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7月《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定稿]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7.贵州省2008年末总人口为(4036.75)万人,人口密度为(229.1)人/平方千米。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9.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0.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11.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12.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13.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14.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 知行合一 ”)和(“ 致良知 ”)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15.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C)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2.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3.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
A、黄壤 B、石灰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4.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B)位。A、5 B、6 C、7 D、8 5.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C)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 B、仡佬 C、水 D、瑶
7.2008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C)亿元大关,比1949年增长63.33倍。A、1000 B、2000 C、3000 D、4000 8.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D)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7 B、8 C、10 D、12 9.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8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A)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10.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B)为主。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1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12.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13.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1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C)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 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
15.(B)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三、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
1.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BC)。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D、马尾松 2.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BC)。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3.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4.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B)。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5.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ACD)A、苗族 B、藏族 C、水族 D、畲族 6.贵州发展畜牧业已具有的优良品种有下列:(BCD)A、马头山羊 B、大耳白兔 C、可乐猪 D、竹乡鸡 7.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AB)
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8.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BD)为主。
A、板栗 B、油菜籽 C、甘蔗 D、茶叶
9.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ABCD)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10.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C)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1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C)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1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ABCD)。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13.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14.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BD)。
A、苗族的抢花炮、摔跤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C、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CD)。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五、写作题
1、小论文:“我为贵州的发展建言献策”。
通过这一学期对贵州省情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过去的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句话贵州地质条件、交通环境、人民的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如今的贵州和过去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必需也要看到我们对兄弟省份的差距,2 这个差距不是一点而是较大。在这里也借这个平台表达一下我对贵州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1.教育是发展的基础。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于人才,社会的文明进步来自于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通过教育,教育让我们学到知识、技能。教育让我们提高文化水平。教育提高我的自身素质和个人休养。我记得冯小刚的电影里有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可见人才的重要,在贵州教育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环节,我认为加强贵州教育是贵州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可以获得人才,提高贵州的整体素质,为贵州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是贵州人民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的重要前提。
2资源优势的前提是环境和节能。什么东西都会用完,如今我们提得最多的是环境保护,资源是大自然给予的,用完资源也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了资源的有限。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这只为自取灭忘。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也充分看到了这一点。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地方,让们共同努力,爱护我们的家园。优美的环境也能为贵州的旅游、服务、人居等各个方面带巨大的经济利益,能提升贵州在全国以及世界的地位,同时也为贵州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优势保障。
2、作文:我的家乡——贵州 祖国好,家乡美
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在进化过程中更应该改革。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变革中发展着。古往今来的事实早已证明: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变革图新,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才能创造一条出路,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贵州是我的家乡,随着我渐渐的长大,对家乡30年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也为之一惊。1978年前,贵州省境内基本上都是等外级公里,没有二级以上公路,人们出行是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尝尽了路途的艰辛。1987年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的开工建设,拉开了全省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序幕,如今全省已建成二级以上公路37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24公里。由省会贵阳到各地、州、市政府所在地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连通。“一横一纵四连线”高速、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网全部建成。如今一天就可以从贵州的东部到达西部,一路上除了饱尝山川秀美的景色大餐外,再也感受不到颠簸的辛苦了。
伟大的成就来自伟大的创举,正是改革开放推动贵州突破思想藩篱,激发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生机与活力。贵州省贞丰县的一个布依族村寨,也是一个具有民族风情的古寨。农民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围着土地转。但收入并不高,甚至还不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使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利用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乐器,以及曲谱,结合其它地方的乐谱,创造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现在他们又开起了一家又一家的“农家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他们从贫困中走出来,步入温饱、迈向小康,让他们不在满足面对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从黄土里走出来,走出贵州,走向繁华的都市,走出国门。
改革让贵州从静止走向流动,它创造财富、传递思想、交流文化,不仅改变贵州的命运更影响贵州经济水平的发展。兴义市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区,在改革开放以前有谁会知道兴义市是一个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地方呢?有谁会欣赏到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呢?随着改革开放在兴义这个小地方实施,许多中外的专家不断进入兴义,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的矿石,现在不仅是我们当地人在这些风景区游览,更有许多外国游客团来到兴义,观赏这些美丽的风景,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贵州地势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哈斯特典型的地区,在贵州这样一个气候温和的地方居住是比较适合的。但是,我们仅仅只有资源,却没有大量的资金,那怎样可以发展兴义的经济呢?因此,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投资房地产公司”就是学习改革开放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以前兴义金三角那个地方就是一些破旧的房子。在那样一个繁华地段,破旧的房屋除了能住以外还能做什么呢?因此我们从国外、国内吸引一些人来到这里后借助他们的资金,建设出漂亮的房屋,然后高价出售,从中获取利润带动本地的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30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几乎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技术型人才;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为“211“工程学校行列,这标志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
因此,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贵州的今天。作为贵州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习知识、合理的应用知识,把我们的贵州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好地方
第二篇:《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
2010年1月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本学期贵州电大的新教学计划中称“地域文化”课程名称,老教学计划仍然是“贵州省情”课程名称。其期末考试由全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按照本期末复习指南要求执行。
