的方法确定为一种归纳法,是将从感觉中所得的事实上升为普遍性的命题。他看到或相信看到的一切都来自水的一种变化,并且最后又回复到水,然后他就以一种极大胆的类比把这一观察的结果推广到全部的事物上去。这一种推理虽然在今天看来不合理,但在科学上已经算迈出了很大一步了。也可以理解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推理三段论的始祖吧。这说明这时候他已经有科学 1 思想的萌芽了,已经试图找一种方法推理了。

而后的思想可能较为科学和严谨,米利都学派的成员都把世界本源归结为一种始基,可能较为机械但是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不过那时的人更多的关注的是上帝和宇宙等一些外在的东西,很少关注人本身。这也是这一时代的局限性。在其后的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哲学史上很多的哲学思想并不是哪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一群人甚至是几个年代的人的共同的努力的结果,但是以某一个人为主导或者是某一个人创造了这么一个集团,所以很多的人都在这个集团下被埋没了,没有被后人记住。像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有很多发现、发明的,一些经典的思想和知识,一定不是毕达哥拉斯亲自发现的,但是都统一归入到这个团体名下。总体上来说,到毕达哥拉斯时代数学已经被抬到很高的地位,而且数学的发展也是想当的丰富的,他们甚至偏执地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数构成的。像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到现在还是被广泛地采用着呢。说明那个时候最起码数学学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从赫拉克利特开始,有一种变化的思想来解释世间的一切,他提出一切皆流的想法:“一切都要消失,没有什么东西能保持着,在同一条河流中,永远是另外的水冲洗着你,你不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之中。”这在今天的辩证法中还是一种常用的思想来研究变化。在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已经可以看出他的辩证的思想,用一种变化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这种思想在当时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而后的埃利亚学派的观点,更为典型的,比如芝诺的思想对于这种变动的提出了更为犀利的观点,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最快的赛跑者脚步轻捷的阿基里斯,去赶动物中最慢的乌龟,永远也追不上。他的解释是,阿基里斯要想追上乌龟,必然先要到达他们距离的中点,然后再以这个一半的距离为始基,还要到达这个一半中的一半,但是这个距离可以无限制的分割下去,也就是说阿基里斯永远跑不完这个距离,那也就是他永远赶不上乌龟。那个时代这种严密的推理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这在我们今天数学的初学者估计也解释不了这个问题。貌似没有逻辑的错误。他的这种归谬法也就引起了著名的数学第一次危机,于是无限分割的思想应运而生了,所以,数学的进步是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当然不仅仅是数学,其他科学也是一样的。是一个个问题刺激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些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的阶梯。他们同时也就构成的一部鲜活的科学史。

但是在这之前呢,大家的研究都是停留在对大自然以及宇宙的研究上,研究他 们的构成啊,运转啊,以及社会方面,很少关注人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限和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但是到毕达哥拉斯时代,这个科学方面的进步还是很显著的,大家争先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宇宙,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夸大的某一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直到后来的苏格拉底,他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外在的对自然宇宙的研究转入到研究人作为人自身的研究,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把苏格拉底放到很高的哲学方地位上。可能苏格拉底更多的是关注伦理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但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显然把很多的科学知识作为提高善的一个途径,设置到亚里士多德时代,数学已经系统化了。这一时代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得到迅猛的发展,大家对哲学的研究也从很狭隘的宗教伦理上发展到各个方面,比如怎样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苏格拉底特别强调节制,还是比较强调伦理这一块,对科学知识强调就很少了,到柏拉图时期,他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辩证法上的研究,导致很多人都学习和研究辩证法,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地位的科学,在七艺里面就有修辞、辩证法,以至于后来大家都强调一种辩证,可能这就是科学思想的另一个源头吧。