期末复习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分布广泛,课程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比较困难,因而网上辅导和期末复习指导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要求
对于“贵州省情”(地域文化)课程的期末复习,首先应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网上教学资料,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掌握;并注意结合我国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必须注意复习时的学习方法,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1.以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为依据。文字教材采用的是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网上教学资源主要是由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电子教案、各章重点难点解析、平时作业练习以及期末复习指南等教学资源。平时面授辅导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面授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通过看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2.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灵活运用“贵州省情”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贵州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在复习中,要能够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和全面论述有关实际问题,通过平时作业中的论述以及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必须注意复习方法和作答技巧。对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 基本技能及方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除对客观题进行一定的强记外,主观题切勿死记硬背,在懂得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要点,然后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观点展开说明。对涉及现实问题的论述要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全面展开分析,要抓住要点、层次清楚、合符逻辑。
(二)考试形式和题型
“贵州省情”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共同构成。
平时考核是教师根据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平时作业的情况,并结合学生参加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实践、以及网上学习等情况,评定平时成绩。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即30分。
期末考试是各开课院校自行命题、统一考试。内容以文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该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70%,即70分。
“贵州省情”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或小论文)。在回答上述类型的题目时有以下要求:
1.填空题要求语言简练、清楚,不能含糊不清。
2.单项选择题是从若干个备选答案中只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要求判断清楚,多选、错选均不能得分。
3.多项选择题是从所给出的若干个答案中选择两个及以上的正确答案,要能够分清是非。
4.问答题中,简答题要答出基本要点,并适当进行说明;论述题和小论文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结合实际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特别是小论文,要求归纳整理出自己的论点,并结合实际全面展开论证。
(三)期末复习纲要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特定的地理条件对贵州发展的特殊影响
一、“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发展的影响。掌握其有利和不利影响
二、“地无三里平”的地貌特点对贵州发展的特殊影响。掌握其有利和不利 影响。
三、贵州的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山区客观自然规律。这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掌握。
第二节 各族人民共同为贵州的开发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这一节主要掌握贵州人民在农业、纺织业、制陶业、矿冶业、酿造业及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第三节 美好发展前景
一、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了解这部分内容。
二、“人无三分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掌握基本概况。
三、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学会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四、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结合实际掌握贵州发展潜力。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重点掌握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掌握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条件的优势。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掌握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的特征。
四、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掌握贵州的主要土壤类型和耕作条件的特点。
五、种类繁多、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态植被。了解贵州植被的种类和分布特点。
第二节 自然资源
这一节中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四大资源属于本章重点掌握内容,需要全面掌握。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三、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四、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的自然旅游资源。第三节 行政区划
一、建省前的区划沿革。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建省至解放时的行政区划。了解本阶段行政区划的演变。
三、解放后的行政区划。掌握贵州的行政区划现状及各市州地的区域特点。
第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从古夜郎到贵州
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掌握“观音洞文化”的特点和 地位。
二、古夜郎的兴起。了解该部分内容。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了解该部分内容。
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发展。掌握隋唐时期的“土流并治”,以及 经制州、羁縻州和藩国的概念。
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了解该部分内容,要求知道贵州名称的由来。第二节 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
一、贵州行省的建立。重点掌握贵州行省建立的意义。
二、屯田与贵州的开发。重点掌握屯田与贵州开发的关系。
三、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掌握改土归流对贵州所产生的影响。
四、乾嘉起义与咸同起义。了解该部分内容,要求知道两次起义的概念。
五、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掌握“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
六、辛亥革命在贵州。了解该部分内容。
七、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掌握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八、中共贵州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了解该部分内容。
九、国民党对贵州的统治。了解该部分内容。
十、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州。了解该部分内容。第三节 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剿匪斗争。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土地改革运动。了解该部分内容。
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了解该部分内容。
四、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掌握“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工作重点和成绩。
五、“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了解该部分内容。
六、“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掌握“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七、“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了解该部分内容。
八、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掌握怎样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九、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掌握进行了哪些经济体制改革。
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掌握贵州符合省情发展的路子是什么。
十一、实施“三大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掌握贵州90年代制定和实施的 “三大战略”的基本含义。
十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重点掌握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第四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多民族共同繁荣
一、历史上多次人口迁徙活动与多民族社会环境的形成。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当代人口发展与民族构成。掌握解放后贵州人口的增长情况;重点掌握当前贵州的民族构成。
第二节 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
一、贵州民族的分布及居住特点。掌握贵州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分布特点。
二、贵州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掌握贵州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状况,以及彝族、水族的文字特色。
三、贵州民族的文化及宗教信仰情况。了解该部分内容。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的民族工作。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推行。掌握目前贵州民族区域自治的现状。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重点掌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第五章 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掌握贵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三、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协调。掌握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并说明其协调 的标志和意义。
四、主要特点。重点掌握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经不断发展
一、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重点掌握贵州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掌握贵州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概况。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掌握贵州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稳步推进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宽。重点掌握贵州工业发展的表现及工业结构的
特点。掌握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及医药制造业的主要特色。掌握贵州拓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效。
二、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掌握贵州城市建设概况及城镇化步伐。
三、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掌握贵州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第四节 服务业不断发展
一、服务业稳步发展。了解贵州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二、现代服务业继续拓展。重点掌握贵州旅游特色和线路。掌握贵州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了解贵州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三、传统服务业适应能力更强。了解贵州商业和对外贸易业概况。