当我通读完本书后,感觉自己像是在古希腊的各个历史中神游了一番,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和内容组织,把很多史料也给读者解析了一下,很真实,很有可读性。唯一遗憾的就是它里面出现的时间太少了,我看过以后 没有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这个思想大致是多少年代的很少出现。不过,我也有一点不是很认同作者莱昂·罗斑的对于哲学和科学的观点。我不是很赞成莱昂·罗斑关于科学的说法。他认为:“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家对于它感到一种万古常新的兴趣····反之,科学史就不再是科学,那是科学的过去,是它的追求真理的努力的已死部分,或者是目的达到后已被遗忘的努力,所以科学史可以满足博学者的好奇心,但不像哲学史可以满足思想的最普通的、最深刻的需要。”

可能莱昂·罗斑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于科学的偏见,其实科学史和科学本身应该有相同的价值,更是一部必不可少的科学资料,不是像他说的那种已死的部分,这样说来也就是可以把之前的东西都摒弃掉,仅仅保留最后的答案,我没看到哪个科学家不知道科学史的。就比如说数学家,他首次就必须了解历史中数学家是怎么样做研究的,他的思考的过程,甚至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结论,他们也会如数家珍。虽然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东西,或者认为不科学,但是在能够流传下来就一定有它的价 值。如芝诺的谬论,但是它对于我们并不是死去的东西,而是鲜活的,过去是、今天是、我相信未来也一定是。所以科学史也就是科学本身,它和科学享有同样高的价值,即使是错误的东西,在今天看来也有它存在和研究的价值。

所以今天我们都在重回历史,在做中学习数学,数学家的方式学习数学。真是体现了数学史的重要性。

第三篇:《西方科学的起源》读书报告

《西方科学的起源》读书报告

《西方科学的起源》是美国学者戴维·林德伯格的著作,林德伯格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著名科学史教授,曾任人文研究所所长,作者本人于1999年获世界科学史界最高奖项——萨顿奖章。本书有一个很显眼的副标题——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我们首先从这里得知了本书探讨的范围问题,包括历史的和空间的范围,其实作者在此也是有深层次考虑的。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所以作者在本书中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但这并不能影响作者在书本中叙述的思想的深刻性,也并不妨碍此书的学术价值。关于近现代的西方科学技术,我们大多都是熟知的,即使谈不上了如指掌,但置身于其中,我们还是或多或少能够切身感触到的,但把历史向前推进到中世纪,甚至古希腊,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恐怕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吧,林德伯格著此书,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想我们介绍具体的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历史,除此之外,作者还把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介绍给读者。

在本书中,作者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引领我们走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画卷,顺着作者指引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科学的雏形,然后在各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哲学的因素和背景影响下科学是如何一步步向前发展的,是如何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又辗转到了伊斯兰世界的,然后静静地等待文艺复兴的曙光,所有这一切,作者在书中都有详实而审慎的叙述,同时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新颖严谨的方法论,突出强调了作者本人相当重视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在书中,林德伯格本人叙述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科学领域,包括数学、医学、天文学、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等,不仅如此,他还说明了那一段时期西方科学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有关科学本身或科学人物的主题和历史事件,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和观点。阅读此书,我们不仅获得巨大的信息量,而且可以和林德伯格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争论,林德伯格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需要讨论的空间,他告诉我们,研究历史,包括科学历史,不是让我们去给过去打分,而是去理解过去。本书的内容看似浅显,实则蕴寓着深刻的见解和作者睿智的思考以及常人难以企及的深邃的历史眼光,现在让我们就《西方科学的起源》本书及林德伯格本人之思考进行一些探讨。

围绕着究竟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林德伯格展开了本书的写作,同时此问题也是时下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林德伯格也并不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在本书的第一章就开始了这个问题的讨论。作者首先罗列了几种常见的对科学的定义,比如,科学是人类藉此获取对外界环境控制的行为模式;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个人获取知识和评判知识的某种独特方法等等,林德伯格对这些定义显然是不满意的,科学的定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是不同的,有时能够相互兼容,有时则不能,而想要消除这种语义上的困境则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如果想使自己意向中的对象表达出来应该使用描述性的语汇而不是规定性的。