第六章 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教 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掌握贵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物。掌握当代贵州教育发展阶段和特点。
二、基础教育。掌握贵州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
三、高等教育。掌握贵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四、职业教育。掌握贵州职业教育的现状特点。第二节 科学技术
一、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概况。了解贵州科学技术发展进程。掌握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二、社会科学发展概况。了解贵州社会科学发展进程。掌握当代贵州社会科学事业繁荣的表现。
第三节 文 化
一、文化发展概况。重点掌握贵州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突出文化现象。
二、文化发展成就。掌握当代贵州文化发展的成就。第四节 卫生体育事业
一、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掌握贵州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二、体育事业成绩显著。掌握贵州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建设
分别掌握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贵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政权建设
掌握贵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在以下几方面建设的工作概况。
一、地方立法工作。
二、人大监督工作。
三、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和重大事项决定及重要人事任免工作。
四、地方政权建设。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地方建设
一、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贵州省地方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掌握贵州的民主党派组织和工商联以及他们作用的发挥。
二、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掌握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的职能作用。
第四节 构建和谐贵州
这是本章教学重点。要求结合实际重点掌握构建和谐贵州的主要工作体现。
一、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四)期末复习练习题
这里所提供的只是一些帮助复习、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题型模式,同学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全面复习,灵活掌握,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完全把握课程考核内容。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2.()和()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3.()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相连,西与()接壤,南与()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和()。
7.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和()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和()。
12.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个县级单位。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乌江以南实行(),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开始。
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和一些民族()的省份。
16.贵州省2008年末总人口为()万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
17.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18.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08年全省共有()个自治州、()个自治县和()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19.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自治县。20.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21.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表现在()比例下降,()比例上升,形成了以()为基础,以()为重点,农林牧渔业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22.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生产为关键,通过()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23.根据目前贵州的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贵州以()占绝对优势。
24.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以()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25.贵州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许多小城镇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境况。
26.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和()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27.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28.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传输为主、()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29.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具有一定的(),发展(),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30.通过教育体制改革,目前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制和()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1.2005年9月8日,()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32.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艺术。33.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34.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35.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 ”)和(“ ”)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36.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 》),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 》)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3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38.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的、()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的贵州。
39.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 ”)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40.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1.截至2008年,贵州共有()、民盟、民建、()、农工党、致公党、()、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42.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的助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A、黄壤 B、石灰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6.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位。
A、5 B、6 C、7 D、8 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8.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从()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0.2008年,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方针,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大关,取得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A、1000美元 B、3000美元 C、4000美元 D、5000美元 11.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
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12.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 B、仡佬 C、水 D、瑶
13.解放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加快的过程。按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贵州在1999年实现了()的历史性转变。
A、由一、二、三向三、二、一 B、由二、一、三向二、三、一
C、由二、三、一向三、一、二 D、由二、一、三向一、三、二
14.2008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比1949年增长63.33倍。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1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A、7 B、8 C、10 D、12 1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8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1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18.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行业是()。
A、电力工业 B、机械工业 C、国防科技工业 D、食品工业
19.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
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20.2007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
A、荔波 B、镇宁 C、遵义 D、赤水 2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22.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23.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24.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25.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
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26.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传入贵州。A、黔剧 B、京剧 C、越剧 D、沪剧 27.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 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
28.()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29.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
A、开发式 B、救济式 C、“输血”式 D、加薪式 30.“十一五”时期是指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间,具体日期是()A、2000—2005年 B、2005—2009年 C、2006—2010年 D、2008—2012年
三、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D、马尾松
4.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5.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6.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7.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贵州目前“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中的“四联线”包括了下列哪些市(州、地)政府或行署所在地与主干线公路相连接的高等级公路()。
A、六盘水 B、黔西南 C、毕节 D、铜仁
10.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1.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A、苗族 B、藏族 C、水族 D、畲族
12.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A、苗族 B、侗族 C、布依族 D、水族 13.贵州发展畜牧业已具有的优良品种有下列:()A、马头山羊 B、大耳白兔 C、可乐猪 D、竹乡鸡 1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1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为主。A、板栗 B、油菜籽 C、甘蔗 D、茶叶 16.下列属于贵州名牌香烟的是:()
A、黄果树 B、驰 C、桫椤 D、红塔山
17.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18.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19.截至2008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
A、铜仁(大兴)机场 B、安顺(黄果树)机场 C、荔波机场 D、兴义机场
20.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
A、化工产品 B、矿产品 C、机械电子产品 D、橡胶制品 2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2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2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2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2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A、苗族的抢花炮、摔跤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C、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
27.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A、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28.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
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3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A、伤残 B、失业 C、遭受灾害 D、生活困难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的气候、地貌特点对发展的特殊影响。
2、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试述贵州实现西部大开发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5、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6、简述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7、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8、简述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
9、简述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
10、简述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
11、简述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
12、(小论文)浅析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情况。(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13、(小论文)浅析贵州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14、(小论文)浅析贵州的环境保护工作。
(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15、(小论文)浅析贵州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第三篇:贵州省情教程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
平时作业书面成绩
参加教学活动成绩
平时考核综合成绩
第一次
作 业 第二次 作 业
第三次 作 业
第四次 作 业
面授 辅导 小组 讨论 网上 学习社会 调查
教师签名:▁▁▁▁▁▁▁▁
所属院校: ▁▁▁▁▁▁▁▁▁▁▁▁▁▁▁▁▁▁▁
所学专业: ▁▁▁▁▁▁▁▁▁▁▁▁▁▁▁▁▁▁▁
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
第一次平时作业
(第一、二、三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2.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
地
”),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
天
”),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
人
”),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 工业强省 ”)和(“城镇化带动 ”)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8.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9.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488.64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山西、内蒙、新疆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9)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11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1个特区。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C)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
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
A、黄壤
B、石灰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A)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6.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B)位。
A、5
B、6
C、7
D、8 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D)。
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8.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从(C)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0.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C)。A、遵义
B、水城
C、贵阳
D、都匀
三、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分,共10分)
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下列中的(ABCD)。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ABCD)。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3.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C)。A、珙桐
B、桫椤
C、银杉
D、扇蕨
4.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属于珍稀名贵药用植物的下列有(ABD)。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5.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BC)。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6.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7.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BD)。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列有(ABD)。A、梵净山
B、赤水桫椤
C、百里杜鹃
D、威宁草海 10.20世纪90年代,贵州实施“三大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是指(ABD)。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问答题(共50分)
1、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为什么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10分)
答: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但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其主要原因是贵州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由于封闭,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开放利用,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能转换为商品,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社会财富。这就是贵州真正落后的原因。
2、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0分)
答: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原因有两个:1)、在明代,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2)在明代,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放,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试从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特点说明成为令人神往的理想旅游观光胜地。(15分)
答: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五多”的特点。
A、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大娄山耸立、梵净山雄奇、石林数不胜数„„ B、瀑布与峡谷景观多儿壮丽。其中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列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
C、洞穴多、数量大、洞景美。D、森林美景多。E、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好,景色美。这些自然景观如宝石,五光十色,是自然旅游的宝贵资源,再加上红军长征文化、民族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等等,使贵州成为令人神往的理想旅游观光胜地。
4、试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5分)答:“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经过“三线建设”,在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使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在交通运输方面,在1959年初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川黔、贵昆、湘黔3条铁路干线和一些省内支线、厂矿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4条铁路干线在贵阳成十字形交汇;在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一级干线微波通信系统,开通了贵阳至铜仁、兴义的12路载波长途电话。3)“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生产力布局:“三线建设”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展开,逐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和若干工矿集镇,从而加速了贵州城镇化进程。4)“三线建设”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迁入贵州,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较为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使贵州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次平时作业(第四、五章)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分)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城镇人口为1174.81万人,占总人口的(33.81%)%,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49.68%的平均水平,说明贵州的工业化程度不高,城镇化进程任重道远。
2.贵州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
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4.贵州的民族节日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祭祀)性节日,如“鼓社节”等;第二类是(生产)性节日,如“吃新节”等;第三类是(社交)性节日,如“姊妹节”等。(社交)性节日最多,几乎占全部节日的80%。
5.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6.苗族有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是(芦笙舞)舞。
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8.解放时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第一产业占有绝对优势。在(1992)年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变化为二、一、三。
9.贵州在(1998)年实现了自1957年以来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10.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2011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11.1949~2010年,贵州已探索出一条与轻工业相协调的(资源)型、(资源转换)型相结合的重化学工业道路。