林德伯格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应是宽泛的、具有包容性的,而不是狭义的、具有排斥性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我们追溯的历史年代越久远,所需的科学概念就越宽泛。”始终有一种浑厚的历史感萦绕在林德伯格心中,身处现代社会的科学史家如果只把过去那些与现代科学相同或相近的实践与信念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那将是对历史的歪曲与不尊重,这种对历史的歪曲之所以会存在,而且常常存在,那是因为历史是流动的,相隔遥远的年代,科学在形式、内容、研究方法和人们对它的评价体制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怎可以今日之标准来决断历史之是非?科学史家要通过层层迷雾来通达历史之本质,还原历史之本来面目,我们现今所谈论的科学要以历史事实本身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不能以现在所盛行的种种有关科学的标准模块来套历史上的真实的科学存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真实的科学实在不尽相同,它们各自之间可能也差距颇大,也正是这种差距和多样性的存在,我们才有了历史,我们也才有了探讨的对象,科学史需要和欢迎这种存在着差距和多样性的历史存在。面对历史,我们要研究什么是科学,我们就要有一种宽容的开放的心态,敢于直面各种与己相左的东西,摈弃种种狭隘的派他性的心态,这正如林德伯格告诫我们的那样,“如果把注意力局限于对现代科学的预期,我们就只能注意到范围非常狭隘的历史活动,并且肯定会在此过程中歪曲历史本身,忽视许多应属于研究范围内的古代和中世纪信念和实践,而它们恰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后来出现的现代科学的发展”。

不可否认,林德伯格面对科学的概念问题,采取了描述说明性的方法,并不拘泥束缚于一个固定的条条框框,以开放性的包容性的态度对待之,在对科学概念问题的说明上既实事求是又体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睿智的思考,这对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其它各种学术问题大有裨益。

本书的题目是《西方科学的起源》,那么这个“起源”问题始终也是林德伯格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代西方科学的源头在哪里?是古希腊还是文艺复兴,抑或还有其它源头?对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近现代史上的大多数人物包括林德伯格在内都认为现代西方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在由古希腊向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影响深远的时代——中世纪,这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期,人们又称这个时期为漫漫长夜,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科学是神学的婢女,即使如此,科学仍然在这漫漫长夜里缓慢发展着。对此,在近现代科学史上就产生了一个中世纪科学与早期近代科学之间是连续性的还是短裂性的的争论,持这两种不同意见的学者之间发生了关于“连续性问题”的论战。林德伯格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遗产”中,并不急于给读者一个决定性的论断,也不贬斥这场争论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向我们详尽阐述了应如何把握中世纪科学和古代科学之间的继承作用,他是这样说的:“其实,持非连续观的一派人有一个观点,已经流行了几个世纪,它认为,一套全新实验方法的发现与运用,恰恰是区分17世纪科学和中世纪科学的分水岭。而在克隆比捍卫科学发展连续观史,其立论的核心就在于肯定实验方法初创于中世纪时期。现在看来,这两个观点都严重地夸大了事实本身。近期对中世纪和17世纪科学方法的研究揭示出,方法的理论形态和实际运用在上述两个时期极为复杂,而且,过去几十年来依赖的简单概括是不充分的。”林德伯格对问题的阐发是说明性的、讨论性的,他有自己分析问题的原则,他决不轻易给读者一个决断性的结论,他说道,“如果这场争论很容易得到解决,它早就结束了,因此,我们不可能在这里确定无疑地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这类问题的确切答案可能永远只是可望而不可即。”林德伯格虽然极力淡化价值问题在他的著作中的影响,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但是,要想始终避免价值问题的讨论看来不大可能。”很显然作者本人在本书中是赞同连续性观点的,这首先从本书的副标题就可看出,“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在这里,我们就能判断出“欧洲科学传统”必定包括这两千多年中的欧洲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的科学对早期近代科学以至整个的近现代西方科学是有影响并起着承接作用的。其次,在本书中,作者虽不打算“为这个争论不息的问题提供一个结语,我准备就中世纪科学成就的本质和意义提供几点(必要而带有个人倾向的)意见,并以此作为本书的总结”。

林德伯格虽不打算提供最后的结语,但他的几点意见无疑已经蕴涵了他本人的观点,作者一再向读者介绍中世纪的重要成就和贡献,比如,中世纪后期的学者创立了一套思路开阔的思想传统,以此促进了自然哲学的进步;中世纪的哲学家们急切地追寻对古希腊哲学的透彻理解,努力把握亚里士多德学术的精深内涵,并使其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这样就为以后几个世纪关于自然的创造性思想提供了理论框架等等。总之,在林德伯格看来,中世纪的科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是不容抹杀的,既如此,中世纪的科学成就对西方科学的进程和形态产生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就应该得到肯定,换言之,中世纪的科学与早期近代科学之间是连续的这一论断就是成立的。除此之外,林德伯格还从第三个方面说明了自己的论断,他从一个个具体真实存在的科学人物和科学事件来证明他的连续性观点,例如,“伽利略对落体的运动学分析就是发挥和运用了从14世纪牛津和巴黎发展出来的运动学基本原理”,“光学,尤其在偏向于几何光学的方面,是另一门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之间的科学发展中呈现出很高连续性的科学”,等等,林德伯格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或许更能点明他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希望理解生活在近代科学的世界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就不能无视把我们引向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

林德伯格在本书中还对研究历史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究,当然这也与他始终秉持的宽容心态相一致,林德伯格的方法论是新颖独到的,不但在本书中很好地解证了他本人提出的独到的有价值的见解,同时也为我们读者进行类似或相关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范本。林德伯格首先令我们赞叹的就是对科学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从不盲从,同时对这些人物和事件也不进行无端的责难和贬斥,而是采取不争论的原则让事实说话,当然也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他更乐于把问题交给读者自己去思考,这种探索性的阐述事情的方法是一种值得任何想在科学史探究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们所必不可少的,这种方法在本书中是很容易见到的。关于亚里斯多德对毕达哥拉斯的某些评价,林德伯格曾这样写道:“这是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我们的不确定也来自于亚里斯多德可能并没有充分理解毕达哥拉斯派的学说或没有完全公正地对待它。毕达哥拉斯派是否完全相信物质性的东西就是由数构造出来的?或者,他们仅仅是要声称,物质性的东西有一个基本的数的属性,通过这种属性就可以洞见事物的本质?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确定的答案。对毕达哥拉斯派的观点,一种明智的理解是:在某种意义上,数首先出现,其他所有事物都是它们的产物;在这种意义上,数就是基本实在,物质性的东西从数中获得它们的存在,至少获得它们的属性。如果更谨慎一些,至少我们还可以断言:毕达哥拉斯派把数看作实在的一个根本方面,而把数学看作探究这种实在的一个基本工具。”在这本探讨西方科学起源的书中,林德伯格还对研究和理解科学史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和富于启发性的探讨,对我们理解研究古代和近代的科学发展历程起着导航标似的作用,历史发展到今天,如果以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去看待古希腊和中世纪的科学,就是一种对历史的歪曲和对历史的极大不尊重,我们要还原历史以其本身的面貌,要客观地审慎地开放地来看待古代和中世纪人们所进行的实践和抱有的信念。在当时那种条件下,他们进行这种或那种信念是他们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的无上光荣,我们不必也不能拿今天所谓的科学标准来苛求和比照他们所进行的科学,更不能对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愚昧无知的想法横加指斥,要明白那可是我们人类祖先所进行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活动,他们是在外部条件的严重制约下和自身知识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的。林德伯格自始至终从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社会背景出发考察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史,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希望公正地从事历史研究这一事业,就必须把历史事实本身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抵抗诱惑,不在历史上为现代科学搜寻榜样或先兆。”为了把问题解释得更加清楚,林德伯格在中文版序中还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倘若我们根据现代物理的准则来评判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或许就会觉得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傻瓜,没有能力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甚至是理智的结论。但倘若此时我们根据的是这一理论所意欲回答的问题、期望它所符合的标准、以及期望它所纳入的更广大的理论框架,我们的判断就会大不相同。这一考虑到事物来龙去脉的能力,是正确的历史实践之核心,也是在人类活动其他领域做出合理判断的必不可少的技能。”对于历史的研究极其方法论,林德伯格用一句话概括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历史学家的任务,不是去给过去打分,而是理解历史。”