12.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13.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14.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光导纤维电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15.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16.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A)活动而形成的。
A、迁徙
B、出生
C、战争
D、动荡
2.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C)族的古老的文字。A、彝
B、仡佬
C、水
D、瑶 3.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A)
A、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10年的一、三、二。
B、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10年的三、二、一。
C、由1949年的二、一、三变化为2010年的二、三、一。
D、由1949年的三、一、二变化为2010年的二、一、三。
4.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是在(D)年。
A、2005
B、2008
C、2009
D、2011 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连续(D)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8
B、10
C、12
D、15 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1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A)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7.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行业是(D)。A、电力工业
B、机械工业
C、国防科技工业
D、食品工业
8.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D)为主。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9.贵州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黑颈鹤及其他181种鸟类共同家园,成为世界十大观鸟胜地之一的地方是(B)。A、百花湖
B、威宁草海
C、荔波樟江
D、万峰湖
10.2007年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A)。
A、荔波
B、镇宁
C、遵义
D、赤水
三、多项选择题(所列出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ACD)A、苗族
B、藏族
C、水族
D、畲族
2.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ABC)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A、苗族
B、侗族
C、布依族
D、水族
3.民族节日是贵州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其中属于社交性节日的下列有(AB)。A、姊妹节
B、查白歌节
C、鼓社节
D、吃新节
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下列(AB)。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BD)为主。A、板栗
B、油菜籽
C、甘蔗
D、茶叶
6.贵州产业形象鲜明、经营规模较大、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后劲明显的行业,主要是(ABCD)。A、以西电东送等为标志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业 B、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C、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 D、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7.贵州的资源深加工工业主要有下列的(ABCD)行业。
A、黑色冶金工业
B、有色金属工业
C、化学工业
D、建材工业
8.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C)
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9.截至2011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的(ABC)。
A、铜仁(凤凰)机场
B、安顺(黄果树)机场
C、荔波机场
D、兴仁机场
10.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ABCD)
A、化工产品
B、矿产品
C、机械电子产品
D、橡胶制品
四、问答题(共50分)
1、简述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10分)答: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生产要素占有出现多元化; 2)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性强; 3)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 4)增长动力因素尚不均衡; 5)发展阶段进入跨越期;
6)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2、简述贵州农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变化。(10分)
答:贵州农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变化: 1)经营理念。形成了体制宽松、机制灵活、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能量转换、物质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区域化布局、特色和开拓、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路,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2)产业形态。在传统有机农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了立体农业。
3)营销市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农家商店等流通业态已经逐渐进入农产品营销领域,广大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等实体与外部市场联结起来。
3、试述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5分)答: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宽。1)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技术进步加快;
3)工业结构加快调整;
4)工艺特色行业持续发展;能源工业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医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5)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广。
4、试述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15分)答: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
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既有旱地石林,又有水上石林;既有高山石林,又有洼地石林;既有灰白色石林;又有黑褐色石林„„
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举。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著名的织金洞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梦幻织金洞”,被诗人赞为“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4)森林美景多。贵州山多林茂,森林物质丰富,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完整,森林美景齐全。
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升级风景区53个;国家A级风景名胜区79个„„ 第三次平时作业(第六、七章)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分)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2.通过教育体制改革,目前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4.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5.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现象)。
6.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7.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 ”)和(“致良知 ”)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 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11.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12.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3.截至2010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14.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
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2.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B)
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3.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4.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5.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D)。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6.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B)传入贵州。
A、黔剧
B、京剧
C、越剧
D、沪剧 7.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C)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
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 8.(B)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9.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A)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A、开发式
B、救济式
C、“输血”式
D、加薪式 10.“十二五”时期是指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间,具体日期是()A、2000—2005年
B、2005—2009年
C、2006—2010年
D、2011—2015年
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分,共10分)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C)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ABCD)。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AB)。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ABCD)。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对应的体育项目有(BD)。A、苗族的抢花炮、摔跤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C、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
7.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BCD)。
A、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8.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ABC)。
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BC)。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1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ACD)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A、伤残
B、死亡
C、失业
D、遭受灾害
四、问答题(共50分)
1、简述贵州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的主要工作思路。(10分)