林德伯格以其特有的方法论为基础向我们呈现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西方科学史实,在他的眼中,历史是无法比照的,历史从来都是没有榜样和先兆的,对于历史,我们只能理解和阐释,这就是林德伯格用其几近独特的方法照亮了读者搜寻历史的航道。我们探讨西方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不仅仅是把单纯的历史信息加以堆彻而已,西方科学的历史,包括任何历史都是活的,我们要把它理解成活的生命有机体,否则历史将是空乏的僵死的沉闷的,也就不能成为历史了。林德伯格以为,“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解决现代科学中的难题,我们就不会从了解早期科学史中获得任何裨益。但倘若我们希望理解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与周围更广大文化背景的关系、人类对科学所涉内容的认知程度,那么研究历史,包括对早期科学的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历史既然是鲜活的生命有机体,它就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规律,它与周围世界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有自己存活的理由,它就必然得益于它以前的东西同时也必然或多或少对它往后的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科学史并不但但是科学的历史,其实这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历史舞台,包括了深刻的社会背景,林德伯格说:“它揭示了科学思想与其他知识或信仰体系——哲学、宗教、政治、文学等等——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体的科学人物和科学事件倒显得不那么重要,而真正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和分析的却是这些科学人物和科学事件背后的社会因素,完整准确地理解一部科学史实,就是理解一部波澜壮阔的社学发展历史,这话说得一点也不为过。

林德伯格这本《西方科学的起源》,不仅仅向我们描述了具体的西方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这部著作中,他还向我们强调了理解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极端重要性。林德伯格以其特有的方法论,引领我们走过两千多年的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长廊,还以其包容的开放的历史情怀,告诉我们应如何正确认知和理解历史,最后,作者总结了近现代学者关于历史的“连续性问题”的争论,向我们陈述了他本人所持的连续性观点。总之,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将对西方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作者本人在书中发展的方法论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式,也必定会对广大读者产生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

第四篇:【情人节起源】

华伦泰对此深表同情,冒死为爱侣秘密主持婚礼。后来事情泄露,华伦泰被捕处死。世人为了纪念华伦泰的英勇行为,奉他为情侣的守护神,并将他的殉难日——2月14日定为“圣华伦泰日”(SaintValentien),经过多年流传,变为今天的情人节。情人节起源--传说二

还有一传说指情人节是由古罗马人的卢柏加利节演变过来。

这个节日是用来供奉牧羊人及村人的保护神——朱诺(JUNO)。

在这节日的庆祝仪式上,就有项找伴侣的仪式,即由男士在一个箱子中抽出一张写有女性名字的字条,作为情人,而这女子,就称为华伦泰。这种风俗还在欧洲一直流传开来,直到二十世纪时,仍还保留着这个节日的仪式。

情人节起源--传说三

情人节由来的另一说则和大自然有关。

传说以前在英国,所有雀鸟都会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鸟、山鹑等,皆在2月间求偶。所以,人类也认为2月14日是春天万物初生的佳日,代表着青春生命的开始,也仿效雀鸟于2月14日选伴侣。

第五篇:田径起源

田径

全运会项目:46项

男子(24)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10米栏、400米栏、3000米障碍、20公里竞走、50公里竞走、马拉松、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十项全能