答:贵州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主要工作思路:“1”是“一优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主动地推动全省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从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工作部署、督查落实等方面真正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是“两全面”。全面推进、全面提速。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事业,是公平的起点、是最大的民生,等不起、慢不得。全省教育系统要紧跟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三化同步”主战略的新形势,千方百计加快教育事业发展。“3”是“三抓好”,一抓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以上),实施好“4+2”工程(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工程,优美教室工程、围墙安全工程);二抓好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从外延转向内涵,从粗放管理转为精细管理,从只重视普通高中转为普职协调发展,从单一重视学生分数转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关注少数学生升学转为关注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从只重建设转为既重建设又重管理等;三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扎实实施素质教育。“4”是“四大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大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5”是“五加强”。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加强教育改革创新。
2、简述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10分)
答: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是在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基础上,于1955年2月建立的。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协贵州省委团结和动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提案、建议案、专题调研、委员视察等形式,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通过立法协商、执法监督等工作,对依法治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级地方政协组织认真履行基本职能,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本级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促进贵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3、试述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15分)
答:贵州构建反腐倡廉工作的“三道防线”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教导管防,构建预防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1).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
2).改进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方法。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4).坚持从严管理干部。
5).深入推进源头防腐工作。
二、加强察帮诫劝,构建遏制腐败的预警纠错防线。
1).建立及早发现机制。
2).建立事前提醒机制。
3).建立诫勉纠正机制。
4).建立整改跟踪机制。
三、加强惩处罚治,构建严惩腐败的党纪国法防线 1).加大行政监察工作力度。2).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3).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4).进一步形成办案工作合力。5).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4、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成效。(15分)
答:2005年我省一季度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9.3978亿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到3月底全省已有158.2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同比增加5.6万人,其中包括新增在职职工4.3万人,退休人员1.3万人;全省128.53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其中3.4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全省工伤保险登记参保人数达到了31万人。
2005年我省预计使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70万人以上,各统筹地区中小企业的参保率达到40%以上。工伤保险在去年贵阳市、六盘水两地启动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安顺、黔南和毕节地区也启动实施,其余统筹地区也分别将在二、三季度启动。
此外,我省从2004年7月1日起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也已顺利完成,此次参加调资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共45.7万人,人均月增加基本养老金54元。第四次作业(社会实践题)
撰写一篇有关贵州省情课程内容的调查报告。(可以是工业、农业生产情况,也可以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要求:注明调查时间、地点,有调查对象和内容,根据调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字数不限,必须手写。)
贵州省情社会实践题 时间:
第四篇:《贵州省情 》期末复习练习题
《贵州省情 》期末复习练习题2010年6月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2.()和()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3.()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相连,西与()接壤,南与()毗邻。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和()。
7.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和()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和()。
12.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个县级单位。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乌江以南实行(),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开始。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和一些民族()的省份。
16.贵州省2008年末总人口为()万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17.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18.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08年全省共有()个自治州、()个自治县和()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19.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自治县。20.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21.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表现在()比例下降,()比例上升,形成了以()为基础,以()为重点,农林牧渔业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22.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生产为关键,通过()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23.根据目前贵州的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贵州以()占绝对优势。
24.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以()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25.贵州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许多小城镇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境况。
26.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和()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27.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28.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传输为主、()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29.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具有一定的(),发展(),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30.通过教育体制改革,目前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制和()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1.2005年9月8日,()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32.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艺术。33.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
34.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35.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 ”)和(“ ”)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36.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 》),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 》)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3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38.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的、()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的贵州。
39.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 ”)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40.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1.截至2008年,贵州共有()、民盟、民建、()、农工党、致公党、()、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42.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的助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A、黄壤 B、石灰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6.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位。
A、5 B、6 C、7 D、8 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8.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从()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0.2008年,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方针,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大关,取得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A、1000美元 B、3000美元 C、4000美元 D、5000美元 11.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
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12.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族的古老的文字。
A、彝 B、仡佬 C、水 D、瑶
13.解放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加快的过程。按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贵州在1999年实现了()的历史性转变。
A、由一、二、三向三、二、一 B、由二、一、三向二、三、一 C、由二、三、一向三、一、二 D、由二、一、三向一、三、二
14.2008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比1949年增长63.33倍。A、1000 B、2000 C、3000 D、4000 1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7 B、8 C、10 D、12 1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8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1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18.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行业是()。A、电力工业 B、机械工业 C、国防科技工业 D、食品工业
19.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20.2007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
A、荔波 B、镇宁 C、遵义 D、赤水 2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22.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23.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24.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25.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