女子(22)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00米栏、400米栏、20公里竞走、马拉松、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七项全能 起源和发展 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项目,有“运动之母”的美称。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竟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竟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从那时起,田径运动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的上些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促使田径运动成绩不断提高和改进训练方法的动力。许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经过刻苦训练、他们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通过奥运会又推广于世界各地。如:第二届和奥运会推广了跨栏跑和剪式跳高技术。采用大运动是训练的捷克选手拉脱培克,在第十五届奥运会上取得5000、10000米和马拉松三项冠军后,变速跑的方法立即推广于世界各地。1960年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上采用马拉松式训练法的新西兰运动员斯奈尔、马吉等在800米、5000米、10000米上取得好成绩后,新西兰的马拉松训练法又得以推广。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背跃式跳高取得冠军后,在世界各地仅2--3年时间里便取代了俯跳卧式跳高技术。诸如此类事例在历届奥运会中不胜枚举,它对田径运动的技术和训练方法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促使了全世界的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是经外国传教士于本世纪初带入的,当时只在教会创办的学校之间开展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各级国立、私立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普及,技术水平提高很快。1953年起,几乎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田径运动会,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田径技术水平和成绩缩短了国际间的差距。1956年,好跳高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打破了当时1。76米的世界纪录。六十年代有10个项目。进入了世界前10名。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会上朱健华以2。38米创造了他自己保持的2。37米的世界纪录。90年代随着马家军的崛起.创造了一批女子中长跑世界纪录,王军霞还赢得了“亚洲神鹿”的称号但是在近几年田径成绩又有滑坡,在高水平世界田径行列中仍有明显差距,下世纪要把我国建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提高田径运动水平的任务十分重要而又艰巨。

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800米跑和15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800米跑1938年列入,1500米跑1972年列入。

长距离跑 简称长跑。最初项目为3英里、6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5000米跑和10000米跑替代。据记载,现代最早的正式长跑比赛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职业比赛,英国的杰克逊(William Jackson)以32分35秒0的成绩夺得6英里跑冠军。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5000米跑和1000米跑。男子项目1912年列入;女子5000米跑1996年列入,10000米跑1988年列入。

跨栏跑

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跨栏跑最早使用的栏架是掩埋在地面上的木支架或栅栏,1900年出现可移动的倒T字形栏架。1935年有人将T形栏架改成L形栏架,L形栏架支脚的另一端朝向运动员的跑进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时的恐惧心理。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栏跑(1932年列入,当时为80米跨栏跑,1972年改为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984年列入)。

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接力跑

田径运动中惟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4人,每人跑相同距离。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奥运会祭祀仪式中的火炬传递,有的认为与非洲盛行的“搬运木料”或“搬运水坛”游戏有关,也有的认为是从传递信件文书的邮驿演变而来。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女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1908年第4届奥运会首次设立接力项目,但4名运动员所跑距离不等。1912年第5届奥运会改设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女子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分别于1928年、197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接力跑运动员必须持棒跑完各自规定的距离,并且必须在20米的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

障碍跑

19世纪在英国兴起。最初在野外进行,跨越的障碍是树枝、河沟,各障碍间的距离也长短不一,19世纪中叶开始在跑道上进行。有的研究报告指出,19世纪时障碍跑的距离不统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短的440码,长的可达3英里。1900年第2届奥运会首次设立障碍跑,分2500米和4000米两个项目。从1904年第3届奥运会起将障碍跑的距离确定为3000米,并沿用至今。女子障碍跑开展很晚,国际田联1997年才开始推广。全程必须跨越35次障碍,其中包括7次水池。障碍架高91.1~91.7厘米,宽3.96米,重80~100公斤。400米的跑道可摆放5个障碍架,各障碍架的间距为80米。运动员可跨越障碍架,也可踏上障碍架再跳下,或用手撑越。国际田联直到1954年才开始承认其世界纪录。

马拉松(marathon)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德斯(Pheidippides)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在报告胜利的消息后,因体力衰竭倒地而亡。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设,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德斯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才被列入第23届奥运会。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因比赛路线、条件差异较大,故国际田联不设世界纪录,只公布世界最好成绩。

] 竞走

起源于英国。19世纪初,英国出现步行比赛的活动。19世纪末,部分欧洲国家盛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竞走旅行。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冠军赛,距离为7英里。竞走分场地竞走和公路竞走两种。场地竞走设世界纪录;公路竞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较多,成绩可比性差,故仅设世界最好成绩。运动员行进时,两脚必须与地面保持不间断接触,不准同时腾空,着地的支撑腿膝关节应有一瞬间的伸直,不得弯曲。比赛时,运动员出现腾空或膝关节弯曲,均给予严重警告,受3次严重警告即取消比赛资格。

规则和知识

短距离跑

简称短跑。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比赛形式,几乎每个国家的文献中都有描述。据史料记载,短跑是公元前776年古希腊奥运会惟一的竞技项目,距离为192.27米。现代短跑起源于欧洲,最早被列入正式比赛是在1850年的牛津大学运动会上,当时设有100码、330码、440码跑项目。19世纪末,为规范项目设置,将赛跑距离由码制改为米制。初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必须自始至终在自己的跑道内跑动。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跑和200米跑1928年列入,400米跑1964年列入。

中距离跑

简称中跑。最初项目是880码跑和1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880码跑和1英里跑项目逐渐被800米跑和1500米跑项目所替代。有的学者认为,中跑项目最早的正式比赛是1847年11月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比赛,英国的利兰(John Leyland)以2分01秒的成绩获得800码跑冠军。原为职业选手的表演项目,后逐渐扩展到业余运动员。运动员比赛时不使用起跑器,听信号统一起跑。

190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的距离是3500米和10英里。此后几届奥运会距离有所不同,有过3000米、10公里等,从1956年奥运会起定为2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32年列入)。女子竞走于1992年才被列入奥运会,距离为10公里,2000年奥运会将改为20公里。

跳高

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 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撑竿跳高

起源于古代人类利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据记载,公元554年爱尔兰就有撑越过河的游戏。撑竿跳高原为体操项目,流行于德国学校。1789年德国的布施(Busch)跳过1.83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成绩。作为田径运动项目首先在英国开展,1843年4月17日英国职业选手罗珀(John Roper)在彭里斯越过2.44米。19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国家。撑竿最早使用木杆,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动;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远

源于人类猎取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等活动,后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为公元前708年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项目之一。现代跳远运动始于英国,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第一次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samWilson)越过5.41米的远度,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远成绩。跳远的腾空动作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前空翻跳远,因危险性大,被国际田联禁用。最初运动员是在地面起跳,1886年开始采用起跳板。起跳板白色,埋入地下,与地面齐平,长1.22米,宽20厘米,距沙坑近端不少于1米。起跳板前有起跳线,起跳线前有用于判断运动员起跳是否犯规的橡皮泥显示板或沙台。运动员必须在起跳线后起跳。比赛时,如运动员不足8人,每人可试跳6次,超过8人,则先试跳3次,8名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再试跳3次。以运动员6次试跳的最好成绩排列名次。男、女跳远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三级跳远

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两者跳法不同。苏格兰采用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而爱尔兰用的是单足跳、单足跳、跳跃。现规定必须使用苏格兰跳法。最早的正式比赛可以追溯到1826年3月17日首次举行的苏格兰地区运动会,比蒂(Andre Beattie)创造了12.95米的第一个纪录。比赛时,运动员助跑后应连续作3次不同形式的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用摆动腿落地;第三跳为跳跃,必须用双脚落入沙坑。男子三级跳远于1896年被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三级跳远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广泛开展,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推铅球

起源于古代人类用石块猎取禽兽或防御攻击的活动。现代推铅球始于14世纪40年代欧洲炮兵闲暇期间推掷炮弹的游戏和比赛,后逐渐形成体育运动项目。铅球的制作经历了用铁、铅以及外铁内铅的过程。正式比赛男子铅球的重量为7.26 公斤,直径11~13厘米;女子铅球的重量为4公斤,直径为9.5 ~11厘米。早期推铅球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单手推,也可以双手推;还出现过按体重分级别的比赛。最初采用原地推铅球技术,后逐渐发展到侧向推、上步侧向推。20世纪50年代,美国运动员奥布赖恩发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该技术被称为“铅球史上的一场革命”。70年代,苏联运动员巴雷什尼科夫发明旋转推铅球技术,由于旋转后难以控制身体平衡,至今只有极少数运动员使用。比赛时,运动员应在直径2.135米的圈内,用单手将球从肩上推出,铅球必须落在落地区角度线以内方为有效。男、女铅球分别于1896年和194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掷铁饼