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26.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传入贵州。A、黔剧 B、京剧 C、越剧 D、沪剧 27.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 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
28.()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29.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A、开发式 B、救济式 C、“输血”式 D、加薪式 30.“十一五”时期是指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间,具体日期是()A、2000—2005年 B、2005—2009年 C、2006—2010年 D、2008—2012年
三、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D、马尾松
4.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5.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6.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7.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贵州目前“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中的“四联线”包括了下列哪些市(州、地)政府或行署所在地与主干线公路相连接的高等级公路()。
A、六盘水 B、黔西南 C、毕节 D、铜仁
10.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1.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A、苗族 B、藏族 C、水族 D、畲族
12.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A、苗族 B、侗族 C、布依族 D、水族 13.贵州发展畜牧业已具有的优良品种有下列:()A、马头山羊 B、大耳白兔 C、可乐猪 D、竹乡鸡 1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1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为主。
A、板栗 B、油菜籽 C、甘蔗 D、茶叶 16.下列属于贵州名牌香烟的是:()
A、黄果树 B、驰 C、桫椤 D、红塔山
17.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18.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19.截至2008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A、铜仁(大兴)机场 B、安顺(黄果树)机场 C、荔波机场 D、兴义机场
20.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
A、化工产品 B、矿产品 C、机械电子产品 D、橡胶制品 2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2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2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2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2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A、苗族的抢花炮、摔跤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C、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27.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A、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28.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3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A、伤残 B、失业 C、遭受灾害 D、生活困难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的气候、地貌特点对发展的特殊影响。
2、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矿产资源优势。
3、请结合实际描述贵州的能源资源优势。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简述贵州“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
6、请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7、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8、试述目前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9、说明贵州目前的行政区划现状。并举例说明其市州地的主要特点。
10、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11、结合实际说明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12、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
13、请描述贵州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
14、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
15、对比过去举例说明贵州的城乡建设变化。
16、结合实际说明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
17、(小论文)浅析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情况。
(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600字。)
18、(小论文)浅析贵州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600字。)
19、(小论文)浅析贵州的环境保护工作。
(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600字。)
20、(小论文)浅析贵州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要归纳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五篇:《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练习题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政治、经济、()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毗邻。3.贵州地貌以()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典型发育的山区。
4.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5.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6.贵州北部有()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有()山,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和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其景观被称为“天上石林”。中部有(),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7.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左右。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
8.贵州雨季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到来,6~7月雨量最大,表现为水、热、光同步,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9.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的独特天气。10.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11.乌江干流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镇的香炉山,境内长889千米,是贵州()的河流。乌江水系的水量和()都十分丰富,具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12.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3.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14.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6年1月1日,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 88 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5.贵州高原是中国()的发祥地和()的发源地之一。《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的农耕社会。16.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17.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苗瑶、()、氐羌几大族系先后进入今贵州地区,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18.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乌江以南实行(),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19.贵州省的形成和府、州、县的设置过程,实际上是不断()的过程。20.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和(“”)。
21.辛亥革命爆发以后,1911年自治学社组织领导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成为继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独立以后宣告独立的省份。22.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开始。
23.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和一些民族()的省份。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的迁徙活动而形成。
24.贵州省2005年末总人口为()万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有所下降。
25.国际上一般将()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成为该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水、白、回、壮、蒙古、畲、()、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27.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壮侗、藏缅等语族。28.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05年全省共有()个自治州、()个自治县和()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2%。
29.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仡佬、水、()8个民族。30.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
31.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32.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自治县和()自治县;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
33.目前贵州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环境立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使全省经济发展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34、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和板栗等;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等;黔南主要有()、油菜、苎麻等;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芭蕉等;黔西北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黔北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茶叶、桑蚕等;黔中主要是水稻、玉米、()、烤烟、茶叶等。35.2005年,根据贵州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以()占绝对优势。
36.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贵州重要的基础工业和优势产业。2006年贵州原煤产量11817万吨,居全国第()位,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为主。黑色冶金工业以()等特种钢的开发最有特色。贵州是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地之一,有色冶金工业主要有()、钛、锑、铅、锌等工业。化学工业以()化工等为重点,主要产品有化学肥料、农药、基本化工原料和其他无机有机化工原料等。
37.贵州机械电子工业的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产品和()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38.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和()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39.贵州在邮政业方面,建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为主的陆空水相结合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形成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