起源于公元前12~前8世纪三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公元前708年第18届三代奥运会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铁饼最初为盘形石块,后逐渐采用铜、铁等金属制作。现代奥运会史上,曾有过双手掷铁饼的比赛项目(左手+右手)。掷铁饼技术经历过原地投、侧向原地投、侧向旋转投、背向旋转投几个发展过程。铁饼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作,男子铁饼重2公斤,直径22厘米;女子铁饼重公斤,直径18.1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应该在直径2.50米的圈内将饼掷出,铁饼必须落在40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男、女铁饼分别于1896年和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掷链球

起源于中世纪苏格兰矿工在劳动之余用带木柄的生产工具铁锤进行的掷远比赛,后逐渐在英国流行。链球的英语(hammer)词意即铁锤。19世纪后期,成为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当时使用的器械是将木柄的铁球,后为便于投掷,将木柄改为钢链,链球由此而来。掷链球最初采用原地投,后逐渐改进为侧向投,旋转一圈投、两圈投、三圈投,现运动员多采用四圈投。男子链球重7.26公斤,总长117.5~121.5厘米,女子链球重4公斤,总长116.0~119.5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在直径2.135米的圈内用双手将球掷出,链球必须落在40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圈外有U形护笼,确保投掷安全。男子链球于19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链球将于2000年列入。

掷标枪

起源于古代人类用长矛猎取野兽的活动,后长矛又发展成为作战的兵器。公元前708年被列为第18届古代奥运会五项全能之一。现代标枪运动始于19世纪的瑞典、希腊、匈牙利和芬兰等欧洲国家。1792年瑞典的法隆开始举行标枪比赛。最初运动员使用的木制标枪前后一样粗,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标枪运动员赫尔德(Franklin Held)研究出两端细、中间粗的木制标枪,延长了标枪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因而被称为“滑翔标枪”。60年代瑞典制造出金属标枪,使标枪的滑翔性能更强,大幅度提高了运动成绩。1984年民主德国运动员霍恩(Uwe Hohn)以104.80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国际田联为保证看台观众的安全,1986年将男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4厘米,以降低飞行性能,1999年又将女子标枪重心向枪尖方向前移3厘米。标枪可用金属或其他适宜的类似材料制作。男子标枪重800克,长260~270厘米;女子标枪重600克,长220~230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单手将标枪从肩上方掷出,枪尖必须落在投掷区角度线内方为有效。男、女标枪分别于1908年和193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全能

起源于希腊,早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便设有五项全能,由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项目组成。现代全能运动始于欧洲。18世纪初,部分国家开展全能运动,但比赛项目不统一。1904年第3届奥运会即设十项全能,项目包括100码跑、800码竞走、120码栏等;1912年第5届奥运会改为在瑞典流行的十项全能,延续至今。此外,1912、1920、1924年奥运会还设立过五项全能。女子全能运动1923年始于苏联,1948年得到国际田联的认可,1964年奥运会将五项全能列为比赛项目,1984年奥运会必为七项全能。比赛按规定的项目顺序分两天进行。男子十项全能第一天为100米跑、跳远、铅球、跳高、400米跑,第二天为110米跨栏跑、铁饼、撑竿跳高、标枪和1500米跑。女子七项全能第一天为100米跨栏跑、跳高、铅球、200米跑,第二天为跑远、标枪和800米跑。根据各单项成绩查国际田联制定的全能评分表,以累加总分计算名次,总分高者列前。运动员必须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如某个项目弃权,则不能参加后续项目的比赛,也不计算总分,但如果某个项目因成绩太低或失败,没有得分,仍可计算总分。

科学的起源(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