40.贵州在电信业方面,建设和完善了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以()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41.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42.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风景区、南有()、西有()、北有(),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44.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具有一定的(),发展(),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45.截止2005年,贵州有研究生培养机构()个,普通高等学校()所,成人高等学校()所。
46.2005年9月8日,()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47.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艺术。48.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
49.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50.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5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5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指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实现安定团结、()、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53.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4.中共贵州省委把()和()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55.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6.截止2005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致公党、()、省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57.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的助手。
58.环境保护是指为使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不受破坏和(),能更适合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4.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林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5.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位
A、6
B、7
C、8
D、9 6.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7.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
A、湄潭文庙
B、阳明书院
C、甲秀楼
D、天台山
9.从()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0.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
A、2000美元
B、3000美元
C、4000美元
D、5000美元 11.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
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12.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
A、安顺市
B、铜仁地区
C、六盘水市
D、黔东南州
13.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
A、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05年的三、一、二。
B、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05年的二、三、一。
C、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05年的二、三、一。
D、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05年的三、二、一。
14.2006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1949年增长55.08倍。
A、1820.44
B、2267.43
C、3002.56
D、4452.11 1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A、7
B、8
C、10
D、11 1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6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1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
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18.2006年,贵州白酒制造业在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方面均居全国前()位。
A、2
B、3
C、4
D、5 19.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
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20.2006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个
A、10
B、11
C、12
D、13
2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
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22.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
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23.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析》,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24.1938年,贵州成立的第一个科学技术部门是()。
A、国医研究所
B、贵州省科学院
C、贵州省立科学馆
D、省农业改进所 25.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26.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
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27.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传入贵州。
A、黔剧
B、京剧
C、越剧
D、沪剧 28.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
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
29.()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30.截止2005年末,贵州农村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6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7.9%,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是:()。
A、高
B、低
C、相等
D、差不多
(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贵州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A、大熊猫
B、黔金丝猴
C、黑颈鹤
D、华南虎 4.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
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5.贵州是中国()的三大产区之一。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6.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7.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A、实施扶贫开发战略。
B、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C、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D、探索符合省情的发展道路。
10.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1.贵州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A、举办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培训;
B、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C、采取录、转、聘等倾斜政策,扩充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D、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三校一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2.解放后,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
A、《苗族古歌》
B、《西南彝志》
C、《水书》
D、《长恨歌》 13.贵州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目的是:()
A、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中立法权的具体体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进行一系列的法制配套工作的主要环节;
B、是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主体民族更好地实行区域自治的需要;
C、是巩固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
D、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健康发展及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措施。
1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15.近年贵州种植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成为大宗产品。
A、茶叶
B、油菜籽
C、花生
D、烤烟 16.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17.贵州烟草制品业以()为主。
A、烤烟生产业
B、特种香烟制造业
C、烟叶复烤业
D、卷烟制造业 18.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
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19.贵州的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科学的体系与网络,包括()。
A、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
B、中药研究开发体系
C、现代中药制造体系
D、市场信息服务网络。20.贵州下列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是()。
A、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B、黔灵公园
C、花溪公园
D、遵义会议会址为 2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2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2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2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2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A、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C、侗族的抢花炮、摔跤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27.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
A、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28.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
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
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3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A、伤残
B、失业
C、遭受灾害
D、生活困难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的矿产资源特点。
2、试述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风光资源条件。
3、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有什么历史影响?
5、试述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7、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8、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9、简述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10、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11、简述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
12、简述贵州工业发展概况及其工业结构特点。
13、简述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
14、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社会科学事业的主要表现。
15、试述解放后贵州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16、简述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概况。
18、试述构建和谐贵州的具体工作体现。